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去電影博物館有感
冰, 這個東西少,軍事博物館要多一些的這有一篇你加一點吧,好像是小學生寫的 關於北京電影博物館的作文 今天,我有幸來到電影博物館,它的名字並不會勾起我們太多的好奇心,可你貼近它,卻發現它處處都擁有美麗和光彩,不論外貌還是內在.
當你的車停在它的面前,就彷彿已經步入了廣闊的電影世界:兩個不同朝向的巨大黑色正方體已經構成了它的主體軀干,當然你想嘗試一下在正方體里走路的感覺嗎?那就請進正門吧.正門處是幾個黑色的大理石築成的空心長方形,它們一順兒排列下去,真像緩緩滾動著的電影卷帶,我抬頭仰望著天空,想像著它們播放著的電影會在天空的哪一角顯現呢?黑色的正方體、黑色的長方體,讓人們在時尚之餘感到愜意舒爽.
電影博物館有四層,有21個展廳,每個展廳都詳或略地介紹了我們不曾熟悉的電影世界.展廳的燈光非常柔和,牆上掛著各種資料:關於電影種類的,有關電影名人等.小的液晶電視播放著百年老片片段,每走幾步就能看到一個.在這里我認識到許多有名的編導,看到了第一本劇本創編者的書房,目睹了電影歷經的歲月、足跡.其中,讓我最感興趣的是電影的初期,那時人們還只會用視覺幻影來製造活動的景象,比如,在一塊紙板的兩面分別畫上籠子和鳥,讓紙板快速地旋轉起來,你便會看到小鳥躲在了籠子里了——視覺幻像出現了…….時代促進著電影的發展,人們利用光學製造出了放映儀,你看,電影又升極了.
② 上海兒童博物館讀後感
游上海郵電博物館
游上海郵電博物館
今天下午逛街時,順便去了四川路橋堍的上海郵電博物館。
之所以說「順便」,因為原以為這類專業博物館沒有多少內容。誰知,這個博物館竟給了我一個意外的驚喜!
郵電博物館在郵政大樓內。這是一個建於1924年的重要歷史建築,1996年11月20日由國務院核定公布為「國家一級不可移動物文物保護單位」。郵政大樓周邊,蘇州河兩岸,也是我孩提時期經常玩耍的地方,當年常來郵政大樓,是因為有一段時期,上海集郵總公司就在大樓的二層。
我們從四川北路天潼路轉角處的門進入大樓。進門左側是一個不寬的旋轉樓梯,順樓梯盤旋向上,無論牆、頂、台階還是台階上的防滑銅條,都引發一種三十年代的幽思。一進二樓大廳,那1000多平方米的營業大廳就很讓人震懾:兩側長長的營業櫃台前,全部是鏤空的金屬柵欄,如同八十多年前一般。營業大廳東北側有一個門,進入就是郵電博物館了。
郵電博物館的主展廳一共五個展區。奇怪的是,它並不從郵政發展史開始展示。首先展示的是上海郵政系統的出名人物,首當其沖的是曾任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朱學范,還有魯迅研究專家唐弢等。我從第一、第二展廳所感受到的,是三十年代直至解放前後的郵電行業管理、運作和職工的生活。據說,解放前,郵電行業被稱為僅次於銀行業的「銀飯碗」,待遇不錯,且入門要考試,因此,人員素質高,也因此,郵電職工的文體生活也很豐富。第三廳才是「郵電史」,從殷商的擊鼓開始,到後來的郵驛,到大清郵政一直到解放後的中華郵政……不過,素材並不太多。第四廳是現代郵政,讓人大開眼界,包括現代化的分揀系統和規模宏大的郵件處理中心的模型,現代化的信箱、現代化的郵遞手段等等,都讓人感慨與鼓舞。最後一廳是郵票展示廳,展示了中外各時期的大量郵票。與一般郵展不同的是,它不是專題展,而是世界各國,特別是中國的郵票史展,因此,不但完整,而且額有詳盡的說明。可惜,或許因為參觀者太少(確切地說,整個博物館,除了保安人員,只有我們兩個參觀者),展廳沒開空調,有些悶熱,只好匆匆看一遍。
