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全集 » 解放太原電影完整版
擴展閱讀
香港老電影陰陽人 2025-09-16 11:31:17
游戲規則電影中歌 2025-09-16 11:21:16
甄子丹最新電影名字 2025-09-16 11:16:31

解放太原電影完整版

發布時間: 2022-06-04 00:28:49

㈠ 有太原戰役這部電影嗎

沒有這么一部。

㈡ 關於解放太原的一部老電影

就叫解放太原。

㈢ 《決戰太原》免費在線觀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網盤資源

《決戰太原》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O12voCJKQt0yNjH-uiHqUw

?pwd=wa98 提取碼: wa98
《決戰太原》
導演: 郝蘊、孫莉
主演: 徐向前、薄一波、閻錫山
類型: 紀錄片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普通話/國語
上映日期: 2009-04-10
片長: 86分鍾
又名: 兩種命運的決戰
太原解放60周年。解放太原是解放戰爭中歷時最長、戰斗最激烈、付出代價最大的城市攻堅戰役。為隆重紀念太原解放60周年,在省委、省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下,由省委宣傳部、市委宣傳部和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創作拍攝了大型文獻電影《決戰太原》,運用大量鮮為人知的真實資料,結合尋訪當年戰爭親歷者,全方位多視角地追述了戰爭雙方從謀劃到對決的歷史事實,擷取了戰爭雙方決策者的心路歷程,也捕捉到許多普通戰士動人心弦的戰爭經歷,以及後人尋找陣亡烈士親人那一幕幕催人淚下、發人深思的人文情懷,高度贊揚了為新中國的建立做出重要貢獻和英勇犧牲的革命前輩,表現了解放太原對於華北全境解放、全國解放所具有的重大的政治意義和深刻的歷史內涵。
該片得到了 「中央重大理論文獻影片創作小組辦公室」和國家廣播電影電視局的充分肯定,並被列入發行全國的重大文獻電影片。該片對於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義和現實意義。
在2009年10月17日在江西南昌舉辦的的中國第18屆金雞百花電影節上,本片獲得最佳紀錄片獎。
史料的詳實豐富無疑是文獻片最大的看點。而其中的真實性則是文獻片的靈魂與生命。《決戰太原》的真實性,一是體現在戰爭場面上。30分鍾的原始資料是戰地記者留給後人的寶貴財富,而其中有的戰地記者永遠倒在硝煙彌漫的戰場上。
二是體現在戰爭遺址遺物上。從影片中既可看到太原戰役對決的山頭、要塞,看到當年的碉堡、主攻戰場,甚至民工提供攻克要塞山頭的羊腸小道,又可看到攻克太原城後的復工復業、供電供水布告,黃樵松將軍寫給愛妻的遺囑,甚至閻錫山的錄音講話等。
三是體現在戰爭親歷者生動敘述上:如處理烈士後事工作隊副隊長杜明學的痛心疾首,霍桂花冒死送達太原城防圖而終身殘疾的動情往事……很多鏡頭畫面,使觀眾如同身臨其境,很多鮮活事例令人潸然淚下。
《決戰太原》不僅僅只是一部電影作品,或者紀實性文獻作品,它背後蘊含著極為深刻的民族記憶,永恆不朽的崇高精神。從戰爭本身來看,它是國共雙方的激烈對抗,但從其延伸意義看,更是當年每個人都無法迴避必然面對的人生航向的最終選擇,是對兩種不同前途命運、不同道路方向的抉擇。徐向前、薄一波與閻錫山,這三位隔河相望的五台老鄉,雖然在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曾走到一起,共赴國難。但卻最終因為思想和信仰的差異而作出了各自的選擇,在兩條不同的道路上漸行漸遠。
《決戰太原》講述了解放戰爭史上那段歷時最長、戰斗最激烈、雙方投入兵力最多、付出代價最大的城市攻堅戰,但並沒有過多記錄其慘烈和血腥,而是客觀記載雙方決策者對歷史潮流和形勢發展的把握與決斷;著力分析每一位戰爭經歷者的思想認識、心路過程和深切感受;著力展現戰爭對人的思維觀念和精神世界的強烈沖擊。戰爭可以改變歷史的格局,可以改變國家與民族的發展進程,戰爭對人的心理的改變、對人的心靈摧殘也是顯而異見的。歷史上任何戰爭都是雄壯的,但都是極其殘酷的,都是人所不願意看到的。戰爭絕不是游戲,絕不是開玩笑。戰爭會使國家喪亂、家破人亡,戰爭既毀壞著生存環境和社會秩序,更直接剝奪著鮮活的生命。
八年抗戰勝利了,人民盼望的和平局面即將到來,應蔣介石電邀,毛澤東親赴重慶進行和平談判,但是毫無和談誠意的國民黨卻同時挑起了內戰,無情的戰火重又點燃。經過三年解放戰爭的無情對決,人民解放軍推翻了國民黨的專制統治,迎來新中國的誕生。戰爭取得了勝利,然而殘酷的戰爭也奪去了無數先輩的生命。《決戰太原》讓我們看到了當年真實的戰爭場面,盡管是有限的,盡管並不全面,但那一個個珍貴鏡頭都是當年戰地記者冒著槍林彈雨,用鮮血和生命記錄下的。因為選材的獨具匠心、視角的新穎別致、豐富的史料記載,使我們了解到這場城市攻堅戰雙方的巨大付出。資料顯示,太原戰役從1948年10月5日發起,到1949年4月24日結束,前後歷時6月有餘,共計殲滅國民黨軍隊135000餘人,其中俘虜77000餘名,包括岩田、王靖國、孫楚等人在內的師級以上軍官40餘人。解放軍為攻取這座城市也付出了巨大犧牲,共計傷亡45000餘人。僅在太原解放戰役中就有7000多革命烈士長眠地下。當我們站在蒼松翠柏間獻花鞠躬的時候,當我們因英雄的戰士而自豪和驕傲的同時,我們的心情也是十分悲痛和沉重的。在烈士陵園,我看到一個個刻有烈士姓名的墓碑,還看到只有所在部隊名稱而無姓名的烈士墓碑,更有既無姓名又無部隊名稱的無名烈士墓碑,可能還有許多連墓碑也沒有的烈士永遠長眠在戰場的某處遺址。他們是我們的前輩,是為了我們今天安寧的生存環境而英勇獻身的親人。
在人民解放軍隆隆的炮聲中,太原綏靖公署的地下室里,頑固不化、決不放下武器的梁化之、閻慧卿服毒自盡。在閻慧卿自盡前夕,由梁化之代筆寫下了《閻慧卿致閻錫山的絕命電》。「妹雖女流,死志已決。臨電依依,不盡所言!妹今發電之刻尚在人間,大哥至閱電之時,已成隔世!」電文中,充滿了一個被捲入戰爭的女人的絕望與悲愴。據說,閻錫山在上海讀到這份絕命電時,淚流滿面,悲痛萬分。
人類道義的化身和力量從來就是拒絕戰爭的。道義的戰爭從來都起因於被逼無奈奮起反抗,道義的戰爭從來都是為了制止戰爭、最終消滅戰爭。

