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五部優秀拐賣兒童題材電影,讓你「飆淚」!你看過哪幾部
《親愛的》、《失孤》、《你在哪》、《尋之親愛的小孩》、《失蹤的寶貝》等。
1、《親愛的》
《親愛的》是2014年出品的一部「打拐題材」電影,由陳可辛執導,張冀編劇,趙薇、黃渤、佟大為、郝蕾、張譯等主演。
電影主演講述以田文軍為首的一群失去孩子的父母去尋孩子以及養育被拐孩子的農村婦女李紅琴如何為奪取孩子做抗爭的故事。
4、《尋之親愛的小孩》
《尋之親愛的小孩》是一部公益電影,出品人戰雲、導演黃端明。
講述在中秋節前夕,都市白領劉薇帶著九個月大的兒子小寶回姐姐劉琴家過節。因公司臨時有事,劉薇返回公司,將小寶交給劉琴的孩子十歲的燦燦和九歲的天天照顧;
期間,因兩個孩子的疏忽,導致小寶丟失,天天和燦燦四處尋找,發現了可疑人員,經過一番鬥智斗勇的過程,在熱心群眾的協助下,成功地幫助警方抓住了人販子,解救了被拐兒童。
5、《失蹤的寶貝》
《失蹤的寶貝》是米拉麥克斯影業公司於2007年出品的一部驚悚片。影片由本·阿弗萊克執導,卡西·阿弗萊克、米歇爾·莫娜漢和摩根·弗里曼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07年9月5日在法國的杜維爾電影節率先放映。
影片故事講住在波士頓多爾切斯特街區的普通一家,年僅四歲的小女兒阿曼達·邁科克雷迪突然不知所蹤,私家偵探帕特里克(凱西·阿弗萊克飾)和安吉(米歇爾·莫娜漢飾)受人委託,踏上尋找阿曼達的調查之路。
2. 哪些影視作品負能量滿滿
要說充滿負能量的影視作品有哪些,我覺得還是國外的這兩部讓人看完之後心情會大大的不好,一部是關於兒童性侵的《熔爐》,還有一部是鞭撻人性的《黑鏡》,這是我看過最負能量的電影作品。
《黑鏡》每一集的故事都在探討全然不同的價值觀。現在我們目光所注視的這一方小小手機屏幕,占據了我們生活中幾乎所有的時間,我們通過社交軟體里的照片和視頻判斷對方的喜好,人們隔著屏幕漸行漸遠,《黑鏡》便是把這些狀況放大的未來世界中呈現給我們。
以上這兩部負能量電影看完之後會有一種要窒息的感覺,可能劇情太真,反映的太真實了吧,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又是怎麼評價的?
3. 有哪些好看的與小孩有關的電影
與小孩有關的電影:
《小鬼當家》《納尼亞傳奇》《五歲庵》《龍貓》《放牛班的春天》
4. 《無辜囚徒》定檔8月7日,呼籲關注兒童心理健康,為何此類電影少之又少
由童苡萱、史元庭、欒蕾英、鍾小丹領銜主演,戴維執導的劇情片《無辜囚徒》在2020年8月7日在中國上映。該電影主要講述了由童苡萱飾演的陸景和由欒蕾英飾演的宋清歌二人居住在同一屋檐下,她們都有著同樣不堪回首的童年回憶,她們活在各自的童年陰影下難以釋懷。她們不能原諒自己,同樣也無法原諒自己的父母,更不能原諒曾經侵害過她們的人。雖然二人惺惺相惜,共同為對方“療傷”,但是由於二者對待生命的態度不同,最終二人一個走向死亡,一個走向重生的故事。在中國,這類題材的電影少之又少,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在當今這個時代,我們應當多關注兒童心理健康,要讓孩子們在健康的環境下快樂的成長!
5. 有沒有關於兒童性教育的電影
有的有的,但不知道孩子多大了,我給你推薦幾個(每個年齡有適合的短片和電影)
《7分鍾防性侵教育短片》內容簡介:美國非常經典的一部關於兒童防性侵的教育視頻,只有短短的7分鍾,卻很全面地介紹了孩子自我保護的小技巧。適合年齡:2歲~10歲
《父與子的性教尬聊》(極力推薦)內容簡介:一個好奇的7歲小男孩帕普,從拋出「什麼是自慰」一問開始,不停地提問爸爸阿南德性知識方面的問題。雖然爸爸最初很尷尬,但他盡其所能地用各種簡單的生活事例、生動的童話故事解答著兒子的這類困惑,最終帶來了很多樂趣。適合年齡:3歲~15歲
《明明白白我的性》內容簡介:用好玩有趣的動畫講解生理與性知識。內容由北京協和醫院斗篷醫學會提供並監督,是目前互聯網上最為專業嚴謹的科普類動畫。適合年齡:10歲~16歲
我就先推薦這幾個,你可以再查查看哦!
