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學生微電影招生是騙局嗎
他會讓你交什麼保證金或者押金之類的,說什麼怕你拍一半不拍了,保證拍完了就退還給你什麼的,都是騙人的!
❷ 評電影《騙局》——人生就是一場騙局
《騙局》是根據歷史上的真實事件改編的一部電影,艾爾文是美國的一個十八線作家,有一天,他又寫出了一本新書,然後他就把書稿交給出版社的一個朋友,而這個朋友,當時看了書稿之後,覺得寫得非常好。
然後,朋友跟她的同事討論了一下,大家也都覺得非常好,他的朋友自然也替他高興,寫了這么多年,終於有望寫出一本暢銷書了。
艾爾文得知消息後也是異常的高興,回去之後,就用自己僅有的存款,換車、裝修房子,定購傢具可見他也是苦逼了很長時間。
然而樂極生悲,全部搞完之後。一天,出版社的朋友給他打電話,說他們的出版社的老闆,看完這本書之後不感興趣,認為沒有多大市場,所以不準備出版了。
艾爾文這下傻眼了,錢已經花出去了,現在書不能出版,意味著沒有money,怎麼辦?這時候,他一個朋友,也是他寫作上的合作夥伴迪克,就跟他提了一個建議。
他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得的美國大亨休斯在晚年過起了隱居生活,不接受任何的采訪,也不露面,大家都不知道他在住在哪裡,甚至有的人說他已經掛了。
迪克建議他寫一寫這個休斯,一開始,艾爾文並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直到有一天,一個偶然的機會,正在沮喪中的艾爾文看到了休斯的一篇報道,那上面還刊有休斯的信札。
他忽然靈光一現,心生一計。之後,他開始模仿休斯的筆跡,偽造了休斯與他之間的通信。這些信的內容,大概的意思就是休斯很認可艾爾文的文筆,並把自己的人生經歷告訴了艾爾文,讓艾爾文給他寫自傳。
艾爾文把自己仿造的信件交給了那個出版社的朋友,朋友看完之後也很震驚,立馬就把這件事匯報給公司老闆。老闆看完封信,又找人鑒定了真偽,確定為真跡後,立即把艾爾文喊了過來。
因為這個休斯確實已經消失了很長時間,很多記者根本采訪不到他,所以,一聽說他居然跟艾爾文有這種這么私密的聯系,出版公司自然不想失去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經過一番討價還價,艾爾文跟出版公司達成協議,出版公司付款100萬美元,其中艾爾文得25美元,另外75萬美元給休斯本人。艾爾文又通過偽造文件,讓他的妻子把出版社給休斯的錢也據為己有。
因為這件事從頭到尾都是一個謊言,它就需要有更多多的謊言來支撐。再加上艾爾文本身在生活上就不是一個誠實的人,他對妻子說是去采訪休斯,其實是和自己的老情人幽會。
因為休斯傳還沒有正式出版,但是據說裡面有涉及尼克松總統接受了休斯的賄賂內容,尼克松懷疑民主黨是不是得到了休斯傳的副本,所以,尼克松總統就在某天晚上派人去了民主黨總部,從而引發了著名的「水門事件」。
一系列的謊言,讓艾爾文時常徘徊在現實與謊言之中,他向妻子撒謊說沒有見過情人,最後,在證據面前又編造新的謊言,繼續欺瞞妻子。
他還經常覺得聯邦調查局的密探在跟蹤他,甚至還綁架過他,讓他不要再寫這本書,但是,迪克說那是他的想像,其實並沒有什麼 密探。
經歷了現實與謊言之間切換的折磨,總算是等來了《休斯傳》的出版,就在大家開酒會慶祝《休斯傳》即日出版的時候,電視新聞播出了休斯本人召集的記者電話會議。
休斯說,這是我聽過的最醜陋的一個謊言,他說書上所有的內容全部都是偽造的,他從來不認識一個叫艾爾文的人,更談不上授權。另外,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他最後一次使用信用卡取款已經是十年前的事情了。
整個騙局隨著記者會的召開瞬間被戳穿,艾爾文以最快的速度逃離酒會,但是,他最終也沒有逃脫法律的制裁,包括他的妻子也付出相應的代價。
艾爾文被判入獄兩年,他的妻子也被判刑一年多。整個電影是根據歷史真實事件改編,現實中的艾爾文出獄之後繼續寫小說,而且也把自己怎麼設計這個騙局的經歷,也寫成了小說,最後改編成這個電影《騙局》。
艾爾文以身試法,挖空心思的去設計騙局,只是在這場騙局裡,並沒有一個真正的贏家。艾爾文搞得自己身陷囹圄還不算,億萬富翁休斯平靜的退休生活被打破,後期被迫避禍海外,水門事件導致尼克松總統下台。如果說是休斯戳穿了艾爾文的騙局,那也可以說是艾爾文戳穿了更多人的騙局,人生就是一場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