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搞笑電影 » 電影親愛的告訴孩子什麼道理
擴展閱讀
花椒平台電影怎麼直播 2025-09-11 07:05:18

電影親愛的告訴孩子什麼道理

發布時間: 2022-08-27 15:14:48

『壹』 電影《親愛的》講的是什麼

我剛看完
前面一段就跟網路一樣的
但是網路後面一段簡直就是胡扯
根本就沒有什麼林綺的人嘛
事情是這樣的
前面
兩星期前,韋晴(曾愷玹 飾)男友程緯不幸在一場交通意外中離開人間。意外發生前一個月,她發現程緯偷偷瞞著自己有了第三者,傷心欲絕地向他提出分手。她沒有想過是彼此的最後一面。
韋晴懷著悲傷的心情重回香港出席程緯的追思會。留港期間,韋晴住進了程緯的家。韋晴在家裏每天睹物思人,痛不欲生。韋晴在程緯家中收拾愛人留下的遺物,找到了一封程緯發生意外前一天所寫的信… 程緯在信中寫出自己對韋晴的掛念,他告訴了韋晴已跟第三者一刀兩斷,更決定日內會動身赴台跟韋晴再續前緣
程緯的追思會在一片哀傷的氣氛下圓滿結束,韋晴聽著程緯生前的點滴,好像看見程緯就在身邊 — 不!韋晴真的看見了程緯,他竟然在人群中一閃而過,轉瞬間便消失無蹤。

到這里。真相出來了
其實啊緯根本沒死
緯就是勇
是緯的死黨扮鬼
所有的都是緯的朋友假扮的
為了給晴晴創造一個新的記憶
讓晴重新愛上緯
其實緯還是死性不改
花花公子
那個楊愛瑾演的是晴樓下的一個女鬼
已經死了一年
但是還是會出現在晴面前
跟晴成為好朋友
後來晴決定留在香港的時候
發現楊愛瑾已經死了的事實
突然想起所有事情
知道後來的一切都是緯在騙她
然後他們2個就表面無事
內心都有鬼吧
相擁的兩人互相說著
親愛的,我愛你
但是都在欺騙對方
可能電影想說現代愛情的悲哀吧

