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搞笑電影 » 孩子敬畏自然的電影

孩子敬畏自然的電影

發布時間: 2022-06-24 10:51:18

Ⅰ 電影《奇幻森林》,憑什麼說這個森林很奇幻!主要是哪幾點原因

由於本人對迪士尼的影片一直有著一種執念,因此影片上映前我就密切關注了。這絕對是一部適合一家人一起觀看的電影,影片改編自經典童話和經典動畫片加上真人的融入,又沒有血腥的場面老少皆宜,並且相當有教育意義。

其三,回到劇情。老實說我個人對這種能預想的劇情並不反感,因此這部片子的劇情我是很喜歡,過程中夾雜著搞笑與感動。故事情節節奏的忽高忽低,配上近乎真實的動物聲音和震撼的音響,絕對不會讓你打瞌睡。

片子有許多觸及內心脆弱的地方,如果你很久沒有酣暢淋漓的流過眼淚了,那麼這部片子你不容錯過!

Ⅱ 宮崎駿有哪些必看的電影

1、風之谷
1984年,故事中看似死亡森林的腐海及居住在腐海中的巨大昆蟲以及群蟲之王「王蟲」皆是為了使污染的大地復元而生。而主角娜烏西卡從小生長的地方「風之谷」則象徵著人與自然共生共榮的處女大地。人類文明因為戰爭「火之七日」而崩毀的千年之後,荒蕪的大地被放出有毒瘴氣的菌類森林「腐海」所覆蓋,那裡居住著巨大昆蟲,是一座死寂的森林。某夜......
2、天空之城
1986年,傳說Laputa是一個超然雲上、浮於空中的"天空之城"。 希達有一塊傳家之寶的飛行石,可以指引"天空之城"之路,於是強盜和野心勃勃的將軍紛紛打上了希達的主意......
宮崎駿,經典,日本動畫,推薦
3、龍貓,1988年,主人公小月在母親生病住院後,父親帶著她與四歲的妹妹小梅到鄉間的居住。她們對那裡的環境都感到十分新奇,也發現了一些有趣的事情。她們在一棵大叔底下見到了傳說中只有好孩子才能看得見的龍貓......
4、魔女宅急便
1989年,魔女家庭的少女琪琪要成為一個合格的魔女,必須經過社會實踐的考驗。琪琪利用自己會飛行的本領,在麵包店打工和送快遞,但是卻造成了很多麻煩......
5、紅豬
1992年,故事發生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義大利,主人公魯克因為詛咒變成豬的飛行員,曼馬由特隊打劫了一艘由威尼斯出發的郵輪,並且綁架了小學女校的學生,波魯克成功的打敗了曼馬由特隊,並結下樑子.......
6、幽靈公主
1997年,古時遭受侵略而移居遠方的蝦夷族青年阿斯達卡,為了拯救遭受危險的村人,右手被凶煞神詛咒,為了尋找解除詛咒的方法,阿斯達卡決定離開親人到西方去流浪。在旅行中他見到了一群由幻姬大人領導的貧窮人們。他們在麒鱗獸的森林開采鐵礦,並在森林中建立煉鐵廠。然而森林中的種種生物都視他們為敵,總是襲擊人類......
7、千與千尋
2001年,10歲的少女千尋與父母一起從都市搬家到了鄉下。沒想到在搬家的途中,一家人發生了意外。他們進入了湯屋老闆魔女控制的奇特世界——在那裡不勞動的人將會被變成動物,父母因貪吃變成了豬......
8、哈爾的移動城堡
2004年,19世紀末的歐洲,荒地出現了一座移動的城堡,傳說城堡中的邪惡巫師哈爾會吃掉姑娘的心。蘇菲是個18歲的少女,被荒野女巫詛咒,變成了一個90歲的老太太,她被迫離家出走,走進了移動城堡......
9、懸崖上的金魚姬
2008年,波妞是一條住在深海里的人魚,有一天被山崖下岩石遍布的海灘上玩耍的宗介拾回並養在一個綠色的塑膠水桶里,為了跟宗介生活在一起,波妞想要變成人形......
10、起風了
2013年,講述的是日本零式戰斗機的開發者堀越二郎年輕時的故事。20世紀20~30年代的日本動盪不安,貧困與疾病,加上不景氣的經濟和破壞力巨大的關東大地震,讓生活在這座島嶼上的人民惶惶不可終日。自幼便對飛機抱以濃厚興趣的堀越二郎,與他所景仰的義大利飛機設計師卡普羅尼建立了穿越時空的友情,並從對方那裡汲取勇氣和靈感,他發誓設計並製造出優美的飛機......

