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看完《心靈奇旅》後,怎樣和孩子聊幸福與生死
毫無懸念的是:第78屆金球獎是《心靈奇旅》獲金球獎最佳動畫長片!要知道很多國人沖著迪士尼和皮克斯的金字招牌和豆瓣的超高好評而去看動畫片的!
影片的結尾是喬伊在粉色精靈的幫助下獲得重生,他需要思考自己怎樣開啟新的人生。誰知道到底是怎樣的呢?畢竟生活永遠日復一日,真實的活著,是一種需要習得的能力,是一門關於幸福的學問!
B. 電影《叢林赤子心》講述了什麼故事
《叢林赤子心》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KG8bzkJsoYrfAGdmQxb9ug
迪士尼於1987年發行了一部十分特別的電影,全片幾乎都是由動物所主演,片名是《叢林赤子心》(Benji the Hunted),故事內容是敘述一隻名叫Benji小狗的故事。
其實在《叢林赤子心》之前,導演Joe Camp所屬的 Mulberry Square製片公司已在1974年、1977年、1980年推出了三部以小狗Benji為主角的電影,都受到觀眾的歡迎,1987年的《叢林赤子心》才是與迪士尼合作,再度介紹這只傳奇的靈犬!
本片劇情是敘述靈犬Benji流落野外的故事,Benji發現有一隻豹媽媽被獵人射殺,留下孤苦無依的四隻小豹,Benji在惻隱之心的驅使下,顧不得自己遠離家園,還擔負起照顧四隻小豹的任務,甚至因此放棄了好幾回它明明可以回家的機會。另外,Benji還要提防灰狼等兇猛野獸的攻擊,保護小豹的安全。最後,它總算替小豹們找到了一個適當的歸宿。
本片的導演是Joe Camp,本片大部分情節都是動物們演出的畫面,因此有對白的部分並不多,故事情節相當感人,配樂也非常不錯 ,本片的配樂則是由Euel Box所負責。
C. 適合孩子看的電影
適合孩子看的電影有《旺扎的雨靴》、《新靈犬萊西》、《走路上學》、《納尼亞傳奇》、《戰馬》等。
一、《旺扎的雨靴》
大導演斯皮爾伯格作品《戰馬》講述了一個少年同一匹馬共同成長的故事。戰馬忠誠,少年勇敢,一人一馬在戰火的洗禮中不離不棄,生死與共,令人感動。這部電影會讓孩子學會堅持,不管在什麼樣的逆境下都要堅守本心,不離不棄。
D. 求適合兒童的電影,理解能力可能三四歲~~~~~
最近電影院放的,適合您要求的有
《馬達加斯加2》和《喜羊羊與灰太狼》
前者是好萊塢電影,後者是國產電影
都是卡通系列,絕對沒有不適合兒童觀看的因素
輕松幽默詼諧,適合您和孩子一起觀看。
迪斯尼年度大片《野蠻任務》(又名馬達加斯加2)是一部輕松的動畫片,劇情雖然有些老套,但也算得上老少皆宜,可以讓大家開懷一笑。
故事並不復雜:在紐約動物園里,壯年雄獅薩姆森喜歡對著園中好友及兒子瑞恩講述自己盤踞野生叢林時的英雄歲月。瑞恩學不會獅吼,渴望著能借著親身經歷一場叢林大冒險而學會。結果意外發生了,在集裝箱中打盹的瑞恩被送上了開往非洲野的貨輪。薩姆森在園中好友松鼠本尼、樹袋熊奈傑爾、長頸鹿布里吉特、巨蟒拉里的鼓勵與支持下,決定踏上尋找兒子的冒險旅程。他們從紐約劫了一艘船尾隨集裝箱貨輪抵達非洲一個島嶼,發現貨輪的使命是從即將噴發火山下撤走動物。期間搜救隊追蹤雷歐的過程中,遭遇了自命不凡的非洲角馬卡扎。後者憑藉此前從天而降的奈傑爾玩偶建立了對角馬群的神權統治。並且一心想通過吃獅子來改變角馬的被捕食者的悲慘地位、成為食物鏈的頂層角色。瑞恩、布里吉特、拉里被角馬綁架,奈傑爾被角馬奉為神明……故事的結果是搜救隊在當地反對卡扎的變色龍的幫助下,擊敗了野心家馬卡扎,早已厭倦卡扎做法的角馬群隨搜救隊撤回紐約。瑞恩也學會了獅吼。
基本上所有的觀眾都能領會到其中宣揚的濃濃的親情、友情、愛情,但是這就是全部嗎?