個人理解。
其實不恐怖
你可以去看一下

『貳』 電影親愛的給人的啟發

從進電影院十幾分鍾後,就開始落淚。
電影中黃渤演的一個叫「田文軍」中年男人,一個網吧的老闆兼賣雜貨,不知道影片是不是在廣東某個小縣城拍的,黃渤開的雜貨店外全是蜘蛛網的電線,網吧里打網游的少年飆著廣東話,不知怎麼的就打起來了。
混亂之中,黃渤的孩子「鵬鵬」跟著幾個胡同的小孩子,一起去街邊看小朋友溜冰,然後,鵬鵬看到開著車一閃而過的媽媽,然後,就情不自禁地跟著車子跑出了巷子,跑出了熟悉的弄堂。
倒車鏡里,鵬鵬的「媽媽」魯曉娟,由郝蕾扮演。是與黃渤離了婚的前妻,她看完孩子把孩子送到爸爸的家裡,這一送,就離之千萬里。鵬鵬被人販子拐走了,接下來就是殘酷而漫長的尋親路……
之前,看過陳可辛拍的《中國合夥人》,這是一部國產片子裡面口碑不錯的電影,我也喜歡。陳可辛有一個本事就是把現實生活的真實故事,拍成電影情節,且毫不突兀,也不亂騸情。他還有一個本事,在處理電影里的小細節時令觀眾淚流滿面。比如像《中國合夥人》,影片的最後響起羅大佑的《光陰的故事》:
流水它帶走光陰的故事改變了一個人
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等待的青春……
這首歌曾經伴著我們多少的憧憬,伴著多少小鎮青年嚮往外面的世界。
而成長總要付出代價,如同《親愛的》影片中那個窩囊的黃渤,那個從陝西黃土高坡來到深圳討生活的普通男人,長相其貌不揚,甚至講不好普通話的西北「土鱉」,離婚了,帶著一個娃兒,他說他要認命,而老婆離開他和娃兒不認命,不安於平淡日子。可是,因為孩子被拐走了,曾經不甘於平淡日子的郝蕾從此開啟了更不安寧的生活。
片子有幾個細節,讓人看了有種欲哭無淚的哀傷。
黃渤背著一袋子錢,前往湖北。明知道可能是一個騙局,但是他看到了孩子背影的相片,就冒險前往了。在一個雜貨市場的接洽地,黃渤看到一個身穿黃色衣服小孩子的背影,他試著叫著孩子「鵬鵬」的名字,可是孩子沒反應,他又扔了一塊小石子,孩子轉過臉來,果然被人騙了。隨後,他被幾個強壯的中年男子狂追,追到一座鐵路橋上,鐵軌下面就是滔滔江水,黃渤被那個幾個騙子追上了,他拿出防身的匕首揮舞著,整個身子掛在鐵橋外面,他狂喊這是娃兒的救命錢,然後一縱身跳下鐵橋,那橋的高度起碼有整整二十米……
一個父親,為了尋找丟失的孩子,還要被一群假稱說幫他找到孩子的壞人追打。為了錢,人有時候失去了人性,不顧一切。
陳可辛在《親愛的》這部片子有幾個可圈可點的地方。
在影片的下半場,黃渤加入了一個「尋親團」,這是一個因為各種原因把孩子弄丟了家庭隊伍。在失去孩子後,有的媽媽和爸爸近乎神經質地開始了瘋狂的尋找。而黃渤加入他們的隊伍之後,居然,通過一個線索知道孩子被賣到了安徽。
在安徽某個小村子裡,黃渤見到了自己丟失了四年的孩子「鵬鵬」。當他和郝蕾把孩子從農婦「李紅琴」手中搶回。趙薇扮演的「李紅琴」,一個婦女在農村守著幾畝薄田,帶著兩個孩子。她說,這兩個孩子是她的男人從深圳「撿」回來的,而她就這樣相信了男人所說的話,死心塌地帶著兩個孩子,並給予了孩子所有的母愛。
矛盾和糾纏就此展開。「李紅琴」的男人死了,結果卻被查出是拐賣孩子的人販子,而黃渤演的「田文軍」與趙薇演的「李紅琴」開始了奪子之戰。
趙薇演的農婦真的很傳神,那眼泡大大的無助,那腳下穿著一雙涼鞋,卻套了一雙花襪子。特別是那安徽口音的方言,趙薇本身就是安徽人,這方言講得很地道,卻讓她更貼近了扮演的角色。
如果陳可辛只是講一個尋親的故事,講一個丟孩子,找到孩子的故事,一個花好月圓大團圓的故事。那這個電影就太普通了。陳可辛把電影中人性的兩面解剖開來,除了人性的拷問,更多的是讓人對人性的思考。
導演陳可辛說,他希望能從電影中傳遞出去的力量:「不是很黑很白的講事情,人生很多時候就不是黑白,站在自己角度都是被害者。感情不能代替,不管血緣是誰的。站在任何角度是很難理解,所謂血緣比親情重要。但親情建立起來了,大家有了幾年的緣分,就割捨不下了。」
所以,當看到趙薇抱著另一個孩子,她男人從深圳「撿」因來的女兒「楊吉紅」從派出所狂奔出來,還操起傢伙襲警,因此,坐了半年的牢,倒令人同情起她來。
從監獄里出來的「李紅琴」面臨著死了男人,一下子兩個孩子也從身邊被奪走,她唯一要做的就是留住女兒,「兒子」鵬鵬已經被證實是男人老楊拐賣回來的,而且通過DNA驗證,是黃渤丟失的孩子。她要不回鵬鵬了。
為了找到證據,「李紅琴」去了工地,找到跟老楊一起打工的民工「青山兄弟」,這個「兄弟」怕惹麻煩不肯為「趙紅琴」作證,說孩子是老楊生前在深圳工地上撿來的。而後,趙紅琴以肉體換取了「青山兄弟」的作證。
本以為有了證據就能把福利院的孩子領回來,沒想到鵬鵬的媽媽「魯曉娟」卻為和她爭女兒。原因是鵬鵬喜歡妹妹,她有更好的條件可以讓鵬鵬和妹妹更好的生活……
趙薇見不到女兒,深夜跑到福利院窗外的空調架子上,隔著玻璃與女兒見面,那孩子聲聲呼喚著「媽媽!媽媽!」
媽媽只能隔著玻璃哭著叫著孩子的名字,這是一個人販子老婆遭遇的生活,一個養著別人孩子的母親,卻也痛徹心扉……
趙薇想看看兒子鵬鵬,卻被黃渤直接拒絕了。可是,當「李紅琴」對黃渤說出:「孩子吃桃子過敏,別給他吃桃子」的話時。
黃渤舉著肩上的孩子,擦了一把淚,向著小巷深處走去。
影片最後,很戲劇而又具有諷刺意味。
而「李紅琴」本打算住在佟大為扮演的律師家裡當保姆,繼續這場奪子之戰時,因為體檢卻意外知道自己懷孕了!
她曾經是因為自己不會生孩子,才把男人老楊從深圳工地撿回來的孩子,巴心巴肺的疼愛著,傾盡一個母親的所有的愛養著。
她以為自己不會生孩子,男人老楊這么說,她就真以為自己不會生小傢伙……
這看似好笑的情節,在中國農村卻真實地發生了。
一個女人把男人當成了天,男人說什麼就是什麼,而她在男人死後,除了要扛起一個人販子老婆的名聲,還要面臨著與別人來搶奪「孩子」的境遇……
影片的最後定格,趙薇演的「李紅琴」蹲在醫院的走廊里痛哭,她的哭泣聲里……讓人想到,人活在世上,到底要什麼?
除了金錢,我們還需要親情,愛情和友情。同時還需要我們正在丟失,也正在尋找的道德與羞恥感……

