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全集 » 翁帆電影全集
擴展閱讀
20世紀經典美國電影 2025-09-16 15:19:53
成都電影院兒童購票標准 2025-09-16 15:19:21

翁帆電影全集

發布時間: 2022-06-02 22:53:38

① 翁帆:為了楊先生身體健康,我16年來都是早睡早起,她為什麼要說這句話

因為翁帆和楊先生的年齡差距太大了,再加上最近傳出楊先生身體不好,所以很多網友都說是翁帆的錯,所以翁帆才說這句話來解釋。

② 新中國以前有什麼比較著名的忘年戀

林靖恩與李坤城。當初鬧得沸沸揚揚的爺孫戀,兩人不顧女方家長的強烈反對,領證成功,據李坤城透露年齡相差40歲的兩人已經有了愛情的結晶。1960年出道的歌壇巨頭齊秦在60歲的時候與小自己49歲且名氣很小的歌手雅雅一見鍾情,二人很快領證結婚,婚後雅雅為其誕下一女。當時76歲的林建名跟25歲的何傲兒的忘年戀製造了極大地轟動,不過兩人最終沒有走在一起,反而成了干父女。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教授與其女友翁帆的忘年戀也是當年很轟動的一段,如今兩人已經走過了十多年的風風雨雨,依舊恩愛如初。

③ 28歲翁帆嫁給82歲楊振寧,如今16年已過,他們過得怎樣了

楊振寧在物理學界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我們普通人更加關注的是他的私生活,原因就是他在82歲高齡的時候,居然娶了一個28歲的年輕妻子,一個妙齡少女,為什麼會嫁給一個已經年過花甲的老人呢?

楊振寧和翁帆的婚姻被不被人們看好

2004年楊振寧在國內作報告,他邂逅了一位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的碩士研究生,她的名字叫翁帆。

當時翁帆28歲,楊振寧已經82歲高齡,但是他精神矍鑠,思路清晰,聲音洪亮,翁帆對他非常崇拜。

翁帆主動上前請教問題,她虛心的態度和靚麗的外表讓楊振寧印象深刻,經過幾次交流他們互有好感,愛情的種子在他們中間生根發芽。

這么多年來翁帆始終陪伴在楊振寧的身邊,她十多年如一日,照顧楊振寧的生活起居,她身上的負擔怎麼可能輕的了呢?她把自己的青春無私地奉獻給了丈夫,現在她人到中年,容顏易逝,面相衰老是難免的事。

很多網友看到這些照片後發出這樣的感嘆:「楊振寧還是老樣子,翁帆卻在一天天老去。」

④ 28歲的她嫁給82歲楊振寧,想得到什麼

在新中國成立之初,楊振寧並沒有如同錢學森等科學家一樣,立即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而是加入了美國國籍,直至晚年才回到了祖國。很多人對此不理解,認為這是他忘本的表現,是一個科學家忘記自己祖國的表現。實際上並不是他不願意回國,而是因為很多復雜的綜合因素影響,導致我們國家當時沒有接受他的回國申請。或許就是這個原因,使得人們對他的評價有失偏頗。再聯繫到他白發蒼蒼時還迎娶當時正年輕的翁帆,致使很多人更是對他不理解。

⑤ 為何說翁帆是特工

不要太瞎想了、我對小翁的選擇表示遺憾、苦苦在心裡,希望小翁快樂

⑥ 楊振寧和翁帆的故事 是說什麼的

愛情來了無處可逃

2003年底,在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讀研究生的翁帆來到香港遊玩。自1998年從汕頭大學英語系畢業後,她先後在汕頭和深圳的貿易公司工作過,在經歷與一名香港職員為期兩年的失敗婚姻後,於2002年重返校園讀研究生。在香港期間,翁帆想起楊振寧曾經告訴她:他和太太一般在香港中大度暑假。於是,她動了聯系楊振寧的念頭。

原來,早在1995年暑假,汕頭大學召開首屆世界華人物理學大會,翁帆被學校選中,負責接待楊振寧、杜致禮夫婦。清純可愛的她當時深得科學家夫婦的喜愛。此後多年,她和楊振寧夫婦偶有書信往來。2003年秋杜致禮在美國去世,遠在廣州的翁帆並不知道。

2004年2月的一天,翁帆接到楊振寧打來的電話,邀請她到中文大學見面。見面前,翁帆還真有些激動與緊張:分別多年了,見到已經82歲的楊振寧教授,我是否應該上前攙扶他呢?