走出展廳,細細觀察郵政大樓:整體建築呈「回」字型,主建築三至四層,南面臨蘇州河(沿北蘇州路)一長排,北沿天潼路一長排,兩排平行的建築,均有一百多米長。東依四川路,從天潼路到四川北路,把南、北兩排建築連起,西側也如此。形成了一個略扁的「回字」,中間的一個大天井,二樓以上,內部用外走廊貫通。現在,天井上蓋上了透明的大棚,既保證了光照,又無淋雨之憂。二樓的東南角是營業廳,北側是展廳,西側有一個觀光電梯。
乘觀光電梯上五層,我們來到了屋頂花園。這個屋頂花園,足有3000多平方米,絕不比當年時裝公司頂樓的屋頂花園小。屋頂花園里,有小巧的亭台樓閣,小橋流水,橋是漢白玉的。有各種花草樹木和幾片草坪,一條長廊,以及防腐木鋪成的地坪。更為叫絕的是:現時,整個花園內只有我們兩位遊客和一個穿制服的警衛!扶著花園南側不銹鋼欄桿,我們時而俯瞰蘇州河兩岸景色與人流,時而遠眺黃浦江和浦江兩岸錯綜的高樓。我告訴妻子,右側的湖濱大樓,是我兒時藏貓貓的地方;斜對面的高樓,原來叫曙光電影院,當年我們經常來看五分錢的兒童電影;樓下蘇州河邊,我曾經來看電影《戰上海》的拍攝:解放軍在四川路橋的南側,而國民黨的士兵,就是從我們現在站的地方向橋上開槍…… 過足了懷舊的癮,才想著去看那著名的鍾樓。鍾樓在四川北路和北蘇州路的轉角處,是個巴洛克式的建築,在從屋頂花園向上還有三層,上面有歐式雕塑。這些雕塑,具體的意義我並不清楚,反正都與郵政事業有關,剛才在展廳里看到過不少當年外國男女在塔樓和雕塑前的合影。不過,據說原來的雕塑已經毀於文革,現在的是復製品。
再乘觀光電梯到底層。天井裡成列著郵局火車、郵運輪船、郵運馬車和汽車的復製品,出口處一側,還有一個仿製的大清郵局營業所,櫃台內一個蠟人正伸出手來接收郵件…… 就這樣,一個多小時的參觀結束了。可惜,因為是順便來游,沒有帶相機。
③ 去上海電影博物館玩作文100
上海電影博物館即使大人回憶過去的地方,又是小朋友們玩樂的地 方。爸爸媽媽也帶我去了。
到了上海博物館,我看見上海電影博物館的樓非常大,像個高大的巨人屹立在徐家匯,走進上海電影博物館,我先看見門口是一組上海電影界有歷史地位的藝術家的雕塑。我再繼續往裡走,走進一樓的大廳,看見了一架黑色的鋼琴,還播放著高亢激昂的《義勇軍進行曲》呢!四周的牆上,都是一幅幅老藝術家的照片。
我繼續一層層的觀看,剛走到二樓,哇,我腳底下的地板是玻璃做的,底下是用五顏六色的燈光打出來的,非常好看,在二樓,還有著電影的形成、發展……裡面還有一些拍電影是需要用的東西和影片,讓我看得眼花繚亂,也大開眼界,它還講了幾部歷史電影呢!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南征北戰》和《鐵道游擊隊》了,南征北戰這部電影主要講了人民解放軍在敵強我弱的形勢下,英勇善戰,終於消滅了敵人取得勝利。鐵道游擊隊講了抗日戰爭時期,鐵道游擊隊和八路軍機智勇敢的開展對敵斗爭的傳奇故事。
④ 參觀北京電影博物館作文400字求求
剛知道還有中國電影博物館
