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搞笑電影 » 腳殘疾孩子被欺負電影

腳殘疾孩子被欺負電影

發布時間: 2024-10-06 03:27:09

㈠ 殘疾弟弟背後的姐姐,這部電影是個暖心童話

《奇跡男孩》這部電影,是根據R.J.帕拉西奧的小說改編,講述了一位有面部缺陷的小男孩如何進入普通學校,並重拾自信、積極面對生活的勵志故事。

故事的主角是殘疾兒童奧吉Auggie,講述了一個備受歧視的殘疾兒童奧吉,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了大家一致認可的故事。影片的基調樂觀向上,結局美滿幸福。典型的美國主流價值觀影片。類似的電影還有很多,像《風雨哈佛路》、《叫我第一純運謹名》,以及著名的《阿甘正傳》。

當然,我們都會為奧吉感動,他真誠、善良、有勇氣,最後贏得了同學們的友情,包括那些一開始嘲諷他的人。奧吉的奇跡,除了奧吉自身的努力,還得感謝他的爸爸媽媽,他們對奧吉的關心才是最重要的。沒有他們始終如一的關愛,奧吉這樣的孩子只會自暴自棄,後果不堪設想,整個故事將不再讓人感動和愉悅,反而會變成一個悲劇。原生家庭對一個小孩的成長有著決定性的影響。這並不僅僅是一個弗洛伊德式的看法。

不過,我想撇開擁有主角光環的奧吉,更想聊聊那個被爸媽忽視的奧吉的姐姐,維婭Via。

就像這個故事是圍繞主角奧吉一樣,在家裡爸爸媽媽也是圍繞著他,姐姐維婭彷彿是一個局外人。在洋溢著溫暖的餐桌上,她是缺席的那一個,在本應該被愛的人里,她是被忽視的那一個。所以我想給維婭多一些關注。

一般情況下,維婭是個完全不用操心的優等生,她健康漂亮,學習自律,本應該得到爸媽更多的贊美和關注,而奧吉這樣的孩子才會缺乏關注甚至受到侮辱。但是在這個故事裡,維婭才是被忽視的那一個。為什麼?因為奧吉先天殘疾,面相醜陋做基,更容易受到傷害,於是爸爸媽媽對奧吉投入了全部的愛。為了照顧他,媽媽甚至耽誤了碩士畢業,還放棄了成為童書插畫師的夢想。

這對維婭很不公平。難道因為身體健康,維婭就沒有煩惱嗎;難道作為姐姐,維婭就不需要被關心嗎。

維婭默默接受了這種不公平。

新開學的第一天,奧吉受到同學欺負,結果晚上在餐桌上爸爸媽媽都在關心他。可是維婭也有煩惱,因為好閨蜜米蘭達不搭理自己,和別的女孩團體打成一片,她失去了唯一的好朋友。不過維婭沒有抱怨,她假裝在學校的生活很順利,因為她不想讓爸爸媽媽在為奧吉擔憂的同時還操心自己的煩心事。看著爸爸媽媽在細心地安慰奧吉,她一個人進自己的房間。

還有一次,萬聖節的那天,維婭本想和媽媽單獨相處,但是媽媽一聽到奧吉在學校出事的電話,情緒激動,馬上就去接奧吉了,撇下她一個人在家——因為奧吉,維婭又悄友被剝奪了和媽媽相處的機會。她當然很傷心,但同時她也愛弟弟奧吉。奧吉回到家很生氣,維婭主動過去安慰他,晚上還帶他出去要糖果,兩人又變得開心起來。

在我們的觀念里,年紀大的小孩要讓年紀小的,這是很自然的事。我們會嚴格要求年紀最大的小孩,想給其它小孩們樹立一個榜樣,無論是在學習方面,還是生活禮儀方面。而年紀小的孩子則享受了很多「優惠」,比如做錯事了會免受處罰,平時也會得到更多的關心。有時候親戚朋友串門,大家都會關心那個更小的小孩,對更大的小孩反而沒有那麼在意,因為大家認為大的小孩更「懂事」:他們是照顧弟弟妹妹的角色,而不是被大人照顧的角色。這樣的情況我在心理咨詢師畢淑敏的書里也看到過。細心的她注意到那些作為哥哥姐姐的小孩因為缺乏關注也會感傷失落,她說,大家都以為年紀更大的小孩乖巧懂事,不需要多麼關心,其實他需要和其他小孩一樣多的關愛。

