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香港有哪些著名影視公司
1、香港寰亞電影公司
寰亞電影是一家以香港為基地的亞洲電影投資公司,1994年由七位香港電影人士創辦,第一部電影《我和春天有個約會》便先聲奪人,奪得當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劇本」。
寰亞電影於2009年在內地成立全資公司,由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寰亞電影有限公司及北京國立常升影視文化傳播公司共同投資成立的上海寰亞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上影文化發展上海有限公司由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寰亞電影有限公司及北京國立常升影視文化傳播公司共同投資成立。
2、英皇電影
英皇電影為香港最具規模及影響力的娛樂媒體投資公司之一。英皇電影在影院板塊已打造兩個品牌線,分別為全資的英皇電影城,以及由英皇電影與香港UA院線合資的英皇UA電影城。
英皇電影的得獎或口碑佳作包括:2018年林超賢執導的《紅海行動》;庄文強執導,周潤發、郭富城領銜主演的《無雙》;成龍所主演《十二生肖》、姜文所執導《一步之遙》、林超賢所執導《魔警》,以及代表香港角逐第88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破風》 等。
3、中國星電影
中國星電影是中國星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一家公司, 成立於1992年,公司代表人物為向華強 。 中國星集團是由香港影業協會副會長向華強先生一手創辦的上市集團,擁有永盛娛樂製作有限公司及永盛音像企業[香港]有限公司製作的電影及電視劇集的全球獨家發行權,及多間獨立製作公司的代理發行權。
4、嘉禾電影
嘉禾公司於1970年由鄒文懷、何冠昌和梁風共同創建而成,並於1994 年成為香港的上市公司,是香港電影盛世時期最具影響力的電影發行公司之一,一手栽培出李小龍、成龍、張曼玉等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電影巨星,為香港電影書寫出輝煌篇章。嘉禾電影融資製作超過600部電影。2007年底,老闆鄒文懷決心隱退,將嘉禾轉手橙天娛樂,就此更名橙天嘉禾,結束了一段香江傳奇。
5、銀河映像
銀河映像是香港的電影製作公司,致力為各電影商提供全面性的電影製作服務。自1996年成立至今,拍攝出二十餘部精彩絕倫的電影作品。銀河映像的主要業務是向各電影公司提供全方位的電影製作服務,包括前期製作、拍攝工作及後期製作等。
2. 香港HAF電影投資計劃是什麼情況
香港亞洲電影投資會(HAF) 是亞洲區內公認最重要的電影融資平台,以往不少參與的電影計劃成功完成製作及發行。 HAF 2011電影計劃申請快將截止,請於2010年11月12日或之前提交你的電影計劃!
申請計劃必須符合以下的評選准則:
1. 來自各地並已有指定的亞洲導演及/或亞洲監制的劇情長片計劃
2. 具有戲院公映潛質及潛在的市場
3. 具有商業及藝術價值
4. 每位導演只可提交一個電影計劃
5. 任何製作階段中的計劃
我不懂 是不是上面的啊
3. 香港衛視的影視投資
香港衛視集團多元文化產業發展迅速,電影電視劇投資全面啟動。與荊州市政府合作投資拍攝電影歷史巨片《三國·荊州》已進入實質性籌拍階段;2012年已開機投資拍攝的電影《面具》,33集電視劇《血之歌》和24集電視劇《水男孩》,均將於2012年底與觀眾見面。同時,正聯合上影集團共同籌拍電影,歷史名著《牡丹亭》。
放眼未來,香港衛視國際傳媒集團將以電視傳媒產業為基礎,立足香港,依託內地,進軍海外,吸引專業優秀人才,爭取在較短的時間內,打造一個具有強大影響力和綜合實力的現代化傳媒集團。
2013年6月27日,潁上縣人民政府和香港衛視國際傳媒集團舉行簽約儀式,潁上縣有關負責人與香港衛視國際傳媒集團執行總裁王浩就大型歷史題材電視連續劇《管仲》簽訂出品攝制合同。