P.S.
最後想在這里講一個主創張譯分享的幕後故事,也算是順應影片的主題,為幫助失孤父母,拯救被拐賣兒童做出一點微不足道的貢獻。張譯飾演的「韓德忠」在《親愛的》中是一個十足的悲情人物,他積極幫助其他家長尋找孩子,卻始終沒能找到自己下落不明的寶貝兒子。這個人物的原型在與張譯見面時向他提出了一個不情之請:能不能把他兒子的照片和真實的聯系方式用在電影當中。聽聞此事,劇組立刻欣然答應了他,也就是說,我們最終在大銀幕上看到的,實際上是一位正親身經歷著不幸的父親歇斯底里的呼喊。
所以,如果你決定走進影院觀看這部電影,請多留意一下張譯手中的那張照片吧。
2014年9月28日
忙碌了整整兩周,平潭時報創刊三周年的活動,終於結束了。下午睡了一覺,發現錢包里有四張馬上就要過期的電影票,這是報社發的福利票。
晚上就跟著閨蜜們去看電影,沒想到一進電影院就開始哭,沒想到同看電影的80後和90後們居然笑場,特別坐我旁邊的一對情侶,那個女的特別矯情地一直笑,我忍不住換了一個位置,不想坐在這樣的「二貨」旁邊。
看完電影回來,情緒低落,母親這個角色,真是一個難以演繹和駕馭的角色。生活如戲,戲如人生,看別人的故事上場,其實,生活中的我們何嘗不是如此辛苦地扮演著各類角色。
於家庭里是妻子?女兒?母親?媳婦?
於單位里是記者?編輯?寫者?
於社會是好同事?好朋友?壞朋友?
凡此種種……我們都難演繹,卻還是要努力地扮演著各類角色……

『叄』 電影《親愛的》主要講得是什麼

電影主演講述以田文軍為首的一群失去孩子的父母去尋孩子以及養育被拐孩子的農村婦女李紅琴如何為奪取孩子做抗爭的故事。田文軍和妻子魯曉娟婚姻破裂,兒子田鵬是二人唯一牽絆。一天,田鵬外出玩耍,一去不返。尋子路上,田文軍夫婦偶然結識了一群同樣失去孩子的父母。大家相互扶持慰藉,從不放過一絲線索希望。多年過去,一個看似可靠的線索再次降臨,促使田文軍等人跋涉千里穿州過省,終在一戶偏僻村落人家中,看到一個像極兒子的身影。在孩子的身後,卻站著一個他喊著「媽媽」的農村婦人李紅琴。丟失的摯愛能否找回?殘缺的家能否真的破鏡重圓? 尋子背後,一場親情風暴正席捲而至

