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017中國電影《龍之戰》高清下載地址
《龍之戰》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nZ4UIrTTUKEfOnJUKd3NIg
《龍之戰》是由電影頻道節目中心出品,高峰執導,劉佩琦、曹雲金、羅昱焜領銜主演的戰爭史詩電影。影片改編自中國近代史上的鎮南關大捷戰役,講述了1885年法軍進攻越南涼山,駐守清軍不戰而退,清朝政府的統治地位遭到威脅,萃帥馮子材率領廣西狼兵頑強抗擊法軍,最終取得勝利的英雄故事。影片於2017年6月18日在第20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首映,2017年8月4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Ⅱ 涼山戰役很慘嗎
涼山戰役(諒山戰役)很慘,參戰雙方均損失慘重。1979年3月1日,諒山爆發激戰,越軍自河內增援精銳的首都防衛軍第308師向諒山展開反擊,並使用化學武器。42軍被迫後撤,中國緊急將後方炮兵師拉至前線進行壓制即拼刺刀(解放軍炮兵所謂拼刺刀是指接近前線,而非真正意義上的拼刺刀),兩方皆損失慘重。
中國方面在3月1日9時30分集中300門火炮,30分鍾落彈幾萬發,當時許世友憤而下令:「拂曉攻擊開始後,諒山一間房子也不能留。」參戰的中國軍隊士氣亦受到鼓舞。 3月4日,越軍308師遭中國兩個師由側翼突襲擊退,解放軍攻佔諒山。
(2)涼山戰役電影全集擴展閱讀
諒山戰役戰役背景:越南諒山,位於直面中國廣西的越南北部,北距中越邊境18公里,南距越南首都河內130公里。諒山以北,是層巒起伏、叢林密布的越北山地;諒山以南,是稻田縱橫、水網密布的北部平原。有公路、鐵路縱貫諒山,北可達中越邊境,南則直通河內。因此,諒山不僅是越北的交通樞紐,更是首都河內的屏障門戶。
諒山市周圍被扣馬山、巴外山等山嶺及一系列高地所環抱,地形十分險峻;市區則分為南北兩部,以橫穿而過的奇窮河分界。如果要在越北用兵,諒山正是鎖鑰之地。
守住它,可將來敵擋在越北山地;拿下它,便一馬平川,直取河內。自古以來,中原王朝南取交趾,此處是必經之地,然後傳檄可定。1979年2月,諒山又陷入一片血火戰場。對越自衛還擊戰的廣西戰區,以拿下諒山為既定目標。
從整個戰局來說,越軍在越北的正規軍加地方團、省隊、公安屯有10萬多人,並不算少,火力配置也很優越。而越北山地險峻復雜,公路也不多,易於防守。越軍也熟悉解放軍的穿插戰略,對於以點帶面的防禦戰法也應有所心得。
然而越軍還是犯了極大的戰術錯誤,這就是消極防守,孤立地靠各個戰略點遲滯解放軍的進攻,而沒有及時調動機動兵團進行反擊以填補戰線漏洞。結果在解放軍的傳統穿插戰法之下,越軍的防禦體系被割裂,一點突破,即被合圍。
Ⅲ 跪求《我的長征》2006年免費百度雲資源,鍾秋主演的
鏈接: https://pan..com/s/1Wz6bIumq5ozTl9ixE10OrQ
提取碼: 94s8
《我的長征》
導演: 翟俊傑、王珈、楊軍
編劇: 陸柱國
主演: 鍾秋、王嘉、王心剛、王伍福、王霙、侯祥玲、王挺、姚晨
類型: 劇情、戰爭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 2006-10-18(中國大陸)
片長: 95分鍾
又名: My Long March
江西蘇區,十五歲少年王瑞(鍾秋 飾)全家四口跟中央紅軍進行長征,湘江戰役時,父親被炮火擊中,臨終前囑咐兒子:跟著走。就在這時,他第一次結識了毛澤東(王英 飾)。遵義會議後,擔任警衛的王瑞目睹了毛澤東、賀子珍(趙琳 飾)夫婦為革命大局丟掉剛出生的女兒,他更加堅定了自已的戰斗意志,在毛澤東的正確指揮下,紅軍取得了婁山關戰役的勝利。在通過涼山地區時,他的姐姐竹妹子(王嘉 飾)英勇犧牲,王瑞失去了第二個親人。飛奪盧定橋戰鬥打響後,他的姐夫肖德昌(齊奎 飾)又把年輕的生命永遠留在了大渡河中。在盧定橋頭,毛澤東發出的感嘆激勵了王瑞一生……
Ⅳ 求三大戰役的電影視頻《大決戰》
