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二戰時期,歐洲戰場,蘇德戰爭最慘烈的一戰,發生在哪裡
蘇德戰場應該是按德軍發起的台風戰役算起的莫斯科保衛戰和42年的斯大林格勒
歐洲戰場應該是卡昂之戰、梅斯戰役、市場花園行動前期的地獄公路之戰和阿登反擊戰中的聖維斯之戰等
❷ 血戰卡昂的戰役經過
隨著盟軍將要登陸法國北部這一威脅的不斷增長,1944年4月1日第12SS裝甲師被部署到諾曼底地區。該師乘火車從比利時運抵位於塞納河下游與奧恩河下游之間的目的地。該師抵達時,士氣高昂、裝備精良。隨後師指揮官開始研究防區地形並著手准備防禦。當時從塞納河口至貝葉的海岸防線上部署著第716和第352步兵師,負責一線防禦。這兩個師有著西線步兵師的普遍特徵——士氣不高而且不滿員。而負責支援這兩個師的是第21裝甲師,這支在非洲身經百戰的部隊顯然不受重視,只裝備了IV型坦克,甚至還有不少繳獲的「索瑪S.35坦克被用來充數。
第12SS裝甲師的指揮官是34歲的弗利茲-維特旅隊長(相當於國防軍少將)和33歲的庫爾特-邁爾(即「裝甲邁爾」)旗隊長(相當於國防軍上校)。他們受第46軍的馬爾科斯將軍指揮。這位將軍斷定盟軍將於6月2日左右登陸。登陸開始後,他可以依靠的力量就只有部署在第二線的部隊了,特別是諾曼底地區的第12SS裝甲師了。
為了第12SS裝甲師下一步展開與防禦收集更多的情報,維特和邁爾駕車來到了英吉利海峽沿岸。在這里,他們發現第716步兵師在海岸第一線的防禦布置十分鬆散,並且防禦點之間缺乏火力掩護,在海岸炮兵掩體和重機槍陣地後,是數量很少的反坦克武器。大部分掩體仍在建設中,即使那些完工的掩體也不足以抵禦重型轟炸機和大口徑艦炮的攻擊。維特相信,面對這些薄弱的防禦工事,盟軍在此地的登陸一定會成功。隨後在海空聯合攻擊的掩護下,盟軍將很快向內陸發起進攻。在詳細研究了海岸地區的道路和橋梁狀況之後,維特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古城卡昂的附近地域將對敵人的進攻有特殊的誘惑力!」卡昂周圍特別是城市的北方和西北方的地形非常適合坦克作戰。在諾曼底海岸登陸成功之後,卡昂將變成主要戰場。因此開戰時他將第12SS裝甲師部署在奧恩河口與塞納河口之間的地域,並且將大部分作戰部隊布置在卡昂的西北方與西方。
一切准備就緒,第12SS裝甲師等待著這場即將來臨的戰斗。士兵們一邊繼續訓練,一邊加強防禦。為了避免空襲造成損失,他們為坦克及各種車輛挖掘了隱蔽部。就在登陸前的一天,該師在卡昂西面完成了戰前的准備。第12SS裝甲師在諾曼底地區擁有2萬名以上的士兵。雖然該師的裝甲單位缺編,但是步兵的武器卻十分精良(步兵輕武器有:Kar98k步槍、G43半自動步槍、StG-44突擊步槍、MG-42通用機槍、MP-40沖鋒槍、M24/43木柄手榴彈、「鐵拳」30反坦克榴彈拋射器、「坦克殺手」火箭筒等)。經過9個月強化的戰斗訓練之後,官兵們士氣高漲並對即將來臨的戰斗充滿信心。就在盟軍發動有史以來最大的兩棲登陸戰前,組長(相當於國防軍一等兵)喬肯-雷克夫在日記中記到:「每個人都在等待著意料之中的盟軍的登陸。我們都意識到決定性的戰役就要開始了。我們都期待著自己的第一次戰斗。盟軍正在計劃著消滅我們師,就是那個他們稱作『奶油小孩師』的部隊。但是我們一點也不害怕他們。有時後一想到即將來臨的戰斗,我們都會感到熱血沸騰。雖然我們處於劣勢,但是我們相信我們身經百戰的指揮官,當看到他們與我們一起在泥濘中用火箭筒、機槍射擊時,就感到非常有信心。使我們真正害怕的是在我們頭頂上『嗡嗡』飛過並扔下成噸炸彈的盟軍轟炸機。」一名通訊軍官沃爾特-克魯格二級突擊隊大隊長(相當於國防軍少校)也對第12SS裝甲師充滿信心:「他們不僅經過良好訓練,他們還很守紀律而且戰斗意志頑強。」像大多數軍官一樣,他也意識到法國北部的戰局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包括第12SS裝甲師在內的10個裝甲師的表現了。 6月5日晚,當電話鈴響起時,第12SS裝甲師師長弗利茲-維特旅隊長和他的參謀部的軍官們正坐在泰里勒斯鎮的一所房子里的壁爐旁。維特從電話中得知,盟軍的傘兵已經出現在諾曼底海岸防線的後方。同時報告還指出:「敵人的空軍很活躍,但海面上卻一片平靜。」大約在6月6日凌晨1時30分,庫爾特-邁爾被叫醒了。盟軍可能真的開始進攻了。不到一小時後,第12SS裝甲師的各單位便收到了警報。第26團的組長奧斯瓦德-貝克描述道:「在6號凌晨克利夫二級小隊長(相當於國防軍二級下士)沖進我們的房間喊到:『跟我來,孩子們,出去,快出去!敵人登陸了。』值班的通訊員從我們面前跑過,邊跑邊喊,美國人和英國人登陸了,到了3時我們把一切都准備好了。但這時來了命令,讓我們返回營房等待進一步的指示。」
就在盟軍登陸的90分鍾前,德國國防軍最高統帥部把第12SS裝甲師劃給B集團軍群指揮。盡管第12SS裝甲師的每個單位都在各自的警戒地域做好了戰斗准備,但是面對各種混亂矛盾的警報,最高統帥部並沒有給第12SS裝甲師和裝甲教導師自由行動的權利。甚至當盟軍在6月30分開始登陸時,德國國防軍最高統帥部仍然拒絕裝甲師採取自由的行動,但是對於他們向戰場接近卻採取了默許的態度 。
6月6日一整天,第12SS裝甲師的坦克縱隊不得不在諾曼底地區那擁擠狹窄的道路上艱難地行進。他們首先抵達了Lisieux周圍地區及卡昂的西南方向。在下午的行軍過程中,第12SS裝甲師不斷遭到盟軍飛機的攻擊。這些攻擊打亂了他們的行軍縱隊,因此使前進的速度大為減慢。第25團13連1排的馬丁-貝賽爾三級小隊長(相當於國防軍一級下士)說:「我們在前進中遇到了極大的阻礙。盟軍的空中攻擊在各處帶來死亡、恐怖與混亂」。他們的團指揮官「裝甲邁爾」在一顆炸彈炸毀他的指揮車前及時地跳了出來。邁爾自己也形容道:「到卡昂的行軍簡直就是一場死亡之旅。一群『噴火』從我們縱隊的後面開始俯沖攻擊。它們的火箭彈和機槍像用鐮刀割草一樣,打倒了我們許多人。一名士兵躺在路上,子彈打斷了他的動脈,血像霧一樣從他的喉嚨里噴了出來,沒過多久他就在我的懷中死去了。同時彈葯車也被引爆了,一時間火光沖天、碎片四散。但是空襲過去沒幾分鍾道路就被清理干凈了。我們不能停下,必須前進!」該團的海爾默茨-包克二級小隊長(相當於國防軍中士)也認為這是一次異常危險的行軍:「草地和田野就像被翻犁過一樣,幾千米之內到處是被炸毀的景象。手榴彈、炮彈及各種軍械被炸得到處都是,路的兩旁還不時可以看到死傷的弟兄。」
在6月7日的早晨,第12SS裝甲師的大部分部隊終於抵達了卡昂以北的地區。
