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搞笑電影 » 陪孩子看的日本電影
擴展閱讀
懷舊戰爭電影完整版100部 2025-07-05 15:53:43
兒童愛國電影排行榜 2025-07-05 14:35:03

陪孩子看的日本電影

發布時間: 2022-06-27 08:30:43

⑴ 適合8--11歲兒童看的的電影

1、《木偶奇遇記》(美國)

評價:通過皮諾曹的種種曲折、離奇的經歷,表現小木偶熱愛正義、痛恨邪惡、天真純潔的品質,教育兒童要抵禦種種誘惑,做一個誠實、聽話、愛學習、愛勞動,並能幫助父母的好孩子。

2、《雪人》(英國)

評價:作者故意採用彩色鉛筆,造成畫面朦朦朧朧的效果,令人有一種如真似幻的感覺,不知小男孩是在夢里,還是雪認真地從靜謐的冰雪世界中走出來了?傳奇的故事為孩子延伸了豐富的想像空間。

3、《丁丁歷險記》(美國)

評價:以冒險為主,輔以科學幻想的內容,內容幽默,同時倡導反戰、和平和人道主義思想,在西方國家非常著名。

4、《小美人魚》(美國)

評價:本片是迪斯尼動畫再造巔峰之作,開創了迪斯尼動畫的第二黃金時代。

5、《沒頭腦和不高興》(中國)

評價:「沒頭腦」記什麼都打個折扣,糊里糊塗的造了三百層的少年宮,卻把電梯給忘了;「不高興」任著自己的性子來,上台演《武松打虎》里的老虎,他不高興了,武松怎麼也「打不死」老虎。這兩個形象生動的角色和裡面生動的笑話讓幾代讀者笑破了肚皮。

6、《龍貓》(日本)

評價:描寫了日本在經濟高度發展前存在的美麗自然,那個只有孩子才能看見的不可思議世界和豐富的想像。

7、《獅子王》(美國)

評價:小獅子王辛巴在眾多熱情忠心的朋友的陪伴下,不但經歷了生命中最光榮的時刻,也遭遇了最艱難的挑戰,歷經生、死、愛、責任等生命中種種的考驗,最後終於登上了萬獸之王的寶座,也在周而復始生生不息的自然中體驗出生命的真義。本片榮獲1995年奧斯卡和金球獎最佳原著音樂和最佳電影歌曲兩項大獎,成為迪士尼近年來最成功的動畫電影。

8、《玩具總動員》(美國)

評價:本片的人物不再是非黑即白的「木刻畫」,而進入人性的灰色領域。胡迪的妒嫉和巴斯光年的傲慢是人所共有的弱點。編導沒有簡單區分誰對誰錯,而是細膩地挖掘每個人心態的形成和發展。

9、《小兵張嘎》(中國)

評價:影片講述的是1943年抗日戰爭時期,嚮往成為革命英雄的熱情少年張嘎營救了老鍾,隨後日軍掃盪村子,不僅嘎子的奶奶被殺,老鍾也被俘虜。嘎子帶著仇恨以及對戰斗生涯的嚮往,去尋找游擊隊,終於巧遇羅金保,如願進入雁翎隊,成為夢寐以求的小偵察員。

10、《小尼古拉》(法國)

評價:講述了一個法國小學生妙趣橫生的生活。在故事中,小尼古拉和他的夥伴們,與形形色色的大人們展開了「角逐」:老師、督學、學監、校長、部長……一個個「權威」出現在孩子們面前,似乎有一千個應該變得規規矩矩的理由,但孩子們還是把一切「嚴肅」的場面變成了好玩的「游戲」。

11、《天堂回信》(中國)

評價:描述五歲小孩晨晨因母親出國,把他托給爺爺照顧。爺爺是退休郵差,但仍熱心服務。他對孩子採取朋友的態度相處,爺孫倆發展出深厚的感情。無奈爺爺終因年老去世,晨晨用放風箏的方式把他寫給爺爺的信送到天堂去。該片人物簡單,故事清淡,卻洋溢出濃郁的親情,並深具時代感與教育性。

12、《愛·回家》(韓國)

評價:影片通過小外孫相宇從開始瞧不起又窮又啞的外婆,到逐漸被外婆無私偉大的愛感動的過程,向我們描述了一個濃濃的親情故事。

13、《仙履奇緣》(美國)

評價:可憐的仙杜瑞娜每天都有做不完的家事,精疲力盡的她仍得不到繼母的歡心。王子就要舉行選妃的舞會了,沒有禮服及馬車的仙杜麗娜怎麼辦?她能去參加這場盛會嗎?王子會找到他的新娘子嗎?

