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一部以抗戰為題材,講述了一位母親犧牲自己救自己孩子的故事,好象是趙雅芝演的,是哪部電影啊急
一樓的《五月八月》,這部片子葉童提名金像獎最佳女配角。
導演:
杜國威 Raymond To
主演:
葉童 Cecilia Yip
林泉 Lam Chuen
徐忻辰 May Xu
類型:劇情
更多外文片名:
May & August
Wu yue ba yue
片長:Hong Kong:88 min
國家/地區:香港
對白語言:粵語
上映日期:2002年11月21日 香港
官方網站:
劇情梗概:五月和八月是一對姐妹倆,她們本來生活在一個幸福的家庭,爸爸在中學教書,媽媽美麗聰慧,家裡還有奶奶。
時局轉劣,人心惶惶。鄰居麗麗一家要外出避難。孩子們有些依依不捨,這讓媽媽很是擔心,於是開始做一些避難准備——讓兩個孩子練習快跑……可是,日本軍隊進城後不僅封鎖全城,而且大肆屠殺。逃亡的鄰居不是被槍殺,就是受重傷。媽媽更是憂心忡忡。
家裡斷糧了,爸爸不得不冒險上街闖一闖,打算用衣物換取糧食,小狗阿寶尾隨其後。全家人焦急地等待著爸爸的歸來,最終等到的是阿寶叼著爸爸的一隻手臂。媽媽傷心欲絕,可是面對著一家老小,她更要堅強起來。於是,她把閣樓的梯子劈掉,改為密室。然後將阿寶放逐河流,以免引起日本兵的注意。
夜裡,日本兵逐門逐戶地殺掠,五月家也未倖免。奶奶被打死,媽媽慘遭蹂躪,躲在閣樓里的姐妹倆逃過一劫。這時候,八月卻發燒了。媽媽只好冒險出外求葯,不想再失去媽媽的五月緊跟其後。不幸在回來的路上,母女倆遭到一小隊日軍的追捕。為了兩個女兒的,媽媽引開了日軍的注意。五月親眼看著媽媽被十數只日軍的魔爪拉去……
從此,五月開始了照顧妹妹的責任。被教會難民營里的修女收留了一段日子後,姐妹倆終於見到了舅舅,來到了鎮江。一天,五月、八月、天寶表哥跟婆婆前去拜佛。在蘆葦岸邊,五月認識了喜愛畫畫的男孩方毅。在他的素描里,展示的都是駭人的屍體、殘骸斷臂、血紅河水……原來方毅也是南京城逃亡出來的的孤兒。從此兩個人成了好朋友。
日軍終於打到了鎮江,舅舅被炸死,舅母、婆婆帶著天寶離開鎮江,無奈留下了姐妹倆。五月、八月、方毅三個孩子,堅強地生活在一起。
方毅告訴她們,父母們已經被燒化成灰塵,形成了煙雲,然後又變成了雨水,落在長江里。於是,他們來到長江岸邊,和爸爸媽媽說再見。五月把這些話告訴給南下的孤兒們,孩子們對著滔滔江水大叫:「媽媽——我愛你!」五月終於放聲大哭,把心中的抑鬱盡泄於風雨中。
B. 有一部歐美電影,講的是有對夫妻的女兒被擄走了,母親為救自己的孩子與綁匪展開的斗爭
電影《永不放棄》。
C. 什麼電影媽媽拚命救孩子。孩子拚命救玩具。是什麼電影里的片段
環形使者 Looper (2012)
穿越火線(2012)俄羅斯
D. 一部外國電影, 一個母親為了救她兒子不惜生命,一個小男孩即將面臨一個人孤獨在社會,一個男人為了他的
環形使者 Looper (2012)
E. 如何評價《唐山大地震》電影中母親救兒子而放棄女兒的行為
對於《唐山大地震》電影中母親救兒子而放棄女兒的行為,我個人既不贊同更不批評。因為在兩者只能選其一,母親會更偏重於自己的喜歡,這是無可厚非的。同時在那種情況下,做出這樣的選擇,母親的內心也是很痛苦的。
《唐山大地震》電影中母親救兒子而放棄女兒,是母親的無奈之舉,除了讓我感到惋惜,更多的是痛心。
F. 為什麼電影《唐山大地震》里,媽媽最後選擇救兒子不救女兒
這個事情懵懂時看,覺得母親真狠,只救了弟弟。等我真正做了母親,有了兩個孩子,再回頭看這個電影,特別能理解這個母親當時的選擇了。
一個母親在災難面前,丈夫已經過世,兩個孩子一個還能痛哭大喊,一個虛弱到敲石頭,這種情況下,生命的分量何其沉重!就像我們看過的抗戰片,一組士兵突擊失敗,有人深陷囹圄,有人沖出了重圍,出去的人要返回去救還在危險里的戰友,這時肯定是先救還能動的,而一旁奄奄一息快要不行的,這時只能顧全大局,能救幾個是幾個。
片中的母親也大抵是個普通的慈愛的母親,在和平的生活中完全做到了一雙兒女兩個都愛,然而面臨災難,冥冥之中的選擇似乎被什麼似有似無的東西牽動,再讓這東西夾雜在單純的喪女之痛中,血淚中還要摻進沙子,傷口上還要撒鹽。
G. 《唐山大地震》:媽媽面臨「二救一」,為何救兒子放棄女兒,你怎麼看
作為父母,我們總說生兒生女一樣好,畢竟都是自己手心手背上的肉,必然做到一碗水端平。可真能這樣做到的人,卻極少!