作為青少年的維婭需要父母的關愛,並不能說她不會受到像奧吉那般的歧視就不需要關愛。是的,奧吉天性殘疾,別人躲他像躲瘟疫一樣,這會傷害他的心靈,而維婭的那種煩惱——沒有朋友,還失去唯一最好的朋友——看起來彷彿微不足道。可是你要知道,青少年的煩惱看似瑣碎、不痛不癢,但在那個年齡段的他們看來,卻像天塌下來一樣,這個時候非常需要父母和老師耐心的引導,才能走出痛苦。不是有很多新聞:中學生或大學生,因為失戀或者考砸就自殺。青少年的心理敏感脆弱,大人怎麼可以忽視這個問題!

所以當維婭有煩惱怎麼辦?她會對外婆傾訴。外婆是她唯一可以傾訴的對象。爸爸媽媽都圍著奧吉,而她只有外婆。可是後來外婆也去世了(維婭一個人坐在兩人過去常去的沙灘,回憶外婆),她變成了一個孤獨的人。在這個時候,戲劇社的賈斯汀是一道暖陽,照進了她孤獨的心扉。他樂觀開朗,還鼓勵維婭參演戲劇主演「艾米麗」。

在我看來,參演艾米麗這個角色也是對維婭的一種隱喻,一種映照。從小到大,維婭從來不是家庭的主角,爸爸媽媽只關心奧吉,所以當賈斯汀推薦她參演的時候,她相當驚訝,本能性地拒絕。賈斯汀鼓勵她,為她打氣,維婭這才鼓起勇氣參演。不過拿到的角色是艾米麗的替補。當然在最後,她意外獲得機會上台扮演了艾米麗,大放異彩,讓爸爸媽媽驕傲,和媽媽熱淚相擁。這次艾米麗的成功扮演,彌合了維婭的心靈創傷。她得到了男友賈斯汀的愛情,恢復了米蘭達的友情,更重要的是,她知道了爸爸媽媽也深愛著自己。表面上看,她成功扮演了戲劇中的主角,但深層次講,她也成功實現了內心情感的主角之旅。

不管怎麼說,這樣一個家庭是多麼讓人羨慕,以致於家庭破裂的米蘭達編造謊言,向夏令營的朋友炫耀,在謊言里體驗了一把家庭的溫情愜意。這是一個理想型的家庭,有著模範式的親密關系:夫妻恩愛,姐弟相愛,父母耐心而溫柔地處理與孩子們的矛盾。如果美國的家庭都有這么高的素質,那麼中國的家長們該加油了。

本質上,這部電影是一個暖心的童話故事:無論奧吉、維婭、威爾、朱利安和米蘭達,還是奧吉的爸爸媽媽、校長和老師,他們最後都找到了幸福和快樂,和諧共處。它讓我們相信善良,相信勇氣,相信愛,在這個孤獨的社會,我們樂意喝下這碗雞湯。

㈡ 為什麼《阿甘正傳》講的故事很離奇還能成為勵志片的代表

雖然《阿甘正傳》講的故事十分離奇,超出我們平常人的理解范圍,但是阿甘這個人身上蘊藏的巨大能量以及感召力,才是這部電影最真實、最核心的價值。離奇的故事並不是重點,腳踏實地的阿甘才是勵志精神的代言人。

阿甘給我們的生活指明了方向,只要努力,不管你的天資如何,總會得到上天應有的饋贈,所以才得到了如此多觀眾的情感共鳴,成為了勵志片的代表。

㈢ 香港電影 媽媽帶著智障兒子 兒子老被欺負 後來兒子打人好像還殺了人 反正整個電影都是杯具 求片名

應該是 《顛老正傳》,是部很好的片子,裡面有周潤發,梁朝偉

秦沛飾演的是個有精神病的,最後在幼兒園里劫持了1個教師和一班孩子。

故事很悲涼,但很現實。
是部絕對值得看的好片。
秦沛還憑藉此片奪得了香港電影最佳男配角!

