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全集 » 貴妃醉酒電影全集
擴展閱讀
什麼是Vr電影院 2025-09-10 07:05:07
五十度黑完整版電影 2025-09-10 06:46:06

貴妃醉酒電影全集

發布時間: 2022-07-15 23:07:36

『壹』 請問有人知道京劇貴妃醉酒講的什麼故事 有什麼寓意嗎

貴妃醉酒又名《百花亭》,源於乾隆時一部地方戲《醉楊妃》的京劇劇目,該劇經京劇大師梅蘭芳傾盡畢生心血精雕細刻、加工點綴,是梅派經典代表劇目之一。此劇本主要描寫楊玉環醉後自賞懷春的心態,凸顯楊玉環對帝的柔情。20世紀50年代,梅蘭芳去蕪存精,從人物情感變化入手,從美學角度糾正了它的非藝術傾向。有資料說此劇源自崑曲劇目,由其唱詞結構可見一斑,尤已開場的四平調為京劇珍品。
劇情梗概:唐玄宗先一日與楊貴妃約,命其設宴百花亭,同往賞花飲酒。至次日,楊貴妃遂先赴百花亭,備齊御筵候駕,孰意遲待移時,唐玄宗車駕竟不至。遲之久,遲之又久。乃忽報皇帝已幸江妃宮,楊貴妃聞訊,懊惱欲死。楊貴妃性本褊狹善妒,且婦女於怨望之餘,本最易生反應力。遂使萬種情懷,一時竟難排遣,加以酒入愁腸,三杯亦醉,春情頓熾,情難自禁。
劇目賞析:此劇本主要描寫楊玉環醉後自賞懷春的心態。20世紀50年代,梅蘭芳去蕪存精,從人物情感變化入手,從美學角度糾正了它的非藝術傾向。劇中,楊玉環的飲酒從掩袖而飲到隨意而飲,梅蘭芳以外形動作的變化來表現這個失寵貴妃從內心苦悶、強自作態到不能自製、沉醉失態的心理變化過程。繁重的舞蹈舉重若輕,像銜杯、卧魚、醉步、扇舞等身段難度甚高,演來舒展自然,流貫著美的線條和韻律。可惜梅蘭芳拍攝京劇電影《貴妃醉酒》時雖然功力深厚,畢竟已年過花甲,對高難度動作有所改動。所幸梅派藝術後繼有人,令該劇仍然常演常新。
劇源何處:有資料說此劇源自崑曲劇目,由其唱詞結構可見一斑,尤已開場的四平調為京劇珍品。該劇的突出特徵是載歌載舞,通過優美的歌舞動作,細致入微地將楊貴妃期盼、失望、孤獨、怨恨的復雜心情一層層揭示出來。如楊貴妃前後三次的飲酒動作,便各有不同:第一次是用扇子遮住酒杯緩緩地啜;第二次是不用扇子遮而快飲;第三次是一仰而盡。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開始時她還怕宮人竊笑,因而故作矜持,掩飾著內心的苦悶;但酒入愁腸愁更愁,最後到酒已過量時,心中的懊惱、嫉恨、空虛……便一股腦地傾泄出來。再如三次「銜杯」的動作,也將楊貴妃從初醉到醺醺醉意細致入微地表現出來。這些歌舞化的動作,也體現出楊貴妃驕縱任性和放浪的性格內核。
京劇中的諸多旦角流派以及各地方劇種也有此劇的演出,但從流行程度而言均無法與梅蘭芳相比肩,即便是曾有評論認為的「南歐北梅」(據稱梅是美中見醉,歐是醉中見美)的歐陽予倩的版本亦未能真正流傳下來。

『貳』 貴妃醉酒故事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唐玄宗與楊玉環約好,在百花亭設宴,第二天楊玉環提前就到了百花亭,吩咐宮人准備好,但皇帝久久沒來,楊玉環派人前去請,但回報的人告訴她,皇帝去了江妃的宮里,楊玉環聞訊,非常懊惱,本來楊玉環性格就比較善妒,一時間百般委屈和不甘湧上心頭,難以排遣,一個人喝起了悶酒,酒入愁腸愁更愁,最後酒意湧上來後,化作歌舞。

