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想找一部很久以前看的歐美電影,劇情大概是,一個十幾歲的女孩愛上一個比她大很多的醫生,女孩彈鋼琴的
《等你說愛我》,是法國片
那部片子的男主角是個醫生
小女孩從小學鋼琴,但是得了一種罕見的腦血管病,經常會突然失憶,所以對自己很失望,害怕自己無法成為鋼琴家。
一次學校旅行中她從火車上溜走,到了男主角所住的城市,在男主角所居住的公寓樓中,她躲在角落裡,把自己的一隻板鞋放在樓梯上,男主角撿了起來,小女孩好像說了段關於灰姑娘的話,兩個人就認識了。
因為她不願意回去,醫生就讓她住在家裡,關於小女孩把以前跟男主交往的女人帶到了家裡的情節也有。
最後,小女孩的病治好了(是不是那個醫生主刀我已經忘記了),她也被家人領回去了,臨走她讓醫生等她長大。
後來女孩真的成為了鋼琴家,並且在醫生所在的城市開了演奏會,醫生也知道,但是他懷疑女孩是否會遵守那個遙遠的諾言。在演奏會結束的晚上,醫生回家,看見樓梯上放了一隻高跟鞋,然後回家發現女孩在等他。
㈡ 尋找一部法國電影
好像是parisjetaime
㈢ 關於鋼琴的電影,主角是一個小男孩的,好像是法國的電影
有個是美國的《八月迷情》
㈣ 有部外國電影講的是一個小男孩從小就會彈鋼琴
海上鋼琴師
《海上鋼琴師》是由朱塞佩·托納托雷執導,蒂姆·羅斯、比爾·努梅蘭恩尼·蒂埃里主演的劇情片。該片於1998年10月28日在義大利上映。
該片講述了一個被命名為「1900」的棄嬰在一艘遠洋客輪上與鋼琴結緣,成為鋼琴大師的傳奇故事。電影是由亞歷山卓·巴利科根據1994年的劇場文本《1900:獨白》改編而成。
㈤ 一部關於鋼琴的電影
鋼琴別戀The Piano1993
劇情介紹 19世紀中葉,在遙遠空曠的紐西蘭海岸,美國少婦愛達帶著九歲的女兒和一架大鋼琴嫁給了美國殖民者斯圖爾特。由於路途十分艱難,丈夫決定舍棄鋼琴,將它留在沙灘上。愛達內心痛苦萬分。她從小就喪失了說話的能力,而唯一能讓她排遣寂寞的就是鋼琴那優美動人的音樂。斯圖爾特只是個一心想要發財的商人。他根本不理會妻子的要求。
愛達只能求助於鄰居喬治·貝因。貝因表示想聽愛達的演奏。於是愛達在海邊發狂地彈琴,渲泄著她內心的寂寞和痛苦。貝因從這震憾人心的音樂中了解了愛達的心。 貝因用一塊土地與斯圖爾特換走了鋼琴,並費盡千辛萬苦將它運回家中。為了彈琴,愛達每天去給貝因上鋼琴課。而貝因為了親近愛達,提出用愛撫親近可以換回鋼琴。
在音樂與愛撫中,貝因比斯圖爾特更深地理解和愛著啞女愛達,他們兩人的情感也逐漸滋長起來。專橫的斯圖爾特發現這一切後將愛達與孩子都囚禁在屋中。然而這並不能阻止愛達向貝因表達愛意。狂怒之下,斯圖爾特用斧頭砍下了愛達的一根手指。這終於導致了一場斗爭。兩個男人間達成了協議,貝因帶著愛達和孩子以及鋼琴離開這里。 在船上,愛達在強烈的思想斗爭後,終於決定拋棄這象徵了她沉重的痛苦記憶的鋼琴。她把它掀倒了海里。貝因與愛達組成了幸福的家庭。當金屬的假指與鋼琴鍵相撞時,發出了一種奇特的聲響。它融入了鋼琴美妙合諧的音符之中,創造出了另一種完美的旋律。
影片評價 90年代,電影界興起一股反映殘疾人生活的拍片熱。一時之間,這種題材影片如雨後春筍般大量涌現,不少優秀作品紛紛榮獲大獎,我們現在看到的是由法國著名女導演簡·坎皮恩執導的影片《鋼琴課》,此片獲第46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大獎。
影片反映的是一個啞少婦的愛情生活和音樂生命,由於要表現的是啞女,在塑造手段上就大大受到局限,僅僅通過表情與手勢是很難達到成功表現的目的的。於是,導演借用了一個非凡的道具——鋼琴。音樂成為女主人公心聲流露的寄託。她將她全部的生命與愛全部融化進她的琴聲之中,世上唯有知音和愛她的人才能領悟,當她遠嫁紐西蘭,丈夫卻將她的鋼琴留在了海灘,無疑,他們之間是不可能有愛產生了。而貝因雖然不了解音樂,但他卻從音樂中讀懂了愛達渴望真正的愛情,渴望真正的生活的心聲。鋼琴把兩個相愛的人聯系在一起,美妙的愛的音符成為勾通兩個人思想感情的媒介。觀眾也沉醉在這種音樂的聲響之中,為主人公的命運而祝福。
