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曾是《笑傲江湖》冠軍的劉亮和白鴿離婚,難道真是人紅是非多嗎
因為他們兩個人都紅了,平時工作又忙,自然聚少離多。時間長了對感情自然又影響。
2014年,他們夫妻倆還以「鴿聲嘹亮」為名組成組合共同參加了央視的《星光大道》,並且拿到了年度六強的好成績。在2015年,他們夫妻二人又參加了第二季的《笑傲江湖》,這一次劉亮和白鴿終於成功了!他們第一次亮相舞台就逗得郭德綱、馮小剛和宋丹丹大笑不止,宋丹丹甚至還對白鴿說出了「你要早二十年,還有我什麼事啊」這樣的話。自從拿到了《笑傲江湖》第二季的冠軍後,劉亮和白鴿的人生就猶如開掛一般。在2017年,他們登上了央視春晚的舞台,緊接著就是央視元宵晚會的舞台。不僅是表演小品,他們夫妻二人作為主角還拍攝了一部名為《瘋狂旅程》的電影。從那以後,劉亮和白鴿就不再像之前那麼火了,也很少再在節目中看到他們二人的表演了。就當大家都要忘記他們的時候,卻意外得知了二人離婚的消息,讓人不由得慨嘆一聲,真是世事無常啊!大家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評論哦
B. 美人魚電影影評1500字
《美人魚》電影整體看下來,像許多以往的周星馳電影或者周式喜劇一樣,除了少了集體跳舞以外,剩下的還是過去的配方,還是過去的味道。
笑果是有的。但是一些重復的笑料配上仍然三毛錢的特效和一些霸道總裁愛上我的劇情,又時不時的讓人在觀影時犯尷尬症。
所以這部電影的觀影體驗是怪異的。你一邊笑著,一邊又笑不出來,一邊還得看著老掉牙的霸道總裁愛上我尷尬。到電影結束,你簡直說不出來這電影是不錯啊還是莫名其妙。
對於中國的不少觀影人群來說,以「大過年不就圖個樂我在電影院笑了這片子就不錯」為基準的一群人可以無理由的噴死任何四星以下的打分人群。
還有更可怕的是「因為是周星馳他是神啊所以滿分好評我們欠了那麼多電影票所以無腦五星」。
比
如這條被頂在豆瓣短評前列的短評。「周星馳這名字在我這兒就是值錢!大師年過半百,孤獨且寂寞,喜歡燒錢圓自己的童真夢,我懂,真懂!這是高處不勝寒的姿
態,放眼院線你找一部比美人魚好的,三年磨一劍,你說星爺沒誠意只顧圈錢,一個個,裝啥特立獨行,標新立異,傻缺。」
他過去的電影帶
給我們很多歡樂毫無疑問我是承認的。但是他過去是神也好,現在仍然有什麼情懷也罷,我不覺得因為他在過去的時代里拍出過許多優異的喜劇就要求我們所有人,
都應該被粉絲挾持著去承認周星馳仍然是神所以這部電影無論如何也有許多的情懷和精緻應該打五星。
我們拋開「周氏神話」情結來談談這部電影,談談他想要徹底擺脫那種無厘頭喜劇時是否有足夠的能力來掌控他的野心。
先說說電影的劇情與節奏感。劇情上無厘頭的東西仍然很多,這是周式喜劇的一貫風格,往往也是帶來歡樂的東西。但是自打《長江7號》之後,當周星馳想擺脫徹底無厘頭而試圖去講故事的時候,他好像也從來沒有成為一個能把故事推進的有條有理的導演。
《美
人魚》故事的大框架則使得這個影片的基調有些喜劇之外的詭異。星爺為什麼突然玩了個「霸道總裁愛上我後突然性情大變成為了一個善良的人然後又熱衷於環保最
後捨命救我」的故事並不重要,如果能玩好也不算突兀。《美人魚》里鄧超愛上女主再到之後的一系列轉變,缺乏對其心理變化足夠的描寫,讓人覺得扭轉略有生
硬。
你們不要說我吹毛求疵來給我解釋。不要說神了,一個好的導演是有能力來平滑的處理這些事情的。三年前我寫《西遊降魔》的影評,說舒淇愛上文章太過生硬,一堆粉絲來給我解釋如何一見鍾情。
舉
個最簡單的例子。2012年版的《悲慘世界》里,雷德梅尼飾演的馬瑞斯與塞弗里德飾演的珂賽特同樣有一見鍾情,在他們一見鍾情的鏡頭里,二人四目相對,柔
波輾轉,爾後又戀戀不舍的互相回看,幾十秒的時間加上配樂,足夠任何人理解他們一見鍾情了,這和演技無關,這是導演的功力。
再說說這部電影的特效。無論是動畫視覺效果還是3D效果比起三年前的《西遊降魔》來可以說沒有絲毫進步。很多粉絲說你看電影看什麼特效你這渣渣你評電影就是來評特效的?不好意思,做不好請不要做,做不好請就只上2D版本,我不欠你的3D電影票錢。
在
國產影片至少在後期處理整體崛起的情況下,沒有進步,就是一種退步。去年《尋龍訣》的3D效果讓我感慨國內徐克之外也有牛逼的3D了,而去年來不少國產影
片的特效也可圈可點逐漸成熟。大概負責《美人魚》後期製作的還是三年前《西遊降魔》的同一個公司,三年前的影像在當時的環境里只能算是勉勉強強,現在的特
效和3D真的不值一談。
別和我說是什麼投資方摳門沒錢,投資方不傻,周星馳的電影能拿多少票房他們會沒個預估?周星馳在影視圈混了這么多年會不知道哪家公司後期做得好哪家公司不行?
