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抗戰電影白蓮花觀後感
80年代初的抗戰題材電影,有少許武俠味兒。故事講的是佔山為王的女豪傑白蓮花被我紅軍收編的故事。白蓮花容貌秀麗,桀驁不馴,乃真正女漢子,她就像一匹脫韁野馬,剛烈霸氣,豪爽單純,既重情重義,又不乏似水柔情。被部隊收編之後,雖匪氣難改,卻終能以大義為重,面對懷疑和指責,毅然率隊突圍,兵臨絕境之時策馬一躍,證了清白,留了美名。
影片上映於1980年,有著那個年代的明顯氣息。清新自然,質朴無華。
❷ 電影白蓮花是不是真實故事
電影白蓮花是真實故事,原本是以一位男性作為原型人物的,他就是建國後曾任青海軍區副司令員的開國少將郭寶珊。
白蓮花,中國電影名,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於1980年,影片描寫一個農民自發武裝的女英雄白蓮花,在黨的教育下成長為一名中國工農紅軍戰士,最後陷入敵人包圍寧死不屈而壯烈犧牲的故事。
人物簡介
吳海燕,1954年12月出生於上海,演員,主要作品有《你好!太平洋》。
吳海燕本是京劇舞台上一位文武全能的刀馬花旦,她從事電影表演,可以說是半路出家,被時人稱為「上影一枝花」。1974年,吳海燕在北影廠影片《海霞》中扮演女主角海霞。
❸ 白蓮花電影
白蓮花_hd.mp4
❹ 很早以前拍的抗戰電影忘了叫什麼名字了只記得最後女主角騎著馬跳懸崖了好像就是這個圖
不知是不是這一部,電影白蓮花最後的鏡頭是女主角騎馬跳懸崖的。吳海燕主演的
白蓮花 (1980)
導演: 孫永平 / 中叔皇
主演: 吳海燕 /宮喜斌 / 虞桂春 / 楊光
類型: 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普通話/國語
上映日期: 1980-05
片長: 102分鍾
❺ 求《白蓮花(1980)》百度雲免費在線觀看,宮喜斌主演的
鏈接:
導演:孫永平/中叔皇
編劇:張華勛/謝洪
主演:宮喜斌/虞桂春/王惠/吳海燕
類型:劇情/動作/愛情
製片國家/地區:中國大陸
語言:普通話/國語
上映日期:1980-05(中國大陸)
片長:102分鍾1930年代,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綠林首領白蓮花(吳海燕飾)殺死世仇冤家高敬軒,時逢紅軍團長肖烈(宮喜斌飾)前來邀她參加紅軍隊伍,聯手抵禦白軍師長高占魁(胡浩飾)。白蓮花仰慕肖烈藝高人膽大,殺掉新婚夫婿——奸細柳飛,毅然率部參加紅軍。收編白部後,肖烈幫助他們克服了與生俱來的綠林惡習,並在戰斗中與白蓮花結為伴侶。高占魁趁紅軍內部分歧,設計離間政委彭炳青(徐阜飾)與白蓮花的關系,分裂紅軍內部組織。彭中計後,關押了白蓮花。期間,肖烈與她永訣。當彭炳青發現自己中敵離間計,後悔不迭,此時白蓮花萬念懼灰......
