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80年代-90年代所有的香港電影
這期間是香港的電影巔峰時代,它可以說是東南亞此刻也僅限於此刻的好萊塢,這期間涌現了許多小成本大票房的神話 也涌現出許多天才 鬼才 人才導演 幾乎從此以後所用的電影只能在畫面製作上勝出 所有情節橋段都能在老電影的身上找到時曾相識的感覺 那時期的導演憑借個人的想像力引領了此後15年左右的電影沖擊 此後的15里再無人能突破當年的瓶頸
我無法為你分類 也無法把所有的經典介紹給你 我只能說 經過時間的沉澱 留下的導演們和他們的代表作就是80-90年代香港電影的精華
讓我們記住這些名字 並致以一個觀眾的敬意
吳宇森
爾冬升
杜琪峰
王家衛
徐克
彭浩翔
劉鎮偉
關錦鵬
劉偉強
唐季禮
林嶺東
⑵ 請問類型電影,雷洛傳,賀新傳之類
歲月風雲之上海皇帝
上海皇帝之雄霸天下
中文名: 上海皇帝
導 演: ( 潘文傑 Man Kit Poon )
編 劇: 麥當雄,蕭若元
制 片: 麥當雄
主 演: (鄭則仕 Kent Cheng) (何家駒 Ka-Kui Ho) (林威 Wai Lam) (劉嘉玲 Carina Lau) (呂良偉 Ray Lui) (苗僑偉 Kiu Wai Miu) 歲月風雲之上海皇帝全部演員表
上 映: 1993年09月14日 加拿大 詳細上映地區
地 區: 香港
對 白: 粵語
顏 色: 彩色
聲 音: 單聲道(Mono)
時 長: 歲月風雲150 min / Hong Kong:148 , 雄霸天下104 min / Hong Kong:102
類 型: 犯罪 劇情 神秘
分 級: 新加坡:M18 香港:IIB
麥當雄與蕭若元(編劇)、潘文傑(導演)、呂良偉與鄭則仕(男主角)的組合,曾推出了港產黑道人物傳記片經典《跛豪》,掀起了一片黑白兩道傳記片風潮。如今,原班人馬遠赴上海開拍民國近代史梟雄杜月笙的故事,名為《歲月風雲之上海皇帝》。《上海皇帝》較諸《跛豪》,無論劇情架構和製作規模都大得多,也拍出了相當高的娛樂性,逼真地寫出了二十年代上海法租界的無法無天與軍際的器張跋扈。編導尤其夠膽識的是敢於碰觸至今仍視為禁忌的一些政治話題,例如左派煽動工會罷工,國民黨軍隊利用杜月笙設圈套將工會領袖殺人滅口,又強逼他收編上海各界勢力為已用,對當年的國民政府頗有微詞。不過碰到了真正具有關鍵性的地方,本片還是暖昧地草草收場了事。除此之外,編導在嚴謹的格局中仍然塞進(杜月笙三名手下在船艙中惡整畢軍長的一場戲),也使本片在藝術層次上難以更上一層樓。
杜月笙在中國黑幫史上,地位不是香港的其他黑道人物所能相提並論,其傳奇經歷也堪稱黑道少有,麥當雄把這么一個「黑道教父」級的人物提了出來,野心實在不小。
麥當雄等人拍電影,向來時間概念看得「淡薄」,常常置香港電影界慣例的一個半鍾頭片長而不顧,隨心所欲細說漫談。因為麥當雄他們知道自己賣的是好東西,觀眾只會嫌短而決不可能嫌長。
《上海皇帝》從陸月生(電影里的名字)販賣水果開始說起,說了其傳奇一生,上下集加起來片場5個鍾頭左右,可謂是梟雄片中的大手筆大製作。
麥家班在控制故事節奏方面向來有一手,《上海皇帝》節奏把握得很好,整個故事高潮迭起,充滿實感,又不失娛樂,看得實在過癮。
但整體來看,麥家班還是過於託大,暗含了許多仁義道德在電影里頭,妄想指點江山,心機重,表現得並非十分自然。而上集的風雲突變、高姿態,到了下集野心依舊,卻表現得平平無奇,偶有驚喜處,功不抵過,不免失分,導致有些失望。
雖然《上海皇帝》主要是講述杜月笙的故事,但上海三大亨沆瀣一氣利益連心,不可能不大范圍涉及黃金榮、張嘯林兩人。因此,說《上海皇帝》是這三大亨的故事也正確。
人物塑造方面,三大亨中,鄭則仕的黃金榮詭計多端,徐錦江的草莽跋扈都是精彩的,只有呂良偉的杜月笙身形上多了兩分豪氣,稍顯過力。其他各配角也都不錯,特別是何家駒的陸軍長,變態囂張,從中脫穎。
《上海皇帝》大陣勢卻沒有大突破,保持了麥家班的電影水準,沒丟「麥家班」招牌的臉。是一套值得推薦細看的電影。
當年香港梟雄片經歷了兩三年的消磨後(涉及的多,但真拍人物的少),已經走向了末勢,麥家班此時再推出那麼一套講述香港外梟雄的《上海皇帝》,沒能起太大的吸引力,票房只是平平。麥家班雄心壯志,卻逃不過時代趨勢,只落得個失望而返。「上海皇帝」之後麥家班已經有點名存實亡的味道,事隔4年後,迴光返照組織起來拍了部《黑金》,就此不再見蹤影。
90年代初,各電影公司拍的梟雄其實大多數都是些過氣梟雄,風光不在,只能遙想當年。唯獨向氏兄弟拍過一個叱詫江湖幾十年,不但當年威風、90年代威風,至今日仍舊風光無限的大梟雄。那就是賭王——何鴻燊!