《大決戰》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大決戰》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關於解放戰爭時期三大戰役的系列電影,分為《大決戰之遼沈戰役》、《大決戰第二部:淮海戰役》、《大決戰第三部:平津戰役》三部六集,《大決戰之遼沈戰役》和《大決戰第二部:淮海戰役》分別於1991年上映,《大決戰第三部:平津戰役》於1992年上映。三部電影以宏偉逼真的氣勢再現了解放戰爭中三次決定性的偉大戰役。
Ⅳ 十部頂級戰爭片
1《北緯三十八度》;一部真實慘烈的戰爭巨制,松骨峰阻擊,血戰三所里,這才叫中國軍人。
2《莫斯科保衛戰》;快六個小時的史詩大作,講述了那段七八個月的艱難歲月。五月份的歐洲,空氣都彌漫著緊張的氣氛,人們的目光都匯聚到德國與蘇聯的國境線,德國的飛機時不時掠過邊境挑釁,摩拳擦掌的意思不言而明。一份名為巴巴羅薩行動的計劃誕生了。
3《解放》;紀錄片的形式,從前蘇聯的角度,詳細介紹了二戰蘇軍反攻起整個戰況過程。
8《血戰鋼鋸嶺》;讓人驚訝的是這是根據真實事情改編。戰爭片段拍得非常真實。是一部好電影,打動人的往往是一個人的精神所在。
9《黑鷹墜落》;戰斗場面占絕大部分,十分激烈。現代巷戰經典,細節很真實。
10《斯大林格勒戰役》;電影整個第一幕都保持著一種輕松的氣氛:愛情美好,士兵對未來充滿幻想,甚至士兵和中尉以死亡為賭注開玩笑。
Ⅵ 有兩條蛇一壞一好的蛇一個女的身上有一顆龍珠一條壞蛇想搶女的身上的龍珠是什麼電影
是《龍之戰》。
《龍之戰》是由電影頻道節目中心出品,高峰執導,劉佩琦、曹雲金、修慶、羅昱焜領銜主演,羅雲琦、呂新舜等參與主演 ,李子雄、范志博特別出演的戰爭史詩電影。
該片改編自中國近代史上的鎮南關大捷戰役,講述了1885年法軍進攻越南涼山,萃帥馮子材率領廣西狼兵頑強抗擊法軍,最終取得勝利的英雄故事。
(6)涼山戰役電影全集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1、馮子材
退隱老將,性格豪爽,喜戰善戰,但也不乏仁慈悲憫,尤其是對手下士兵,更是愛護有加。在中法戰爭爆發後被請出山,率軍奔赴前線英勇殺敵,打響了中國近代史上與歐美列強唯一一次勝利。
2、馮相賢
馮子材長子,少年習武,嚮往著為國殺敵,無奈父親因厭惡官場而退隱老家後嚴令家人子嗣不得當兵。雖習武從軍,但因南洋留學的經歷讓他懂得繪制地圖,在當兵期間繪制的廣西與越南軍事地圖,為馮子材提供巨大幫助。
3、蘇銀奎
廣西提督,儒將風采。蘇銀奎作為淮軍的新任主帥,對馮子材是瞧不起的,有芥蒂的。隨著與馮子材逐步交往,在歷經數件事情之後,開始對馮子材這個人越來越欽佩,並且因為馮子材數次賣人情給他,令他對馮心存感激。
4、依南
馮相賢未婚妻,性格直爽開朗、對於感情表達率真的壯寨女孩。善漁獵,水性高,在家國危難之際,她毫不退縮,化身女蛙兵上陣殺敵。因父親生前是馮子材的好友還救過他的命,因此兩家給依南和馮相賢定了娃娃親。
Ⅶ 國產的抗美援朝戰爭電影有幾部,叫什麼名字
比較經典的有《上甘嶺》(1956,長春電影製片廠)、《英雄兒女》(1964,長影),這些影片我主要是從電視上看到的,後來知道,《英雄兒女》中王成的原型叫王必成,是在上甘嶺戰役中犧牲的。而《上甘嶺》是中國第一部抗美援朝題材的電影。《英雄兒女》原著的名字叫《團圓》,作者就是巴金。
還看過《奇襲》(1960,八一電影製片廠),以二次戰役時38軍偵察隊炸毀「武陵橋」(其實是在武陵里境內的大同江上的一座公路橋)為藍本。八一廠1958年拍過一個軍教片《武陵橋》(又稱《奇襲武陵橋》),不過,真實中又是什麼情況呢?呵呵,我也查了一下,這次38軍的偵察隊,指揮員是38軍的偵察科長張魁印,隊伍共計323人,差不多是一個營了,不過,電影《奇襲》將當年這個營「縮編」為了一個排,橋的名字改成了「康平橋」。而部隊原本僅陣亡一人,在電影中則是倒下了好幾個。此後我們還看過一部關於炸橋的電影,名字就叫《橋》。而新中國第一部電影也叫《橋》,是長春電影製片廠的前身東北電影製片廠拍攝的。
我也查了一下,那個年代還有:
《斬斷魔爪》(1954,上海電影製片廠。抗美援朝的間諜戰)
《長空比翼》(1958,八一。講志願軍空軍)
《前方來信》(1958,天馬電影製片廠)