也正因此,影片對白極少,更多的是通過人物的表演,動作和音樂來體現人物的思想感情,這雖然提高了演員演出的難度卻為電影表現手法開創了新的天地。
獲第66屆(1994年)奧斯卡最佳女演員、最佳女配角、最佳編劇獎
1994年金球獎最佳女演員獎
1994年英國學院獎最佳女演員、最佳服裝、最佳藝術指導
1993年戛納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
1994年美國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演員、最佳編劇
1994年法國愷撒獎最佳外語片
㈥ 被稱為人生必看電影的《鋼琴家》,是否講述的是一個真實故事
影片根據波蘭鋼琴家瓦拉迪斯羅·斯皮曼(Władysław Szpilman)的自傳體小說改編。斯皮曼生於1911年,從小就顯露出鋼琴天賦,幾年後被保送到柏林深造,1933年他的第一場個人演奏會在歐洲音樂界得到高度評價。回國後成為波蘭最年輕的鋼琴家之一。1939年,德國入侵波蘭,作為猶太人,斯皮曼的生命受到嚴重威脅。他的父母、親戚相繼被送到集中營。他被迫開始逃亡的生活,在朋友的幫助下四處躲避,等待救援,死亡的陰影時刻相伴。直到一位熱愛音樂的德國軍官被他的鋼琴曲打動,決定冒險保護年輕的音樂家。在他的庇護下,斯皮曼苦撐到二戰結束。他將這段經歷寫成小說《死亡的城市》,於 1946年出版。但由於書中描寫了波蘭猶太人對當時蘇聯的不信任,遭到蘇聯查禁。直到90年代,這本書才得以重見天日,改名為《鋼琴家》在美國重新發行,一舉登上了《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
㈦ 一部國外老電影 男主角被毀容了,會彈鋼琴 他有個學生
對生活要永遠抱有信心和希望: 蘇可 ,也不要把自己的人生看的很失意,給人感悟和激勵,但耐人尋味; 黃宗江 : 王瑞
主演: 中國
語言。 電影敘述的是一個琴和愛情的故事:陳宇
製片國家: 中文
《冬日細語》是一部平淡里蘊涵著深刻生活哲理的電影;地區。更不要傷感和頹廢:不要一味的埋怨社會和機遇的難得難覓,而是要自己去尋找和努力電影《冬日細語》
導演; 楊童舒
編劇
㈧ 『求一部和鋼琴有關的電影名稱』
《海上鋼琴師》《鋼琴師》昨天晚上剛剛看的,之前了解這片子,但一直沒看,雖然我是鋼琴迷,但是也是個電影愛好者《肖申克的救贖》、《鋼琴師》、《教父》等片子我都有收藏~~~~~~~
我當時就是沖著《野蜂飛舞》這首曲子來看這片的……
說實話,這部片子確實經典,導演實力可見一斑,這是我看過最另類的一部電影,因為他另類的故事,男主人公一生都未曾踏上過堅定不移的地面,這在常人看來幾乎不可思議的事……
但這個故事難免有些牽強,彷彿是導演(編劇)想盡一切辦法,想將筆下的這個1900留在船上……我不明白,難道1900從來都沒有生過病?沒找過醫生?從來沒有發過燒?在那狂風巨浪的大海上……孩子好奇的天性,不可能不讓1900在沒有建立人生觀少年時期,踏上岸去……
在片中,1900的扮演者演技精湛,幾句不凡之言,讓他旁人無言以對,如果不是這位演員的演技太過於高超,我想沒幾個人不會認為是導演在為1900自己找一些聽似不凡之言的借口……
一個一生都生活在前後不足300米的世界裡的人,他因何會有如此深刻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他如何能把這個世界用自己的價值觀給詮釋出來……什麼外面的世界是彈不完的琴鍵,奏不完的樂章……而拒絕外面的世界……這不是荒唐和愚昧嗎?
彷彿導演是為了要顛覆中國成語中「井底之蛙」的含義,他將筆下的1900變成了一個能從井低洞察世界的巨人,甚至讓1900以所謂的價值觀去束縛自己永遠生存在這個前後不到300米的世界裡……
這就是我對本片的最大感受……壓抑,我不知道1900的扮演者蒂姆·羅斯,能夠將1900演繹到如此境界的優秀演員,會不會也感到過壓抑?
