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兩個印度男人在美國跳舞逗女人開心掙錢是什麼電影
是 印度寶萊塢電影《粉紅男郎》也叫印度猛男
Ⅱ 你心目中最好看的印度喜劇片是哪部為什麼
印度的影視作品近年來已經越來越頻繁地進入我們視野,圍繞尖銳的社會問題創作出令人啼笑皆非又能引人深思的優秀作品,16年《摔跤吧爸爸》上映後,阿米爾汗這個名字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而我想說的我心目中最好看的印度喜劇片也正是由他主演的作品:《三傻大鬧寶萊塢》。
電影永遠只是電影。大多數的我們,沒有蘭徹的顏值,沒有蘭徹的悟性,沒有蘭徹的才華,甚至說,我們怎麼都做不到,像蘭徹那樣灑脫。當我們面對生活時,更多的卻是法涵的苟且,拉朱的懦弱,更多的時候,我們是查圖爾——在病毒的壓迫下,帶著一口蹩腳的發音,認真背誦抄寫一條條世俗,頗有所得。漸漸習以為常,回頭看,才發現自己變成了原來討厭的模樣。而倘若我們要去變作蘭徹的模樣,一口口的大道理,灑脫自如 ,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然而,現實不會讓我們每次都僥幸及格,老父親在病危中倖存,瀕死的嬰兒在聽到「all is well」翩翩起舞…… 也許後來的我們面對一副爛攤子,才發現,過去像是一管擠出的牙膏,再也回不去了。那時,也很難做到故作灑脫勸慰自己:「用力的浪費,再用力的後悔」。但是《三傻》帶給我們的思考絕不該止步於此,這也正是說它好看的最主要原因。
Ⅲ 《摔跤吧!爸爸》堪稱印度神片,但如此奇葩的中文名是最大敗筆
對於印度電伍頌影,你的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相信很多人一說到印度電影,腦袋裡立刻會跳出 一群男女動不動就唱唱歌跳跳舞 畫面。高興時跳舞,悲傷時也跳舞,憤怒時還是跳舞,總是喜歡這樣鬧哄哄地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
印度電影的中文片名總是很奇葩腔喊鄭
《三傻大鬧寶萊塢》以意味深長的自嘲及其映射的社會意義征服了一大票觀眾,也將一位印度男星推向了大眾視野—— 阿米爾·汗 。
今天西哥推薦的這部電影是阿米爾·汗的新片《Dangal》,中文片名居然被譯成了 《摔跤吧!爸爸》 。這樣一部有著優秀品質潛能的作品,卻配了這么個聽起來像兒童片似的譯名,這翻譯……
印度電影片名翻譯要麼不是奇葩痴迷綜合症,就是寶萊塢強迫綜合症。 印度版楊麗娟事件的《Fan》被翻譯成了《腦殘粉》,這是有多少人想看一個關於腦殘的故事啊?《P.K.》影迷們公認的譯名是《外星醉漢PK地球神》,結果被改成了《我的個神啊》,瞬間從一線城市降為城鄉結合部。《Bajrangi Bhaijaan》被譯為了《小蘿莉的猴神大叔》,如果「小蘿莉」是為了滿足宅男 無可救葯的蘿莉控 嗜好,這個「猴神」到底幾個意思?
還有 不管啥內容,只要是印度電影,就非要在譯名里加「寶萊塢」三個字。 比如《Devdas》硬是翻譯成了《寶萊塢生死戀》,最著名的還是阿米爾·汗的《ThreeIdiots》,它被譯作了《三傻大鬧寶萊塢》,神作《Endhiran》被譯成了《寶萊塢機器人之戀》,以上兩部片子好歹是寶萊塢出品可以理解,這部電影壓根就不是寶萊塢出品的, 沒有半毛錢關系 也可以這樣?