背景:
上海三大亨。杜月笙、張嘯林、黃金榮
杜月笙1888年出生於江蘇川沙,十四歲到上海水果行做學徒,削水果刀法據說出類拔萃,而後拜了青幫陳世昌為老頭子,因這層關系不久又進入了上海灘黑老大黃金榮的公館。杜月牲辦事精明倍受器重,地位不斷上升,這階段已經開始負責起幫派里的賭場生意。
杜月牲頭腦靈活,與軍閥、法租界關系深厚,又能准確把握住時機,販賣鴉片生意越做越大,到了1925年成立「三鑫公司」,已經壟斷了法租界的鴉片生意。此時,他和黃金榮、張嘯林合稱「上海三大亨」。聲名大振,勢力足以撼動整個上海灘。
1927年,上海三大亨選擇走在國民黨一邊,組織成立「中華共進會」,以門徒流氓鎮壓工人運動,殺害了工人領袖。此舉得到蔣介石回饋,南京政府成立後,杜月笙擔任起陸海空總司令部顧問、軍事委員會少將參議和行政院參議,地位如日中天。
1929年杜月笙開始涉足金融業,操控起上海銀行業務,錢財敵國。
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8月,上海八一三事變。講義氣善變通的杜月笙為保住上海這一方地盤,參加了上海抗戰後援會任主席團成員,積極疏財勞軍助戰。
盡管如此,上海還是淪陷了。日本並未找杜月笙秋後算帳,而是想利用上海三大亨的勢力,藉此控制上海各界,但杜月笙沒受日本的拉攏,37年離開上海到了香港。此一段時間,不忘救國,利用自己的幫會勢力,積極地下活動,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在大陸開始失衡,杜月笙去到了重慶,一邊發展勢力一邊努力助戰。二戰勝利後,1945年9月,杜月笙回到上海老窩,重拾舊山河。但國民黨過河拆橋,冷落怠慢起杜月笙。杜月笙此時是表面風光,而實質危機重重。
1948年,杜月笙兒子杜維屏因沒照辦國民黨指示,被蔣經國逮捕,上海灘一代梟雄杜月笙知道大勢已去,到1949年國民黨節節敗退,人民解放軍准備打到上海,杜月笙不敢留滯,5月1日逃到香港。兩年後,病逝香港。
上海三大亨利益相連,誰也離不開誰,但命運卻各有不同。杜月笙病逝香港,而土匪出家的張嘯林則比他早死幾年,於抗日期間,勾結日本勢力,遭地下暗殺令,雖然逃脫了抗日力量的暗殺,卻陰差陽錯被門人氣憤下槍殺(有點意外成分,記得那傢伙是挨張嘯林打,氣不過拔槍殺了張嘯林的);而黃金榮則裝瘋賣傻,沒和日本合作,抗日期間逃過一劫,解放戰爭後,黃金榮不聽杜月笙勸告,沒捨得離開上海灘,結果,勞動人民站起來後,裝糊塗混跡不過去,寫檢討寫交代,淪落到被工人階級任意擺布,最終這上海大亨被拍下一張在大世界前掃大街的相片,以做宣傳。此相片在世界轟動一時。1953年黃金榮病逝。
這是杜月笙的傳記電影,導演雖是潘文傑,但有很深的麥當雄印記,通常都把他看做麥當雄的作品。麥當雄很喜歡拍傳記,物特別黑幫的。不過這部電影拍的很平實,可能是因為觸及到很多歷史人物,所以有很多完可以更加藝術化的情結處理的很無奈。面且國語陪音也把所有主要人物的名字改了。
⑶ 香港90年代有哪些經典的電影
香港90年代經典的電影:
黃飛鴻系列、賭神1-2、賭俠、賭聖、賭聖2、賭霸、逃學威龍、喋血雙雄、辣手神探、喋血街頭、縱橫四海、花旗少林、和平飯店、紅番區、霹靂火、我是誰、一個好人、唐伯虎點秋香、審死官、九品芝麻官、方世玉1-2、太張三豐、精武英雄、新龍門客棧、逃學威龍1-3、武狀元蘇乞兒、大話西遊1-2、東邪西毒、東成西就、阿飛正傳、重慶森林、墮落天使、春光乍泄、新不了情、至尊無上1-2、紅玫瑰與白玫瑰、女人四十、野獸刑警、暗花、天若有情系列、烈火戰車、忘不了、喜劇之王、開心鬼系列、家有喜事、大富之家、大三元、92黑玫瑰對黑玫瑰、監獄風雲1-2、龍虎風雲、鹿鼎記、神龍教、新少林五祖、笑傲江湖、東方不敗、花田喜事、水滸笑傳等等很多
⑷ 90年代的港片經典無數,為何現在感覺它的電影「日薄西山」
八九十年代那會兒的港片是處於巔峰鼎盛時期,可以說一年不知道要產出多少優質的電影作品,而且那會兒的電影都非常經典,基本上處於一個百花齊放的狀態,什麼類型的片子基本上那會兒都出現過,那會兒也造就了非常多的港星,以至於我們現在都還印象非常深刻,這些港星塑造的角色堪為經典中的經典,哪怕現在去翻拍,去模仿,去很難達到那種感覺,可以說那會兒的港片有著別具一格的風味和韻味,哪怕你現在看到這些電影,都能感受到那種濃烈的港片氣息。