讓翁帆吃驚的是,面前的楊振寧教授精神矍鑠,說話、思維和行動都很快,跟八九年前幾乎沒什麼區別。翁帆緊張的心情一下子放鬆了。這次見面,大家都很開心。因為翁帆沒有像理科學生對學術泰斗那樣拘謹,所以談話顯得輕松隨意。

這次見面以後,楊振寧對翁帆難以忘懷,他孤獨的心被這個率真的姑娘溫暖了。接下來的日子,一有空閑,楊振寧就會忍不住撥打翁帆的電話。翁帆漸漸習慣了在課余時間接聽楊振寧的電話,這成了她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有時不能如期接到楊振寧的電話,她會有一種失落感。有一天,翁帆正在廣州和好友逛街,楊振寧的電話又打來了,翁帆就對著電話說:「我正和上次跟你提過的那個朋友逛街呢。」被晾在一邊的好友看出了苗頭,打趣翁帆說:「楊教授是不是喜歡上你了?以他的身份和地位,如果不是喜歡上你,不會這么頻繁地給你打電話。」翁帆羞得滿臉通紅。

鳳凰花開的香港5月,楊振寧邀請翁帆一起去石澳遊玩。那天下著雨,石澳村通向海邊有一段很陡的路。為安全著想,兩人很自然地拉起手,走完那段路之後又馬上松開。那時翁帆才發現,原來自己很喜歡楊振寧拉她的手。

2004年7月,翁帆和好友在網上找了兩名志同道合的「驢友」,一起到內蒙古旅行。在茫茫的草原,翁帆接到已到北京的楊振寧的電話。楊振寧進一步邀請她去清華大學他的「歸根居」做客。每年,他有部分時間呆在清華,部分時間呆在香港。

幾天後,翁帆打車來到清華園,楊振寧已經吩咐保姆為翁帆准備好可口的飯菜。翁帆發現,多年的旅美生活,沒有讓楊振寧的生活方式西化,他十分傳統。喜歡吃淮揚菜、喝紅茶。兩人交流多了,感覺彼此非常默契。

在北京短暫停留後,翁帆又去了山西旅行。那段時間,她常常心神不寧,面前老出現楊振寧的笑容。她意識到自己真的陷入愛情之中了,心裡忽然很慌亂:這怎麼可能呢?可靜下心來想想,她認為楊振寧除了年紀大一點外,具備男人所有的魅力。她無路可逃,唯有向愛情投降。但她的內心仍舊很擔心,畢竟兩人相差54歲。

回到廣州,翁帆整顆心都已留在楊振寧那裡。心裡裝著甜美的愛情。她常常有寫英文詩的沖動,寫完後就把詩通過電子郵件發給楊振寧。楊振寧總是把詩歌修改了又傳回來。後來,翁帆把幾首自己喜歡的詩貼在網上。香港中文大學的幾位翻譯系博士看後評價說:翁帆在英文詩歌的韻律和美感方面,的確很有天賦。

在相思中受煎熬的兩個人,好不容易等到2004年「十一」黃金周。楊振寧和翁帆商議好,一起去距離廣州不太遠、人又不太多的北海旅行。楊振寧知道翁帆喜歡拍照,特地送給她一台松下數碼相機。藍天白雲大海間,留下這對忘年情侶的足跡。翁帆穿著最喜歡的Mickey休閑裝,與楊振寧一起騎雙人自行車,在椰林小道中快樂地穿行。

勇敢結婚轟動全球

從北海回到北京幾天後,楊振寧就通過電話向翁帆求婚。翁帆在廣州接到求婚電話。撒嬌說:「哪有向人求婚不送玫瑰的?」楊振寧連忙笑著許諾:「下次見面一定補給你。」

2004年11月,翁帆特地回了趟潮州老家。翁帆的家境很好,翁帆的父親翁雲光向來最寵愛翁帆,那天,翁帆輕輕地向父母講了自己與楊振寧的事情。翁雲光夫婦著實大吃一驚。翁帆只得慢慢地解釋、說服。開明的父母最終同意了女兒的選擇。

父母一點頭,翁帆立即把好消息告訴楊振寧。第二天,楊振寧就向人打聽應該在哪裡辦理結婚登記手續,這才得知像他這樣的美籍華人,必須到女方的戶口所在地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他趕緊打電話給翁帆,讓她准備准備。晚上,他們商定好分別給朋友寫郵件分享他們的喜事。

接到他們郵件的朋友都很激動,第二天一早,香港中文大學的教授神秘地議論著老朋友楊振寧的新鮮事,整個上午都沒法工作。可就在這些教授一心要為楊振寧保密時,新加坡媒體卻報出了楊翁訂婚的消息。媒體一下子緊緊「咬」住翁帆,弄得她連手機都不敢接。

12月22日,楊振寧和翁帆飛抵汕頭。翁帆的父母早已等候在賓館。楊振寧稱他們為「翁先生」、「翁太太」。而翁帆的父母則稱呼楊振寧為「楊教授」。24日上午,楊振寧和翁帆由弟弟楊振漢夫婦陪同前去領取結婚證。楊振寧和翁帆保持著兩米多的距離,一前一後走進民政局的大門。

春節期間,楊振寧陪翁帆回到廣州,特地宴請翁帆在廣州的朋友,並把朋友們帶到他們下塌的白天鵝賓館,看他們自己拍攝的DV。楊振寧特別喜歡拍攝DV。翁帆取笑他「有做導演的慾望」。兩人出去玩的時候,楊振寧常常「指揮」路人替他們拍攝,還像導演一樣喊「開始」、「停」。

楊振寧對翁帆的朋友特別細心、友善,和這群年輕人打成一片。他很小心地詢問年輕人對他們二人的結婚有何看法,聽到祝福的話語後,又風趣地問:「那你們的父母對你們男朋友的年齡限制是不是放寬了許多?」