真正知道有這樣一個中國電影博物館,還是來自北京市推出的《首批33家博物館免費開放》的利好消息,我也是多年沒有走進北京博物館的人了,盡管每每到外地旅遊總要盡量安排時間參觀當地的博物館,以此能更好的了解當地的歷史文化,但對在北京土生土長的我而言,似乎忽略了身邊的這一塊歷史文化寶藏。現在有這樣好的機會,我自然不會放過,如果有時間的話,我希望能把這些博物館都仔細逛逛,從博物館中汲取更多的文化大餐。
查閱了一下首批開放的33家博物館的基本情況,決定先選擇自己喜歡而非熱點的博物館參觀,又通過一些網友的推薦,我決定從中國電影博物館開始我的博物館之旅。
我喜歡看電影,也很想了解關於電影的發展,電影的歷史,帶著好奇與嚮往,我和朋友一起冒雨來到了中國電影博物館。
驚艷於電影博物館的建築
下了公交車,遠遠的望見電影博物館,就感覺很與眾不同。建築的外觀很有特色,時尚而又別具一格,和我最初想像中的完全不同。因為來之前,我沒來得及做一些准備「功課」,所以對電影博物館的認識可以說是「一無所知」,當看到眼前的這個建築後,我內心的興奮度和熱情一下子被調動起來,想像中的那種古老、原始甚至還有些破舊的博物館形象一下子就被完全顛覆了。原來這個博物館竟會如此的現代而耀眼的矗立在東五環之外的這片曠野中。
正式進入博物館之前,在入口處一定要通過安檢,隨身的包包都要放到傳送帶上,通過檢查,以確保博物館內的安全。可見博物館內管理之正規與嚴格。進入博物館的大堂,會看到左右兩邊分為兩個不同的區域。左手邊是電影博物館的展廳入口,右手邊是電影放映區。如果想在電影放映區觀看電影,直接到大堂前台買票就可以。因為我們此行的目的還是以參觀為主,所以在了解了觀看電影的基本流程後,便進入了左邊的展覽大廳。
進入展覽大廳頓覺眼前一亮,完全是一種出乎意料、帶給人無比驚奇的感覺。大廳是中央挑高的,呈環形,從一樓可以抬頭仰望到四樓。每個樓層之間都以環形無障礙通道的方式相連,象一條綵帶環繞著中央圓廳。圓廳的環形牆壁不斷的變換色彩,一會兒黃色,一會兒紅色,一會又是藍色或綠色等等,顏色非常艷麗而又純正,映照得整個大廳既神秘而又非常的時尚,我只能用驚艷與驚奇來形容自己此刻的心情了,因為這是我所參觀過的最華美、最炫目的博物館。
沿著一樓通往二樓的大理石台階,拾階而上,有種很庄嚴的感覺,馬上就要進入電影的殿堂,心情也變得肅然起敬起來。真是佩服博物館設計師的巧妙構思,讓觀眾在光與影、虛與實的變幻中,步入即將開始的電影歷史之旅。
當然,在博物館內也設有多部電梯,通往各個樓層,電梯內的裝飾燈流光溢彩,亦真亦幻,同樣令觀眾在游覽過程中體驗到了視覺驚喜。
11-20展廳是電影博覽區,位於電影博物館的四層,由「電影拍攝」、「電影美術」、「電影特殊攝影」、「傳統電影特技」、「數字特技」、「電影錄音」、「電影剪輯」、「電影洗印」、「電影動畫」、「形形色色的電影」等十個展廳組成。博覽區以展示電影製作技術和電影知識,揭示電影製作的奧秘為主要內容。觀眾可以親自動手做錄音、拍短片,體驗電影製作的樂趣,從拍攝、剪接、美術、配音配樂到特技、洗印等整個電影製作過程都有充分展示。觀眾參與性和互動性是博覽區突出的特色。
每個展廳都展出了大量的圖片文字資料,介紹的非常詳細,就像一本打開的中國電影網路全書,帶領觀眾進行著中國電影發展的穿越時空之旅。在裡面我們可以看到很多老電影的劇照和劇本手稿。雖然那些老電影可能更多的是屬於父輩的年代,但其中也不乏自己小時候看到的電影,甚至現在在中央六套的電影頻道也會時常播出的電影,讓我們能更多的了解中國電影早年的發展歷程。