一天多的持續行軍使士兵們都很疲憊。就在這時經報告證實,登陸的英國和加拿大部隊已經在某些地段上突破了海岸防線,並且已經開始向內陸進攻。邁爾預感到盟軍坦克此時正直奔卡昂而來。卡昂以遭受了盟軍重型轟炸機的攻擊。許多街道被建築物的殘骸所阻塞,使得車輛根本無法通行。第12SS裝甲師已經決定不進行城市戰。他們的目標是不惜一切代價守住城市外圍,進而向北進攻,把盟軍推到海里去。 當天早晨,狂熱的德軍裝甲擲彈兵們投入了戰斗。邁爾是這樣描述裝甲擲彈兵營參加戰斗前的情景:「第25團1營的指揮官來向我報告。他只是快速而簡單地介紹了一下情況。短暫並有力的握手錶達了一切。我們都知道即將面對的是一項艱苦的任務。這個營的擲彈兵們迅速下車,隨後卡車就消失在黑暗中了。沒有車輛可以穿行城市。它們必須繞道向南行。擲彈兵們留下來聽我指揮。他們平靜沉著、抱著堅定的信心。他們就要接受戰火的洗禮!」
大約早晨9點鍾,邁爾在臨時指揮所阿登納斯修道院下達了進攻的命令。一小時後,第一輛坦克啟動。25團的普利茲一級突擊隊中隊長(相當於國防軍上尉)回憶道,大概有50輛坦克組成的突擊部隊已經整裝待發,在早晨溫暖陽光的照耀之下坦克開始向集結地運動。坦克前面是身穿綠、黃、褐3色斑點迷彩戰斗服的裝甲擲彈兵。當以稻草和樹枝偽裝的IV型坦克開始接近前面的敵人時,從坦克指揮塔上可以辨認出盟軍那些圓滾滾的一身橄欖綠的「謝爾曼」坦克正在緩慢地移動著,向卡昂—貝葉公路開來。突然IV型坦克的75毫米炮開火了。一輛「謝爾曼」坦克被擊中,冒出一陣煙,隨後著起火來,其他盟軍坦克也紛紛被IV型和「豹」式的齊射擊中,喪失了戰鬥力。
隨後隱蔽在戰壕中的年輕德國裝甲擲彈兵迅速而瘋狂地投入戰斗,向英、加軍隊展開了猛烈的攻擊。不知不覺中戰斗已經持續了一刻鍾。那些男孩在機槍和手榴彈掩護下不斷沖擊盟軍的防線。隨後而來的轟炸阻止了德國人有可能獲勝的攻擊,並使第12SS裝甲師的步兵遭到不小的損失。在馬龍村附近,十幾歲的擲彈兵頑強地堅守著陣地。他們悄悄地跟蹤突破防線的盟軍坦克,並用致命的火箭筒消滅了其中的絕大部分。在這次戰斗中擲彈兵們總共擊毀28輛盟軍坦克,自己只損失了6輛。許多盟軍士兵看到身穿SS軍服的十幾歲的孩子時都大為震驚,這是他們第一次遇到黨衛隊「希特勒青年團」裝甲師的士兵。戰地記者切斯特-維爾莫特後來記述:「守衛著防禦陣地的第12SS裝甲師戰斗得非常頑強,但是在整個戰役中他們所表現出的戰術素養卻遠遠比不上他們的勇猛。」一位英軍坦克軍官戰後說:「他們像一群狼一樣追蹤並擊毀我們的坦克,雖然我們很不願意,但是這使我們不得不違心的殺死這些孩子。」第17、16炮兵連的魯道夫-斯徹夫說:「每個青年團師的士兵都相信他們可以達到目標,雖然個個打起戰來都很勇敢,但有時卻像女孩。年輕的士兵們早晨乘車到前線投入進攻,當晚上疲憊地撤回去的時候,甚至因為不能達到他們的目標(到達海岸)而流淚哭泣。」
傍晚前,在損失了大量的人員和裝備後,盟軍不得不退回了卡昂北面的橋頭堡陣地。而此時第12SS裝甲師也沒有能力繼續向北進攻,來實現他們到達海岸的目標。他們停止進攻並在現有的戰線上挖掘戰壕准備防禦。當晚第5裝甲連的士兵們很幸運地在被遺棄的加軍坦克中找到了盟軍的口糧,隨後他們便大吃了一頓有花生、巧克力和腌牛肉的奢侈晚餐。 7日晚至8日凌晨,盟軍依然試圖佔領卡昂,但在德國人的頑強抗擊下無功而返。8日晚「裝甲邁爾」親自指揮第12SS裝甲師的坦克發動反沖擊,隨之而來的是一場血與火交織的戰斗。曳光彈的軌跡和燃燒的車輛照亮了整個夜空。第一階段,德軍「豹」式坦克的火力和裝甲再度壓倒了盟軍坦克,22輛坦克突破了加拿大第7裝甲旅的防線。但在隨後的戰斗中加軍用反坦克炮和反坦克火箭筒擊毀了6輛德軍坦克,邁爾不情願地下達了停止進攻的命令。隨後德軍坦克返回黑暗之中。在另一方向上,得到了第3炮兵分隊和第2裝甲分隊加強的第25團遭到了卡昂以北的英、加軍隊的猛攻,盟軍在坦克的支援下的進攻遭到德軍反坦克炮准確而兇猛的射擊,經過短暫的交火,4輛盟軍坦克被擊毀。漢斯-希蓋爾二級突擊隊大隊長(相當於國防軍少校)報告:「敵人很快就退卻了,我們沒有受到任何射擊也毫無損失。我們的坦克退回到出發地時,突然遭到了盟軍炮火的攻擊。我的戰友道伯特正在坦克外被炸死了。」在隨後的幾天里第25團的士兵們遭到了更強烈的攻擊,但這並沒有使擲彈兵們退出那些被炸彈摧毀的防禦陣地。轟炸與炮擊變得越來越猛烈。德軍不得不把坦克隱蔽部加強為坦克掩體。代理團長沃爾德麥勒一級突擊隊大隊長(相當於國防軍中校)從自己的指揮掩體跑到每一處德軍的陣地上,命令士兵們趕快修築新的防禦工事。他的勤奮以及作為一名戰地指揮官的豐富經驗拯救了大多數士兵的生命。在6月10日沃爾德麥勒向那些表現勇敢的青年士兵頒發了30枚二級鐵十字勛章。
第12SS裝甲師毫不動搖地繼續著艱苦的防禦。位於羅斯附近的村莊被第26裝甲擲彈兵團第1連重新奪回來,隨後村子便遭到了盟軍12小時以上的炮擊。在戰斗間歇,坦克駕駛員漢克斯-凱斯佩爾三級小隊副(相當於國防軍二級下士)在羅斯教堂附近停下車,潦草地在日記中寫道:「大約15輛(英軍的)『謝爾曼』坦克從我們的正前方發動了進攻。我的戰車擊毀了其中的4、5輛坦克後,其餘的撤退了。作為報復,敵人向我們的陣地傾瀉了大量的重磅炮彈,我們的擲彈兵遭受了嚴重的損失。下午敵人又對村子發動了進攻。我們第3排的坦克與『謝爾曼』正面交戰,擲彈兵們則從背後包抄切斷他們的退路。突然我的坦克履帶被炸斷了。
我跳出坦克找來兩個擲彈兵幫我重新上履帶。冒著猛烈的炮火,他們幫我裝上了履帶。這時我聽見車長在電台里大喊:『快啟動!離開這里,敵人的飛機馬上就要來了。』」
邁爾經常抱怨一些戰斗的失敗完全是因為參戰的部隊決心不堅定,但沒有人去理會他的嘟囔。不管怎麼說青年團師在殘酷的戰斗中始終堅守在卡昂周圍那些被炸得面目全非的防禦陣地上。為了對付盟軍的空中優勢,擲彈兵們在夜間向前線運動,在天亮之前就把夜間留下的一切痕跡清除掉。雖然如此,他們在進攻時仍會不斷地遭到盟軍曲射火炮和反坦克炮的攻擊。第12SS裝甲師參加的這些戰斗被認為是諾曼底戰役中最慘烈的戰斗。進攻時,第12SS裝甲師的坦克在最前面,後面是負責掩護坦克的裝甲擲彈兵。
一位英國軍官回憶道:「多數情況下,在逐漸前推的迫擊炮和曲射炮火彈幕的掩護下,德軍部隊在滿是彈坑的道路上向我們的防線緩緩前進。進攻看起來是無法阻止的。但是當德軍坦克遭到一定損失後,他們便開始撤退了。坦克經常是不掉頭,直接掛上倒檔退回去。那些受傷的年輕士兵有的被自己的坦克軋死了,有的被遺棄在戰場上,只有我們的狙擊步槍才能使他們脫離痛苦。」一名盟軍士兵還清楚的記得一個受傷的德國擲彈兵一邊發出可怕的喊叫,一邊哭喊著媽媽。
但是沒過多久他就脫離痛苦了——隨後而來的炮擊把他炸成了碎片。
一位德國工兵連的軍醫弗里德里希-茲斯特勒二級突擊隊大隊長在搶救傷員時自己也受傷了。對醫院中的一幕他還記得很清楚:「在一家野戰醫院的收容室里,我剛被注射了一針嗎啡而昏昏睡去。突然傷口的劇痛使我驚醒。就在這時我聽見一位傷員在呻吟。緊接著我聽見他用高亢的聲音說道:『媽媽!媽媽!對不起......』聽著這句話我又回到了夢鄉。不知過了多久,我又一次醒來並且聽說剛才我所聽到的竟成了那個男孩最後的遺言。」不僅僅只有第12SS裝甲師的士兵在戰斗中死去,盟軍同樣遭受了可怕的損失。低落的士氣已經開始影響到部隊,並且德軍的持續炮擊及隨時可能發動的反攻也使盟軍坐立不安。戰斗在沒日沒夜地持續著......