㈣ 決戰太原電影電影的觀後感

《決戰太原》觀後感
星期天,我和爸爸一起觀看了文獻影片《決戰太原》。我幾乎是眼含淚水看完最後一個鏡頭,我彷彿被帶入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崢嶸歲月。影片中處理烈士後事工作隊副隊長杜明學的痛心疾首,霍桂花冒死送達太原城防圖而終身殘疾的動情往事……很多鏡頭畫面,讓我好幾次都想掉眼淚。
太原,這一座擁有兩千五百多年建城史的歷史文化名城。六十年前,英勇的人民解放軍經過近半年的英勇奮戰,攻克太原,太原的歷史從此掀開嶄新一頁。《決戰太原》是以全國解放戰爭為歷史大背景,運用大量鮮為人知的真實資料,結合尋訪當年戰爭的親歷者,全方位多視角地描述和記錄了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同國民黨閻錫山的部隊展開的異常激烈的太原戰役。《決戰太原》讓我們看到了當年真實的戰爭場面,那一個個珍貴鏡頭都是當年戰地記者冒著槍林彈雨,用鮮血和生命記錄下的。影片中大量鮮為人知的真實資料,全方位多視角地追述了戰爭雙方從謀劃到對決的歷史事實,捕捉到許多普通戰士動人心弦的戰爭經歷,以及後人尋找陣亡烈士親人那一幕幕催人淚下、發人深思的人文情懷,高度贊揚了為新中國的建立做出重要貢獻和英勇犧牲的革命前輩。
太原戰役從1948年10月5日發起,到1949年4月24日結束,前後歷時6月有餘,共計殲滅國民黨軍隊135000餘人,其中俘虜77000餘名。解放軍為攻取這座城市也付出了巨大犧牲。僅在太原解放戰役中就有7000多革命烈士長眠地下。當我們站在蒼松翠柏間獻花鞠躬的時候,當我們因英雄的戰士而自豪和驕傲的同時,我們的心情也是十分悲痛和沉重的。在烈士陵園,我看到一個個刻有烈士姓名的墓碑,還看到只有所在部隊名稱而無姓名的烈士墓碑,更有既無姓名又無部隊名稱的無名烈士墓碑,可能還有許多連墓碑也沒有的烈士永遠長眠在地下。他們是我們的前輩,是為了我們今天安寧的生存環境而英勇獻身的親人。
人類需要和平,60年後的今天,我們絕不能忘記這場成為歷史的戰役,更要保衛現在的和平與安詳。

