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第30屆香港金像獎頒獎典禮中途司儀采訪謝霆鋒,謝霆鋒說了什麼話
30屆金像獎影帝:謝霆鋒獲獎感言
走上台和嘉賓握手,走到麥克風前說:這個麥高一些,然後說獲獎感言..
多謝大家(掌聲)(老婆落淚)
多謝大會頒這個獎給我,多謝導演林超賢,多謝篇劇阿JACK(不知道是不是這個JACK),多謝我們的監制XX,多謝線人裡面所有好好的拍擋家輝,智叔,你們教會我很多事情
啊..我好多謝我的老婆今天陪我來,by the way,you look beautiful tonight,not just tonight ,but especially tonight"(掌聲)
多謝英皇電影給這個機會我,咳..過去這兩個星期我老婆不斷問我,張:"萬一你拿到了你會不會有什麼話要說"我和她說,我不會想,我不會想..(不想拿獎的事),她問了我三次,四次...五次,她前天晚上再問我一次,張:"萬一真的給你拿了,你有沒有想說的",我真的問我自己,我有話要說...有一件事情我想說,在我18歲拿新人獎的時候,那天我拿新人獎,我小時候的那時,我父親對我說,他用這樣的姿態對我說,四哥:「你知不知道,你小時候那時,我拍了幾百部電視劇..你又知不知道,你小時候那時,我拍了幾百部電影」
我那晚拿新人獎後,我就和他一起住,回到家裡後,我又對他說,說.."你整天對我說你拍過幾百部電影,幾百小時電視劇,你有沒有拿過金像獎?"然後把獎擺桌上(新人獎),說完掌聲雷動
他(四哥)今天,我知道他在家裡看電視機(直播),我想對他說的就是..我不知道為什麼這些話(剛才那些話)壓在心裡12年,我希望你不要向我那樣把那些話放心裡,希望你原諒當天一個不知天高地厚,沒禮貌的小朋友,可以養大一個這么麻煩的小朋友,依然對著大家笑臉迎人,你才是最佳男主角老豆(父親),對不起...(全場掌聲)
❷ 第3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金像獎史
從香港電影的歷史上來說,自49年之後,大批原上海電影界人士來到香港,才最終組成了香港最原始的電影班底,因此早期的香港電影,所延續的都是傳統上海電影的路子。這也就直接締造了香港電影,邵氏電影最輝煌的一個時代。
但是時間進入八十年代之後,大批接受過西方先進電影觀念的年輕導演回歸本港,開始依託各種途徑,採用與早期香港電影截然不同的手法與技術,拍攝電影。這就是所謂的香港電影新浪潮時代。香港電影金像獎的誕生其實正是與這一變革緊密相關的。 第一屆金像獎最佳影片:《父子情》
第二屆金像獎最佳影片:《投奔怒海》
第三屆金像獎最佳影片:《半邊人》
第四屆金像獎最佳影片:《似水流年》
第五屆金像獎最佳影片:《警察故事》
第六屆金像獎最佳影片:《英雄本色》
第七屆金像獎最佳影片:《秋天的童話》
第八屆金像獎最佳影片:《胭脂扣》
第九屆金像獎最佳影片:《飛越黃昏》
第十屆金像獎最佳影片:《阿飛正傳》
第十一屆金像獎最佳影片:《跛豪》
第十二屆金像獎最佳影片:《籠民》
第十三屆金像獎最佳影片:《新不了情》
第十四屆金像獎最佳影片:《重慶森林》
第十五屆金像獎最佳影片:《女人四十》
第十六屆金像獎最佳影片:《甜蜜蜜》
第十七屆金像獎最佳影片:《香港製造》
第十八屆金像獎最佳影片:《野獸刑警》
第十九屆金像獎最佳影片:《千言萬語》
第二十屆金像獎最佳影片:《卧虎藏龍》
第二十一屆金像獎最佳影片:《無間道》
第二十二屆金像獎最佳影片:《少林足球》
第二十三屆金像獎最佳影片:《大塊頭有大智慧》
第二十四屆金像獎最佳影片:《功夫》
第二十五屆金像獎最佳影片:《黑社會之龍城歲月》
第二十六屆金像獎最佳影片:《父子》
第二十七屆金像獎最佳影片:《投名狀》
第二十八屆金像獎最佳影片:《葉問》
第二十九屆金像獎最佳影片:《十月圍城》
❸ 第三十屆香港金像獎頒獎典禮開幕式的時間
《第3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將於4月17日假文化中心舉行
❹ 第3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獲獎名單
最佳影片:《打擂台》
最佳導演:徐克《狄仁傑之通天帝國》
最佳編劇:彭浩翔、麥曦茵《志明與春嬌》
最佳男主角:謝霆鋒《線人》
最佳女主角:劉嘉玲《狄仁傑之通天帝國》
最佳男配角:泰迪羅賓《打擂台》
最佳女配角:邵音音《打擂台》
最佳新演員:陳奐仁《李小龍》
最佳攝影:鮑德熹《孔子決戰春秋》
最佳剪接:張嘉輝《葉問2》
最佳美術指導:趙崇邦《狄仁傑之通天帝國》
最佳服裝造型設計:余家安《狄仁傑之通天帝國》
最佳動作設計:洪金寶《葉問2》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泰迪羅賓、韋啟良《打擂台》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恭碩良
最佳音響效果:王丹戎、趙楠《狄仁傑之通天帝國》
最佳視覺效果:李庸基、南相宇《狄仁傑之通天帝國》
新晉導演:庄文強《飛砂風中轉》
最佳亞洲電影:《告白》(日本)
專業精神獎:陳自強
終身成就獎:黎筱娉
典禮最佳衣著獎:吳彥祖、文詠珊
❺ 第30界香港金像獎哪個電視台直播
如果你在廣東的有線電視用戶,你不用問這個問題.到時間看ATV就是了,如果你在外省,你只能看CCTV電影頻道介時會不會延播(不是直播)了.再不然就只有看網路電視了.