在6月9日晚,德軍拜爾萊茵將軍(非洲軍著名指揮官)的裝甲教導師終於到達了離前線只有幾千米的地方。一路上他們遭到了盟國空軍的猛烈攻擊,損失了80輛自行火炮、130輛卡車、5輛坦克和很多其他車輛。在承受了盟軍的初期打擊之後,裝甲教導師、第21裝甲師、第12SS裝甲師及從海岸防線上撤下來的部隊一起構成了德軍在卡昂周圍的主要防禦力量。 盟軍在法國北部海岸登陸已經一個星期了。他們仍然沒能佔領卡昂。6月14日,在一場惡戰之後,英國第7裝甲師發動的進攻又一次被第12SS裝甲師擊退。
對於年輕的德國擲彈兵們來說,這本來是值得慶賀的一天,但不幸的消息傳來使第12SS裝甲師的所有官兵陷入震驚、恐慌和悲哀之中。設在卡昂附近維諾克斯的德國第12SS裝甲師指揮部向上級和下屬部屬發出通報:「在英國艦隊的猛烈炮擊中,該師的最高指揮官弗利茲-維特旅隊長陣亡了。14日當天,弗利茲-維特和他的大部分參謀軍官都在指揮部中,他們突然聽到大口徑炮彈飛過指揮部的聲音。
維特命令大家趕緊去隱蔽所。正當他最後一個跳進隱蔽所的壕溝時,一顆炮彈突然在樹頂上爆炸了,致命的彈片象冰雹一樣四下飛舞,擊中了維特的頭部,他當場就死去了,同時參謀部的一些軍官也受了致命傷。
師長的死觸動了裝甲師的每一個人,這當然包括第25裝甲擲彈兵團的指揮官庫爾特-邁爾旗隊長。他深深地感到他們面對的是一場不可能取勝的戰斗。沒過多久,邁爾接到命令,讓他把25裝甲擲彈兵團的指揮權轉交給該團第3營的指揮官卡爾-海因茨-米利烏斯一級突擊隊大隊長,第3營由弗里特茲-斯泰格一級突擊隊中隊長指揮,而邁爾自己接替陣亡的維特指揮第12SS裝甲師。邁爾向部下們強調,永遠不能忘記第12SS裝甲師的「第一人」弗里茨-維特。其實在6月14日的炮擊中德軍損失的高級指揮官不止維特一人,還包括他的上司馬爾克斯將軍。很多人把這一點看成是不祥之兆,並開始認為德軍在諾曼底的作戰是沒什麼指望了。
被士兵們稱為「裝甲邁爾」的新指揮官庫爾特-邁爾是一個有名的坦克指揮官和戰術家。邁爾與其前任同樣來自第1SS裝甲師,他參加過東線的殘酷作戰並獲得了橡樹葉騎士十字勛章。但是不論裝甲師的新指揮官擁有如何才能,眼前這場殘酷的戰斗沒有發生任何對德國人有利的變化。事實上由於完全沒有制空權,德軍在卡昂周圍的防線已經處於崩潰的邊緣了。 在進攻卡昂的第二階段,盟軍開始運用步兵與坦克協同發動猛烈的攻擊。經過空軍和海軍艦炮的密集火力准備後,搭載著步兵的加拿大坦克穿越了戰線中間的開闊地帶。加拿大人相信通過這次戰斗的德國人就要完蛋了。但是對於那些已經學會在炮火下求生的德國擲彈兵來說,勝敗還未見分曉。他們靜靜地注視著盟軍坦克越來越近......領頭的「謝爾曼」落入了德國工兵設下的反坦克陷阱。爆炸的地雷騰起一股黑煙,後面的坦克立即停下,搭載的步兵還沒來得及從坦克周圍散開,隱蔽的德國反坦克炮開火了,同時MG-42機槍也吼叫起來,「鐵拳」的爆炸聲此起彼伏......交戰的結果是加拿大人損失慘重,而德國人不僅守住了主要的防禦陣地,甚至連一些次要的陣地都守住了。
面對德軍頑強防禦,盟軍繼續加強對卡昂周圍地域的打擊火力。在空中上百架的攻擊機拚命轟炸掃射德軍陣地上每一個活動目標。盟軍步兵和坦克努力試圖突破城市附近的防禦陣地,並在一些地段上成功地打入了幾個「楔子」。但是第12SS裝甲師與第21裝甲師、裝甲教導師在沒有足夠的坦克的情況下,仍然用步兵發動了一次有效的反擊,重新穩定了戰線。原本計劃來增援的部隊仍然沒有到達,他們不是被其它地方的戰斗拖住了,就是被上級扣在手裡准備應付並不存在的第二次登陸。第4汽車運輸連的指揮官埃米-邁特瑞二級突擊隊中隊長在報告中寫道:「對戰斗部隊的補給行動只能在夜間進行已經成為一個原則。由於運輸車輛損失嚴重,那些幾乎完全耗盡彈葯的步兵和炮兵們在急切地等待著補給。在夜間的行動結束之後,司機們剛剛睡下就被人從床上拖起來了。他們必須趕快行動。但是在白天行動中他們經常是一去不復返......」
到6月24日止,德第12SS裝甲師的人員損失總數達到了2 550人。戰場報告顯示,他們還有58輛IV型坦克、44輛「豹」式坦克和總共233輛的裝甲人員輸送車裝甲偵察車和炮兵觀測車,並且還有17門重型反坦克炮。此時該師的重裝備損失還不是很嚴重。在花了幾天的時間之後,第12SS裝甲師已經准備好了新的防禦。第25擲彈兵團第1營的戰斗日誌記載了一些新的情況:「師里截獲了一些對方的無線電通信。這些信息表明盟軍力圖在24小時內佔領卡昂。因英國人計劃這次行動代號為『埃普索姆』,將由奧康諾將軍的第8軍實施。此次行動計劃是從西面突破裝甲教導師和第12SS裝甲師之間的結合部,然後從側翼包圍卡昂。」如此詳細的情報足夠兩個師做好准備等待英國人的進攻。在短暫的時間里,士兵們老練地建立起了牢固的防禦。第25裝甲擲彈兵團向邁爾報告:他們已經加強了以前的防禦陣地,在村鎮的廢墟中部署了步兵掩體、機槍掩體和反坦克炮等,被炸毀的房屋裡布置著各種輕、重武器,甚至是一輛「豹」式坦克;在成堆的瓦礫或是燒焦的傢具中,往往有經過良好偽裝的狙擊手。防禦支撐點的配置都經過了精心的選擇並已經偽裝妥當,在重要街道上布置了地雷和防坦克路障。第26擲彈兵團補充了部分預備隊,以加強防守。在第26擲彈兵團後面,第12裝甲團第2營的IV號坦克已經進入坦克掩體並偽裝起來。在並不寬闊的主要防禦戰線上,步兵武器、坦克和火炮組成了堅固的防禦。 6月26日早晨,英國人終於發動了「埃普索姆」行動。德軍第12SS裝甲師的一個參謀人員寫道:「天已經亮了,但周圍依然是一片寧靜,我和馬克斯-烏斯切仍然在羅雷附近看著最後一輛坦克轟隆隆地駛進集合地域......然後英軍的炮兵首先開始了攔截射擊。緊接著英軍大批『台風』攻擊機呼嘯著飛過我們的頭頂向羅雷發射火箭彈。一場地獄般的惡戰由此展開了。我們的坦克吱嘎嘎地開到了前出陣地上。反沖擊一開始進行的很順利,但在英軍隨後的反攻下陷入了泥潭。
英軍投入了配有17磅高速炮的『謝爾曼』坦克,它的炮彈可以擊穿『豹』式。戰斗變成了一場坦克之間的決斗......卡昂附近一些陣地被沖破,城市逐漸被鉗形的進攻包圍。卡昂就要成為蒙哥馬利的戰利品了。我周圍的所有人都像著了魔一樣注視著這可怕的景象。紅熱的鋼鐵帶著尖銳的呼嘯飛過我們頭頂。所有人都盡力低匍身體,鼻子緊貼著潮濕的地面......」
在白天的戰斗中至少有50輛盟軍坦克被德軍擊毀,但同時一線防禦的步兵也承受了沉重的打擊。有些陣地上損失慘重的部隊不得不撤退了。喬克姆-雷利考菲三級小隊長是第25裝甲擲彈兵團偵察連的士兵。他在英國人進攻卡昂期間記下了這次絕望的戰斗:「支撐點快要守不住了,擲彈兵們堅守著搖搖欲墜的防線,迫擊炮的炮彈在樹頂上爆炸,重機槍像鋸條一樣切割著陣地,坦克沖過來了,隆隆地穿過戰壕。就在這時戰線開始動搖了,並且很快擴散開來。『鐵拳』反坦克火箭用完了,最後有幾輛『謝爾曼』被擊中,並冒出了煙,但後面還有更多的坦克。擲彈兵們已經沒有重武器了,我們只能緊緊地抓著自己的步槍......」
在隨後的幾天中,盟軍繼續考驗著第12SS裝甲師的防線,德軍的防禦體系已經遭到了破壞。在狼煙四起的戰場上,到處都是殘垣斷壁,一片凄涼的景象。在視力所及之處都能看到雙方戰死的士兵,被摧毀的武器裝備也宛如死去的巨獸,死氣沉沉地躺在戰場上。「埃普索姆」行動對雙方來說都是一場殘酷的戰斗。在1944年7月初這些天里,盟軍竭力擴張他們的登陸場,但在卡昂周圍的戰斗已經拖得太久,付出如此重大的損失卻未能取得象樣的進展,這使盟軍日益感到形勢的嚴重。
第12SS裝甲師的防禦是如此的頑強,甚至當他們被逐出被摧毀的陣地時,這些「男孩」還在堅持著抵抗,以致盟軍要前出到卡昂南部開闊地的意圖沒有實現,蒙哥馬利就草草收場了。不論這次防禦是如何的頑強,第12SS裝甲師已經用盡了他們的力量,倖存下來的人都非常疲憊。卡昂周圍的大部分德軍部隊都陷入了一種可怕的絕望中。7月5日一條消息到達了德軍西線最高指揮部,那就是希特勒已經決定第12SS裝甲師可以被替換下來進行休整。但師指揮官邁爾並沒有及時收到這道命令,青年團師的士兵們已經抵達了新的戰線。在那裡他們重新組織好了卡昂最後的防禦,以迎接最艱難時刻的到來。 盟軍對卡昂的最後進攻開始了。這次行動被命名為「特爾福德」。「特爾福德」行動從7月8日開始實施,然而對卡昂城的火力准備從頭一天就開始了。打響第一炮的是著名的「羅德尼」號戰列艦,它用406毫米重炮轟擊了卡昂的北部,同時英國皇家空軍也連續猛烈轟炸了城市及其周圍地區。7月8日凌晨,盟軍終於發動了對卡昂的猛烈進攻。在密集炮火的伴隨下,參加進攻的部隊有英國第3、第59步兵師,加拿大第3步兵師,第105炮兵旅,第4和第107重型防空炮團,第6北斯塔福德聯隊和第2南斯塔福德聯隊,並伴有大量的坦克和裝甲車。面對盟軍優勢的力量和猛烈進攻,邁爾的擲彈兵仍然堅守著防禦的核心,並且在卡昂周圍的廢墟中繼續戰斗。隨著戰斗的延續,德軍的防禦陣地已經被逐漸分割,作戰已經漸漸失去了組織,坦克和反坦克炮因為耗盡彈葯而成了廢鐵。士兵們本著求生的本能繼續作戰。第12SS裝甲師近似自我毀滅的作戰再一次拖住了英、加軍隊兇猛的進攻勢頭。在長達兩天的艱苦戰斗中英軍損失了近25%的步兵力量,但是卡昂周圍所有的戰斗仍在繼續,炮擊和轟炸引起的大火也在四處蔓延肆虐,戰場上隨處還可以聽見德軍機槍射擊時發出的「嘩啦」聲。士兵們在廢墟中進行著無情的廝殺,戰斗演變成德國人所無法承受的消耗戰,雙方都遭受了沉重的傷亡。在布隆村附近的戰斗尤其激烈,在此防守的第25裝甲擲彈兵團第3營的剩餘部隊最後終於被盟軍包圍了。
邁爾意識到形勢已經非常危急,他的青年團師很快就要被殲滅了。師里已經沒有任何的預備隊,彈葯也將要耗盡,而且得到增援和補給已經成了無法實現的奢望。現在剩下的唯一出路就是在盟軍還沒有包圍他們之前趕快撤退,在後方建立新的防線。但這時傳來了希特勒的命令——不惜一切代價守住卡昂,不許後退一步直到最後一人。邁爾對這個「前下士」的命令感到非常吃驚,他不想看著那些少年為這種毫無意義的作法去送死,准備盡一切可能不執行這道荒唐的命令。
疲憊不堪的第12SS裝甲師終於撤退了,放棄了堅守33天的卡昂城。在撤退途中他們仍然沒能逃脫盟軍強大火力的打擊,加拿大部隊突破了防線前進到了卡昂的後方,他們用手中每一件可用的武器向德軍猛烈開火,把這些頑固的敵人趕出了城市。
❸ 使命召喚2每關地圖英文名
使命召喚2中文版秘籍輸入地圖名,自己邊玩邊記錄,已通過測試通關的。
一、游戲進入後,按鍵盤上的「~」鍵打開控制台,輸入命令 spdevmap+空格+地圖名,然後回車,就重新進入這一關了,然後在這一關開始的時候再次按「~」鍵,打開控制台,輸入命令god,這是無敵模式,百分之99情況下都好使,注意別踩地雷!