婚後溫馨浪漫

兩人結婚後,翁帆將自己的畢業論文題目換成《論許淵沖的詩學翻譯思想》。許淵沖是北京大學的著名教授,是楊振寧當年的清華同學。做論文的過程中,翁帆讀了許教授的大量作品,並有機會向許教授親自求教。盡管翁帆寫作畢業論文的時間有點倉促,但她還是很認真地完成了,也得到了導師的好評。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對研究生論文實行匿名評審,請校內校外各一名專家對每位研究生的畢業論文進行評審,兩位專家對翁帆的論文都給予較高評價,論文成績良好。

以前,翁帆的生活方式傾向西式:她喜歡喝咖啡,深夜還和朋友在網上聊天,早上起得很晚。婚後,她漸漸把自己的作息時間調整得和先生一樣,早睡早起,很有規律,白凈的皮膚日漸紅潤、有光澤。

一般來說,他們每天早上8點准時起床,香港的家裡沒有請保姆,翁帆就自己動手准備兩人的早餐:兩杯牛奶、幾片烤麵包、兩個煎蛋,簡單而有營養。吃過早餐,楊振寧去學校上班。這幾年,他的工作主要是利用自己的國際影響力,為香港中文大學和清華大學引進學術頂級人才、籌款發展高等學術研究工作。近一年時間,他已為清華籌到1000萬美元,還把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華裔學者、當今計算機方面的全球權威姚期智聘到清華大學。

先生上班去後,翁帆就在家裡看書、修改論文。中午12點,夫妻倆吃一點簡單的午餐,然後午休。下午兩點多,夫妻二人各自工作。晚餐一般安排在6點半左右。在北京,家裡有保姆幫著做。在香港,翁帆有時自己做,多數時間到外面吃。楊振寧很喜歡香港酒樓里的餐後甜品,翁帆則不敢多吃。傍晚兩個人在校園散步,他們總是親密地手拉手,而且十指相扣,楊振寧給翁帆講一些國際著名的物理學家的故事,或者講他從前和家人到世界各地旅遊的故事,翁帆溫順地聽著,感覺溫馨而滿足。

晚上,兩人坐在沙發上聽音樂、看碟。他們租了《人間四月天》的VCD來看。兩人還喜歡看歷史劇。翁帆看過《孝庄秘史》,覺得不錯,便推薦給揚振寧看。前些日子,他們聽著古典樂曲,坐在小沙發上閱讀暢銷書《達芬奇密碼》,一起討論裡面的驚險情節。

楊振寧一直喜歡穿淡黃、淺粉等明快色調的T恤,還喜歡紮上皮帶,顯得很年輕、有精神。翁帆逐漸放棄原來喜歡的休閑打扮,轉向更淑女、更穩重的裝扮。

因為公寓在香港中文大學的山那邊,出門都要自己開車。他們開的還是1980年楊振寧買的那輛日產車,有點像電影《亨利傳奇》里的那種老爺車,用了近20年,有時開到鬧市裡,回頭率很高,因為香港幾乎無人開這么舊的車。楊振寧總是自己親自開車,他反應很快,泊車技術也很好。

香港石澳旁有個小島,空閑的時候,楊振寧和翁帆會開車去玩。揚振寧開車時,翁帆總是坐在旁邊的副駕駛位置上溫柔地注視著先生。楊振寧很喜歡翁帆的目光,感覺像一束柔和的燈光打在自己的身上,安全而溫暖。翁帆的一個多年好友也說:「翁帆看楊振寧的目光絕對前所未有的溫柔。」

對今後的打算,翁帆希望用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照顧先生,整理先生的學術資料和講稿。有朋友問翁帆:「是否准備生孩子做媽媽?」翁帆說:「順其自然吧。」

2005年4月,楊振寧和弟弟楊振漢、楊振平一起帶著妻子爬黃山。楊振寧雖然快83歲了,可爬山時一點兒都不吃力,翁帆幾乎是被他拉著走的。楊振寧開玩笑說:「帆帆,雖然我腿腳都很靈便,但我還是喜歡牽著你的手。知道為什麼嗎?因為拉著你的手感覺很踏實!」一路上,翁帆聲音輕柔甜美,語速很慢,普通話中夾著英文。楊振寧不時取笑她帶有淡淡潮州口音的普通話。

翁帆告訴朋友們,黃山之行,讓她最感嘆的一點是:身體好對人太重要了。她說楊振寧一家人的身體特別好,雖然都年過古稀,但全都很輕松地登上了黃山。翁帆和楊振寧的家人相處得很融洽,每當楊振寧的孩子從美國打電話過來,翁帆會接過話筒和他們聊上幾句。

2005年6月初,翁帆的碩士畢業論文順利通過了。回到北京後,她報名參加了法語班,她希望把這門學了幾年同時又非常感興趣的語言學得更好。她還准備買一台鋼琴,希望未來能聞著院子里的花香,彈著鋼琴,甜美地與先生過平靜的日子。(據《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