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香港電影 » 香港電影誇張
擴展閱讀
香港愛情片電影 2025-08-01 16:49:35

香港電影誇張

發布時間: 2022-04-25 08:00:19

『壹』 我怎麼感覺港台電影和電視劇的台詞不如大陸的有水平,香港的好像很沒文化底子的感覺

香港電影是以「鬧」劇為主的,所以他們不怕武打槍戰幽默鬼怪,就怕靜下來講故事,本身文化底蘊少,演員也少,所以和大陸比除了忠實原著,沒有太大優勢。

『貳』 香港的電影為什麼很多都和黑社會有關

首先要明白香港電影和內地電影發展的不同。在1997年之前香港是華語電影以及東南亞電影製作的基地。香港電影在之前是完全商業化的,是商業化也就是市場需要什麼他們就產生什麼。到了什麼程度呢拍攝一部電影可以只需要7天。

香港電影從來就是以商業以市場為准。可以說叫好不叫座的電影只需要拍一部,可能這個公司就破產了。那麼香港電影的誕生絕對是和市場潮流有關的。商業性動作性誇張性,票房決定成敗。這就必不可避免的讓香港電影,不斷的在試探市場的接納度。

感謝您的閱讀。

『叄』 香港無厘頭電影發展史

提到無厘頭,當然就要提周星馳。九十年代,周星馳的出現,令香港喜劇電影達到了一個更加輝煌的時代。雖然整個香港電影業並不太大起色,並有下滑的趨勢,但只要是周星馳主演的喜劇電影,必定十分賣座,一時無兩。

周星馳1982年進入香港無線藝員訓練班,1988年由於李修賢的提拔,開始拍攝電影。他早期接拍的電影幾乎是警匪題材,而且影片最後下場幾乎都很慘。直到劉鎮偉的出現,才令周星馳這位喜劇巨匠有發揮自身所長的機會。

1990年,《賭聖》公映,這部跟風《賭神》的喜劇片,在當年創下了香港票房歷史最高的新紀錄,周星馳亦成為喜劇新貴,之後《賭俠》、《龍的傳人》、《無敵幸運星》等片讓其喜劇天才一展無余,無厘頭風格也逐漸形成。這種異於常人的誇張表演,對於觀眾來說是有一種新鮮感的,而在看慣許氏電影,並感到過時的時期,周星馳無厘頭電影的出現,足以讓觀眾重返戲院。周星馳與許冠文在賑災電影《豪門夜宴》里貌合神離的一次交手,也意味著喜劇電影更新換代的開始。而周星馳無厘頭電影也在於有人評價香港電影「盡皆過火,盡皆癲狂」的特點,將喜劇過分誇張,過分搞笑,「笑」果十足!至今和周星馳有過十二次合作的王晶導演,評價周星馳是他合作過的演技最強的演員,難得一見。而王晶和周星馳合作的電影里,幾乎全是經典,《鹿鼎記》、《九品芝麻官》仍是周星馳無厘頭風格盡露鋒芒的代表作。

說到無厘頭,也不得不說劉鎮偉。這位喜劇奇才,也是集編、導、演於一身,《92黑玫瑰對黑玫瑰》中,懷舊的喜劇風格大受好評,片中模仿老明星的橋段更是令人忍俊不禁,致敬也好,惡搞也罷,《92黑玫瑰對黑玫瑰》乃是一部純粹的無厘頭電影。而《東成西就》中,則將「變態」精神和無厘頭精神融合在一起,將無厘頭喜劇帶上了一個新的層次。也為喜劇電影開創了一個「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的境界。

1993年的《唐伯虎點秋香》中,周星馳首次開始幕後創作。1994年的《國產凌凌漆》,則做上導演,開始主導自己的電影。《大話西遊》在票房上慘遭滑鐵盧,但多年後大概連周星馳自己也沒有想到會成為經典,後現代解構主義的代表作等等。無厘頭喜劇在周星馳的導演之後更加富有港人積極向上、不屈不撓的精神。尤以後期的《喜劇之王》、《少林足球》為甚,而近作《功夫》則將香港喜劇電影帶向了全世界。喜劇之王漸行漸遠,一代大師君臨天下!