⑸ 推薦一些90年代香港的經典電影
1990-99年歷年華語片票房排名
1990
1 All For The Winner;God Of Gamblers 賭聖
2 God Of Gamblers II 賭俠
3 Front Page 新半斤八兩
4 Heart Into Hearts 三人新世界
5 Terra-Cotta Warrior, A 秦俑;古今大戰秦俑情
6 Chinese Ghost Story II, A 倩女幽魂Ⅱ人間道
7 Her Fatal Ways 表姐,你好!
8 Fun, The Luck And The Tycoon, The 吉星拱照
9 No Risk,No Gain 至尊計狀元才
10 When Fortune Smiles 無敵幸運星
--------------------------------------------------------------------------------
1991
1 Fight Back To School 逃學威龍
2 Armour Of God 2: Operation Condor;Project Eagle 飛鷹計劃
3 To Be Number One 跛豪
4 Once A Thief 縱橫四海
5 Tricky Brains 整蠱專家
6 God Of Gamblers II: Back To Shanghai 賭俠2之上海灘賭聖
7 Lee Rock I 五億探長雷洛傳I:雷老虎
8 Once Upon A Time In China 黃飛鴻
9 Her Fatal Ways II 表姐,你好續集
10 Prison on Fire II 監獄風雲Ⅱ逃犯
--------------------------------------------------------------------------------
1992
1 Justice, My Foot! 審死官
2 Alls Well Ends Well 家有喜事
3 Royal Tramp 鹿鼎記
4 Royal Tramp II 鹿鼎記2神龍教
5 Now You See Love… Now You Dont 我愛扭紋柴
6 Magic Touch, The;Gameboy 神算
7 Swordsman II 笑傲江湖II:東方不敗
8 Twin Dragons, The 雙龍會
9 Police Story III Super Cop 警察故事3:超級警察
10 Fight Back To School II 逃學威龍2
--------------------------------------------------------------------------------
1993
1 Flirting Scholar 唐伯虎點秋香
2 King Of Beggars 武狀元蘇乞兒
3 Alls Well Ends Well, Too 花田喜事
4 City Hunter 城市獵人
5 Cest La Vie, Mon Cheri 新不了情
6 Legend II, The;Fong Sai Yuk II 方世玉續集
7 Once Upon A Time In China III 獅王爭霸
8 Crime Story 重案組
9 Fight Back To School III 逃學威龍三之龍過雞年
10 Dong Cheng Xi Jiu 射鵰英雄傳之東成西就
--------------------------------------------------------------------------------
1994
1 God Of Gamblers 2 賭神2
2 Drunken Master II 醉拳II;大醉拳
3 From Beijing With Love 國產凌凌漆
4 Its A Wonderful Life 大富之家
5 Love On Delivery 破壞之王
6 American Shaolin;Treasure Hunt 花旗少林;美國少林
7 Hail The Judge 九品芝麻官
8 Hes A Woman, Shes A Man 金枝玉葉
9 I Have A Date With Spring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
10 In Between;Conjugal Affairs 新同居時代
--------------------------------------------------------------------------------
1995
1 Rumble In The Bronx;Red Bronx;Hong faan kui 紅番區
2 Thunderbolt 霹靂火
3 Sixty Million Dollar Man 百變星君
4 Chinese Feast, The 金玉滿堂;滿漢全席
5 Full Throttle 挑戰者
6 Chinese Odyssey Part One - Pandoras Box, A 西遊記第一百零一回之月光寶盒;大話西遊之月光寶盒
7 Peace Hotel 老闆的故事
8 Chinese Odyssey Part Two - Cinderella, A 西遊記大結局之仙履奇緣
9 Doctor Mack 流氓醫生
10 Out Of The Dark 回魂夜