『肆』 電影《親愛的》——觀後感(100-200字)

和同桌約定了要一起看的《親愛的》,從上映開始到下架,我們倆都沒能抽出一個相同有空的時間一起看,這么長的時間,兩個人,竟然抽不出一場電影的時間,我也是醉了。今天心情有點好,打開視頻播放器時,跳出的推薦電影是《親愛的》,我便決定拋棄那個大忙人,自己一個人看完它。(據說那時我們倆就是為了能在看這部溫情劇流眼淚時有人遞個紙巾的)

《親愛的》是由一個真實的故事改編的,一個離異家庭里的孩子被人販子拐走了,兩年時間里,這個離異家庭一直不放棄的找孩子,人販子的老婆與這個孩子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孩子忘了他的親生父母。找到孩子後,經過法律程序,這個親生父母把孩子接回來了,但是孩子只認人販子的老婆為媽了。

在田志軍(孩子親生父親)找尋孩子的幾個鏡頭里,我最重的感受是:一次次的希望變成泡沫,這失望也就越來越重了。黃渤是一個實力派的演員,他飾演的田志軍那眼神里透漏出的傷心欲絕的失望讓人看了就直刺心臟,讓觀眾一同感受這一刻骨銘心的痛。父母都是把孩子放在首位的,沒有做過父母的人或許無法理解那種丟失孩子之後全世界倒塌的壓迫感和無力感。「我做的生意失敗了,和老婆離婚了,僅剩的孩子都弄丟了,唯一支撐我活下去的這條線沒了。」孩子是父母的希望,當找孩子的一次次希望變成失望時,這對這個雪上加霜的父親是該多殘忍的事情。

影片中最大場面的一場戲是田志軍在一個偏僻山區里找到了他日思夜想的兒子,兩夫婦決定把孩子搶回來。於是田志軍就和他的前妻偷偷的潛進人販子的家裡,把孩子直接抱走,抱著就跑。兩夫婦拚命跑,人販子的老婆拚命追。大家都在竭盡全力的與時間搶奪這個孩子,這個場面最打動我的是每個演員的表情,親生父母里珍惜孩子的眼神里還帶有恐懼孩子再次丟失的無助感,人販子老婆眼神里還怕丟失這孩子的不舍感,他們都是為了這個孩子用盡全身的氣力在堅持著,田志軍累到跪下也絕對不放開拖著孩子的手。孩子,我找到了你,就再也不要放開你了。

經過法律程序,孩子鵬鵬回到了親生父母的身邊。在警察局裡,鵬鵬指著他的親生父母,向警察說:「警察叔叔,你快抓他們,他們是壞人,不讓我回到我媽媽身邊。鏡頭到這里就停止了,下一鏡頭是田志軍在警察局的樓梯里痛哭,這哭是心痛、是羞愧、是無奈、是自責、還是恨那人販子。我有些看不懂了。只知道一個頂天立地的男人,能哭到撕心裂肺,真的是擠壓在心裡的這個苦到了一個無法釋懷的程度。兩年一直堅持不懈的尋找都沒有讓這個男人掉一滴眼淚,但是此刻孩子不認識他時他無法再忍了。孩子,對不起,爸爸來遲了。

最讓我心碎的一個鏡頭是,深夜裡,孩子已熟睡,田志軍要外出倒垃圾,原本已經拿了垃圾袋走出門外了,又轉身回去,將熟睡的孩子扛在肩上,然後心安的去倒垃圾。

這是如何的害怕失去才做的出的舉動,我已經無法表達了。只是此時感覺父母之愛是如此的偉大。

天底下的父母對自己的孩子都是如此珍惜的,如果此時你和你的父母在生氣,請原諒他們;如果此時你還在抱怨你的父母管你太多,請原諒他們;如果此時你和你的父母還有隔閡,請相信你一直是他們的親愛的……

