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漢尼拔」和「沉默的羔羊」是什麼關系啊
漢尼拔是《沉默的羔羊》的主人公。英語中Hannibal與食人魔Cannibal發音相似,在劇中漢尼拔是一個「食人魔」,所以起名叫漢尼拔。
漢尼拔·萊克特,《沉默的羔羊》系列裡的角色,絕對的高智商人物,本職是一名精神病醫生,他精通醫學外科,在古典文學與音樂方面有極高的造詣。他具有強烈的批判意識,對社會現實有自己獨到的深刻理解。
作為一名高超的精神病醫生,他本人就是一名極高強度的精神病患者,一個毛骨悚然又令人忐忑的人物。因少年時經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打擊,倖存下來的漢尼拔因此遭受了致命的、甚至是貫徹一生的精神重創,他從此有了食人肉的恐怖嗜好,並且一發不可收拾。
多年後,他成為著名醫生,原本可以成為一個對社會非常有用的人的,但是很不幸,他精神錯亂了,無法控制自己,成為一個有著人道主義精神,卻也有一顆惡魔頭腦的矛盾人物,令人恐懼的食人狂魔。
(1)沉默的羔羊香港電影擴展閱讀
《沉默的羔羊》簡介
《沉默的羔羊》根據著名小說家哈里斯·托瑪斯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影片故事繼承了好萊塢恐怖片的傳統,然而影片的敘事方式卻突破了恐怖片的模式,它頗具匠心地將恐怖片與偵探片巧妙地結合成一體。
雖然影片的場景設置以封閉的室內環境為主,缺乏激烈火爆的動作性,但由於採用了希區柯克式的懸念手法和現代恐怖片的心理分析方法,使得整部影片的情節撲朔迷離,將觀眾引入了一個象徵性的人類潛意識的世界。
影片通過探索人物心理疾患,試圖探尋當代美國社會恐怖的根源,這使得影片的主題得以深化,寓示了好萊塢文以載道的策略。
『貳』 沉默的羔羊是周潤發演得那個電影
你說的這個是任達華演的吧
影片名稱
chiluo羔羊
外文名稱
Naked Killer
其他名稱
Chiklo gouyeung /Chi luo gao yang
出品時間
1992
出品公司
20th Century Fox
製片地區
中國香港
導 演
霍耀良
編 劇
王晶
製片人
陳國新,王晶
類 型
動作,劇情
主 演
邱淑貞,任達華,吳家麗,盧惠光,姚煒
片 長
100 min / USA:89 min
上映時間
1992年12月3日(香港)
分 級
香港:III 韓國:18 美國:R
對白語言
英語/粵語
畫 面
彩色
混 音
單聲道
幅 面
35毫米遮幅寬銀幕系統
MPAA評級
Rated R
劇情簡介
探員「鐵男」(任達華)在一次行動中,意外將自己的親哥哥打死,使他留下了yanglou和看見手槍就想吐的毛病。一次偶遇「小貓」(邱淑貞),兩人產生了感情。小貓為報殺父之仇,殺人後逃跑,幸被「表姐」(姚煒)救下,並收她為徒,經過訓練,「小貓」與「表姐」成為了有名的殺手搭檔,男性死亡案例增多,「鐵男」負責調查,發現了「小貓」,「表姐」怕暴露,想殺死「鐵男」,「小貓」對「鐵男」還有感情,處處相救。但另外有另一個殺手組合——「公主」(「表姐」的徒弟吳家麗飾)與同xing愛人「寶貝」,但「公主」覺得「表姐」搶了她的風頭並表示要殺了「表姐」,「表姐」被殺後,「小貓」設局與「鐵男」殺死了「公主」,但自己也中了毒,在警方的包圍中,「鐵男」引爆了煤氣,與「小貓」一同被炸死。