--------------------------------------------------------------------------------
1996
1 First Strike 白金龍;警察故事4之簡單任務
2 God Of Cookery 食神
3 Forbidden City Cop 大內密探
4 Tri-Star 大三元
5 Young And Dangerous 2 古惑仔2之猛龍過江
6 Young And Dangerous 古惑仔之人在江湖
7 Whos The Woman, Whos The Man 金枝玉葉2
8 Shanghai Grand 新上海灘
9 Feel 100% 百分百感覺
10 Young And Dangerous 3 古惑仔3之隻手遮天
--------------------------------------------------------------------------------
1997
1 Mr. Nice Guy 一個好人
2 Alls Well Ends Well 97 97家有喜事
3 Once Upon A Time In China And America 黃飛鴻之西域雄獅
4 Lawyer, Lawyer 算死草
5 Armageddon 天地雄心
6 Fireline 十萬火急
7 God of Gamblers 3: The Early Stage 賭神3
8 Felling 100% Once More 百分百感覺Ⅱ
9 Killing Me Tenderly 愛您愛到殺死您
10 Young And Dangerous IV 97古惑仔戰無不勝
--------------------------------------------------------------------------------
1998
1 Storm Riders, The 風雲雄霸天下
2 Jackie Chans Who Am I?;Who Am I? 我是誰
3 Luckly Guy, The 行運一條龍
4 True Mob Story, a 龍在江湖
5 Conman, The;Conman 1999 賭俠1999
6 Young And Dangerous V 98古惑仔之龍爭虎鬥
7 Casino 濠江風雲
8 Hitman;King of Assassins 殺手之王
9 Raped By An Angel 2: The Uniforn Fan 強奸2制服誘惑
10 Ninth Happiness 九星報喜
--------------------------------------------------------------------------------
1999
1 King Of Comedy 喜劇之王
2 Gorgeous 玻璃樽
3 Man Called Hero, A 中華英雄
4 Tricky Master, The 千王之王2000
5 Conmen In Vegas, The 賭俠大戰拉斯維加斯
6 Great Teacher Onizuka 偉大教師鬼冢;麻辣教師GTO
7 Legend Of Speed, The 挑戰者2極速傳說
8 Prince Charming 黑馬王子
9 Running Out Of Time 暗戰
10 Tempting Heart 心動
⑹ 香港80-90年代經典電影
十分經典的電影
以下是本人看過覺得非常經典的電影,出自:快樂一生C(網路昵稱)
周星馳系列:爆笑電影
逃學威龍系列(1、2、3校園爆笑電影,個人認為第一部最爆笑,當然,2、3也不錯)
鹿鼎記1、2(非常搞笑)
大話西遊(星爺經典作品)
國產零零漆(星爺經典作品)
家有喜事 1992(我個人認為最搞笑的電影之一,百看不厭,一直笑到底)
賭聖(星爺經典作品)
唐伯虎點秋香(強烈推薦,一直笑到肚子痛)
情聖(我最喜歡的星爺最搞笑的電影之一,強烈推薦,一直笑到底)
九品芝麻官之白麵包青天(星爺經典作品,可媲美唐伯虎點秋香)
整蠱專家(星爺經典作品,網上投票最多的星爺作品中最搞笑的作品,可能是因為有劉德華吧)
賭俠2之上海灘賭聖(星爺經典作品)
百變星君(星爺經典作品)
大內密探零零發(星爺經典作品)
回魂夜(星爺經典作品)
97家有喜事(還行,不過比不上1992家有喜事)
漫畫威龍-新精武門續集(星爺經典作品)
新精武門(還行,沒有新精武門好看)
賭俠(星爺經典作品)
算死草(星爺經典作品)
武狀元蘇乞兒(星爺經典作品)
食神(有一段對話笑到爆)
破壞之王(星爺經典作品)
喜劇之王(星爺最有內涵的電影)
其他一般的作品(千王之王2000[張家輝主演,星爺當師父]、行運一條龍、審死官、濟公、師兄撞鬼)
還有最新上演的西遊-降魔篇(有些暴力和血腥頃向,笑點一般,不過尚可一看)
周潤發系列:賭偷、槍戰、驚悚
縱橫四海(與張國榮拍檔,超級好看,本人非常喜歡)
喋血雙雄(發哥經典作品,槍戰片,非常精彩)
賭神1、2(發哥經典作品)
英雄本色1、2、3(發哥經典作品)
龍虎風雲(發哥經典作品)
黃石的孩子(發哥經典作品)
防彈武僧(發哥經典作品)
俠盜高飛(發哥經典作品)
監獄風雲(發哥經典驚悚作品)
辣手神探(發哥經典作品)
阿郎的故事(發哥較文藝的作品)
秋天的童話(發哥較文藝的作品)
精裝追女仔1、2(發哥搞笑的作品)
讓子彈飛(姜文與發哥鬥智斗勇)
以及最近上演的大上海(還行吧)
成龍系列:動作、搞笑及驚悚
A計劃(早期經典作品)