❻ 介紹一些80年代的國產喜劇老電影,越全越好。
1.1980《廬山戀》
1980《廬山戀》 豆瓣評分:7.5
中國第一部吻戲,是「文革」後國內首部體現愛情主題的電影,女主角張瑜片中的服裝換了43套,遠遠超越《花樣年華》里張曼玉的23套旗袍;當年的新人張瑜也憑這部電影成為上世紀八十年代觀眾心中的「夢中情人」,並中選第一屆金雞獎和同年百花獎的「雙料影後」。如今在廬山上,有一座非常聞名的廬山戀電影院,每天從早到晚只放映《廬山戀》一部影片。看《廬山戀》已成為廬山的一個固定旅行項目。
2.1981《三個和尚》
1981《三個和尚》 豆瓣評分: 8.6
這部影片是依據中國民間諺語改編而成,是70後的寶貴幼年回想。憑借著高明的藝術水準,這部電影在國內外取得多項大獎,包含1981年第一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片獎、第四屆丹麥世界兒童和青年電影節銀質獎1982年第三十二屆德國柏林世界電影節銀熊獎。
3.1982《茶館》
1982《茶館》 豆瓣評分: 9.2
這是一部由原著改編而來的威望電影。影片中「北京人藝」絢爛群星的扮演非常超卓,影片充分發揮電影藝術手法的優勢,影片根本保留了原舞台表演的魅力和民族化的風格,將電影化的處理與原作風格有機交融,使作品的表現力和感染力愈加傑出。該片獲1983年第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特別獎,文化部1982年優異影片獎特別獎。
4.1982《少林寺》
1982《少林寺》 豆瓣評分: 7.9
由張鑫炎執導,李連傑主演。是一部在武打電影史上具有劃年代含義的作品,影片一反舊式武打片中那種純扮演的花架與鏡頭技巧的做作,經過李連傑和他的一班功夫隊員們樸素真實的功夫讓觀眾真正賞識到了中國功夫。《少林寺》的顫動,使光頭和尚覺遠的形象成為一個年代的印記。
5.1983《城南舊事》
1983《城南舊事》 豆瓣評分: 8.7
改編自林海音1960年出書的同名中篇小說,由吳貽弓執導,沈潔、鄭振瑤、張豐毅等主演。1983年該片在中國內地上映。經過孩子的目光審視近代中國的變遷,對文革之後的中國電影來說彌足珍貴。
6.1985《黃土地》
1985《黃土地》 豆瓣評分: 7.9
根據珂蘭《深谷回聲》改編。本片可以說是陳凱歌作為第五代導演的開山之作,張藝謀擔任攝影,這也是當今國內最頂尖的兩位大導演在25年前的初次協作。賈樟柯曾說自己當年在街頭散步,溜進一個錄像廳,在放黃土地,其時就被震懾了,從此立志拍電影。
7.1986《芙蓉鎮》
1986《芙蓉鎮》 豆瓣評分: 8.8
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於1986年,聞名導演謝晉執導,劉曉慶、姜文主演;這是一部反映建國以來屢次政治運動中小人物悲歡離合的電影。影片經過芙蓉鎮上的女攤販胡玉音、右派分子秦書田等人在「四清」到「文化大革命」的一系列運動中的遭遇,對我國50年代後期到70年代後期近20年的前史做了嚴厲的回憶和深入的反思。
8.1987《紅高粱》
1987《紅高粱》 豆瓣評分: 8.1
張藝謀導演,鞏俐姜文主演的電影《紅高粱》以濃烈的色彩、豪放的風格而為人所稱道。影片塑造了「我奶奶」、「我爺爺」、羅漢大叔等一批中國普通老百姓群像,最大的特色是拍出了中國人豪邁爽快的一面,跟中國內地電影一貫的哀傷沉重的傳統風格大相徑庭。攝影師顧長衛在取景和色彩的運用上有出色表現,男女主角在高粱地野合的一段有中國電影罕見的「景人合一」之美。1988年該片獲得了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成為首部獲得此獎的中國電影。
9.1987《老井》
1987《老井》 豆瓣評分: 7.7
一部富有深刻哲理性的影片,它以現實主義的手法表現了當代農村青年的獻身精神,並由此歌頌了中華民族的頑強毅力。在上映後引起較大反響。呂麗萍、張藝謀主演,獲得過第11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和最佳男演員獎,1987年美國第7屆夏威夷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第11屆沙爾索國際電影節一等獎。
