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白痴高清完整版下載
三個白痴_hd.mp4
㈡ 前蘇聯電影《白痴》
這個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名著《白痴》封面是主人公梅思金公爵和娜斯塔西婭·費利波夫娜。
㈢ 求丹麥電影《白痴》的種子。
《白痴》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XOKYvnjLopI_hvtvF73dow
《白痴》是一部由拉斯·馮·提爾執導,波迪爾·約根森、JensAlbinus主演的劇情片,於1998年5月20日在法國上映。該片講述了丹麥國首府哥本哈根的一幫小青年,對現代社會種種現狀極為不滿,於是利用業余時間假扮作白痴戲弄人間的故事。
㈣ 急~! 誰有電影白痴的下載網址
誰導的??黑澤明 還是 拉爾斯 馮 特里厄???
**************************************
http://www.rayfile.com/files/a03d8959-79d7-11de-b10f-0014221b798a/
這是網盤地址,轉自豆瓣,感謝上傳者~
㈤ 找了一個下午也沒有找到,就來問你了..........
不是俄國的
《白痴》(The Idiots)[DVDRip]
白痴 The Idiots / Idioterne (1998)
【導演】 拉斯·馮·提爾 (Lans Von Trier)
【國家/地區】 丹麥/瑞典/法國/荷蘭/義大利/
【主要演員】 Bodil Jørgensen ...... Karen
Jens Albinus ...... Stoffer
Anne Louise Hassing ...... Susanne
Troels Lyby ...... Henrik
Nikolaj Lie Kaas ...... Jeppe
Louise Mieritz ...... Josephine
Henrik Prip ...... Ped
安德斯 霍夫 (Anders Hove) ...... Josephine's Father
【IMDB】 http://www.imdb.com/title/tt0154421/
【字幕】 (詳見漢風)
【獲獎記錄】戛納電影節 歐洲電影獎
【劇情簡介&評論】
人是社會的人。每個人都以不同的方式與社會群體相聯系著,不可能與之脫離。這沒什麼新鮮的。而人類社會是一個復雜的系統,毛病不少。因而在個體與群體之間就有許多的矛盾沖突。這也沒什麼新鮮的。新鮮的是人對社會進行抗爭的種種方式,自古至今花樣翻新層出不窮。
電影《The Idiots》(「白痴」,港譯「越笨越快樂」)就以一種特殊的拍攝手法向我們展示了又一種人與社會群體間新鮮的抗爭方式——裝瘋賣傻。這片子說的是丹麥國首府哥本哈根的一幫小青年,對現代社會種種現狀極為不滿,苦悶得不行,於是利用業余時間假扮作白痴戲弄人間。鬧到最後這個游戲進行不下去了,於是這幫人只得回歸現實該幹嘛幹嘛。
其實靠裝瘋賣傻來發泄對社會的不滿,古今中外一直都有人這么干。但是象影片中這幾位這么過分的似乎還比較少見。通過不遺餘力地模仿智障人士的特徵行為,他們在公共場合不斷地與這個社會開著玩笑,並從中獲得一種短暫的發泄之快感。白痴的形象是這幫人的精神面具,同時也成為了他們種種越矩行為的盾牌,因為人們是不會過分計較白痴所犯的錯誤的。但是,這個游戲終究沒有玩下去。就象無數的無政府主義行為一樣,逃不脫失敗的下場。本來是想以特殊的方式來嘲弄這個社會,到頭來發現被嘲弄的卻好象是自己,因為你仍然無法超越這令你痛苦萬分的尷尬處境。而這個社會卻似乎根本沒有被觸動。
其實,影片中所描述的這種抗爭更象是一種逃避。妄圖通過達到一種內心痴迷的狀態來擺脫塵世的無聊和紛擾。用這些人的話說,是要追求一種所謂「人內在的痴迷」(Inner Idiot)。這話聽著有點玄虛的味道,不過我大概能理解這種心態,並表示同情。但實際上這種尋求解脫的方式根本就是扯淡,因為它缺乏理性的根基。許多反社會、反傳統、反潮流之舉同樣都有這種缺乏理性的印記,因而始終局限於心性躁動與發泄的范疇,不得超脫。以荒謬來對抗荒謬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充其量是在客觀上對這個世界造成一些不大不小的影響而已。面對這個紛繁復雜的世界及其諸多的問題,我們最終需要的還是理性的思考。
當然,對於電影這種藝術表現形式來說,我們也不可能要求它在這方面做更進一步的探討了。尤其對於人類生存所面臨的一些根本問題,探尋的過程是持久的、多樣的,理性的文字形式可能更清晰更有效一些。一部電影能夠揭示一些問題來引發人們思考,已經很不錯了。比如這部片子,看完了你也許就會琢磨:原來我們這個社會在某些方面是如此的問題深重,以至於有些人都渴望象白痴那樣地活著才不致痛苦……