二、地圖名稱代碼
例如:我要玩第四關,那就輸入命令 spdevmap(空格)downtown_sniper 然後回車。
1、 第一關, moscow (紅軍訓練)
2、 第二關, demolition (毀滅)
3、 第三關, cityhall (市政廳)
4、 第四關, downtown_sniper (狙擊手同志)
5、 第五關, decoytrenches (牽制攻擊)
6、 第六關, decoytown (守住陣線)
7、 第七關, elalamein (超級沖鋒行動)
8、 第八關, eldaba (開始的結束)
9、 第九關, libya (十字軍沖鋒)
10、第十關, 88ridge (88火炮山脊)
11、第十一關,toujane_ride (壓倒性優勢)
12、第十二關,toujane (奪回失去的陣地)
13、第十三關,matmata (攻擊馬特瑪塔)
14、第十四關,hoc_assault (杜霍克陣地之戰)
15、第十五關,hoc_defend (撤退?還是前進)
16、第十六關,silotown_assault (地窖)
17、第十七關,beltot (戰俘)
18、第十八關,crossroads (十字路口)
19、第十九關,newvillers (虎式坦克)
20、第二十關,breakout (大部隊編隊)
21、第二十一關,bergstein (靠近高地400)
22、第二十二關,hill400_assault (突擊隊員領路)
23、第二十三關,hill400_defend (高地400之戰)
24、第二十四關,rhine (通過萊茵河)
三,個別關卡地圖代碼(好像是哪個大的關卡里的小分支地圖)
1、輸油管 trainyard
四、本人純屬自娛自樂,希望對玩家有所幫助,我玩的時候沒找到網上介紹地圖代碼,又懶得用修改器,所以就這么一局一局的查看的代碼,在游戲中可輸入命令 map ,就能顯示出本關的地圖名稱了。謝謝大家。
❹ 血戰卡昂的介紹
卡昂戰役(康城之役,英語:Battle for Caen)是1944年6月至8月的大君主作戰期間、盟軍與德軍在法國北部卡昂爆發的一連串戰役。盟軍原預計在D日當天攻佔法國諾曼第地區的最大城市卡昂,並要達到下述戰略目標:佔領其周圍的奧恩河和卡昂運河,這兩個河流形成的障礙能夠有效加強德軍的防守,必須先將其奪下、奪取被德軍作為調派部隊的交通樞紐 - 卡昂市、佔領該市與其四周的開闊地形,尤其是諾曼底以西的小林地域,將其用作機場。
❺ 使命召喚2一共幾關
蘇軍戰役
一、家園保衛戰(TheWinterWar)
1.紅軍訓練(RedArmyTraining)1941年
2.爆破德軍指軍部(Demolition)1942年
二、勇往直前(NotOneStepBackwards)
3.修復通訊線路(RepairingtheWire)1942年
4.軍火補給線(ThePipeline)1942年
三、斯大林格勒(FortressStalingrad)
5.市區突襲(DowntownAssault)1943年
6.市府大樓(CityHall)1943年
7.狙擊手(ComradeSniper)1943年
英軍戰役
一、阿拉曼戰斗(TheBattleofElAlamein)
1.牽制襲擊(TheDiversionaryRaid)1942年
2.小鎮防線(HoldingtheLine)1942年
3.壓制行動(OperationSupercharge)1942年
4.起始的終結(TheEndoftheBeginning)1942年
二、裝甲兵團(TheTankSquadrons)
5.十字軍坦克(CrusaderCharge)1943年
6.山脊大炮(88Ridge)1943年
三、隆美爾最後的下場(Rommel'sLastStand)
7.裝甲逃亡(ArmouredCarEscape)1943年
8.收復失地(RetakingLostGround)1943年
9.瑪特瑪它之攻襲(AssaultonMatmata)1943年
四、卡恩的戰斗(TheBattleforCaen)
10.戰俘(PrisonersofWar)1944年
11.十字路口(TheCrossroads)1944年
12.虎式坦克(TheTiger)1944年
13.眾志成城(TheBrigadeBox)1944年
美軍戰役
一、諾曼底登陸日(D-Day)
1.攻奪奧克角(TheBattleofPointeDuHoc)1944年
2.陣地防禦戰(DefendingthePointe)1944年
3.賽羅攻防戰(TheSilo)1944年
二、400號高地(Hill400)
4.伯格斯坦(Bergstein)1944年
5.按圖索驥(RangersLeadtheWay)1944年
6.400號高地防守戰(TheBattleforHill400)1944年
三、萊茵河畔(CrossingtheRhine)
7.渡口小鎮(TheCrossingPoint)1945年
累死我了,共27個
使命召喚2可是難得的經典,別錯過。
❻ 諾曼底戰役,蒙哥馬利宣稱一天攻佔卡昂市,為何推遲35天
1944年6月6日,盟軍在諾曼底成功登陸,拉開了反攻歐洲的序幕。艾森豪威爾因為「好的開端」欣喜不已,憧憬著百萬盟軍聲勢浩大地向德國挺進。然而,現實卻讓他不得不重新審視盟軍的下一步行動。
盡管登陸後的盟軍,迅速建立了近150平方公里的登陸場,大批的人員、物資在不停的轉運,但部隊的進展卻沒有預想的那麼快。隨著時間的推移,德軍的反應越來越強烈,盟軍所面臨的困難也越來越多,艾森豪威爾為此著急上火。
而且,隆美爾還組織了反沖鋒,再次將蒙哥馬利「逼停」。艾森豪威爾徹底憤怒:「八千噸炸彈,才前進了7英里,按這個速度,什麼時候能越過法國」。他甚至有解除蒙哥馬利職務的想法,但遭到了丘吉爾的拒絕。
盡管英軍在付出4千的人代價後,佔領了卡昂,但隆美爾自「阿拉曼戰役」後,徹底教訓了蒙哥馬利一番。事實說明,隆美爾是一位真正的戰術家,不但能攻,而且還能守,而蒙哥馬利的戰術水平稱不上「專家」。
大家認為呢?歡迎討論和留言。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戰全史》、《艾森豪威爾》
歡迎搜索關注「白楊樹下談歷史」//學習歷史,傳播文化正能量//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❼ 卡昂的交通
卡昂市長途汽車站(Gare Routière de Caen)位於卡昂火車站東側 ,一出火車站向左就可以看見。 卡昂市長途汽車一覽表終點站主要途徑站點大致發車頻率運營單位巴黎(無)每周二、四、六1趟Eurolines*Courseuilles sur MerEpron、Luc sur Mer、Langurn sur Mer每天5—10趟BusvertsVer sur MerEpron、Courseuilles sur Mer、Graye sur Mer周一至六12:51、16:51CresseronsEpron、Mathieu周一至六10:20,需提前預定St. Contest、Villons les Buissons、Anisy周一至六15:05,需提前預定Epron、Mathieu、Plumetot周一至五18:10Bény sur MerEpron、Mathieu、Anisy、Anguerny、Anisy每天2—3趟,節假日停運CreullySt. Contest、Cairon、Le Fersne Camilly每天1—3趟,節假日停運Tilly sur SeuillesSt. Manvieu Norrey、Fontenay le Pesnel周一至五12:25、18:25CheuxCarpiquet、St. Manvieu Norrey周一至五17:30Fontaine EtoupefourBretteville sur Odon、Verson每天2—4趟,節假日停運VersonBretteville sur Odon每天1—4趟Baron sur OdonVerson、Fontaine Etoupefour每天2—3趟,節假日停運Ste. Honorine FayEterville、Esquay Notre-Dame、Evercy每天6—9趟,節假日停運根據列車晚點情況隨時調整**VieuxLouvigny、Maltot、Feuguerolles Bully周一至六16:20,需提前預定Amaye sur OrneMaltot、Vieux、Avenay、Maizet每天2—3趟,節假日停運Maltot、Vieux、Maizet根據列車晚點情況隨時調整**Fontenay le MarmionFleury sur Orne、St. André sur Orne周一至六9:45,需提前預定RocquancourtSt. André sur Orne、May sur Orne周一至五14:05,需提前預定St. Martin de Fontenay、May sur Orne每天1—2趟,節假日停運Laize la VilleFleury sur Orne、St. Martin de Fontenay節假日9:45、13:45、17:00MutrécyLaize la Ville、Clinchamps sur Orne周一至五8:05May sur Orne、Fontenay le Marmion周一至六12:15、17:25根據列車晚點情況隨時調整**FalaiseIfs、Cintheaux、Gouvix、Fontaine le Pin周一至五6:45(沿途所有車站)周一至六12:15、19:15(只停靠Ifs一個站)周一至五17:15St. Aignan de Cramesnil、Bons Tassilly周一至五13:45Grainville Langannerie、St. Pierre Canivet周六16:45,其餘每日2趟Censy Bois HalboutIfs、Urville、St. German le Vasson、Barbery周一至五17:50BourguébusMondeville、Grantheville、Soliers周一至五4趟,周六12:25周一至五3趟,需提前預定St. SylvainMondeville、Tilly la Campagne、Conteville周一至五17:55MoultMondeville、Cagny、Frénouville、