第3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已於2007年4月17日晚在香港舉行,這是最佳導演獎頒獎嘉賓周潤發和本屆獎頒獎典禮主持人鄭丹瑞/毛舜筠/古德昭在一起,
❻ 第3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出席人員
第3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出席演員:
成龍、劉偉強、陳可辛、任達華、陳德森、黃偉文、薛家燕、黃浩然、蔡卓妍、劉德華、葉童、周秀娜、葉璇、梁朝偉、惠英紅、陳偉霆、江若琳、梁家輝、吳君如、方力申、謝安琪、狄龍、謝雪心、古巨基、容祖兒、余文樂、王柏傑、海清、何潤東、徐帆、安以軒、呂麗萍、王學圻、田亮、蘇照彬、張家輝、謝霆鋒、李冰冰、楊千樺、何超儀、朱咪咪、余安安、井柏然、薛凱琪、鄧紫棋、周冬雨、泰迪羅賓、杜宇航、陳奐仁、楊穎、林欣彤、曾志偉、黃秋生、鮑起靜、徐克、吳宇森、林超賢、許鞍華、彭浩翔、劉嘉玲、鄧超、郭富城、甄子丹、張靜初、郭子健、梁小龍、黃又南、樊少皇、房祖名、吳彥祖、午馬、方中信、古天樂、曾國祥、洪金寶、黃曉明、徐熙媛、熊黛林、湯唯、李修賢、岸西、王晶、鄭中基、周迅、周潤發、袁詠儀、邵音音、廖啟智、林嘉欣、林熙蕾、杜汶澤、楊紫瓊、何韻詩、官恩娜、彭於晏、莫文蔚、黃奕、任賢齊、黎明、舒淇、周慧敏、李治廷、敖嘉年、張兆輝、阮經天、趙又廷、林峰等。
第3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頒獎嘉賓:
成龍、劉偉強、陳可辛、任達華、陳德森、黃偉文、薛家燕、黃浩然、蔡卓妍、劉德華、葉童、周秀娜、葉璇、梁朝偉、惠英紅、陳偉霆、江若琳、梁家輝、吳君如、方力申、謝安琪、狄龍、謝雪心、古巨基、容祖兒、余文樂、王柏傑、海清、何潤東、徐帆、安以軒、呂麗萍、王學圻、田亮、杜悅、張穎喬、趙雅芝、黃錦燊。
第3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表演嘉賓:
何雁詩、何紫慧、林師傑、鄧小巧、許廷鏗、羅力威、吳業坤、林欣彤、李昊嘉、陳鴻碩、亢帥克、譚杏藍、於天龍、謝東閔、劉威煌、古卓文、黃嘉琪(豆豆)、楊沛宜、林妙可、郁可唯、江映蓉、黃英、曾軼可、閻奕格、薩頂頂、王菲、吳青峰、張學友、古巨基、容祖兒。
第3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特別嘉賓:
石涼、吳秀波。
第3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最佳影片引言人:
鄧紫棋、林欣彤、楊穎、周冬雨、閻奕格。
❼ 第3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介紹
第3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於2011年4月17日晚在位於尖沙咀的香港文化中心舉行頒獎典禮,各項大獎一一揭曉。謝霆鋒、劉嘉玲封帝後,《打擂台》贏得最佳影片大獎。
❽ 第3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周潤發對謝霆鋒說的什麼(我聽不懂粵語)
平常一般先頒獎最佳導演、最佳女角、才到男主角的嘛。我怕我等輸給霆鋒,我就沒時間說,也沒機會說。就是霆鋒你說的一段話我很感動,你這么年輕,有那麼大的抱負,三十年香港電影實在不簡單的。我知道你上有高堂,下有妻兒,這樣, 香港電影以後的三十年就靠你了!