A計劃續集(早期經典作品)
警察故事系列1、2、3、4(成龍經典作品)
快餐車(成龍經典作品)
雙龍會(成龍經典兼搞笑的電影)
飛鷹計劃(成龍經典作品)
醉拳系列(2部,經典作動片)
一個好人(成龍經典作品)
我是誰(成龍經典作品,劇情相當好,成龍個人主義能力和精神達頂峰,本人非常喜歡)
尖峰時刻系列(成龍經典作品)
城市獵人(成龍經典作品)
五福星(成龍經典作品)
紅番區(成龍經典作品)
燕尾服(強烈推薦,超級好看)
霹靂火(成龍經典作品)
福星高照(成龍經典作品)
上海正午(2部,成龍經典作品)
寶貝計劃(成龍經典作品,非常有喜感)
龍少爺(成龍經典作品)
龍兄虎弟(成龍最玩命拍攝的一部電影)
奇跡(成龍經典作品)
以及最近上演的十二生肖
⑺ 為什麼說90年代是香港電影的黃金時期
一個地區能夠在影視,歌壇等方面得以繁榮壯大,這與當時的地區經濟是密切相關的,香港也是如此!這里我想分三個方面來具體闡述這個問題:
當然,這其中更離不開香港地區在八九十年代也出現了大量優秀的演員和歌手,比如許冠傑、譚詠麟、張國榮、梅艷芳、張學友、劉德華、黎明等人演唱的歌曲深入人心,填詞人以及作曲家如黃沾、顧嘉輝、盧國沾、許冠傑、林夕等直到現在也被大眾熟悉。
⑻ 九十年代香港電影是一個里程碑,有哪些經典的大家幫的推薦一下
您好 90年代香港經典影片總結了一下(突然發現幾乎都有張國榮額)倩女幽魂三部曲 相當經典的 雖然第一部產於1987 第二部才是1990年產的槍王 / double tap
張國榮 / 方中信 / 黃卓玲 / 香港 / 羅志良 (Chi-Leung Law) / 粵語
色情男女 / Viva Erotica
張國榮 / 舒琪 / 羅家英 / 香港 / 爾冬升 (Tung-Shing Yee) / 粵語
白發魔女傳 / The Bride With White Hair
張國榮 / 林青霞 / 吳鎮宇 / 香港 / 於仁泰 / 粵語
流星語 / Lau sing yue
琦琦 / 張國榮 / 葉靖嵐 / 香港 / 張之亮 (Chi Leung 'Jacob' Cheung
阿飛正傳 / Days of Being Wild
張國榮 / 張曼玉 / 劉德華 / 劉嘉玲 / 潘迪華 / 張學友 / 梁朝偉東成西就 / The Eagle Shooting Heroes / Sediu yinghung tsun tsi ng sing sai tsau (21)
張國榮Leslie Cheung / 林青霞Brigitte Lin / 梁朝偉Tony Leung Chiu Wai / 香港 / 劉鎮偉Jeffrey Lau / 粵語 / 國語
東邪西毒 / Ashes of Time
張國榮 / 張曼玉 / 梁家輝 / 林青霞 / 張學友 / 梁朝偉 / 劉嘉玲 / 楊采妮 / 王祖賢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王家衛 / 中文
旺角卡門 / 熱血男兒 / As Tears Go By (13)
劉德華 / 張曼玉 / 香港 / 王家衛 (Kar-wai Wong) / 粵語
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 / Swordsman (9)
李連傑 / 林青霞 / 関之琳 / 李嘉欣 / 香港 / 程小東 (Siu-Tung Ching) / 唐季禮 (Stanley Tong) / 粵語 / 國語
川島芳子 / Kawashima Yoshiko (4)
梅艷芳 / 劉德華 / 香港 / 方令正 (Eddie Ling-Ching Fong)
愈快樂愈墮落 / Yue kuai le, yue o luo / Hold You Tight (4)
邱淑貞 / 陳錦鴻 / 曾志偉 / 香港 / 關錦鵬 / 國語 / 粵語
喋血街頭 / 頭顱上的子彈 (4)
梁朝偉 / 李子雄 / 張學友 / 香港 / 吳宇森 (John Woo) / 粵語 / 國語
鍾無艷 / Wu yen (3)
鄭秀文 / 梅艷芳 / 張柏芝 / 香港 / 杜琪峰 (Johnny To) / 韋家輝 (Ka-Fai Wai) / 粵語
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 (3)
黃秋生 / 李修賢 / 成奎安 / 香港 / 邱禮濤 李修賢 / 國語
東方三俠 / The Heroic Trio (2)
張曼玉 / 梅艷芳 / 楊紫瓊 / 香港 / 杜琪峰 希望樓主滿意
⑼ 一部老僵屍片 一開始有個道人找了些僵屍碎片組成
推薦這篇魏君子的BLOG:「僵屍大時代」——香港僵屍電影漫談(提到的都是經典)
吸血鬼及僵屍電影在西方已有70多年的歷史,類型成熟、影響廣泛,不僅啟發香港拍攝此類影片,更對其有著「偷師」的借鑒意義。即便在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寶禾公司製作的極具中國民俗趣味的「茅山僵屍片」接連創造票房傳奇,令得跟風搶拍之作橫行,成功引領「僵屍大時代」潮流之際,亦不能完全擺脫西洋「吸血鬼及僵屍片」的文化影響。——因此,要概括整個香港僵屍片的盛衰歷史,我們或可從「西風東漸、土洋結合」這八字中窺出些關乎「跨文化」的究竟來。
·壹
