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有什麼電影里有關兒童情緒或行為障礙的片段啊,求推薦~
地球上的星星,片中講述的小孩就是有一種奇怪的病。
『貳』 關於幼兒心理和行為以及幼兒教育的書籍,有什麼值得
今天推薦16本給家長看的兒童教育書籍。這些中外教育書籍在市場上都暢銷已久,可能不少你都已經聽說過。雖然做父母不用上大學,但能做好父母,除了愛以外,也是一門學問。這些書有的比較專業,有的比較抒情,有的比較講究實際操作,有的側重幫助家長了解兒童心理。不管怎樣,適當學習學習,還是很有必要的。這些書雖然在黑板報資源庫中也有電子版,但我強烈建議家長買紙質書來讀。
1、愛的藝術(美國)
本書是德裔美籍心理學家艾里希弗洛姆最著名的作品,以他本人的愛情經歷為實際體驗和研究來源,告訴讀者愛是什麼,以及掌握愛的藝術所應具備的素質或人格特質,並在書的最後一部分提供一些練習的技巧。愛的藝術以愛情為引導,將父母之愛以及到社會的現實狀況,進行了非常詳盡的表達,更能深層次的明白愛的意義。
2、孩子,把你的手給我(美國)
這本書通篇講述的只有一個道理:對感受要寬容,對行為要嚴格。它的副標題為「與孩子實現真正有效果溝通的方法」。這本書理論極少,事例極多,可以說是手把手地教父母怎麼和孩子溝通,適用於3歲以上孩子的家庭。
3、愛和自由
從這里你可以讀到什麼是愛,什麼是自由。「孫瑞雪小學」中的「孫瑞雪」就是這本書的作者。她積極倡導蒙台梭利教育,把蒙台梭利的觀點都寫進了這本書,並把陪伴和傾聽都用於她的教學實踐中。這是打破傳統教育理念的一本書。什麼是真正的愛?要不要給孩子自由 ......
4、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本書是被譽為「上天送給孩子和家長的福音」的李躍兒所著。她用最明確最生動的語言來解讀孩子的幸福觀,通過190多個生活和教學中的故事,演繹了一系列實用有效的方法,為父母、老師和孩子快樂交流建立了一個合乎人性和理性的平台,使孩子變得不同尋常地願意與教育者配合。閱讀本書的經歷,將是教育者學習愛的智慧的過程,不僅對教育孩子有用,對於提高教育者自身的修養也有深刻的意義。
5、別以為你懂孩子的心
作者既從教育者的角度闡述了科學的教育觀,又從媽媽的視角講解該如何處理孩子在成長路上面臨的種種問題。書中的案例非常實用,貼近生活、來源生活,為父母培養孩子,提供了一個全新而又典型的標本式的案例集合。
6、童年的秘密(義大利)
蒙台梭利博士詳細而生動地描繪了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徵。作為家長,想了解孩子成長的秘密,走進孩子的心靈,讀這本書會有很大的幫助。尊重孩子貫穿了全文,蒙台梭利也始終在強調這一點:尊重孩子,敬畏孩子,孩子是成人之父。
7、父母效能訓練(美國)
這本書是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心理學家寫的,內容通俗易懂,舉得例子也都很豐富,又切合實際,。作者提出了很多跟傳統教育理念及文化習慣相沖突的觀點,著重介紹了父母如何傳授與孩子有效溝通的技巧,並恰當的地提出建議,告訴你怎樣維持家庭的和諧。
如果不知道怎麼和老婆孩子好好說話的。這本書裡面的方法很好用。簡單來說就是把你能夠接受的事情。和不能接受的事情分兩塊寫出。當把這些事情逐漸列出之後。你就會發現自己其實很多時候給孩子指令的時候會很模糊。夫妻之間還會有互相矛盾的地方。在將這些內容攤在桌面上以後。就可以有針對性的調整自己(注意,是自己哦)。久而久之,親子關系和夫妻關系都會改善。在有效的溝通之後。我相信你孩子往往沒有你想像的那麼「熊」。
需要說明一下,《孩子,把你的手給我》《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會說》其中很多操作內容和P.E.T的內容是重合的。
8、如何說孩子才會聽 怎麼聽孩子才肯說(美國)
很多時候面對孩子我們不是不知道怎麼做,而是不知道如何去做,換個方式和思維,很多事情也許會有不同的發展。這本書很精簡、實用,書中的例子有很強的操作性,能幫助你如何面對孩子傾聽他們的感受。非常有啟發的一本書,看過後也許會有很多新的教育想法。
9、愛的教育(義大利)
這本書被評為「對當代美國文化影響最為重大的書籍之一」,這部書是特地奉獻給九歲到十三歲的小學生的,以貼近少兒學習生活的篇篇日記構成。以兒童視角觀察世界,用孩子天真質朴的語言寫成,講述一位四年級孩子的成長故事。
10、兒童心理學(英國)
