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好看的電影
十佳劇情片:
1) 肖申克的救贖(刺激1995):男人必看的勵志影片。
2) 教父(1、2):經典黑幫片,有此作品,其他同類一概低頭。
3)美國往事:整個人生都在裡面。
4)天堂電影院:每個男人的童年回憶,太經典了。
5)無主之城:人家怎麼能拍出這么牛的電影!
6)活著:也許是中國目前最偉大的電影。
7) 阿甘正傳:教導所有的人要去寬容別人,傻就是福氣。
8) 勇敢的心:民族自尊的好教材,希望大家要愛中國。
9) 楚門的世界:探討人的價值和人性根本的奇思怪作。
10) 音樂之聲:音樂的力量、音樂的快樂!
11)辛德勒的名單:震撼人心的歷史、充滿感染力的攝影和傑出的演員。
十佳科幻片
1) 星球大戰系列:開創了一個電影神話。
2) 異次元駭客(第十三層):應該說它比黑客帝國的構思更精妙。
3) 超人:所有漫畫類科幻電影的代表。
4) 終結者(1、2):科幻電影經典中的經典。
5) 12猴子:如此引人深思的科幻電影真不多見。
6) 黑客帝國系列:引發了對現實和未來網路發展的思考,形成了一種黑客文化。
7) 移魂都市(黑暗城市):風格另類的科幻片,結尾出人意表。
8) 超時空接觸:比較嚴肅地探討外星文明問題的力作。
9) 千鈞一發:描寫未來社會人的基因問題的驚險影片,內容和主題俱佳。
10) 2001漫遊太空:經典作品,以嚴肅的科學性和預見性著稱。
十佳戰爭片:
1) 拯救大兵瑞恩:最真實反映戰爭和人性的超級巨作。
2) 獵殺紅色十月:節奏和人物拿捏准確的潛艇影片代表作。
3) 兵臨城下:從獨特的視角描寫二戰的巨片,演員表演到位。
4) 大逃殺:歸入戰爭片只因其太震撼、太殘酷。
5) 巴頓將軍:全景式展示戰爭的代表作,演員表演出色。
6) u-571:效果出眾的新型海戰片,拍得很有特點。
7) 全金屬外殼:庫布里克對戰爭的深刻反思,看過後使人對戰爭產生恐懼。
8) 星際艦隊:科幻性質的戰爭片,士兵的訓練和戰斗的描寫很有煽動性和爭議性。
9) 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隨時看起來都心潮澎湃的好電影!
10) 野戰排:反思越戰的經典影片。
2. 一位路人催婚賈玲,這位路人管的是不是有點寬
不是的,這個路人只是想和賈玲開玩笑,賈玲的回復是“那你有兩個孩子,你給我一個得了!”,可以看出賈玲非常會聊天了,我非常期待這部電影,因為這部電影是賈玲導演的第一部電影,而且在這部電影中也是根據本人的真實經歷改編的,所以傳達出來非常多的真實情感,最重要的是這部電影有著沈騰陳赫等演員的參加,這讓電影的質量又上升了一個層次,因為這幾個人都是非常優秀的喜劇演員,這讓非常多的人都在關注這部電影。相信對於喜劇比較感興趣的而朋友對於賈玲應該有著一定的了解,賈玲是一名非常優秀的喜劇演員,她非常具備喜劇天賦,常常能把觀眾逗笑,而且賈玲最近幾年在熒屏上也非常活躍,給我們觀眾帶來了很多的歡聲笑語,《你好,李煥英》是賈玲導演的第一部電影,這部電影僅在預售階段就非常火爆了,下面我們就來聊一聊為什麼這部電影這么受歡迎。
一、因為這是賈玲導演的第一部電影,所以很多觀眾對這部電影都非常的期待。《你好,李煥英》是賈玲人生中導演的第一部電影,因為她是非常優秀的喜劇演員,所以觀眾們對於她導演的第一部電影還是非常期待的。
你對於賈玲還有哪些了解?歡迎來評論區與我交流。
3. 催婚電影片尾曲是什麼
《催婚》電影片尾曲/主題曲
歌名:待愛結果
演唱:何權謀、施予斐
專輯封面
4. 媽媽催婚經典台詞!