㈣ 尋一部關於殘疾人的電影的名字

《關於愛的故事》

外文名稱:Concerning Loving Story
導 演:周曉文
主 演:高虎 王群 趙平 王麗媛
在殘疾人自強模範報告會上,患有中度腦癱坐在輪椅上的馬大力的講演博得陣陣掌聲。患有輕度腦癱拄著拐杖的李雲想上前與他握手,但沒有機會。 馬大力在母親和醫生的鼓勵下,決定做手術以改變坐輪椅的生涯。可手術沒有達到預想的效果。醫院護士劉小蓉對他百般體貼,兩人產生了感情。在劉小蓉的啟發和殘疾朋友的幫助下,馬大力決心辦一個殘疾人康復中心。已懷了大力孩子的小蓉突然離開了他,可他表示不會因失戀而放棄為殘疾人辦康復中心的願望。看到殘疾朋友在康復中心裡快樂的樣子,他彷彿看到新生活在向他招手。 熙熙攘攘的集貿市場,李雲與以前的男友陳剛不期而遇。他倆看到一個流氓欺負一個姑娘,李雲讓陳剛去阻止,自己去報警,等她回來,只見陳剛倒在血泊中。在好心路人的幫助下,李雲將陳剛送到醫院。醫生檢查後,說陳剛不僅腦部受重傷,還患有嚴重的心臟病,如不立即動手術則有生命危險。 李雲拿出自己僅有的積蓄三千多元,熱心的醫生告訴她可到陳剛單位和見義勇為辦公室尋求幫助。 李雲拄著拐杖,四處奔走,尋找目擊者,尋找受害者和尋找流氓的行蹤,為陳剛拿到見義勇為的證據。派出所的幹警、見義勇為辦公室的幹部和醫院的醫生護士都被李雲的不屈不撓的精神所感動,紛紛解囊相助。最後派出所所長告訴李雲的父母,那個流氓被抓獲了,李雲身殘志不殘,自強自立的英雄事跡在全縣宣傳並報上級。 李雲事跡報告會結束後,殘疾勞模們登上天安門城樓,在城樓上,馬大力和李雲這兩個相互尊敬的殘疾勞模的手終於握在了一起。
是這個吧

㈤ 好像是九幾年的一部內地電影講述一位母親和一個瘸腳的棄嬰感人的故事!上中學的時候在學校裡面放過的不

孤兒淚

《孤兒淚》是一部中國大陸電影,由江懷延等編劇,周力導演,曹翠芬、廉冠等人主演,於1995年首映。
片梗概
1975年春節對於煤礦工人任建國來說是個難過的年,妻子丟給他四個幼小的孩子去世了。面對家徒四壁,他不得已把患有先天性足內翻的小四拋棄在大同福利院門口。 福利院收留了這個男嬰,取名黨生53。 任建國割捨不下小兒子,又跑回福利院。想確切知道兒子的下落。正趕上保育員大花要帶黨生53到鄉下去,他一直跟到駱駝房村,親眼看見兒子到了村婦耿二女手裡。 耿二女家境貧窮.丈夫趙老實患有嚴重的哮喘病,他們已有了一個兒子,可善良的耿二女還是收養了黨生53。 日子一天天過去了,小黨生53六歲了,長得活潑可愛,可看到他那殘疾的腳,二女就心疼。一家人省吃儉用決心為黨生53治病。 耿二女帶著黨生53來到大同,醫院的大夫說大同醫療條件較差,應盡早到北京去作手術。可這要花好幾千元,哪有這么多錢啊!這愁壞了耿二女一家。 他們回到村裡,村裡來了個雲游的老道士。老道士告訴他們一個秘方:媽媽每天晚上用溫水給孩子揉腳,直到天亮孩子的腳發紅發漲發麻為止。要堅持下去。耿二女每天讓親生兒子挑水、燒水,自己給黨生53揉腳。幾個月下來,她病倒了。 福利院長大花知道了,深受感動。她組織了社會募捐,把募捐的錢交給二女,讓她帶孩子去北京治病。 在大同,耿二女將黨生53一人暫放在一家飯店門口,去追一個丟錢的女孩,回來後看到飯店的老闆的兒子和伙計欺負黨生53,又心疼又氣憤。找老闆講理,卻認出老闆就是發了財的任建國。任建國也認出了受欺凌的正是自己幾年前拋棄的兒子。忙拿些食物追出去,可耿二女已帶黨生53上車走了。 北京醫院的醫生說即使做了手術也難免是瘸子。耿二女絕望了.帶著孩子又回到村裡。她繼續用老道士的方法給孩子揉腳。 任建國自從見了孩子,就到福利院懇切要求領回自己的兒子,福利院長同意了。在外賣糧食的耿二女聽說了,急忙趕來截住任建國的車,黨生53與她抱頭痛哭,難舍難分的樣子使任建國黯然離去。12年的光陰過去了,又是一個大年夜,任建國給趙老實他們一家送來的禮物是黨生53的領養證,他說:「孩子是你們的了。」耿二女聽了失聲痛哭,懸了十幾年的心終於放下了。