14、《白雪公主》(美國)

評價:世界電影史上第一部長動畫片。故事主要講述白雪公主因為美麗漂亮而被其後母妒忌,發誓要把她置於死地。但白雪公主先後得到武士、森林鳥獸及七個小矮人的幫助,逃過了一劫又一劫,後母則自食其果死於山崖下。

15、《大鬧天宮》(中國)

評價:講述了《西遊記》中一段膾炙人口的故事,將孫悟空這個具有猴的特徵、神的威力、人的感情的中國式的神話英雄,生動地再現於銀幕,藉助獨出心裁的藝術構思和藝術表現手法,使作品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得到了完美結合。

⑵ 暑假,要帶孩子去看哪些電影

1、《看上去很美》

年齡段:3-6歲。

內容:3歲的方槍槍在一個雪天被爸爸第一次帶到幼兒園來,他黑溜溜的眼睛冷冷地旁觀著這個奇怪的地方。

看點:個人自由與集體制度的抗爭、兒童心理(兒童的想像、兒童的社會性——同伴的交往、師幼的交往、攻擊性的行為)、教師落後的兒童觀和教育觀。



《看上去很美》主要劇情

方槍槍是個一直由奶奶帶著的3歲男孩兒,一下子被當軍人的爸爸丟進了幼兒園這個集體的環境里。生存的本能使他仔細地觀察這一新環境並盡可能迅速地融入這個新的社會里。

慈眉善目的唐老師讓他感到親近,而不苟言笑的李老師則讓他感到恐懼。小朋友們一個人一個性格,方槍槍試圖接近他們、了解他們,本能地尋找著自己的盟友。他很快就和陳南燕陳北燕兩姐妹成了朋友。


⑶ 日本動畫片,陪伴著中國青少年一代又一代的成長

中日動漫差距
其實我們國家和日本的起跑線是一樣的,如果大家看過50年代我們國家投拍的一部有代表性的動畫片叫做《美猴王》的就知道了,而和《美猴王》同時代的日本動畫片代表是《白蛇》,無論從畫風和技巧上來看,我們都比日本的優秀!!!可是為什麼從60年代之後,我們的差距卻越拉越大了呢?當然,我個人觀點是這不排除政治因素,在那文革動盪的歲月里,不可能有很優秀的動畫片出現,(電影都沒有,何況動畫片,試想一下,我們現在在cctv-6裡面看到的老電影有幾部是文革的時候拍的,《小兵張嘎》,《閃閃的紅星》之外就很少了),大部分都是50年代投拍的戰爭片!!!),而同時代的日本動畫業又怎麼樣了呢?60年代的日本正好是經濟發展的啟動期,政治經濟都在飛速發展,人民對物質文化的需要很強烈,就如我們80年代一樣!!在這一歷史背景下,日本的動畫業飛速發展,出現了大批的動畫高手,其中以手冢治蟲為代表的高手,創立了獨特的日本漫畫風格!!並培養了一大批的動畫從業者,今天我們看到的宮崎俊,高田薰等身上都能看到手冢的影子!!!

可以不客氣地說,60年代到80年代這20年是我們動畫發展的停滯期,可想而知為什麼我們現在的動畫為什麼有這么大的差距,這是沒有辦法的客觀原因,如果只是這種因為政治的原因造成我們的落後,我們沒有什麼好抱怨的,畢竟動畫只是精神生活方面的。經濟倒退20年我們都不再悲哀,而改革開放奮起直追!!!動畫落後又有什麼好抱怨,悲哀的呢?

可是,果真只有政治原因么?答案未必!!!!想想當年80年代中期的時候,我們的有些動畫廠出了一批像《黑貓警長》等既有故事性,又有趣味性,而且美術還相當不錯的動畫片,可以說是我們動畫的復甦,可是以後90年代這十年出了什麼呢?可以說-------沒有!!!

為什麼?就如上面幻蒼狼所說,我們的動畫業者的定位有問題,為什麼非的定位於5-10歲呢?
我們已經成年也很愛看動畫片么!!!看動畫片並不代表幼稚。並且日本美國的動畫片定位,雖然也主要是孩子,但是也兼顧了成年人的欣賞水平,宮崎俊的吉比利工作室出產的動畫片國內的孩子看過的有幾個呢?大部分的觀眾都是我們這些成年人!!!