『肆』 陳惠敏稱香港黑幫電影太誇張,你都看過哪些高分的黑社會電影

看到這個問題最先想到就是教父,這部1972年上映的電影,直到現在還是不少人心目中的經典巨作。
電影一共有3部,講述了以科萊昂為首的黑幫家族的發展過程以及他的小兒子邁克接任父親成為黑幫首領的故事,有人說這部電影的劇情太過黑暗,甚至有點血腥,但是我覺得這其實是以前黑社會的真正現實反映,只不過大家都沒有拍出來,幫派和家族之間的斗爭是真實存在的,只有強大的人才能夠在這個社會更好地存活下去,教父這部電影講述了教父的故事,其實也是每個人的故事,我們在這個社會打滾,其實也是生活的一粒棋子,想要生活地更好就一定會歷經很多艱辛。
除此之外教父不經意間流露出來的溫柔也令人動容,想來在如何鐵石心腸的人,也會有他柔軟的一面吧,多的就不劇透了,喜歡的話一定要自己去看,才能明白那種情懷!

『伍』 為什麼香港電影從劇情到演技都這么浮誇

因為是文化沙漠。

『陸』 為什麼香港的電影,人物的表情都那麼誇張,台詞那麼搞笑

那是一種特有的電影風格

『柒』 香港電影,有個女的臀部比例極其誇張,穿牛仔褲是誰,那部電影。

《陀地驅魔人》中類似鏡頭,便利店收銀員阿花,據說演員是湯佳文

『捌』 香港電影,是庸俗還是藝術

在和平年代,我國影視業的發展是有目共睹的,其中香港電影就是其中的一匹黑馬,直接撞進了人們的眼球。對於香港電影,有的人喜歡、因為熱鬧有趣,有的人卻不怎麼認可,畢竟看起來是那麼的亂七八糟、誇張無比。那麼,對於香港電影而言,香港電影,是庸俗還是藝術?這一個問題,筆者將在下面的篇幅中展開討論。

三、香港電影是藝術的集合體

電影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講庸俗的東西通過獨特的電影藝術再創造展現在觀眾的面前,讓觀眾去喜歡,去欣然,這個過程本身就是一種藝術。對於香港電影,毫無疑問是深受觀眾喜愛的一種藝術。

『玖』 香港電影的表演痕跡是不是太重了一些

其實香港電影給我的感覺可以分成3階層,
就是在70年代以前一個,這時間香港電影多數為武打電影,就是看起來沒打中,但聲音比什麼都強的,那時候的的香港電影演員比較不講文戲,劇情套路,一集片從頭到為有8成是打鬥場面,但劇情又有幽默之處,也算是功夫笑片的黃金時代。這時候就會讓人看起來比較僵硬,無法引人入戲。
80~90年代,這是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大多數經典之作都是出自這年代。這時候的香港電影開始重視文戲(在黃飛鴻系列電影可以看出),喜劇片也是這時代的一大特色(周星馳的系列電影就是代表作),
進入二十一世紀的香港電影似乎讓人覺得它開始走向衰落,講得出的經典也寥寥可數,戲路風格也偏向於愛情片居多,隨人說文戲可以考驗一個演員的實力,但是泛濫的商業化電影,新興偶像派演員的泛濫,是香港電影衰落的重要因素。
PS:其實香港演員(資深的)的表演已經是行業的典範了,比起韓國的演員靠誇張的面部表情和肢體動作來完成表演,日本的演員對心理戲份的刻意描畫,他們是比較好的。
我是看香港戲長大的,如果想多了解一下香港的電影你可以看看下面幾部電影:
金枝玉葉1,2(張國榮,袁詠儀)
黃飛鴻系列
周星馳系列
最佳拍檔系列(許冠傑,麥加)
偷偷愛著你(梁朝偉,邱淑貞)

『拾』 香港片為什麼喜歡誇張

嗯,香港片呢的宗旨之一就是通過誇張的視角去展現現實生活中的一些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