一、對待兒女,父母真的會偏心
上午的時候,和兒子一起在家裡重溫了一部災難片,馮小剛拍攝的《唐山大地震》,看完真的心疼電影中的媽媽元妮。
老話說道「養兒方知父母恩」,只有成為母親才最能明白為人父母的不易以及生命的可貴。
公平在孩子眼裡是最重要的東西,畢竟那是證明父母對自己愛的唯一途徑。
3、獎罰分明做到一視同仁
當孩子做了好事或是犯了錯誤,父母必須做好公證的判決,給予同樣的懲罰和獎勵政策。只有這樣,孩子們才能明白如何為人處世,並且讓他們知道「天之犯法與庶民同罪」,誰也包庇不得。在這種教育方式下養育出來的孩子,才會更容易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
H. 關於母親的作文題目有哪些
題目—《感謝母親》
中心思想:「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首詩不但說明了母親對兒女的恩情,還歌頌了母親的偉大。
在孩提時代,媽媽是我的主宰:飯是媽媽喂的,衣服是媽媽教我怎麼穿的,名字是媽媽教我寫的……媽媽是萬能的,是偉大的。我一天天地在長大,但不知道為什麼,母親那親切的笑容已不再多見,取而代之地常常是嚴厲的面孔。每天陪伴我的只有書桌、台燈和數不清的習題。"難道母親不愛我了嗎?"我一次一次地冒出這個念頭,又一次次地將之否認。
想起小時候,母親教我寫字,背詩,寒冬里給我洗衣服,在酷暑為我整理房間……我八歲那年的一天,半夜兩點鍾,外面是瓢潑大雨、電閃雷鳴。我突然發起了高燒,爸爸不在家,母親看著我,又望望窗外,仔細給我披上雨衣,毅然背起我向醫院跑去。我伏在母親背上,清晰地聽到了母親急促的喘息聲。
我的心快要碎了,我說:"媽媽,我下來自己走吧!"母親毅然答道:"那怎麼行呢?你發著高燒,怎麼能在雨里走?把雨衣披嚴,千萬別淋著了。"我的眼睛不禁濕潤了。雨大路滑,母親一歪,險些摔倒,站穩後,她急切地問我:"沒事吧?"我說:"沒事!"母親長舒了口氣,如釋重負地說:"那就好,那就好。"就這樣,母親深一腳、淺一腳地把我背到了醫院。
因為我身子弱,所以媽媽總想法子燒我喜歡吃的菜,給我增加營養。色香味俱全的紅燒獅子頭、又酥又嫩的糖醋排骨、香辣誘人的辣子雞;媽媽還會做香糯可口的八寶飯、臘八粥……很多同學吃過媽媽燒的菜,他們都羨慕我有一個很會燒菜的好媽媽,這使我很驕傲。
媽媽非常勤勞:一下班她不休息,就開始做飯;吃完飯後,又忙裡忙外地做家務。我去幫媽媽做家務,媽媽總是問我:「你的功課做完了沒有?」只有我做完了功課,媽媽才讓我幫她做家務。媽媽有一個小小的「缺點」,就是愛「嘮叨」。比如:今年全國音樂考級報名時,我報考的是古箏業餘六級。因為級別高,所以每天都要練兩個小時古箏。有一天,我應貪玩沒有彈琴。
媽媽知道後,很生氣,就開始「嘮叨」了:「你為什麼不彈琴?今年考的是六級,不再是二級了,該多用點時間來彈琴。彈了琴再出去玩不更好嗎?……」聽了媽媽的話,我再也不貪玩了。經過努力,我終於取得了古箏六級的證書,媽媽臉上的笑容別提有多燦爛。
媽媽「嘮叨」事情多得數不清,有時是我貪玩引起的,有時是我字寫得不端正引起的,有時是我考試成績不夠理想引起的……但我從內心裡感謝媽媽的「嘮叨」,因為有了這份「嘮叨」,才有了今天的我。
媽媽對我無微不至的關懷,就像春天的陽光給小草的恩情一樣,我永遠也報答不了這比山還高,比海還深的母愛!