這里我想推薦一下電影博物館里的特色展品,能幫助大家更有重點的參觀展覽。
1、二層1廳:中國電影開拓者的半身塑像:鄭正秋、黎民偉、夏衍、袁牧之、任慶春。
2、二層1廳:盧米埃爾攝影機。
3、二層2廳:鄭正秋的書房(復原)、定軍山拍攝場景(復原)。
4、二層3廳:20世紀20-30年代出版物原件。
5、三層5廳:獎杯展示,有中國電影金雞獎杯,大眾電影百花獎杯,中國電影華表獎杯等。每每在電視上開到那麼隆重的頒獎典禮,現在親眼目睹一下獎杯也感覺熱血澎湃的。
6、三層6廳:美術電影動畫設計手稿,包括《大鬧天宮》、《三個和尚》、《黑貓警長》等等,看到這些可愛的動畫人物,讓人不禁又回想起了幸福的童年時光,真是由衷的佩服和感謝這些動畫創意、製作工作者,給千千萬萬的小朋友們帶來了童年的快樂。
7、在四層博覽區,可以親自體驗一下立體電影、水幕電影、環幕電影、「飛毯」電影放映時的逼真效果。
8、四層博覽區還可以看到動畫製作的模擬拍攝,水下世界的模擬拍攝,昆蟲撲食的模擬拍攝,荷花綻放的模擬拍攝,演員中彈的特技拍攝,飛行站隊的特技拍攝等等,非常開闊眼界。
參觀完4層展廳,重新回到一樓大堂,有時間的話還可以到中國電影博物館內的影院區觀看最新大片。影院區內擁有全球最新的電影放映技術和設備,並設有多個放映廳,包括巨幕影廳(IMAX)、數字影廳及三個35毫米影廳。因為時間關系我們沒來得及領略巨幕電影的魅力,下次有機會一定會好好體驗一下。電影廳里既有最新大片的放映,也有革命題材、科教題材電影的放映,不過這類電影的票價就非常便宜了,大約5.00/場,喜歡感受老電影魅力的觀眾,可以在這里過上一把「回味之癮」。
⑤ 觀看紅色電影和參觀博物館讀後感500字
觀看紅色電影和參觀博物館讀後感500字
上周星期二上午,我們學校五年級全體師生去參觀雷州博物館。雷州市博物館在風景秀麗的南湖之濱。
走進佔地面積680平方米,建築面積11600平方米的博物館,沿著「歷史沿革」,「覽盡民俗風情」觀賞「石狗奇觀」,疑視「歷代陶瓷」,品位「古代今書畫」及「紀念雷州改革開放60周年美術、書法、攝影等,一個個專題展示讓人目不暇接。同學們贊不絕口,古代雷州改革是民族聚居地,自古以來的民族文化互相融和發展,形成特色的雷州文化。
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樓的古代石狗展廳。這些石狗千姿百態,有的咧嘴含笑,有的憨態叮掏,有的面目猙獰,有的鼻大耳肥。這些石狗或坐、或蹲、或伏。石狗體形、重量各異,大的超過2米,小的僅有10厘米,最重的有1噸左右,而一般的石狗跟家庭飼養的狗一樣大小。據雷州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最大的石狗是雷州城北門的大石狗,連座約高2.5米,年代較早的石狗是南北朝時期古合州後改雷州治舊址附近的」石狗坡」的石狗,距今約有1400多年。有人估算,僅雷州市境內現存的石狗就約有25萬
過了2、3個小時,我和同學們就把博物館參觀完了。博物館里陳列的物品可真多呀,其中有的是捐贈的,有的是什麼地方出土的,還有的是借展的等,看得我目不瑕接,眼花繚亂。
中華民族是這么偉大的啊!——————
⑥ 參觀上海電影博物館400字作文
去年十一期間,學校組織我們參觀北京自然博物館。
