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香港電影 » 劉德華尋親電影
擴展閱讀
奧斯卡游戲直播電影 2025-08-06 17:11:44
阿酷電影全集完整版 2025-08-06 17:11:40
劉德華假裝窮電影名字 2025-08-06 17:05:00

劉德華尋親電影

發布時間: 2022-04-27 21:42:36

A. 劉德華演的尋找孤兒的電影

失孤。

電影《失孤》由劉德華、景博然、吳君如、梁家輝、孫迎海、許娣、辛鵬等主演。於2015年發布。這部「苦路片」讓人哭了好幾次,《失孤》大獲成功。電影上映後,話題足夠多,被人們熱議了很多年,劉德華也憑借在這部電影中的表現獲獎。

電影開篇是華仔在路上孤獨尋子,結尾華仔再度上路尋子。這樣的故事在郭剛堂身上一直上演了24年,50多萬公里、騎壞10輛摩托車永不放棄尋找兒子。

相比前者的故事性,《失孤》的重點是寫人,通過找孩子的父親,和找雙親的孩子,這對人物線,來刻畫拐賣兒童這件事對丟孩子的父母和被拐賣的孩子雙方命運帶來的悲劇。

《失孤》全片鮮少有幼童鏡頭,劉德華、井柏然兩位主演也沒有過多直接的落淚鏡頭,它更偏重用細節打動人心(比如列印機吐出尋找孩子的旗幟時,旗幟上孩子雙眼的特寫鏡頭),同時也更能引發觀眾對打拐這一社會現象的思考。

B. 失孤的原型找到兒子,劉德華得知消息社交平台擠滿祝福,你怎麼看呢

彭三源導演對媒體表示,經過DNA比對成功,獲救孩子被證實是他的兒子,孩子目前在河南,警方將安排認出他郭剛堂在村裡家境非常好,那時,他有拖拉機,在農村很能幹,他很體貼,那時,已經結婚三年了,他的兒子兩歲五個月零十七天,當郭剛堂那天在外面完成工作時,他非常高興,因為他賺了錢,但是當他回到家時,他發現門口有很多人,一些村民告訴他,兒子被人販子拐走了,並安慰他不要擔心。

為此,她曾建議在電影中劉德華應該使用郭振小時候騎摩托車在搜索旗上的照片,這樣郭振一看到電影就知道父親在找自己,那時郭振才20歲,他必須有自己的思想和相對自由的生活,不過,這一提議遭到了郭剛強的否認,他可能不同意這個建議,因為他不想影響兒子的生活,直到彭三源仍然為此感到遺憾,她認為,如果當時使用郭振照片,孩子可能會看到這些照片,他們會更快地認出對方,雖然劉德華沒有回復彭三源的信息,但劉德華視頻社交平台上的大量網友都來通知他,孩子已經找到了,相信劉德華看到導演的信息和網友的熱烈評論一定會非常高興和欣慰,用網友的話說,希望這個世界不要失孤,我也希望找到自己父親的郭振,開始新的生活。

C. 劉德華演的一部電影 內容是一個小孩失蹤了

《失孤》 一個兩歲的孩子雷達在1998年的某一天走失,父親雷澤寬(劉德華飾)從此開始了長達十五年的尋子之路,途中歷盡艱辛,偶然遇到了四歲時被拐的修車小伙曾帥(井柏然飾),兩人一同踏上尋親之路,僅一次修車經歷讓兩人結識,在了解到雷澤寬的尋子歷程之後,曾帥不僅沒有收取修車費用,更與雷澤寬一起踏上尋親之旅,途中兩人建立了父子般的情誼。

D. 時隔24年終於團圓,電影《失孤》原型郭剛堂找到兒子,劉德華有何表示

劉德華主演的電影《失孤》相信大家應該都看過,這部電影之所以火爆,是因為它是一部由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真的是聞者傷心,聽者流淚。在一對夫妻只生育一個孩子的時代背景下,孩子出事就變成了《失孤》,而失去唯一孩子的痛苦,恰恰是對於這個時代的靈魂拷問。