憑著長期泡在國觀而培養出的敏銳政治嗅覺、無限延伸的想像力,再加上無數前輩高人大作的啟發(因篇幅所限不一一列舉,在此一並致謝),筆者終於發現了這,原來是一部赤裸裸的推銷美國反恐理論的宣傳片,現分析如下:
1、宣揚了美國的救世主思想。貨輪到非洲是為了把島上的動物在火山噴發前轉移走。雖然這個過程中要把他們裝到籠子里,但這是為他們好。這暗示了,美國在中東推行的民主政策雖然也是把一個西方的體系強加給當地人,但這也是為了他們好。
2、角馬卡扎(名字有來頭嗎?扎卡維?)借神權力量企圖改變角馬作為食物鏈底層的事實。這分明是影射了伊斯蘭世界有識之士呼喚回歸伊斯蘭並且對抗現有國際秩序的(食物鏈理論)做法。
3、當地的變色龍在暗中幫助獅子搜救隊找到角馬棲息的山洞,引導他們去幹掉試圖改變秩序的卡扎。這映射了中東腐朽的阿拉伯貴族為了自己的利益,與美帝國主義合作,把槍口對准自己人的做法。參加約旦提供情報,協助幹掉扎卡維。
4、角馬卡扎指示角馬們把小獅子和部分搜救隊員綁架,這映射了真主黨、哈馬斯對以軍士兵的綁架。角馬企圖將俘虜做成烤肉並吃掉的殘忍做法有映射斬首之嫌。
5、卡扎與雄獅薩姆森兩敗俱傷時,角馬沒有按卡扎的命令攻擊搜救隊,並且表示自己早已厭倦了假裝食肉動物的做法,厭倦了卡扎,並覺得卡扎編制的向神獻祭的舞蹈實在是土。這是從美帝國主義的觀點,認為穆斯林的民眾里也存在很多不同聲音,只要把抵抗勢力的中堅分子打垮,其群眾基礎就會瓦解。認為一般的老百姓也無意去通過暴力挑戰現行的國際秩序。
6、影片中,搜救隊從海上而來,然後完成任務從海上撤走,並成功的將大部分當地勢力化敵為友。這是美國海軍陸戰隊的完美理想。
7、影片中搜救隊使用了隱身(依靠變色龍)、空中導航(依靠加拿大野鴨)、聲波武器(獅吼)等新理念,符合老美打高科技不對稱戰爭的一貫思想。值得注意的是,本片中反面角色卡扎也使用了空中偵察(禿鷲)表明了敵對的一方的科技也在進步。這也暗合真主黨使用無人機/反艦導彈擊傷以色列的薩爾艦以及伊朗最近屢屢試驗新武器的新形勢。
8、松鼠和長頸鹿戀愛的美好結局,其實是美國一貫宣揚的愛可以超越民族、種族界限的反應,使試圖瓦解敵對勢力,促使對方投降的一種心理戰的武器。
9、在撤回紐約的旅途中,角馬們拋棄了扎馬編排的舞蹈,各自紛紛起舞,這暗示了美國人在打垮了獨裁統治(薩達姆?塔利班?)後,被壓制的各方勢力都可以有自由表述自己的空間。
綜上所述,本片實在不是一部簡單的動畫片,實在含義頗深,值得反復咀嚼啊!
E. 最適合6-12歲兒童看的電影
1、《海蒂和爺爺》
《海蒂和爺爺》講述了八歲小女孩與住在山上的爺爺之間的故事,爺爺性情古怪,但是海地在山上度過了非常快樂的童年時光,離開後也一直非常想念這里。
F. 推薦一些關於人生、時間、生死思考的電影~
推薦《楚門的世界》《美好心靈的永恆陽光》《蝴蝶效應1》《死亡幻覺》《成為約翰馬爾科維奇》《迷霧》看完前面的最後再總結、聯系實際看《搏擊俱樂部》…這些影片都很好、很享受…最好不要一天看完,不容易消化…
G. 20部適合孩子看的電影,除了《放牛班的春天》,還有哪些
給兒童推薦電影往往需要具備溫潤如水的故事、不戲謔不過度戲劇的情感,下面是筆者為兒童推薦的二十部必看電影:
1 珍惜失去與擁有:《尋夢環游記》
「當這個世界沒有人再記得你的時候,你將真正從這個世界消失。」
這個電影講述的故事雖然是個很套路很正規的故事,但是卻將「死亡」這件事以最童話的方式表達出來,這也是能夠向兒童教授什麼叫做「失去」和「擁有」的最善良最溫柔的方式了吧。失去的和擁有的,都是人生值得好好寶貴的財富。
H. 電影【入殮師】適合孩子看嗎
適合。
這部片子完全可以作為教育題材讓年輕人 認識生死。
很多人都逃避死亡,對其有恐懼的心,害怕。
如果說家人有天不幸的話離開了,很多人會束手無策。尤其是第一次面對,看過遺體的。
我很遺憾。
這部電影看晚了。
我父親今年走的時候,我很害怕,從小到大家裡人都平平安安沒有離別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都健在。我一直以為我會先送走他們。
事與願違的是第一次就是送走我父親。
送他那天我第一次看見逝者的樣子,那樣的熟悉可是很害怕害怕。我沒有走近。最後也不敢看他就火化去了。
然而前幾天我看了這部電影 眼睛一直處於濕潤的狀態,好幾次沒控制住眼淚。想到了我的父親。
死亡也是一道門·人生必須經歷的。看著逝者被化妝的那麼居家的樣子,就好像睡覺一樣。就像影片中的小女孩,看見自己的媽媽化妝好的樣子,忍俊不禁的就叫出媽媽,因為她知道這樣子的媽媽就要永遠的離開她了,而不是恐懼的不敢看她。
那個可愛的小孫女吻他的爺爺,都很詮釋了她們對逝者的尊重及最後的送別。都可以感動你的弟弟的。
如果說你的弟弟坐得住。能一直看完兩小時的話·就一定要他看。越早知道越好,不要像看一樣。不要等到逝者走了再看,那樣傷心的程度會很重的。
祝福你。
I. 如何評價電影《尋夢環游記》
前陣子看完《尋夢環游記》之後,再次感嘆,很多動畫片,都不是給孩子看的,小孩子能夠看懂那「尋夢」?能夠看懂那「親情」?能夠理解那「生死之間」?