『伍』 電影《親愛的》是講什麼故事的電影

電影《親愛的》講述的是以田文軍為首的一群孩子被人販子拐賣的父母苦命尋找孩子,和養育被拐孩子的農村婦女李紅琴如何為爭奪孩子做抗爭的故事。有的觀眾認為,在孩子被拐了這么多年之後,田文軍扔不惜花費全部財產和時間去尋找兒子的行為是很傻的,無異於大海撈針。而筆者認為,正是因為田文軍的堅持和執著,才換來了他和兒子的團聚。正是因為田文軍的堅持和執著,才讓自己沒有在一次次碰壁後仍然堅持下來。
影片中,田文軍和妻子的感情破裂,一天,兒子追著開車離去的媽媽,結果再也沒有回來,讓夫妻二人都陷入了絕望,他們用盡一切可能的辦法尋找兒子回來,貼了成千上萬張尋人啟事,利用互聯網,當然遇到了很多騙子,令兩人的生活一度陷入絕望。看的出來,夫妻倆是抱著必須找到的決心,從來沒有想過要放棄,是打心底里要拼了命也要找回自己三歲的兒子。所以說,正是因為田文軍的堅持和執著,才讓自己沒有在一次次碰壁後仍然堅持下來。

正是因為田文軍的堅持和執著,才讓他獲得了一點又一點的希望和機會。兒子丟了之後,夫妻倆的生活陷入了絕望,他們用盡各種辦法,努力尋找兒子回來,常年累月的尋找都沒有一點點的希望,但是值得慶幸的是,他們遇到了幾個和自己經歷相仿的家庭,命運把他們緊緊聯系在一起,人多力量大,果然,經歷了三年時間,兩人跋涉千里跨到另一個省,終於在一個小村落里找到了兒子。看的出來,田文軍的堅持和執著是常人無法比擬的,他對兒子的愛是時間也無法沖淡和消磨的。所以說,正是因為田文軍的堅持和執著,才讓他獲得了一點又一點的希望和機會。
總的來說,是因為田文軍的堅持和執著,才換來了他和兒子的團聚。從兒子被人販子拐賣,夫妻兩人的尋找兒子的行為就沒有停下過,貼尋人啟事,利用互聯網,報警,訪問熟人,自己徒步尋找,各種各樣的辦法他們都用過了,卻始終沒有成效,但是他們堅持不懈不放棄,為了兒子實處各種辦法,感動了無數人,終於蒼天不負有心人,他們終於找到了兒子。
這不僅僅是一個尋親的故事,更是一個對人性的思考和啟迪,正如陳可辛所說「人生不是非黑即白,站在自己的角度都是被害者,感情是不可替代的,不管血緣是誰的,親情建立起來,誰都沒有辦法割捨。」確實是這樣,血緣不是最重要的東西,人和人之間建立的信任和感情才最彌足珍貴,任何一個對你好的人出現在你身邊,都是上天對你的恩賜,應該珍惜,而不能隨意揮霍別人的情感和善良。

『陸』 如何評價電影《親愛的》

這是一個非常現實的題材,現實中,每天都在發生這樣的事情,多得是,田文軍和魯曉娟這樣的父母。
孩子並非一個超大版的錢包,而是你身體的一部分、你的延續,對於很多人來說,這是他們活下去的意義所在。
我們都無法體會那種丟失帶來的巨大空洞感和絕望感。
只是你可以嘗試去感受一下,從演員們精湛的演技里,觸摸到丟失孩子為人父母的疼痛和絕望。