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香港驚悚鬼怪電影的發展緩慢,影片數量質量皆遠及不上喜劇、歌舞、武俠、功夫等類型片。至於僵屍片,更屬於被遺忘的題材,偶爾幾部如《僵屍復仇》也只是模仿西方僵屍片的簡陋之作,並未引起反響。倒是1974年,邵氏電影公司與英國公司合作拍攝了一部集合西方吸血僵屍和「湘西趕屍」傳說的《七金屍》在當時頗受關注,影片由英國人執導,劉家良任動作設計,姜大衛、劉家榮等人聯合主演,可算得第一部土洋結合的僵屍片。不過,可惜的是,邵氏公司對該片的宣傳攻勢雖強,但由於影片風格怪異,內容雜糅,觀眾不能接受,票房最終慘敗。並由此導致之後十年,香港鮮有人再敢碰僵屍電影!
到得80年代初期,以許鞍華、余允杭、於仁泰等新浪潮導演拍攝的《瘋劫》、《撞到正》、《凶榜》、《山狗》、《靈氣逼人》等驚悚鬼怪電影,運用先進的拍攝技巧,個性化的創作理念,營造出空前的恐怖氣氛,令本埠觀眾耳目一新,叫好叫座,反應熱烈;與此同時,洪金寶融合功夫喜劇與鬼怪元素的《鬼打鬼》系列則開創了「靈幻功夫片」潮流,票房鼎盛,極受歡迎;至此,香港的驚悚鬼怪電影方才真正大行其道,其勢至今不衰。
低成本製作的「靈幻功夫片」大獲成功,使得洪金寶和他的寶禾公司嘗到了甜頭。繼《鬼打鬼》、《人嚇人》、《人嚇鬼》之後,洪金寶又開始嘗試將僵屍題材融入「靈幻功夫片」中,不過當時洪金寶等人對本土民俗傳說的僵屍顯然沒有信心,而是想西風東漸,打算借70年代風行歐美的「吸血僵屍」吸引香港觀眾的眼球,因此,專門聘請了英國拍僵屍片的高手設計僵屍造型及嚇人橋段——但後來洪金寶、劉觀偉、林正英等人經過一番仔細研究,發覺西洋吸血僵屍的意念始終無法與他們的靈幻功夫融到一處,便放棄了這一做法。
恰在這時,於仁泰與許冠文拍出了一部《追鬼七雄》,影片向中國傳統民俗取經,借「湘西趕屍」為噱頭,以鄭則仕、許冠英的趕屍道士大戰僵屍的情節製造笑料和緊張氣氛,雖不算特別成功,卻啟發了洪金寶、劉觀偉等人。於是,寶禾公司創作組轉而立足本土,深入挖掘民俗趣味,力求影片風格與「鬼打鬼」系列的「功夫·喜劇·靈幻」一脈相承,終於在1985年製作完成了香港僵屍片中具有開創意義的經典之作《僵屍先生》(劉觀偉執導)。
·貳
「香港的僵屍電影只是功夫片的借屍還魂」——香港影評人吳昊先生此話確實一針見血。單拿《僵屍先生》來說,當年功夫片中最常見的民初背景、師徒關系、鬥趣情節都被編劇直接套用到影片中,有關「僵屍」和「茅山術」的具體細節則極具民間色彩,用糯米、墨線、桃木劍、黃紙符降制僵屍的民俗傳奇手法都被《僵屍先生》統統吸收,並被「九叔」林正英用極其專業的「茅山」手法一一施展開來。
僵屍的造型動作特徵同樣向民俗傳說取經:身著清朝官服,雙手伸直,雙足並攏如麻雀般一蹦一跳,以人之呼吸辨別方位(同理,人閉呼吸可避僵屍,這也是《僵屍先生》最令觀眾印象深刻之處,由此該片在台灣上映時又叫作《停止呼吸》)。但即便如此,片中僵屍獠牙利爪,人被咬中吸血亦變僵屍仍然受到西方吸血鬼及僵屍片的啟發。
另外,《僵屍先生》中的「靈異怪類」也並非全是「僵屍」,尚有王小鳳扮演的女鬼色迷男子的情節,事實上《僵屍先生》以及以後的同類影片中也都有僵屍之外的鬼魂精怪出現,而香港的僵屍片在某種程度上本來就應屬於洪金寶開創的「靈幻功夫」片范疇,只不過可以獨立成章罷了。
《僵屍先生》於1985年底公映,觀眾趨之若騖,票房狂收2000萬,列當年十大賣座影片第五位,引起巨大轟動。次年5月,寶禾公司再度出擊,拍攝了《僵屍翻生》,影片將《僵屍先生》中的驚鴻一瞥的趕屍情節發揚光大。「湘西趕屍」的民俗傳說被加以改良在銀幕上蔚為奇觀:深山荒野之中,茅山法師前面搖鈴引路,後面蹦跳著一串頭貼黃紙符的僵屍,情景詭異新奇,令觀眾大為受落。而「僵屍翻生」則是影片最大的噱頭:被趕之行屍被施法變成恐怖僵屍,茅山師徒驚慌失措,手忙腳亂,刺激搞笑,盡顯黑色喜劇風格,自然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
正因為《僵屍翻生》延續了《僵屍先生》的成功,才使得港台片商覺得有利可圖,掀起了爭拍僵屍片的熱潮。僅1986年下半年就有近10部跟風之作上映,其中較有名氣的有袁和平導演的《僵屍怕怕》、黃鷹導演的《茅山學堂》等。嚴格來說,這些影片雖然故事情節有所變化,但皆未跳出《僵屍先生》和《僵屍翻生》設定的茅山術斗惡僵屍的套路,盡管個別搞笑嚇人橋段襲自西方吸血僵屍片,整體卻仍是中國傳統民俗趣味的體現。——相比之下,洪家班的寶禾影業同年推出的另一部僵屍片《僵屍家族》,則積極向國外電影偷橋,不僅在當時香港僵屍片中獨樹一幟,更成功打入日本市場,受到熱烈歡迎。
說到《僵屍家族》與同期香港僵屍電影的最不同處是僵屍有了感情,僵屍原本被描繪成毫無人性知覺的怪物,而片中這三個僵屍因是父母與兒子的關系,自然舐犢情深。小僵屍誤落人間,與幾個小孩又有了深厚友情,玩些溫馨有趣的小把戲,明顯是抄自斯皮爾伯格《E.T》外星人故事,雖然只借了皮毛,僵屍倒也稍沾了些親情友情氣。不過,畢竟是嗜血殺戮的行屍走肉,最後一場僵屍大鬧繁華都市的重頭戲又借鑒了日本的怪獸電影的情節,香港觀眾看得離奇有趣,日本觀眾卻是親切熟悉。再加上具有超能力的小僵屍正合扶桑文化口味,更使得《僵屍家族》在日本取得出人意料的成功,之後竟也出現了短暫的「僵屍熱潮」,恐怕這是香港電影人所沒有想到的。
·叄
1987年是僵屍題材風頭正勁之時,引領僵屍電影潮流的寶禾影業雖然狠嘗了幾次「僵屍」的甜頭,卻沒有接著搶市,而是拍了一部《靈幻先生》。影片在大玩功夫法術鬼怪魂精之餘,惟獨沒和僵屍沾邊,只涉及了另一類民間傳說中活人被術士施法控制的所謂「行屍」。不過,即便如此,片中呂方和小孩演的搗蛋鬼的服裝造型,仍然像足了日本觀眾喜歡的清朝僵屍。另外,同期的幾部喜劇片如《精裝追女仔2》《福星闖江湖》中都加了扮僵屍嚇人的搞笑橋段,看來其時「僵屍」熱潮的影響力已不僅限於同類影片。
