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把幾位女神級的演員放在一起,這部電影滿足了全部想像,對此你怎麼看
第一種類型是演技美女,典型代表是張曼玉。 張曼玉這不是典型的大美人,甚至在某些人眼中,她的外表也有些「土」,但是當她到達屏幕上時,她就活了下來。 她依靠著從一代到夜總會舞者的所有名人。 精湛的表演技巧易於處理,這使人們想停下來。
你喜歡她們嘛?
Ⅱ 為什麼香港的電影市場那麼小,票房卻很受關注
香港電影(Hong Kong Film)是華語電影的先驅者。華語電影是分割成四個地方發展的:香港電影、大陸電影、新加坡電影和台灣電影。香港作為英國的殖民地,發展成為華語世界(包括海外華人社會)以至東亞電影的製作基地之一。幾十年來,香港一直是電影工業基地之一和電影出口地之一,人們把它稱做東方好萊塢。香港電影是較著重滿足觀眾口味的商業片,由無厘頭式喜劇和動作片所主導。香港電影有一個發展完善的「明星制度」。香港燦爛的流行電影有一班支持者,而香港電影亦成為文化主流,滲透在世界每個角落。
香港電影不僅是一個地域概念,也是一種電影形態的概念。在中國的近代歷史進程中,香港一直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地方。一方面,它的思想文化受到西方殖民文化的影響,另一方面又一直保持著與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血脈相通的關系。中西方文化的結合造就了獨特的香港電影。不過,需要指出的是,1949年以前的中國電影史基本上是以上海電影為主體的中國電影史,香港電影雖然也有其地域特色,但總體上看,與內地電影一脈相承,香港電影不僅與上海電影有著一致的文化傳統和歷史背景,兩地電影的交流也十分頻繁,從某意義上可把香港電影看作是內地電影的一個分支。1949年以後,才出現所謂「三地電影」的概念,但初期內地對香港電影的影響仍十分明顯,一直到七十年代,香港電影才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電影形態。
Ⅲ 香港電影里哪些經典美人,滿足了你對青春的幻想
王祖賢,尤其是她在《倩女幽魂》里的角色聶小倩,把一個嬌艷的女鬼演的入木三分,飄逸凄美,幽怨哀婉。
Ⅳ 請推薦十部香港電影
1、《英雄本色》;
2、《無間道》;
3、《喋血雙雄》;
4、《倩女幽魂》;
5、《阿飛正傳》;
6、《秋天的童話》;
7、《王飛鴻》;
8、《大話西遊》;
9、《警察故事》;
10、《監獄風雲》
Ⅳ 香港老電影一隻鬼能滿足別人的願望
陰陽路5一見發財
古天樂 吳毅將
Ⅵ 香港電影推薦
曾經香港電影紅極一時,如今雖然落魄,但是依舊留下不少經典電影,今天給大家推薦三部香港電影。
1.無間道
2002年12月無間道上映,該電影由劉德華、梁朝偉、黃秋生、曾志偉等主演,主演講述黑白兩道互換卧底的劇情,最終以劉德華飾演的劉建明卧底警察局成功,梁朝偉所扮演的陳永仁在天台對決時,所說出的那句「以前我沒得選擇,現在我想做個好人,最終慘死在電梯中。
無間道把香港警匪電影推到了頂峰,因為根據香港時代背景演繹的,很真實呈現出香港的混亂不堪,稱為香港電影的救市之作的作品,卻最終卻沒能救市成功。
總結:我認為無間道,追龍,無雙,這三部香港電影最值得推薦的。