這本算是很入門級的兒童心理學書籍,內容很專業,深入淺出。簡單的講述了一些心理學的概念和一些常見的認識錯誤。比如說單親家庭對於孩子會產生負面影響。實際的研究數據並不支持這一說法。
11、家庭中的兒童(義大利)
這本書講述了蒙台梭利教育的基本理念:給孩子成長的自由,堅信孩子有自我學習發展的潛力。中心的思想在於尊重和認可孩子內在的需要,而不是用成人的思想去影響孩子本能就具有的非同一般的成長的本能。
12、李中瑩親子關系全面技巧
李中瑩的書將孩子和父母之間的親子關系剖析的非常深刻,這本書就是要告訴讀者,要想孩子有所不同,家長必須先在自己的思想、言談、行為和情緒表現方面有所不同。書中的教育方法也非常有實用性,且適用於所有知識層面的人。
13、自卑與超越(奧地利)
阿德勒,奧地利著名心理學家,其心理學在心理學歷史中已成完整的體系,甚至有人認為其心理學的貢獻超過了弗洛伊德。《自卑與超越》是阿德勒從個體心理學觀點出發,闡明人生道路與人生意義的通俗性讀物。不管有無器官上的缺陷,兒童的自卑感總是一種普通存在的事實,這本書對家長了解孩子的自卑心理會有些啟發。
以下這些,雖然知名度很高,但口碑很不錯,從完整性考慮,同樣推薦給大家。
14、窗外的小豆豆(日本)
《窗邊的小豆豆》,這是一本沒有教育名言的名著,被評為「世紀最有影響圖書」。作者黑柳徹子用自己親身經歷講述著教育故事,彷彿在重溫著一段美好的回憶。書中都是一個個簡單又簡短小故事,文筆質朴、平實,其中又蘊含了很多教育的哲理。
15、孩子你慢慢來
龍應台的「人生三書」系列之一(《孩子,你慢慢來》、《親愛的安德烈》、《目送》),文章很好看,其中溢滿濃濃的母愛,孩子你慢慢來,母親永遠有耐心等你,這是一本能讀出幸福的書。
16、五歲熊孩子教我的事
這是一本很有趣的育兒書,書中介紹的是比較「現代、個性「的育兒理念。不僅是一本怎麼培養孩子和孩子相處的育兒指南故事書,也看到家長自己身上遠遠不足的一部分,值得推崇。
『叄』 看了有所成長和領悟的哲學電影和書籍有什麼
哲學電影和書籍 目錄
————————————
敲門類:
1、《喪家狗——我讀<論語>》,李零,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 2、《101個道德難題》,(英)馬丁科恩,新華出版社,2005。 3、《倫理學的邀請——做個好人》,(西)費爾南多·薩瓦特爾,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4、《信仰之旅》,林語堂,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5、《渴望生活——梵高傳》,(美)歐文·斯通,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08。 6、《一隻特立獨行的豬》,王小波, 《我的精神家園》,1997。
入門類:
7、《倫理學導論》,程煉,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8、《自我、他人與道德——道德哲學導論》,徐向東,商務印書館,2007。 9、《倫理學與生活》, (美)雅克·蒂洛,基思·克拉斯曼,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8。 10、《中國倫理思想史》, 陳瑛,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 11、《中西方人生哲學比論》, 姚新中、焦國成,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原著類:
12、《尼各馬科倫理學》,(古希臘)亞里士多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13、《法哲學原理》,(德)黑格爾,商務印書館,1961。 14、《追尋美德》,(美)A.麥金泰爾,譯林出版社,2003。 15、《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德)馬克斯·韋伯,陝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16、《20世紀西方倫理學經典》,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愛」的推薦書目:
(1)《為什麼男人不聽,女人不看地圖》和《為什麼男人愛說謊,女人愛哭》,(澳) 亞倫·皮斯、芭芭拉·皮斯著,羅玲妃、陳麗娟譯,中國城市出版社。