原本西哥對印度電影並不感興趣,印度電影的產量是世界上最多的, 一年數千部的寶萊塢電影能被記住的也只是個零頭而已 。但你有沒有在電影院見過全體觀眾自發起立,向國歌致敬的。也不知道印度人怎麼突然這么愛國了?西哥還是決定去影院觀看這部豆瓣評分曾高達9.1的《摔跤吧!爸爸》
改名《摔跤吧!閨女》那才是是一部女權片
《摔跤吧!爸爸》以印度冠軍摔跤手 馬哈維亞·辛格·珀尕 的真實故事為藍本,講述他不顧世俗的阻力將兩個女兒訓練成摔跤世界冠軍,既完成了自己的夢想,也讓兩位女兒成為了受人尊敬的獨立女性的故事。這部帶有印度喜劇色彩的勵志電影,憑借超高口碑已經成為 印度影史的票房冠軍 。
在印度這個女性地位低下的國度里,女人從事摔跤行業是一件非常 「出格」 的事情,於是作品很快就被打上了女權主義的標簽。片中確實有兩個姑娘在父親的指點下,成為了優秀的摔跤手,並取得了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但是這些內容在整個故事中,處於次要地位,甚至可以說是被弱化的。 影片的雖然講兩個姑娘有多勵志,但更多的是講姑娘他爹有多牛。
片中馬哈維亞早就灰心喪氣爆肥,准備這樣度過餘生的時候,直到女兒的打架意外的發現她們過人的摔跤天賦。於是就不顧妻子的阻礙,孩子的反抗,全村人的嘲笑,開始培養自己的女兒摔跤。我們從中看到的是 一個能夠突破傳統思維束縛的高尚男人,而不是一個為自己命運抗爭的女性。
直到有一天,鄰家女孩披著嫁衣卻鬱郁寡歡,流著淚對兩個女孩說: 「我希望有你們那樣的父親,至少他是愛你們的,他是負責的。他在為你們的人生努力,你們不用在14歲時就嫁給你們不認識的男人,生孩子洗衣做飯。」 這番話,點醒了她們,從此刻起兩個小姑娘就滲絕開始主動認真訓練,這背後籠罩著的是男性巨大的光環。
兩個女兒並不是主動喜歡摔跤的,而是在父親的逼迫下,進行訓練,當然她們感悟父親的苦心後,從一種理解的角度,接受了父親為自己安排的人生。最終促成了好的結果。但是假如最後這幾個孩子沒有成功呢?是不是所做的一切就沒有意義了呢?女權主義,關鍵是女人自我意識的覺醒,而不是她被安排了怎樣的人生。 說這是一部女權電影,不如更確切的形容這是一部女英雄的電影。
當然西哥也不喜歡影片中父親把自己的夢想強加在女兒身上的行為,就像現實里的我們總會遇到長輩的 「我都是為你好」 。其實影片這里可以修改一下最好,改成哈維亞希望通過兒子幫他實現這個夢想,拿到世界冠軍,讓印度的國歌奏響,可上天偏偏就賜給了他四個女兒,哈維亞心灰意冷、鬱郁寡歡。兩個女兒從小聽著父親的傳奇也漸漸長大,有一天看見鄰家女孩14歲時就嫁給不認識的男人,生孩子洗衣做飯。 兩女孩決定改變自己命運,為了不在14歲嫁人,為了不是男人選她們,而是她們選擇自己喜歡的男人,兩個女孩決定爭得金牌實現自身的價值,證明自己不比男孩差,開始要求父親訓練成為摔跤手。
這樣的故事開篇,更能實現引發男女平等的思索,這在男尊女卑的印度來說,不啻於一聲吶喊,影片的名字最好也改成 《摔跤吧!閨女》
《摔跤吧!爸爸》一部有點神奇的電影
這樣一部電影放在印度社會的大環境之中,很多人評價本片是女性發聲的電影,也正是因為印度的國情,本片才被賦予了更多的意義,能做到這樣已經不錯了。
