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搞笑電影 » 失蹤兒童回家路電影
擴展閱讀
韓國朝鮮戰爭老電影 2025-08-24 13:07:32
9292電影網最新網頁 2025-08-24 13:01:02
兒童抗日微電影梗概 2025-08-24 13:00:59

失蹤兒童回家路電影

發布時間: 2022-08-15 06:17:39

❶ 電影《親愛的》觀後感。要原創

《親愛的》第一支預告,大概看哭了不少觀眾,但看過電影後,卻會發現,那不僅僅是一部苦情催淚片。有些悲,不一定讓人落淚,但那種沉重會直戳心靈;有些希望,不一定讓人開懷大笑,但總會有一絲陽光不經意地落在眉梢。《親愛的》就是這樣一部電影。就像黃渤說的,「這個電影有一隻手,是深深地伸到你的胸膛里,會觸碰到你的心靈。」 
《親愛的》當然不是一個普遍發生的故事,但每個人都可以透過這部電影看到社會的群像,看到自己內心的焦慮和對親情的漠視,而那種丟失的深沉與悲痛,其實是每個人從生活中都能感受到、理解到的。然而這不僅不是一個普遍發生的故事,它也不單純在講述孩子的丟失和尋找,還折射出了社會中人們內心某種東西的丟失和尋找。人來人往,我們迷惘,我們失去,我們的「家」究竟在何方? 
電影里,田文軍說「憑什麼我要認命」,就是這股勁讓他拚命尋找,不言放棄,唯有把「希望當飯吃」,他才能在失去幾乎所有的時候,還能「不認命」地盼望著找回一點點的尊嚴。找到鵬鵬那天晚上,他在派出所的樓梯間痛哭,那是3年來他第一次落淚,那就像憋了長長的一口悶氣,終於終於爆發,面容抽搐,聲嘶力竭,沒有吐出如何一個字,但我們完全能夠感受到,這幾年,他活得有多累。黃渤的表演太有爆發力了,在靜默中,給予我們心靈重重地一錘,雖然沒有經歷過這般痛苦,但是看著他抱頭痛哭,我們似乎能突然明白,他拚命尋找的何止是鵬鵬,只有把鵬鵬帶回來,他的家才在,他才能「回家」。 
魯曉娟丟失的也不僅是鵬鵬。「不認命」的她為了往上爬,和田文軍離婚,組建了一個中產家庭。但在丟失了鵬鵬之後,她終於發現,其實身份、金錢是無法對抗這樣一個痛苦的,她一直想擺脫人下人的身份,倒頭來卻發現丟掉了自己。這實際上,跟很多我們身邊的人都很像,只是活得太匆忙,以至於沒法停下腳步去看看原來的自己,再看看現在的自己。失去鵬鵬,她又變得跟田文軍一樣了;尋找鵬鵬,其實是她自我重建的過程,重新回到她出發時的狀態。面對本能痛苦,外在的不可能幫助到什麼,只有重新建立內心,才可以去對抗、甚至超越這個痛苦。電影里雖然沒有一個最終的結案,但我們顯然能感受到,魯曉娟「回家」了。 
韓德忠,沒想到很多人都提到了他。他在電影里,其實是一個沒有「回家」的角色,他失去太多,以為能夠借幫助大家來獲得救贖,但到頭來發現,尋找太累,最終還背叛了眾人。電影里,他在「回家」這條路上似乎越走越遠,最後發現錢抹不掉他那些不堪的過去,更抵不上一張死亡證明。 
佟大為的角色其實就是一個典型的城市人。社會會磨掉人當初的銳氣,使人同化成「社會之人」,要生存,就必須得那樣。而在幫助李紅琴的過程中,他似乎也找回了自己,找到了「回家」之路。唯一讓人遺憾的事,佟大為的很多場戲,都能看出《中國合夥人》里王陽的影子。 
李紅琴,不得不說。趙薇這次終於遇上最對的,也是最好的角色。這個人物的命運,早已註定趙薇可以在這部戲里大放光彩。她丟失的是一切,丈夫已死,養子被帶回家,女兒被奪走,她的家完全散了,如果女兒不能要回來,嚴重地說,那她活著還有什麼意義。這在某種程度上,和田文軍也有點類似,只是在社會的認同上,她站在了田文軍的對立面。兒子和女兒都不屬於她,就連法律,似乎也要來割斷她最後一根稻草,生活之於她,太殘酷了,以至於我們在道德倫理上本該厭惡這樣的「人販子老婆」,但卻最終不由為之憐惜和感慨。她能不能回家,她還有家可歸嗎?電影的最後,留下了很多,長鏡頭一搖,我們隱隱看見,黑暗的盡頭還是有一點的光亮,那到底是不是希望?如此脆弱和無奈,再加上語言和造型上的塑造,趙薇完全就是李 紅琴,她的角色太無力了,但她的表演太有力了! 
《親愛的》是一部好電影,但它需要我們靜下心來,去接受故事的牽引。我們都太焦慮了,以至於無法意識到自己丟掉的是什麼。絕大部分的人都不會有電影裡面那些人物的經歷,但是光影的魅力,就可以讓我們在兩個多小時內,去感受另外一場人生,然後審視自己。電影的深度不在於導演或編劇將細節挖得多麼深入,而在於,它落在我們的心頭到底有多重。陳可辛導演的電影,不會有絕對的好人與壞人,也不會給予大家一個明確的答案,他就是一個旁觀者,鋪開了一切的問題,讓我們自己去尋找「回家」的路。 
離家的路有千萬條,回家的路只有一條。希望我們都在那唯一一條路上。