前方高能預警:
「考研考上了嗎?」
「做什麼工作啊?」
「工資多少呀?」
「談對象了沒有?」
「怎麼還不結婚?」
春節回家,在親戚們的奪命連環問中,結婚是逃不掉的話題。正在熱播的綜藝《我家那閨女》更是十分應景,被稱為大型催婚現場,還有網友調侃道節目不如改名叫《我家那沒有結婚的倒霉閨女》。
在節目中,36歲的吳昕,31歲的袁姍姍,29歲的何雯娜,都在被朋友和父母催婚,現場點評也離不開這個主題,就連22歲的傅園慧也被問到有沒有相親的打算。
即使是明星和世界冠軍,即使她們已經在自己的領域內足夠優秀,如果不結婚,在父母和長輩眼裡不過是個大齡未婚女青年。
然而,她們並不是個例。到了一定的年齡,沒人逃得過被逼婚的命運。
結婚的人越來越少
鏡頭里的何雯娜說自己剛退役兩年,人生才剛剛開始,現在一個人很好;吳昕表示結婚和生孩子都不是非常緊迫的事情;袁姍姍也說過自己並不孤獨,過得很舒適。
而鏡頭外的年輕人,不想結婚的也越來越多了。
民政部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的結婚率在2013年達到峰值之後,從2014年開始連續四年下降,2017年的結婚率更是跌至了「7」開頭,回到了十年前的水平。
為什麼結婚率在不斷下降呢?
晚婚現象越來越普遍是一個重要原因。《人民日報》在微博發布的婚姻數據顯示,從2006年到2012年,結婚登記年齡段集中在20-24歲,自2013年開始變為25-29歲佔比最多。上海市婦聯公布的《改革開放40年上海女性發展調研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上海男女的平均初婚年齡分別為30.3歲和28.4歲,比2005年分別提高了5.0歲和5.4歲。
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年輕人受教育的年限增加,讀完本科時就已經22歲左右,接近晚婚年齡(女23周歲,男25周歲),更不用說讀完碩士博士,或者把工作穩定一段時間。
除了婚齡推遲,適婚群體人數減少是另一個重要原因。受生育政策的影響,自上世紀90年代起,中國出生人口數量呈逐年下降趨勢,導致了如今結婚人數和結婚率的下降。
讀書時忙於求學,畢業後還要面對工作和生活的壓力,再加上情感需求的提高和對於自我價值實現的追求,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主動或被動地選擇了晚婚甚至不婚。
對於每個小家庭來說,最明顯的變化就是父母逼婚開始愈演愈烈。
不結婚,就逼婚
數讀菌爬取了知乎中「逼婚」相關問題下的回答,剔除了男友/女友逼婚等不符主題的問題,得到了6798條回答(數據截止日期為2019年1月22日),並進行了分詞處理,試著找出中國式逼婚的常見理由和套路。
在逼婚的常見理由中,「到了該結婚的年齡」排在第一位,符合中國「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的傳統觀念。也有不少父母擔心「再不結婚就嫁不出去了」,比如有些女生剛到30歲,卻已經被認為「30歲的女人不值錢了」。
對中國的父母來說,結婚不僅僅是兒女必經的人生大事,更是自己必須要完成的任務,只有完成了,才能稱得上圓滿。而害怕兒女孤獨一生,希望兒女有人照顧、穩定下來,這些擔憂和期盼都是為人父母的天性。
七大姑八大姨和周圍鄰居朋友的閑言碎語,外界輿論的壓力,以及虛榮心作祟,也使得一些父母走上了逼婚的道路。有網友說,外面的人都覺得自己是圖父母的錢,心理有問題才賴在家裡不結婚,前幾年父母還不信這些話,現在連父母都開始懷疑了。
即使在21世紀,也免不了有一些父母思想比較落後,希望兒女能夠早日結婚,傳宗接代,延續香火。有網友表示,自己在被逼婚時聽到了許多類似於「一個人生下來就是為了傳宗接代光宗耀祖」的言論,甚至還有「不出嫁和畜生有什麼不同」這樣傷人的話。