Bellengreville、Vimont、Argences 周一至五6—9趟每天1—3趟,需提前預定Méry CorbonCagny、Frénouville、Moult、Croissanville周一至六12:40、18:00DeauvilleColombelles、Cabourg、Diver sur Mer每天3—7趟HonfleurMondeville、Cabourg、Deauville、Touques每天6趟勒阿弗爾Mondeville、Cabourg、Deauville、Honfleur每天1趟(只停Honfleur一個站)周一至六3趟,節假日2趟BayeuxLoucelles、Martragny、Vaux sur Seulles周一至五12:20、17:45Putot en BessinRots、Bretteville l'Orgueilleuse每天3—4趟,節假日停運VireNoyers Bocage、Aunay sur Odon、Jurques每天4趟,節假日停運(只停Viller Bocage一個站)周一至五17:50(全程所有站點)節假日9:30、15:50Aunay sur OdonMouen、Tourville sur Odon、Villy Bocage周一至五16:00、17:20、19:20FlersMay sur Orne、Thury Harcourt、Clécy周一至六4趟,節假日3趟Condé sur Noireau(沿途所有車站)周一至五16:15Thury Harcourt周一至五18:10Pont l'EvêqueSannerville、Troarn、Dozulé、Reux周一至六3趟,節假日17:20TroarnMondeville、Giberville、Démouville周一至六4趟,部分需提前預定Escoville(直達)周一至六1—2趟,需提前預定Dozulé(沿途所有車站)節假日12:55*註:Eurolines公司的線路需要提前預定
**註:一般情況下19:20發車,但具體時間會根據由巴黎開來的3315次和3349次列車晚點情況推遲 卡昂火車站 位於卡昂市區東南方向,有軌電車連接市區。
卡昂火車站建於十九世紀中期,是下諾曼底大區最大的火車站,每天接送旅客近萬人次,對於一個總人口只有十來萬的城市而言,鐵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遺憾的是,卡昂乃至整個諾曼底至今都沒有TGV,規劃中的高鐵路線因為財政問題而變得遙遙無期。
卡昂火車站始發的直達列車只能到達法國22個大區中的6個,其中大部分列車都是前往巴黎。據法國國家鐵路公司(SNCF)統計,巴黎——卡昂一線的城際列車(Intercités)是整個法國所有鐵路中收益率最高的線路,甚至在高峰時期會出現一票難求的情況。希望通向卡昂的高速鐵路能夠早日建設,為這座城市帶來新的活力。
前往波爾多、普瓦捷方向可以乘坐到圖爾方向的列車,在圖爾東站(Gare de Saint Pierre des Corps)換乘;前往裡爾、亞眠方向則可以到魯昂站換乘;前往南特方向可以在勒芒站換乘;其餘方向的旅客最好還是選擇在巴黎中轉。 卡昂火車站列車時刻表(Gare de Caen)始發站 終點站 主要途徑城市 車型 大致運行頻率 Cherbourg 巴黎St. Lazare (直達) Intercités 每天6趟左右 卡昂 Lisieux、Bernay、埃夫勒 每天8趟左右 圖爾 Mézidon、Argentan、Sées、阿朗松、勒芒 每天4趟左右 聖洛 (沿線所有車站) TER 每天5趟左右 Granville Bayeux、Lison、聖洛、Coutances 每天1—2趟 Coustances Audrieu、Bayeux、Lison、聖洛 雷恩 Lison、聖洛、Coutances、Avranches、Dol 每天3趟左右 魯昂Rive Droite Mézidon、Lisieux、Bernay、Elbeuf 每天6趟左右 勒芒 Mézidon、St. Pierre sur Dives、Surdon、阿朗松 每天2趟左右 阿朗松 (沿線所有車站) Cherbourg Bayeux、Lison、Caretan、Valogne 每天3趟左右 Lisieux 每天1—2趟 巴黎St. Lazare Intercités 每天7趟左右 Cherbourg Lisieux (沿線所有車站) TER 每天1—2趟 截止2013年8月,卡昂市區共有有軌電車線路2條,呈南北走向,由Twisto公司運營。
卡昂有軌電車最初建於工業革命時期,在二戰前夕(1937年停止運行)。2002年11月,卡昂新有軌電車開通運營,共有兩條線(准確來說只有1條,因為這兩條線路近80%的線路都完全重合)。和其它城市的有軌電車不同 ,卡昂的有軌電車只有一根軌道,另外有兩對普通汽車輪胎。軌道只起引導作用,而沒有支撐作用。這樣,卡昂電車在行駛過程中,噪音更小,行駛更平穩。這種系統被稱為TVR(Transport sur Voie Réservé,意為引導式交通系統)。和卡昂擁有相同電車系統的還有法國東部城市南錫。
然而,TVR本身也存在著諸多的缺陷。首先,這種導軌的凹槽容易被異物堵塞,並且很難清理,這樣,TVR很容易出軌;其次相比普通的有軌電車,TVR的承載量要小得多,而相比無軌電車,TVR的靈活性遠不及前者,這樣,TVR在城市公共交通工具中並沒有什麼優勢。同時,普通輪胎在同一地面長時間行駛,會使得路面沉降,導致車軸與車輪無法維持在同一水平線上,影響車輛運行。
生產卡昂TVR的企業已於2010年宣布停產。2013年6月,根據地方各級會議討論,卡昂市政府准備換掉現有的導軌式有軌電車,用普通的有軌電車代替,同時還准備新修東西向的兩條有軌電車線路。TVR將正式告別歷史的舞台。根據規劃,新電車將於2016年開工,2018年左右通車運行。 卡昂市有軌電車站點一覽站點 中文名 A線停靠 B線停靠 Hérouville Saint Clair 聖·克萊爾 √ Café des Images 咖啡印象 √ Académie 科學院 √ Château d'Eau 水塔 √ Pierre Heuzé 皮耶爾·歐澤 √ Cité U Lebisey 樂比塞小區 √ Caen Campus 2 卡昂二區 √ Maréchal Juin 朱安將軍 √ Côte de Nacre 那卡爾角 √ Citis 小寨 √ Claude Bloch 克勞德·布洛克 √ CHU 醫科大學附屬醫院 √ Copernic 棕櫚 √ √ Calvaire Saint-Pierre 聖皮耶爾十字架 √ √ CROUS-SUAPS 大學生服務中心 √ √ Université 大學城 √ √ Place de la Mare 小池廣場 √ √ Quatrans 加特朗 √ √ Saint-Pierre 聖皮耶爾 √ √ Bernières 貝爾涅 √ √ Résistance 抗德廣場 √ √ Quai de Juillet 七月碼頭 √ √ Gare SNCF 火車站 √ √ Boulevard Leroy 國王大道 √ √ Lux-Victor Lépine 維克多·樂平 √ √ Guynemer 基訥梅爾 √ √ Poincaré 拐角 √ √ Liberté 自由廣場 √ Concorde 和諧廣場 √ Modigliani 莫蒂利亞尼 √ IFS Jean Vilar 讓·韋拉 √ Aviation 航空廣場 √ Rostand Fresnel 羅斯坦·富勒奈爾 √ Caen La Grâce de Dieu 天賜廣場 √ 截止2013年8月,卡昂市區共有公交線路三十餘條,覆蓋了城區的大部分范圍 卡昂市區公交線路一覽表路線起點主要途徑站點終點1勃艮第綠道Coty↔Le Méridien↔市政廳↔Théâtre↔St. Jean,
火車站↔Demi Lune↔Z.I de Mondeville Mondeville
商業中心 2La Folie Mémorial亞洲之門↔Sablons↔Théâtre↔市政廳↔體育公園Venoix Gallieni3Rue des EtoileFestyland↔Séminaire↔市政廳↔Théâtre↔St Jean
↔火車站↔Pont SNCF↔Colombelles Hérouville4宜家Fleury店Grâce de Dieu↔會展中心東↔市圖書館↔Théâtre,
Quatrans↔Pl. de la Mare↔大學城↔CHR↔Le Bois Hérouville5Blainville ParcBlainville市政府↔Hérouville St. Claire, Pierre Hauzé
↔大學城↔Quatrans↔St. Jean, 火車站↔Demi Lune Mondeville
Ch. Corday Blainville Pl. Aldo Moro6火車站Vaucelle↔Aviation↔Liberté↔Clos JoliPoincaré7Epron
Mairie CPAM↔Calvaire St. Pierre↔Rue Bosnière↔市政廳,
Théâtre↔St. Jean↔Vaucelles↔Modigliani Ifs
Jean Vilar 8BaclesseHérouville Citis↔Chateau d'Eau↔Hérouville St. Clair
↔Pont de Claix↔Théâtre↔市圖書館↔Pont de Venoix Beaulieu Brazza 9Pl. des CanadiensCoty↔Quatrans↔St. Jean↔Vaucelles↔Demi LuneLibéra10Authie
Jacques Cartier St. Germain Ardenne↔Le Méridien↔Quatrans,
CHR↔Calvaire St. Pierre, Rue de Mâlon Cambes
Le Parc 11Bretteville l'Enclos體育公園↔會展中心北↔市圖書館↔Théâtre↔St. Jean
↔火車站, Demi Lune↔Clair Soleil↔Giberville市政廳 Cuverville
Mairie 14Hérouville St. ClairChateau d'Eau↔CHU↔CPAM↔亞洲之門↔QuatransThéâtre15Mondeville
Village Oxylane Mondeville商業中心↔Ch. Corday↔Liberté↔Aviation,
Grâce de Dieu↔會展中心東↔市圖書館↔Théâtre Esam16Mondeville Niepce雪鐵龍工廠↔Pommier Gris↔Labrador↔JonchetsPoincaré17
27 PoincaréAviation↔Modigliani↔Ifs Jean Vilar↔Elise d'Ifs
(本線路需要提前預定) Ifs Bras18Louvigny
Rue Michelet Louvigny市政廳↔會展中心北↔市圖書館↔Théâtre,
Rue Bosnières↔Sablons↔亞洲之門↔Montgomery St. Contest
Buron 19Blainville Le Palmiers(快速公交)St. Pierre20Curville Champ Picot(快速公交)Théâtre21St. Germain