『叄』 電影沉默的羔羊評價如何
評判一部電影是否是經典的維度可能有是否有持續的續集,是否有經典而深刻的人物形象,是否曾經獲獎無數,是否一直引起廣泛討論?而曾斬獲五項奧斯卡獎項的《沉默的羔羊》無論從哪個維度都可以說是一部經典的電影。它的敘事結構、人物形象、主題思想以及其他層面的包括拍攝鏡頭、心理學知識、演員演技等等都可謂是黑色偵探片的典範。
最後,電影中像漢尼拔這樣的人物結局很少見,其實有些神化的傳奇色彩。因為以往的罪犯無論多麼狡猾最後總是落網,而漢尼拔卻總是技高一籌,最後永遠能夠瀟灑離開去浪跡天涯,這個恣意的勝券在握的形象讓我想起《加勒比海盜》中的傑克船長,與政府為敵對敵人痛擊也會有惻隱之心,當然,海盜片和黑色偵探片的類型差別決定了他們有著本質的區別。
也正是漢尼拔這個人物的獨特性與人物魅力,讓他成為了一個比電影本身還要經典的符號與IP,甚至出了美劇《漢尼拔》,其影響可見一斑。
『肆』 什麼的羔羊 電影
沉默的羔羊
《沉默的羔羊》根據著名小說家哈里斯·托瑪斯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深刻反映美國社會犯罪問題的經典之作。影片故事繼承了好萊塢恐怖片的傳統,然而影片的敘事方式卻突破了恐怖片的模式,它頗具匠心地將恐怖片與偵探片巧妙地結合成一體。這是一部令人毛骨悚然的心理懸念片,兩位主角的鬥智戲扣人心弦,一個想利用後者越獄,另一個想利用對方的心理分析去搜尋另一名殺手。男女主角有精彩絕倫的表演。本片派生出2001年的續集《漢尼拔》和2002年的前傳《紅龍》。另有同名歌曲。
http://ke..com/view/43443.html?wtp=tt
還有 赤裸羔羊
《赤裸羔羊》是一部1992年上映的香港電影,由王晶編劇和監制,霍耀良執導,也是國際上著名的經典Cult電影,由邱淑貞 ,任達華 ,吳家麗 ,盧惠光,姚煒等主演。
http://ke..com/view/481367.htm
『伍』 沉默的羔羊四部曲順序是什麼
沉默的羔羊系列電影一共有四部,分別是《沉默的羔羊》、《紅龍》、《漢尼拔》和《少年漢尼拔》,這四部電影的上映順序是《沉默的羔羊》、《漢尼拔》、《紅龍》和《少年漢尼拔》。
但是電影的上映順序並不是故事劇情的發生順序,看起來可能並不是那麼舒服,因此其實很多影迷心中最合適的順序應該是《少年漢尼拔》、《紅龍》、《沉默的羔羊》和《漢尼拔》,這個順序可以將故事串聯起來,看起來也不會總是腦中很多問號了。
《沉默的羔羊》系列
《沉默的羔羊》是一部改編自托馬斯·哈里斯同名小說的驚悚電影,由喬納森·戴米執導,朱迪·福斯特、安東尼·霍普金斯等人主演。
該片講述了實習特工克拉麗斯為了追尋殺人狂野牛比爾的線索,前往一所監獄訪問精神病專家漢尼拔博士,漢尼拔給克拉麗斯提供了一些線索,最終克拉麗斯找到了野牛比爾,並將其擊斃。
『陸』 滿收奧斯卡大獎,經典電影《沉默的羔羊》,它的經典之處在哪裡
《沉默的羔羊》獲得了四項奧斯卡大獎。它的經典就是是恐怖不用恐怖畫面堆砌;是驚悚不以製造驚悚來嚇人;是偵破不以製造偵破片的俗套來吸引人。影片重在刻劃心理軌跡,描繪人的變態心理的形成過程對案件的偵破的重要作用。一男一女,一個老辣,一個嫩的絕佳表演,讓所有的恐怖驚悚片諳然失色。