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遺忘才是。——《尋夢環游記》
而最後一個亮點,則是「生死之間」。
我們都知道,人死如燈滅。但是導演跟編劇,卻呈現給我們一個不同的世界,人死了之後,還有亡靈世界,每年亡靈節還可以「回家探親」。而一旦真的被人徹底遺忘,就連在亡靈世界立足的機會都沒有,徹底消失了。
那麼,我們應該如果看待我們的生存與死亡呢?我們又應該怎麼樣去做出讓人記住的事情呢?
很多人在電影院聽到小男孩給自己的老奶奶唱《Remember Me》曲子的時候,會感動得流淚。我想,感動我們的,不是歌曲,而是我們已經逝去的親人了吧。
總而言之,這部動畫電影,不僅僅是在講述一個兒童故事,更是要引起我們關於「夢想」、「親情」、「生死」之間的思考,值得我們好好看,好好想。
J. 介紹幾部關於人性生死之類有高度的探討電影給我吧
《迷霧》 類型:恐怖電影
《迷霧》里有這樣一句台詞(記不清原話了,大意):「當社會機器不再正常運轉,你也不能打911時,還談何人性本善?」的確,我覺得「人性本善」這個論調上真的該加個大大的問號。有人會說,片中的男主角以及其他一些人冒著自己的生命危險去救人的時候,難道還不夠善嗎?但是別忘了他們只是超市中的極少數人,在他們這樣做的時候,以那個神婆為首的另一幫子人在干什麼?「人性不本善」不等於「人性不善」,以男主角為首的少數人的熱心勇敢,更是反襯出了大多數人的冷漠自私。或許在危及生命的情況下,我們不能說明哲保身是錯,的確不能,但是以現在這個文明社會里提倡的價值觀來衡量,神婆那幫人顯然是夠惡。想像一下如果真的是在原始社會,永遠不會像片中那樣出現坦克開道來救人的場景,那麼最後能活下去的是哪些人?我覺得是神婆幫的人的可能顯然遠遠遠遠大於男主角幫,而這種現象有個好聽的名字,叫「適者生存」。
有意思的是可以設想一下,如果沒有神婆這個角色,大家會怎麼樣呢?我覺得也完全不排除大家在以男主角為首的幾個人的帶領下團結一致抗擊猛獸的可能。所以,又要扯到那句台詞:在法律這類強制力已經不復存在,而道德的力量又不足以解決生存危機時,人性中「惡」的部分,只要被一根導火索點燃,很容易形成星火燎原之勢。
而最令我震撼的場景是結尾,那個堅強勇敢善良的男主角在帶著自己的兒子和另外三個人,在濃霧彌漫和怪獸四起的路上開了不知道多久的車直到燃油耗盡也沒有沖出迷霧時,終於絕望了。僅有的四發子彈,男主角把他們留給了周圍的人,一槍、兩槍、三槍、四槍……男主角在悲痛中看著親人朋友倒在自己的槍口下,而自己求死不能還要絕望地面對一堆惡心的怪獸,不禁發出撕心裂肺的嚎叫……如果影片到這里就結尾了,那它會跟《立方體》更像——主角孤獨地活下來,前途未知。(其實《立方體》在刻畫人性上也很細致,不過我覺得《迷霧》更勝一籌)。可是我很佩服高明的導演,後面那五分鍾左右的戲完全把影片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