而且中國其實並不缺乏動畫製作者,可是由於沒有合理而有效的把他們利用起來,而使他們流失到日本或美國在中國的動畫部里去了,具體什麼情況我也不太清楚,好像從一篇報道上說,深圳有一大批的我國優秀的青年漫畫家在替日本公司畫畫!!他們畫出的漫畫冠以日本的名義再打到中國來!!!!可悲呀!!!!為什麼不加以組織利用呢?

為什麼我們不能出現像日本吉比利這樣的工作室呢?可能與經濟環境與人的意識有關。何其悲哀呀!!!!

今年可稱作漫畫年,國內漫畫重地上海、廣州漫展不斷,本年度最大的一次漫展,也是新卡通發展15年來首次舉辦的大型漫展《中日青少年漫畫交流展》即將於國慶期間(10.1—10.7)在北京首都圖書館開展。日本漫畫在亞洲乃至世界享有盛譽,已形成巨大且成熟的產業鏈機制,每年給日本創造的巨大利潤使其成為日本的主流產業。但被稱作日本漫畫最大消費地的中國讀者讀到的大部分日本漫畫亦屬盜版,中國讀者在盜版中認識並喜愛著日本漫畫,而中國的原創漫畫卻在產業機制和盜版擠壓的雙重夾縫中艱難的前行,因創作資源、市場潛力和受眾資源的巨大,令作者、商家誰也不想放棄,因此中國漫畫產業化進程成為漫畫人和漫畫讀者最關心的話題。為此記者采訪到本次展覽主要策劃人漫畫作者涼。

張:日本漫畫在世界上都是很有名的,實際發展如何?

涼:日本的漫畫市場很大,形成也很早,他們第一批漫畫讀者到現在已六七十歲了。這種閱讀趣味一直保留,是一種全民看漫畫的形勢,日本漫畫家是全日本納稅人中收入最高的,在日本被通常認為最有錢的知名流行歌手還排在漫畫家之後。

張:為什麼會這樣?

涼:這是因為日本漫畫業完全產業化了,有很成熟的產業鏈和商業市場。在日本,一套新漫畫創作出來,會先在雜志連載,反響好立刻會發行單本,之後會改編動畫片,在收視不錯的情景下,連帶起周邊產品如漫畫人像貼片、電話卡、杯子、玩具等。緊接著,就會有廣告來用這些漫畫人物形象,不僅如此,在下一部新漫畫還沒出來時,這一部漫畫還會做成OVA(原創漫畫家影片或光碟)和DRAMA—CD(劇場CD)來補充這時期的市場空缺,這兩種後續產品因相對較低的成本和便捷的形式也會有很好的市場。此外,還會有電子游戲版,動畫影片,而上面這一系列的收入將分攤進入產業鏈。

張:依你看,國內漫畫與日本漫畫的差距在哪兒?

涼:最大的差距不在於技術,而在於國內的漫畫沒有產業化、市場化,沒有一個合理的產業鏈,使市場運營相當艱難。比如國內漫畫雜志中很多沒有直接的運營權,一套好漫畫如果出單行本就涉及書號,一套卡通本有時甚至要幾個書號;出動畫片的報批又是跨行業的,因利潤的走向不一,使報批極為復雜和漫長,這又是作為卡通漫畫這個產品特質不能承受的,更不要說製作動畫影片,OVA和DRAMA—CD了。這種機制下,國內漫畫雜志社被很大程度地局限住了。

張:事實上,漫畫家製造出來的偶像明星比真實的明星還具有更穩定的商業回報,比如明星包裝出來,還有可能因「隱退」、「毀約」、「變故」等危險使回收利潤不能完全保證,而漫畫形象會永遠忠於作者和承銷商家,而且每一個漫畫家都可能製造多個偶像,比如日本最暢銷的漫畫里的F4。

涼:對呀!像日本知名漫畫家鳥山明的《七龍珠》、富義博的《幽游白書》和武內直子的《美少女戰士》,不僅作品靠成熟的市場化運作衍生出巨大商業利潤,而且作者也成為全日本最富有的人之一。

張:但有人反映,日本還有很多不良漫畫正給國內青少年讀者帶來很多負面影響?

