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香港電影 » 李連傑劉德華電影投名狀
擴展閱讀
是探案又搞笑的電影 2025-08-22 22:02:40
劉德華在唐人街的電影 2025-08-22 22:00:12
劉德華電影中的桃姐 2025-08-22 21:45:06

李連傑劉德華電影投名狀

發布時間: 2022-05-12 01:09:41

1. 投名狀完整版到底是多少分鍾

《投名狀》完整版126分鍾。

《投名狀》是由陳可辛執導,李連傑、劉德華、金城武主演的動作片,於2007年12月在中國內地上映。

該片的故事大綱改編自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刺馬案,講述了龐青雲、趙二虎、姜午陽這三個結拜兄弟之間的恩怨糾葛。2008年,該片獲得第2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第45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電影等獎項,李連傑憑此片獲得第2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1)李連傑劉德華電影投名狀擴展閱讀

《投名狀》主要角色:

1,龐青雲

龐青雲是一個把國家利益看得很重的人,他原效力於清廷,是太平天國作亂期間的清朝軍官。充滿理想、胸懷壯志的他在戰場上看盡清兵殘酷無情的真面目,心灰意冷。在偶然的機會下,他遇上二哥、三弟和蓮生。他希望憑借一己之力結束戰爭,但後來由於和趙二虎有政治上的分歧,害死了趙二虎。

2,趙二虎

率性而為,是一條光明磊落的好漢,但也是一個頭腦比較簡單的人。他在亂世中淪為強盜,但為人盜亦有道,深得眾心。太平天國作亂期間,他的山村卻被清軍洗劫,為了不想自己的兄弟陷入絕境,他願與大哥結義,由大哥帶領他們投效清廷。

2. 《投名狀》這部電影講的是什麼意思看了沒看懂!

《投名狀》電影賞析:

《投名狀》運用了極度寫實的風格,正面營造了一個悲慘絕望的世界,將戰亂年代的流離失所,貧窮,骯臟,飢餓,暴力,一呈現於大銀幕,影像中浸滿血與土的味道,讓人不會有絲毫的神往。

序幕即是一場屠戮,逆光下塵土飛揚,兩軍兵勇野獸般地殘殺與被殺,正片伊始,主人公龐青雲從這一片死人堆中爬出,跟隨著行屍走肉的步伐,帶出了艱難苟活的底層黎民,窮困飢餓之下催生的亡命之徒。

「方圓百里已無糧,餓都餓死了,管他誰的糧。」金城武扮演的姜午陽在山村土匪劫軍糧時的這句獨白,令人印象極深,這就是赤裸裸的生存世界觀。亂世之下,社會文明失序,人露出動物性的一面,逐漸回歸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匪徒偷襲劫走太平軍的糧草,清兵又徑直擺端著火槍進村,盡數掠走,食物鏈環環相食。

土匪的老家,底層的山村,依靠暴力也無法擺脫窮與餓的苦難,在落草軍官龐青雲的建議下,匪首趙二虎與姜午陽率部下山,投靠清軍。《投名狀》是在一個冷兵器主導,又有槍炮出現的年代,展現出了戰爭的滲人。既有子彈爆頭穿臉,大炮將人轟碎,也有刀刃削肉斷肢,骨骼斷裂的聲音尖銳清晰。放下以往在武俠片中的飄逸風格,改為地板流的搏殺,出手沒有多餘的招式,只為殺傷取命。

盡管全片實質上只有攻打舒城一場展開描述的戰爭戲,以寡勝多的方案設計估計也能讓軍迷挑出很多不現實之處,李連傑也有一刀砍斷十幾個條人腿這樣偶爾的無雙。但《投名狀》仍生猛展現了戰爭的慘烈可怕,絕不是那種告訴你打仗很爽的態度。

而後來的蘇州圍城戰,又回到了飢餓的問題上,死城圍困,雙方糧草殆盡,城外的清軍要活活餓死,城裡的太平軍和百姓耗下去就要人吃人。開城之後,因為糧食的有限,又爆發了更為突破人道的射殺四千降兵事件,坑道中填滿掩埋的屍體,觸目驚心。

《投名狀》劇情簡介:

1870年秋,大哥龐青雲(李連傑 飾演)在城牆頂俯瞰自己的就職典禮舞台;胸懷壯志的他,如果沒有走上這條不歸路,極可能是推翻腐敗清庭的新中國革命者之一,可惜兩個強盜和一個女人改變了他的一生,造就了他的成功,也導致他最後的毀滅。這兩個強盜是曾跟他矢誓生死與共的結拜兄弟:二哥趙二虎(劉德華 飾演)和三弟姜午陽(金城武 飾演),而那個女人正是二哥的妻子蓮生(徐靜蕾 飾演)。

趙二虎在亂世中淪為強盜,帶著幾百人到處劫掠,他為人盜亦有道,就算打劫也「劫七留三」,所以深得眾心。趙二虎一生人最愛兩個人,一個是他的妻子蓮生,一個是十三歲便跟他做強盜的三弟姜午陽。在打劫太平軍糧車的一役中,大哥龐青雲這個陌生人為替姜午陽擋箭而受了傷,姜午陽深感救命的恩情,因此姜午陽對龐青雲的崇拜竟超過他對趙二虎的崇拜。

在趙二虎等人的山村被清軍洗劫,付出傷亡慘重的代價後,姜午陽極力主張他們三人結拜為兄弟,由大哥龐青雲帶領他們投效清廷,趙二虎為了不想令三弟失望,也為了不想自己的一班同村兄弟陷入絕境,他不計較個人得失,將首領地位拱手讓給龐青雲。

為實現天下沒有戰爭的太平盛世理想,龐青雲藉助以趙二虎、姜午陽為首的一班兄弟的力量,成立「山字營」暫時為清廷效力,原來是要藉助攻打太平天國結集軍力;但是隨著他大權在握,龐青雲變得越來越野心勃勃,令他要清除一切的障礙。

他不惜和趙二虎決裂,屠殺被趙二虎勸降的太平軍降兵,只為怕降兵造反。他利用姜午陽的狂熱性格,說服他站向自己那一邊。本來,龐青雲距離成功已僅有一步之遙,但他的作為傷透了對他崇拜不已的姜午陽。就在他設毒計暗害了二虎後的就職大典上,就在權勢如日中天的最輝煌時刻,龐青雲竟橫死於刺客之手。

(2)李連傑劉德華電影投名狀擴展閱讀:

《投名狀》是由陳可辛執導,李連傑、劉德華、金城武主演的動作片,於2007年12月在中國內地上映。講述了龐青雲、趙二虎、姜午陽這三個結拜兄弟之間的恩怨糾葛。2008年,該片獲得第2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第45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電影等獎項,李連傑憑此片獲得第2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投名狀》的歷史背景,屬於是一個平行的晚清,有太平天國運動,沒有李鴻章、曾國藩等人。電影改編自晚清四大奇案的刺馬案,1973年張徹曾經拍過《刺馬》,但相比這部復仇片,陳可辛在《投名狀》里顯然傾注了更大的野心。

3. 電影《投名狀》的最後結局是什麼

他是個理想者,走的卻是現實主義道路。

還有個鏡頭是龐青雲面對冰面,成語「如履薄冰」,說了龐青雲在理想路上的不易和危險。

在太平天國時期這個亂世,龐青雲作為一個下級軍人,有著知識分子做官,做事的夢想。龐青雲為了做官的理想,做了為人所不齒的事,最終也沒能成功,死在腐朽官員手裡。

龐青雲是個用現實主義方法來實現理想主義的失敗者!