㈤ 決戰太原 觀後感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駛近,我們迎來了新中國成立60周年的2009!60年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只是彈指一揮間,然而,偉大的祖國卻在短短的60年中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到處是日新月異的創造,到處是經濟增長的洪流。2009年,同樣也是太原市解放60周年的大慶之年...為了紀念這一光輝的歷史時刻、緬懷為太原解放而光榮獻身的革命先烈,我觀看了《決戰太原》。 《決戰太原》 展示了徐向前領導解放軍參戰部隊1948年10月起歷時6個月19天的太原戰役的艱難戰斗過程和真實的戰爭場面。解放軍戰土為攻取太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犧牲,解放軍有七千多革命烈士血灑於這片土地,是他們用生命換來了干年古城的解放推翻閻錫山三十八年的黑喑統治。太原獲得新生! 看完《決戰太原》影片,是對我一次很好的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我應該學習革命先烈他們不怕困難,前赴後繼,為太原解放不怕犧牲的英雄主義精神.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他們用生命換來的!生命寶貴!和平不易!60年我們也不能忘記戰爭帶給千年古城的災難。更好建設太原這美麗家園....解放太原市革命先烈永垂不朽!

㈥ 各網站為什麼沒有老電影解放太原

現在版權問題比開始的時候嚴格了,因為是老電影,所以估計很少有人願意買版權

㈦ 再求電影名稱:很老的電影,一個農民殺了惡霸地主後逃出家鄉,當了解放軍。

回答正確但很多人都答對的題,應該把分給第一個答對的人,其他人不能排除抄襲的可能性

㈧ 誰能找到哦解放太原這部電影

到金鐳音像(解放路太原書城往南),或者碟中碟音像(五一小學附近)看看。

㈨ 要老電影的簡介

《烈火金剛》是一部膾炙人口的抗戰文學作品。很多年前,何群執導的同名電影曾獲得好評,片中匯聚了申軍誼、李強、葛優、梁天等大腕明星。如今的這部電視版面對珠玉在前,卻清一色邀請了一班新人加盟,意欲打造一部中國版的《加里森敢死隊》。

新人動真格「拼刺刀」

由於篇幅撐長成了23集,電視劇的內容已經與電影相去甚遠,在原有敵後小分隊與日偽軍斗爭故事的基礎上增加了許多新內容,並根據觀眾的口味在節奏上進行了調整。主人公肖飛由何中華擔綱,他曾在《三少爺的劍》、《少年黃飛鴻》等劇中都有過不俗表現。何中華在談到角色時,顯得一點不含糊:「肖飛與以往我所飾演的那些古裝俠士既有共同之處,又有不同。不同之處在於他是個現代人,且是從農民中成長起來的,演繹起來就不能像演俠客那樣拿著一股勁,應盡量把他生活化。」

而飾演史更新的是海潤的簽約演員連奕名,他曾出演過警察、黑社會成員等眾多角色。此次化身為我軍的一位偵察排長。連奕名說《烈火金鋼》是他拍過的最艱苦、最危險的一部戲。為了真實體驗當年抗日軍民的艱苦生活,他們提前半個月便入住《地道戰》原型河北省「小李庄」,與當地百姓生活在一起。開拍第一場與「豬頭小隊長」激烈搏鬥的戲時,雙方險些誤刺對方。

《烈火金鋼》是一部英雄主義的贊歌,精彩的情節和人物形象影響了幾代中國人。環環緊扣的劇情把人們又帶到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史更新的英武、肖飛的神奇、丁尚武的勇猛、林麗的堅貞、孫定幫的智慧、解老轉的狡猾、豬頭小隊長的驕傲、毛利的殘暴、高鐵桿的喪盡天良在劇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鐵道游擊隊

鐵道游擊隊,是抗日戰爭時期活躍在現山東棗庄,薛城一帶為主要區域的抗日武裝.其傳奇般的英勇事跡及影響,在全國及世界留下光輝篇章.該游擊隊成立於1940年1月25日,由八路軍蘇魯支隊命令成立,成立時稱"魯南鐵道隊.人員最多時達200餘人,鐵道游擊隊由蘇魯支隊任命洪振海為隊長,杜季偉任政委,王志勝為副隊長.鐵道隊揮戈於百里鐵道線上,截列車,打洋行,毀鐵路,炸橋梁.與日偽展開殊死搏鬥。令日偽聞風喪膽.鐵道隊還成功護送劉少奇,陳毅,羅榮桓等千餘名將士過境.被蕭華將軍譽為"懷中利劍,袖中匕首"!