《三八線上》(1960,八一)
《烽火列車》(1960,長影。抗美援朝中軍事後勤題材的不少)
《鐵道衛士》(1960,長影。軍事後勤+間諜戰)
《慧眼丹心》(1960,珠江電影製片廠。後勤系統的題材)
《英雄坦克手》(1962,八一。抗美援朝中,志願軍裝甲兵剛剛組建,參戰不多)
《打擊侵略者》(1965,八一。電影中將抗美援朝很多故事濃縮在了一起,有邱少雲的故事,有奇襲白虎團的故事)
《激戰無名川》(1974,八一。同樣也是軍事後勤題材,反「絞殺戰」內容)
《碧海紅波》(1975,西安電影製片廠。雷達兵+間諜戰+反「絞殺戰」)
《長空雄鷹》(1976,長影。反「絞殺戰」題材)
不過「最有名」的我想可能就是八部樣板戲之一——《奇襲白虎團》(1972,長影)。白虎團的團旗我看過,在北京的軍博。不過這部樣板戲沒有看全過,看過幾次片段。楊育才在電影/京劇里改名叫嚴偉才。楊育才是十二位「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中活著回到祖國的三位之一,還有兩位是彭德懷和胡修道。
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後
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後,中國的電影繼續著,先後有《心弦》(1981,上影)、《心靈深處》(1982,長影)、《戰地之星》(1983,八一)、《毛澤東和他的兒子》(1991,瀟湘)、《神龍車隊》(1993,八一)、《鐵血大動脈》(1998,八一)、《北緯三十八度線》(2000,八一)、《三八線上的女兵》(2000,CCTV電影頻道)等故事片上影。至於記錄片還有不少,我看過的有《共和國之戰——抗美援朝戰爭》(《共和國之戰》有一個系列,記錄建國後的抗美援朝、對印自衛反擊戰、珍寶島自衛反擊戰、對越自衛反擊戰),以及一些人物、事件的記錄片(比如《狙擊英雄》等),這些主要是電視記錄片。記錄電影比較有名的是《較量》(1996,八一),可惜我沒有看過。
此外還有一些電視劇,主要是在八十年代以後,畢竟中國的電視是到了改革開放以後才逐漸普及的。有一部叫《硝煙散去》,記得那是講一位被魏巍「寫死」的志願軍戰士的,此人叫李玉安,志願軍38軍113師335團1營3連的士兵,魏巍「寫死」他的那篇文章是原來讀書時候學過的《誰是最可愛的人》,李玉安沒有死,回國之後長期隱姓埋名,後來為了幫他兒子參軍「走後門」,找到當地的徵兵部門說,自己就是那個魏巍筆下的李玉安,希望部隊看在一個志願軍老兵的份上能要他那個堅決要當兵的兒子。後來魏巍和他筆下「壯烈犧牲」的李玉安還見過面。還有一部我看過的叫《中國戰俘》,反映的是志願軍戰俘的故事。
Ⅷ 渡江戰役的電影有哪些
渡江偵察記、風雨下鍾山
Ⅸ 對越戰爭,涼山戰役究竟有多慘烈
二十世紀是一個不安分的世紀,至少對於亞洲多數國家而言,還是處於夢魘之中。強國為了自己的利益瘋狂的侵略其他國家,妄圖發戰爭財帶來更大的利益。對於當時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而言,美蘇之間的抉擇已經足夠艱難,又加之有著越南這樣的跳樑小丑從中搗亂。
為了捍衛自己的領土主權和人民幸福,我黨毅然決定對越南發起抵抗,這也就是中越戰爭,但是在中國人里更喜歡叫它另一個名字——對越反擊戰。
小結
沒有人是天生喜歡戰爭,沒有人願意高興地走向死亡。但是,在國家危亡面前,就會有無數志士仁人站出來,為了捍衛國家的榮譽而努力戰斗。我們的國家現在在一步步地富強了起來,那段屈辱的受人欺負的歷史也在一點點地從時代的烙印中消失。
但是,對於我們而言,銘記歷史才是對先烈們最大的敬重。不管越南方面如何扭曲那段他們所謂的不光彩的歷史,但是對於中國人而言,犧牲的將士是永遠的猛士,他們精神長存,不應該,也不會被人們所遺忘。
Ⅹ 對越自衛反擊戰7(攻克涼山)是哪一年
1984年,聽老人說中國軍隊傷亡橫大,而且我這里就有陣亡的士兵,並沒 有在越南國內打,聽參加過的越戰老兵講,越南的正規部隊就沒有和中國打過,是一些老百姓和民兵和中國的正規部隊打,既然都大不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