逼婚的理由五花八門,逼婚的手段更是無所不用其極。
最常見也最基礎的逼婚手段就是相親,父母從中牽線搭橋,為兒女精心挑選自己認為合適的另一半人選。有人反對父母安排相親,願意等待緣分,也有人迫不及待希望父母拯救自己的單身生活。
有網友希望父母為自己安排相親,不行的話交個朋友也可以,而母親卻表示「你自己找行不行,別來煩我了」。
除了相親,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也是常見的逼婚手段。為了達到目的,父母還會給予兒女足夠的關心和鼓勵,甚至是物質獎勵。
有網友說父母為了逼婚,表示結婚獎勵一套房加一百萬,第一胎10萬獎金,第二胎20萬,以此類推,甚至還在房間里貼上標語,「結婚要趁早,永遠不吃草」、「報答父母最好的方法是為他們帶來兒孫滿堂」。
當兒女不那麼配合時,父母們的手段也會隨之升級,不斷進階。從勸說到嘲諷,再到威脅和使用暴力,步步緊逼。嘲諷常用句式如下:和別人家的孩子比,「那個XX和你一樣大/比你大一歲/比你小三歲,人家孩子都上幼兒園了/生二胎了/快生孩子了」,和父母年輕時比,「我像你這么大的時候,你都會打醬油了」。
還有一些父母把暗示手法運用得爐火純青,逼婚於無形之中。有網友說自己的父親在陽台上種了一大堆葫蘆,隱晦地表示他想聽人喊」爺爺爺爺爺爺」,也有網友表示「對面家的張三李四和貓狗雞鴨又生了」也是逼婚的套路。
在講究戀愛自由、婚姻自由的時代,為什麼中國的父母如此熱衷於逼婚呢?
台灣學者孫隆基在《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中寫道,「在集體主義文化的中國,一個人是不完整的。他甚至都不能構成存在的單元,沒成過家的單身漢、瘋子等等,他們會被排斥在家族體系之外,或者被忽視得厲害。必須結婚生子構建一個完整家庭,才會構成一個被尊重的獨立單元。」
在這些逼婚的親戚長輩們看來,或許結婚只是一件在規定年紀內必須完成的事,和愛情無關。可他們不知道的是,很多人晚婚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沒有找到合適的人,沒有遇見愛情。
《人民日報》微博發布的婚姻數據顯示,「沒遇到合適的人」在年輕人晚婚原因中佔比最高,其次是「沒有能力承擔家庭責任」。
有逼婚,就有反逼婚
面對逼婚時,大多數人會有很大的心理壓力和精神負擔,感到焦慮和委屈,但是也有人對父母的一片苦心表示理解和尊重。有人堅定著自己的擇偶標准,也有人選擇屈服勉強湊合。
逼婚帶來的還有自我懷疑和自卑感。有網友說,自己長期被周圍的壓力包裹著,產生了很大的負能量,「真的覺得自己特別糟糕」。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
2016年春節,北京地鐵東直門站內出現了一幅反逼婚的燈箱廣告,上面寫著「親愛的爸爸媽媽別擔心,世界那麼大,人生有很多種,單身也可以很幸福」。這則公益廣告由來自全國各地的、有過被逼婚經歷的年輕人眾籌刊登。
因為公益廣告需要層層審查,並且不能出現「反逼婚」三個字,所以這則廣告的創作者們反復斟酌,刪掉了比較犀利的內容,使得最後的呈現效果溫馨和諧又充滿正能量。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反逼婚的方式似乎很難做到這么溫和,爭吵和激烈反抗最為常見。
有網友在面對逼婚時,選擇直接懟回去,「你爸媽等著抱孫子呢」「我還等著世界和平呢」;「不結婚就是不孝!」「太監干著急有啥用?」;「弟弟妹妹都結婚了,你呢?」「屎殼郎掉屎盆子了而已,我又不是屎殼郎,急啥?」
也有不少網友選擇逃避,過年過節不回家,也不接家裡的電話,只要父母逼婚就立馬翻臉。甚至有網友會租一個男/女朋友回家,打消父母逼婚的念頭,換一時風平浪靜。