Ⅲ 動畫電影推薦,能激勵孩紙提高自信的。

《別惹螞蟻》~~
想像下你是個在校沒朋友,沒人陪你玩,又被惡霸欺負的小孩?這是件多麼可怕的事。在華納兄弟出品的動畫片《別惹螞蟻》里的主人公就遇到這種狀況。故事根據童話作家約翰·尼科爾(John Nickle)創作的同名兒童小說改編,講述剛搬家的盧卡斯,在學校沒朋友,又被鄰居惡霸欺負,只好把怒氣出在螞蟻上,破壞他們的巢穴,不料螞蟻起來報復,用一把神奇縮小槍,將盧卡斯變成螞蟻般大小,並把他帶回巢穴一同生活,經過這次,盧卡斯學會了寬容與同情,友情的真諦和欣賞和敬畏自然本身。《別惹螞蟻》存在兩個解釋:其一為電影,其二為改編同名電影的冒險類游戲。
《贊比西亞大冒險》~~
講述一 只名為凱的獵鷹,離開家園,前往維多利亞瀑布之角的飛鳥王國,中間學會了為自己集體而戰斗。談及這部動畫片,導演韋恩·索恩利說:「我們正在開啟一扇,讓許多孩子們看到一個從未見過的世界,壯觀的贊比西河谷,磅礴的維多利亞瀑布和豐富多樣的非洲文化以及飛鳥生靈。
《貓頭鷹王國》~~
一隻名叫賽林(Soren)的小谷倉貓頭鷹,剛剛出生沒多久,本應在爸爸媽媽的懷抱中撒嬌,並等著最激動的時刻的到來——爸爸教他學飛——這也是所有小雛鳥最盼望的事情,賽林卻在沉睡中遭受到暗算,被推出溫暖的窩,並被邪惡的貓頭鷹擄到聖靈梟貓頭鷹孤兒院(St. Aegolius Academy for Orphaned Owls),並在那裡親身經歷和目睹到一些極其可怕和殘忍的事情,他意識到這股邪惡的力量即將打碎貓頭鷹王國的安寧,於是,賽林的生活軌跡從此改變,同時改變的也有它對世界的看法——曾經世界在他眼中是玫瑰色的,卻不知道絢爛之後也藏著黑暗與陰霾。於是,一個神奇的旅程就此開始。一路上,賽林和其朋友將一起找尋真理,與不可想像的危險戰斗,由一隻曾經弱不禁風的小雛鳥到最後王者歸來。

勵志的動畫片有很多~~也很好看~最好是家長陪著孩子一起看~要不斷鼓勵孩子讓他知道他是最棒的!家長可以看看《阿甘正傳》~~謝謝

Ⅳ 有什麼強烈推薦的電影

《人生遙控器》
一部可以快進、暫停人生的遙控器,一個奇妙的夢,讓人們看到了生活的珍貴,這並不是一部純喜劇,也蘊含了很多生活的哲理
《海盜電台》
一群喜愛搖滾的青年,不顧政府的反對,在一艘船上盡情歌唱,最終在逃跑過程中觸礁沉船,但他們卻在歌迷的救援中得以倖存
《錄取通知》
一個沒有任何大學錄取的學生,為欺騙老爸自建大學,然而好友設計的學校主頁竟然真的具有錄取功能,於是,上萬學生投奔他而來,附近大學的校長以詐騙罪起訴,最終他在法庭上慷慨陳詞,獲得成功
《楚門的世界》
更像是一部勵志片,主角發現自我,逃出攝影棚,不要表演的虛假,即使是美好
只要生活的真實,即便是殘酷

劇情是手打的,所以有些語言也許會不恰當,望見諒

Ⅳ 電影《奇幻森林》值得一看嗎

影片《奇幻森林》中講述了人生來的規則,懂得其中所傳達的道理能夠幫助我們解決迷惘時期的困惑,所以這部電影值得所有人去觀看。奇幻兩個字對觀眾來說是有吸引力的,所以這個名字就足夠讓人好奇,懷著對奇幻的期待的成人或小孩都可以去看看,因為這也是一部經典的童話,用電影獨特的手法把這個童話講述的淋漓盡致。通俗點說,這是部很好看的電影。