涼:這種現象出現,完全是唯利是圖、不負責的盜版書商造成的。在日本,漫畫有嚴格的限制級,按年齡、性別取向分類,劃分很細,還分12歲以下、18歲至20歲、成人等閱讀限制,在書店裡必須在不同區域擺放,有專人監督。因為日本漫畫不是像國內漫畫,題材還限制在諷刺、幽默或一些淺顯的兒童故事,他們的漫畫創作涉及到很深刻的主題,比如這次隨展來訪的日本有名的漫畫家裡中滿智子的作品就是根據名著《紅與黑》改編。國內盜版商不但不管限制級別,還專門將一些不適合兒童的讀物以兒童讀物面目出版,這對中國青少年的成長是很不負責任的。

張:你能從技術上評價一下中日漫畫作者的差距嗎?

涼:從最高水準上看,日本漫畫的技術不是遙不可及的。國內有很多很棒的漫畫作者,比如《北京卡通》的姚非拉原來在武大學計算機,現在很多漫畫讀者把他當偶像,那情景和一些歌星fans(歌迷)的感覺差不多。

張:但這些作者隊伍的整體是不是還不成型,為什麼這樣?

涼:其實隊型還是有的,陣容也不小,由於產業化程度太低,使做這一行的人要先有很多選擇,比如當漫畫作者一個月只能有3000元收入,去一個好的廣告公司就會是8000—10000元的收入;在人才競爭上,目前能留下來的,是一群憑著激情來做的,他們有很多無償的投入,比如一種愛國熱情,不願中國市場只有日本漫畫存在。事實上,國內原創漫畫市場發展到今天,幾乎是由於這些人存在。但激情不能當飯吃。

張:這次《中日青少年漫畫交流展》據說有1100幅日本漫畫、600幅中國漫畫,還安排了flash動畫電影欣賞、漫畫人物模仿秀劇場、中日漫畫大師簽名、漫畫評獎、社團交流、漫畫講座等多項活動,對國內卡通漫畫的推進會有很大的影響吧?

涼:這次《中日青少年漫畫交流展》可能對北方漫畫的直接影響更大,幾屆延續下來才會對國內漫畫最火的上海、廣州等城市影響更大。現在看上海漫畫產業化進程較快,他們的《卡通王》雜志已有了獨立運營權。這次展覽可以說是試圖激活北京一直沉寂的漫畫市場,因為這樣大型的展覽就像一個行業的標志物,會帶進很多商業投入。雖然在最初的投入中會「死傷無數」,但是對漫畫產業化推進肯定有好處。因為北京是政治、文化中心,因此應該是漫畫產業推進巨變的惟一出發城市。