❷ 找一部關於尋找失蹤兒童的美國影片名

換子疑雲,安吉麗娜朱莉主演的

❸ 昨天看了黃勃演的電影 親愛的 看完後好恨那些拐賣兒童的人販子

作為一部以失蹤兒童為題的電影,《親愛的》最終的落足並非在拐賣上,而是在孩子解救後,血緣的摯親與為母之愛,這兩個本密不可分的整體卻因誘拐成為了對立的情感沖擊,法律或能以最直接了當的方式給予公正的宣判,但這背後親與愛的糾葛卻是難斷的,人最為難舍的便是彼此的羈絆。

《親愛的》用過半的時間傾述了一個丟孩子,找孩子,找到孩子田文軍(黃渤 飾)和魯曉娟(郝蕾 飾)為人父母的尋子故事,如若該片在此戛然而止,那麼這或將僅是一部較為不錯的作品,電影深度得見更在於找到孩子後的種種,孩子哭打著親身父母喊著要媽媽,村婦李紅琴(趙薇 飾)對被拐來和撿來的孩子視若已出執著的愛,貪財不講法律底線的律師高夏(佟大為 飾)為李紅琴的無償辯護,誓言不再生孩子尋子聯盟帶頭人韓德忠(張澤 飾)苦尋多年未果煎熬中無奈的棄言,電影後半段這個找到孩子後的故事,予人了更強的感情渲染,劇情的張力得以全面展開,在這看似難斷的親與愛中閃爍的是人性的光芒。

這個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親情與愛情戲劇性的對立,營造了電影最為引人深思的張力所在,人販固然是十惡不赦的,但對於電影中的李紅琴她不明孩子是被丈夫拐來,丈夫過世面對生活的艱辛更沒有將孩子賣掉,其電影中鍥而不舍對親情的執著是如此的動人心弦,你無法苛責一位善良村婦的母愛,也難訴警察,法官,福利院長堅守法律的不近人情,更不能否定苦尋孩子父母的摯親之情,電影最後的結局是開放性的,李紅琴又多了新的羈絆,只能說作為導演的陳可辛在電影中希望的是大家能感受到電影親情的珍貴,而並非要給觀眾一個答案,故將結局留給了觀眾。

電影中每個人都是影帝影後,因為面對這樣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藍本,幾進所有人都會為之動容,更何況一群中國影界的翹楚,黃渤依舊演著一個稍帶痞氣的小販父親,搭戲帶著高冷氣息的郝蕾,兩人的不合適是從角色的骨子裡顯露而出,他們作為一對離異夫妻人物塑造上可謂入目三分,趙薇飾演的李紅琴這個人物撐起了整個電影後半段,無助卻帶著執著的母親形象被演繹的淋漓盡致,還有佟大為、張譯、張雨綺等等,電影中的每個人身上都有著屬於自已的故事,每個人在演出時都有種把控主場的主角感,陳可辛對於演員的選角和人物把控從未如此恰到好處的暗合電影本身,毫不誇張的說這亦是陳可辛至今最為出色的作品。