在影片當中,我們能看到在人眼中兇狠的狼群有多團結,萬物都有生存法則,打破了就要負起這份責任,而且也能從影片中得到感動,這可能也是影片想告訴我們的道理。其實為什麼這么多導演喜歡拍電影,無非就是想用簡短的時間,來精簡的述說這些關於人生的大道理,所以這部影片很適合所有人去觀看,沉靜下來會明白很多平時不在意的道理。

Ⅵ 宮崎駿必看的6部電影有哪些

宮崎駿必看的6部電影有以下這些:

《千與千尋》:豆瓣評分高達9.4,獲得了包括奧斯卡金像獎、柏林電影節等多個獎項,很多影迷表示,這是宮崎駿最好的一部電影;真的是一部值得反復觀看的片子,每一次看一定都會有不同的感悟。

《龍貓》:豆瓣評分9.2;講述了小月姐妹兩個因為媽媽生病,被爸爸帶去鄉下居住,她們在鄉下遇到了許多神秘小精靈,還與一隻白白胖胖的龍貓成為了朋友,龍貓與小精靈們利用他們的神奇力量,為小月與妹妹帶來了很多神奇的景觀,令她們大開眼界。龍貓還能召喚出貓巴士,幫助姐妹去看望醫院的母親。

《魔女宅急便》:這是一部清新可人的成長類影片,講的是剛滿13歲的魔法少女琪琪,按照魔法界的規定,外出修行而發生的故事。這部片子以純真無邪的女孩為主角,通過她的成長來告訴人們,成長的結果並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過程,以及在過程中遇到的所有經歷。

《風之谷》:這是宮崎駿較為早期的一部作品,講述的是在人類工業文明毀滅後,殘存的人類為了生存和蟲族之間不斷戰爭以及強國想要建立霸權主義的故事。影片的主旨是讓人們保護環境,倡導人們敬畏自然。而片中獨特的世界觀以及價值觀,對日本的動畫產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哈爾的移動城堡》:這部片子是宮崎駿繼《魔女宅急便》之後又一部具有濃厚原著色彩的作品,改編自英國小說家黛安娜·W·瓊斯的《魔法師哈威爾與火之惡魔》。這部片子畫面唯美,情節感人,讓人們體會到的是執著又感人心脾的愛情。

《天空之城》:這是一部充滿了新鮮電影元素的片子,用近乎完美的手法,刻畫出了故事所發生時代的世界,既有點科幻,又有些神話色彩。緊張激烈的情節貫穿整部電影,但蔚藍的天空和濃濃的白雲反而將尖銳的沖突淡化得更耐人尋味。

Ⅶ 電影《天火》片尾的那段文字是什麼

那段文字:敬畏自然
行有所止
守望相助
珍愛彼此
謹以此片至敬災難中無畏前行的勇者
並獻給每一個相信愛與希望的人

Ⅷ 《風之谷》的主題是什麼是為了提醒人們敬畏自然嗎

也是有這方面意思的

風之谷分動畫和漫畫,很多人知道漫畫版的存在,但是並沒有看過。動畫版的內容相當於漫畫版的序章,主要人物只出場了三分之一,內容和漫畫版序章基本是一致的,主要是呼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以及人與人和諧相處,然而進入主線後,動畫版無論劇情還是主題都被徹底推翻了。

作為一個以「與自然和諧相處」開頭的故事,風之谷打了環保主義的臉,尤其是那些視自然為神聖,要求把人類對自然的影響減少到最小的原始環保主義。漫畫前半部分安排的自然界的各種奇跡最後都被證明是古人安排的一場戲,原本是希望在這一步就唬住人類(也就是動畫版結尾的那個狀態),漫畫中娜烏西卡和瑟爾穆得知真相後也是大受打擊。

宮崎駿並沒有否定環保本身,他只是希望能夠更加理智的看待人與自然的關系,自然並不神聖,神聖的是生命,而沒有自由,生命就沒有意義。人類如何對待自然就會如何對待自己,「改造自然」和「改造人類」一樣,都是讓生命失去神性的做法。