4. 電影投名狀演的什麼啊 ,沒看懂

故事大剛如下:1870年秋,大哥(李連傑 飾演)一身官服,胸懷壯志的他,如果沒有走上這條不歸路,極可能是推翻腐敗清庭的革命者之一,可惜...兩個強盜和一個女人改變了他的一生。這兩個強盜是跟他矢誓生死與共的結拜兄弟:二哥(劉德華 飾演) 和三弟(金城武 飾演),而那個女人正是二哥的妻子蓮生(徐靜蕾 飾演)。
率性而為的二哥,在亂世中淪為強盜,帶著幾百人到處劫掠,他為人盜亦有道,就算打劫也「劫七留三」,而劫掠所得就分給和他同住一條山村的良民,所以深得眾心。二哥一生人最愛兩個人,一個是蓮生,一個就是十三歲便跟了他做強盜的三弟。
三弟身上有一種獨特的男人魅力,除了狼的野性和殺手的狠冷,更有著少年才有的天真浪漫;自從在打劫太平軍糧車一役中,大哥這個陌生人為替他擋箭而受了傷,令他深感救命的恩情。
為實現天下太平盛世的理想,大哥藉助以二哥、三弟為首的一班兄弟的力量,成立「山字營」暫時為清廷効力,是要藉助攻打太平天國結集軍力;但是隨著他大權在握,大哥變得越野心勃勃。他不惜和二哥決裂。他利用三弟的狂熱性格,說服他站向自己那一邊。就在就職大典上,就在權勢如日中天的時刻,大哥竟橫死於,大哥(由連傑飾演)原效力清廷,是太平天國作亂期間的清朝軍官。充滿理想、胸懷壯志的他在戰場上看盡清兵殘酷無情的真面目,心灰意冷。在偶然的機會下,他遇上二哥、三弟和蓮生,就是這兩個強盜和一個女人改變了他的一生,造就了他的成功,亦導致他最後的毀滅。矢誓生死與共的結拜兄弟一同成立「山字營」,暫時為清廷?力,實則是要藉助攻打太平天國結集軍力;但是隨著他大權在握,大哥變得越來越野心勃勃,他要清除一切的障礙,甚至不憎犧牲他的結拜兄弟
本片翻拍自老牌導演張徹的經典之作,《投名狀》原型為清末四大奇案之一,講述三位結拜兄弟因女人反目成仇的故事。當年是由姜大衛、陳觀泰、狄龍與井莉主演。整個故事圍繞三個男人為一個女人反目成仇,血腥剛烈。當年張徹的影片色彩很用力,該片不僅橫掃第11屆台灣金馬獎,還被奉為導演張徹和動作指導劉家良合作的典範。

時隔多年,由陳可辛重新搬上銀幕的《投名狀》,片中三位男主角將換成李連傑、金城武與劉德華。李連傑飾演由正轉邪的馬新貽,劉德華飾演被奪妻並遭殺害的黃縱,金城武的角色則是最終完成「刺馬」的張汶祥。

本片的背景為清朝,劇中男演員都得剃頭上陣。此次《投名狀馬》將走寫實路線,除了三大男主角之外,其他演員「一定要很男人,一定要不帥」,拍攝中也將「風餐露宿」。金城武一改以往英俊瀟灑的形象,以鬍子拉碴的造型出鏡。

5. 李連傑主演的《投名狀》是根據歷史上的什麼事件改編的

看到《投名狀》這三個字的時候。不是的,感慨時光蹉跎,歲月無情。《投名狀》距近已有十二載。2007年看到《投名狀》的時候,我當時還是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孩子。更不知《投名狀》背後有一個意寓深長的故事。恕我不才,姑藉此題娓娓道來。

更為離奇的是罪犯張汶祥欲蓋彌彰,說自己受人指使,又不說主謀是誰。就這樣一來二往,含糊其辭。也不得已在一年以後草率結案,次年十月把張汶祥破腹挖心以告慰馬新貽!

其實電影里也有相似情節,比如龐青雲給趙二虎戴綠帽子。案件傳言張汶祥刺殺馬新貽,也是因為馬新貽期霸張汶祥妻子。而且都是發生太平天國時期,案件里湘軍不滿慈禧對湘軍的做法,所以刺殺新上任兩江總督馬新貽。這和《投名狀》龐青雲上任遇刺如出一轍!(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網路「刺馬案」一探究竟。)

6. 投名狀是哪個歷史背景

《投名狀》這部電影的故事情節原型是清末的四大奇案之一的刺馬案,全稱叫做刺馬新貽案。

電影《投名狀》講的是龐青雲、趙二虎和姜午陽三兄弟之間的糾葛,故事發生在1870年秋,由李連傑、劉德華、金城武和徐靜蕾主演,改編自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刺馬案。

清末四大奇案分別是楊乃武與小白菜案、刺馬案、太原案和名伶楊月樓案。刺馬案多次被改編成影視劇,《投名狀》就是其中一部。《投名狀》中的三個老人,他們的原型實際上都是清朝的大臣。狄大人是指的曾國藩,姜大人指的是李鴻章,陳大人則指的是胡林翼。