電影沒有斑斕的基色,卻帶來了最誠摯的鏡頭質感,電影沒有絢麗的濃妝,卻帶來了最美麗的質樸素顏,電影更沒有矯情的作態,卻給人了以最直擊心靈的感動,親情與愛情在電影中或為人難斷,但電影的溫度卻暖人心房。

❹ 找一部外國的電影,講一個小孩子失蹤後穿越到未來

亡者歸來 今年新出的美劇 美國方面從中國接回了一名叫雅各布的失蹤兒童,移民局的貝拉米探員負責雅各布回國後的護送工作。雅各布帶領貝拉米來到亞凱迪亞市自己的家中,而一家人的見面方式出乎貝拉米意料,雅各布的父母好像並不認識他們的兒子。貝拉米通過了解,雅各布早在三十二年前的一次意外中就已經喪命。所有人都在懷疑這個男孩的身份,可越來越多的事實表明,死去的雅各布回家了。

❺ 劉德華電影《失孤》原型找到兒子,為何孩子被拐那麼難找到

劉德華主演的電影《失孤》我們很多人應該都看過,而電影中的原型人物郭剛堂再近日也終於是找到了自己丟失二十多年的孩子,風雨無阻二十載,40萬公里的行程,終於是讓郭剛堂的努力沒有白費。

1、1997年,孩子被拐,堅持尋找孩子20餘年。

說起來郭剛堂,我們可能都不太熟悉,但是要說起來劉德華的電影《失孤》,我覺得很多人應該都看過,而《失孤》正是以郭剛堂為原型拍攝的,記錄了郭剛堂兒子自1997年被拐以來,郭剛堂尋找兒子的事情。從1997年到2021年,已經經過了24年,皇天不負,郭剛堂在近日終於是找到了自己的兒子,並且於近期相認。

總結:

郭剛堂歷經24載終於是尋找到了自己的孩子,也希望各位家長能夠引以為戒,不要讓孩子丟失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這對一個家庭都是巨大的傷害。

❻ 劉德華電影《失孤》原型郭剛堂,他的現狀如何

與5年前相比,如今的郭剛堂看起來蒼老了不少,這個70後的中年男人頭發都已經花白。

和外表相比,沒變的是他依然堅毅的眼神和一直找下去的決心。

我們不敢奢望再麻煩大家,只希望您能幫忙注意一下您身邊有沒有來歷不明的孩子,如果有的話請留心一下他們是不是被拐騙的,並及時到派出所報警。

最後,希望大家好好看管自己的孩子,警惕陌生人同他們接觸,以免遭受像我一樣的失去孩子的痛苦。

❼ 失孤電影觀後感700字,請幫忙啦!!!!!!!!!!

《失孤》觀後感!
如果以一個詞兒來分別描述《失孤》與《親愛的》,就是顏色。《親愛的》電影畫面充滿了冰冷刺骨的顏色,而《失孤》的電影畫面則擁有著紅綠相間的暖色,用顏色的區別衍生來看可道破其中玄機——《親愛的》寫實且殘酷,《失孤》則擁有一股讓人暖心的正能量,這是兩者最大的不同。