看過一個格瓦拉的傳記,裡面這樣總結格瓦拉的價值觀:為了建造理想中的未來,他想要毀滅身邊的一切。漫畫里的理想鄉和陵墓,其實指的就是這種東西,宮崎駿曾經見證左翼運動的興起和失敗,也只有他們那代人才會畫出這樣的故事。

實際上,宮崎駿筆下的自然可以視為「命運」的隱喻,所謂「享受命運給你准備的每一道菜」只是一種看上去很酷的懦弱而已,而想要操縱命運也是不現實的妄想,正因為無法看穿,人才成為人,迷茫和痛苦是我們活著的證明。

故事最後,在自由和生存之間,娜烏西卡選擇了自由,風是自由的象徵,娜烏西卡是風之谷的公主,這就是標題的含義——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

Ⅸ 最值得和小孩一起欣賞的電影,都有哪些

好的電影可以教會孩子真正的愛,努力和不懼挫折。陪孩子一起看電影,這是非常好的親子時光,父母跟孩子觀看後也會討論其中情節,甚至一些有趣搞笑的橋段,會成為家裡的輕松時刻。個人分享幾部適合跟孩子一起看的影片。

第一部,尋夢環游記。影片中的經典台詞是:當這個世界沒有人再記得你的時候,你才會真正地從這個世界消逝。這部影片將「死亡」以童話的方式表達給孩子,同時告訴孩子,無論是你現在擁有的還是已經失去的,都是你人生的寶貴財富。

還有一部是,地球上的星星。影片的經典台詞: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特的,他們總有一天會找到屬於自己的路。這部優秀的兒童影片,由國際巨星阿米爾汗主演。影片講述的是一個患有閱讀障礙的超級差生,是如何突破自己,贏得尊重,發散出自己獨特的光芒。

另外推薦宮崎駿的幾部電影,他對人文主義和自然主義的關注,崇尚並且敬畏自然,所以能讓孩子們感受到一些美好的東西。

Ⅹ 《敬畏自然》怎樣理解「敬畏自然」的含義

敬畏自然
作者:初蘇華
(2019年8月26日)

天地即自然,天地萬物成自然。
自然運行規律有序,自然萬物協調平衡,自然而然,「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
生命來自於自然,命運取決於自然,自然養育萬物,人以自然為本。

(一)人是自然的,人依存於自然
人是大自然的產物,人生來是自然的。人體的氣血運行,機能作用,與天地日月的運行是相應一致的,是屬於同一規則和原理;人的肌體和器官功能,也是與自然界相配相應。可以說,自然大天地,人體小天地。
《黃帝內經·素問》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於陰陽。天地之間,六合之內,其氣九州、九竅、五臟、十二節,皆通乎天氣。其生五,其氣三。數犯此者,則邪氣傷人,此壽命之本也。」就是說,自古人與自然界相通相合是生命的根本,其本於陰陽。在天地之間,南北東西上下之內,無論是九州大地,還是人的九竅、五臟、十二節之氣,都與自然之氣相通。其生是五行與五臟相應,其氣是天、地、人三氣相合。如果經常違反與自然的相應相合,邪氣就會傷害人體,這就是壽命的根本。因而,順自然者生,逆自然者亡。
人的生命機體和生命活動與自然息息相通,表現為自然的狀況和運行,人是自然的。只是在現實生活中,由於人的慾望和放任而使人變的不自然,因而改變了人的自然壽命。
自然的人屬於自然,與大自然密切關聯,是大自然有機整體的一個組成部分。中國古代先哲提出了「天人合一」的自然觀。這是一個超凡的認識。這個認識可以理解為:天與人共生合一;天與人相映合一;天與人和愛合一;天與人本原同一而合一;人合於天而天人合一。
自然的人依存於自然,也就是說,人的生存依賴於大自然,服從於大自然。人是以自然為本的。
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的載體,人類在自然的孕育中演化成長。自然而然的生態循環系統,是大自然為人類創造的自然良好的生存環境,人類生命依賴於大自然,人類無法脫離大自然而生存。
同時,人服從於大自然,人隨自然狀況而變。自然純潔,生命純潔;自然渾濁,生命渾濁;自然正常,生命正常;自然異常,生命異常。自然境況決定了人的境況,這就如俗話所說的「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
人依存於自然不是被動的,人有主觀能動性,人可以主動選擇或創造有利於生命生存的自然環境。
比如風水,就是利用大自然的氣理,主動選擇有利於人類生存的生態環境。氣是萬物本原。人屬於自然,人之氣行,隨自然之氣而行,因而,風水狀況,就決定了人身之氣的狀況,也就決定了人的命運狀況。風水的核心,不是去毀壞自然生態,而是通過認識自然生態,選擇氣聚或氣旺的優良自然環境,避開氣散或氣衰的惡劣自然環境,改善人的生存命運,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