張:希望是個好結果。

大家對中日動畫差距的評價有多種多樣,人才,技術,資金。。等等。不一而足。。
其實中日的動畫,我覺得根本就沒有什麼可比性。。新中國建立50年了。能放到檯面上的
動畫有幾個?一個《黒貓警長》一個《葫蘆娃》再加一個《大鬧天宮》這個就已經是我們動畫事業的全部代表了。。。你們覺得以這幾部動畫(而且還都是10幾年前的作品),我們就能說我們也有自己的動畫?我們的動畫也不比日本的差。。甚至要比他們好了???那不是在說笑嘛???
如果真的要找差距,希望以此來有所覺悟,以至於有所發展的話,我覺得日本動畫比中國好的原因很簡單:
他們是把動畫真正當作一個事業,一個產業來做的!而中國對待動畫的態度還只是一個教育幼兒的工具!
就是那麼簡單!如果不從觀念上扭轉過來,即使將來經濟再發達,作出的動畫依然還是現在的這個水平,最多畫的精細一點而已!
打個比方,這個就好像,你向一個貧困農村放救濟款,沒有致富觀念的農民,就是開個大會,大家把錢都分了;而有經濟頭腦的村民會大家一起討論,如果利用這筆錢來賺取更多的錢,直至走上小康。這裡面就是一個觀念的問題。
事實上,在目前的中國,還是處於那個農民分救濟款的階段。沒有人,(也許有)打算把動畫當作一個事業來作。看看前不久的中央台的那個什麼計劃千集動畫。。fanit...根本就是在浪費錢和精力胡搞嘛!!!
事實上,我們還依然沒有看到我們的主流的社會中(當局者)有什麼改變的趨向。誠如中央台哪些沒完沒了的大頭大眼目光呆滯的動畫片!
所以中國的動畫最大問題,不是資金,(錢少也可以拍出高質量的動畫),也不是人才(中國有很多優秀的動畫人才),而是一個的觀念。。。我們的當局者,對動畫的態度問題,直接制約著動畫的發展。這個反映在動畫的製作思路,以及與之直接相關的動畫劇本寫作上。
如果主流的當局無法有所改變,那麼真正想作一些真正動畫的中國人也是無從著手的。(聽說前不久北京的首屆獨立映像節上,有部一個深圳人作的10分鍾的動畫《TALK》 獲得了一等獎。據說那個動畫是真正反應目前中國的動畫發展水平)
如果我們的所有的動畫都是本著教育人為根本出發點的時候,這個動畫在開始就已經毀了。。。而這個恰恰是我們的當局者所最願意乾的事情。。所謂的「思想把關」!
在這里,我想談談我所看到的宮崎峻的最新片《千尋》的製作花絮的觀後感。撇開吉卜力他們一絲不苟的嚴謹工作作風不談,裡面宮崎峻的一句話給我影響很深:他說,我作這個片子,就是為了那些即將10歲,或者現在是10歲,或者已經10歲的人看的。希望大家都能想起那個時候(大意如此)。他的動畫是要教育孩子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嗎? 不是。。他的動畫更多的是一種回憶,一種敘述。一種對美好,純真時光的描寫。 好的動畫,感動人是在不經意間的。。。。那麼在這樣的感動中,大家也能學到什麼是真正我們需要的。。。。。。
最後,我想說一個很早很早以前看到的,我所唯一喜歡的國產動畫:《小蝌蚪找媽媽》。。濃濃的中國特色的水墨小動畫。很短,但是很有意境。中國人自己的特色!~比起現在的國產動畫要好上百倍!
我再想如果當時我們能堅持這種中國山水似的動畫風格。好好發展,是不是就擁有有具有中國獨特風格的動畫那?試想,如果三國演義,這樣的題材,用這樣的風格演繹出來,是不是更有味道那?!也許這個只是假設,我們看到的更多的國產動畫,更多的是偽日似風格。什麼都不是。。。

據日本有關方面公布的調查數據顯示,2004年,日本國內電影院上映的動漫片約為81部,日本的電視台每周播放動漫節目80多集,一年播放的動漫作品節目接近4000集。在日本所有的出版物中,漫畫讀物就佔了40%,平均每天有25本漫畫單行本問世。
據日本經濟產業省統計,2002年日本動畫片在美國的銷售額達43.6億美元,是美國進口的日本鋼鐵產品價值的三倍多。而去年,中國的動漫產業總收入也不過100億元人民幣�其中相當一部分是外商支付的加工費。
根據中國國家廣電總局要求,國產動畫片在電視台的播出應當占動畫片播出總量的60%,實際上,2004年,我國國內動畫片生產總量只有2.9萬分鍾,市場需卻在26.8萬分鍾,電視台動畫片資源嚴重不足;2005年是動畫產業進一步發展的春天,但僅有的幾個動畫頻道幾乎都出現了片荒,一部動畫片被翻來復去地播放,預示著中國動畫尚不能自給自足。