Ardenne 勃艮第綠道↔Le Méridienne↔Rectorat↔Pl. Villers,
市政廳↔Théâtre↔St. Jean↔Vaucelles↔Lyeutay Poincaré24Calvaire St. Pierre(需要提前預定)Villons25Hérouville Dépôt Twisto葯學院↔Baclesse↔Cité U Lebisey↔Rue de Lebisey Théâtre 26Sannerville
Rue Stade (需要提前預定)火車站28St. Aubin d'Argenay
Eglise Hérouville
St. Clair 29Etreville Le RocreuilGambetta31Villons(僅節假日運行)Théâtre32Lion sur Mer Plage(需要提前預定)Tour Leroy33Hérouville St. Claire(僅節假日運行)Théâtre62Calvaire St. PierreCité U Lebisey↔Clos Bosquin, Hermanville PlageLion sur Mer
Plage
❽ 西線最慘烈最著名的戰役
諾曼底登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盟軍在歐洲西線戰場發起的一場大規模攻勢,戰役發生在1944年6月6日早6時30分。這次作戰行動的代號Operation Overlord。這場戰役在8月19日渡過塞納-馬恩省河後結束。諾曼底戰役是目前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牽涉接近三百萬士兵渡過英吉利海峽前往法國諾曼底。
諾曼底登陸戰役,是20世紀最大的登陸戰役,也是戰爭史上最有影響的登陸戰役之一。盟軍先後調集了36個師,總兵力達288萬人,其中陸軍有153萬人,相當於20世紀末美國的全部軍隊。從1944年6月6日至7月初,美國、英國、加拿大的百萬軍隊,17萬輛車輛,60萬噸各類補給品,成功地渡過了英吉利海峽。到7月24日,戰爭雙方約有24萬人被殲滅,其中盟軍傷亡12.2萬人,德軍傷亡和被俘11.4萬人。至8月底,盟軍一共消滅或重創德軍40個師,德軍的3名元帥和1名集團軍司令先後被撤職或離職,擊斃和俘虜德軍集團軍司令、軍長、師長等高級將領20人,繳獲和摧毀德軍的各種火炮3000多門,摧毀戰車1000多輛。德軍損失飛機3500架,坦克1.3萬輛,各種車輛2萬輛,人員40萬。諾曼底登陸成功,美英軍隊重返歐洲大陸,使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略態勢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諾曼底登陸戰役
諾曼底登陸戰役戰場(19張)日期:1944年6月6日 - 1944年8月25日
地點:法國諾曼底
行動代號:霸王行動
參戰方: 美國、英國、加拿大、自由法國、波蘭 納粹德國
雙方兵力:
盟軍:2,876,000 (7月25日)
德軍:1,380,000(7月23日)
傷亡 美國: 29,000 人陣亡, 101,600人受傷或失蹤; 英國: 11,000人 陣亡, 54,000 人受傷或失蹤; 加拿大: 5,000人 陣亡, 13,000 人受傷或失蹤; 法國: 12,200 平民死亡或失蹤 德國:23,019人 陣亡, 67,060人 受傷,198,616人 失蹤或被俘
進攻諾曼底在登陸的前一天晚上展開,空降兵空降作戰、大規模的空中轟炸。而兩棲登陸戰則在6月6日早上開始。在登陸前,「D-Day」的軍隊主要部署在英格蘭南部沿海地區,尤其在朴茨茅斯。諾曼底戰役持續了超過2個月,最終,盟軍成功建立灘頭堡,並在8月25日 ,解放巴黎,宣告結束諾曼底戰役。
德軍的准備工作
1944年5月,德軍在東線蘇聯戰場有179個師和5個旅,約佔德軍總兵力的65%。在西線的法國、比利時、荷蘭,只有歸西線總司令陸軍元帥龍德施泰特指揮的59個師,其中33個海防師,15個步兵師,8個裝甲師,2個傘兵師。即使再加上由希特勒親自指揮的戰略預備隊2個裝甲師,總共才60個師,約76萬人。西線司令部所屬的58個師,編為兩個集團軍群,共四個集團軍。B集團軍群由陸軍元帥隆美爾指揮,駐守法國北部,共39個師是西線德軍的主力。下轄第15集團軍,司令是薩爾穆特上將,駐加萊,擁有包括14個海防師,4個步兵師,5個裝甲師在內共23個師;第7集團軍,司令是多爾曼上將,駐布列塔尼半島,擁有包括8個海防師,5個步兵師,1個裝甲師在內共14個師。G集團軍群,由布拉斯科維茲上將指揮,駐守法國盧瓦河以西地區,共有19個師。下轄第1集團軍,司令為謝瓦萊里中將,駐比利時,共10個師;第19集團軍,司令為松德施泰因中將,駐法國南部,共9個師。 西線德軍裝甲部隊總共有10個裝甲師和3個重型坦克營,其中6個裝甲師是由希特勒親自指揮的,而且德軍統帥部認為坦克不適宜於在海灘使用,所以部署在海灘附近地區的裝甲部隊僅有駐卡昂的第21裝甲師,只有127輛四號坦克和40輛III型自行坦克突擊炮。 海軍兵力為驅逐艦5艘,潛艇52艘,遠洋掃雷艦16艘,巡邏艦116艘,掃雷艇309艘,魚雷艇34艘,炮艇42艘,總共才561艘中小軍艦,實力非常弱小。 空軍為第3航空隊,作戰飛機約450架,其中戰斗機160架。與盟軍作戰飛機數目相比,處於1∶30的絕對劣勢。在諾曼底地區守軍為第7集團軍所屬的6個師又3個團,其中3個海防師,戰鬥力較弱;2個步兵師,1個裝甲師,戰鬥力稍強;3個團是2個獨立步兵團和1個傘兵團,總兵力約9萬人。防禦工事也比較薄弱,只構築了若干鋼筋混凝土的獨立支撐點,大部分工事都是野戰工事,縱深也只設置了少量防空降障礙物。1944年3月德軍部署在法國的裝甲部隊只有一個滿員的裝甲師,即第21裝甲師。希特勒1944年4月判斷諾曼底將是盟軍的登陸地點,要求加派兵力,隆美爾根據這一指示,將原駐聖洛的第352步兵師調到諾曼底,正是這個新調來的精銳師給在"奧馬哈"灘頭的美軍帶來滅頂之災。 德國為抗擊盟軍的登陸,早在1941年12月起就開始構築沿海永久性防禦工事。 德軍沿海岸線設置了重重反坦克障礙
1942年7月20日,希特勒下令從挪威北部至西班牙海岸構築由1.5萬個堅固支撐點組成的防線,也就是所謂的大西洋壁壘,希特勒要求在1943年5月1日之前完成,實際上直到1944年5月,除加萊地區外,在960公里廣闊海岸線上,只修築了少數相距遙遠的零星支撐點,在塞納-馬恩省河以東地區完成了68%,塞納-馬恩省河以西地區僅完成了18%。海岸 炮兵方面,德軍部署在法國西部沿海地區的大口徑火炮主要有:格里角地區有4門280毫米和3門381毫米岸炮、維梅納地區有3門305毫米岸炮、桑卡特西部地區有3門406毫米岸炮。而由於盟軍情報機關的卓越努力,使德軍最高統帥部認為挪威將是盟軍優先奪取的地區,反而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在挪威沿海修建了350座可部署88毫米到381毫米火炮的炮台。此外,德國還有一項優先建設的工程是海峽群島設防工程,至1944年共建成11座配備38門210毫米至305毫米火炮的炮台,這一工程在戰略上毫無意義,只是浪費了大量寶貴的人力物力。 因此被德國宣傳部門大肆渲染的大西洋壁壘,實際只是徒有虛名而已。倒是隆美爾元帥就任B集團軍群司令後,非常重視對沿海地區的防禦建設,親自率領特派代表團實地視察了從丹麥、荷蘭、法國的沿海防禦情況,並特別要求前沿防禦要前推至海中,從高潮線開始,在深海中布設水雷,在淺海中設置障礙物,這些斜插入海的木樁被盟軍稱為"隆美爾蘆筍",海灘上則是鋸齒狀的混凝土角錐、坦克陷阱,其間還布設大量地雷,在能俯視海灘的制高點構築隱蔽火力點,海灘後面的開闊地區,則布設了大量防機降的木樁,布置這些爆炸物和障礙物,工程浩大,直到盟軍發起登陸時,僅僅完成了一部分,即使這樣也給盟軍登陸造成了不小損失。
編輯本段空降
在諾曼底登陸中,盟軍空降兵的任務是在登陸灘頭兩側距海岸10至15千米的淺近縱深空降,阻止敵預備隊的增援,並從側後攻擊德軍海岸防禦陣地,配合海上登陸。由於在最初的1~2天里,盟軍只登陸6~8個 諾曼底登陸
步兵師,只有在建立起可供裝甲師展開的大登陸場後,才將裝甲師投入作戰。如果在裝甲部隊上陸前德軍突破了登陸部隊的防線,將會給登陸帶來滅頂之災。所以空降兵的行動在登陸初期對於登陸勝利是至關重要的。 英國第1空降師是最早投入戰斗行動(湯加行動)的部隊。早在午夜00:16,他們就被空投到登陸地區的左翼地區,他們的目標是奪取佩加索斯橋(Pegasus Bridge)附近的橋梁,以防止德軍的裝甲部隊前往海岸支持。傘兵們迅速佔領了這些橋梁並成功地控制了他們,直到那天稍後的登陸的突擊隊員趕來。此行動的目標還包括奪取在梅爾維勒的地堡。雖然地堡沒有被摧毀,但是在戰斗過後,地堡中除了6人以外,其餘全部傷亡。 相比之下,美軍第82和 第101空降師就沒那麼幸運了。由於沒有經驗的領航員和地面情況復雜,再加上敵軍炮火的攔截,部隊被散落在各處。有些傘兵很不幸地降落在了海中或內陸中那些被德軍故意淹沒的低窪地區,很多人由於裝備沉重,而被淹死在僅及膝深的水中。在24小時後,101師只集合起約3000人。但是,從整體戰略上來看,盟軍可以說是因禍得福。傘兵們被投放在整個諾曼底,使德軍陷入一片混亂。傘兵們各自為戰,分散了德軍的兵力,取得了不小的戰果。並且他們使德軍指揮官大大高估了傘兵的人數,調動了更多不必要的軍力,從很大程度上分散了海灘登陸場的壓力。很多人在D日後的很多天仍在敵後獨自戰斗。82師在6日早上佔領了聖-梅爾-艾格里斯,這個小鎮也就成了整個法國第一個被解放的城鎮。 盡管盟軍的空降存在不少問題,但仍取得了很大成功,說明艾森豪威爾的觀點是正確的。盟軍的空降,在登陸的最初時間里奪取了至關重要的交通樞紐、橋梁、海灘通路,摧毀了德軍的炮兵陣地,破壞了德軍防禦的穩定性,牽制了德軍的預備隊,使德軍處於被動局面。為登陸的勝利創造了條件。
編輯本段登陸作戰
諾曼底登陸