(二)自然有靈,懲惡祐善
自然界是一個生命的世界,天地萬物皆有靈。所謂「靈」,是為生命之靈,精神之根,本原之氣能。也就是說,天地萬物都是有生命的。
大自然作為自然萬物構成的有機整體,是一個生命機體。大自然也是有靈的。
有靈即有情,有情即有義。
大自然雖然萬千物種,千姿百態,盡管神奇莫測,千變萬化,但實際上,其內在的本源都歸結為一個規律有序運行的能量場。這個能量場,涵括大自然萬事萬物;這個能量場,與大自然萬物之靈關聯感應;這個能量場,調節保持大自然萬物的生態平衡,即平衡大自然萬物活動所產生的一切不平。因此,大自然的情和義,是其能量場平衡一切不平的作用表現,是其平衡作用所體現的公平正義,是其生命之靈的自然性情,實際的表現為懲惡祐善。
老子說:「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老子·第七十七章》)。因而,所謂「天道」,應該就是自然之道。天道的作用,是通過大自然的能量場實現的。所以,老子說得好:「天網恢恢,疏而不失」(《老子·第七十三章》)。有誰能置身於大自然之外?有誰能逃得脫大自然能量場這張恢恢法網呢?
人處在大自然之中,必然與大自然能量場密切關聯,人對自然的任何行為,大自然都不是靜默地承受,都會得到大自然的應有回應,一切都是有來有往的,而且一切來往都是平衡的。任何人事,無一例外。大自然的這種回應,是能量場的回應;能量場的回應,是改變人的命運的回應。因而,大自然之靈,或許就是人們所說的「神靈」吧。
天地有情,自然有義。
因此,你怎樣對待自然,將會得到自然的怎樣對待。善待保護自然,即是善待保護生命,就是行善積德,會得到自然的善待保護;破壞損害自然,即是破壞損害生命,就是做下惡行,將會得到自然的懲罰。
因而,你怎樣對待自然,就將會得到怎樣的命運。對待自然的好壞善惡,決定了應有的吉凶禍福。大自然通過其能量場,感應每個人的行為善惡,平衡每個人的生命得失,從而體現公平正義,實現懲惡祐善。所以,保護自然者,有福;破壞自然者,有禍。
從風水的角度看,破壞自然環境,就是破壞了自己的風水,使自己成為衰氣之身,不論到了哪裡都不會有好的風水,即使在其他地方有意選擇了好的風水,也是不會長久保持的,其結果,非但不會藉助風水得利,反而產生的不利因素會更多。反之,保護自然環境,就是保護改善了自己的風水,好運氣將伴隨而來。
如果我們注意追蹤觀察的話,就會發現:破壞自然環境、污染自然環境的人,或許可能一時得利,但都沒有什麼好的結果,其結果所及,或本人,或家庭,或子女。保護自然環境的人,可能一時吃虧,但最終都會有好報。
實際上,人生的消費,盡管多種多樣,都歸結為對自然資源的消費。一個人的命運是有定數的,人生的消費消耗,都是對自己命運定數的消費消耗。可以說,一個人命運的定數,實際是他消耗使用自然資源的定數。一個人,毀壞自然,污染環境,浪費自然資源,實際是在加速消耗自己的命運定數,是在折損自己的命運,那麼可想而知,怎麼會有好的命運結果呢?
需要說明的是,一個人的命運定數,與其擁有的財富沒有相關關系。也就是說,一個人財富的多少,並不表示其命運定數的大小。在大自然的能量場中,只有平衡法則,沒有市場定律。比如,破壞自然取得財富,實際是減損命運定數;保護自然損失財富,卻是增益命運定數。比如,生活節儉,是節約自己的命運定數;奢侈浪費,是加速消耗自己的命運定數。所以,人生消費,一切節約都是節約自己的,一切浪費也都是浪費自己的,這與擁有多少財富,是用誰的錢,沒有關系。
這個道理告訴我們,擁有財富,不是可以揮霍的資本,而是人生的責任,是如何對人類、對社會有效用好財富的責任。

