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全集 » 解放太原戰役電影完整版
擴展閱讀
暑假家長給孩子看的電影 2025-09-16 18:33:11
衡水中學生的微電影 2025-09-16 18:33:11
日本的火鍋電影 2025-09-16 18:21:13

解放太原戰役電影完整版

發布時間: 2022-06-02 10:20:25

⑴ 太原戰役進行了多長時間

很長時間............解放了!

⑵ 太原戰役的戰役過程

太原戰役(Taiyuan Campaign)是中國第二次國共內戰後期的一場大型戰役,1948年10月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華北軍區主力部隊在黨中央、毛主席的指揮下進行的。
1949年3月底,太原城下,共集結了3個兵團、10個軍、36個步兵師和2個炮兵師,1300餘門火炮,連同中央軍委補充的15000名新兵和傅作義部改編的4個師,25萬人對太原形成合圍之勢。至1949年4月24日戰役結束,全殲守敵13餘萬人、民團8萬。中國人民解放軍浴血奮戰6個多月,傷亡4.5萬人,其中攻城戰役、攻城後巷戰傷亡3.6萬,是解放戰爭中戰斗最激烈、付出代價最大的城市攻堅戰。
1948年10月2日,太原守軍為破壞人民解放軍的戰役准備,並搶糧抓丁,以7個師的兵力沿汾河以東、同蒲鐵路(大同—風陵渡)以西向南出擊。
1948年10月3日,暫編第44、第45師和第72師一部進至小店鎮、西南畔村等地;暫編第40、第49、第73師等部進至秋村、西溫庄等地;第66、第69師集結紅寺地區。徐向前決心抓住守軍脫離防禦陣地的有利戰機,提前發起太原戰役,先在野戰中殲其有生力量。
1948年10月5日拂曉,第7縱隊主力由清原東渡汾河,直插小店鎮以北;第15縱隊由太谷、榆次向西出擊,直插武宿機場以北,與第7縱隊成東西夾擊之勢,切斷已進至小店鎮和武宿機場國民黨軍通向太原的退路,並准備阻擊太原守軍南援;第8縱隊、第13縱隊迅速包圍已進佔小店鎮、南黑窯等地的國民黨軍。
1948年10月6日凌晨,殲滅暫編第44、第45師全部和第72師、暫編第49師各一部。隨後各縱隊繼續擴張戰果,攻佔武宿機場及多處據點,並抵近東山堡壘地域南側。第7縱隊一部為策應小店地區作戰,在城北鳳閣梁一帶殲第68師1個多團和暫編第39師1個營,並用炮火控制城北新城機場。各部隊經11天激戰,殲國民黨軍2個師、3個團又7個營,共斃傷俘1.2萬餘人,迫近並部分突破太原南北守軍第一道防線。
1948年10月16日,第7、第13、第15縱隊和第8縱隊一部在晉中軍區部隊配合下,分由南北兩面迅猛地向東山要塞守軍發起攻擊。
1948年10月19日,相繼攻佔黑駝、石人梁、大窯頭、大小北尖、榆林坪、孟家井和牛駝寨等築壘陣地,殲守軍一部,迫使罕山守軍1個團投降,佔領東山主峰罕山及大部陣地。
閻錫山集中第30軍和留用的日本軍人為骨幹組成的暫編第10總隊,在炮火支援下向牛駝寨實施多次猛烈反撲,第7縱隊等部頑強抗擊,激戰3日,予敵以重大殺傷後撤出牛駝寨。
1948年10月26日,第1兵團司令部為摧毀守軍東山防禦陣地,奪取攻城依託,再次調整部署,分別以第7、第8、第15、第13縱隊奪取牛駝寨、小窯頭、淖馬、山頭等東山四大要點。守軍在空軍配合下,憑借險要地勢固守頑抗,並施放毒氣彈、燃燒彈。第1兵團等部勇猛突擊,多次打退守軍反撲,經19晝夜反復激烈爭奪。
1948年11月13日,攻佔東山四大要點,殲滅守軍2.2萬餘人,並爭取了守軍第8總隊起義。與此同時,晉中軍區部隊攻佔城北青龍鎮、城南許壇以及汾河西岸的南北堰等據點,緊縮了對太原城的包圍。
在此期間,守軍第30軍軍長黃樵松派代表與人民解放軍攻城部隊接洽起義事宜。第1兵團隨即派員入城協助組織起義。但因被出賣,黃樵松等遭逮捕和殺害,起義未能實現。
在中共中央軍委統一部署下緩攻太原,休整部隊和開展政治攻勢。11月上旬遼沈戰役結束後,國民黨軍華北「剿匪」總司令傅作義集團已成驚弓之鳥。中共中央軍委考慮到太原攻克過早,有可能使傅作義集團感到孤立而由平津地區南逃或西撤。
為穩住傅作義集團,於1948年11月16日發出緩攻太原的電令。
華北軍區第1兵團遵照中共中央軍委有關戰略決戰的統一部署,從1948年12月1日開始,以一部兵力攻佔太原城東松樹坡,城北蘇村、陽曲、蘭村,城南化七頭、趙家山、邱溝等據點,以火力封鎖了城西、城北的飛機場,將守軍進一步壓縮在縱橫各不過15公里的狹小區域內。之後,以部分兵力堅守前沿陣地,監視守軍,主力轉入休整。