10.1987《末代皇帝》
1987《末代皇帝》 豆瓣評分: 8.6
這是貝納爾多·貝托魯奇執導的一部傳記電影。盡管這不是一部國產電影,但是它的選題與時代背景都是與中國密不可分的,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是那個時代外國人眼中的中國傳統社會縮影。影片詮釋了溥儀一個作為皇帝的人的故事,並沒有洋洋灑灑的去講溥儀的故事與中國的歷史,而是選擇了一個獨特的視角來看待末代皇帝的人生。值得一提的是,本片榮獲了第六十屆(1987年)奧斯卡最佳影片。
拓展資料:
電影,是由活動照相術和幻燈放映術結合發展起來的一種連續的影像畫面,是一門視覺和聽覺的現代藝術,也是一門可以容納戲劇、攝影、繪畫、音樂、舞蹈、文字、雕塑、建築等多種藝術的現代科技與藝術的綜合體。
但它又具有獨自的特徵,電影在藝術表現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種藝術的特徵,又因可以運用蒙太奇(法語:Montage)這種藝術性突躍的電影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藝術的表現手段,而且影片可以大量復制放映,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電影已深入到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國務院法制辦於2018年2月2日—22日就《電影行政處罰裁量辦法(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❼ 電影白蓮花什麼時的拍懾的
《白蓮花》,中國電影名,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於1980年,影片描寫一個農民自發武裝的女英雄白蓮花,在黨的教育下成長為一個中國工農紅軍指揮炳青的偏見,最後白蓮花陷入敵人包圍,她不甘被俘,寧死不屈而壯烈犧牲。
❽ 白蓮花的演職員表
導演:中叔皇,孫永平
副導演:趙家耀 ,於傑
編劇:謝洪,張華勛
製片主任:陳俊揚
編輯:陸壽鈞 ,祝鴻生
攝影:應福康, 鄭洪
錄音:王惠民
剪輯:劉嘉麟
美工:張萬鴻 吳天慈
作曲:蕭珩
化妝:張安林
服裝:葉根生
道具:方勇 吳曰銳
照明:李明德
煙火:徐文壽
泥塑:林阿福
擬音:錢守一
特技設計:邰旭中
特技攝影:陳耀
布景製作:張信全
製片主任:陳俊揚
演奏:上影樂團
指揮:王永吉
獨唱:朱逢博 戚長偉 吳海燕飾 白蓮花
宮喜斌 飾 肖烈
徐阜 飾 彭炳青
王惠 飾 麻叔
虞桂春 飾 馬侯
祁明遠 飾 柳飛
朱順良 飾 姜四
李士輝 飾 小武
謝世英 飾 春花
胡浩 飾 高占奎 高敬軒
楊兆權 飾 馮處長
曹坤其 飾 王副官 導演:中叔皇
中叔皇(1925—),1946年,通過昆侖影業公司的考試成為一名演員,先後參加了《一江春水向東流》、《新閨怨》的演出,後又在《關不住的春光》中扮演隊長,在《武訓傳》中扮演地主大管家趙雄。
解放後,中叔皇在《人民的巨掌》、《我們夫妻之間》、《紅花曲》、《彩車曲》、《為孩子們祝福》等片中扮演角色。
1953年,中叔皇隨「昆侖」並入上海電影製片廠,參加《渡江偵察記》、《天羅地網》、《春滿人間》等多部電影的拍攝,在《地下航線》中扮演主人公林森官,獲得成功。
六十年代,中叔皇進入藝術創作的黃金時期,先後拍攝了《紅日》、《金沙江畔》、《獨立大隊》、《兵臨城下》等多部影片;七十年代,拍攝了《火紅的年代》。
1975年,中叔皇開始導演工作,執導了《小將》、《朝霞異彩》等片。1980年與人合導《白蓮花》。1984年執導了喜劇片《月亮灣的風波》。
主演:吳海燕
吳海燕(1954—),電影演員,1974年,吳海燕在北京電影製片廠影片《海霞》中扮演女主角海霞(一位英姿颯爽的女民兵)而一舉成名。
「文革」後,吳海燕在影片《綠海天涯》中飾演一名為祖國科研事業犧牲在莽莽叢林中的女青年魯琨。
1978年吳海燕進入上海電影製片廠,參予演出了《等到滿山紅葉時》,扮演一個農村長大的姑娘楊芙。表演中她注重真切細膩,層次分明地展現復雜豐富的感情變化,其中尤以「哥哥」去世一場戲為佳。之後,在影片《白蓮花》中扮演白蓮花,將人物外表豪放堅強,內心細膩敏感的特徵演繹得曲盡入微。