另外,這部影片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拍攝手法相當的寫實。從鏡頭的運動(晃動)、拍攝的角度、演員的表演以及場景的安排、聲音和光線的處理等方面都能強烈地感受到這一點。在看這部片子之前,我對其背景一無所知,就是當一比較特別的北歐電影來看的。後來看著看著就隱約生出個感覺:這片子估計跟以前聽說過的「Dogma 95」那幫人有關系。於是看畢就去查相關資料,果然不錯,而且還是「Dogma 95」的代表作品。
「Dogma 95」是一群電影導演於1995年春天在哥本哈根宣布的一系列拍攝電影的准則。這些年輕的導演認為傳統的電影已經到了窮途末路的地步,舊的規則必須打破,新的秩序需要建立。制定這些規則就是跟傳統電影叫板的意思。這些人還有個規矩,只有嚴格遵從這一準則所拍攝的電影才能稱為「Dogma 95」類型電影,通過驗證後還要核發編號。比如《白痴》這部影片,其全稱就是《The Idiots:Dogma #2》。此片的導演——丹麥的拉斯·馮·特艾爾(Lars von Trier),也是「Dogma 95」運動的旗艦人物,其最新作品《黑暗中的舞蹈》(Dancing in the Dark)近來更是在世界范圍內引起了轟動。
拉斯·馮·提爾《良心三部曲》———《破浪》《白痴》《黑暗中的舞者》這三部是讓導演最有成就感的電影,也是Dogma95的最佳註解。
其實,嚴格的遵循Dogma95規則來拍電影,是痛苦的事,可以說是電影的「十誡」,宏觀上講是反商業,十條規則下來,能把好萊塢那幫子人氣死。而留給觀眾最直接的沖擊就是那些搖擺不定的鏡頭,其實這不太符合當代觀眾的審美,換句話說,Dogma95規則更過的是電影人一個極端而純凈的夢想。所謂記錄最真實的現實。個人認為,拉斯·馮·提爾提出的Dogma95規則並不是他在作秀,而是要喚醒人們拋開華麗的技術外衣,重新對電影的精神進行深刻的認識。
http://lib.verycd.com/2004/08/01/0000014961.html
㈥ 《天才與白痴》免費在線觀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網盤資源
《天才與白痴》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GbvkTpDlQHnHLlznmGQvFg
《天才與白痴》
導演: 許冠文
編劇: 許冠文、薛志雄、劉天賜
主演: 喬宏、許冠文、許冠傑
類型: 喜劇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香港
語言: 粵語
上映日期: 1975-08-21(中國香港)
片長: 98 分鍾
又名: Crazy Money、The Last Message
李護士(許冠傑 飾)是精神病院的護士,一次偶然間,他發現了病院的打雜阿添(許冠文 飾)經常在停屍間偷取死去的病患身上的貴重物品。於是,李護士提出四六分賬,阿添無奈接受,兩人就這樣合作干起了這個偷雞摸狗的行當。一日,病院新來了一名病人大隻佬喬明,他入院不久就精神病發去世了。阿添在停屍間里發現了喬明身上帶有一些名貴古董的碎片。興奮不已的兩人調查後得知喬明有一個女兒,人稱公主。他們找到了公主,哄騙公主後得知喬明生前經常在香港一個海灘潛水。兩人來到海灘後輕易找到了價值連城的古董,但這時,意外發生了!
㈦ 跪求 白痴 百度雲免費在線觀看資源
《白痴》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Uvd3VnjWXtdK5qge0FpecQ
《白痴》是一部由拉斯·馮·提爾執導,波迪爾·約根森、Jens Albinus主演的劇情片,於1998年5月20日在法國上映。該片講述了丹麥國首府哥本哈根的一幫小青年,對現代社會種種現狀極為不滿,於是利用業余時間假扮作白痴戲弄人間的故事。
㈧ 關於陀思妥耶夫斯基《白痴》電影版
蘇聯版是。但日本導演黑澤明拍攝的那一版包括的內容更多。
㈨ 《白痴(1999)》免費在線觀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網盤資源
《白痴(1999)》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enpkoYc2EQErsXICrbPGkQ
《白痴(1999)》
導演: 手冢真
編劇: 手冢真、坂口安吾
主演: 淺野忠信、甲田益也子、橋本麗香、草刈正雄、藤村俊二、江波杏子、原田芳雄、松岡俊介、小野美由紀
類型: 劇情、戰爭、奇幻
製片國家/地區: 日本
語言: 日語
上映日期: 1999-11-13
片長: 146分鍾
又名: Hakuchi、The Innocent
手冢真的影片《白痴》源於日本無賴派(又稱頹廢派)文學作家坂口安吾1946年的同名私小說【注一】《白痴》。他以反諷的手法描繪了人類文明遭受重創,在廢墟中人們的生活。
戰後,受美國原子彈襲擊後的日本,國土焦黃,社會動盪不安,民不聊生,電影以類似的場景開始,這是日本導演骨子裡的東西,一種叫囂民族(日本)精神的方法,這種潛移默化的力量,值得每一個在二戰時期遭到日本軍國主義侵略的亞洲各國注意!