在這樣一個堪稱 「狼爸」 的故事中,小女兒們從 不理解到理解、從理解到沖突、從沖突再到和解 ,幾段的起起伏伏影響這劇情的走向,讓很多觀眾也被片中的父女之情所感動,尤其是最後的和解,兩人電話兩端幾乎沒有一句話,但情感就得到了充分的宣洩與表達。將一個女性獨立、成長的熱血故事,與父女兩代人的和解融合在一起, 不煽情、不販賣雞湯,卻依舊打動人心。
大部分的動作戲都在後半部分,就像體育直播一樣演了半天女子摔跤比賽實況,但看起來不覺得單調乏味,反而興趣叢生,讓你的 腎上腺素飆升 ,足以讓你忘了它是一部電影。從始至終你都會不由自主為這兩個女孩加油,因為西哥相信 大家都愛看女人打架,更何況是穿緊身衣的大美女貼身纏斗呢。
結局最後一場比賽的5分 絕殺 ,高潮前的最緊張的戲劇場面,估計誰都能猜得到,吉塔靠著父親教她的假動作,然後一個神走位,驚天的過肩摔,完成自後的絕殺。但沒有料到父親知道女兒獲勝的方式, 本以為會讓父親看到獲得5分的最後一幕,但是,當父親在儲物間聽見國歌響起時則更是感人,難怪印度影迷影院集體起立。
《摔跤吧!爸爸》是一部有點神奇的電影,一部電影把 女權、勵志、官僚、愛國、父女、成長 等主題一股腦無主次的放在一部電影里。以印度電影拖沓的毛病,本片並沒有拍成流水賬,不僅敘事不急不慢,而且還閑筆得當。
可以說《摔跤吧,爸爸》是印度一部意義重大的作品,它展現的是一個平凡人家拚命和命運做抗爭的故事,不管是不是女權主義, 劇里的父親確實給孩子打開了一個門縫,讓光透進來了, 而之後他能和孩子一起拼盡全力去追逐夢想、成功獲得改變命運的機會。
不過,一直以來,引進中國的印度電影就陷入了這樣的魔咒: 叫好不叫座 。《摔跤吧,爸爸》固然 口碑爆表 ,但它依舊難逃魔咒, 三天累計票房8022萬 。五月上映除去硬剛的《銀河護衛隊2》,再加上五一檔的四部國產電影,及《速8》的餘威,《摔跤吧!爸爸》的票房空間太小了,估計也就是默默無聞悄悄的來,然後悄悄的走。
Ⅳ 推薦印度幽默電影最好國語(三傻看過了
印度國語電影《熱舞青春》《事事有迷》《嘿/嗨寶貝》《辛格為王》《你好倫敦》《婚事大鬧劇》《強權女人》《印度先生》《愛的火山》《大篷車》《情字路上》《義警神威》《一網打盡》都挺好看好笑的。
傷感感人的有《再生緣》《冷暖人間》《永恆的愛情》
Ⅳ 推薦幾部印度電影,要有唱歌跳舞的那種~
《三個傻瓜》《我的名字叫可汗》《未知死亡》《地球上的星星》用上了給分
Ⅵ 帶歌舞的印度電影都有哪些
我推薦帶印度歌舞的印度電影《阿育王》《寶萊塢生死戀》《情字路上》《克里斯》《幻影車神》《勇闖毒窟》《萬誘鑒寶》
Ⅶ 印度一個電影有個小女孩喜歡跳舞,後來因為一個叫vk的幫忙去孟買比賽了,是什麼電影
《神秘巨星》
14歲的印度少女尹希婭(塞伊拉·沃西飾)熱愛唱歌,因父親阻撓,她只能蒙面拍攝並上傳自彈自唱原創歌曲的視頻,孰料憑借天籟歌喉在網上一炮而紅,備受爭議的音樂人夏克提·庫馬爾(阿米爾·汗飾)也向她拋出橄欖枝,尹希婭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Ⅷ 請問有哪一些電影裡面有唱歌的鏡頭啊就像周星馳的《功夫》和《少林足球》裡面跳舞的一樣
大話西遊、東成西就、芝加哥、出水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