挑剔
《沉默的羔羊》經典之處不是處處充滿著殺戮,血腥,來凸顯漢尼拔的恐怖,反而是用一種反差給了人心理上的疑惑 。他殺人不是為了殺人而是為了吃,並且他也不是誰都能被他選中的,他有著自己的一套選餐標准,這些條件確吸引了觀眾們強烈的好奇心理。
『柒』 電影《沉默的羔羊》從頭到尾就沒看明白過
剛剛受訓結束被分配到聯邦調查局工作的見習特工克拉麗斯接受了一項艱巨的任務,尋找並緝捕一名外號叫「野牛比爾」的變態殺人犯。已經有不少年輕女子死在了他手上,並被剝去了部分皮膚。為了了解兇犯的特殊心理,尋找出隱藏巧妙的兇手,克拉麗斯不得不去一所戒備森嚴的監獄訪問一位曾經名噪一時的精神病專家漢尼巴爾博士。
漢尼巴爾是一位智商極高,思維敏捷並有些精神變態的中年男子。他有著食人肉的恐怖嗜好。他沉著、冷靜、知識淵博而又足智多謀。克拉麗斯的思維能力完全不是博士的對手。漢尼巴克要求克拉麗斯說出個人經歷以換取他的協助。克拉麗斯為博士的智慧所折服,不由得對他產生了一種即同情又憎恨的奇妙感情。她的真誠和純真打動了博士。在多次接觸中,他斷斷續續地給克拉麗斯提供了一些線索。在他的指點下,克拉麗斯開始有所收獲。
又有一位女子被綁架,這一次的失蹤者是參議員的女兒。漢尼巴爾以轉移到看得見自然風景的監獄為條件向另一名調查局成員提供了線索,可是卻受到了欺騙。
憤怒的漢尼巴爾設法獲得了轉移出監獄的機會,並逃出了看守極其森嚴的鐵籠。而此時,受到漢尼巴爾指點的克拉麗斯也開始越來越接近兇手。在一段驚心動魄的接觸後,克拉麗斯終於擊斃了「野牛比爾」,救出了參議員的女兒。
「野牛比爾」被擊斃了,然而更危險的人物卻又出現了。在慶功會上,克拉麗斯接到了漢尼巴爾的電話。更危險的殺人魔自由了。這次又會有多少人遭到不幸呢?
象徵——叢林現代建築地下監獄
電影開始於一片叢林,見習特工克拉麗斯在其中訓練奔跑。叢林在文化象徵中是代表人性的潛意識,因為裡面似乎隱蔽著許多未知,每年春天許多植物可以從其中產生,而在冬季你不知道他們在哪裡?特別是那種帶有黑色淤泥的叢林,更加象徵潛意識的深處。
然後她通過跑步而走如一現代辦公樓,這可以視作意識的層面,一些可以被控制的層面。問題總是在意識層面被交代,但它發生在潛在的層面。這是精神分析的根本觀點。
而後,克拉麗斯被派去和一個以前傑出但後來變態的心理醫生漢尼巴爾會談。這場景來自地下監獄。按照榮格心理學的提示,這些地下的房間總是代表著許多集體無意識中的東西,我們在象徵的層面可以將之視作我們每個人的陰影。
當我們夜晚去一個有恐怖氣氛的地方,我們所感覺的恐怖其實不來自環境,而來自內心。這是內心無意識中的氣味。
榮格曾經提出陰影並不總是壞的,它是我們的本能中的智慧的象徵,你如果合適的和它交流,它是可能帶有智慧老人的性質告訴你一些什麼。我們在這里開始。
整個電影是很復雜的,這個電影的復雜遠遠比《心靈捕手》要復雜。因為它涉及三個角色的分析。因此我只能分別從三個人說,一是見習特工克拉麗斯;二是變態殺人犯「野牛比爾」;三是變態的精神病專家漢尼巴爾博士。
羊羔——見習特工克拉麗斯
見習女特工克拉麗斯和變態的精神病專家漢尼巴爾博士的交往,是克拉麗斯老師給的任務,而且之前獲得小心的提示,因此她在交往中的預防之心是比較重的,預防的人不管如何假裝,其實總是無法從實際上掩蔽其情緒的。