(三)敬畏自然,珍愛自然
敬畏自然,就是敬畏大自然生命運行和維護自然萬物生命活力的堅強力量,就是敬畏大自然保持自然萬物平衡有序的神奇機能,就是敬畏大自然懲惡祐善的不可抗拒的堅定意志。
人類在大自然面前是很渺小的,也是很脆弱的,不是人類能夠改變多少自然,而是自然怎樣改變人類的命運。比如,人類行為造成全球氣候變暖,只是大自然微小的一種自然變化,或者只是大自然神態的微小自然改變,但是,對於人類來說,卻是生存環境的嚴峻改變。實際上,人類只能在一個很窄的溫度范圍內生存,可以說,地球上的人類是在生死邊緣求生存。
人類對大自然的任何改變,實際上都是在改變人類自己。任何自作,都是自受。且不說人為挑戰生存底線,只要是人為作用使自然形成的不自然,都會使人形成相應的不自然。比如,河流築壩,會影響人的氣血流通;生態平衡破壞,會影響人的心態平衡;自然環境惡化,會使人的健康狀況惡化;等等。因此,人類對大自然應始終心存敬畏之心。
首先,敬畏自然的根本要求是遵循自然規律。
自然規律,是存在於自然界的發展變化的規律,是自然而然的內在根據,是不可抗拒的自然之道。遵循自然規律是敬畏自然的根本要求。
遵循自然規律,就是對自然的改造利用,要順應自然規律而改造利用自然。
人改造利用自然,不能是破壞自然,不能是毀壞自然生態,而是按自然規律調整人與自然的關系,順應自然而利用自然。只有順應自然規律改造利用自然,才能創造有利於人類的生存發展環境。
例如,戰國末期,秦國李冰父子組織修建的都江堰,就是遵循自然規律,利用自然造福人類的典範。都江堰通過分水魚嘴、離碓和寶瓶口聯合運用,根據灌溉、防洪的需要,分配岷江的洪水、枯水流量,分流調水,順勢而為,使成都平原成為旱澇保收的天府之國。
遵循自然規律,就是尊重事物發展的自然過程,尊重生物優化的自然選擇。
自然法則不認可自以為是。不符合自然的產物,必然會有不自然的後果。任何超自然的、違背自然規律的行為,或許開始或者一時能有些得利,但往往都將得到完全不同的的結果,必然是得不償失。
比如,剖腹產。現今剖腹產已成為孕婦生產比較普遍的方式,這不是一種自然的生產方式。除非萬不得已,不應採取剖腹產的方式。因為有些人生的經歷是必不可少的,孩子出生是人生第一關,也是人生的第一經歷,在孩子出生的經歷中,母親帶給孩子的勇敢和堅強會伴隨他的一生。或許剖腹產出生的孩子需要補的人生課程會多些。
再如,食品轉基因。食品製造者設法用遺傳技術去控制各種不同食品中的基因,以便延長它們的儲藏壽命,增加它們的產量,增強它們對害蟲的抵抗力等。用人為改變生物遺傳密碼,代替漸進適應的自然選擇過程,人為改變已經演化了幾百萬年的生命生存的自然需求。需要注意的是:食品基因的人為拼接,改變了食品的自然狀態,可能會影響人體正常吸收生命生存必需的、自然食物應有的(我們或許無從知道的)自然能量和自然生命信息,因而可能會影響人體的生命力,或者可能會造成人體生命力缺陷。這種影響或許像這樣的場景:在一個長期保持良好的協調運行的組織中,某一天,在一些崗位(甚至是關鍵崗位),突然換上來一些牛頭馬面、思維怪異的人,並且這些人還有比較強的自我意識,這時的組織運行狀況可想而知,最後的結果可能就是散夥。
從自然之理來看,轉基因食品的影響應該是必然的,實際的影響只有在生命演化中才能逐漸得到證實。應該知道,推廣轉基因食品必須負的責任是巨大的。
遵循自然規律,就是人的生命活動要順應四季變化規律。
《黃帝內經·素問》說:「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這說明了,陰陽消長、四季變化是自然循環規律,人的生命活動順應其規律變化,是生命生存的根本。同時也說明了,人生「得道」並不難,順應自然即可。
其次,敬畏自然的實際行為是珍愛自然。
要像珍愛自己的眼睛一樣,珍愛自然。如果比喻再形象一些,要像女士珍愛自己的面部皮膚一樣,珍愛自然。
一是自覺保護自然環境。
自然環境是人類生存的環境和條件。這個環境是萬物自然的生態系統;這個環境神秘而精妙,復雜而協調,是人力所不能企及的。