影片中的龐青雲實際上就是馬新貽,也就是刺馬案的主人公。馬新貽當初在閱兵操練結束之後,徒步返回家中,在路上被張文祥殺死。殺死人的張文祥並沒有逃跑,而是在原地高喊:「刺客是我張文祥」。被抓到的張文祥被審訊了很久,經歷了很多的酷刑,都沒有說出作案動機和背後主使人,後來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6)李連傑劉德華電影投名狀擴展閱讀:

龐青雲在自己的就職典禮上遭到刺殺,慘死於刺客之手,然而回顧歷史卻發現龐青雲是死有餘辜。趙二虎在亂世中落草為寇,帶著幾百名兄弟四處搶劫,秉承著劫七留三的原則,給受害村民留了一條活路。

姜午陽是趙二虎的弟弟,十三歲時就跟在趙二虎身邊,趙二虎最在乎的兩個人就是妻子蓮生和弟弟姜午陽。龐青雲因為替姜午陽擋了一劍受傷,成了姜午陽的救命恩人兼偶像。姜午陽提議結拜,三人就成了結拜兄弟,趙二虎還把自己首領的位置讓給龐青雲。原本龐青雲兄弟三人打算推翻清廷統治,但龐青雲卻被權勢蒙住雙眼,成了野心勃勃的清廷走狗。

龐青雲為了自己的野心無惡不作,先後害死了無數性命,連趙二虎和蓮生都不放過。對龐青雲失望透頂的姜午陽在龐青雲的就職典禮進行刺殺,親手殺死了最敬重的大哥龐青雲。

7. 《投名狀》,李連傑演的誰

龐青雲:電影《投名狀》中的主要人物。 龐青雲本是清朝一名將領,其部隊在一次圍剿太平軍的戰役中全軍覆沒,他靠裝死逃過一劫。之後他遇到了土匪趙二虎(劉德華飾)和姜午陽,3人在戰斗中共立投名狀,結拜為兄弟。為了解決村民的生存問題,龐青雲帶兩個兄弟投靠朝廷。經過一次次戰役,他最終攻下南京城,卻也做了很多見不得人的壞事,包括將趙二虎置於死地。在他要正式當上江蘇巡撫的那天,姜午陽將刀刺進了他的胸口…… 《投名狀》改編自「刺馬案」,因此龐青雲可對應歷史上的馬新貽,姜午陽對應張汶祥,趙二虎則對應曹二虎。郭東輝表示:「真實情況是李鴻章從太平天國軍手中奪回了蘇州城,曾國荃大敗了南京城內的太平軍,都和馬新貽沒什麼關系。但電影為了戲劇性,將這兩段歷史嫁接在龐青雲身上,能夠更好推動故事情節發展,在藝術上是可取的。」 李連傑說:我很感謝導演有勇氣邀請我出演這部影片!這也是我從影27 年以來所出演過的最復雜的角色。 此前我出演的角色都比較簡單! 好人就是好人! 從影片的開頭到結尾都是一個好人! 但這次扮演的大哥不再是一個100%的好人! 他經過了一個從白色到淺灰色,深灰色,再到黑色的漸變的過程。

8. 投名狀主要講述的是什麼

《投名狀》的故事大綱改編自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刺馬案,該片以清朝鎮壓太平天國運動為背景,講訴了龐青雲、趙二虎、姜午陽三個結拜兄弟之間的恩仇糾葛。


中文片名:投名狀

外文片名:The Warlords

其它譯名:刺馬

製片地區:中國香港

導 演:陳可辛、葉偉民

編 劇:須蘭、秦天南、林愛華等

類 型:動作、劇情、戰爭、歷史

主 演:李連傑、劉德華、金城武、徐靜蕾

片 長:126 min | 110 min(cut version)

上映時間:2007年12月12日


劇情簡介

趙二虎在亂世中淪為強盜,帶著幾百人到處劫掠,他為人盜亦有道,就算打劫也「劫七留三」,留一條活路給被劫的村民,而劫掠所得就拿來分給和他同住一條山村的良民,所以深得眾心。趙二虎一生人最愛兩個人,一個是他的妻子蓮生,一個就是十三歲便跟了他做強盜的三弟江午陽。自從在打劫太平軍糧車的一役中,大哥龐青雲這個陌生人為替江午陽擋箭而受了傷,令江午陽深感救命的恩情,因此江午陽對龐青雲的崇拜竟超過他對趙二虎的崇拜。