❾ 第3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三十而立
第3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在尖沙咀香港文化中心大戲院隆重開幕,近百名明星出席了本屆金像獎的頒獎典禮。香港電影金像獎也迎來了自己的「而立之年」。依舊處在困難時期的香港電影在總結這過去一年香港電影的得失,也對過去一年對於香港電影做出了傑出貢獻的電影人進行了肯定。
大會開場即充滿懷舊氣氛,以關淑怡翻唱梅艷芳經典代表作《似水流年》拉開序幕,大熒幕開始回顧歷年獲獎片段剪輯。對於一個人而言,三十歲可能意味著剛剛步入人生中的黃金時期,可是對於仍處於困境中的香港電影而言,這一個「三十歲」卻多了許多的蒼老的意味在內。表現在近幾年的香港電影金像獎上,就是越來越多、越來越濃的懷舊色彩。如果說去年的一部極受歡迎《歲月神偷》已經將港人的這種心態體現無疑的話,那在頒獎典禮上無處不在的對於港片黃金時期的懷念更是讓人唏噓不已。本屆金像獎頒獎禮正式開始的第一個環節是關淑怡、謝安琪等等獻唱多首經典歌曲,配合著大銀幕播放曾獲金像獎的經典老片如《籠民》、《無間道》、《野獸刑警》、《秋天的童話》等的片段,很快讓人陷入到對於過去那個港片黃金時代懷念的氛圍中去。在頒獎典禮過程中,插播了大量曾經獲獎者致辭的難忘一刻,有張曼玉、黃秋生、蕭芳芳、曾志偉、惠英紅等,更有已逝的梅艷芳大笑的鏡頭出現,更讓人徒增傷感,倍感懷念。在這樣一個乍暖還寒的季節里,微冷的雨夜更像是真實的在體現著香港電影環境和現狀:每年不足五十部的產量,本土票房的持續低迷,以及在「北上」合拍路中所經歷的種種阻撓與妥協……都讓人對於香港電影的現狀擔心。幾年前爾冬升導演的一句「幾年之後不復見純正港片」的話語音猶在耳,也使人痛心不已。雖然有著這一眾電影人在為著香港電影的發展在努力前行,卻依舊難以看到一個相對明朗的結局和前景。在這種形勢下,「懷舊」無疑成了一個港人尋找心靈寄託的平衡點。
除了在頒獎過程中的這些對於過去黃金時期影片和影人的懷念之外,這種濃濃的懷舊色彩也明顯的影響到了獎項的頒發。在一定程度上,對於老一輩電影人的肯定更多的帶有濃厚的致敬和肯定的意味在內。除了陳自強的「專業精神獎」和黎筱娉的「終身成就獎」本身就是由老資歷影人獲得,無可厚非之外,本屆頒獎禮上的四個主要的演技類獎項和最佳導演獎項的獲得者身上,除了謝霆鋒具備中生代特點之外,其它獎項都被老一代電影人獲得。其中邵音音獲得最佳女配角,泰迪羅賓獲得最佳男配角體現的最為明顯。一個是年逾六旬、見證了邵氏王國盛衰的女演員,一個是見證了整個香港電影黃金時期的著名電影人,與其說是對於這兩位老演員的肯定,不如說是是對於他們在過去幾十年對於香港電影事業所作出貢獻的肯定,更是對於他們以幾十歲的高齡仍然在奮力支持香港電影事業的肯定。
最佳導演獎項中,徐老怪身處在一眾中生代導演的包圍之中,最終仍笑到最後。坦白說,《狄仁傑之通天帝國》絕非徐老怪最好的作品,但是徐克多年來對於電影事業的堅持和不懈努力確實值得尊敬。正如之前提名名單公布後陳國富所言:「我印象中徐克獲得的獎項與他的成績比起來,不算多。《狄仁傑》是他第50部作品了,但因為他一直拍類型片,所以獲得的肯定不算多。」這種對於徐克獎項「不算多」的說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和暗示了頒獎的結局,也更體現了金像獎對於這些對於香港電影有著突出貢獻的電影人的肯定和敬意。相比之下,劉嘉玲的「影後」的獲得就更具有明顯的「安慰」性質。這位曾經獲得過五次最佳女演員提名的演員每一次都空手而歸,這一次終於在自己的第六次提名中終於得償所願。不過,稍顯尷尬的是,她在獲得提名的影片《狄仁傑之通天帝國》中的角色備受質疑,因為影片中的戲份和角色都不足以讓她入選,遠不如李冰冰在劇中的角色吃重和搶眼。但李冰冰最終竟然連個提名也未能拿到,讓人不解。按照文雋的說法,也只是「可以理解」而已。聯繫到近幾年如劉青雲和任達華等入行已久的資深演員紛紛獲獎的事實,讓人對於金像獎的這種「論資排輩」的潛規則不得不產生懷疑。不過,這恰恰也凸顯了香港電影後繼乏力的尷尬。
看得出來,香港電影人在自身的困境中,既不想放棄對於電影品質的追求,也更不願被市場所淘汰,這種矛盾的心態之下,一方面造成了一部分影片兩者難以兼顧而被金像獎遺忘,另一方面也造成了部分影片要兼顧兩者卻最終兩頭盡失。但是,香港電影人對於電影事業的探索和追求卻永不停止,雖然影片的品質難言完美,但是這種對於香港電影的堅守和不斷尋求出路和生存空間的努力還是值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