克拉麗斯在和漢尼巴爾交往之初,反擊漢尼巴爾的一些刺激性的挑釁。暴露出其防禦中的激烈的特性。她不想給人給予輕視。這當然和她童年經歷相關。漢尼巴爾博士在交往之初給予克拉麗斯一些有益的指導。這裡面存在一些交換條件。而這一交換條件是漢尼巴爾在治療克拉麗斯。他們的這一互動是非正常的。因為在實際咨詢中是遇不到這類情況的。這說明漢尼巴爾的內心可能存在某些沒有釋放的情結,當然電影沒有給我們更多的線索。
至少是克拉麗斯的坦誠相待給了漢尼巴爾一些刺激。這當然也和一個精神病大夫在監獄里沒有獲得病人治療可能有關。分析心理學指出,許多心理治療者本身都有某些原型和情結。這代表他們的個性使他們接近他們的職業。不過這不是說他們都是病態的。但能理解他們喜歡這一職業本身是可以被分析的,因為這涉及一個心理治療師的反移情的可能。
克拉麗斯在和漢尼巴爾交往後來產生了移情,缺陷的東西總需要被滿足。不過這需要大家仔細在回味那電影才可能感受得到。在某種意義上,克拉麗斯在和漢尼巴爾之間出現了親密的關系,這一潛在的親密性被作為心理治療專家的漢尼巴爾所感受到,這一女孩需要幫助的情感。於是,在這里,克拉麗斯這里的內心問題開始浮現了。那是和她童年作為警察的父親被殺有關。當我們在童年喪失我們的親密感時,我們和所親密的客體的過早分離會產生力比多的未完全釋放。不過似乎這里這力量被升華成另一種具有建設性的事情。這可能和克拉麗斯的心理和特工職業有關。一個人關心自己的內心有可能反映出她內心有問題需要被關注。
漢尼巴爾於是詢問了第二個問題,就是克拉麗斯的父親被槍殺後的經歷,這一情況被作為精神分析家的漢尼巴爾所把握。然後他沒有立即指出,而是給予克拉麗斯的潛意識浮出的機會。當然在最後幾次交往中,問題被指出,回憶起了作用。就是在農場曾經想拯救的那隻羔羊的失敗。這直接構成了她沒有完成的事件。所以有時候睡覺時候會有類似惡夢的情況。這一問題的被指出似乎克拉麗斯已經痊癒,因為她的意識接受了她本來所錯誤壓抑的東西。這是一種來自潛意識的沖動。
但問題其實還遠不是在這里,克拉麗斯對於那件變態殺人犯「野牛比爾」案件的執著其實投射了她內心那沒有完成的情結。那隻羔羊其實象徵那些被「野牛比爾」所威脅生命的女孩子。因為這正是沉默的羔羊的象徵。許多年前,克拉麗斯在農場曾經想拯救的那隻羔羊的失敗直接導致她現在要解救現在的羔羊——那一個可能被害的女孩。這一沖動直接出現在她的行動中,這完全是無意識的沖動。當然她最後完成了這一事件,而從心理和感受兩方面成功地釋放了自己力比多的固著。從而使被害人獲救以及自己獲得痊癒。
不過從榮格的分析心理學我們可以看見另一種象徵意義,她可能和《聖經》亞伯拉罕為了感謝上帝而試圖將自己的兒子殺死以供獻給上帝有關。那個孩子據說最後由於上帝的慈愛而獲得沒有被殺死的幸運結果。
變態殺人犯「野牛比爾」
從精神分析的客體心理學分析,變態殺人犯「野牛比爾」的殺人和剝取女性人皮以完成女性服裝的事件最大的可能來自其幼年時的沖動,就是「野牛比爾」的母親多數在養育上存在很大問題,甚至可能是精神分裂症患者。「野牛比爾」在被關懷和性別分化上存在嚴重的問題,這導致他的心理發育根本還是存在在幼稚期,而試圖通過一種幼稚的行為來導致其內心的沖動的滿足。
他在被害者嘴裡所放的蛹充分說明說明了他希望自己變成女性的一種希望。其實變成女性是他自己希望獲得母親之愛的象徵,他通過自己變成女性來滿足其自體意象的需要。這假設自己是女性的自體意象則來自更早期的心理發育為成熟。