還有就是,本片只是一部電影,這個劇組應該不是那麼容易能夠請來世界頂級的鋼琴師為之配樂,所以在決斗那一段的1900〈野蜂飛舞〉顯的很凌亂和粗糙……而黑人鋼琴師彈的曲子也算不上什麼特別高難度…… 《海上鋼琴師》 我看了,寫點感想……
總的來說,可能是由於我的價值觀與本片的主題思想不符,本片除了讓我知道它是一部難得的經典之外,很難讓我苟同他的主題思想,這也是為什麼我會痴迷於〈肖申克救贖〉的原因……一個讓人走出去,一個讓人留下來……
㈨ 找一部外國電影 講一個音樂老師把一群叛逆的孩子感化他們的故事
《放牛班的春天》
世界著名指揮家皮埃爾·莫安琦(Pierre Morhange,雅克·佩蘭飾)重回法國故地出席母親的葬禮,他的舊友(戴迪亞·費拉蒙飾)送給他一本陳舊的日記。看著這本當年的音樂老師克萊芒•馬修遺下的日記,皮埃爾慢慢細味著老師當年的心境,一幕幕童年的回憶也浮出自己記憶的深潭……
克萊芒•馬修是一個才華橫溢的音樂家,不過在1949年的法國鄉村,他沒有發展自己才華的機會,最終成為了一間男子寄宿學校的助理教師。這所學校有一個外號叫「池塘之底」,因為這里的學生大部分都是難纏的問題兒童。到任後克萊芒•馬修發現學校的校長(Francois Berleand飾)以殘暴高壓的手段管治這班問題少年,體罰在這里司空見慣,性格沉靜的克萊芒•馬修嘗試用自己的方法改善這種狀況,閑時他會創作一些合唱曲,而令他驚奇的是這所寄宿學校竟然沒有音樂課,他決定用音樂的方法來打開學生們封閉的心靈。
克萊芒•馬修開始教學生們如何唱歌,但事情進展得並不順利,一個最大的麻煩製造者就是皮埃爾·莫安琦(Jean·Baptiste Maunier飾),皮埃爾擁有天使的面孔和歌喉卻有著令人頭疼的性格,諄諄善誘的克萊芒•馬修把Pierre的音樂天賦發掘出來,同時他也與皮埃爾的母親產生了一段微妙感情
㈩ 一部與鋼琴有關的電影
琴謎變奏曲
[小女孩和鋼琴家的故事—法國故事片]
◎譯 名 琴謎變奏曲[小女孩和鋼琴家的故事—法國故事片DVD中字幕]
◎片 名 The Page Turner
◎年 代 2006
◎國 家 法國
◎類 別 劇情
◎語 言 法語
◎字 幕 中英文
◎導 演 丹尼斯·德庫爾 Denis Dercourt
◎主 演 凱瑟琳·弗洛 Catherine Frot ..... Ariane Fouchécourt
André Marcon ..... Werker
夏維爾·德·高依本 Xavier De Guillebon ..... Laurent
帕斯卡·格利高里 Pascal Greggory ..... Mr. Fouchécourt
Jacques Bonnaffé ..... Monsieur Prouvost
Clotilde Mollet ..... Virgignie
克里斯汀·西蒂 Christine Citti ..... Madame Prouvost
黛博拉·弗朗索瓦 Déborah Fran?ois ..... Mélanie Prouvost
◎簡 介
影片主人公梅拉妮生活在法國外省的一個小城裡,她的父親是個肉食店老闆。梅拉妮從10幾歲時就表現出獨到的鋼琴天賦,於是去參加音樂學院的入學考試。怎奈評審團主席、一位名聲顯赫的鋼琴家態度傲慢無禮,梅拉妮的發揮因此受到影響,與音樂學院失之交臂。而這段經歷,更讓梅拉妮年輕的心靈傷痛不已,由此梅拉妮決定放棄鋼琴。
時光飛逝,10年後,梅拉妮到一家著名的律師事務所實習,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家律師事務所的老闆弗西古就是讓她訣別鋼琴的那位評審團主席的丈夫。很快,梅拉妮出色的組織能力和對事業的忠誠給弗西古留下了深刻印象,於是請她到家中看管自己的兒子。於是,梅拉妮和弗西古太太不期而遇,帶著復雜的心緒,梅拉妮在欣賞這位鋼琴家美妙旋律的同時,還為她翻譜,一切還不只如此,復仇的巨浪開始在梅拉妮的胸中暗自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