1981年,吳海燕在《檢查官》>中扮演一個戲不多的配角,一位致殘的舞蹈演員。在表演出她充分體驗角色不幸致殘的深切痛苦和對舞台生活的同衷眷戀,通過表情准確揭示人物心情。進入九十年代,吳海燕仍活躍在銀屏上,不斷參予電視劇的拍攝,如《賣大餅的姑娘》、《浣紗女的傳說》、《伴飛》、《你好,太平洋》等。
❾ 電影 白蓮花 主要講了什麼
喬裝成農民的紅軍某部團長肖烈來到高家寨偵察,正逢自發武裝首領白蓮花策馬揮刀砍死世仇冤家高敬軒。肖烈為討還被白蓮花部下劫走的輜重彈葯,趁白蓮花和柳飛成婚之時,不懼風險,趕赴求見,進而提出歡迎白蓮花參加紅軍,共同對付高敬軒的兒子——敵師長高占奎。為此,白蓮花提出要和肖烈比高下,肖烈武藝高超,白蓮花對他頗為敬佩,相見恨晚。後發現新郎柳飛竟是高占奎派遣的奸細,白蓮花怒殺柳飛,決定下山參加紅軍。 共同的戰斗生活和相互了解,肖烈和白蓮花終成伴侶。白蓮花的部隊被收編,但有些惡習並未改掉。由於馬侯聚賭,以及白蓮花結婚時所乘的花轎被拆,白蓮花和政委彭炳青之間發生了嚴重的糾紛。 高占奎不甘心失敗,趁機設離間之計,派王副官扮成向白蓮花遞送「密信」的人,故意讓紅軍抓住,企圖藉此誣陷白蓮花,引起紅軍內部的分裂。政委彭炳青竟然中計,當即逮捕了白蓮花,一邊為她求戰,想讓她殺敵立功,以釋彭炳青之疑為抗擊來敵,肖烈和白蓮花匆匆相聚,匆匆離別,不料二人就此竟成訣別。 王副官重傷醒來後對彭炳青說出了所謂「密信」的實情,彭炳青追悔不已,讓小伍通知他派去監視白蓮花的連長撤除對其的監視,但小伍被馬侯暗中殺害,白蓮花盛怒之下,深夜闖入高占奎行營,想劫走寫密信的敵師長與彭炳青對質,結果未能如願,反被叛變的馬侯引入絕谷,與白蓮花相處多年的師傅麻叔被馬侯殺害,敵兵窮追不舍,最後,單槍匹馬、身陷絕境的白蓮花,懷著極其悲憤的心情,縱馬飛向絕谷,壯烈犧牲。
❿ 求一個890年代的國產老電影的名字
80年代國產經典老電影全集
《自豪吧母親》
《他愛誰》
《他們在相愛》
《海之戀》
《第二次握手》
《最後八個人》
《丹鳳朝陽》
《戴手銬的旅客》
《白蓮花》
《奸細》(1980)
《殘雪》(1980)
《不是為了愛情》(1980)
《楓》(1980)
《丹心譜》(1980)
《白蛇傳》(1981)
《名劍》(1980)
《諸葛亮弔孝》(1980)
《越劇胭脂》(1980)
《元帥之死》(1980)
《雪花和栗子球》(1980)
《舞廳》(1980)
《透過雲層的霞光》(1980)
《山狗》(1980)
《塞外奪寶》(1980)
《親緣》(下)(1980年)
《親緣》(上)(1980年)
《見面禮》(1980)
《盜御馬》(1980)
《阿凡提》(1980)
《屠夫狀元》(1980)
《新兵馬強》
《潛網》
《年輕的朋友》
《苦果》
《她從霧中來》
《春歸紅樓》(1981)
《第三個被謀殺者》(1981)
《端盤子的姑娘》(1981)
《知音》1(1981)
《知音》2(1981)
《智截玉香籠》(1981)
《歸宿》(1981)
《姑娘的心願》(1981)
《鄰居》(1981)
《鹿鳴翠谷》(1981)
《劍魂》(1981)
《海神》(1981)
《路漫漫》(1981)
《鍾聲》
《子夜》1981
《孔雀公主》
《第三女神》
《刀光虎影》
《仇侶》
《R4之謎》
《趙錢孫李》(下集)
《趙錢孫李》(上集)
《張鐵匠的羅曼史》
《今夜有暴風雪》(1982)
《大雁北飛》(1982)
《布穀催春》(1982)
《彩色的夜》2(1982)
《彩色的夜》1(1982)
《大海在呼喚》(1982)
《紅象》(1982)
《駱駝草》
《十六號病房》
《沒有航標的河流》(1983)
《流淚的紅蠟燭》(1983)01
《你在想什麼》(1983)
《鍋碗瓢盆交響曲》(1983)
《流淚的紅蠟燭》(1983)02
《飛虎》(1983)
《何處不風流》(1983)
《道是無情勝有情》(1983)
《被控告的人》(1983)
《包氏父子》(1983)
《搭錯車》(1983)
《經理室的空座位》(1984)
《家庭瑣事錄》(1984)
《碰海人》(1984)
《南拳王》(1984)
《北國紅豆》(1984)
《寒夜》(1984)
《電梯上》2(1984)
《電梯上》1(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