但是從一開始,我就知道,這不是一部講失蹤兒童父母痛苦或宣傳打拐的電影,導演的立足點應是在倫理和法律的沖突上。

事實上,這是一個很討巧的點,也是在打拐背後隱藏的更大更深的關注點。
離婚夫妻面對孩子丟失所引發兩個家庭的動盪,人販子的妻子是否有領養孤兒的權利,生二胎是否對丟失孩子的背叛,為生二胎給丟失小孩開死亡證明的法情沖突,丟失孩子對人販子養母的感情,找回孩子重新與親生父母建立感情和聯系,得不到法律援助的農村婦女,善鑽法律漏洞的律師與法律的沖突,無生殖能力的丈夫把責任推給妻子,司法的灰色地帶,人販子妻子的懷孕,以及埋的副線——教師母親和罪犯女兒,包括你看到的法庭跟一般想像中威嚴庄嚴的法庭也不太一樣。這些沖突所代表的社會意義和沖突本身都振聾發聵。
有法律問題(打拐法的不健全),也有倫理問題,更多的是法律和倫理的沖突,這個內核是非常多好萊塢電影的內核,所以我說這是一個討巧的點。而意義自不必說,陳可辛導演是個文化導演,他和他的編劇思考得很多也很深。我們也能看到這種思考產生的表達野心。

可惜的也在於此,太多想說的,反倒一個都說不好。
影片用了差不多一半篇幅講丟孩子和找孩子的事情,但正如導演所說,劇情真正開始其實是在找到孩子之後。作為電影來說,這裡面的沖突才是有意思和有力量的。但是塞進去的東西太多,顯得太倉促。所以在鏡頭結束在趙薇飾演的李紅琴在醫院里因為懷孕而痛哭時,大部分人的反應是:啊,結束了!而我的反應是:我以為剛開始。

我知道這個結束的意味,但不認可。
影片提出了非常多的問題,也試圖做了一點探索,但並沒有提供導演和編劇的思索。
只是泛泛帶過,然後終結在一種奇妙的荒謬感。
誠然,這個設計很精彩,但這樣一個主題的片子落點放在人販子老婆的懷孕上,無論如何都算是一種有意識的玩弄技巧。
哪怕是結束在孩子帶著一口安徽普通話開始新生活上也好啊。
畢竟,這是一部曾用名為「親愛的小孩」或者「打拐」的片子。
莫要為戲劇沖突走得太遠而忘記最初想表達的東西。

至於編劇,細節處自是動人。包括黃渤訴說後來發現有人騙也是好的,包括片頭在繁雜的網線里找紅繩找網線的特意設計,包括小孩子去看溜冰、那種小孩對另一個世界的渴望甚至貧富差距,包括小孩學方言的細節(之前郝蕾一直希望小孩講普通話,黃渤認為陝西人的小孩就該講陝西話,最後找回來的小孩卻講一口安徽普通話),包括張譯守在黃渤家門口,被黃渤發現時閉上眼睛裝睡、然後給黃渤發的那條簡訊。

而演員,我需要用更大的篇幅容納一些溢美之詞。

黃渤對郝蕾飾演的魯曉娟,有一句評價,「只是我認命,你不認命。」
太准確!郝蕾的美始終有一種不認命的決絕和凄婉。
我記得她下樓的時候,黃渤問她,「你說孩子被拐之後多久才叫她媽媽的呢?」她回頭看了一眼,千言萬語在這一眼,憤怒,悲傷,絕望,痛苦,怨憎,和無奈,終於她什麼也沒說地轉身下樓。
我記得她在那個互助大會上,面對張譯說,「請魯曉娟分享一下。」一陣沉默。沉默是最難演的,而且在片子的開頭,她是一個那麼渴望說話會爭論的女人,在這里她沉默了。很難得的一段留白,沒有周圍人多餘的面部特寫和台詞(雖然對於沒給特寫這一點也蠻奇怪的),但是空氣中存在的那種張力,直到郝蕾突然出聲而崩裂。她哭著說,「對不起,是我把孩子弄丟的。」能夠看到她嘴唇顫抖,緩慢地蹲下去。我理解這種內疚感,聯想到她之前在派出所打黃渤耳光的一場,能夠深深理解這種因為內疚而帶來的巨大折磨,這才是她不吃不喝拒絕丈夫性要求的真實原因,她無法原諒自己甚至無法直面自己的錯誤。而這一刻,她的爆發,才是她痛苦的真正爆發。
還有黃渤痛哭那場,她攔住想要上前的張譯,自然,無聲,瞭然地看了黃渤一眼,將心中的情緒都慢慢地壓了下去。
動人的,都是這些細節,感情,都在眉眼之間。看起來,舉動都平常,細細想,卻是大慟。