演
員的演出是最見導演功力的,導演不行,劉德華也能演成《富春山居圖》。《美人魚》里鄧超的角色拿捏的還算不錯,但是十二萬人裏海選出來的女主並沒有交上一
份及格的答卷。其他演員我則並無太多印象。一部電影看完,一個印象深刻的角色都沒給我留下,或許是我太挑剔了吧。
對於喜劇來
說,笑點這個東西不能求同,但是個人認為總的來說影片的小笑料還是足的。客觀的表述一下,過年在一個三線城市的電影院里,基本滿座,還是有不少集體鬨堂大
笑的。比如海膽刺殺的階段,雖然當時的片段只讓我想起來《功夫》里飛刀刺殺的片段然後犯尷尬症,但是笑的人還是居多。
其實如果周星馳仍然走原來的純無厘頭路線,我覺得未嘗不是好事,大家輕輕鬆鬆看完一部沒有特效的電影,即便是霸道總裁愛上我或者《功夫》那樣你打我我你打簡單推進,也能覺得可愛的星爺又回來了。可是他現在大概走到了一個擁有了更多野心卻不太能駕馭好的階段。
當
然,不僅導演的影片會有起伏,任何人也會有一個輝煌走向平淡的過程。從最近數年來看,《功夫》之後,周星馳再沒有能讓眾人心服口服的作品。但是無論已經
53歲的周星馳處在哪個階段,請把周星馳當成一個人來看,是人就會有失敗,如果能承認周星馳現在也會有失敗,我們再來談談《美人魚》到底值不值無腦給滿
分。
在後邊補一些話吧。
1.周星馳過去的喜劇成就我是承認的。過去二十年來,他的無厘頭喜劇獨樹一幟,
在中國影視上應該也算青史留名了。《功夫》或許是他想轉型的開始,喜劇意味仍然很濃,且打來打去的劇情非常簡單,很好處理。但是從《長江7號》開始,到
《西遊降魔》,再到《美人魚》,他在劇情推進處理上的導演功力都是不足的。
上文對此有所論述, 不多說。
中國的
電影產業是在飛速發展且一直在進步的。20年前他的無厘頭好,20年後他仍然拍無厘頭我們或許可以說在中國仍然是NO.1。但是他現在想要的更多,那麼我
們為什麼不能用現在更多的標准來要求他?就因為20年前他太好了,所以容不下任何質疑?看看2015年,有大聖歸來,有心迷宮,有師傅有老炮兒,國產影片
已經有很多能在細節上做的很好了,你們何苦揪著過去那點成就來掩蓋現在的不足?
C. 香港電影為什麼沒落了
首先就是時代不同了。香港電影的時代是一個百花齊放的時代,不僅僅是周星馳代表的搞笑電影,成龍代表的動作電影,還有周潤發代表的英雄電影。這些電影使得香港的電影引領著大陸的發展,大陸電影逐漸向香港電影靠攏,隨著香港回歸和大陸開放的進一步發展,香港電影開始走向了衰落,因為人們的審美趣味變了,變得更加多元化了。
這個也不能說是香港的電影的沒落,只是香港電影的換一個新的模式了,這個模式與大陸的模式是不一樣的,更多的是港式電影特有的內容,不知道大陸的導演或者是製作人會不會借鑒香港的這種模式,要是可以的話,會不會是大陸引領著香港的發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