他的沖動以一種非正常方式出現。如果童年能給予一種羅傑斯式的非條件關懷,他就不可能出現那種病態後果。在他的意象中,他和被害人是一體的或者至少是無法清楚區分的。所以當他殺害那些被害人時他的主觀中可能是覺得在處理他自己的問題。他的反社會的出現一定導致他的變形只是死亡,而不是死後的復生。
變態的精神病專家漢尼巴爾博士
這是個象徵陰影的角色,他具有救世的情結。至少在最後他逃離時將一個警察象耶酥一樣扎在那裡可以反映出某些。
所說他的吃人可能和一種原始的力量感有關,在南太平洋上以前所流傳的曼納信仰象徵一類意思。當一個人試圖去獲得力量時,那些原始人就去殺另一個強壯的人。這樣他可以獲得那個強壯的人身上的力量和智慧,這種力量在宗教學上就稱為曼納。
在此我想起李連傑的電影《救世主》,這一電影其實就反映了這一原始主題。這力量的獲得電影沒有給出更多供我分析的內容。但我從電影的情況來看,這位精神病專家漢尼巴爾以前或許是有很強烈治療病人沖動的人。作為一個太有願望希望治療別人的心理醫生,可能是需要反省的。因為這是具有兩面性的。治療者的背面可能正站著一個魔鬼。
怎麼理解呢?一個太有心去幫助另一個的人,如果他的助人行為沒有被實現,那他負性的情緒也是巨大的,有時候會是可怕的。
『捌』 沉默的羔羊是個高分好電影,想看但是有點不敢看,很嚇人嗎
創造者:托馬斯·哈里斯(Thomas Harris)
著名心理電影《沉默的羔羊》主角,既是心理醫生又是食人魔,由安東尼·霍普金斯飾演。
漢尼拔·萊克特(Hannibal Lecter)(生在立陶宛,父親是個伯爵,爵位可以遠溯到10世紀;母親出身於義大利名門,子爵家庭。德國人從蘇聯撤退時,納粹的裝甲部隊從公路上炮轟了他們在維爾紐斯附近的庄園,殺死了他的父母和大部分僕人。然後孩子們就失蹤了。孩子共有兩個,漢尼拔和他的妹妹。1944年,戰火摧毀了他們的農庄,納粹殺死了漢尼拔的父母。漢尼拔和妹妹米莎被一群說著各種語言的逃兵抓住,並關了起來。正值冬天,食物少得可憐,漢尼拔親眼目睹這群餓極的人抓住了一隻受傷的小鹿,並用斧頭砍下了它的頭。後來,他們帶走了漢尼拔2歲的妹妹米莎(Misa Lecter),也像砍鹿那樣砍死了她……那一刻,漢尼拔覺得自己靈魂深處的某根弦被撥動了,並在心裡形成了頑固的心理死結,他總想像著米莎有一天能夠活過來,並因為這種想像而做出各種離奇的事情。
《沉默的羔羊》四部曲包括《沉默的羔羊》、《漢尼拔》、《紅龍》、《少年漢尼拔》,它們都是根據托馬斯·哈里斯的同名小說改編為電影。按照小說中的時間順序,應該是《紅龍》最早,講述萊克特醫生早期的經歷。然後是《沉默的羔羊》,講述克萊特和女特工克拉莉絲(Claries Starling)合作抓捕「野牛比爾」的故事。最後一部《漢尼拔》說的是漢尼拔·萊克特逃脫以後的新的歷險,在這一部作品中,他在十年之後再一次與克拉麗斯成為對手,同時也是互相救援的同伴。最終,漢尼拔在克拉麗斯的幫助下逃出敵人的俘獲,殺死了對克拉麗斯始終不公的同事,最後還是離開了克拉麗斯。值得一提的是最後的情節,克拉麗斯在處於工作道德的考慮下想要把漢尼拔捉拿,而漢尼拔對她的深深的愛克制住了自己的憤怒,最終還是斬下了與克拉麗斯銬在一起的自己的手腕,遠走高飛(我們可以看到飛機上的他打著綳帶,並困難的用單手吃飯)。這里再一次讓我們出乎意料,並沒有達到我們預期的想像。盡管確實有愛情,然而兩個人最終沒有走到一起,電影的不俗也可見一斑。
