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教育類電影有哪些
教育類電影有:
1、《無問西東》
吳嶺瀾、沈光耀、王敏佳、陳鵬、張果果,幾個年輕人滿懷諸多渴望,在四個非同凡響的時空中一路前行。《無問西東》走紅後,這部文藝片所呈現的家國情懷、人生態度都讓人肅然起敬,裡面提到的西南聯大,更讓無數人反思與感動。
當時西南聯大的艱苦條件也在電影中體現出來——學生們幾十人擠在鐵皮、茅草屋頂下上課;雨季來臨時,教室里常常在「下小雨」。防空警報響起後,教授們便在防空洞口授課。
我們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個正確的思想觀念,可以幫助孩子做出更多更正確的決定,也能讓孩子變得更加優秀。因此,孩子真正的起跑線,不單單只是物質條件,給孩子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是比給他一個優越的生活條件更重要的事情。
Ⅱ 好看的教育類電影
《伴我同行》(Stand by Me)
「時光」的奇跡力量
曾榮獲1987年金球獎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提名
1987年奧斯卡獎最佳編劇提名
豆瓣評分:8.9
故事發生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美國俄勒岡小鎮,四個在父母那兒得不到認同的男孩,為了成為被社會認可的英雄,踏上了尋找一具男孩屍體的路……
推薦理由:
每當面臨難題,問題家庭給四個男孩各自帶來的心理陰影就會顯現出來,令他們恐懼、慌亂,但幸好他們在彼此的互相磨合與逐步認同下,獲得了力量。為什麼本該從父母那兒得到的認同卻只能從殘酷的「尋屍」之路上獲得呢?很值得父母們反思!
《小男孩》(Little Boy)
「信念」的奇跡力量
第二屆豆瓣電影年度榜單年度最冷佳片提名
豆瓣評分:8.1
故事以二戰為背景,8歲的小男孩為了能讓戰爭早點結束、讓父親早日回家,用自己的信念完成了很多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推薦理由:
影片印證了「父親在男孩成長過程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這一亘古不變的真理。「你相信你能做到嗎?」「是的,我相信。」從小就因為弱小、不起眼而經常被小夥伴們欺負的小男孩,正是在父親的用心培養下,才開始相信信念的力量。有了信念的支撐,才會有堅韌的品格,而這也正是男孩成長為男人必須具備的品格。
《螢火蟲之墓》(Grave of the Fireflies)
「親情」的奇跡力量
曾榮獲1988年第31屆藍絲帶獎:特別獎
豆瓣評分:8.7
故事發生在二戰後期的日本神戶,因為戰爭成為孤兒的哥哥試圖將所有的悲傷扛起,為4歲的妹妹在躲進洞穴里的生活中撐起一片晴空……
推薦理由:
尤其推薦家中有二胎的父母和孩子們一起觀看。當一個家庭面對時代大事件時,那種感人至深的親情,以及兄妹之間至純至善的友愛催人淚下的同時,亦給人以心靈的凈化和思想的洗滌,足夠讓家長和孩子們思考什麼才是真正可貴的親情。
《馴龍高手》(How to Train Your Dragon)
「另類」的奇跡力量
曾榮獲第83屆奧斯卡獎最佳動畫片長片提名
第67屆威尼斯電影節年度最具創意立體電影等諸多獎項
豆瓣評分:8.7
故事從少年希卡普必須通過馴龍測驗,才能向族人和他爸爸證明他存在的價值開始。然而,正當他信心滿滿之時,他遇見了一隻受傷的龍,從此他的世界徹底改變……
推薦理由:
雖然名字看上去挺戰爭,但實際搏鬥場面很少,精妙的人物對話睿智又充滿喜感,視覺效果也非常棒。重要的是當父母們看到影片中少年那另類作風時,就能更多地理解男孩天性中的不羈,而男孩們也能由此部影片領悟到為人所必須具備的品性。
