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搞笑電影 » 留守兒童電影學生觀後感
擴展閱讀
蹭電影被發現會怎麼樣 2025-07-09 14:13:47
日本風俗電影鏈接 2025-07-09 14:13:42
香港追殺電影 2025-07-09 14:12:52

留守兒童電影學生觀後感

發布時間: 2022-06-22 07:27:28

❶ 電影留守孩子觀後感

看了《留守孩子》,心裡蠻震撼的。只看了一次,終究沒有太多的感想。但對於留守兒童父母的看法,我有一些淺薄感觸。 就留守兒童父母來說,我改變了原先的想法。以前總覺得留守兒童父母進城拚死拼活賺錢,不想再繼續艱苦的生活,過上好日子。但就真的那麼需要錢么?真的就能拋下孩子,對他們的成長不管不顧?太狠心了!我一直這樣想。在我眼中,再大都沒有孩子的教育事兒大。留守兒童父母不能光為了好日子就置孩子的教育不顧。非要掙錢嗎?沒錢也可以照樣很幸福的過日子呀!只要把孩子的教育管好了,以後孩子大了,就自然有好日子過了。 可是越來越發現,我的思想還很膚淺,或者說好聽點,是單純。 看了這部電影,深感留守兒童的父母之確實不易。老王(小福的爸爸)說:「我在城裡混得不好。」「在城裡沒地位,給老闆當孫子。」他們為來為去也還是為了孩子。為了有更多的錢供他們讀書,光憑農地里扒上來的錢是不夠教育消費的,這一點,我作為一個農村女娃,很清楚這一點;為了他們能吃上好食物穿上好衣服;為了給他們跳出農門准備充足的金錢保障;為了在他們還沒有自立能力之前,為孩子們安置房子,裝潢傢具;為了兒子能娶個好老婆;為了女兒能嫁個好人家···一切的一切還都是為了孩子啊! 留守兒童父母們的教育方式與城市父母們不一樣的地方就是他們選擇了離開孩子,去奔波去勞碌,沒有怨言,只希望孩子能聽話,不鬧事,好好上學。這是社會經濟發展與城鄉差距越來越大所導致的必然結果,而社會經濟發展和城鄉差距的拉大,又是不可避免的,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所以,對於留守兒童問題我們有時真的顯得很無奈,因為這不僅是家庭的問題,也有學校、社會的責任。人們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愛孩子,都付出了心血和精力,而農村父母的培養與教育更苦更累。愛都是一樣深沉的,只是方式不同而已。我們能對他們指手畫腳,將問題的責任歸於他們,而不聽他們的聲音,不解他們的苦衷嗎?不能啊! 在解決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我們認為,還是應該讓家庭與學校、社會聯合起來,齊心協力方能產生意想不到的合力。當今留守兒童的問題之所以長久得不到解決,與家庭的放任,還恐怕與社會中太多人抱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度有關吧?看到留守兒童的生活狀況和教育現狀實在不堪,唏噓不已,但自己卻無能為力,很多有識之士恨鐵不成鋼,但到了有能力去幫助這些孩子的那些人那裡,又有多少人真的付諸行動了呢?還是政策力度不夠啊!!假如政策能夠更多的向留守兒童以及他們的家庭傾斜,恐怕問題要好解決得多。 我想到了18世紀瑞士著名教育家,初等教育之父裴斯泰洛齊將一生奉獻給貧苦兒童,致力於對他們的教育。多次建立了收養孤兒的學校,採取寄宿制,不僅親自教他們文化知識,還在生活上給他們幫助,建立起一種親子般的關系,學校中充滿了親子之間、手足之間、以及家庭式的融洽關系。這種教育試驗在全歐都取得了巨大聲望,吸引了多位政治家、教育家、王公大臣都前來參謁請教,其中包括德國著名教育家赫爾巴特、福祿貝爾。雖然我國國情與18世紀裴斯泰洛齊所處的動盪時代不盡相同,但這也不失為解決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一個好的借鑒之法。 影片中後來方老師和孫Sir在鎮政府的支持下一起建了個「留守兒童之家」,專門為留守孩子建立,這與18世紀裴斯泰洛齊的教育試驗很類同。我覺得,建立留守兒童學校恐怕是目前為止,最好的解決留守兒童問題的方法了。但是歸根結底,我國屬於科層制管理,問題的解決最終還有賴於上級的領導和呼召。流守兒童問題的解決必須需要政府的幫助,包括經濟上,物質上和精神上的支持。 讓世界多一點人關注這一群幼小的孩子吧!讓更多的人起來幫助這些幼小的孩子吧!讓他們看到人間的愛,就把愛傳遞開來,讓愛充滿人間!