很多人把萊克特.漢尼拔視為冷血殺手,覺得他是十足的變態。這當然是個很好的法子,把他一舉劃出「我們」的陣營。但是如果真那麼認為,《沉默的羔羊》就和其它的恐怖片沒什麼區別了,那麼為什麼很多人看第一部的時候,會隱隱希望克拉莉絲最後能和萊克特走到一起,
『玖』 分析沉默的羔羊這部電影的藝術特色及其社會意義
在克麗斯和奇頓告別准備走進監獄走道的一幕用的是暖色調——紅光(其前後場景用的都是冷色調,以灰、白、綠為主)。不過那種感覺更像是用紅色的過濾紙濾過鏡頭,整個畫面都被浸在了「血」中。紅色的畫面本來就有種令人煩躁的心理效應,此時還要「聆聽」奇頓醫生在絮絮叨叨地講述漢尼拔怎樣生吃了一個女護士的下巴、眼睛和鼻子,尤其讓人感到恐懼與厭煩。畫面的紅色顯然是要給漢尼拔的血腥行為一個形象的詮釋,並從側面讓主人公和觀眾認知漢尼拔,未見其人先生心理恐懼,人物形象已經飽滿了一半,這種應用反常色彩和語言力量來塑造形象確實是達到了不同凡響的效果。
白色歷來就是上帝的代表色,白光更是上帝慈愛的光芒,愛的化身。《沉默的羔羊》怎麼說也無法擺脫其濃厚的宗教色彩!而這種宗教意識在克麗斯第二次見漢尼拔時就已經有了很好的體現。談話開始時,我們會注意到,漢尼拔的獄所里並沒有燈(漢尼拔「躲」在黑暗中不讓我們看清楚),一片黑暗!在克麗斯與他談了一會兒話後,燈突然間戲劇性地亮了起來,而且用的是白色的頂光。在白光的照耀下,漢尼拔顯得異常的高大而且挺拔,並給人以神聖感。在我的印象中,讀《聖經》時,這種造型顯然是上帝的專利。第二處白光的運用則是為了突現黑暗的造型——被綁在「十字架」上的受難的「耶酥」,但他又像是已經蛻變成的美麗蝴蝶,這其中是否有耶酥經過「蛻變」而復活的意義存在?(因為我理解的聖經中的「羔羊」是預示著耶酥基督,而非眾生),從這個角度講,漢尼拔顯然是撒旦的化身,他在屠殺他的「羔羊」!而大部分人普遍同意「眾生是羔羊,上帝是牧羊人」的說法。如果真如此,要如何解釋漢尼拔上帝般的出現?亦或他是魔鬼幻化成的上帝來蠱惑人間。對於這種看法,我只有如此理解:在《聖經》中,上帝曾為了救贖罪惡的人類而幾次毀滅人類,可見,在一定的條件下,上帝也會宰殺他的「羔羊」!電影中的「羔羊」如果代表著眾生,代表著眾生沉默背後的恐懼與危機,那麼漢尼拔就成了一個矛盾共同體。一方面他在無情的荼毒生靈(宰殺羊羔),另一方面他又拯救了克麗斯和凱瑟琳(救贖羊羔)。如果紅色代表撒旦,白色代表上帝,那麼漢尼拔儼然就是魔鬼與上帝的化身,他和「羔羊」的關系永遠剪不斷理還亂。
頻繁的大特寫
特寫鏡頭是這部電影運用得最多的鏡頭語言,因此人物的面部表情也就成為了敘說劇情最重要的工具。真的不得不感嘆於安東尼·霍普金斯與朱迪·福斯特的演技,完全靠面部的細微表情(包括肌肉的抽動、眼神的游移)來詮釋人物的內心。霍普金斯那種邪惡但又能夠看透你並幫你釋放靈魂的眼神(感受右圖)(這種變態而陰深的眼神被後來的《一級恐懼》中的愛德華·諾頓所繼承並發揚光大!)怎能不讓你為他著迷(我喜歡!)。在我的印象中,刻畫克麗斯和漢尼拔四次見面交談時的鏡頭語言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當克麗斯是近景鏡頭時,漢尼拔是特寫鏡頭;當克麗斯是特寫鏡頭時,漢尼拔就變成了大特寫鏡頭;當克麗斯變成了大特寫鏡頭時,完了,漢尼拔就只剩眼睛、鼻子和上片嘴唇勉強地擠在鏡頭中(此時,霍普金斯的每一個毛孔都在演戲)。