貴妃醉酒源於乾隆時期一部京劇劇目《醉楊妃》,這部劇經過京劇大師梅蘭芳的細心雕琢,是梅派的經典曲目之一。本出劇寫的是楊玉環醉酒後自賞懷春的心態和對皇帝的一腔柔情。

(2)貴妃醉酒電影全集擴展閱讀:

劇目歷史:

追本溯源

京劇《貴妃醉酒》的劇情可以遠溯於白居易的《長恨歌》。

根據梅派藝術研究家、戲曲評論家許姬傳的研究,《貴妃醉酒》來源於明末傳奇《磨塵鑒》。也有學者認為是源自清初傳奇《長生殿》,《長生殿》第十八出《夜怨》的唱詞與排場,雖與《醉酒》不同,但基本情節類似。

王芷章先生在《中國京劇編年史》里考證過《醉酒》的來源:光緒十二年七月(1886年)「漢劇花旦吳鴻喜由湖北來京,投余紫雲搭班,頭天演《楊妃醉酒》,為《醉酒》入京之始。」

關於《貴妃醉酒》舞台劇,一種觀點認為該劇起源於崑曲《醉楊妃》;另一種觀點是,徽班進京、徽漢合流的時候,藝名為月月紅的漢劇藝人吳麗卿在北京徽班「四喜班」表演過漢劇《貴妃醉酒》,京劇《貴妃醉酒》則由其改編而來。

根據葉慕秋1936的文章《論貴妃醉酒與蹺工》首先踩蹺演《醉酒》的是余玉琴,然後是水仙花,踩蹺漸漸成為當時演該戲必採用的路子,後來路三寶開大腳片演出刀馬旦之風,王瑤卿、王慧芳等人相繼採用此法。

改編過程:

自吳麗卿以來,《貴妃醉酒》經由路三寶到梅蘭芳和於連泉,形成了幾種完全不同的演法。第一種是梅蘭芳創造的青衣梅派演法,早期梅蘭芳演出該劇還是按照路三寶的方式,只不過廢除了踩蹺;程硯秋早年拜在梅蘭芳門下,也演出此劇,基本上是梅蘭芳的演法,而後來出現的四小名旦之一張君秋學習的就是梅蘭芳晚期的演法。

第二種是於連泉創造的花旦筱派演法,在於連泉去世之後,他的弟子、甘肅京劇團的陳永玲曾演出此劇,依然保留了踩蹺的傳統方式(1985,青海電視台),在陳永玲去世後,筱派絕響。此外還有荀慧生的荀派演法,有1922年百代公司、1930年大中華公司唱片存世,不過沒有留下相應的影視資料,也沒有弟子繼承,據說荀派的版本是「醉中見美」。

早期的《貴妃醉酒》表演上有很多色情成分,格調低俗。原劇大肆渲染楊貴妃情慾無處排解,借著酒醉與宦官們猥褻調情。這亦是京劇等「舊劇」為「新文化運動」諸氏所詬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自1914年在北京首次演出該劇,直到1955年被北京電影製片廠拍攝成電影的過程中,梅蘭芳堅持從人物情感變化入手,從美學角度糾正了它的非藝術傾向,也摒棄了劇中惡俗的成分。經過了梅蘭芳「改良」的《貴妃醉酒》,重新被定義為是「一出暴露宮廷里被壓迫女性的內心感情的舞蹈好戲」。

2006年,京劇表演藝術家李玉茹發表的《學習、繼承與發展——我演〈貴妃醉酒〉》文中提及了對《貴妃醉酒》的出場與舞台調度、保留楊貴妃飲酒時的三個「卧魚」、三次下腰飲酒的第二把腰動作、楊貴妃醉後給高力士戴太監帽的身段等方面做出的改編。

『叄』 貴妃醉酒的典故

唐玄宗先一日與楊貴妃約,命其設宴百花亭,同往賞花飲酒。至次日,楊貴妃遂先赴百花亭,備齊御筵候駕,孰意遲待移時,唐玄宗車駕竟不至。遲之久,遲之又久。乃忽報皇帝已幸江妃宮,楊貴妃聞訊,懊惱欲死。