在反逼婚的方式中,有不少行為較為極端。離家出走、斷絕關系看似對父母最具有威脅,但從效果上來說,物質和精神上的獨立才是反逼婚的根本。
有網友表示前些年自己對於逼婚爭吵過冷戰過,但是都收效甚微,後來努力工作給自己買了房,經濟獨立之後父母就催得沒那麼厲害了。
李立群老師在《我家那閨女》中說,天下父母心是希望我們的兒女幸福,結不結婚只是一個動作。
電影《剩者為王》中,金士傑扮演的父親也有類似的台詞:她不應該為父母親結婚,她不應該在外面聽什麼風言風語,聽多了就想著結婚。她應該想著跟自己喜歡的人,白頭偕老的,去結婚。昂首挺胸的,要特別硬氣的,憧憬的,好像贏了一樣。
天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兒女能夠幸福,但他們更應該意識到,婚姻並不是衡量幸福的唯一標准,更不應該把自己的焦慮轉移到兒女身上。
而緩解焦慮,先從少看婚戀節目做起。
5. 為什麼女生年齡大了就一定要結婚最近比較煩,有沒有相關電影推薦
《鐵拳相親館》啊!快該上映了,看短發帥比女主暴揍12星座的各種渣男,也是被迫相親逼婚那種。
6. 有一個歐美以前的電影,講了女主並不愛男主,但因家裡一直催婚,就嫁給了男主。但男主是個醫生特別愛她,
施主失眠多夢,服遨東牌安神補腦液即可。
7. 《催婚》免費在線觀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網盤資源
《催婚》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ATGdaFivFX2nyW_BZtoUbA
《催婚》
導演: 王皓科
編劇: 王麗捷、姚賓賓
主演: 施予斐、陳炳強、金巧巧、馬雅舒
類型: 劇情、愛情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 2021-08-14(中國大陸)
片長: 88分鍾
又名: Urge Marry
美食城老闆劉子健在一次采訪邂逅歐陽斐,無功而返,找到脫單師杉炮成全美人歸。杉炮起初想幫她走出過去,發現美食城驚天秘密。一場正義與邪惡的戲劇上演。qigou.cc最終劉子健受到法律制裁,歐陽斐解開心結,與杉炮墮入愛戀。
8. 盤點父母催婚爆笑名場面,你對哪一幕印象深刻
到了結婚的年齡,被父母催婚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也要有自己的想法。如果對方的條件還不錯的話,可以先試著交往一下,但是如果自己經常不開心或者是不願意去接受這種相親的話,一定要跟父母說清楚。催婚也是父母擔心,已經到了一定年齡還沒有找到對象,害怕你沒有辦法去找到自己喜歡的人。
9. 潘虹新劇花式催婚,離婚35年仍深愛前夫,你怎麼看
您是否看過由秦嵐和王鶴棣主演的新劇《理智派生活》,這次秦嵐扮演30歲的職業女性,作為每個人眼中的「剩菜大姐姐」,她不僅每天都要面對各種各樣的花樣,而且還受到母親的不斷敦促,婚姻每分鍾都被窒息窒息,該節目的收視率中等,但我沒想到扮演秦嵐媽媽的潘虹先生出人意料地帶著各種花哨的「婚姻提示語」走出圈子,被稱為「電視節目主持人」,網友的「黃金句輸出」。
10. 求魅男。 迷情。電影。 完全的。 謝謝
《迷情東方》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LN_ZOp86WTzMJPPHADZhPA
該片講的是笨手笨腳又容易緊張的布勞略,千里迢迢來到香港追尋機會,卻窮困潦倒,簽證還即將過期。為了繼續留在香港,布勞略決定要追求一個多金美貌的中國女子喬,好落地生根。他不知道的是,其實喬也正打算利用他,來應付不斷催婚的父親。究竟在一片語言不通、文化風俗大相逕庭的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