同樣在1987年,鄧光榮的「影之傑」電影公司製作了一部完全不同於寶禾公司開創的茅山道士施法的新型僵屍片:《猛鬼差館》。該片由兩名在當年名不見經傳的年輕電影人負責劇本編寫和導演工作。其中一人叫做王家衛,本來主要為陳勛奇作編劇,但並不是很成功,還曾經因劇本編寫太慢被新藝城炒了魷魚。另一人叫劉鎮偉,本來不是搞電影的,早年在某財務公司工作,後來該公司搞起了電影,成立了「世紀」電影公司,他便成了該公司的製片經理。監制了《凶榜》、《殺出西盤營》、《烈火青春》幾部「新浪潮」導演作品後,對電影的興趣愈發濃厚,竟棄了製片經理不當,改做電影編導。
兩人合作的這部《猛鬼差館》雖然是當時最熱門的「僵屍「題材,卻並未淪為跟風之作,而是藉助流行拍檔喜劇模式,配合各式各樣中西鬼片的驚悚搞笑情節,拍成時裝版的警察、僵屍大鬥法的驚悚搞笑喜劇,與林正英民初背景的茅山僵屍片大異其趣。影片的「僵屍」也不再是清朝遺老,居然改為抗日時期在港自殺的日本大佐,而且仿效身披黑色抖篷的西方紅眼吸血鬼形象,至於片中警察們最初採用的對付僵屍的方法亦是用木樁釘入僵屍心臟和大蒜辟邪等西方降治吸血鬼的路數。
《猛鬼差館》上映後,觀眾對這種「土洋結合」的僵屍片倍感新鮮,票房自然輕易過千萬。劉、王嘗此甜頭,豈能罷休?1988年再次聯合編劇,以《猛鬼差館》原班人馬繼續打造時裝僵屍喜劇《猛鬼學堂》,上演了警察捉鬼部隊大戰僵屍猛鬼的瘋狂好戲,影片繼續向西方類型片借橋,同時又大膽創新,比如用放水放電消滅僵屍的方法,不僅本土茅山術中沒有,亦不見於西方的吸血僵屍片。——相較而言,與該片同年上映的《僵屍叔叔》卻仍體現了本土化的民俗傳奇,以前「寶禾」僵屍片中常見的搖鈴趕屍、師徒鬥趣,門派之別的惡作劇整蠱、茅山法術大斗清朝僵屍的等等橋段皆被《僵屍叔叔》照單全收,並且拍得趣味盎然、娛樂性十足,再次延續了寶禾公司製作僵屍電影的票房神話。只可惜,它已是香港完全本土民俗趣味的「茅山僵屍片」的最後一次風光了。
·肆
在香港的僵屍電影中,許多影星都扮演過降妖伏魔的「茅山道長」,比如鍾發、陳友,鄭則仕、吳耀漢,甚至玩票的名作家倪匡等人。但若論最受歡迎、拍得最多,則當屬林正英「一字眉、冷幽默、身手敏捷、連畫符念咒都有款有型」的茅山道長形象最是深入人心。而作為香港僵屍電影的代表人物,林正英對僵屍片這種令自己聲名鵲起的題材確實也情有獨鍾,為它付出了不少心血。
因此,當香港傳統的茅山僵屍片由於被眾多跟風之作反復模仿毫無創新,以至漸漸失去觀眾時,林正英為避免香港僵屍電影黔驢技窮、自斷生路,拍攝的此類影片在力保不失本土民俗趣味之餘,亦開始積極將西方吸血鬼及僵屍融入香港僵屍片中,他於1989年自導自演的《一眉道人》便是其「土洋結合」的最佳範本,該片不僅將民間「養鬼」之說改成「養小僵屍」,道長與小僵屍居然情同父子、共同對敵!而且大膽引出西洋吸血僵屍,來一場中西大戰,影片最熱鬧新奇之處便是茅山術降不住西洋僵屍,一眉道人無奈之下用炸葯爆破,卻仍然不能奏效,最終竟是用泥沼困住西洋僵屍,方才大功告成。
整部《一眉道人》搞笑刺激,茅山道長與基督教徒的「雞同鴨講」、茅山術與西方僵屍斗在一起的新奇效果皆令觀眾大為受落。影片上映後票房過千萬,雖因林正英不計成本、精益求精未能盈利,卻打開了香港電影人重新審視本土僵屍電影的思路。之後的1990年,本已山窮水盡的香港僵屍電影再度掀起創作熱潮,西風東漸之勢亦愈演愈烈。
打響1990年僵屍電影第一炮的,是與林正英共同出身洪家家班的錢月笙、陳會毅,兩人合作的《捉鬼合家歡》名為「捉鬼」,實為「收藏僵屍」,鬼倒是有一個,卻是忠心耿耿的「鬼仆」。影片最有創意的地方是開篇用現代科學儀器給僵屍做實驗,本來很有搞頭,可惜沒有深入,最終只淪為一個小噱頭而已。
林正英在這年也拍出一部《驅魔警察》,從民初走向現代,沿襲了劉鎮偉《猛鬼差館》中警察拍檔與屍魔鬥法的模式,不過玩的仍是茅山術,算是茅山僵屍片與警察搭檔破案兩大類型片的綜合體。至於擅長中西混合的劉鎮偉,在稍後的《屍家重地》中,表面看來似乎向本土傳統僵屍片取經,並夾以盜寶情節,實質上卻是借僵屍題材調侃政治。影片中的千年僵屍居然是秦始皇,而且仍如生前一般桀傲張狂。一群人在舞台上假扮荊軻、王昭君胡搞亂唱、意圖接近秦屍然後滅之的橋段,充滿戲謔,實是劉鎮偉喜劇風格的最佳體現!
其實,若論香港的僵屍片中將民俗傳統與西洋吸血僵屍結合得最為荒誕的,應首推陸劍明導演的《僵屍醫生》。影片從醫生林保怡在英格蘭與女吸血鬼陳雅倫在一夜風流時被咬,事後回港逐漸呈現西方吸血僵屍症狀:如懼怕陽光、貪食患者鮮血,喜著黑色斗篷、晚上睡覺甚至如蝙蝠倒懸粱上等等,好在那女吸血鬼又運功將他治好。孰料此時吸血鬼伯爵趕到香港,於是眾人與其在醫院展開血戰,眼看不敵之際,林保怡等三名男醫生竟然被劉、關、張蜀漢三傑附身,最終戰敗西洋吸血僵屍!
無可否認,《屍家重地》與《僵屍醫生》的編劇都有信馬由韁的超強想像力,但如此單純為搞笑而搞笑的荒誕不經,觀眾似乎並不買帳。相比之下,倒是德寶公司製作的完全西洋化的吸血鬼電影《一咬OK》在1990年的幾部僵屍片中最受歡迎,林子祥所飾的吸血鬼李伯爵,身處歐洲古堡,身著黑色禮服,如西方哥特文學中的貴族吸血鬼一般優雅,影片情節亦是有吸血、有驚情,有惡斗、有浪漫,頗得西方吸血鬼影片神韻,只是少了些驚恐怖的氣氛罷了。這與之前香港的僵屍電影只顧胡亂抄襲和盲目嫁接,卻從不理會西方吸血鬼與僵屍原來有本質不同的做法大相徑庭,可稱得上香港僵屍片向國際化靠攏的一次大膽嘗試。
·伍
