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搞笑電影 » 貧困山區的孩子電影
擴展閱讀
好女孩美國電影神馬 2025-07-10 16:43:53
電影怎麼就結婚了百度雲 2025-07-10 16:30:31

貧困山區的孩子電影

發布時間: 2022-07-17 13:21:38

Ⅰ 親 、有哪些好看的山區孩子的電影啊

要這個電影啊!推薦幾部。
《走路上學》
《背起爸爸上學》
《一個都不能少》
《二十五個孩子一個爹》
《九香》
《兩個人的芭蕾》
《美麗的大腳》
《我的教師生涯》

Ⅱ 有什麼電影寫貧困山區的孩子通過奮斗改變命運的

奧林匹斯的陷落 又名:Olympus Has Fallen 看點: 暴力 特工 政治 英雄主義 類型:動作 劇情 恐怖 語言:英語 韓語 地區:美國 時長:114分鍾(中國大陸) 導演: 安東尼·福奎阿 演員: 尹成植 安吉拉·貝塞特

Ⅲ 一個以留守兒童為背景,主角叫郝欣的志願支教故事的電影叫什麼

美麗的山茶花 (2010)

電影講述了一群貧困山區里因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在家的孩子們遇到了好心的鄉村支教老師的故事

Ⅳ 找一部電影,說西部的學校一些孩子要吊著繩索渡過江河去上學的,叫什麼名字急!謝謝

《走路上學》

在電影開場,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瓦娃的姐姐娜香用溜索上學的畫面,讓人感受到孩子們上學的艱難和環境的險惡。走路上學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但是對於馬吉鄉的小學生而言,簡直就是難以實現的夢想。

接著就是瓦娃的鏡頭,家裡沒有玩伴,他獨自在屋頂上玩耍,也不喜歡和家人多說話。瓦娃唯一高興的事情就是每天都去接姐姐放學,然後聽姐姐講述學校里的見聞,直到後來,他獨自爬上溜索過江上學。

在這種線性的敘述結構下, 電影從兒童的視角出發,讓全片的基調陽光而又溫暖,就像電影《走路上學》的名字一樣,朴實無華,使人物的感情更能夠自然流露。電影中幾乎沒有刻意製造沖突的設計,這樣很容易讓人身臨其境、感同身受,並深深地被瓦娃和娜香的深深的姐弟情誼所感動。

(4)貧困山區的孩子電影擴展閱讀

這部劇有著宏大的主題,它關乎到貧窮、教育、希望和夢想,導演通過這樣的敘事方式可以讓娜香和瓦娃姐弟倆的故事緩緩鋪陳,並不動聲色。

比如說瓦娃在房頂上不斷地訓練自己的本領,就是為了能夠獨自溜索去上學,後來隨著姐姐的去世,他備受打擊,幸好最後完成了精神上的成長終於可以走路上學,實現了他們共同的夢想。

普通的演員,實實在在的敘事方式,簡單而又曲折感人的故事,催人淚下,讓人忍不住引發思考。這部電影不管是和孩子還是成人去看,都很容易進入到故事的角色中,心情跟著故事中人物的變化跌宕起伏。對於同齡的孩子來說,線性敘述方式沒有任何壓力,就能夠輕松理解。

Ⅳ 能夠反映山區孩子窮困生活的片子有哪些

一個都不能少 大家都熟悉
我的父親母親 也是非常感人的
大地有愛 我家鄉的真實故事 在我家鄉拍的 哭倒一大片
隱形的翅膀 將一個沒有雙臂的女孩最後戰勝困難 成為游泳冠軍的故事
後兩部是小成本寫實電影 知名度不高 但對生活和人生意義的詮釋是最真實的
前兩部是老謀子的電影 看著也可以啦
美麗的大腳(山村支教老師)
一個都不能少(也是山村小學的老師學生)
暖春(很感人,電視劇)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
盲井(礦區人民貧苦生活)
美麗人生(集中營里的故事,很悲慘)
南京南京!(這個不用介紹)
天堂的孩子(也叫小鞋子,是伊朗的,但是很好!講的一個貧苦人家的兄妹倆的故事,很寫實!)
《孩子不哭》
這些都是從網上搜索來的,望採納O(∩_∩)O哦~

Ⅵ 電影《走路上學》觀後感

[電影《走路上學》觀後感]

電影《走路上學》觀後感

二(5)班陳薪卉

星期六我和媽媽一起到電影院看電影《走路上學》,電影《走路上學》觀後感。這個電影是愛心電影,先看電影後付款。

電影里的孩子們住在大山裡,每天要溜索過江才能上學。能夠走路上學是他們的夢想,觀後感《電影《走路上學》觀後感》。對我們來說,走路上學是一件多麼普通的事情。我覺得我們和裡面的那些小孩相比,我們幸福多了。

電影里那個從深圳來的聶老師,她很有愛心,幫那些小孩買東西,而且還親自到瓦娃家上課。我們要向聶老師學習,關心貧困地區的孩子。
〔電影《走路上學》觀後感〕隨文贈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隨時都可能拉開,關鍵是你願意表演,還是選擇躲避。】

Ⅶ 如何評價電影《教室里的一頭氂牛》

本片是一部2019年的不丹電影,不丹原本提交本片參加2021年的第93屆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獎項。
但由於不符合規定,直到第二年才獲得提名,成為角逐2022年第94屆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的五部電影之一。本片也成為不丹電影首次角逐奧斯卡獎項。

有意思的是,影片一開始就給烏金印有「國民幸福指數」的襯衫拍了一個特寫。
國民幸福指數是誰提出來的呢?正是不丹國國王在1970年代提出的新概念。他表示「政策應該關注幸福,並應以實現幸福為目標」,人生「基本的問題是如何在物質生活(包括科學技術的種種好處)和精神生活之間保持平衡」,他提出由政府善治、經濟增長、文化發展和環境保護四級組成的「國民幸福總值」(GNH, Gross National Happiness)指標。

Ⅷ 有沒有好的微電影講述貧困山區孩子的

貧困山區的支教事業 微電影《希望樹》走紅網路---基於微博基礎上的微視頻、微電影成為企業「微」營銷的新寵。

Ⅸ 《我們是第一書記》將於12月3日全國上映,該影片主要講述的是什麼故事

《我們是第一書記》主要講前任書記和現任書記,來到大涼山,幫助孩子讀書,改變大涼山樣子,讓村民脫貧發家致富故事。

要改變農村,首先是重視教育,讓孩子們讀書,是脫貧致富關鍵。他們是駐村書記,來到貧困山區,幫助鄉親們改變生活。通過建設學校,讓孩子們讀書有學上。讓孩子們通過知識改變命運。

我們要有一顆感恩心,感謝他們為我們付出,讓我們過上小康生活。同時也告訴我們,不管做什麼事情,只要我們努力去做就好有成績。大城市雖然好,但是離不開農村人默默付出,有機會都回家鄉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