《歲月神偷》
「時光」的奇跡力量
曾榮獲第60屆柏林電影節新生代單元水晶熊最佳影片獎
第2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等諸多獎項
豆瓣評分:8.6
故事以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港英時代的香港為背景,養育了兩個兒子的鞋匠羅一家四口人苦中作樂其樂融融,但一場颶風暴雨之後,又遭遇飛來橫禍,讓這個原本幸福的家庭徒生變故……
推薦理由:
這個曾讓任達華和吳君如在看劇本時就流了不止兩次淚的故事中,有父母對兒子的恨鐵不成鋼,有兄弟之間深厚的骨血情深,也有少年初戀純純的凄楚的遺憾。
Ⅲ 兒童必看的教育電影有哪些
1、《看上去很美》(中國)
簡介:方槍槍是個一直由奶奶帶著的3歲男孩兒,一下子被當軍人的爸爸丟進了幼兒園這個集體的環境里。生存的本能使他仔細地觀察這一新環境並盡可能迅速地融入這個新的社會里。
慈眉善目的唐老師讓他感到親近,而不苟言笑的李老師則讓他感到恐懼。小朋友們一個人一個性格,方槍槍試圖接近他們、了解他們,本能地尋找著自己的盟友。他很快就和陳南燕陳北燕兩姐妹成了朋友。
推薦理由:影片看起來就是一般的喜劇片,可笑聲中一定少不了溫情,兒子的單純與親情搭起了小志爸爸與父親溝通的橋梁,從而化解了兩代人之間的隔閡。這是大多數家庭都存在的問題,也許看了影片對大家能有所啟發。
Ⅳ 有哪些關於兒童教育觀念的電影推薦
1.《三傻大鬧寶萊塢》
宮崎駿的動畫也適合孩子們看,當然成年人看也是很好的,唯美的故事背後總有深刻的道理。宮崎駿對於電影的製作頗有一番獨到的看法:「我們生活在一個娛樂泛濫的社會。過剩的娛樂,使孩子們的知覺淡化了,天賦的創造力減退了。我們的電影創作,就是要刺激那麻木了的知覺,喚醒那沉睡了的創造力。我相信一出用心製作的電影將是孩子學習的好對象。」宮崎駿並沒有乾枯地說教,在一個個感人至深、發人深省的故事裡,孩子們漸漸成長,了解其中深奧的人生哲理,這是宮崎駿作品最高明的地方,《千與千尋》就是最好的例證。
《千與千尋》講述了一個毫不起眼的十歲日本女孩的一段離奇經歷。故事情節天馬行空,但是宮崎駿想要通過電影表達的涵義卻是復雜深刻,他說:「我刻意將千尋塑造成一個平凡的人物,我要讓每個十歲女孩,都從千尋那兒看到自己。她不是一個漂亮的可人兒,也沒有特別吸引之處,而她那怯懦的性格,沒精打採的神態,更是惹人生厭。但是她在面對困難時,能夠逐漸釋放自己的潛能,克服困境。這故事也令人聯想到現實社會中,一個初出茅廬的女孩進入一間大機構做事的情形。面對陌生的環境,冷漠的人事,這女孩要付出相當的努力,發掘內在的潛能,克服種種挑戰,方可建立一片立足之地。」這樣勵志上進的主題,對於還在成長中的孩子們來說,實在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4.《放牛班的春天》
「每一顆心都需要愛,需要溫柔,需要寬容,需要理解。每一個孩子都來自純凈無邪的地方,永遠都應該是人間萬分疼惜的珍寶。」
只看標題,讓人「浮想聯翩」,以為是講一群小孩放牛的電影。「放牛班」其實指的是一幫「問題」少年,他們所待的學校也被稱為「池塘之底」。
這里的學生大都是頑皮少年,到處充斥著烏煙瘴氣的不屬於學校的戾氣。謾罵和體罰是老師和學生交流的一種常見手段。
但教師克萊門特的到來,給「池塘之底」的孩子們帶來了希望。他創作音樂作品,組織合唱團,用音樂的方法打開了學生們封閉的心靈。解放學生們的思想,重塑孩子們的靈魂。所以放牛班的春天,看完電影,你會覺得名字取得確實有味道。
影片中馬修老師總是很和藹地與同學們對視,用眼神,用音樂教導這群「問題少年」。鼓勵、尊重、認同、理解、發掘、引導、他的教育方式是教師裡面的楷模。電影告訴了我們,只要有愛包圍,放牛班也有春天!