同時,圍城各部隊通過戰場喊話、散發傳單、動員守軍官兵親屬規勸等方式,廣泛開展政治攻勢,促使大批守軍起義投誠,至1949年3月共瓦解守軍1.2萬餘人。通過陣前練兵,進一步提高了部隊的攻堅能力。
1949年1月平津戰役結束後,華北軍區第1、第2、第3兵團分別改稱第18、第19、第20兵團,西北野戰軍第7縱隊改稱第一野戰軍第7軍。
1949年3月,第19、第20兵團和第四野戰軍、華北軍區各1個炮兵師,奉中共中央軍委命令開赴太原前線,會同第18兵團等部總攻太原,使太原前線人民解放軍的總兵力增至32萬餘人,與守軍相比占絕對優勢。
1949年3月17日,中共中央軍委決定組成以徐向前為書記的中共太原前線總委員會和以徐向前為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的太原前線司令部,統一指揮參戰部隊。
1949年3月28日,人民解放軍副總司令、第一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由中共中央駐地返回西北途經太原前線,參與指揮總攻太原的作戰。
太原國民黨軍經前一階段作戰,連同被圍困期間的損失,兵力已消耗4萬餘人。但已處絕境的閻錫山非但拒絕人民解放軍和平解放太原的勸告,反而抓丁徵兵擴充軍隊,編組「神勇師」、「鐵血師」、「堅貞師」。並從榆林空運第83師到太原,使太原守軍仍保持6個軍的兵力,連同非正規軍共約7萬人,組成第10、第15兵團部。其部署是:以12個師防守太原外圍,以2個師防守市區,其餘兵力作為機動,但戰鬥力甚弱。
1949年2月15日,閻錫山乘飛機逃離太原,指令「綏靖」公署副主任兼第15兵團司令官孫楚、太原防守司令兼第10兵團司令官王靖國指揮太原守軍繼續頑抗。
1949年3月31日,中共太原前委確定了「割裂包圍外圍之敵,進行連續攻擊,爭取殲其大部或全部,佔領攻城有利陣地,爾後集中全力攻城」的戰役方針和部署:第20兵團和第7軍1個師由城東北、城西北進攻北區守軍;第19兵團和晉中軍區部隊由城南和城西南進攻南區和西區守軍;第18兵團和第7軍主力由城東進攻倉庫區,並配合第19、第20兵團
太原戰役相關書籍
進攻東南區和東北區守軍;第四野戰軍炮兵第1師主力、華北軍區炮兵第3師(由炮兵第1旅改稱)由太原前線司令部直接指揮,華北軍區炮兵第4師和第四野戰軍炮兵第1師一部配屬第19、第20兵團作戰。
1949年4月20日全線開始進攻。各部隊在強大炮火支援下,採取勇猛穿插、分割包圍、各個殲滅的戰法,迅速突破守軍防線,相繼佔領城北新城、太子頭,城西南北汾河橋、大王村、小王村,城南狄村、老軍營,城東郝家溝、剪子灣等地。
至1949年4月22日,全部攻佔外圍據點,殲滅守軍12個師,並控制了雙塔寺、卧虎山制高點,直逼太原市區。為減輕對太原市區的破壞和市民生命財產的損失,太原前線司令部於22日向守軍發出勸降通牒,孫楚、王靖國等人仍拒不投降。
1949年4月24日凌晨,攻城部隊用1300餘門火炮進行火力准備後,對城垣發起總攻。 第20兵團首先由小北門東側突破城垣,第18、第19兵團也相繼攻入城內,與守軍展開巷戰。入城部隊以小型爆破手段,迅速開辟前進道路,向守軍指揮中心勇猛進攻。9時許,攻入太原「綏靖」公署,俘孫楚、王靖國和日本顧問今村、岩田等人 。至10時,太原守軍被全部殲滅。

太原戰役的勝利,拔除了國民黨反動統治在華北的最後堡壘,標志著山西全省解放,結束了閻錫山對山西省長達40年的統治;太原的解放,標志著華北地區的徹底解放,推動了全中國解放戰爭的進程。

⑶ 有太原戰役這部電影嗎

沒有這么一部。

⑷ 解放太原為什麼那麼艱難

盤踞山西達38年之久的閻錫山,根深蒂固,在山西的影響非常大。土皇帝一個。

⑸ 求: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太原會戰、徐州會戰、蘭封會戰、武漢會戰、隨棗會戰、等22次會戰電影