黃渤的亮點,如果要一一記錄,我大概需要一個EXCEL.
我喜歡他含蓄的演技,在魯曉娟蹲在地上抱住雙臂痛哭的時候,他並沒有像國產連續劇一樣抱住她(像大團圓一樣的溫情),而是站在旁邊,看著她,想要靠近,又並沒有靠近,眼睛濕潤,嘴唇顫抖,心裡即便已經千山萬水,然而終究什麼都不能說什麼也不要做,那種節制而隱忍的演繹,於無聲處更見情深。
也喜歡他突然的爆發。找回兒子之後派出所的一場哭戲 ,雖然也是慢慢地蹲下來,但是和郝蕾細膩的哭戲不同,黃渤的痛哭是震撼的,翻江倒海的,這種在巨大絕望之後重獲希望的沖擊,在壓抑了三年之後,都在這場痛哭里了。黃渤本身就是一個沒有偶像包袱的人,所以他哭得很難看,涕淚橫流,但是你看著看著,自己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落下了眼淚。

黃渤和郝蕾,本是非常不搭的一對,從氣質上來說,郝蕾若是清宮沒落後妃,黃渤便是那市井中拉黃包車的,甚至都不如黃渤和志玲姐姐和諧。但是非常愛他們這一對夫妻。感謝導演的選人,讓我感受到了這種演技登對帶來的酣暢淋漓感(多一句嘴,倆人都是好戲之人,而且都是屬於特別認真演戲認真到魔障的人)。
兩個人的對手戲都很家常,絕無大喊大叫用力過度的演出,但功底正在這種力量的把握。也不用一一敘述,希望大家到影院去看。就說一場,田文軍在店裡,房東來趕人,一陣掙扎無果,房東走開,黃渤抬頭,一眼看到魯曉娟一身黑衣坐在街邊,兩人對視一眼,說句做作的話,真是一眼萬年。而印象最深的是,魯曉娟走進店裡,問,「你睡得好嗎?」黃渤說,「睡不著,真希望不睡。」魯曉娟遞給他一瓶葯,「吃了這個能睡個好覺,要是好用告訴我。」從頭到尾倆人沒有對視過,言語中也無情感起伏。但是兩句平淡台詞,自然的動作,我相信,他們是真的相愛過。
真正難得的並非演戲,也非復原生活,而是提煉生活的日常,卻升華為戲劇中的表現,讓觀者映照出生活和自我。

觀影後,陳可辛導演說了一句,這個演員陣容真是黃金陣容。是,幾乎是可以即使為了演員就買票的陣容。黃渤和郝蕾自不必說,趙薇也是一線中演技有口碑的,張雨綺雖然還沒成大器,但舉手投足都透出晶光來,張譯也是個認真演戲的人,雖然剛上大熒幕不久,比起另幾位還是有點電視劇范兒,但有非常值得期待的未來,佟大為演這種角色駕輕就熟,導演愛他,基本上都給他合適的角色,他也沒掉鏈子,其餘幾個人,包括魯曉娟丈夫、警察、兩個小演員、四川工友,都可圈可點。
而值得慶幸的是,導演並沒有浪費這個陣容(我們都知道,多少導演和片方浪費了好演員,常常讓我們走出影院,吐槽無力,可惜了這演員陣容)。他幾乎讓每個人發揮了自己的潛力。

我說「幾乎」,是,並沒有完美。

這應該是趙薇從影以來比較大的角色挑戰了,農村婦女,面目污跡不可辨,一口方言,沒文化。看評論,也說她貢獻了從影以來最大突破演技。我一向敬佩敢於拋棄偶像包袱可勁兒糟蹋自己的演員,她也實在演技和認真並在。
但是,這並不是個適合她的角色。雖然她已經努力作踐自己,但還是沒有那種糙的質感。或者我先入為主,總會在「小燕子」或者「姚木蘭」的那張臉面前跳脫,她獨特的念白方式和嗓音,即使在安徽方言面前也無法改變。