北京自然博物館位於首都南城中軸線上的天橋地區,背靠世界文化遺產天壇公園,面對現代化的天橋劇場,具有特殊的文化環境。
一大早,我們在博物館前的廣場上集合,廣場上有恐龍模型,還有猛獁象的巨幅海報,同學們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都想先睹為快。
我們先參觀一層北側的「古哺乳動物廳」。廳內正中有一組動物骨骼化石,最高最醒目的是「天山副巨犀」,也叫「吐魯番巨犀」,它可是目前陸地上曾經生活過的最大的哺乳動物。
猛獁象背上的毛有一米多厚;還有鏟齒獸,它的下巴上長了一個像大鏟子似的東西,特別堅硬,看起來十分凶惡,可是講解員告訴我們:不能光靠外表來判斷動物哦,別看鏟齒獸長得這么兇狠,它可是食藻類動物呢!我們只知道不能以貌取人,看來也不能以貌取「物」啊!
接著,我們參觀了「動物之美」。據介紹是美國慈善家肯尼斯·貝林捐贈的世界動物標本展,這里有許多珍稀動物、已經滅絕和瀕危動物的標本,它們一個個都栩栩如生、活靈活現,激發了我們要保護大自然的強烈願望。
最後,我們參觀了人與自然展廳,這里展示了人體塑化標本和器官標本,從嬰兒的發育過程、人體各部位解剖、各種疾病器官到各神經部位等都有詳細的展示和說明。
參觀結束後,我們還為隨行的家長表演了節目,感謝爸爸媽媽和老師對我們的關愛。
這次參觀我獲益匪淺,北京自然博物館是我們認識自然、了解自然的一個窗口。
⑦ 北京博物館觀後感800字左右
..............講清楚嘛
中國電影博物館觀後感
進中國電影博物館,只是輕輕地靠近它,就被它的外表所深深吸引。從博物館建築正面看,上部是有數種幾何形圖案的隨機結合,遠觀如繁星滿天,近看則各具形態。它的寓意也與電影有關,博物館的工作人員介紹說:「不僅在建築外部,在建築的內部也有很多星狀的設計,它象徵著我們的電影百年歷史中群星璀璨。」博物館外觀主體色調是墨綠色,並配以黑白兩色,使得中國電影博物館整體看起來猶如一隻暗盒,我想它是象徵著電影製作和放映過程都是在黑色世界裡完成。這真像是一座神奇的宮殿,讓人情不自禁地想推開宮門進入它的世界去了解它。� 的心情,踏過紅地毯,輕輕地走進電影博物館,伴隨著優美的音樂,不斷變幻著的燈光,聽著講解員地細細訴說,彷彿一切都是那麼美妙。我們的眼睛目不暇接,急於要把博物館里的每一幅畫,每一件展品都能深深地刻在腦海中,讓它在記憶中成為永恆。在巨幕影廳我們觀看了電影《長江》,超大的銀幕充分的展現出了長江的博大、雄偉、美麗和壯觀。 走進數字電影廳,我又過了一把癮,坐在一塊漂亮的毛毯上,透過屏幕看到毛毯載著自己在藍天中飛翔,心裡說不出的激動,原來這就是通過數字電影技術來完成的電影中的某些特殊鏡頭,讓人不得不佩服數字電影的神奇魔力。還沒有來得及細細品味,細細感受,時間就匆匆地過去了。� 電影博物館,心潮澎湃。折服的不僅是它宏偉的建築規模,更驚愕於它的生動內容。它凝聚著所有電影工作者的智慧和心血。中國電影從1905年至今已有百年的歷史,無數電影工作者嘔心瀝血,開創了中國電影的新紀元;一代又一代的中國電影人,憑借著卓越的才乾和不屈不撓的奉獻精神,始終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努力推動著中國電影不斷繁榮、不斷發展,不斷壯大,不僅使中國人民為之自豪,更是創造了中國電影飲譽四海、走向國際的興旺景象。一百年的中國電影,碩果累累,樹立了一座輝煌的歷史豐碑!