㈥ 小的時候看過的一部電影 母親帶著孩子生活後來媽媽注射嗎啡成癮被一個男大夫欺負那個母親應給是個護士

片名叫台北女人。
安娜在台北一家醫院當護士。丈夫拋棄了她和腿有殘疾的女兒。為了生活,為了治好女兒的腿疾,安娜白天在醫院上班,晚上和假日給人當護理,累得精神恍惚。林醫生為她注射毒品,使她忘了疲勞和痛苦,也使她染上了毒癮,不斷去葯房偷麻醉葯品。林以此要挾安娜做他的情人。為了女兒的健康成長,安娜決心戒毒。但她始終無法戒掉,偷葯也被發現,被辭退,找不到工作,林醫生也對她避而不見。絕望的安娜決心帶著女兒離開這個世界,女兒蘇醒後,看到媽媽流血的手,痛苦地呼喊:「媽媽的手!」女兒的老師去悼念安娜,並從她的一生中悟出了人生哲理。

㈦ 電影hello 樹先生 講的是什麼意思 看了一遍沒看懂 求解

電影《hello 樹先生》是一個反映社會現實的電影。

劇情介紹:

村裡有個單身男青年叫做「樹先生」(王寶強),常去村口的酒館和朋友喝酒,在村裡閑晃。「樹先生」在汽修鋪受工傷後,在醫院被解僱,心生悲戚,竟無所事事調戲護士(何潔)。

一起長大的夥伴,有人開著好車成了煤老闆,有人遠在省城辦私立學校。村子裡的煤礦日夜開采,地面下沉,整個村莊不得不遷往別處。常被取笑被漠視的「樹」乾脆遠走省城在學校打工,孩子們讓他想起自己的童年。

與聾啞女孩小梅(譚卓)一見鍾情,相愛過程頗富戲劇性,婚禮前夜,「樹」終於夢到了哥哥一一在寒冷冬天,在「樹」的婚禮上,哥哥帶著女友為他唱了一首詭異的八十年代流行歌《冬天裡的一把火》。

從此,「樹」意識到自己能夠通靈。其實樹先生已經被現實和夢想的糾結中瘋了,村裡發生的很多事情都驗證了他的預言,「樹」成為受人尊敬的「預言家」,被人尊稱為「樹先生」。

(7)腳殘疾孩子被欺負電影擴展閱讀:

電影反映了隨著城市的發展,農村在逐漸同化,經濟的發展讓城市邊緣的農村土地被劃為工業用地與商業用地,大批農民失去了土地,得到了補償款,搬進了高樓,享有了城市戶口,可是由於無地可種,農民找不到歸屬,開始變得迷茫。

樹先生就是如此,他在城市裡找不到自己的生存位置,他的性格和技能很難在城市中生存,電影中最後幾乎所有的村民都拋棄了故地搬到了新的樓區,這側面反映了樹先生的悲劇是不可避免的。

從樹的爸爸失手殺掉他的哥哥開始,反映了家庭教育的悲劇,樹的回憶和夢中的父親是冷酷嚴肅的,令人感到恐懼的,樹對其父親從內心是恐懼的,以至於後來樹把父親掐死,就是他長期以來潛意識里對抗和掙扎。

㈧ 電影孤兒淚優秀觀後感

孤兒淚觀後感 (一)