❷ 六年級觀看留守兒童犯罪片觀後感150字

同學啊,老師要的是你自己的感受,不是別人的感受啊,才一百五十字,雖然你覺得很多,但如果你有想法,也不多的。你自己寫出來是對你自己的一個挑戰和鍛煉,我們小時候也寫過很多類似的東西呢,呵呵。
如果你是在沒有想法,你可以試著從以下幾個角度想想看。
如果你是留守兒童,你會怎麼樣?
你覺得留守兒童犯罪是為什麼呢?
你有什麼辦法幫助這些留守兒童嗎?
對已經犯罪並且抓起來的留守兒童你會不會給予什麼幫助,或者覺得怎麼對待才好呢?
祝你學習進步,有個美好未來。

❸ 觀看留守兒童視頻有感100字

在當今社會中,越來越多的農民工來到大城市裡打工,也正是因為有了他們,才會讓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許多多的便利,現在,在我們如此享受著這些便利時,我們也想一想那留守兒童他們的生活。

那些留守兒童在很小的時候,父母就不在他們的身邊,與他們相伴的則是年邁的爺爺、奶奶或姥姥、姥爺,他們不但不能享受到父母的關心,而且還要擔負起生活的重擔,早上,很早就起來做飯,然後去上學,這樣日復一日的生活,使他們過早背負起生活的重擔,臉上也少了笑容。

記得,那是過節的時候,我帶了好多的書和食品來到了一個留守兒童的家中,我幫助他一起幹家務,由於我平日乾的活並不多,所以顯得十分的笨拙,還總是干錯事,她看著我的樣子笑起來,中午的時候,我們還叫了其他的留守兒童來到了一起,我們一起吃著我帶來的食品和他們自己做的食品,覺得特別的好吃,下午的時候,我們一起來到麥田裡,大家都講著自己的故事,他們也給我講了許多關於他們與父母之間的故事,在講時,臉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他們是那樣的幸福、快樂!我們還玩了許多他們小時候的游戲,大家都十分的快樂!雖然這只是短短的一天而已。但這是我過的最有意義的一個節日了。

其實,他們不僅需要物質上的幫助,他們更需要的是心靈上,精神上的,現在,社會給予了他們物質上的幫助,而我們可以在學習上多幫助他們。盡我們最大的可能,在過節日時,可以和他們一起過,讓他們感受到家的溫暖,和他們交朋友等等!

總之,用心去和他們交往,會讓他們很幸福,快樂的!我們應用心去幫助他們!

❹ 留守兒童觀後感400字

今天早上,我們高高興興的拿著墊子來到操場上看木偶劇。
8:00的時候,木偶劇開始了。一位叔叔走到台中央說:「同學們,這次的木偶劇題目是《留守兒童》。」
這個木偶劇講的是,許多孩子他們巴望著爸爸媽媽快點回來,看望自己,給自己帶禮物。有一個孩子叫「石頭」,他已經三年沒有見到自己的爸爸了!
過年了,大家都爸爸媽媽都會來了,就只有「石頭」的爸爸沒有回來,因為石頭的爸爸在工地里出事了,受了傷,不能回來了,他只能一個人過年……
我一直都不知道留守兒童的意思,看完了木偶劇後才知道,原來,他們是一些爸爸媽媽常年在外面打工,沒人照顧的孩子,到了過年,他們也不一定能見到自己的爸爸媽媽,只能一個人過年,真是太可憐了!看完了木偶劇,我覺得非常傷心,傷心得掉下了眼淚。