參觀首都博物館新館給了我這個機會。首都博物館新館坐落於西長安街延長線白雲路的西側,外觀雄偉,氣勢磅礴。進入之後,按照導覽圖一一參觀,不知不覺沉醉於祖國首都的一草一木,一鼎一印之中。
通過參觀首都博物館,我對首都的認識在以下四方面得到了提升:
一為博。首都地大物博自是早就知道,但僅限於一個模糊的概念。這次系統詳細的參觀了古代玉器藝術精品展、古代瓷器藝術精品展、古代佛像藝術精品展、燕地青銅藝術精品展、古代書法藝術精品展、館藏京劇文物展、書房珍玩精品展等各項展覽,不禁感慨祖國首都的文化底蘊之博,物產資源之博,藝術內涵之博。首都以她博大的胸懷,包容和養育著生活在這里的2000萬人民百姓。
二為史。北京是古城,歷史悠久。曾有多個朝代以此為都,北京的歷史中填充著無數色彩繽紛的故事。承載著朝廷權威的皇家玉璽,記錄著世代變遷的竹簡,刻畫著滄海桑田的鐵器銅器,象徵著雍容華貴的玉器古玩,還有留著戰爭疤痕的民間遺物,每一件都在給我們講述著自己說不完的經歷和史實。
三為情。老北京的民俗和風土人情是聞名世界的。展廳中模仿的婚慶場面洋溢著熱鬧喜慶,也洋溢著純朴的民風民情;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吆喝,從頭到尾透著誠懇和熱情;還有日漸稀少的老北京四合院的風情,街坊鄰里們談笑風生,互相幫助,誰家有事,一聲招呼,一個院落攜手共濟,不是親情而勝似親情,讓我們現代人無比羨慕那美好的和諧。真正老北京的民情是淳厚的、溫和的、謙遜的,這是需要我們現在去重溫,去尋找和拾回的。
四為美。名勝古跡之美,現代建築之美,自然風光之美,北京的美無處不在。活靈活現的皮影兒和面人兒,獨特的傳統服飾和民間剪紙,享譽世界的京劇文化,神秘高雅的篆刻和書法,首都北京的文化藝術之美更是魅力無窮。再看從博物館本身的建築設計,到展區展品的設置,無處不在的貼心服務,到細心品味的參觀人群和天真活潑、認真參觀學習的孩子們,也展示了我們首都北京的精神文明之美。
只有真正了解一個城市,才會真正熱愛她。參觀之後這一個月以來,我走在街上總是有意無意的用欣賞的目光去觀察路邊的建築;每次看到有損市容市貌的行為時心中總是想,這么好的城市,我們為什麼不能好好愛惜她保護她。首都博物館是一個窗口,應該面向社會各界免費開放,讓大家都來了解北京,熱愛北京,進而更加熱愛祖國,熱愛黨,熱愛人民。很難想像一個亂貼小廣告或隨意扔垃圾的人會是一個對首都,對國家充滿感情的人。因此,倡議各中小學校組織學生進行集體參觀,倡議我們同事帶家人和孩子前去參觀,倡議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都到首都博物館進行參觀和學習。
⑧ 跪求:北京電影博物館觀後感 要1500字左右
今天,我和同學們懷著格外激動的心情踏上了開往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的地鐵。館內向我們展示了中華民族5000年的軍事歷史與軍事文化,還展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發展壯大的歷史和中國國防建設的新成就。我們踏上了一條紅色的回憶之路,在歷史車輪的轍印中為千年來尋求自由和新生的英雄們感慨不已。