池旺松

本周我們觀看的道德電影是《孤兒淚》。剛剛看了不到20分鍾,眼淚便情不自禁的流了下來,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難受。

在大同市福利院,每天都能接到好幾個、甚至好幾十個棄嬰。有些是因為殘疾,有些是因為燒傷或是燙傷,還有些因為父母養不起孩子或想要男孩,把女孩扔了。不管是出於什麼原因,我認為做這種不道德的違法的事情,都會受到心靈的譴責。

狠心的父母們把孩子裝進筐子里、紙盒裡、書包里扔到福利院門口,或是火車站。還有的父母,假裝有事,讓別人幫忙抱一下孩子,就這樣把孩子放在別人的手中,然後一走了之,真是卑鄙!更讓我氣憤的是這樣的事竟發生在了一名外國女留學生的身上。哎,我真為這些被心狠手辣的父母丟棄的孤兒們心痛。

在福利院經常發生一些令人毛骨悚然的事。一天,下著大雪,有一名女嬰被父母放進紙盒裡,扔在福利院門口,那時天還沒亮。積雪幾乎覆蓋了小紙盒。太陽慢慢地升起來,積雪中的小紙盒被一位門房師傅發現,這位師傅也許是憑經驗知道,小紙盒中有一個脆弱的小生命。門房師傅急忙抱著小紙盒送進福利院,福利院的保育員們不知道小紙盒裡又將是一個什麼樣的孩子?慢慢地打開小紙盒,突然,聽到幾聲尖叫,一些年輕的保育員轉過身去,捂住臉,不敢再看了。原來,這是一個已經被燒的'沒有人樣的女嬰,頭發、眉毛都燒沒了,一隻眼睛睜不開,一隻耳朵也沒了,右胳膊粘在了身上,又細又小的指頭一碰就掉一個,一碰就掉一個。福利院的張院長,看到這樣的場面,沒有多想,抱起小紙盒就向醫院跑去,她心裡只有一個念頭:快一分,孩子就多一份希望!因為天還沒怎麼亮,路上又滑,還下著大雪,所以街道上幾乎沒有車。張院長在路上摔了好幾跤,但是她也顧不得疼了。到了醫院,醫生什麼話也沒說,就趕快做手術。經過長達兩天半的手術,孩子終於脫離了危險期,但這個孩子面臨著的將是千百次的手術和痛苦。更讓人難受的是,這個孩子不是剛燒傷就被扔了的,如果這樣,孩子還好救些。是傷天害理的父母把孩子燒傷後,就扔在一邊不管了,不給吃,也不給喝。時間久了,孩子連疼痛感都沒了,哭的太多了,嗓子啞了,不會哭了。到這時候,父母認為孩子活不下去了,才把孩子扔掉。像這類事還有很多很多,比這件事還讓人慘不忍睹的事也很多……

看完了這部電影,看到了這么多可憐的孩子,和那麼多幫助收養孤兒的人,我懂得了許多。

與這些可憐的孤兒相比,我和我的同學們是多麼幸福,我們一定要珍惜自己擁有的幸福生活,而且要向收養孤兒的好心人學習,要有同情心和愛心,盡我們所能幫助那些不幸的人們,把我們的幸福和他們共同分享!

《孤兒淚》觀後感 (二)

今天我們去神木電影院看《孤兒淚》這部電影。聽說十分感人。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有個小寶寶剛剛生下來腳就殘疾了,媽媽又去逝了,他的爸爸就把他抱到福利院門口。福利院的爺爺把小寶寶抱進去放在了嬰兒床上。可是他太小了,沒有辦法,福利院只好給他找了個奶媽。奶媽把他養到六歲的時候給他到處去治病,因為太窮沒有錢,所以被人欺負。病還是治不好。他的親爸爸發現後想把他抱回去,就到福利院辦了領養手續。可是他在車上哭著要奶媽。他的爸爸沒有辦法,只好放棄了。十二年裡,她的奶媽每晚為他按摩腳,爸爸為他燒水,哥哥為他去古井裡挑水。終於在他十八歲的時候他站起來了。他哭著跑到地上給養育他的爸爸、媽媽磕頭。他的名字叫黨生五三,因為他是當年第五十三個孤兒。

看得我和媽媽都哭了,太感人了。黨生五三太可憐了。他的養父母真是好人哪!