此次大型歷史題材電視連續劇《管仲》的拍攝,也是潁上縣挖掘潁上文化內涵,打造文化旅遊的重要內容之一,是潁上文化旅遊和生態旅遊相結合的重要體現,同時為提升潁上旅遊知名度、影響力和品牌力奠定了基礎。
4. 如何看待現在的香港電影市場
其實我覺得很多香港演員也會參與內地電影的投資,因為沒有券商的投資,自然也就沒有特別好的大製作可以放出來,很多香港電影原來的老闆也會到內地來進行投資
可以看到更多的好萊塢大片,選擇更多,內地電影的進步也非常大,比如優秀的戰狼,流浪地球,我不是葯神,西紅柿首富,夏洛特煩惱,飛馳人生。其實我覺得他們的市場也是很大發展空間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呀。
5. 80年代至90年代香港電影的製作成本是多少錢
這個時候投資基本上在200-300萬,高一點500-600,不過當時這個價位已經很高了,所以有的影片為了提高知名度說投資過千萬,現在貴的主要原因是後期製作,和膠片質量多比以前貴,例如有的後期製作一個特技要花掉100萬(我也不知道為何如此昂貴),3D技術膠片等。那個時候票房高的業績兩三千萬,連續好多年穩居票房第一位的基本上就是王晶和周星馳的組合,前十位有幾個都是周星馳的喜劇片,後來他那種無厘頭就不行了,香港電影也很低迷,後來劉偉強的無間道問世,香港電影慢慢有了深度,我們觀眾的欣賞水平也跟著提高了,90年代初的藝人一般收入都不高(按照現在的水平),每年第一的基本上是張學友,前十位每年都有成龍,劉德華周潤發等,而第一的張學友最高也不過一個億多,主要還是唱片的利潤,後來成龍周潤發等到了好萊塢就不一樣了,據說當年的尖峰時刻2,管分紅成龍就得了3000萬美元,所以其他的港星這個時候沒有可比性了,綜上當時一般投資較低,還算了演員的片酬。
6. 香港電影沒落了嗎原因是什麼
香港電影興起於70年代,在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達到鼎盛,在當時世界電影中有著重要的影響力,世界電影只要看兩極,一個是代表西方的好萊塢,另一個就是代表東方的香港。
但是到了90年代後期,香港電影就開始衰落了,從之前年產量幾百部影片,到後來的不足50部,一下子從天堂回到石器時代,縱觀個中原因復雜。有人說是回歸後才導致港產片衰落的,個人認為港片衰落與香港回歸中國沒有半毛錢關系,回歸後香港文化與教育各方面都沒受到大陸多少影響,看看如今的「港」就知道了。
在當時,97年的亞太金融風暴重創香港,電影行業受此影響也極大,但這也不能是衰落的主因。可以用事例看到,韓國電影娛樂業與印度電影的崛起正在之個時期前後,難道韓國與印度沒受當時金融風暴影響嗎?其實韓國當時所受的創傷比香港更重,這個時期韓國電影娛樂能崛起正是由於有政府的大力推動與支持,香港電影衰落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香港當局的政策太寬鬆了,用今天的話來講就是沒有重視電影行業的轉型與引導,最終沒有跟上時代變化而衰落。
在當時香港電影已經到了題材枯竭綜合期,以前那些金庸古龍等名人名著,黃賭黑等等都被拍了個遍,自然題材與新意就會越來越越少,再加之金融風暴的重創,投資人拍電影沒人看,然後沒人看電影投資就會變少,惡性循環,這個時候政策都沒有去引導創新,還是一味在「炒冷飯",那自然就是由市場與資金去決定香港電影的興衰了,不過可惜的是香港電影輝煌從此不再了。
當一個人在生病初時沒有得到重視與治療,待它到了癌症晚期你再去救就意義不大了,香港電影就是這這樣一個真實寫照。
若問香港電影何時雄風再起?那就要它投胎重頭來過了,在當時成龍周潤發等明星的當打之年都沒有續寫輝煌成功,如今若再論,何其之難?人才斷檔就是最大的短板,連香港TVB這家「明星大學」如今都揭不鍋了,港片復興,路漫漫長。
7. 請問誰能告訴我一些有關香港辦的電影投資會的情況,比如說:什麼時候舉辦,在什麼地方,怎麼進去。。。。
香港亞洲電影投資會