盡管1990年香港僵屍電影的創作呈現出多元化格局,有的甚至完全放棄了本土茅山術的傳統套路,但總的來講,反映並不如人意。太多的粗製濫造使得觀眾對這類題材已經開始厭倦漠然,再加上王晶的賭片和稍後徐克的武俠片開始大行其道,電影片商聞風而動,都改拍賭片和武俠片去了,一時間當年極受歡迎的僵屍題材竟鮮有人再敢涉及。
而事實上,此時僵屍電影確實已積重難返,可憐只剩下林正英獨撐大局,雖然又拍出如《非洲和尚》這等集茅山法術、異域風俗、喜劇名片《上帝也瘋狂》的非洲土著,以及善良的僵屍祖宗大戰非洲巨人等諸多精彩橋段的創意之作,但最終無力回天。因此,這之後的作品無論是回歸本土茅山僵屍片的《僵屍至尊》、《新僵屍先生》、《音樂僵屍》、《湘西屍王》,還是如《一咬OK》一樣完全效仿西方吸血鬼電影的《一屋哨牙鬼》都不可避免的接連票房敗北——待到1993年,港台跟風武俠片的熱潮風起雲涌之時,香港的僵屍片卻徹底陷入絕境。
不過,俗語有雲:百足之蟲,死而不僵。20世紀90年代中期,僵屍題材雖然在香港大銀幕上幾近絕跡,卻在電視熒屏上繼續「苟延殘喘」,而這依然要歸功於「僵屍道長」林正英的不離不棄。1995年至1997年,他與亞視合作拍攝的《僵屍道長》系列劇集,收視率非常理想,令他看到了體現本土民俗趣味的茅山僵屍片還是大有市場的。誰知就在林正英欲再接再厲、准備接拍《僵屍道長》第三部時,卻因肝癌於1997年病逝。這位平時素來低調的「老實人」(蔡瀾語)的死訊一公布,香港電影界皆驚,痛惜之餘,不免哀嘆香港自《僵屍先生》以來創立的只用土法特技及功夫雜技便可營造驚人視覺效果、且具有黑色喜劇風格的茅山僵屍片,在林正英仙逝後恐怕真的要失傳了。
事實似乎正是如此,且看90年代末期至新世紀之初,香港銀幕上倒是又出現了類似僵屍電影的《生化壽屍》(葉偉信導演)和《生化特警之喪屍任務》(鄭偉文導演)等片,不過它們的主幹情節模仿的皆是西方電子游戲《生化危機》,至於什麼生化壽屍、喪屍也都是舶來品,主要是靠病毒感染,面目猙獰兇殘嚇人或可與中國本土僵屍有一拼,但嚴格來說,其實與僵屍片根本無甚關聯。而在電視熒屏上,亞視在林正英死後,放棄製作傳統民俗的《僵屍道長》,轉而拍攝完全借鑒西方吸血僵屍家族體系的現代靈異劇《我和僵屍有個約會》,劇情則是中西合璧,主題較之以前完全娛樂性的僵屍片更有深意,講愛與拯救,再加上製作精良,表演出色,結果大受歡迎,連亞視的死對頭、無線電視台的老闆邵逸夫都大度的誇《我和僵屍有個約會》拍得好看呢。但盡管如此,該劇拍到第二部便開始收視下滑,並且這股「西風東漸」的僵屍題材也並未因此延伸到大銀幕上來。
·陸
說到近兩年來的香港僵屍電影,倒有兩部問世,一部是2001年梁鴻華導演的《趕屍先生》,另一部是徐克監制、錢升偉導演的《僵屍大時代》。這兩部電影皆可稱得上回歸傳統的茅山僵屍片,《趕屍先生》甚至完全取材自湘西趕屍的傳說,集巫術、茅山、下蠱等民俗怪談於一身,連男女角色的服飾都取自湘西少數民族,追根溯源到如此境地,在港片中固然少見,但對觀眾而言,卻也未覺有多新鮮。至於徐克的《僵屍大時代》,表面看來,清末背景、師徒鬥趣、深宅鬥法、屍變、師徒合力斗僵屍體等情節皆是套自本土傳統僵屍片,但實際上仍體現了徐克一貫的冷竣風格,人與人之間各懷鬼胎、爾鷸我詐,為了面子傳宗接代、為了利益謀財害命!暗冷的色調,驚魂的夜晚,兒女之情是如此蒼白無力,有的只是對僵屍的恐懼,對這個世道的漠然。
《蜀山傳》之後的徐克沒有再大玩電腦特技,而是注重寫實的動作打鬥,但剪接依然凌厲,視覺效果依然驚人。只可惜《僵屍大時代》空有徐克的意念,卻沒有良好的內容和細節基礎,各方面都不對勁,讓觀眾看得莫名其妙,仍不免淪為一部技術性電影,最終竟至影片迄今還未公開上映,只以音像製品方式流入市場的悲慘境地。
現今看來,體現民俗傳統的茅山僵屍片似乎已走到盡頭,少有觀眾捧場。而2003年的《千機變》則走了一條完全洋化的路子,影片完全借鑒西方吸血僵屍片(尤其是《刀鋒戰士》)的模式,僵屍聖典「Day for night」,陳冠希、黃秋生出身僵屍家族,鄭伊健、鍾欣桐身為僵屍獵人,僵屍王子與凡人女孩的愛情等等都似曾相識。
不過,《千機變》整體雖是僵屍片格局,但情節卻多以Twins這兩個小女生的吵吵鬧鬧和愛情經歷為主,蔡卓妍的兩次戀愛,鍾欣桐喜歡成熟的老大哥,彷彿一部靈幻動作版的《這個夏天有異性》,只有開篇和結尾兩場斗僵屍的戲份才有點僵屍片的樣子。看來即便是僵屍題材也不能壓制Twins的青春活力,而林超賢只能將《千機變》拍成混合類型的電影,有動作打鬥、有法術特技、有詼諧搞笑、有生死煽情、有輕松愛情、故事駁雜得頗具港片特色,只可惜情節難免鬆散,橋段老套,不見導演功力。至於《千機變》的特技,倒是很花哨,看得出來花了很多精力和時間進行製作,僵屍飛檐走壁的電腦特技像極了《蜘蛛俠》,其他如僵屍屍化、蝙蝠亂飛、教堂決戰的特技畫面雖然似模似樣,不過卻似曾相識,未見新奇,因此營造出的視覺奇觀恐怕也不會有令人驚艷的感覺。
劇本的蒼白和導演的失敗註定了這部擁有明星陣容、動作特技等諸多賣點的《千機變》將成為熱鬧一時的流星之作。強大的宣傳攻勢雖然令《千機變》的票房暫時收得,卻對香港僵屍電影的復興毫無用處。
其實,相見不如懷念,縱然香港僵屍片真的風雲再起,但世間已無「九叔林正英」,又有什麼意思?
也罷,香港電影的「僵屍大時代」只能是一個記憶了。所謂重掀熱潮,不過是我等港片遺少的痴人說夢,偶爾無聊喟嘆一下總可以吧。
參考資料:http://blog.sina.com.cn/u/5572f33e010002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