【對「異性密碼」生動而深刻的剖析,在有趣的例子中直面「男女有別」之別,發現 「男女大同」之路】
(2)《我愛問連岳》和《我愛問連岳II》,連岳著,作家出版社。
【兩本書收集了連岳對各種愛情疑問的回答。讀了那些問題,我們會更冷靜而包容地看 待愛;讀了那些回答,我們會更理智而耐心地面對愛】
(3)《誰在我家——海靈格家庭系統排列》,(德)伯特·海靈格、根達·韋伯、[美] 更特·博蒙特著,張虹橋譯,世界圖書出版社。
【心理學書,揭示家庭中愛的隱藏動力,讓你發現你面對親密關系時那些困惑的真正來 源】
(4)《親密關系》(第三版),[美]莎倫·布雷姆等著,郭輝、肖斌、劉煜譯,人民郵 電出版社。
『肆』 這張圖片來自 傑西艾森伯格的哪一部電影
冒險樂園(2009)
導演: Greg Mottola
編劇: Greg Mottola
主演: 傑西·艾森伯格 / 克里斯汀·斯圖爾特 / 瑞恩·雷諾茲 / 馬特·布希 / 比爾·哈德爾
類型: 劇情 / 喜劇 / 愛情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2009-04-03
片長: Argentina: 107 分鍾 / USA: 107 分鍾
又名: 青春冒險島 / 冒險園地 / 畢業即失業 / 青春冒險樂園 / 菜鳥新人王/Adventureland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2265098/(有該劇照)
『伍』 十大兒童必看英文電影有什麼
《里約大冒險》。
《里約大冒險》是一部2011年3D動畫片。
影片由《冰河世紀》系列的導演卡洛斯·沙爾丹哈執導,由好萊塢演員傑西·艾森伯格、安妮·海瑟薇和傑米·福克斯配音。
《里約大冒險》主打輕松愉快的純娛樂路線,在游戲里奮力抗爭的鳥兒們,在電影里化身為形形色色的鬥士、情種或舞蹈家。小鳥們一邊自由自在地享受巴西的陽光、足球和音樂,一邊與鳥販子周旋。
劇情:
故事講述一隻生活在美國明尼蘇達州小鎮上的藍色金剛鸚鵡,一直是世界上僅存的一隻公金剛鸚鵡。
直到有一天,一個鳥類研究博士圖里奧來到了這里,告知鸚鵡的主人琳達要是再不給它們進行人工繁殖那麼藍色金剛鸚鵡可能就會滅絕,而他們研究所就有一隻母藍色金剛鸚鵡。
於是,為了拯救藍色金剛鸚鵡,他們從美國出發飛往巴西里約熱內盧,一段充滿異域風情的冒險之旅就這么開始了。
『陸』 經典影片和書籍推薦
電影:亂世佳人、卡薩布蘭卡、傲慢與偏見、蝴蝶夢、勇敢的心
書:與上面前四種同名的小說。
紅樓夢、西廂記、牡丹亭、世說新語、聊齋志異;
水經注、徐霞客游記(這兩種會讓你熱愛我們祖國的大好河山);
家、春、秋、隨想錄(巴金)、四世同堂……
平凡的世界、長恨歌;
愛瑪(英
簡*奧斯汀)、簡*愛(英
夏洛蒂*勃郎特)、狄更斯所有的小說都值得一看;
貴族之家
、獵人筆記、羅亭(俄
屠格涅夫)
…………
『柒』 阿茲伯格綜合症算天才嗎
孤島天才:愛因斯坦效應我是前天才看的,講的就是阿茲伯格綜合症,是老外拍的,有機會看看吧。簡單說片子里認為一些患阿茲伯格綜合症的人,也就是有孤獨症不善交際的人,有一些異於常人的能力,比如超級的形象記憶、音樂才能,計算能力等等。也就是我們說的白痴天才。這也就是為什麼稱為孤島天才的緣故。而叫愛因斯坦效應是因為專家認為愛因斯坦、莫扎特、巴甫洛夫等等都可能是有孤獨症或是自閉傾向,即都患有阿茲伯格綜合症。現在人們經過研究給予的解釋是一般說來正常人的大腦左右半腦是相對平衡的。現在我們都知道人左右半腦的功能不同,比如左腦長於抽象思維和復雜計算等等,右腦又稱藝術腦、創造腦,非語言的形象思維和直覺,對音樂、美術、舞蹈等藝術活動有超常的感悟力,空間想像力極強。
而片中又指出正常人認識新事物是先通過右腦,再經過左腦加工,所以最後的認知常是經過過濾後的信息加工。而患阿茲伯格綜合症的人常常是兩個大腦因為某種原因發展不平衡,比如有些天才白痴是大腦受過外傷後具有了超乎尋常的能力。所以實驗表明他們認知事物的模式和正常人不同,比如不經過過濾系統,因此有的患阿茲伯格綜合症的人能夠像攝象機一樣具有超乎尋常的形象記憶,能把自己所看到的復雜場景很快全部通過記憶畫出來。有意思的是,人們還發現這些人一旦病症減輕,交際能力逐漸提高的同時,超能力也在下降。
不過這些都還是專家們的推測,因為大腦還有許多機理人類未完全搞清楚。我雖然不是學醫學或是心理學的,不過因為在大學主講動物生理學課程,講過神經系統這一章,所以這個片子雖然是一邊幹活一邊看的,沒看的太細,不過因為授課接觸到了,所以裡面的東西還是比較容易理解的,也就根據我的理解解釋了,可能會有不妥當的地方吧。