Ⅳ 10部兒童必看電影分別是
《蝴蝶》《放牛班的春天》《真愛滿行囊》《狐狸與我》《刺蝟的優雅》《聽見天堂》《天堂電影院》《美麗人生》《月光提琴手》《想飛的鋼琴少年》。
劇情簡介
世界著名指揮家皮埃爾·莫昂克重回法國故地出席母親的葬禮,他的舊友佩皮諾送給他一本陳舊的日記,看著這本當年音樂啟蒙老師克萊門特·馬修遺下的日記,皮埃爾慢慢細味著老師當年的心境,一幕幕童年的回憶也浮出自己記憶的深潭。
克萊門特是一個才華橫溢的音樂家,不過在1949年的法國鄉村,他沒有發展自己才華的機會,最終成為了一間男子寄宿學校的助理教師,名為「池塘底教養院」。
這所學校有一個外號叫"池塘之底",因為這里的學生大部分都是一些頑皮的兒童。到任後克萊門特發現學校的校長以殘暴高壓的手段管治這班問題少年,體罰在這里司空見慣,性格沉靜的克萊門特嘗試用自己的方法改善這種狀況,閑時他會創作一些合唱曲,而令他驚奇的是這所寄宿學校竟然沒有音樂課,他決定用音樂的方法來打開學生們封閉的心靈。
馬修開始教學生們如何唱歌,但事情進展得並不順利,一個最大的麻煩製造者就是皮埃爾·莫昂克,皮埃爾擁有天使的面孔和歌喉卻有著令人頭疼的調皮的性格,諄諄善誘的克萊門特把皮埃爾的音樂天賦發掘出來,同時他也與皮埃爾的母親產生了一段微妙感情,但卻是一廂情願。最後因為失火事件被校長解僱,臨走前帶走了佩皮諾(Pépinot alte飾)。
Ⅵ 陪孩子必看的十部電影國片
1、《淺藍深藍》
電影的劇情非常簡單,我但是卻可以給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故事圍繞一個小男孩故事開始,進行內容講述,但是有很多觸動心境的畫面,我們每個人的一生就是一個由淺入深的過程,就如同藍色的變化,由淺入深一樣,對於人際關系、對於事業發展、對於生活本身。
Ⅶ 有哪些好的可以用來教育孩子的電影推薦
第一部推薦的電影:《錄取通知》。這是一部理想主義的校園勵誌喜劇片,講述了高中畢業的巴特比迫於升學及社會和家庭的壓力,自己虛構了一所大學,並招收落榜生,開啟了顛覆傳統教育的荒誕又感人的大學生活。這樣的大學也許只存在於電影人的幻想中,影片對教育體制的明嘲暗諷以及對傳統社會認知的顛覆,掩蓋了劇情的合理性與可行性,雖然影片給人一種膚淺的感覺,但其青春喜感、天真趣味,大膽的設想與構思以及一顆堅定的理想主義之心,還是讓人充滿感動。
電影中有一段很經典的台詞:「每一顆心都需要愛,需要溫柔,需要寬容,需要理解。每一個孩子都來自純凈無邪的地方,永遠都應該是人間萬分疼惜的珍寶。」
Ⅷ 兒童必看的20部電影
《尋夢環游記》、《觸不可及》、《阿甘正傳》、《美麗人生》、《小男孩》、《當幸福來敲門》、《菊次郎的夏天》、《千與千尋》、《超能陸戰隊》、《三傻大鬧寶萊塢》。
《天堂電影院》、《海上鋼琴師》、《機器人總動員》、《神偷奶爸》、《忠犬八公的故事》、《放牛班的春天》、《入殮師》、《大魚》、《真愛至上》、《海洋之歌》。
阿里和他妹妹換鞋的電影叫《小鞋子》。
給兒童推薦電影往往需要具備溫潤如水的故事、不戲謔不過度戲劇的情感。
1 、珍惜失去與擁有:《尋夢環游記》
「當這個世界沒有人再記得你的時候,你將真正從這個世界消失。」
這個電影講述的故事雖然是個很套路很正規的故事,但是卻將「死亡」這件事以最童話的方式表達出來,這也是能夠向兒童教授什麼叫做「失去」和「擁有」的最善良最溫柔的方式了吧。失去的和擁有的,都是人生值得好好寶貴的財富。
2、 時常心中有愛:《觸不可及》
這是一個殘疾人和黑人看護的友情故事,他們之間沒有任何的種族歧視,沒有任何的殘疾歧視,沒有任何的階級和貧富歧視。
他們只是簡簡單單地生活相伴、情感相依,他們二人雖然年齡、階級、膚色,甚至銀行賬戶里的存款都差距甚遠,但是他們依舊可以平等互愛,尊重彼此,聽來簡單,但對於早就對社會階級形成既定習慣看法的我們這些成年人,何其難能夠做到這么「善良」呢?
3 、「真誠」的價值:《阿甘正傳》
《阿甘正傳》中的阿甘曾參過軍、有過喜歡的女孩、被人欺負過,但卻因為智力的原因從未懷疑過別人對他的叮囑。
雖然在現實生活中像阿甘這種人早就不知道在哪裡吃虧去了,但電影卻依舊執意將阿甘塑造成為一個「執拗」的人、「固執」的人、「願意選擇相信」的人、不隨意揣測他人惡意的人、一個「真誠」的人。
以上內容參考:兒童必看的20部電影 十大兒童必看電影 - 教育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