Ⅶ 你喜歡的香港電影有哪些
開頭有趣極了--一副生動的時代浮世繪躍然畫面上:發現原來真正讓人著迷的不是講著情義趕著架的九十年代,而是那個黑白不分又快意恩仇的六七十年代。只可惜時代布景還不夠精緻,彷彿看到了《城寨英雄》、《梟雄》...等一堆堆三色台疊加的質感。比甄子丹更好的選角其實大家心裡都清楚,可惜究竟有原因。看它重現銀幕的那些鏡頭都很滿足,雖然除泰國都是在影棚拍的吧。好久沒看王晶電影了,但掛名導演的攝影關智耀功勞也很大,近期少有的大製作純港片。最後有些崩的復仇英國人只能解釋成告訴統治者黑白聯手的港人最強。甄說的潮州話,百老匯粵語。
有點意思,但不太值得回味,不是爛片,也不微妙。局部還原了九龍城寨是最大亮點。劇情相當漫畫,人物也太單純,想來和真實相去甚遠。價值觀方面,雖然極力醜化英國人,但看起來他們還是來自文明世界,底線遠比兩位主角高,如果觀眾同情主角,應該想想真由雷洛和跛豪說了算的世界,和地獄並無兩樣。香港電影的大IP融合,可惜並不夠純粹,黑幫片史詩還是被拍成了武俠片,最終又成了民族仇恨,打外國人。有些浪費了題材。
五星!甄子丹劉德華和黃金時代的港片全部上線,經典的兄弟情和正港味道,故事流暢又簡潔,節奏超酣暢,撐起一個故事片需要有這么多場景才對,10秒鍾就一個巨變。王晶還是太厲害,說老子拍個好的就是好的,想賺錢就賺錢,想牛逼就牛逼。這就是把世界當成樂土的大玩家吧。這么多年一直get不到劉德華的帥點!看了《追龍》才覺得!我的天!太帥了!都五六十歲的人了!怎麼能這么帥!
雙雄爽片。配樂剪輯布景都贊,後半段要能像前面那麼利落可五星。王晶夠賊,性格決定命運老生常談,上家國情懷主旋律再搭個人奮斗不敵歷史進程有新意。收放自如的雅痞難得,沒能多些暗戰那樣的性感角色給劉德華,真是巨大的浪費。甄子丹的巷戰戲好看依舊,演技雖相對稚嫩,但這個草莽版跛豪讓人買賬。不枉我來回兩小時專程看粵語原版,近年劉華演戲確實就像杜sir說的越來越放鬆,最後一幕有型到我詞窮,期待再?{一座金像獎男配?陳光榮也可以提前鎖定最佳原創音樂了
王晶還是適合拍這種片兒。德華回過頭再演雷洛看了有點奇妙的感覺。上一次拍這樣的人物還是劉德華年輕時候香港電影的黃金年代吧。有幾個地方看的比較別扭,能看出王晶試圖討好觀眾民族情緒或者官府的地方,但所幸的是一閃而過。這部應該近幾年王胖子少見的能看的電影,雖然仍然投機的利用了國民情緒。甄子丹一般而輪演技屬於比較著急的,但是這部竟然不違和。雷洛的鋪墊不夠。另外,梟雄片就別美化了,又不是什麼好人,港英又背黑鍋
粵語版,很滿足。。明知是假的,可看到被漫天煙花照亮的城寨,還是有點感動。。王胖總算用心了一回,許多細節跟老面孔都有可以回溯的出處,看得專注又容易恍神,恍到那年頭的曾江秦沛呂良偉,葉童張敏邱淑貞。在港片沒落到即將入土之際,這樣一部堪稱遺孤的香港古典梟雄電影,臨近內地最大的幫派大會期間被臨時扔入國慶混戰,也算是一種呼應。講義氣,累手足,兄弟反面,仙人跳,綁家人,細囡仔變霸王花,全是套路,我熱淚盈眶,照單全收。城寨片有其自己的型格,無需擦亮皮鞋地學義大利黑手黨
難怪王晶要撤掉《降魔傳》,《追龍》確實有實力殺出一條血路。還原了一個真實的九龍城寨的故事,果然有血有肉的電影才會好看!甄子丹顛覆了我對他的認知,打戲里都帶著演技。華仔還是以往睿智瀟灑的形象,微表情處理的很到位。非常過癮,彷彿回到了那個縱橫四海的年代。有情有義,有勇有謀。打戲看的爽,文戲斗的妙!看到了久違的港味和情懷,尤其是配樂和取景,可以說是王晶的正名之作!甄子丹的造型讓人驚喜,華仔還是一如既往地帥,雙雄相愛相殺張力十足,熟悉的配角們也給力!不足的地方就是情節跨度有些大,城寨兩次對決有些模式化但個人還是認為可排今年觀影前三