❺ 堅強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堅強不是博取同情,而是贏得尊重。」這是《堅強的小孩》這部電影中最經典之一。這句話一直激勵著我,讓我一直在不斷進步。

這是一部感人的電影,它講述了一位在農村貧困區的留守兒童劉自強,他十分熱愛音樂,在妹妹雪飛和爺爺面前經常唱歌。他的爸爸媽媽在城裡打工掙錢,想把劉自強接到城裡上學。

終於,劉自強在城裡上學有了著落,劉自強的爸爸媽媽來接他時,他又喜又泣——喜的是他可以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生活了;泣的是他馬上要和爺爺、妹妹雪飛、好哥們小傑分離了。看到這兒時,我的心情被劇情緊緊牽動著。

這部電影有許多觸動人心的劇情,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一幕:那是一個晚上,只有妹妹雪飛在照顧爺爺,雪飛給爺爺喝葯,爺爺為了不讓雪飛知道自己快不行了,便說:「雪飛,我想睡會兒,等爺爺起來了再給你做飯。」

天真的雪飛說:「好的。」可過了一會兒,自強回來看爺爺了,他做好飯去叫爺爺時,發現不對勁就去叫醫生。可已經來不及了,爺爺去世了……看到這時,我流下了感動的眼淚。

看完這部電影,我久久不能平息心裡的情緒,是啊,堅強起來吧!孩子。我相信:「讓你難過的事情,總有一天,你會笑著把它說出來。」

電影主要的故事內容是劉自強和李雨欣同學都是留守兒童,一個是來自農村的男孩,一個是來自城市的小提琴女孩,他們一樣非常喜歡音樂。

李雨欣雖家庭富裕卻缺少家庭溫暖,父母常年在外忙於工作,劉自強也因為父母外出務工無暇顧家、不支持他參加音樂比賽而與父母產生隔閡,兩人在學校受到了同學們的排斥,經常受同學欺負。

經過堅持不懈的刻苦學習,在學校的音樂大賽上,獲得了老師以及父母的認可,全場掌聲雷動。他們的青春獲得了成長和溫暖。

❻ 看完山村留守兒童生活紀錄片後的觀後感作文600

今天看了一個留守兒童的記錄片,感觸良多,
在剛開始觀看的時候,看著一個6、7歲的姐姐帶著3、4歲的弟弟,兩個人在鄉下相依為命地生活。姐姐要上學,每天早上上學,有時候來不及給弟弟做早餐,兩個人就餓著自己的肚子,弟弟在教室外面等。大冬天,年前的天氣,多冷啊,姐姐一下課,或者考試完,就趕緊沖出教室照顧在外面的弟弟。看著臉凍的通紅的弟弟,我感覺心裡很難受。一個下雨天,姐姐放學後帶弟弟回家的路上,在田埂上,弟弟舉著破破的大傘,一邊哭一邊喊:「姐姐,我冷,姐姐,我好冷」。看到這里,我心裡忍不住想哭。 6、7歲的姐姐也不知道該怎麼辦,過去牽牽弟弟的左邊小手,右邊小手,哄著弟弟說,:「弟弟,我們回家吧,我們回家。」

