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電影活著的觀後感。。。
不去品嘗生活的苦就不會懂得幸福的真諦。從古至今,有誰沒有遭遇過挫折,又有誰沒有過不幸的時刻呢?但不論如何,堅強的人都會努力克服艱難而堅持活下去。有些人在曲折的生活道路上顯得脆弱。但人只要有毅力和決心,就會發現活著就是幸福。張藝謀導演的電影《活著》就是要演繹這種堅忍的「活著」。
《活著》講述的是中國四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一個富有家庭里發生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對夫婦,丈夫富貴,妻子家珍。由於吃喝享樂,沉迷於賭博,富貴最終把家裡的財產輸得一干二凈。父親因為他的墮落氣得生病而死。從此,家破人亡,他們兩口子不得不面對苦難的生活。
俗話說:「有果必有因」。富貴家境衰落,他妻離子散的悲劇是他走上墮落的不歸路,成日不思進取吃喝賭博的結果。在此之外,還有別的原因嗎?是不是他的父親和妻子不關心他呢?答案是否定的。從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得出富貴固執的本性。他漠視父親和妻子的多次規勸,執迷不悟,最終致使家境衰敗、貧窮潦倒,天天過著痛苦的生活。他曾被國民黨抓住並差點喪命;他曾在被別人鄙視的環境中醒悟。也就是在那時候,他才反省以前的事,才真正懂得幸福的價值。影片中有一個關於他教訓孩子的情節值得我們思考。「小雞長大會成鵝,鵝長大會成羊,羊長大會成牛。」小雞怎麼能變成鵝呢?或許想告訴孩子,再貧困弱小的人也能成為生活的強者吧。是啊!生活雖然不是什麼時候都盡如人意,但只要付出努力,擁有信心,明天將會更好。
另外,影片中另一重要的角色家珍又是怎麼樣的人呢?現在我們來給她作個分析吧。影片中描繪她的部分沒有富貴多,可是我們可以看出她是個既通情達理又溫柔賢惠的妻子。人總是有喜怒哀樂的,家珍有時也生丈夫的氣,所以她才在懷孕時帶著個啞巴女兒回娘家。可是富貴那時候怎麼知道家珍 —— 一個已經把自己的生命交給他,一個夜夜哭泣勸告丈夫不要賭博的妻子正在家鄉艱難地供養著孩子,並且期盼著他早點醒悟。要是沒有毅力,沒有信心,說不定這個柔弱的農村婦女早已經沒有勇氣生活在這世上了。這個女人的生命是很苦的,也是很堅韌的。怪只怪富貴這個男人不懂得珍惜她,所以他們倆才只能過著艱難困苦的生活。
這個故事說到這算是告一段落,不過劇情仍未結束。也許導演還要通過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中國的環境不斷在變,人也隨著不斷地變。但是不論如何,不論發生什麼事,活著的人還得活著,在漫漫人生路中品嘗酸甜苦辣與喜怒哀樂。
富貴和家珍的故事伴著前進的歷史走到中國建國初期。這期間,他們的孩子友慶被春生(他們的老朋友)騎車撞死了。其實春生不會開車,卻自以為是,結果。。。。。。。這個可憐的孩子再也沒有機會品嘗媽媽給他做的12個餃子了。 作為編劇,導演,為什麼安排了這樣一個情節呢?是否想通過加深富貴和家珍的痛苦,來表現他們生活的毅力?我想除此以外,他們還想提醒人們,做事時不要不懂了裝懂,否則釀成悲劇再怨天尤人也無濟於事了。有慶的死真是令人扼腕嘆息啊!
還有一個令人痛心的情節是富貴的女兒在生孩子時也不幸死去了。她的死並不像人們說的那樣是由老天爺安排的,我覺得是由當時迂腐的社會觀念造成的。我們都知道六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讓許多知識分子被批判為資產階級。 影片中的醫生是個典型的例子。如果給富貴的女兒接生的接生員是個有經驗的醫生的話,這個悲劇就不會發生了。這種情節真令人悲哀憤怒。親眼看著自己的孩子死去,身為父母該有多痛苦呀!我原以為富貴和家珍會承受不住孩子死去的打擊而喪失理智和生活下去的勇氣,可他們卻能面對現實,承受苦難,頑強地活著、活著!我深深地被他們的堅強與勇氣打動。
《活著》是一部意味深長的電影。富貴和家珍夫婦的人生經歷帶給我們這樣的啟示:生活就像是一條路,不總是平坦而筆直的。人只有一勇氣、毅力和信心去面對和克服種種的挫折與不幸,體會幸福的不易與甜蜜,才會更加熱愛生活,珍惜生命。活著是一種證明,是一種歷練。
② 活著的人的結局都是死的,怎樣才能看懂《活著》的結局
不得不說你葛大爺還是你葛大爺,這部電影在我看來,就現在的演員來看,除了葛優真的沒人可以演出這種大轉變的感覺了,當然《活著》這部電影可以取得這么大成績,跟原著還是有很大關系!