Ⅷ 有一個排名說到香港十大經典電影,,哪十部
《白金龍》導演:湯曉丹1933
香港第一部粵語有聲電影,邵氏的前身「天一」電影公司出品,由著名的粵劇二位「伶王」之一的薛覺先演出(另一位是馬師曾)。沒有《白金龍》,就沒有今天的邵氏電影公司。當年《白金龍》打破廣東、東南亞、歐美唐人街所有的票房記錄,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而初到星馬的邵仁枚、邵逸夫兄弟正是憑著《白金龍》,開創了邵氏在星馬的娛樂王國基業。也正是《白金龍》,開創了粵語片的潮流。上世紀50、60年代,香港製作了近3000部粵語片,形成了香港電影的第一個「黃金時期」。
《獨臂刀》導演:張徹1967
《獨臂刀》是香港電影史上第一部票房過百萬的影片,張徹憑此片成為「百萬導演」,王羽開始成為香港電影史上最成功的一位功夫小生,而邵氏電影公司的「武俠世紀」也從此片正式開始。《獨臂刀》影響了香港電影的形態和歷史。之前,香港的電影仍舊停留在老上海電影的文化形態下,多拍攝以家庭婦女為觀眾的苦情劇,武俠片中的英雄也多半是女飛俠,男性則是需要保護的文弱書生。《獨臂刀》之後,男性開始成為影片的主角,電影公司中最耀眼的明星不再是嬌弱的女明星,而是健壯有力的男明星。
《俠女》導演:胡金銓1972
1975年,胡金銓的《俠女》在戛納電影節上奪得最高綜合技術獎,這是中國電影首次在5大電影節上獲獎。胡金銓是香港電影史上的第一個「作者」導演,也是香港電影界最接近大師的一位。他一生致力於拍攝「俠」文化的武俠電影,並以《俠女》登上了中國武俠電影的最高峰。胡金銓的英年早逝,使得中國電影最早的一次文化突破無疾而終。
《蝶變》導演:徐克1979
70年代末,邵氏大製片廠制度對香港電影界的影響逐漸開始弱化,電影的文化形態也開始以多元化的形態出現。在這段時期,香港電影界出現了一次驚人的藝術運動「香港電影新浪潮」,徐克的《蝶變》正是這一運動的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蝶變》直接導致了香港電影以後的兩個發展方向:一是藝術電影的出現;二是特技的迅猛發展,80年代以後香港電影特技的發展幾乎都與徐克有關。
《最佳拍檔》導演:徐克 1982
自1982年開始,香港電影票房連續3年第一名的都是《最佳拍檔》及其續集,而黃百鳴、麥嘉、石天的「新藝城 」公司也統領了80年代整個時期的電影。《最佳拍檔》開創了香港電影大片(blockbuster)的先河。開拍之初,許冠傑的200萬片酬已經成為大眾討論的焦點,而該片的拍攝方式也是完全模仿好來塢,在片中大量出現多輛汽車連續碰撞、最新007式先進武器等噱頭,弱化故事情節、強化視覺場面。《最佳拍檔》對好萊塢電影製作方式的吸收,是香港本土電影國際化的最初嘗試。
《A計劃》導演:成龍 1984