觀眾和漢尼拔始終是那麼接近,他犀利的目光抓著每一個人的內心,而觀眾和克麗斯卻始終有一段距離,這是否就是在表述克麗斯因幼時的創傷而(在潛意識中)要保護自己所產生的心理距離。但我還有另一種理解,隨著特寫鏡頭的逐漸增多,是否也預示著克麗斯在一步步地走近漢尼拔,同時也是她釋放心靈的步伐的表徵(最後一次見面,刻畫克麗斯的鏡頭從中景一直推到大特寫),直到他們指尖碰觸的那一剎那……克麗斯與漢尼拔已經完全釋放了對方。
蒙太奇的碰撞藝術與令人自息的長鏡頭
故事結尾處,FBI包圍行動與克麗斯找到兇手家的平行蒙太奇的運用與畫面對接是整部電影蒙太奇語言的精華所在。大體的結構:靜穆的房子——兇手拿出蛾蛹——FBI包圍房子——兇手幫助蛾蛹蛻變——包圍——兇手——進一步包圍——凱瑟琳要挾兇手——准備行動——兇手急噪……FBI按門鈴——兇手房間的鈴聲異常刺耳——FBI再按門鈴——兇手開門,克麗斯!——FBI破門而入,一場空!此處用了一系列的短鏡頭,將同一時間,兩個不同場景:明亮而寧靜的房屋、陰冷而伴隨著燥人音樂的兇手的房間,急促而快速地對接在一起,速度如心跳般,導演根本就沒想過給觀眾以喘息和思考的機會。以為即將破案的喜悅加上截然相反的結果,導演將觀眾好好的玩弄了一翻,然後呢?導演毫不客氣地再次將觀眾和克麗斯置於了同一個無助的境地:面對兇手,接近死亡(但在我看來,最後的「兇手開門」和「FBI破門而入」對接的先後順序並不好,如果先接破門而入一場空,再接兇手開門,這樣的驚奇與心理碰撞會更大一些)。再來,不得不提一下影片中那唯一的一個長鏡頭:第一次介紹兇手的家。這一幕(一直伴隨著音樂與一個撕喊的女聲),以主題物蛾蛹為開端,鏡頭停留一兩秒後,慢慢地向右移動,已蛻變成的蝴蝶進入了鏡頭。接著,鏡頭一直往後拉,鏡頭如人的眼睛在環視周圍,刀、女模特!寒冷、陰森、黑暗、擁擠、雜亂便是我們所看到的一切的概括。當鏡頭再次拉到了盡頭,方向被迫轉移,兇手的背影(雪白的身軀在冷色調中異常顯眼)構成了畫面的視覺中心,他正在認真地做著什麼!鏡頭繼續向前推,試圖靠近兇手,但當我們快要看到兇手在干什麼時,一隻富貴狗(兇手唯一的愛)轉移了我們的視線,跟著它我們來到了一口深井旁(我們在逐漸地接近那個撕喊的聲音),但是導演顯然還不想讓我們看到井中女孩絕望的身影,攝影機停留在了枯井的邊沿(因為這個揭謎底的權利要留給緊接著的新聞報道)!長鏡頭是再現現實最好的語言,很顯然,導演已經表達了他想表達的一切:通過場景,刻畫兇手是個怎樣的人。
兇手正在看著你
在影片的結尾,導演又一次「戲弄」了觀眾,他將所有的觀眾都變成了兇手!在黑暗中,帶著夜視鏡的兇手緊緊地跟在克麗斯的後面,耐心而細致地觀察著這只到手的羔羊,並准備著隨時解決她。此時鏡頭視點不停的變換,一會兒是攝影機的客觀視點,一會兒是兇手的主觀視點,觀眾也就被迫接受了自己的兇手地位。但此時觀眾的心理效應又是奇特的,因為雖然自己是「兇手」,但卻顯然是在為克麗斯擔憂,想想一個兇手在為自己的獵物擔憂,這已經是一件蠻奇特而且有趣的事。在恐慌與擔憂中,在導演的指導下,觀眾自發的心理的補充幫助導演為影片畫上了完美的句點。
《沉默的羔羊》通過其高超的影像藝術將其背後所隱含的意義傳遞給了觀眾,並巧妙地操控著觀眾的每一根神經,它徹徹底底地令所有「羔羊」(影評人或是觀眾)再無法保持沉默!