獨奏的鋼琴隱隱約約迴旋在哭聲之中,彷彿是哀悼人間的場景。黑白的粗顆粒的圖像顯現著新聞記錄片的特徵,這是影片的開始,一個掩埋住目的的開始。
照相機的快門不停記載著這樣的存在,是記憶歷史,還是煽動情緒,這只有導演心知肚明。
為了擺脫境遇,有時在虛幻中找到慰濟不失為逃避的方法之一。
手冢真用夢幻的場景和後現代的手法以及電腦特效製作了歌舞美輪美奐的場景,同時,他以平民目不轉睛注視電視的對比鏡頭,指出了這種對貧困大眾心靈的麻醉的方式的卑鄙。
幕前幕後,註定是兩種世界,媒體中人也是凡夫俗子,他們或許已經麻木,在酒精和女色中隨波逐流,因為,時代需要低俗來愚弄民眾使他們成為低俗的一份子,成為被掌控的白痴。他們同樣用虛幻來剝奪國民思考的可能,讓人在慾望和貪婪的沼澤無法自醒!良知往往受制於境遇使人無法吶喊,相信任何時代都有清醒者,但是,清醒需要代價,正如流浪歌手楊波說過:你見過體制里的無政府主義者嗎?這指出了某種宿命,你身在其中永遠不可能有自己的思想!
㈩ 白痴的影片評價
電影《The Idiots》(「白痴」,港譯「越笨越快樂」)就以一種特殊的拍攝手法向我們展示了又一種人與社會群體間新鮮的抗爭方式——裝瘋賣傻。這片子說的是丹麥國首府哥本哈根的一幫小青年,對現代社會種種現狀極為不滿,苦悶得不行,於是利用業余時間假扮作白痴戲弄人間。鬧到最後這個游戲進行不下去了,於是這幫人只得回歸現實該幹嘛幹嘛。
其實靠裝瘋賣傻來發泄對社會的不滿,古今中外一直都有人這么干。但是象影片中這幾位這么過分的似乎還比較少見。通過不遺餘力地模仿智障人士的特徵行為,他們在公共場合不斷地與這個社會開著玩笑,並從中獲得一種短暫的發泄之快感。白痴的形象是這幫人的精神面具,同時也成為了他們種種越矩行為的盾牌,因為人們是不會過分計較白痴所犯的錯誤的。但是,這個游戲終究沒有玩下去。就象無數的無政府主義行為一樣,逃不脫失敗的下場。本來是想以特殊的方式來嘲弄這個社會,到頭來發現被嘲弄的卻好象是自己,因為你仍然無法超越這令你痛苦萬分的尷尬處境。而這個社會卻似乎根本沒有被觸動。
其實,影片中所描述的這種抗爭更象是一種逃避。妄圖通過達到一種內心痴迷的狀態來擺脫塵世的無聊和紛擾。用這些人的話說,是要追求一種所謂「人內在的痴迷」(Inner Idiot)。這話聽著有點玄虛的味道,不過我大概能理解這種心態,並表示同情。但實際上這種尋求解脫的方式根本就是扯淡,因為它缺乏理性的根基。許多反社會、反傳統、反潮流之舉同樣都有這種缺乏理性的印記,因而始終局限於心性躁動與發泄的范疇,不得超脫。以荒謬來對抗荒謬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充其量是在客觀上對這個世界造成一些不大不小的影響而已。面對這個紛繁復雜的世界及其諸多的問題,我們最終需要的還是理性的思考。
當然,對於電影這種藝術表現形式來說,我們也不可能要求它在這方面做更進一步的探討了。尤其對於人類生存所面臨的一些根本問題,探尋的過程是持久的、多樣的,理性的文字形式可能更清晰更有效一些。一部電影能夠揭示一些問題來引發人們思考,已經很不錯了。比如這部片子,看完了你也許就會琢磨:原來我們這個社會在某些方面是如此的問題深重,以至於有些人都渴望象白痴那樣地活著才不致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