同樣是以拐賣兒童事件為題材,然而《失孤》的創作風格卻是另外一種,作為一部有著公路片影子的尋親電影,第一,《失孤》沒有採用傳統的劇情片故事架構,第二,沒有刻意設置太多矛盾沖突,更多的是以情感的訴求為切入口引導觀眾進行想像,首先是貫穿全片的尋子之路,在人物心態上就很能讓人產生共鳴和同情,其次是主人公雷澤寬(劉德華飾)的台詞設置並不是太多,他的行為和思想很多時候都是通過眼神和肢體語言來展現的,包括他遇到了和他有著相同遭遇的曾帥(井柏然飾)時,那種相濡以沫中溢於言表的父親責任雖然隱晦,但卻能深深觸動觀眾,讓我印象最深的地方莫過於當劉德華回頭不見井柏然時露出的焦慮與不安的細節,雖然滑稽,但卻讓人倍覺回味與真實;與井柏然嬉戲打鬧的過程,一個落寞孤獨慣了的父親找回了難得的笑容時是那麼親切與自然。與《親愛的》的相比,《失孤》是平靜、含蓄且又文藝的,其實以文藝片的方式來表現尋親的故事是非常冒險的,然而正是《失孤》淡淡地卻又恰如其分涌現的人文色彩反倒有了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片名所謂《失孤》,在這里不僅表現了一個人物(或群體)的狀態,其實也是一段心靈的啟蒙,影片這里有三個人物對照,一個是因丟失孩子發瘋自盡的婦女,一個是輾轉全中國千里尋子的雷澤寬,還有苦苦尋找回家的少年,都形成了呼應又對照的關系,也是社會上不同受害者們的真實寫照,然而《失孤》最主要回饋觀眾和社會的是永遠不要放棄尋找的勵志主題,其實細心的觀眾不難發現,彭三源拍《失孤》的時候刻意放棄了狹小的短景,而大量使用了寬闊的遠景鏡頭,讓明亮的光線不時照入到觀眾心裡,也在一定程度上抹平了《失孤》的消沉和絕望。

整部電影最大的賣點自然是劉德華,雷澤寬這個角色絕對是他從影以來最大的突破,在《失孤》里,劉德華完全卸下了偶像包袱、褪去了港星的味道將一個執著、質朴卻又可愛的農民父親演繹得活靈活現,這還是讓我感到比較敬佩的。他在影片中貢獻了好幾場讓人印象深刻的催淚表演,一場是當井柏然找到親生父母時,劉德華留下了不知是不舍還是喜悅的淚水;第二場是當他問卜僧人兒子還有沒有希望找到時,眼神堅毅卻又充滿悲傷,戲味十足。相比這些戲里角色的感動,最令人動容的也莫過於全民偶像能夠放下角色架子,躬力親為讓人們都去關註失蹤兒童案件的舉動了吧。

❽ 親愛的孩子,一起回家觀後感

周五,小貓去看了一場講述人性善與惡的電影《親愛的》,故事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背景發生在幾年前的深圳,離異夫妻的孩子在無人看管的時候,被人販子拐走,幾年來,兩人踏上了辛苦的尋子之路,過程中結識了許多和他們有相似經歷的人,他們共同仇恨著人販子,共同期待著能早日找回本身失蹤的孩子,幾年後,故事的主人公在安徽一處鄉村找到了本身失散多年的兒子,可兒子卻不記得本身,而是口口聲聲喊人販子的老婆作媽媽,在警察的幫助下,夫妻二人終於帶回了孩子,同時,另一個非人販子夫妻所生的女兒也被帶回了深圳一家福利院,而人販子的老婆卻又踏上了南下深圳尋養女的道路……
影片很感人,不過,小貓在觀影的過程中,不只是為片中的親情感動,為導演的拍攝手法和演員的出色演技叫好,也職業病犯地思考起電影中出現的一系列涉及到法律的問題,現在,小貓就一一列舉出來,各位也一同感受下吧!
1、拐賣婦女兒童罪:
全篇講述的核心就是孩子被拐和尋親之路,主演分別詮釋了孩子親生父母和人販子老婆的心路歷程。其中有個片段:失蹤兒童的父母們,組隊去監獄向一票人販子詢問孩子下落,找尋線索,當一位因拐賣婦女而入獄的青年,毫無悔意地說出:"我只是拐賣婦女,如果不是她們貪心、虛榮,又怎麼會上當受騙?"時,一名被拐兒童的母親滿懷怒氣地說了句:"畜生!"
拐賣婦女兒童的人,實在是受人憎恨,他們令原本完整的家庭妻離子散,令辛苦養育子女的父母日夜煎熬。那麼,我國法律對拐賣婦女兒童罪是如何定義,又如何量刑的呢?
拐賣婦女兒童罪是指以出賣為目的,拐騙、綁架、收買、販賣、接送、中轉婦女、兒童,或者偷盜嬰幼兒的行為。
犯本罪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情節特別嚴重的,處死刑,並處沒收財產。
所謂"情節嚴重",包含以下情況:拐賣婦女、兒童集團的重要分子;拐賣婦女、兒童三人以上的;姦淫被拐賣的婦女的;誘騙、強迫被拐賣的婦女賣淫或者將被拐賣的婦女賣給他人迫使其賣淫的;以出賣為目的,使用暴力、脅迫或者醫學專用方法綁架婦女、兒童的;以出賣為目的,偷盜嬰幼兒的;造成被拐賣的婦女、兒童或者其親屬重傷、死亡或者其他嚴重後果的;將婦女、兒童賣往境外的。
========================================
《親愛的》第一支預告,大概看哭了不少觀眾,但看過電影後,卻會發現,那不僅僅是一部苦情催淚片。有些悲,不一定讓人落淚,但那種沉重會直戳心靈;有些希望,不一定讓人開懷大笑,但總會有一絲陽光不經意地落在眉梢。《親愛的》就是這樣一部電影。就像黃渤說的,「這個電影有一隻手,是深深地伸到你的胸膛里,會觸碰到你的心靈。」

