① 跪求!電影墨攻里,有哪些地方與歷史不符呢
一、影片中劉德華的那一頭「板寸」顯然不合史實。
讓劉德華留短發,其意圖很明顯,無非是突出男主角特立獨行、鶴立雞群的形象。但畢竟是古裝片,這種形象太不象二千三百多年前的古代人了。
中國古人認為「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是終身不剪發、不剃須的,只有罪犯才有可能受到剪發、剃須的刑罰。以與影片所演繹的戰國時代相近的秦朝為例,《秦律》中規定的正式的身體刑有七種:(1)「黥」,即在臉上刺字再用墨塗黑;(2)「劓」,割鼻子;(3)「斬左趾」,砍掉左腳;(4)「宮」,閹割;(5)「髡」(音KUN),剃發;(6)「耐」,剃須;(7)「笞」,用板子打屁股。
由此可見,剃發、剃須在那個時代是與閹割、砍腳相並列的殘酷的肉刑,也是對人格的極大侮辱。在此歷史背景下,劉德華的那頭「板寸」就顯得太突兀了。
二、劉德華和范冰冰深夜潛入趙軍營地偵察敵情,兩人都是頂盔戴甲,穿戴得整整齊齊。
至今出土的戰國時期文物中,盔甲絕大多數都是用豬皮或牛皮製作的皮甲,鐵盔甲是十分罕見的,如果有也是十分珍貴的。直到手工藝水平已相當發達的宋代,鐵盔甲仍是軍人的奢侈品,只有將軍才有資格穿戴。據宋朝史書記載,一副完整的鐵盔甲,要110名工匠花費300個工作日才能完成!可以斷定,鐵盔甲在戰國時代是不存在的,即使少量存在也只有少數的國君、貴族才穿得起。而影片中的軍人,上至將軍下至士卒,人人都穿著一身漂亮的鐵盔甲。當然,為了讓影片更好看以滿足觀眾的「耳目之欲」,這樣的扮相無可厚非。
但是讓劉德華和范冰冰頂盔貫甲地去偵察敵情就有點太不合常理了。野外偵察毫無疑問應該輕裝上陣,這樣才便於躲藏和逃跑,一副鐵甲少說也有十幾斤重,幾次激烈戰斗中劉德華都是穿一身布袍,卻偏偏在外出偵察時穿上了笨重的鐵甲,不是讓人感覺有點傻嗎?而且後來兩人逃跑時雙雙從懸崖絕壁上跳到了深水中,很快就浮出了水面。試問,他們二人渾身鐵甲在水中是怎麼浮上來的?影片的導演有沒有自己穿上真正的鐵甲跳到深水中浮一次試試?
三、影片最後,趙軍士兵竟然乘坐無數熱氣球漂到了梁城上空,居高臨下地放箭。
看到這里我終於笑了出來,難道空降兵這一兵種中國人在二千三百多年前就發明了?
在唐季五代時期人們用竹篾紮成方架,糊上紙做成燈籠,點燃下面托盤上的松脂,夜晚升空作為軍事信號。這種信號燈被稱作「孔明燈」,它可以被稱為熱氣球最原始的形式。
最早的載人熱氣球是由法國的蒙特戈菲爾兄弟發明的。他們受到碎紙屑在火爐中燃燒以後不斷升起的啟發,進行了一系列更大規模的熱氣球試驗並取得成功。1783年,他們製造出第一具原始熱氣球,並載人在巴黎上空飛行25分鍾。而《墨攻》講的是公元前350年的故事,讓那時的士兵坐上熱氣球是不是有點太離譜了?如果有人覺得這樣不離譜,那也可以讓關羽、張飛騎著摩托車打仗了。
② 吳奇隆與劉德華一起演過的電影叫什麼
2006年的《墨攻》由吳奇隆劉德華范冰冰主演 導演是張之亮
③ 電影,劉德華主演墨家的革離,其貌不揚,謀略過人,帶領人民抵抗龐大的軍隊攻擊。
此電影名叫《墨攻》
★革離——劉德華
革離在原著中是個五短身材、禿頭虯髯的精壯漢子,還有個標志性的啤酒肚,雖然目光如炬勇武過人,但外形絲毫談不上英俊,和劉德華的偶像形象相去甚遠。
身為片中故事核心人物和守城領袖的劉德華,最終保住梁城,但是也逃不過飛鳥盡、良弓藏的命運,被驅逐出城。雖然漫畫原著中梁城攻守戰不過是全篇的開端,革離回到墨者總部後,還要面對整個墨家蛻變為秦國爪牙的現實,堅持理念勇敢對抗強大的秦國與整個墨家,但是根據目前的演員名單和角色,電影版《墨攻》的故事並沒有如此復雜,經過改編後的電影會將視線集中在精彩的梁城攻防戰中。
④ 電影《墨攻》講述了由香港影星劉德華飾演的墨家智者革離孤身拯救遭十萬趙國大軍圍攻的梁城的故事,據說拍
D
⑤ 《墨攻》里「墨攻」這兩個字可是劉德華的墨寶啊 華仔是我喜歡的演員,有上進心,有號召力,是個模範人物,雖然身為港台紅星,但還能寫一手漂亮的毛筆字,確實難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