彭三源導演稱,已經把郭剛堂找到兒子的消息告訴了劉德華,華仔看到後也很激動、很開心,「他有回復很開心的表情,然後還有倆祈禱的手勢。」

E. 《失孤》為什麼我們要給劉德華點贊

我也發現很多演員也都是開始水平平平,到之後憑屢屢積累才打造出來扎實的演技功夫的。這真可謂之為——功夫!(腦子里立馬想起「人藝」表演功夫的傳統)雖缺乏天才的大放異彩,但能夠表演准確到位、有血有肉、甚至絲絲入扣。比如王學圻,其他還有很多很多演員,劉德華其實也是。
(說到表演,我明顯看到了當今表演的進化趨勢。比如在作為表演「聖經」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中,那時的表演還只停留在動作、行為的表現中。而如今的表演則都是演員把握角色內心,從里到外的體現。演員的表演往往只通過一個心態、一個眼神、一個無意識的小動作的交代即足矣。並且這樣的表現往往深刻、准確、而耐人尋味。這就是表演行業的進化。當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體系主要是舞台劇。舞台劇是需要誇張的。而「人藝」的表演傳統除了繼承斯坦尼底子外,在歷代院長的「中國化」表演主張下,形成了功底極其扎實的「人藝」表演風格傳統。用「人藝」自己的話說就是——「一棵菜」精神。這讓任何從「人藝」錘煉出來的演員走到任何影視劇片場都絕不白給。當然表演越來越細微化、准確化亦與當代社會生活人與人的交往方式的細微化與准確化是同步的。我們可以相比較於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期那種大開大合、表現模糊化的表演,再想想那時的社會風氣與潮流,即可足見一斑。當然這就是社會學問題了,於此不贅述。)另外劉德華的字寫得很帥、歌也唱得很厚重。今年春晚為宣傳《失孤》唱的《回家》是首很溫馨的好歌。(當然那天舞台上劉德華的表現差強人意了些)可惜我在網上下載這首歌現在還沒有呢。做人面面俱到,很周全。工作老黃牛精神、吃苦耐勞。不愧為「天王」!

F. 劉德華電影《失孤》原型郭剛堂,他的現狀如何

與5年前相比,如今的郭剛堂看起來蒼老了不少,這個70後的中年男人頭發都已經花白。

和外表相比,沒變的是他依然堅毅的眼神和一直找下去的決心。

我們不敢奢望再麻煩大家,只希望您能幫忙注意一下您身邊有沒有來歷不明的孩子,如果有的話請留心一下他們是不是被拐騙的,並及時到派出所報警。

最後,希望大家好好看管自己的孩子,警惕陌生人同他們接觸,以免遭受像我一樣的失去孩子的痛苦。

G. 華仔《失孤》這部作品給你帶來什麼感受

這部戲中客串的明星挺多,比如扮演交警的梁家輝,比如扮演人販子的吳君如。相比之下,吳君如的表現算是最好的,因為她台詞很少,露面又不多,這樣就可以把妝化得很誇張,人們就會相信她的角色。因為電影根據真實故事改編,所以也沒辦法挪動太多,如果能把劉德華的角色哪怕改成一個廣東人,都能順理成章地解決掉他的台詞困惑。所以,現在就只能看到這么一個,說港普的安徽農民遇到了一個說北京話的福建孩子,又在中國大山間的高速路上偶遇一個同樣說港普的交警的故事……同樣的題材,《親愛的》講的算是個完整故事,每個情節和情感推動都很扎實可靠,也有效,人物與背景契合度很高,但《失孤》只有設定,沒有故事。某種程度上講,這部電影從未開始,也從未結束。它缺乏最基本的代入感,只是在幾個必要的節點上,通過演員的失聲痛哭強迫催淚。這樣就很討厭了。從整體上來看,它更像一部風光片。《失孤》的攝影和美術都很優秀,有些中景和遠景令人贊嘆,而且滿眼的翠綠和流水,它把中國大陸山村景象中那些粗糙的部分有效剔除了,在鏡頭中,時常讓人以為這是一部台灣或者日本取景的片子。而作為電影本體的故事,幾乎完全是缺失的。我真的不能理解,作為著名編劇出身的彭三源,為什麼會寫出這樣一個根本就沒有故事的電影。優秀的父子/類父子設定有太多,同樣是父子上路的設定,著名的《內布拉斯加》同樣沒有什麼塊狀的故事,但是每一次尋找和每一次失落都應對著也推動著兩個角色情感的遞進,最終解決也解釋了某些東西,所以才堪稱優異。但《失孤》呢?只有莫名其妙情感突進,兩個角色完全是被編劇強制性地粘合在了一起。我們來仔細看看,為什麼這兩個角色的故事和情感線會讓我們覺得那麼別扭和不對勁兒。劉德華和井柏然因為一場車禍結識,後者幫前者修摩托,也一點點互相得知來路。修車之後,兩個人按常理,要麼一拍兩散,要麼一同就此上路各自尋親。但編劇安排他們分開了一段。然後,劉德華尋親失敗,被人痛打,跌跌撞撞把破損的摩托拖到沙灘上,此時,井柏然如天使下凡般降臨,隨後,兩人扭打一處,然後又突然和好,感情遞進一個層級。我們明白,劉德華堅持要修車是為了表現自己仍然沒有放棄希望,井柏然告訴他摩托徹底報廢,是不想看他如此糟踐自己。但是,作為編劇和導演,你不能安排這種根本缺乏可能性的邂逅戲讓兩個人再度重逢,劉德華從海里拖著個破摩托在沙灘上蹭來蹭去,難道是通過心靈召喚叫來的井柏然嗎?在此之前,他們倆感情線已交代結束,那麼幾乎算是萍水相逢的二人,即使有著共同又特殊的情感背景,也不可能重逢時就爆發出那麼極端的情緒,這不符合常識。中國電影對於常識的蔑視導致了一次次災難式的敘事。好了,這算一次情感增生,再往後看,兩人一起上路,一人尋兒子,一人尋父母,兩個剛認識不久的人,在澡堂子的躺椅上挨得那麼近,臉對臉不說,還互相把腿壓在對方身上逗個什麼勁呢?彭三源老師可能不知道現在大眾的審美取向,用狗血電視劇的思維去框定電影,電視劇的受眾基本是中國大媽,電影院里基本都21.5歲,這些年輕人會說你在讓角色攪基的,懂嗎?這叫文化氛圍背景,年輕人是被這樣的氛圍熏染出來的,你要考慮這些。之後的情緒和節奏更加失控,兩個人打工給人洗車的時候,互相潑水逗樂,弄得跟一對小情侶一樣,這樣真的太不合適了,而且還搭配著那種擠眉弄眼的滑稽音樂。你為了讓大家看到,他們把對方當成了自己的父親或兒子,但是這種表現方式起到了反作用。別的不再提了,對於只用90分鍾講好一個故事,以及要使用針對非大媽受眾的方式去講,這個導演還差得太遠。