《親愛的》當然不是一個普遍發生的故事,但每個人都可以透過這部電影看到社會的群像,看到自己內心的焦慮和對親情的漠視,而那種丟失的深沉與悲痛,其實是每個人從生活中都能感受到、理解到的。然而這不僅不是一個普遍發生的故事,它也不單純在講述孩子的丟失和尋找,還折射出了社會中人們內心某種東西的丟失和尋找。人來人往,我們迷惘,我們失去,我們的「家」究竟在何方?

電影里,田文軍說「憑什麼我要認命」,就是這股勁讓他拚命尋找,不言放棄,唯有把「希望當飯吃」,他才能在失去幾乎所有的時候,還能「不認命」地盼望著找回一點點的尊嚴。找到鵬鵬那天晚上,他在派出所的樓梯間痛哭,那是3年來他第一次落淚,那就像憋了長長的一口悶氣,終於終於爆發,面容抽搐,聲嘶力竭,沒有吐出如何一個字,但我們完全能夠感受到,這幾年,他活得有多累。黃渤的表演太有爆發力了,在靜默中,給予我們心靈重重地一錘,雖然沒有經歷過這般痛苦,但是看著他抱頭痛哭,我們似乎能突然明白,他拚命尋找的何止是鵬鵬,只有把鵬鵬帶回來,他的家才在,他才能「回家」。

魯曉娟丟失的也不僅是鵬鵬。「不認命」的她為了往上爬,和田文軍離婚,組建了一個中產家庭。但在丟失了鵬鵬之後,她終於發現,其實身份、金錢是無法對抗這樣一個痛苦的,她一直想擺脫人下人的身份,倒頭來卻發現丟掉了自己。這實際上,跟很多我們身邊的人都很像,只是活得太匆忙,以至於沒法停下腳步去看看原來的自己,再看看現在的自己。失去鵬鵬,她又變得跟田文軍一樣了;尋找鵬鵬,其實是她自我重建的過程,重新回到她出發時的狀態。面對本能痛苦,外在的不可能幫助到什麼,只有重新建立內心,才可以去對抗、甚至超越這個痛苦。電影里雖然沒有一個最終的結案,但我們顯然能感受到,魯曉娟「回家」了。

韓德忠,沒想到很多人都提到了他。他在電影里,其實是一個沒有「回家」的角色,他失去太多,以為能夠借幫助大家來獲得救贖,但到頭來發現,尋找太累,最終還背叛了眾人。電影里,他在「回家」這條路上似乎越走越遠,最後發現錢抹不掉他那些不堪的過去,更抵不上一張死亡證明。

佟大為的角色其實就是一個典型的城市人。社會會磨掉人當初的銳氣,使人同化成「社會之人」,要生存,就必須得那樣。而在幫助李紅琴的過程中,他似乎也找回了自己,找到了「回家」之路。唯一讓人遺憾的事,佟大為的很多場戲,都能看出《中國合夥人》里王陽的影子。