在趙二虎等人的山村被清軍洗劫,付出傷亡慘重的代價後,江午陽極力主張他們三人結拜為兄弟,由大哥龐青雲帶領他們投效清廷,趙二虎為了不想令三弟失望,也為了不想自己的一班同村兄弟陷入絕境,他不計較個人得失,將首領地位拱手讓給龐青雲。

為實現天下沒有戰爭的太平盛世理想,龐青雲藉助以趙二虎、江午陽為首的一班兄弟的力量,成立「山字營」暫時為清廷效力,原來是要藉助攻打太平天國結集軍力;但是隨著他大權在握,龐青雲變得越來越野心勃勃,令他要清除一切的障礙。他不惜和趙二虎決裂,屠殺被趙二虎勸降的太平軍降兵,只為怕降兵造反。他利用江午陽的狂熱性格,說服他站向自己那一邊。本來,龐青雲距離成功已僅有一步之遙,但他的作為傷透了對他崇拜不已的江午陽。就在就職大典上,就在權勢如日中天的最輝煌時刻,龐青雲竟橫死於刺客之手。


精彩影評

正如姜午陽所描述的那樣,龐青雲(李連傑飾演)根本就不相信「投名狀」,他只是相信他的兩位兄弟,而他的「相信」,又只是建立在當有共同利益的存在時可加以利用的基礎之上;反之,當共同利益發生變化——特別是他的個人利益受到威脅時,「投名狀」就不過是個形同虛設的儀式加幾句幼稚可笑的誓言而已。一將功成萬骨枯,他深諳此道。所以他在窮途末路、攻城略地時能與兄弟同生共死,亦能在平步青雲之後,為了榮華富貴、權勢地位等而對兄弟痛下殺手。


一出《投名狀》,濃墨重彩大肆渲染的是兄弟義,輕描淡寫一帶而過是兒女情。然而如此慘烈的男人戲,除了視聽方面的感官震撼之外,讓人更多油然而生的是恍若一夢的悵然:如果連最能代表兄弟情義的「投名狀」都如此脆弱,經不起世事的考驗,那麼什麼才能成為我們理想主義真正的烏托邦?

9. 《投名狀》是誰導演的主要人物有誰這部電影主要講的是什麼

導演:陳可辛
主演:李連傑劉德華金城武徐靜蕾
上映:2007年
12月
13日
別名:刺馬|The
Warlords
被稱為「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刺馬案」,案情撲朔迷離,後
來的文章、圖書及其他記載多以「情殺」視之。
因為
投名狀
李連傑
殺了劉德華
金成武殺了李連傑

10. 拍攝《投名狀》的時候,天王劉德華甘願低片酬給李連傑做配,原因是什麼

2007年的《投名狀》相信大家看過的應該有不少吧,三位主演李連傑、金城武、劉德華,個個都是實力派人物,而聚集了三大實力派演員的《投名狀》能夠成功似乎是應得的,但是你知道《投名狀》背後的故事嗎?拍攝《投名狀》時劉德華甘願低片酬為李連傑當配角,這是為何?

李連傑只看了三分鍾劇本就同意出演

想必很多人大都是有所了解,在拍攝這部《投名狀》之初,作為導演的陳可辛曾是力邀影帝金城武,而李連傑在觀看過劇本之後,也是欣然答應參演,卻是很少聽說為了拍攝這部影片,作為導演的陳可辛邀請劉德華的消息,並且據事後的相關報道,這部票房突破3.5億的《投名狀》,作為主演的李連傑片酬高達一億。

李連傑只看了三分鍾劇本就同意出演,也聽說過陳可辛為請金城武花了三個月,但是卻很少有人聽說過劉德華加入的內幕,雖然這三位的片酬都不低,但是相信陳可辛認為是值得的,不僅僅讓陳可辛導演的名字提高了,更是打開了中國內地的人氣,陳可辛穩賺不配。

當時香港電影開始走向沒落,劉德華也做了很多嘗試試圖拯救香港電影,其中包含「亞洲新星導」計劃,這也使很多人受益。而李連傑剛從好萊塢回來,以很高的國際知名度和聲譽回到香港,這也是劉德華願意低片酬擔任配角主要原因,以挽救香港電影的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