眾所周知,中日動漫的差距是十分明顯的,具體有多明顯我就不說了,說出來徒增傷悲。但是中日動漫為什麼會有如此之差距呢?這是一個非常值得討論的問題。
有人認為中日動漫差距是由於中國漫畫起步晚造成的,誠然,中國的漫畫的確在進入商業化上要比日本晚很多,但這並不是問題之所在,中國的足球起步很早吧,中國的乒乓球起步不早吧;還有人認為中日動漫差距是因為中國漫畫家的畫工問題,這也不是問題的所在——《三毛流浪記》的畫風決不是像日本的卡通漫畫那樣,但是它確是經典的漫畫。我個人認為,中日動漫差距是由於中國的漫畫家對動漫的認識和態度的問題,一直以來卡通漫畫的閱讀對象都認為是4—8歲的兒童,因此看看我們市面上所有的中國卡通吧:《藍貓淘氣3000問》、《怪城》、《大頭兒子小頭爸爸》、《熊貓京京》、《封神榜》、《灰豆兒》(大概是這個名字吧)還有一些我實在是懶得記住它們的名字了,這些無疑例外的把觀眾范圍定在4—8歲上!更說明問題的是在《新世紀福音戰士》的引進上,對於這件事我本不想提的,但是不得不提!這是中國引進的外國漫畫的最大的敗筆!不僅配音的人物語氣、性格與原作格格不入,而且對原作的台詞、劇情枉加改編,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那些人只把EVA定為只面向青少年的卡通。因此原作中對生活,對自我存在,對人際之間的那些深刻的思考避而不談,只把EVA中的戰斗一格不少的放了出來。再看看國人漫畫家顏開畫的《雪椰》這可以說是中國漫畫的成功的代表作了,雖然有人認為顏開的畫風極像日本的漫畫,沒有中國的特色,但是我要問,什麼才是中國自己的特色?特色這玩意這是個很抽象的東西,甚至是很不實際的東西。為了「與別人不一樣而不一樣」和「因為不一樣而受人喜歡」是不同的,現在的中國漫畫的愛好者除了孩子還有什麼,而現在中國的動漫作家還為了他國的孩子喜歡而沾沾自喜,慚愧啊。另外一個影響中國動漫的則是中國動漫製作者對動漫製作的態度問題了。中國的漫畫倒還算不錯,但中國動畫製作上就十分的明顯了。中國現在的動畫還存在著遠近的大小比例不一致(如《藍貓淘氣3000問》),顏色前後不一致甚至溢出邊框(如《灰豆兒》)等低級的錯誤,這些問題只要在監制過程中很容易就能發現。當我第一次看我國和加拿大合作的《鴨子偵探》,雖然從畫風上一眼就能認出是中國作品(前面說到的中國特色頗有收效),但在整部影片中卻沒有一處類似的毛病,甚至我敢說那是一部很好的動畫,於是我懷疑它是否是國產動畫,但監制中的外國人名似乎可以給我一個答案。沒有國外朋友的監督的話,那麼《寶蓮燈》的成功說明了什麼?中國是可以出好游戲的,但是就是要看製作者的工作態度。
再說說日本的動漫,詳細的介紹就免了,大家知道的可能比我還多。我要說的是日本人對動漫的認識和態度。日本的動畫有專門的聲優——我們也有,但是寥寥無幾;日本有專業製作動漫的工作室——我們也有,但規模、人員上都不如日本(經費問題很嚴重);日本的漫畫家有很多,而且許多孩子也都志願做一名漫畫家、日本有完整的動漫運作體系——我們也……。
總的來說,中國與日本的動漫差距是顯而易見的,拋開這個那個的外界原因,中日動漫的差距就是對動漫認識、態度上的差距,想想我們現在還在為看動漫會不會影響學習而爭論,又怎麼能讓我們的動漫有所發展呢?

⑷ 較適合小學生和初中生看的日本動畫片有哪些(女生)

《迷糊天使》小學生們的可愛故事,角色很可愛,也是小學5,6年級的角色,內容也很感動溫馨。非常的適合小朋友看。 《天使怪盜》雖然有愛情,但是是非常純潔的感覺,就那種小學和中學情竇初開的感覺,劇情方面也很可愛,小學生和初中生很適合看。 《魔法少女櫻》,想LZ應該是看過百變小櫻了,這個確實很適合小孩子看,中國電視台都有放的。

⑸ 請問,有哪些適合和孩子一起看的電影

‍‍看孩子多大吧,我兒子剛上幼兒園,我和他一起去看過《功夫熊貓1》還有《獅子王》,感覺還不錯的,孩子第一次電影院,很新奇,一直在問我問題,電影院為什麼有那麼大的電視,覺得很好,很能增進父親和孩子之間的感情。‍‍