李紅琴,不得不說。趙薇這次終於遇上最對的,也是最好的角色。這個人物的命運,早已註定趙薇可以在這部戲里大放光彩。她丟失的是一切,丈夫已死,養子被帶回家,女兒被奪走,她的家完全散了,如果女兒不能要回來,嚴重地說,那她活著還有什麼意義。這在某種程度上,和田文軍也有點類似,只是在社會的認同上,她站在了田文軍的對立面。兒子和女兒都不屬於她,就連法律,似乎也要來割斷她最後一根稻草,生活之於她,太殘酷了,以至於我們在道德倫理上本該厭惡這樣的「人販子老婆」,但卻最終不由為之憐惜和感慨。她能不能回家,她還有家可歸嗎?電影的最後,留下了很多,長鏡頭一搖,我們隱隱看見,黑暗的盡頭還是有一點的光亮,那到底是不是希望?如此脆弱和無奈,再加上語言和造型上的塑造,趙薇完全就是李紅琴,她的角色太無力了,但她的表演太有力了!

《親愛的》是一部好電影,但它需要我們靜下心來,去接受故事的牽引。我們都太焦慮了,以至於無法意識到自己丟掉的是什麼。絕大部分的人都不會有電影裡面那些人物的經歷,但是光影的魅力,就可以讓我們在兩個多小時內,去感受另外一場人生,然後審視自己。電影的深度不在於導演或編劇將細節挖得多麼深入,而在於,它落在我們的心頭到底有多重。陳可辛導演的電影,不會有絕對的好人與壞人,也不會給予大家一個明確的答案,他就是一個旁觀者,鋪開了一切的問題,讓我們自己去尋找「回家」的路。

離家的路有千萬條,回家的路只有一條。希望我們都在那唯一一條路上。

❾ 有關兒童走失被拐的電影有哪些

《找到你》、《失孤》、《親愛的》、《孩子你在哪》、《盲山》。

1、《找到你》。

電影《找到你》講述的是馬伊琍飾演的一位母親,偷走了姚晨飾演的另一位母親的孩子,而當尋找孩子的驚心故事逐漸展開時,卻讓觀眾看到了兩位女性身上多舛的命運和感人的母愛力量。

2、《盲山》。

這部電影完全就是對中國社會赤裸裸的批判。一個女中學生被拐賣到了一個山區,然後歷經多年被解救後的故事。

3、《失孤》。

《失孤》是2015年的華誼兄弟製作的一部「打拐」題材的電影,由彭三源自編自導,劉德華、井柏然、吳君如等主演。

影片講述了1998年,雷澤寬兩歲的兒子雷達丟了,雷澤寬開始了長達十四年的尋子之路。一路上雷澤寬歷經艱辛,還認識了四歲時被拐修車小伙曾帥。雷澤寬幫曾帥找到了失散多年的親人,帶著曾帥送他的導航儀繼續自己的尋子之路。

4、《親愛的》。

《親愛的》是2014年出品的一部有關拐賣兒童的電影,主題是「打拐題材」。電影主演講述以田文軍為首的一群失去孩子的父母去尋孩子以及養育被拐孩子的農村婦女李紅琴如何為奪取孩子做抗爭的故事。

5、《孩子你在哪》。

故事講訴的是發生在中秋月圓時的故事,當大人在屋內團聚的時候,三個孩子卻在這個時候失去了蹤影。

❿ 這部電影叫什麼名字來著 求大神告訴!!!

妖怪大戰爭-倭國的片

因為父母離異,剛滿10歲的忠志只好跟母親來到鄉下,跟外公一起生活。離開東京大都市,忠志很不習慣,跟鄉下的孩子們也玩不到一起去。偶然間,忠志參拜神社時被夥伴們選為「麒麟送子」。當地有個傳說,被選為「麒麟送子」的孩子可在大天狗山頂,拿到傳說中大天狗守護的飛劍。傳說那飛劍是用來維護和平的,只有正義的孩子才能得到這件神器。有些淘氣的孩子對忠志當選很不服氣。為了向同伴證明自己不是膽小鬼,忠志鼓起勇氣攀登大天狗山,可爬到一半時,他卻因為害怕不敢繼續向前。在回家的路上,忠志遇到一個可怕的妖怪,渾身顫抖的他被帶到妖怪的家裡。

不久後,日本各地開始出現兒童失蹤案,還多次發生妖魔怪物襲擊人物的恐怖事件。忠志在外公的鼓勵下,決心重登大天狗山……

http://ke..com/link?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