楊貴妃性本褊狹善妒,尤媚浪,且婦女於怨望之餘,本最易生反應力。遂使萬種情懷,一時竟難排遣,加以酒入愁腸,三杯亦醉,春情頓熾,忍俊不禁。於是竟忘其所以,放浪形骸,頻頻與高力士、裴力士二太監,作種種醉態,及求歡猥褻狀,乃始倦極回宮。

楊貴妃以「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而「三千寵愛在一身」,可她也曾一時失寵而借酒澆愁,醉後忘其所以,放浪形骸。

(3)貴妃醉酒電影全集擴展閱讀

京劇《貴妃醉酒》又名《百花亭》,是一出單折戲,取材於中國唐朝歷史人物楊貴妃的故事,經過中國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蘭芳先生創作、表演而廣為認知,是梅派代表劇目之一。

根據梅派藝術研究家、戲曲評論家許姬傳的研究,《貴妃醉酒》來源於明末傳奇《磨塵鑒》。也有學者認為是源自清初傳奇《長生殿》,《長生殿》第十八出《夜怨》的唱詞與排場,雖與《醉酒》不同,但基本情節類似。

《貴妃醉酒》經由路三寶到梅蘭芳和於連泉,形成了幾種完全不同的演法。第一種是梅蘭芳創造的青衣梅派演法,早期梅蘭芳演出該劇還是按照路三寶的方式,只不過廢除了踩蹺;程硯秋早年拜在梅蘭芳門下,也演出此劇,基本上是梅蘭芳的演法,而後來出現的四小名旦之一張君秋學習的就是梅蘭芳晚期的演法。

第二種是於連泉創造的花旦筱派演法,在於連泉去世之後,他的弟子、甘肅京劇團的陳永玲曾演出此劇,依然保留了踩蹺的傳統方式(1985,青海電視台),在陳永玲去世後,筱派絕響。此外還有荀慧生的荀派演法,有1922年百代公司、1930年大中華公司唱片存世,不過沒有留下相應的影視資料,也沒有弟子繼承,據說荀派的版本是「醉中見美」。

早期的《貴妃醉酒》表演上有很多色情成分,格調低俗。原劇大肆渲染楊貴妃情慾無處排解,借著酒醉與宦官們猥褻調情。這亦是京劇等「舊劇」為「新文化運動」諸氏所詬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自1914年在北京首次演出該劇,直到1955年被北京電影製片廠拍攝成電影的過程中,梅蘭芳堅持從人物情感變化入手,從美學角度糾正了它的非藝術傾向,也摒棄了劇中惡俗的成分。經過了梅蘭芳「改良」的《貴妃醉酒》,重新被定義為是「一出暴露宮廷里被壓迫女性的內心感情的舞蹈好戲」。

『肆』 貴妃醉酒是什麼時候

貴妃醉酒又名《百花亭》,源於乾隆時一部地方戲《醉楊妃》的京劇劇目,該劇經京劇大師梅蘭芳傾盡畢生心血精雕細刻、加工點綴,是梅派經典代表劇目之一。此劇本主要描寫楊玉環醉後自賞懷春的心態,凸顯楊玉環對帝的柔情。20世紀50年代,梅蘭芳去蕪存精,從人物情感變化入手,從美學角度糾正了它的非藝術傾向。有資料說此劇源自崑曲劇目,由其唱詞結構可見一斑,尤已開場的四平調為京劇珍品。
此劇本主要描寫楊玉環醉後自賞懷春的心態。20世紀50年代,梅蘭芳去蕪存精,從人物情感變化入手,從美學角度糾正了它的非藝術傾向。劇中,楊玉環的飲酒從掩袖而飲到隨意而飲,梅蘭芳以外形動作的變化來表現這個失寵貴妃從內心苦悶、強自作態到不能自製、沉醉失態的心理變化過程。繁重的舞蹈舉重若輕,像銜杯、卧魚、醉步、扇舞等身段難度甚高,演來舒展自然,流貫著美的線條和韻律[3] 。可惜梅蘭芳拍攝京劇電影《貴妃醉酒》時雖然功力深厚,畢竟已年過花甲,對高難度動作有所改動。所幸梅派藝術後繼有人,令該劇仍然常演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