第二天,弟弟還是喊著冷,可是我看到弟弟身上穿了厚厚的毛衣,外套卻是一件單薄的秋天外套。我心裡想,這是一對沒有父母的姐弟嗎?為什麼過的這么可憐。

緊接著,姐姐放假了。一天,他們提著積累了一個星期的衣服,小小的手提著大大的桶子,裡面裝滿了衣服,一步一步地走到池塘邊,洗衣服。看著弟弟和姐姐分工後,弟弟用他那小手,提著棉衣往水裡浸濕,衣服隨著時間,吸入的水越來越多,弟弟經不住喊著:「好重」。看到這里,一種擔心,這么小的孩子,千萬別不小心掉進池塘啊。弟弟洗好衣服了問姐姐,:「姐姐,我洗完了,你還沒洗完?我幫你吧」。姐姐在那邊:「不用,要洗干凈點。」

又是一天過去了,眼看著春節越來越近,畫面出現了姐姐在打電話,弟弟也在趴在桌角邊,只聽小姐姐向電話里匯報著:「爸爸,我考完了,82和91.」 這時候我才明白,原來這是留守兒童,不是我之前所誤會的孤兒,


姐弟兩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留下這姐弟兩人在家裡生活。弟弟趕緊湊上去跟爸爸聊了幾句。又過了幾天,姐弟兩天天在路口邊等父母歸來,眼巴巴地看著遠方的那條路,除夕夜前一天來了,爸爸還沒有回來,弟弟忍不住哭了,晚上,弟弟傷心地一邊哭一邊打著姐姐,他認為是姐姐騙了他,心靈受到了傷害。堅強的姐姐,忍著自己眼眶裡的淚水,沒有說話,回到裡屋。弟弟越哭越傷心,姐姐終於忍不住,爬在牆上讓盡情地留著眼淚。

第二天,除夕夜來了,電視里放著中央台的春節聯歡晚會。姐弟兩再次給爸爸打電話,:「爸爸,我給你拜年,新年快樂. 你們什麼時候回來?」得到的結果是還有過幾天,而媽媽不回來了。

看到這里,我感覺心裡有種說不出來的感受,很壓抑,很難受。想問姐弟遠方的父母,當初為什麼要生姐弟兩出來呢?你們做好當父母的准備了嗎?心裡做好對一個孩子的責任了嗎? 相信,當年,你們是因為彼此相愛,而要這對孩子,既然相愛,為什麼不好好珍惜愛情的結晶呢? 如果說平時你們需要工作沒有時間,那麼,中國人的傳統思想給你個理由,給你們一個借口,你們為什麼不給孩子一點點溫暖呢?哪怕只有那麼短短的幾天。

孩子的成長很快,人的一輩子很短。如果你沒有做好准備,請不要讓自己的愛情結晶來到這個世界上受苦。

既然愛了,就好好珍惜,既然要寶寶了,就該承擔起這種責任。起碼,從情感上,不要傷害孩子們。錢,是永遠也掙不完的……

❼ 電影 留守孩子 觀後感

今天我和爸爸看了一部電影,名字叫《留守孩子》。
電影講的是許多小孩的爸爸媽媽都去了廣東打工,只有爺爺奶奶帶,很可憐。其中有幾個人很頑皮,沒有父母管,經常犯事。也有的人學習好,可是,一回到家就要做許多事家務活,還經常要挨爺爺奶奶的打罵。他們真的很可憐!
有一次,王小福偷了錢和朋友一起去網吧玩游戲,因為搶位子跟別人打了架,所以游戲就沒玩成。後來他們找老闆還他們錢,老闆就是不還,然後王小福他們就把老闆打了一頓,後面事情就更糟糕了。
看完了這篇故事,我很感動,都哭起來了。我覺得他們真是既可憐,又可愛。不像我們城裡的小朋友,爸爸媽媽在身邊,可以成天粘著爸爸媽媽,不愁吃不愁喝,不用做家務,很幸福。他們農村這些小朋友,家裡窮,爸爸媽媽必須去外面打工。這些小朋友留在家中,成了留守孩子,沒人管,沒爹媽疼,還有成天做不完的家務。
我想,他們這些孩子的生活是那麼苦,那麼可憐,他們內心一定非常需要父母、老師和社會的關愛。我很喜歡電影裡面的方老師和大陽警察,因為他們為孩子做了許多好事。為了幫助孩子們,他們還成立了「留守孩子之家」,專門照顧留守兒童,給他們家的溫暖。
有了老師和社會的關愛,小朋友才能健康快樂的成長,生活才不至於那麼苦,那麼可憐。我們應該感謝方老師、感謝大陽警察、感謝所有關愛留守兒童生活的人。