香港亞洲電影投資會(HAF)是由香港國際電影節協會(HKIFF)主辦、香港貿易發展局(HKTDC)及香港影業協會有限公司(MPIA)合辦的電影投資機構,是一個電影計劃市場,旨在為亞洲電影製作人找尋國際投資者,聯合發展電影計劃。HAF在為期三日的活動里,與世界各地頂級電影投資者、製片人、銀行家、發行商、買家及電影基金負責人在私人的環境中洽談新電影計劃。 HAF在國際電影圈中是頂級的亞洲電影發展市場。HAF的電影計劃曾被選中入圍角逐奧斯卡金像獎,並入選過戛納、柏林、威尼斯、多倫多及鹿特丹等電影節。 HAF曾於2000、2005及2006年舉辦,獲得多位國際知名導演及監制參與,其中包括中國大陸導演姜文、王小帥、寧浩及婁燁;香港導演關錦鵬、許鞍華、陳可辛、陳果及陳嘉上;日本導演是枝裕和、岩井俊二、行定勛及三池崇史;韓國導演朴光洙、許秦豪及林常樹;台灣導演蔡明亮,以及泰國的翁乙、朗斯尼美畢達及彭力雲坦拿域安等。 HAF乃香港影視娛樂博覽旗下的核心項目。香港影視娛樂博覽涵蓋了香港主要娛樂盛事。2007年的HAF將定於3月20-22日聯同亞洲首要的影視及多媒體市場「香港國際影視展」(FILMART)同期舉行。
8. 香港電影總投資在2.2億的電影都有什麼
現在的香港電影還是投資的還是21,他的電影還是有的更新,這樣的電影我覺得還是一種更好一些。
9. 港股影視股票有哪些
以下是港股影視股票:
金奧國際:2021年第二季度,公司凈利潤-1.28億,同比上年增長率為-20.8169%。公司在中國從事物業開發及租賃以及電影製作及相關業務。
中星集團控股:2021年第二季度,公司凈利潤678.06萬,同比上年增長率為114.6761%。公司音樂及娛樂分部從事藝人管理以及唱片和電影的製作和發行。
誼礫控股:2021年第二季度,公司凈利潤2464.53萬,同比上年增長率為118.9445%。公司經營文化及多媒體業務,業務范圍包括製作電影、電視及網上節目、引進有價值的國外電影到中國大陸等等。
中國星集團:2021年第二季度,公司凈利潤-2994.41萬,同比上年增長率為48.2278%。公司主營投資、製作及發行電影及電視連續劇、提供藝人管理服務、銷售保健產品、物業及酒店投資、食品及飲品經營業務以及物業開發。
美亞娛樂資訊: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凈利潤-4923.09萬,同比上年增長率為44.5602%。公司主營電視業務、電影放映、電影版權授出及轉授、以影音產品形式銷售及發行之電影及節目、藝人管理、電影院業務、物業投資、影視及視頻網站業務。
【拓展資料】
港股,是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的股票。香港的股票市場比內地的成熟、理性,對世界的行情反映靈敏。如果內地的股票有同時在內地和香港上市的,形成「A+H」模式,可以根據它在香港股市的情況來判斷A股的走勢。
香港證券交易的歷史,可追溯到1866年,但直至1891年香港經紀協會設立,香港才成立了第一個正式的股票市場。1969年至1972年間,香港設立了遠東交易所、金銀證券交易所、九龍證券交易所,加上原來的香港證券交易所,形成了四家交易所鼎足而立的局面。在1972年至1973年短短的2年間,香港有119家公司上市,1973年底上市公司數量達到296家。1980年7月7日四間交易所合並成香港聯合交易所。四家易所於1986年3月27日收市後全部停業,全部業務轉移至聯交所。
10. 香港電影衰落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香港電影衰落有很多原因,既有內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內部原因就是香港的地區狹小,市場有限,所以電影的投資不大,小成本製作比較粗糙很難吸引觀眾。還有香港的演員出現青黃不接的現象,沒有具有代表性的新演員接替老一輩的演員。相反的大陸的投資較大可以邀請香港的具有號召力的演員,這也給香港的電影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危機。論起外部原因就是隨著網路的發展,看電影越來越方便,整個電影市場都不如以前了,現在的外國大片越來越多,人們的選擇越來越多,欣賞水平越來越高,所有的這一切都是香港電影發展的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