香港近20年最偉大的電影演員是誰?成龍。這是香港各界都比較認可的一個答案。成龍以自己的功夫喜劇成為李小龍之後最具世界影響力的香港演員。早期京劇劇班的訓練,使成龍嫻熟地掌握了以模仿的方式塑造最具亮點的動作造型。這種表演方式成為了他的招牌,他的這種表演在世界影壇上也是獨此一家。《A計劃》正是早期成龍電影最具特色的一部,例如他從鍾樓上墜落的鏡頭,一鏡直落,不加任何剪輯手段。之後《A計劃》風格的電影每年必有一部,成龍電影也由此成為香港電影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英雄本色》導演:吳宇森 1986
當冷兵器換成熱兵器,張徹電影就變成了吳宇森電影。吳宇森曾經是張徹的「文膽」,做過張徹的副導演,是典型的製片廠出身的工徒導演。他把張徹電影的特點傳承下來,把刀劍片改變成了槍戰片。《英雄本色》把槍戰的方式發揚光大,代表了香港電影槍戰片的最高成就,也是世界槍戰片的最高成就。
《阿飛正傳》導演:王家衛 1991
1991年香港文化界最轟動的電影莫過於王家衛的《阿飛正傳》了,雖然票房成績一般,但王家衛獨特的電影風格在本片中凸顯無疑,它宣告了香港第一位國際性電影大師的出現。
《阿飛正傳》是一部對香港身份進行反思的本土電影。《阿飛正傳》的影像、敘事方式都是原創的,堪稱香港電影藝術的奇葩。結尾中梁朝偉的一段「獨角戲」,至今被奉為經典。
甜蜜蜜》導演:陳可辛 1996
1997回歸前的茫然,就像三叉路口的選擇,在這個歷史時刻來臨前的一年,陳可辛的《甜蜜蜜》橫空出世,在藝術和商業兩方面都取得了極大的成就。文藝片一直是香港電影的一種類型,早期就有李晨風、秦劍等著名前輩,而70年代後因為武俠功夫片的盛行,藝術電影始終難以成為主流。《甜蜜蜜》是對早期文藝片的回歸,它以細膩而真實的心理描寫,展現了歷史的進程。
喜劇之王》導演:李力持 1999
自1993年香港電影業進入蕭條期以來,香港電影中能夠具有票房保證的演員越來越少,周星馳是其中的一個。香港的喜劇演員,早期有梁醒波、新馬仔、許冠文,而周星馳是近10年來最傑出的喜劇演員。《喜劇之王》中有著對香港早期電影的大量引用。尹天仇、杜鵑兒是60年代著名粵語武俠片《武林聖火令》中的人物,老少咸知;《演員基本修養》是早期長城、中聯等電影公司的訓練班手冊。這種引用掌故的喜劇電影成為周星馳電影發展的軌跡,新片《功夫》中再次對火雲邪神、九龍城寨引用,並取得了迄今為止合拍片的最高票房。
Ⅸ 香港經典文藝片有哪些
香港電影的10部經典文藝片,最後一部你肯定沒看過?
說到香港,你肯定能想到很多代表香港的特殊符號,譬如維多利亞港、茶餐廳、賽馬、香港小姐、TVB、飛虎隊、四大天王等等。
今年恰逢香港回歸20周年,特搜集整理了這10部香港經典文藝片,帶大家一起回顧這座城市的生活百態和社會變遷。
Ⅹ 有哪些口碑比較好的香港電影值得大家推薦的
我認為好看的電影有好多呀,香港電影可以說是華語電影的先驅者。好看的電影真是數不勝數,像《志明與春嬌》、《阿飛正傳》、《新上海灘》、《縱橫四海》等,我覺得都非常的好看。不過我喜歡搞笑的電影。
《家有喜事》講的是一家三個兄弟的愛情和親情,故事本身編得非常完整,有理有據,既瘋狂爆笑,又溫馨感人,個別細節難免落俗,卻也無傷大雅。當然這又是一部眾星雲集的賀歲檔,笑料百出。 吳君如扮演的黃臉婆大嫂,真是有夠「料」,周星馳和張曼玉表演的表演可以說是最高境界的表演,而且他拍的所以電影都是非常的無厘頭搞笑的電影,香港的電影也成就了一大批的香港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