在我看來,這部電影雖然講述了很多其他的人,但是主要還是講的富貴,不得不說富貴的一生真的是太悲慘了,但是他沒有放棄,從洗心革面開始,就是真正的大轉變,不管是當壯丁還是當俘虜,他都可以堅持著,繼續去生活!
結尾來看,饅頭的出生就是這部電影或者說是這個年代新的開始!也意味著一個新的人生的開始,或許這也意味著富貴擺脫曾經舊的霉運,會迎來新的生活!因為他堅持了,也許結尾是對富貴堅持後的一種獎勵!
愛這部電影,愛這樣的一種態度,知足常樂,簡簡單單的幸福就知足啦,我要活著,真正地活著!
③ 《活著》鳳霞的兒子
後來鳳霞認識了忠厚老實的二喜,兩人喜結良緣。然而不幸總是不肯放過福貴一家。不久鳳霞生下一子,自己卻因產後大出血而死。鳳霞的兒子取名叫苦根,聰明可愛。外孫苦根便隨福貴回到鄉下,生活十分艱難,就連豆子都很難吃上,福貴心疼便給苦根煮豆吃,不料苦根卻因吃豆子撐死
④ 《活著》這本書,作者主要想表達什麼
每當對生活感到困苦的時候,我都喜歡重溫一遍余華的經典小說《活著》,喜歡作者在字里行間流露出的那種細微情感,和對世界的客觀態度。
活著,是個很宏大又很沉重的話題。
「活著」和「生活」最大的區別就是——「活著」天然帶著隱忍和沉重,而「生活」就顯然美好和明朗的多。
這讓我想起了之前看《士兵突擊》最受感動的一句話:「好好活,就是有意義,有意義,就是好好活。」(《士兵突擊》這部電視劇,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士兵突擊》,你當年真的看懂了嗎?
余華卻說,「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
無論哪部作品,都是大道至簡的道理。
我也曾不止一次地對故事的結局表示惋惜,心中的壓抑久久不能釋懷。
為何不給鳳霞和有慶一個美好的結局?為何不讓可憐的苦根能夠平安長大,這樣富貴就能擁有可以坐下來說說話的人?
但,終究我們是局外人,不能左右他人的生活,更何況是書中的人物?
擁有的都是僥幸,失去的才是人生。
⑤ 余華作品《活著》簡介。
《活著》的最大意義在於人生無所謂生與死,最大的幸福就是活著。《活著》是以「我」(一個文化工作者)的口吻寫成,以主人公「福貴」的敘述為主。少年時的福貴,生在福中不知福,好賭成性,對家裡的嬌妻「家珍」拳腳相加。最終福貴將家裡的祖業輸光了,氣死了父親,淪為了靠租地為生的佃農。地位的一落千丈並沒有使福貴意志消沉,然而母親的身體卻每況日下,一天福貴進城為母親抓葯,不幸的事發生了,福貴遇上了國民黨抓壯丁,被編進了隊伍,在這里他遇到了「春生」。幾經轉輾,福貴遇到了解放軍得以回家,而春生留在了解放軍的隊伍里。回家後的福貴難受極了,母親死了,女兒鳳霞因為發高燒沒得到及時的治療成了聾啞人。福貴的歸來是家裡的日子一天天好轉,但隨著兒子有慶的一天天長大,煩心事又來了。富貴和家珍商量著送有慶去上學,但家裡的經濟狀況不允許,於是家珍和富貴決定將鳳霞送給有錢人家當丫鬟。鳳霞走了,有慶得以上學。一日鳳霞偷偷跑回家來,福貴再也捨不得讓她走。後來家裡養了一頭羊,有慶很積極,每天放學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羊,飼養羊的重任就在有慶身上了。家裡的日子越來越好過了,可不幸又降臨了。有慶死了,死因是為縣長夫人即小學校長(春生的老婆)生孩子獻血,被抽幹了血。後來在村長的介紹下,鳳霞和縣城裡的偏頭工人二喜成了親,日子很美滿,而不幸又來了,鳳霞因生孩子難產死了,留下了一男孩,取名為苦根。孩子的名字寓意著命運的坎坷,家珍的軟骨病越來越嚴重,最後不治而亡。二喜在工地上遇難了,被兩塊水泥板夾成了肉泥。福貴將苦根接到了鄉下和自己相依為命,一天福貴為苦根煮了豆子便出去幹活,苦根因為太久沒有吃到好吃的,吃了太多的豆子被撐死了。可憐的福貴眼看著一個一個的親人死去,卻很平靜他為親手掩埋了親人的屍首而感的滿足。福貴買了一條很老很老的牛,就像他一樣風燭殘年,每天牽著老牛下田,福貴總是一遍一遍呼喚著親人的名字。