H. 電影《失孤》是講述怎樣的故事

影片講述了1998年,雷澤寬兩歲的兒子雷達丟了,雷澤寬開始了長達十四年的尋子之路。一路上雷澤寬歷經艱辛,還認識了四歲時被拐修車小伙曾帥。雷澤寬幫曾帥找到了失散多年的親人,帶著曾帥送他的導航儀繼續自己的尋子之路。

2021年7月,《失孤》中劉德華飾演的尋子父親原型郭剛堂,在公安機關的努力下找到了兒子郭新振,犯罪嫌疑人被警方抓獲。

角色介紹

1、雷澤寬;一位尋子十五載的農民父親,十五年尋子,痛苦而冷靜、倔強又善良。有一個隨身攜帶寸步不離的斜背袋,他的背包里全是兒子及其他小孩的尋人啟事、身分證明文件及少許零錢,已是他擁有的全部。

2、曾帥;四歲時被拐的修車小伙,在了解到雷澤寬的尋子歷程之後,曾帥不僅沒有收取修車費用,更與雷澤寬一起踏上尋親之旅,途中兩人建立了父子般的情誼。曾帥是個摩托車修理工,不僅會騎摩托車,還會修理摩托車。

I. 劉德華拍的失狐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劉德華拍的失狐最後的結局是雷澤寬雖然沒有找到孩子,但是和曾帥建立了父子般的情誼。

一個兩歲的孩子雷達在1998年的某一天走失,父親雷澤寬從此開始了長達十五年的尋子之路,途中歷盡艱辛,偶然遇到了四歲時被拐的修車小伙曾帥。

兩人一同踏上尋親之路,僅一次修車經歷讓兩人結識,在了解到雷澤寬的尋子歷程之後,曾帥不僅沒有收取修車費用,更與雷澤寬一起踏上尋親之旅,最後,雷澤寬雖然沒有找到孩子,但途中兩人建立了父子般的情誼。

《失孤》的影片評價:

《失孤》的重點是寫人,通過找孩子的父親,和找雙親的孩子,這對人物線,來刻畫拐賣兒童這件事對丟孩子的父母和被拐賣的孩子雙方命運帶來的悲劇。

《失孤》全片鮮少有幼童鏡頭,劉德華、井柏然兩位主演也沒有過多直接的落淚鏡頭,它更偏重用細節打動人心,同時也更能引發觀眾對打拐這一社會現象的思考。

同時《失孤》娓娓道來、哀而不傷,彭三源導演的女性視角使得影片以細節見長。雖然少了層出不窮的巧合誤會,但立足大量調查訪問而成的故事基礎,光是真實都足夠打動人心,加上劉德華和井柏然回歸本真的演繹,使得在影片中可以看到自己家人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