『拾』 沉默的羔羊電影的簡介
克拉麗絲是聯邦調查局的見習特工。她所在的城市發生了一系列的命案,兇手是一名專剝女性的皮的變態殺人犯「野牛比爾」,迄今為止,受害的女性已達5人。克拉麗絲的任務是去一所戒備森嚴的監獄訪問精神病專家漢尼拔博士,同他進行面對面的交談,以此獲取罪犯的心理行為資料來幫助破案。 漢尼拔被關在地牢里,他是一位智商極高、思維敏捷但高度變態的中年男子,並且是個食人狂魔,他要求克拉麗絲說出個人經歷供自己分析以換取他的協助。雖然克拉麗絲的思維能力完全不是博士的對手,但她卻表現出了值得稱贊的勇氣和誠摯,事實也證明克拉麗絲找對人了。 不久,警方又發現了一具女屍。克拉麗絲通過屍體線索:其一,死者背部被剝去了兩塊菱形的皮;其二,死者喉嚨里有個小手指大的蟲繭。據昆蟲專家分析,這是源於亞洲的一種蛾,被稱為「地獄昆蟲」。
沉默的羔羊劇照(20張)又有一位女子被綁架了,這一次是參議員的女兒。克拉麗絲向博士求助,她給博士開出參議員承諾的如果她女兒獲救的話漢尼拔可以獲著的好處,克拉麗絲拿出自己的故事和漢尼拔「交換信息」,她小時候父親因公殉職後她被送到遠方親戚家,在那個農場度過一段時間,後來因為某個原因逃跑了,博士提示克拉麗絲,疑犯使用的事所謂'地獄昆蟲',本質是蛾,而蛾的特徵是變,由蟲變成蛹,又由蛹變成蛾,是經過一層蛻化而轉變為更美麗的一個層次。「野牛比爾」也想變,由於童年時遭到過繼母的虐待,疑犯自小心理就發生扭曲,具有精神疾病的他對人性有反傾向,他希望通過變性解決,去過三家最大型的變性手術中心,卻都遭到拒絕,更使其不能實現轉變的心理,所以他變態的心理導致其要通過做一張女人的人皮來給自己實現轉變... 他們的談話被主治醫生奇頓竊聽去,他想搶頭功,在克拉麗絲走後就對漢尼拔進行審訊,捅破克拉麗絲的謊言,參議員從沒給過什麼承諾,然後給他開出新的條件,如果說出疑犯的底細,就把他換到田納西州的一個監獄,博士提出要求在參議員面前說出人名,還乘醫生不注意拿走他的筆。 後來博士被轉移到另一家監獄,途中在機場和參議員的會面說出一個人名。克拉麗絲研究一下發現這是個假名,於是去到博士的牢房,通過「交換信息」,漢尼拔了解到克拉麗絲為什麼逃離農場的原因,因為在一個清晨被羔羊在屠戮時發出的尖叫驚醒,她想去放走羔羊,它們卻一動不動,她抱起一隻羊跑了,但是那隻羊太重了,最後她還是被警察攔住帶回農場,然後她就被送去孤兒院,在孤兒院度過童年的餘下時光。那個羔羊慘叫的噩夢也一直縈繞在她左右.......可正當她要求博士說出真的兇手的名字時,奇頓帶衛兵趕來把克拉麗絲架走了。不久,博士利用奇頓丟下的圓珠筆的金屬絲打開了手鐐,殺死了衛兵,用一個妙招逃之夭夭。克拉麗絲一個人繼續尋找線索,研究出兇手目標針對身材較胖的女子,是為了把被害者餓得皮膚鬆弛之後才殺死,然後用她們的皮做衣服。另一方面,雖然博士給了假人名,但是對疑犯的描述卻是正確的,FBI把對象鎖定在一個叫詹姆·伽姆的人身上,因為他曾在海關提過一箱來自蘇利南的活毛蟲,還去過變性中心。 FBI去往疑犯的住所抓捕撲了個空。克拉麗絲沿著線索前行不慎進了「野牛比爾」的現在住處,她和疑犯在陰森的地下室里發生了激烈較量,最後克拉麗絲擊斃了詹姆,救出了參議員的女兒。「野牛比爾」被擊斃了。在慶功會上,克拉麗絲接到了漢尼拔博士的電話,博士說他不會去找她麻煩,他有新的目標,電話掛斷後,鏡頭指向奇頓醫生,漢尼拔戴上帽子,無聲地進入人流,去體驗他隱蔽的海濱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