保護自然環境,應是每個人、以及社會每個組織的責任和義務。因為保護自然環境,關繫到每個人生命生存的切身利益,需要每個人的自覺行為,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合力。須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保護自然環境,使之保護物種多樣性,維護自然生態平衡。物種的多樣性,是大自然生態多樣性平衡的保證。大自然萬物有著相生相剋的依存關系,同時,自然萬物內在密切關聯互動。物種的多樣性,是大自然物種生命信息交流的多樣性,是維護物種生命活力的多樣性。人類作為大自然的生物,物種的多樣性,有利於維護人類生命的活力和繁衍能力;反之,則會衰弱。
保護自然環境,維護自然生態,真正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三國劉備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更何況,保護自然環境是利益於眾生的大善大德,利國利民,利人利己,可謂一本而萬利,何樂而不為呢?
二是珍惜節約自然資源。
大自然給予了人類生存發展良好的自然環境和豐富的自然資源,實際上,大自然給予人類最珍貴的東西都是取用不盡的,如陽光,空氣,引力等,這是人類最基本的生存條件。我們要珍惜感恩大自然給予人類的慷慨賜予。
雖然大自然資源豐富,但人類可以使用的自然資源卻應是有限度的。這不僅是因為可開發使用的自然資源是有限度的,更是因為開發使用資源對環境影響的承受限度。因此,在大自然中,人類可使用的資源應該是有定數的。只有珍惜節約自然資源,科學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人類才可能更持久地延續發展。
對每個人來說,也是同樣的道理,對自然資源的珍惜和節約,就是對自我生命的珍惜和節約;浪費自然資源,就是對自我生命的浪費。每個人命運定數里的資源,是其生命資源。金錢買不到生命資源,金錢也不能衡量生命資源。
例如,生活節儉,節約了資源使用,既保持優良品德,又節約生命資源。
例如,奢侈浪費,雖然是花自己的錢,卻是浪費生命資源。
例如,用公款大吃大喝,雖然沒有花自己的錢,卻是浪費生命資源。
再如,商品過度包裝,對商家來說,自己沒有掏腰包,但卻是浪費資源,增加社會成本,這樣做對人對己都不利。對於商品,必要的包裝是善,過度包裝則另當別論,有關商家應有所認識。
三是注重維護自然本色。
自然本色,就是自然而然的自然狀態。例如,山川河流的自然狀態;動物植物的自然形態等。
大自然鬼斧神工,精巧神機,自然狀態雖然自然拙樸,自然形態雖然形狀各異,但實際都精妙絕倫。我們能夠做到多少?我們能夠認識理解多少呢?
除了人類必要的生存佔用和建設需要,我們應盡量維護自然河流山川的自然原始原貌,維護自然狀態,維護自然之美。可是,往往有些人自作聰明,在自然原貌環境中添加一些人為的東西,顯得俗氣多餘,其實際行為是浪費和破壞。
自然景觀的旅遊開發應謹慎規劃,從緊控制。在一些地方,為了眼前一點經濟利益,大搞自然景觀的旅遊開發,破壞了自然環境,揮霍幾千年積累的自然財富老本。應該明白,千萬年形成的自然風貌,是大自然對人類的饋贈,不是屬於哪個地方或哪些人的,也不是金錢可以衡量的。我們的責任和義務是保護。因此,應控制自然景觀的旅遊開發,即使開發,也應精心規劃,謹慎動工,盡量減少對大自然的損害,留些原始給後人,留些資源給子孫。

敬畏自然,既是一種理性認知,也是一種行為要求,更是一種生存告戒。大自然對人類已經夠寬容的了,人類真的是智慧生物嗎?那為什麼在不斷地做著傷害自己的事情呢?人類真的是在生存發展嗎?那為什麼在不斷地損害生存發展的基礎和條件呢?大自然對人類的蒙昧幼稚會失望嗎?會考慮重啟一下地球模式嗎?留給我們人類的機會可能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