正像我課上在講到神經系統時最常講到的就是人類對於大腦的認識從某種角度說還沒有對外宇宙空間認識的多呢。所以我也正想過兩天的課上和同學們講講這個片子,簡單談點阿茲伯格綜合症,目的也是讓學生進一步的理解人類對於大腦還是有太多的奧秘沒解開呢。
『捌』 哪位知道比較實用的心理學的書籍,能通過兒童的行為判斷心理。要求通俗簡單。
我正在看的 《心理學與生活》
心理學發展至今,內容已經極為豐富。為了對心理學有全面的了解,最好從一本心理學導論或普通心理學入手。
《心理學與生活》是一本優秀的、經典的心理學教科書,不僅在美國,在全世界許多國家的心理學界都有著極高的知名度。
《心理學導論——思想與行為的認識之路》(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4),是另一本美國著名心理學教科書。本書譯自原著最新修訂的第9版,並由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人員組織翻譯。
這兩本書都是大部頭,但寫得深入淺出,貼近生活,同時其內容又都包含最新研究成果和學科前沿信息,實為心理學愛好者最佳的入門書。
《心理學——一條整合的途徑》(上、下)(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是在英國心理學家M.W.艾森克主持下由眾多專家參與完成的。這本名著側重對歐洲心理學的發展與貢獻做介紹,因而可以給讀者提供另一個視角。
如果您對這篇文章感興趣,相信你會對PSYTOPIC同樣感興趣,網址是psytopic.com ,這次點擊不會浪費您的時間。這是Psytopic的指紋密碼:=,您可以憑這個指紋在google搜索到我們的網站。
《普通心理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這本由孟昭蘭主編的教材自1994年第一版問世後,迄今已多次印刷,是深受歡迎的國內普通心理學教材之一。
台灣張春興著的《現代心理學》(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崔麗娟等著的《心理學是什麼》(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對普通讀者而言亦是一本很不錯的入門讀物。
心理學史
《心理學史導論》(上、下)(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這本由B.R.赫根漢所著的心理學史詳細考察了心理學的起源,對西方各種心理學思想及流派做了全面描述。
在國內,著名心理學家車文博的專著《西方心理學史》(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可基本代表國內這方面研究的最新水平。
張春興著《心理學思想的流變——心理學名人傳》(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則從心理學名人傳角度入手,介紹了西方心理學思想的流變。
而墨頓·亨特的《心理學的故事》(海南出版社,1999),更是把心理學名人作為故事中的人物,以故事的形式把心理學的發展歷史講得生動有趣。
上個世紀還出過幾本這類書籍,如黎黑的《心理學史》(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波林的《實驗心理學史》(商務出版社,1981年),柯瓦奇的《近代心理學歷史導引》(商務出版社,1980年)等。
中國心理學思想史方面,可以閱讀《中國心理學史》(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作者按照對歷史上心理學思想家或及其著作加以剖析的方式詳細描述了中 國古代心理學的發展歷程,並對中國近現代心理學發展史及其背景作了深入的分析。《心理學通史》(山東教育出版社,2000年),此套書共五卷,其中一、二 卷是中國古代及近代心理學思想史。
工具書
如果您對這篇文章感興趣,相信你會對PSYTOPIC同樣感興趣,網址是psytopic.com ,這次點擊不會浪費您的時間。這是Psytopic的指紋密碼:=,您可以憑這個指紋在google搜索到我們的網站。
《中國大網路全書》(心理學卷)(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1994),由300多位專家、學者編纂而成,內容全面,書中關於中國心理學史、漢字心理學等方面的條目,突出了中國特色。