⑥ 誰知道活著這個電影
國共內戰時期,福貴(葛優飾)是當地一個顯赫有錢家庭的長子,他天性懶惰,嗜好賭博。盡管他的妻子家珍(鞏俐飾)多次威脅要離開他,福貴還是不能放棄賭博,很快就把他家的財產輸給了狡詐的皮影劇團的領班龍二,福貴的父親氣得一病不起,在龍二來討要房契的時候被氣死了。突然變窮了,福貴被迫沿街賣線。六個月後,福貴就向龍二借錢,但龍二並沒有借給他,只是把他以前工作時的皮影給了他,讓他自謀生路,後來福貴和他原來的長工長根帶著那個皮影箱子,在鄉下走街竄巷靠表演皮影謀生 ,在一天演出的時候,他們碰上了蔣介石的國軍,被強征入伍,悲慘的經歷使福貴明白了生活的真意。兩年後,福貴投降了毛澤東領導的共產黨軍隊,並被釋放回家。
福貴回到了現在已經被解放的村子,被告知他母親已經死了,鳳霞因高燒啞了,龍二又被新政府定為惡霸地主,被槍斃了;福貴和家珍決定重新建設他們的生活。到了1958年,開始大躍進,全民大煉鋼鐵。煉了三天三夜後,福貴正要休息,有慶的同學找到他,說是區長來了,老師讓同學都去學校參加大煉鋼鐵。盡管家珍反對,福貴還是堅持把好幾天沒睡好覺疲憊不堪的有慶帶到學校。那天晚上,福貴正在唱皮影戲,被告知有慶因為太困了在學校的圍牆下睡著了,被區長的汽車倒車撞倒磚牆砸死了。當區長來參加葬禮表示歉意時,福貴吃驚地發現他竟然是春生,他過去最要好的朋友。
文化大革命開始了,福貴的皮影被斥為封建遺物,並被責令不得再進行皮影活動。春生被打成走資派,並遭到了批鬥。一天晚上,春生來到福貴家的門外,堅持讓他的老朋友收下他的存摺。當福貴意識到春生想自殺時,試圖勸阻他。突然,從未原諒過春生的家珍打開門栓,走了出去,沖著他大聲喊道:「春生,你記著,你還欠我們家一條命呢!你得好好活著!」在此期間,嫁給了二喜(姜武飾)的鳳霞要生產了,福貴和家珍連忙把她送往醫院。
然而,他們發現醫院里唯一的醫生只是一些護士學校的學生,因為有經驗的醫生都已經被打倒了。二喜設法把一個有經驗的老教授帶到醫院,但這個醫生由於三天沒吃飯,虛弱得連頭都快抬不起來了,福貴給這個醫生買饅頭吃。鳳霞生了,但隨後卻突然大出血,學生們手忙腳亂不知所措,而這時老教授因為饅頭吃的過急,噎著不能動......孩子雖然健康地出生了,但鳳霞卻由於大出血死去了……
影片結尾,福貴對饅頭說,「你是趕上好時候了,將來這日子就越來越好了。」 四十年,彈指一揮或是滄海桑田,無數黃面孔的、沉默的、堅韌的中國人就這默默地生活著。
⑦ 余華<活著>鳳霞生小孩大出血而死,我想問現代醫術怎麼應對大出血技術難嗎
及時止血啊,用止血鉗和葯物,現代醫院完全可以應付大出血,一點都不難
⑧ 梳理影片《活著》的情節線索和情節點
摘要 《活著》是張藝謀1994年執導的影片,這是一部根據余華小說《活著》改編的,講述了一個家庭闊綽,好吃懶做的公子哥,因為所處的年代以及一系列的歷史原因,在命運之前不得不低頭,不得不選擇接受。主人公在年老之際過的窮困潦倒,令人感到悲痛與絕望,最後成為一個時代的悲劇的縮影。
⑨ 《活著》里鳳霞怎麼有病的
鳳霞是小時候發高燒燒成聾啞的,家珍的病是操心操病的,兒子小學時因獻血救人被抽干血死的,幾經波折鳳霞成年後稼給了腿不靈活的二喜,過了一段很幸福的生活後懷孕了,可到了孩子出生就大出血而死了,鳳霞死後二喜在工地幹活又被水泥板壓死了,這樣的打擊不病才怪!書中原著是這樣寫的,電視劇與電影就有所改動!
⑩ 余華的書《活著》最讓你感動的是什麼
這本書很讓我感慨,也讓我感動。曾今祖輩篳路藍縷終於掙得一份家業,可是在敗家的後輩們無盡地揮霍下終於坐吃山空,真應了那句老話:「窮不過三代,富也不過三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