有一場戲,她穿著很土的衣服拖著行李從地鐵站出來,她的打扮和這個繁華的城市格格不入。
不知道多少人和我一樣,穿越回了那部《姐姐妹妹闖北京》,每當變幻時,便知時光遠,攝像老師殘忍地給了一個臉部特寫。

值得一提的是張雨綺,她從頭至尾沒幾句台詞,但氣場強大。第一次出場一襲白衣女神兒范兒十足,而且是那種聖女貞德般的女神范兒。張雨綺最難得的是,把沒台詞都演出了戲。
張譯我看過他一篇專訪,也很喜歡他。
他有一場戲,在田文軍孩子的生日宴,他說出妻子懷孕,然後走掉的一場,他一邊走一邊仰頭,眼淚流下來。這部戲很多哭戲,但這一場,滋味難辨。

片子進行中,想到韓國那部叫《今天》的片子。同樣思考案件背後的倫理與法,我認為《今天》在表達和思考上更勝一籌。
但我還是要像個水軍一樣打五星,因為我希望它是一個起點。
如果大家因為這部片子,對路上乞討的孩子多看一眼,在網路或者電線桿上看到尋人啟事多看一眼,少那麼一點點的惡,多那麼一星兒的善,那就足夠。
我希望大家去影院看,希望它票房好,此後會有更多商業導演關注現實題材,希望這種類型的片子不會受資金掣肘,演員們也不會怕叫好不叫座願意接演,我們也能有今天熔爐素媛告白或者更好的片子。

『柒』 電影《親愛的》講的是什麼

《親愛的》講述以田文軍為首的一群失去孩子的父母去尋孩子以及養育被拐孩子的農村婦女李紅琴如何為奪取孩子做抗爭的故事。

劇情介紹:田文軍(黃渤飾)和魯曉娟(郝蕾飾)曾是一對恩愛的夫妻,然而,兩人之間的感情卻被時間和爭吵消耗殆盡,最終,他們選擇了離婚。如今,聯系著兩人的唯一樞紐,就是可愛的兒子田鵬。

然而,某一天,這唯一的紐帶也斷裂了,田鵬於一次外出玩耍時無故失蹤,絕望和崩潰之中,田文軍與魯曉娟踏 上了漫漫尋子之路,並在途中結識了許多和他們一樣無助的父親和母親們。

時光匆匆流逝,一條關於田鵬的線索浮出水面,促使田文軍和妻子來到了一處偏僻的村落之中,在那裡,他們看到了酷似田鵬的男孩,然而,男孩口中的「媽媽」卻並非魯曉娟,而是一位名叫李紅琴(趙薇飾)的村婦,這錯位的一切究竟是怎麼回事。


(7)電影親愛的告訴孩子什麼道理擴展閱讀

《親愛的》角色介紹:

1,李紅琴

一個失去孩子,卻不甘心向命運屈服的農村母親。具有傳奇般的遭遇和復雜激烈的內心情感,每一步都走得非常艱辛、非常執著。

2,田文軍

一位悲情父親。孩子丟了,他苦苦尋找三年,好不容易找到了,卻換來「相見不相識」的揪心事實。

3,魯曉娟

田文軍的妻子,兩人婚姻破裂,唯一剩下的聯系就是孩子,但孩子卻走失了,這讓魯曉娟幾近崩潰。

4,高夏

一位落魄律師,在李紅琴孤立無援的時刻,他的出現才這個農村媽媽有了救命的稻草。

『捌』 《親愛的》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親愛的,熱愛的》這部劇從小切口的題材中發掘大情懷,在這個互聯網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劇中高冷的韓商言帶領「K&K戰隊」在比賽中一路披荊斬棘,立志為國出戰,帶領一群年輕選手向世界冠軍發起沖擊,拼搏逐夢。它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當代年輕人是最有壓力的一代,也處於人生中最迷茫,最有挑戰的階段,我們應該擁有敢闖敢拼的勵志精神,要積極追夢,有強烈愛國的精神,少年志則國志,少年強則國強。其實每個人的青春里,都應該有一段為了熱愛的事物不斷拼搏奮斗的過程,就像他們一樣勇敢無畏,擁有青年人最朝氣蓬勃的青春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