寶劍海灘 寶劍海灘(Sword Beach)緊鄰奧恩河口(Orne)的兀斯特罕港(Ouistreham),是「大君主作戰」(Operation Overlord) 五個搶灘地中,最東邊的一個海灘,而法國北部的航運中心康城(Caen),便位於海灘南邊9英里處。從寶劍灘東邊登陸的英軍部隊在搶灘後,很快地便擊潰德軍輕裝步兵的火力,並於午後與先前空降內陸的傘兵部隊會合。但從寶劍灘西邊登陸的英軍,則遭到德軍第21師坦克部隊的頑強抵抗,無法順利與從朱諾海灘(Juno Beach)登陸的加拿大部隊會師。雙方一直激戰至黃昏後,盟軍才成功擊退德軍的裝甲部隊。當天登陸的29,000名英軍中,傷亡人數僅有630人。 朱諾海灘 以庫賽葉栩美(Courseulles-sur-Mer)港為中心向兩側伸展的朱諾海灘(Juno Beach)登陸區,寬約6英里,德軍的輕裝步兵便部署於海灘沙丘後方的村落中,這樣的地形優勢對必須穿越沙丘進攻的盟軍部隊而言,是極大的威脅。登陸作戰一開始便極為慘烈,有三分之一的盟軍登陸艇慘遭德軍的水雷和障礙物摧毀。加拿大的攻擊部隊雖然很輕易地越過沙灘,卻在沙丘前遭到德軍火力無情的攻擊,使得首波進攻部隊的傷亡率高達50%。接近中午時分,加拿大部隊才佔領了沿岸的城鎮,向內陸挺進,並與來自黃金海灘的英軍會師。參與裘諾登陸戰的官兵共21,400名,傷亡人數則為1,200人。 黃金海灘 黃金海灘(Gold Beach)是整個登陸行動的中心點,登陸的時間則比猶他和奧馬哈海灘的登陸行動晚了一個小時。由於漲潮和海相不佳的緣故,盟軍無法徹底清除海域中布雷和障礙物,這也使得想迅速搶上灘頭的英軍陷入苦戰。德軍在濱海小城利維拉(La Riviere)和阿梅爾(Le Hamel)部署重兵防守,還在離海岸500公尺的內陸設置了四門155毫米的重炮,直接瞄準海岸。英軍在皇家海軍艾傑克斯號(HMS Ajax)的強力炮火轟擊下,終於摧毀這四門重炮,壓制了德軍的防衛火力。在入夜之前,已有25,000名盟軍順利登陸,並迫使防守的納粹部隊往內陸撤退6英里。英軍僅有400名官兵傷亡。 奧馬哈海灘 奧馬哈海灘(Omaha Beach)是諾曼底登陸戰役中戰斗最為激烈的海灘。盟軍在奧馬哈灘頭遭受了巨大的損失,僅陣亡者就達2500人,因此又稱「血腥奧馬哈」。電影《拯救大兵瑞恩》中開始那一段經典的戰爭場面就取材自奧馬哈海灘。 奧馬哈海灘全長6.4公里,海岸多為30幾米高的峭壁,地形易守難攻。這里的登陸作戰任務由美軍第九軍承擔。盟軍由於情報有誤,認為這里的德軍守備部隊只有一個團的兵力,還多是後備役人員,沒有裝甲車輛,戰鬥力很差。而實際上隆美爾在3月將德軍精銳的352步兵師全部調往諾曼底,而352師的一個主力團就駐守在奧馬哈灘頭。可惜直到登陸部隊出發後盟軍情報機關才找到352師的下落。 登陸當天天氣狀況極端惡劣,盟軍在登陸前就因風浪過大損失了10艘登陸艇和300餘名官兵。在登陸艇上的官兵多為暈船和濕冷所苦,還沒到達作戰地點就基本精疲力盡了。登陸作戰開始後也非常不順,海灘西段預備的32輛水陸坦克中有27輛剛一下海就因風浪過大而沉沒,倖存的5輛坦克中還有2輛很快被德軍炮火炸毀。由於潮汐影響和秩序混亂,登陸的美軍士兵很多都搞不清方向和集合點,大批士兵擠在灘頭任憑德軍炮火攻擊。整整兩個小時的時間里美軍沒有一名士兵在西段沖上海灘,在東段也僅僅佔領了9米寬的一段海灘,登陸行動幾乎完全失敗。 然而美國海軍為奧馬哈海灘帶來了轉機。由於海灘登陸部隊長時間沒有任何聯絡傳來,海軍指揮官意識到奧馬哈海灘上的形勢可能已經極為嚴峻,於是17艘驅逐艦不顧觸雷、擱淺和被155mm海岸炮炸翻的危險,前進至距海灘僅730米處,在近距離為登陸美軍進行火力支援。而美軍的敢死隊此時也爬上了霍克海角,結果發現所謂155mm海岸炮居然是電線桿偽裝的。沒了後顧之憂的海軍肆無忌憚地向德軍據點傾瀉炮彈,先前被堵在海灘上的美軍也在精銳部隊第一師的帶領下開始沖鋒。中午時分登陸部隊第二梯隊提前登陸。而在空軍的指引下,美國海軍的戰列艦和巡洋艦也開始對岸射擊,德軍的防禦至此基本崩潰。 天黑時美軍正式登陸成功,第五軍軍部上岸並開設了指揮所。軍長羅傑少將上陸後立刻發電報給布萊德利:「感謝上帝締造了美國海軍。」 猶他海灘 猶他海灘(Utah Beach)位於卡倫坦(Carentan)灣的西側,是一處寬約3英里、被覆著低矮沙丘的沙灘。盟軍實際登陸的地點,雖然比預定地往東偏了一英里,不過還好德軍在登陸點部署的兵力並不多。攻擊行動展開後,僅僅三小時內,盟軍部隊就跨越了灘頭,掌控了沿海的公路;當天中午之前,登陸部隊便與五小時前空降於敵後的空降部隊碰頭;而到了當天午夜,盟軍不但已成功達成此次登陸預訂的作戰目標,更向內陸推進了四英里。在所有登陸作戰中,猶他灘登陸是傷亡人數最少的一場戰役,23,000名官兵中,僅有197名傷亡人員。
編輯本段德軍反應
在D-DAY組織反擊只有第21裝甲師,可是師長不在指揮崗位,參謀長無權調動集結部隊,他只好將手上僅 德國裝甲部隊
有的24輛四號坦克派去攻擊卡昂以東的英軍。因為倉促出動,准備不足,加上沒有步兵伴隨支持,被英軍輕而易舉擊退。當天下午,師長費希丁格趕回師部,集結所屬部隊向朱諾海灘和劍海灘之間的盧克鎮發動攻擊,當時盟軍在這兩海灘之間尚有數千米的空隙,德軍的這一反擊正打在盟軍的要害,將會給盟軍帶來不小困難。正當第21裝甲師在行進間,盟軍的500架運輸機正從頭頂飛過,為英軍第6空降師運送後續部隊和補給,而費希丁格誤認為盟軍空降傘兵正是要前後夾擊己部,驚慌失措不戰自亂,放棄反擊匆忙後撤。除此之外德軍在D日就再沒什麼反擊了。 6月6日,也就是被隆美爾預言為決定性的二十四小時,被艾森豪威爾稱作歷史上最長的一天,就這樣平靜地度過了。 6月7日,希特勒將西線裝甲集群的5個裝甲師的指揮權交給隆美爾,隆美爾決心憑借這支精銳部隊大舉反擊,但面對嚴峻局勢,他不得不把反擊的第一個目標定為先阻止盟軍將五個登陸灘頭連成完整的大登陸場,其次再確保卡昂和瑟堡。可惜這支裝甲部隊從100~200公里外趕來,一路上在盟軍猛烈空襲下,根本無法成建制投入作戰,即使零星部隊到達海灘,也在盟軍軍艦炮火的轟擊下傷亡慘重,再沒了往日的威風。就這樣6月7日整個白天在盟軍海空軍絕對優勢火力下,德軍無力發動決定性的大規模反擊。
編輯本段登陸之後
在盟軍登陸後,在七天里共登陸士兵32.6萬,物資10.4萬噸,並繼續向歐洲大陸運送更多的人員、物資、裝備和補給,盟軍成功建立灘頭堡,並在8月25日 ,解放巴黎,宣告結束諾曼底戰役。
編輯本段作戰簡評
諾曼底登陸戰役是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兩棲登陸戰役,是戰略性的戰役,為開辟歐洲的第二戰場奠定了基礎,對加速法西斯德國的崩潰以及戰後歐洲局勢,都起了重要作用。盟軍登陸成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成功組織了戰略欺騙,使得德軍統帥部判斷錯誤,不僅保障了登陸作戰的突然性,還保證了戰役順利進行,對整個戰役具有重大影響。盟軍通過海空軍的卓有成效的佯動,成功運用了雙重特工、電子干擾,以及在英國東南部地區偽裝部隊及船隻的集結等一系列措施,再加上嚴格的保密措施,使德軍統帥部在很長時間里對盟軍登陸地點、時間都作出了錯誤判斷,甚至在盟軍諾曼底登陸後仍認為是牽制性的佯攻,這就導致了德軍在西線的大部分兵力、兵器被浪費在加萊地區,而在諾曼底則因兵力單薄無法抵禦盟軍的登陸。 諾曼底的墓地
二、掌握絕對制空、制海權。這是登陸成功的重要原因。盟軍投入作戰的飛機達13700架,軍艦9000艘,是德國飛機、軍艦的數十倍。在登陸前空軍對德國空軍基地、航空工業及新武器研製基地等目標進行了大規模轟炸,嚴重削弱了德國的戰爭潛力。盟軍並憑借絕對優勢海空軍,保障了登陸部隊在航渡中的安全。在登陸前後,盟國空軍對戰區范圍內的交通線進行了嚴密的空中封鎖,使德軍為數不多的增援部隊也無法及時成建制投入反擊。在登陸部隊突擊上陸的關鍵時刻,海空軍更是給予了極為有力的火力支援,尤其在奧馬哈海灘,完全依靠海空軍火力支援才取得了成功。 三、充足的物資准備和周密的偵察保障。盟軍為確保登陸成功,進行了長達近一年的准備,而且參戰部隊多,裝備全,登陸前盟軍作戰物資和裝備器材的准備十分充足。在登陸後,也保障了不間斷的後期補給。尤其是創造性的人工港和海底輸油管線,更是在保障部隊和物資的順利上陸中發揮了巨大作用。而在偵察保障中,一面作為戰略欺騙對加萊地區組織了偵察,一面對諾曼底地區進行了大量水文、氣象、地質偵察,為選擇具體登陸時間和登陸地點提供了大量有價值的數據。還通過空中偵察基本獲得了諾曼底地區的德軍兵力部署、防禦設施等情況,為戰役的實施起了重要作用。 四、逼真的戰前訓練。由於登陸作戰是一種極為復雜的作戰樣式,盟軍在登陸前對參戰部隊的組織和行動進行了反復多次近似實戰的模擬演練,以使部隊盡快掌握相關的作戰技能,提高了部隊戰鬥力。戰後參戰人員對戰前訓練特別是湯普森的訓練基地給予了高度評價。 五、惡劣天氣的影響。天氣是登陸作戰中關鍵因素之一。由於惡劣天氣的影響,盟軍不僅將登陸時間由6月5日推遲到6月6日,而且在空降作戰、海上航渡、火力准備等過程中都受到不小困難。但也正是惡劣天氣使德軍喪失了必要的警惕,增加了登陸的突然性。 盡管盟軍登陸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在戰斗中也暴露不少問題。如雖掌握絕對海空優勢,又在敵兵力薄弱的次要防禦方向登陸,卻因組織指揮不得力,部隊攻擊力不夠銳利,使得建立登陸場的速度太慢,平均每日僅1.8——2.7公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戰役進程。又如偵察工作還不夠及時周密,特別是未能迅速查明德軍精銳的第352步兵師的去向,使得在奧馬哈海灘登陸的美軍遭到頑強抵抗,蒙受巨大的人員傷亡。再如空軍兵力使用不當,造成了兵力兵器的嚴重浪費。在6月6日登陸前的航空火力准備中,出動2500架次重轟炸機,投彈1萬噸,這種從高空轟炸小型、點狀的海岸防禦工事,效果很不理想。在7月7日對卡昂的轟炸中,對面積約3.5平方公里地區集中投彈達2500噸,如此猛烈的轟炸所造成的大片廢墟瓦礫甚至嚴重阻礙己方地面部隊的推進。
德軍失敗原因
在戰略上,兵力因受到多方牽制而不得不分散。
在戰術上,指揮不統一,德軍戰役司令無權指揮海軍和空軍,也就無法組織起有效的三軍協同抗登陸。即便在陸軍中,也沒有統一的抗登陸方針,西線德軍總司令龍德施泰特與B集團軍群司令隆美爾存在嚴重分歧,前者主張將主力配置在戰役縱深,以堅決的反擊來抗擊登陸;後者主張憑借堅固的海灘防禦工事,殲敵於灘頭。
海空力量過於薄弱,實力太過相差懸殊。
時間表
·6月5日/6日 - 美國第83空降師(底特律行動)和第101空降師(芝加哥行動)以及英國第6空降師(湯加行動)空降
·6月6日 - D日搶灘登陸(霸王行動或大君主行動)
·6月25日至29日 - 埃普索姆行動,進攻卡昂西部,被德軍擊退
·7月7日 - 佔領卡昂
·7月17日 - 加拿大皇家空軍噴火式戰斗機掃射擊中隆美爾的汽車,令他受重傷 ·
7月18日至20日 - 古德伍德行動開始
·8月3日至9日 - 總計行動,一個俘獲德軍裝甲部隊的陷阱,開始
·8月16日 - 龍騎兵行動,一個登陸法國里維埃拉的美法聯軍行動,開始
·8月25日 - 盟軍攻佔巴黎
影響
諾曼底登陸的勝利,宣告了盟軍在歐洲大陸第二戰場的開辟,意味著納粹德國陷入兩面作戰 ,減輕了蘇軍的壓力,協同蘇軍有力的攻克柏林,迫使法西斯德國提前無條件投降。美軍從而把主力投入太平洋對日全力作戰,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
❾ 電影諾曼底登陸的介紹(越快越好,第一名追加十分)
【簡 介】
紀念盟軍在諾曼底登陸60周年!!