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在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中國共產黨的廣大黨員堅決聽從黨的召喚,奔赴抗日最前線,沖鋒陷陣,浴血疆場。無數的共產黨員面臨絕境寧死不降,身陷囹圄毫不動搖,在敵人的刑場上大義凜然,從容就義。他們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壯麗篇章,為我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
許多同學懷著極其崇敬的心情站在烈士肖像面前合影,表情如宣言時一般的嚴肅,這不是裝出來的,而是一種真正發自內心的崇敬,彷彿在對烈士說「昨天你們為了我們而犧牲,今天我們將繼續奮斗!」
在回學校的路上,一個問題始終縈繞在我腦海中,是一種什麼樣的東西支撐一批衣衫藍縷的人在如此艱苦的環境中跋涉上萬里?我想是信念,是責任,是精神,更是民族的靈魂一直伴隨他們。四大文明古國中,惟有中國始終屹立於世界東方,而其精髓就是貫穿始終的民族精神,它穿越黑暗卻從未終斷,歷盡磨難但仍日積年累。長征精神就是對民族精神的最好概括,無論前方的路多麼坎坷,都一往無前…
⑨ 帶孩子去中國電影博物館參觀,有熟悉的朋友介紹一下嗎
中國電影博物館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國家級專業博物館,是紀念中國電影誕生100周年的標志性建築,是展示中國電影百年發展歷程、博覽電影科技、傳播電影文化和進行學術交流研究的藝術殿堂。 中國電影博物館設有20個展廳,介紹中國電影百年發展歷程以及電影科技博覽。另有臨時展廳、報告廳和多功能廳。館內還設有巨幕電影廳、數字電影廳及三個35毫米電影放映廳。 中國電影博物館由美國RTKL國際有限公司與北京建築設計研究院合作設計,其建築設計手法體現了電影藝術與建築語言的平衡,不僅可以讓觀者感受立體的視覺沖擊,而且令其彷彿置身於電影之中,將強烈的視覺效果升華為綜合的全方位體驗。 中國電影博物館的建築外觀不僅氣勢宏偉,而且充滿了獨特的藝術特色。在主體建築的前方,巨大的銀幕與廣場上一道斷續的斜牆構成了形如咔打板的平面組合。建築採用黑色作為基礎色,並使用鏤空圖案的金屬板作為外層裝飾,為這座光影的殿堂蒙上了神秘的面紗。在統一、中性的黑色背景上,四個立面根據建築的內部公共空間的位置分別開辟一片大型彩色玻璃面。紅、綠、藍、黃分別代表的展覽、博覽、影院、綜合服務四個功能區域流露出多彩的個性。 中國電影博物館內部採用黑、白、灰三色作為基調,典雅而沉靜,其他一切色彩在這樣的基調下顯得更加五彩斑斕:巨型的彩色玻璃在自然光的照射下,投射出多彩的個性;能夠不斷的變換色彩的中央圓廳環形牆壁,華美鮮艷;電梯內的裝飾燈流光溢彩,讓觀眾在游覽過程中體驗視覺享受帶來的驚喜。
⑩ 三年級作文參觀北京活的3d博物館(觀後感)
不同於其他任何形式的博物館,上海電影博物館將人們的個人生活與記憶聯系在了一起,是一個擁有容納了鮮活的上海電影故事的互動展示景觀.這個由協調亞洲設計的15 000 m2的以互動和對話為推動力的博物館體驗環境,將參觀者變成一個積極的參與者,共同分享了上海電影業從傳奇的1896開篇時代直至今日3D電影風靡一時的點點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