6. 有普及青少年國防教育知識的兒童系列電影推薦嗎
周永旗導演的《大國小兵》
7. 兒童教育電影有哪些
兒童教育電影有:
國產片,比如《一個都不能少》《啟明星》《魯冰花》《王二小》等。
外國的,比如《貧民窟的百萬富翁》《放牛班的春天》《美麗人生》《一千零一夜》《灰姑娘》《冰雪奇緣》等。
《一個都不能少》是1999年上映的一部劇情片,根據施祥生小說《天上有個太陽》改編,由導演張藝謀拍攝。該片使用一班非專業演員製作一出像紀錄片的電影,故事主題是關於農村、貧窮及文盲的問題,在該片中張藝謀保留了演員本身的名字。本片獲得十項國際電影獎項,包括金雞獎、聖保羅國際電影節和威尼斯電影節的金獅獎。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由英國導演丹尼·博伊爾所執導,根據印度作家維卡斯·史瓦盧普(Vikas Swarup)的作品。講述來自貧民窟的印度街頭少年賈馬勒參加了電視節目《誰想成為百萬富翁》,他的目的是要找回失蹤的女朋友拉媞卡,因他的女朋友對這個電視節目一向十分熱衷。但當他即將獲取高額獎金時,卻被人揭發有作弊嫌疑[1] 。
8. 《嘉年華》這樣的兒童性侵題材電影有哪些現實意義
不見喧囂的嘉年華 用內斂觸人心房
文/夢里詩書
對兒童性侵犯罪的聚焦,導演文晏卻並沒有將這一過程作為《嘉年華》的核心,而是透過這一性侵事件後的發酵,用克製冷靜的視角去帶領觀眾真正走進了這個由此引發的漩渦之中,令人所為之一窺的也不僅是一起單獨的個案,在一幅眾生相中其所展露的是中國女性在成長中的社會問題和心靈困境。
關於兒童性侵害這一題材,在國內是鮮少有電影願意去觸碰,文晏的《嘉年華》卻大膽的去展現了這一隱痛,並且在對被害者以關懷的同時,營造了更為豐富的層次感,在手法上,電影對整個性侵事件的起因發生過程只是一筆帶過,而將近乎所有的時間放在了去對犯罪之後這起案件的處理上,第三方視角的展現,也使其從始至終營造了一股尤為克制的情緒,這是因為文晏在這部電影所想要做的並不是去博取觀眾的同情,而是致力於帶來更為廣度關乎女性問題的思考。
伴隨著電影克制的鏡頭,一股源於真實的可怕反而令我不寒而慄,或許不少認為這種事情發生後,嚴懲罪犯,匡扶正義,鼓勵女孩勇敢的去面對生活不就好了嗎?但其實真實永遠沒有那麼的簡單,在性侵害發生之後,電影令我們看到的是種種並不亞於性侵對女孩的二次傷害,這種傷害來自於曝光的媒體,來自於治病的醫生,來自於執法的警察,甚至還來自於至親的父母,而另一面除了傷害之外,能手眼通天,顛倒黑白的劉會長,亦何嘗不是某些地方中國社會的真實寫照,嚴懲罪犯,對於一個還要一再受到傷害,面對重重阻力的女孩來說,又何其輕松?!