❽ 留夏電影觀後感100字

《留夏》有感
《留夏》一部感人的電影,它就像是我童年的縮影。留夏,留下美好的夏天,或者說是再也回不去的夏天。

現在的童年或許大多都是千篇一律,而我們曾經的那個童年,那個夏天它將永遠被定格,被成為了永遠的記憶:玻璃彈珠,滾鞦韆,網蜘蛛網,偷西瓜,偷蘋果,玩水,打架,惹禍……太多的記憶看了這部電影,彷彿一切都在昨天。
電影講述的是一個留守兒童和他奶奶生活在農村裡的故事,奶奶每天辛勤勞作,盡管每天下地幹活回來很累,但是還是換著花樣的給這個調皮可愛的張翰翔小朋友做吃的,張翰翔想吃什麼都滿足,張翰翔因為隔壁鄰居欺負了他的朋友張子樂,他拿起轉頭把隔壁鄰居家孩子頭打出血了,奶奶啥話沒說,就把家裡的雞蛋和身上的錢全部拿去賠禮了。張翰翔因為知道新來的隔壁鄰居喜歡上了小胖的哨子,他不惜拿自己的傳家寶玉佩和偷了奶奶的錢去和小胖換那個並不值錢的竹子哨子,但是在小孩的世界裡,是沒有錢的概念的,他只知道這個哨子可以使鄰居那個小女孩開心,奶奶知道他把玉佩弄丟了很是生氣,(因為在奶奶看來那是他的護身符,保平安健康的,比什麼都重要)拿著竹竿追著要打他,但是張翰翔跑得比兔子還快,奶奶根本追不上,來回幾圈,奶奶本來就身體不好,蹲在地上喘氣的艱難舉動被他發現了,似乎從那一瞬間開始,張翰翔長大了,他把他心愛的一整盒玻璃珠子去向小胖換回了自己的玉佩,奶奶氣消了,也高興了,從惹禍,到這次事件,張翰翔似乎懂事了許多,會學著幫奶奶做家務,陪奶奶看病了。隔壁鄰居小女孩被爸爸接走那天,他把那個哨子送給了小女孩,還特意清洗過的[微笑],在幫奶奶幹活回來路上看見小胖子散落一地的玻璃珠子,張翰翔啥話沒說過去就幫他撿起來。小孩的世界永遠都是那麼簡單快樂,後來胖子被張翰翔撿玻璃珠子這一舉動感動了,還回了他的珠子,但是張翰翔沒有要,最後兩個商議一人一半。兩個在歡樂的笑聲里從此和好了。故事接近尾聲,張翰翔的爸爸要把張翰翔接進城裡讀書了,他很糾結很難過,一邊是嚮往的城裡,一邊是養育自己心疼自己的奶奶,其實奶奶心裡更是難過的,她捨不得自己的孫子離開……當爸爸來接張翰翔時,奶奶送別的目光,瞬間催化了我們的淚點,當他們出走了一段,張翰翔又跑回來教奶奶:如何接通電話,打電話,如何充電時,奶奶的淚花在眼邊打轉了。人間最難過的莫過於離別時的難舍分,張翰翔小小的年紀就知道了這樣的情愫。當奶奶獨自走在回家的大路上時,看著那個背影,有種莫名的心疼與難過,這個夏天註定是快樂的,奶奶的下一個夏天還會這樣嗎?
如今的留守老人,留守兒童,真的是一曲難以釋懷的傷感曲,不知道到什麼時候才可以不在有那麼多傷感離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