南京保衛戰:《南京、南京》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lxOu-RK1gLY/
徐州會戰:《血戰台兒庄》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c5NTkzNzY=.html
長德會戰:《喋血孤城》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E5NTU0ODc2.html
桂南會戰:《血戰昆侖關》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AyOTAxNDk2.html
反映正面抗戰的電影不多,看過的就這些,請樓主參考。

⑹ 太原戰役的戰役結果

太原戰役,是中國第二次國共內戰後期的一場大型戰役,戰役發生於山西太原。1948年10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華北野戰軍等部在徐向前指揮下發起戰役。整個戰役經過六個月激烈戰斗、雙方共陸續投入42萬余部隊參戰。最終中國人民解放軍於1949年4月25日攻克晉系軍閥閻錫山控制的山西省會太原,基本佔領了山西乃至華北全境。
太原戰役,中國人民解放軍浴血奮戰6個多月,傷亡4.5萬人,是解放戰爭中歷時最長、戰斗最激烈、付出代價最大的城市攻堅戰

⑺ 決戰太原 觀後感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駛近,我們迎來了新中國成立60周年的2009!60年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只是彈指一揮間,然而,偉大的祖國卻在短短的60年中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到處是日新月異的創造,到處是經濟增長的洪流。2009年,同樣也是太原市解放60周年的大慶之年...為了紀念這一光輝的歷史時刻、緬懷為太原解放而光榮獻身的革命先烈,我觀看了《決戰太原》。 《決戰太原》 展示了徐向前領導解放軍參戰部隊1948年10月起歷時6個月19天的太原戰役的艱難戰斗過程和真實的戰爭場面。解放軍戰土為攻取太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犧牲,解放軍有七千多革命烈士血灑於這片土地,是他們用生命換來了干年古城的解放推翻閻錫山三十八年的黑喑統治。太原獲得新生! 看完《決戰太原》影片,是對我一次很好的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我應該學習革命先烈他們不怕困難,前赴後繼,為太原解放不怕犧牲的英雄主義精神.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他們用生命換來的!生命寶貴!和平不易!60年我們也不能忘記戰爭帶給千年古城的災難。更好建設太原這美麗家園....解放太原市革命先烈永垂不朽!

⑻ 決戰太原電影電影的觀後感

《決戰太原》觀後感
星期天,我和爸爸一起觀看了文獻影片《決戰太原》。我幾乎是眼含淚水看完最後一個鏡頭,我彷彿被帶入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崢嶸歲月。影片中處理烈士後事工作隊副隊長杜明學的痛心疾首,霍桂花冒死送達太原城防圖而終身殘疾的動情往事……很多鏡頭畫面,讓我好幾次都想掉眼淚。
太原,這一座擁有兩千五百多年建城史的歷史文化名城。六十年前,英勇的人民解放軍經過近半年的英勇奮戰,攻克太原,太原的歷史從此掀開嶄新一頁。《決戰太原》是以全國解放戰爭為歷史大背景,運用大量鮮為人知的真實資料,結合尋訪當年戰爭的親歷者,全方位多視角地描述和記錄了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同國民黨閻錫山的部隊展開的異常激烈的太原戰役。《決戰太原》讓我們看到了當年真實的戰爭場面,那一個個珍貴鏡頭都是當年戰地記者冒著槍林彈雨,用鮮血和生命記錄下的。影片中大量鮮為人知的真實資料,全方位多視角地追述了戰爭雙方從謀劃到對決的歷史事實,捕捉到許多普通戰士動人心弦的戰爭經歷,以及後人尋找陣亡烈士親人那一幕幕催人淚下、發人深思的人文情懷,高度贊揚了為新中國的建立做出重要貢獻和英勇犧牲的革命前輩。
太原戰役從1948年10月5日發起,到1949年4月24日結束,前後歷時6月有餘,共計殲滅國民黨軍隊135000餘人,其中俘虜77000餘名。解放軍為攻取這座城市也付出了巨大犧牲。僅在太原解放戰役中就有7000多革命烈士長眠地下。當我們站在蒼松翠柏間獻花鞠躬的時候,當我們因英雄的戰士而自豪和驕傲的同時,我們的心情也是十分悲痛和沉重的。在烈士陵園,我看到一個個刻有烈士姓名的墓碑,還看到只有所在部隊名稱而無姓名的烈士墓碑,更有既無姓名又無部隊名稱的無名烈士墓碑,可能還有許多連墓碑也沒有的烈士永遠長眠在地下。他們是我們的前輩,是為了我們今天安寧的生存環境而英勇獻身的親人。
人類需要和平,60年後的今天,我們絕不能忘記這場成為歷史的戰役,更要保衛現在的和平與安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