電影另一個主人公是小米,她雖然沒有與被害者直接接觸過,但是這個通過監控錄像看到了案發經過,在電影中她一直都是作為旁觀者的角度去出現,這個沒有身份證。為了守住600元工資的服務員工作選擇沉默,但同時也身負著同齡人本不該有的經歷的她,不僅擴寬了電影的視角,給人帶來了更多的社會思考,她也承載了電影的結局,給《嘉年華》在最後帶來了一份源於美好的希翼。
何以這樣說呢?文晏在力求客觀的敘事中,其實也為電影增添了一份藝術化的精神象徵,它就是《嘉年華》中貫穿始終的夢露雕像,夢露雕像在伊始小米的視野中無疑是美好的象徵,在兩個少女面對事件纏生,來到夢露雕像下時,這時的夢露其實又代表了女性性意識的覺醒,而在最後沒有墮落,選擇離開的小米與被拆卸夢露雕像的再次相遇,其實正是電影對女性重拾生活信心,勇敢面對生活的寄望,這也令電影雖然克制卻並不冰冷。
《嘉年華》用一起性侵事件所展露的女性群像,不僅在鞭撻著丑惡,更展露著當下女性在現實中的生存困境,兼具藝術性與社會性,不見喧囂的嘉年華,內斂中觸人心房。
9. 《熔爐》的原型事件是什麼,真實情節遠遠比電影悲慘
《熔爐》背後的真實故事,是根據韓國真實事件改編,該事件其實比影片還要殘酷,黑暗。
真實的事件中,從校長到老師,一共有10多人參與施暴,從2000年開始,他們先後對超過30名聾啞兒童進行性侵,而這些孩子的年齡僅僅是7到20歲;這個案子起初是一名男律師從他的朋友那裡偶然得知此事,他的朋友是聾啞學校的老師,兩人決心為學校孩子討回公道,他的教師朋友在收集資料過程中,遭遇校長方暗殺。
還不止這樣,此後7年,這名律師一直致力於這件案子的真相,相繼有幾名富有正義的法律工作者也因此遭到暗殺,而律師最後也不得不帶著他救助的3名聾啞兒童離開。之後,為了這件案子,律師輾轉在7年間上訴數次,卻始終無果,後來,律師遇到一名醫生朋友,醫生大為震動,決定幫他,兩人一起尋求公道,在此期間,律師身患癌症,他們雖然找到證據,校長方面卻因為勢力太大,而沒有遭到應有的懲罰。
此事發生後,兒童福利機構用強硬手段帶走另外兩個孩子。飽受打擊的律師因抗訴而被高壓水槍射擊,倒在冰冷的水泥地上,再也沒有起來。他的醫生朋友繼續接過他的理想,為此奔走,但依然沒有結果,絕望的醫生最終選擇自殺,以這種方式獲得關注,自殺之前,他寫下了數萬字的遺書,將這件事發布在網上希望引起關注。
遺書在網上引起關注之後,韓國女作家孔泳枝讀到相關報道,大為震驚,立刻前往光州,與受害學生相處數日,深入了解孩子受創心靈後,將該事件寫成小說,2008年底至2009年中連載於網路,點擊率超過1600萬人次,最後出版了。正是由於這位女作家的文字記錄了這個故事,才有了後來的電影,以及後來的故事。
電影上映後,數百萬網友在網路上簽名,要求政府重新查處此事。光州警方在各方壓力下,不得不重新開始調查,但也就做做樣子,因為過了追訴期,校長因病過世了,竟然沒受到法律的制裁!!
韓國民眾開始靜坐抗議,網路抗議,在各種輿論壓力之下,得到了韓國高層的重視,電影上映37天之後,韓國國會通過「性侵害防止修正案」,又名「熔爐法」,以及《社會福祉事業法》修正案等一系列法律,確保社福機構經營公開透明,納入外部監督力量,並保護聾啞兒童。一個月之後,這所作惡多端的學校,終於被關閉了。
(9)關與兒童防侵害的電影擴展閱讀:
《熔爐》是根據孔枝泳同名小說改編的劇情電影,影片由黃東赫執導,孔劉、鄭有美、金賢秀、金志映等主演。該影片以2000年至2004年間發生於光州一所聾啞障礙人學校中性暴力事件為藍本,描述該時間所引發的悲劇以及學校的教師和人權運動者一起力圖揭開背後黑幕的故事。電影於2011年9月22日在韓國上映。該影片所反映出的社會問題受到韓國國家高度關注,電影亦被稱為「改變韓國國家的影片」。
《熔爐》的一句經典台詞:「我們一路奮戰,不是為了能改變世界,而是為了不讓世界改變我們。」這句台詞曾感動了無數人,並繼續回盪在每一個有公民責任感的人心裡。因為面對把啞巴般存在的弱勢群體置於痛苦的社會不義,改變和矯正是有可能的!
10. 誰能推薦幾部保鏢保護孩子題材的歐美電影
1.超級奶爸
主演:文•迪塞爾 勞倫·格雷漢姆
海豹突擊隊員席恩是一名戰斗精英,受命保護教授一家, 從前一直習慣戰斗現在卻要保護孩子。
2.非常人販2
主演:傑森·斯坦森 亞歷山大·加什曼
職業押運人弗蘭克接手了一個頗具挑戰性的生意——保護和自己有了不錯感情的富豪家的一個小男孩。
3.火線救援
主演:MikeLombardi StevenPasquale
世貿火災後,消防員湯米照顧表哥遺孀希拉,希拉還懷上了孩子。消防員之一弗蘭科原本是個花花公子,但是突然發現有了一個女兒,由於前女友患有精神分裂症,弗蘭科不得不擔任起單身父親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