⑹ 日本有哪些值得推薦的家庭片

No.1《步履不停》由著名日本演員阿部寬主演。講述了退休醫生恭平一家,在大兒子純平第15年頭的忌日,二兒子良多帶著自己的妻子(妻子是二婚)和妻子的兒子會家祭典大哥,同時姐姐千奈美帶著自己的孩子和丈夫也一同回到了家。平靜的橫山家再次熱鬧了起來。最讓我感慨的電影的最後,總是抱怨爸爸媽媽的良多,卻在多年後對女人說起母親說過的話『黃蝴蝶本來是白色的,當他們度過了一個冬天就變成了黃色』。逝者已逝,我們唯有不斷向前。
No2.《小花的味增湯》
該影片由廣末涼子、瀧藤賢一等主演,改編自原作小說小花的味增湯。影片主要講述的是,一個叫做信吾男人,被大家認為是個十分無趣的傢伙,他在一家報社編劇,直到一天一個叫千惠的女大學生進入了他的生活,千惠性格開朗且溫和,喜歡唱歌,信吾從見到千惠的第一眼就愛上了這個美麗的女子,隨即對千惠展開了猛烈的追求,一天晚上,信吾發現千惠的胸口好像有腫塊,果然去檢查了才發現千惠得了乳腺癌,信吾並沒有因為千惠的病放棄千惠,並向千惠求了婚,婚後的日子,信吾一直帶著千惠治病,病情得到穩定後,又過了幾年,千惠懷孕了,可是有癌症的千惠不能要這個孩子,經過很強的心裡斗爭,千惠最終還是剩下了小花,小花一出生,千惠就住進了治療室,又過了幾年,千惠回到家開始教小花做味增湯,千惠希望在以後沒有自己的日子裡,小花能照顧好自己和信吾。
No.3《海街日記》
由凌瀨遙、長澤雅美、夏帆等主演的電影。與是枝裕和的其他作品一樣,滿滿的日式小清新、滿滿的溫情。主要講述了家住日本鐮倉的香田三姐妹,從小父母就離異的三姐妹,父親另娶他人,母親整日環游世界,由大姐香田幸帶大的相依為命的三姐妹,在父親去世後,參加完父親葬禮的三姐妹毅然選擇將同父異母的妹妹淺野玲,帶回鐮倉一通居住。期間發生了很多有趣又溫柔的故事。

⑺ 大家有沒有日本的勵志或者溫馨的動漫或者電影,想和老媽一起看,我才高一的。

《阿信》
這是一部描寫阿信一生艱辛創業故事的電視連續劇。日本1983年電視劇
從1983年起,由日本廣播協會播映,時間長達一年。阿信,一個在人生道路上有過太多的艱難、困苦的搏擊者,面對著超負荷的勞動、爸爸的毒打、婆婆的虐待、孩子的流產、丈夫的自殺、兒子的戰死、企業的破產,她表現出常人難以想像的韌勁和不屈不撓的鬥志,終於從一個七歲就被迫出來打工的女傭,變成一位擁有十六家超級市場的商業奇女子。那純真、善良、勇敢、頑強的性格特徵,那勤奮、真誠、坦率、堅韌的優良品質,會給您留下深刻的印象。
http://ke..com/view/14072.htm#

⑻ 有一部日本兒童電影,是真人和動畫相結合拍攝的,講的是小男孩在鄉下遇到各種妖怪的事情,請問叫什麼名字

是不是還有洗澡盆里的污垢鬼的故事,名字叫「少年佚事」我也好懷念那個片子,要想下載只能在bt@china上碰運氣了。
另外網上喜歡用它的另外一個名字《童年軼事》或者《童年佚事》我之所以記住名字,是因為那時候不知道那個字怎麼念。很多人的記憶也記不清到底是哪個字了。
不過這部電影的資料很難找,我沒時間找了,剛才搜了一下只是在一些人的回憶blog里有提到這部電影
如果你找到下載給我說聲,我也想看好懷念
在這個帖子里http://bbs.hbvhbv.com/dispbbs.asp?boardid=17&id=373340有提到其中的一部分劇情,如果沒記錯就是那部

哈哈,還是我,我又發現了很多線索,原來很多人和我們一樣在回憶這個電影,你可以看下以下兩個頁面:
http://..com/question/18589464.html?fr=qrl3
http://3748570.163888.net/blog?show=175279

⑼ 香港的鬼片、和適宜7歲小孩看的日本動畫片和電影、

鬼片: 陰陽路 第一誡 夜半一點鍾 香港第一凶宅 恐怖熱線系列 山村老屍 異度空間(張國榮) 動畫片: 櫻桃小丸子 百變小櫻 網球王子 機器貓 聰明的一休 叮當貓 代號17 日本電影: 我與狗狗的十個約定 一升的眼淚

⑽ 一部日本電影,講的是媽媽病死後,靈魂借秋風回來照顧丈夫和兒子的電影

《借著雨點說愛你》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a4DJnXuEPTP4MmAtkMs12Q

提取碼:mrxd

《借著雨點說愛你》又叫《現在,很想見你》改編自市川拓司的同名小說,是由土井裕泰執導,竹內結子、中村獅童、武井證主演的奇幻愛情片。影片講述了雨季到來時,死去的澪復活,在六周的時間內與丈夫和兒子重續夫妻情、母子情,感受家庭溫暖的故事。該片於2004年10月30日在日本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