而由我國著名心理學家林崇德、楊治良和黃希庭三位教授領銜編纂的《心理學大辭典》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則是目前為止國內收詞規模最大、內容最新的一部心理學專科辭典,可以反映出心理學前沿動態。
新世紀版《國際心理學手冊》(上、下)(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由世界多國的著名學者共同完成,可反映國際水平的權威性工具書,是獻給2004年在中國北京召開的第28屆國際心理學大會的一份厚禮。
心理學的分支
心理學理論研究涵蓋面很廣,由此形成了眾多的基礎心理學分支,如感覺心理學、記憶心理學等等。在這些分支中,人格心理學是心理學中系統探討人性的心理學分支,普通人比較感興趣。
在這方面,《人格心理學》(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0)內容新穎而全面,引人入勝。
譯著《人格科學》(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作者使用了人格研究專題為結構的布局,很值得推薦。
發展心理學是一般讀者感 興趣的另一心理分支。這方面既有比較全面的論著《人生發展心理學》(學林出版社,1997)與《發展心理學與你》(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也有僅取 人生發展某一階段的論著,如孟昭蘭著的《嬰兒心理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等。岳曉東著的《少年我心——一個心理學者對自我成長的回顧與分析》一 書記述了作者中小學的一些往事並加以心理分析,是一本獨具特色的讀物。
智力也是人們普遍關注的話題。在這方面,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引 進了兩本可反映最新智力理論進展情況的學術名著:《超越IQ——人類智力的三元理論》(2001),《認知過程的評估——智力的PASS理論》 (2001)。世界暢銷書《情感智商》(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則拓寬了智力的內涵。
情緒心理學方面有遼寧人民出版社引進的 《情緒心理學》(1987)與國內著名心理學者孟昭蘭著的《人類情緒》(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可做推薦。意識心理學方面一本綜合性的新作是人民出版 社推出的《意識與大腦——多學科研究及其意義》(2003),另外《大腦如何思維——智力演化的今昔》(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動物有意識 嗎?》(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4)等都是很好的科普讀物。在記憶心理學方面,既有一些如何提高記憶的通俗讀物如《記憶術:心理學發現的20種記憶妙 法》如果您對這篇文章感興趣,相信你會對PSYTOPIC同樣感興趣,網址是psytopic.com ,這次點擊不會浪費您的時間。這是Psytopic的指紋密碼:=,您可以憑這個指紋在google搜索到我們的網站。(中國青年出版社,1998)等,又有專著如《記憶心理學》(華東師大出版社,1999),此外還有一本非常耐讀的關於記憶的科普讀物《找尋逝去的自 我:大腦、心靈和往事的記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此書對人類記憶的最新研究進展做了翔實而富有趣味的闡釋。在社會心理學方面,時蓉華著的《現 代社會心理學》(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是比較流行的教材之一。教育心理學方面已有了一本相當出色的引進書:《教育心理學:理論與實踐》 (2004),人民郵電出版社引入的是原著第7版。宗教心理學方面的書籍以《宗教心理學》(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內容最為詳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