戰鬥力成長

中國4幕話劇。胡可於1949年寫成。此劇的前身是1948年胡可與輊影、謌焚等集體創作的應時宣傳劇《生鐵煉成鋼》。劇中沒有貫串始終的事件,而以主人公趙石頭的復仇經歷為主要線索。石頭幼年,爺爺被楊姓地主逼死,父親趙鐵柱火燒楊家大院後出逃,石頭避居他鄉,但多年後被仇人認出,只得投奔八路軍,營長恰好是他父親,但已改名趙鋼,二人互不相識。石頭一心想報家仇,多次違反紀律,後來通過血的教訓明白了只有解放全人類才能最終解放自己的道理,並找到了離散的母親,認出了父親,闔家團圓。趙石頭由報私仇到報階級仇,由追求一家的團圓到為全國人民的解放而戰斗,再現了從農民到革命戰士的成長過程。作者在人物的設置與描寫上頗具匠心:石頭與其父其實是同一個人的不同階段,石頭的未來就是現在的父親,父親的過去就是現在的石頭,他倆一人明寫,一人暗寫,互相映襯、補充,從而使人物的形象更加豐滿、完整。

槐樹庄
電影名:槐樹庄
導 演:王蘋
編 劇:胡可 (Ⅱ)
主 演:胡朋 孔芮 葛振邦 車毅 姜則善
上 映:1962年
地 區:中國大陸
顏 色:彩色
類 型:劇情片

槐樹庄 (1962)故事梗概
1947年,正是解放戰爭進行到第二個年頭,解放區人民一面支援前線,一面進行著翻天覆地的土地改革。槐樹庄的貧農團在共產黨員郭大娘、劉老成等的領導下,也轟轟烈烈地展開了土地改革。從小被郭大娘奶大的、地主崔老昆的兒子,現在是某企業機關的科長崔治國,聽說家鄉土改回來看望。當他看到地主家庭被清算,極為不滿,對已經發動起來的群眾斗爭企圖進行壓制。郭大娘在黨的正確領導下,帶領群眾同崔治國進行了堅決的斗爭,在槐樹庄終於勝利地完成了土地改革。時間過得很快,六年過去了,郭大娘根據黨指定的方向——走合作化的道路,向各種困難進行著斗爭。土改時的貧農李老康雖分得了土地,因老婆病重,孩子又多,長期缺少勞動力,無法維持生活,不得不把分得的土地又出賣給走資本主義道路的李滿倉。土改時的積極分子、老共產黨員劉老成,滿足眼前單干生活,不願走合作化的道路。土改時的中農李滿倉,一心想發家致富。農村中出現了階級分化現象,兩條道路的斗爭越來越尖銳。劉老成的兒子劉根柱和郭大娘的兒子郭永來,是在解放戰爭初期一道參軍的,現在劉根柱從朝鮮復員回來,給郭大娘帶來了不幸的消息,郭永來在朝鮮前線犧牲了。這些困難並沒有把郭大娘壓倒,更使她堅強地站了起來。劉根柱安慰著郭大娘,並違背了父親劉老成的意志,參加了合作社,同時獻出了全部的生產資助金,這一舉動教育了廣大群眾。經過時間的考驗,合作社的優越性逐漸地顯示出來。李老康入社以後,生活好轉,集體力量克服了自然災害,入社的農戶越來越多,合作社也由初級社走向高級社。可是身為共產黨員的劉老成,依然留在社外,父子關系越來越惡化,黨內的斗爭也越來越激烈,兒子劉根柱堅持黨的原則,批評父親說,黨員不入社就應開除黨籍,這使老黨員劉老成很不信服。他找支部書記郭大娘請求幫助,郭大娘同意劉根柱的意見,並對劉老成的思想進行了嚴厲的批評,使劉老成認識到錯誤,重新回到了黨的立場上來。合作化的道路並不是平坦的,土改時犯過錯誤的地主兒子崔治國,由於對黨的路線政策的仇視,在1957年,正當黨號召整風、鳴放的時候,來到槐樹庄進行煽風點火,挑撥人們攻擊合作化,反對郭大娘,以退社、改選為名,在槐樹庄造成了混亂。但這並不能阻止合作化的前進,槐樹庄在上級黨和郭大娘的正確領導下,人們經受了這場階級斗爭的考驗,分清了敵我,認清了是非。郭大娘的全心全意為群眾、一心走合作化道路的決心是赤誠而堅定的,合作化在人們心目中紮下了根,郭大娘仍當選為社長。1958年,在總路線、人民公社、大躍進三面紅旗的光輝照耀下,槐樹庄建立起人民公社。正當社員們把豐收的果實運往縣里匯報展覽的時候,郭大娘接到去北京參加群英會的消息。堅決走合作化道路的郭大娘,得到了黨和人民的關懷與愛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