㈨ 阿甘正傳劇情解析,影評

  • 劇情概述:

影片通過對一個智障者生活的描述反映了美國生活的方方面面,從一個獨特的角度對美國幾十年來社會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事件作了展現。影片改編自溫斯頓格魯姆的同名小說。只不過原著是一本充滿了諷刺意味的荒誕小說,而影片則對故事進行了修飾和美化。摒棄了原著的荒誕和揭露諷刺意味,為影片增添了一種溫情。這無疑使影片更合觀眾和評委的口味,但卻犧牲了原著的叛逆斗爭精神,使影片成為了一種理想化道德的象徵。

1. 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會嘗到哪種滋味。

2. There is an awful lot you can tell about a person by their shoes-where they're going, where they've been.

通過人家的鞋可以了解別人很多的東西包括他們向那兒走,從那兒來。

3. You are no different than anybody else is.

你和別人沒有任何的不同。

4. There must be someing can be done.

一定有方法的。

5. Miracles happen every day.

天天都有奇跡發生。

6. Aint I going to be me?

我不將會成為我自己么?

7. The secret to this game is, no matter what happens, never, ever take your eye off the ball.

這游戲的秘訣在於無論發生什麼事,雙眼絕對永遠不能離開個球。

最後,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在這部經典電影里找到人生的感動,並且為這個感動而去努力付出。

㈩ 有部越戰的電影 男主角小的時候坐輪椅 上學校別的孩子都欺負他 只有個小姑娘願意跟他玩 叫什麼名

《阿甘正傳》: 阿甘是個智商只有75的低能兒。在學校里為了躲避別的孩子的欺侮,聽從一個朋友珍妮的話而開始「跑」。他跑著躲避別人的捉弄。在中學時,他為了躲避別人而跑進了一所學校的橄欖球場,就這樣跑進了大學。阿甘被破格錄取,並成了橄欖球巨星,受到了肯尼迪總統的接見。在大學畢業後,阿甘又應征入伍去了越南。在那裡,他有了兩個朋友:熱衷捕蝦的布巴和令人敬畏的長官鄧·泰勒上尉。這時,珍妮已經墮落,過著放盪的生活。阿甘一直愛著珍妮,但珍妮卻不愛他。在戰爭結束後,阿甘作為英雄受到了約翰遜總統的接見。在一次和平集會上,阿甘又遇見了珍妮,兩人匆匆相遇又匆匆分手。在「說到就要做到」這一信條的指引下,阿甘最終闖出了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在他的生活中,他結識了許多美國的名人。他告發了水門事件的竊聽者,作為美國乒乓球隊的一員到了中國,為中美建交立下了功勞。貓王和約翰·列儂這兩位音樂巨星也是通過與他的交往而創作了許多風靡一時的歌曲。最後,阿甘通過捕蝦成了一名企業家。為了紀念死去的布巴,他成立了布巴·甘公司,並把公司的一半股份給了布巴的母親,自己去做一名園丁。阿甘經歷了世界風雲變幻的各個歷史時期,但無論何時,無論何處,無論和誰在一起,他都依然如故,純朴而善良。在隱居生活中,他時常思念珍妮。而這時的珍妮早已誤入歧途,陷於絕望之中。終於有一天,珍妮回來了。她和阿甘共同生活了一段日子。在一天夜晚,珍妮投入了阿甘的懷抱,之後又在黎明悄然離去。醒來的阿甘木然坐在門前的長椅上,然後突然開始奔跑。他跑步橫越了美國,又一次成了名人。在奔跑了許久之後,阿甘停了下來,開始回自己的故鄉。在途中,收到了珍妮的信。他立刻去見找她。在公交站台候車時。 阿甘向他人講述了他之前的經歷。於是他又一次見到了珍妮,還有一個小男孩,那是他的兒子。這時的珍妮已經得了一種不治之症。阿甘和珍妮三人一同回到了家鄉,一起度過了一段幸福的時光。珍妮過世了,他們的兒子也已到了上學的年齡。阿甘送兒子上了校車,坐在公共汽車站的長椅上,回憶起了他一生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