I. 寫一篇關於媽媽的作文
媽,您辛苦了
記得小時候,所有和母親有關的節日,我都會很誠摯地為媽媽送上用彩筆繪制的賀卡,寫一句「媽媽我愛你。」簡簡單單。「誠摯」每次她摟著我,親親我,笑得很開心。我不明白,也許她為我有一雙巧手而驕傲吧!我常這么想。
很快,我長大了,一眨眼比她還高了,媽媽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總是重復著為我所做的每一件,她很細心,把她的關愛滲透到我生活的每一個空隙中去。然而我不了解,她似乎愛我愛得過了頭,成了一種束縛,一種煩惱。我覺得她活得太累,天天為了細如牛毛的小事在我耳邊嘮叨。她脾氣不好,工作壓力,我的任性,種種原因,她常發火,有時發得有些莫名其妙,倔強的我只是不甘示弱地抵抗,或以長時間的沉默證明我的勝利。她不很了解我,因為我不常和她交心,什麼都放在心裡鎖進日記,從不和她說自己的秘密。長大了,似乎和她也離得遠了,給她買禮物也成了可有可無的習慣。
5月10日,母親節,一場爭吵,給我的熱情潑了冷水。本想拿出一個月的積蓄給她買塊冰激淋蛋糕,再送一束康乃馨,我想她一定會高興。然而,一切不是像我想像的那麼甜蜜溫馨我和她又開始了「冷戰」,看著抽屜里准備好的錢,一氣之下,我把它狠狠關上了——
……我似乎在尋找一種平衡,見到每一個朋友,都會急切問上一句:「你給你媽買禮物了嗎?」大多數回答是買了,再津津樂道他們的母親是如何如何的開心,沒有一個人有我這樣的理由。我希望有某一個和我一樣,在母親節這天和媽媽鬧別扭,這也讓我舒服些,至少別讓我自己覺得太不孝。
佇立在花店門口,我猶豫著,到底買不買,我不知道,我想靠它結束「冷戰」,可倔強的脾氣使我始終沒肯體諒媽媽,說實話,我還在生她的氣。當時看來,要對她說聲「節日快樂!」似乎就代表「屈服」,我不願意。最終,我用一枚硬幣作出了決定,正面買,反面走,硬幣從指尖彈了出去,躍上半空,又旋轉著落地就這么一剎那,我突然希望它是正面,突然渴望媽媽的笑臉,突然很想送她康乃馨,哪怕只有一朵。沒有原因,只是有某種感覺強烈震撼著我,——可惜,硬幣穩穩當當停在了反面,我更茫然了,作這決定真有這么難?我問自己。既然讓硬幣作了決定,就聽天由命吧!
那一天,我始終沉默著,可只要媽媽在,所有與母親節有關的東西我都躲避著。在她的忙碌生活中,似乎根本不存在這些節日,或許因為我從沒在這天送過禮物而習以為常,她什麼也沒說。
臨睡前,我的書桌上又放著一杯牛奶,不用說,媽媽默默地做了這一切。喝著牛奶,我忽然覺得愧疚,忽然難過,忽然體會到我對媽媽無形的傷害;忽然自責我竟用一枚硬幣掂量了媽媽對我的愛?!忽然非常想給她送上一大束康乃馨;忽然很想對她說一句一直難以啟齒的話:「媽媽,其實我很愛你!」我很想補送上一束康乃馨,很想看她欣慰的笑臉,我知道,她要是聽了這些,也許會脆弱地掉淚…
J. 韓劇里媽媽拚命救孩子。孩子拚命救玩具。是什麼電影里的片段
《D-Day》是韓國J T B C電視台於2015年9月18日起在金土檔播出的醫療劇,由張容佑執導,黃京編劇,金英光、鄭素敏、金晶和、李成烈、尹珠熙主演。
該劇是韓國首部災 難題材電視劇,講述面對突如其來的大地 震,災 難 醫 療小組和救 援人員冒著生命危險拯 救災難倖存 者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