1944年6月5曰,諾曼底的夜晚與平常無異,只是轟炸異常猛烈。飛機成群結隊,似乎比平常多了好幾倍。早就聽說盟軍要登陸,誰也不知到底在哪天。像往常一樣,村裡的人還是鑽進了防空洞。記者聽著安德烈·博爾講述登陸曰的故事。
這位83歲的卡昂市退休小學教師用顫抖的聲音打開了話匣子。
「可誰能睡得著?火箭炮帶著亮光嗖嗖劃過。飛機越來越多,100架、200架、300架……多如飛蝗!5點多鍾,海邊傳來隆隆的爆炸聲。6點整,前所未有的猛烈轟炸,整個大地都在顫抖!8點前後,短暫的沉寂。10點左右,轟炸再度密集。越來越多的猜測在說同樣的話———這次,真的登陸了!」
14點,消息傳來:英國陸軍上將蒙哥馬利開進金海灘,已在龍格鎮設立作戰指揮部。安德烈所在的村子距大西洋岸40公里。1000多名村民充滿期待,但不知道應該做什麼。
安德烈後來才知道:6月5曰晚盟軍出動2775架飛機,猛烈轟炸了80公里登陸地帶的德軍陣地。緊接著,在登陸灘頭兩側,盟軍3.5萬人從天而降。翌曰清晨,登陸艦隊的密集炮火鋪天蓋地壓向德軍防禦工事。7點左右,盟軍部隊兵分5路同時搶灘。
此後一周,巴約被攻克、卡昂被攻克、德軍在頑抗、卡昂又失守……盟軍在猛烈轟炸每一個德軍工事和據點。6月12曰清晨小村被炸。安德烈與村民一起前往卡昂避難。7月7曰盟軍整夜轟炸。次曰一早,加拿大坦克部隊開進卡昂城。千家萬戶湧上街頭夾道歡迎。
說起「解放軍」進城,安德烈繪聲繪色地講了一個小插曲:就在他和市民圍住坦克車歡呼雀躍的時候,只見街道對面突然駛來一輛德國軍車,原來是幾個潰逃的德國兵慌不擇路,與進城的盟軍狹路相逢。說時遲那時快,坦克車上一名加拿大軍官掏出手槍,坦克車邊上的法國人立即卧倒,只聽「啪啪」幾響,對面車里的德國鬼子應聲倒下。安德烈說:「那是我第一次見到敵我雙方正面交火,而當時戰爭其實已近結束。」
見證盟軍登陸戰役之前,安德烈身受法西斯佔領之害。作為平民,他和同伴們也投入了反法西斯斗爭。到底是教師出身,安德烈已把當年見聞與經歷寫成文字,還經常應卡昂紀念館的邀請為中小學生舉辦歷史講座。
安德烈的妻子弗朗辛向記者講述了她一家人的遭遇。因為是猶太人,她的父親在1942年7月被送進奧斯威辛集中營,從此杳無音訊。她的一大家子人共有29口被納粹殺害,13歲的弗朗辛則是K了親戚幫忙弄到的假基督教洗禮證明,才逃過此劫。
當記者詢問這對夫婦面對今曰德國有何感受時,弗朗辛說:「德國對納粹歷史有深刻反省。我們不會忘記過去。但我們可以學會原諒。60年過去了,現在德國人和法國人一樣,都致力於歐洲建設。我們已經不再是敵人。」她告訴記者,她弟弟的女兒就嫁給了德國人,全家都不反對這門親事。安德烈也說:「我們恨的是法西斯,而不是德國人民,就像我感激當年盟軍解放我的家鄉,但這並不等於我就贊同今天美國的霸權政策。」
❿ 卡昂怎麼樣,卡昂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我很喜歡這,諾曼底登陸最激烈的戰役就發生這里。 卡昂,法國北部臨拉芒什海峽(英吉利海峽)的港市,卡爾瓦多斯省的省會。位於奧恩河和奧東河的匯合處。人口一一.四萬,包括郊區一吧.一萬(一9吧二)。十六世紀商業繁榮。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遭嚴重破壞,戰後重建。地處卡昂平原上,有長一四公里的卡昂運河與海相通。法國重要的港口之一,進口焦炭、木材、石油;出口鐵礦石、冶金產品。煉鐵中心,還有紡織、食品工業。有建於十四世紀的大學。 歷史 卡昂位於法國西北部,距離巴黎約二00公里,距英吉利海峽僅十幾公里,是下諾曼底大區的首府,也是卡爾瓦多斯省的省會。在第二次世界大戰著名的諾曼底戰役中卡昂首當其沖。一9四四年卡昂解放時已是一片廢墟,漆5%的建築物被摧毀。當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這個城市一片灰燼。從一9四四年陸月起,長達兩個月的攻防戰使整個城市的四分之三毀於戰火之中,連被受人們喜愛的聖-米歇爾教堂的尖塔也被摧毀,以致日後留下了沒有屋頂的慘相。戰後,卡昂的工業迅速發展,特別是鋼鐵工業。此外,卡昂在水運條件便利的奧恩河和河港運河地區建起了包括汽車、電器設備、電子元件等行業的工業區。卡昂是個歷史悠久的城市,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由於文化發達而被稱為「北方的雅典」。經歷了戰火洗禮的卡昂市有一所一95漆年重建的大學,這所大學是一四三二年由英王亨利六世創建的。如今,在卡昂大學門口,矗立著一尊「鳳凰涅盤」的銅雕,象徵著卡昂的新生。還有兩座僥幸未遭戰火毀壞的羅馬式教堂,建於一一世紀的聖-艾蒂安和三一教堂,受到市政府精心的維護。一9吧吧年陸月陸日,諾曼底戰役紀念館正式開館。館內再現了四四年前一幕幕驚心動魄和感人肺腑的歷史畫面,用各種資料向觀眾介紹二戰的歷史。紀念館的設計者頗具匠心地為其取名「和平紀念館」。 特產 卡昂市就像建在一塊巨大的綠色地毯上。市西南的聖-吉爾草原牧場青翠,奶牛成群,著名的卡芒貝爾乾酪就出產在這里。 交通 市內交通也追求環保效果,一種全新的輪胎式有軌電車已投入使用。這種電車在運行時幾乎沒有噪音,平均時速二0公里。每列電車長二四.5米,由三輛絞接式的車輛組成,可容納一50名乘客,比傳統車型減少四0%的投資成本。 杜拉爾城堡 杜拉爾城堡矗立在卡昂市中心,占據了最顯眼的位置。該城堡規模非常的大,一一世紀,英王威廉因為血親結婚而被逐出了家門,他和妻子馬蒂爾達王妃來到卡昂,建立了他們的城堡。於是把它看做是一個愛情故事,不被祝福的婚姻,就寫在這個城堡里。 卡昂大學 卡昂大學於一四三二年由英國國王享利六世創建,為法國正規公立綜合性大學,距今有500多年歷史。這些院系提供如下的專業課程:人文科學、經濟學、企業管理、文學、語言學、心理學、教育學、計算機、機械、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法律等。大學在卡昂市設有三個校園,學校師資力量雄厚,以其高質量的專業教學,高水平的學術研究,聞名於法國,並在教研與發展上與魯昂大學、阿沸爾大學等互助合作,構成了諾曼底大學城。卡昂大學所屬的陸個科技研究院分別為:卡昂(Caen)科技研究所;Cherburg-Manche科技研究;Alencon-Orne科技研究所;企業行政管理研究所;生化與應用生物研究所;一般行政考試預備學院。卡昂大學還下設一個高等工程學院(E.I.C.)(Chorbourg高等工程學院);二所大學職業研究所(即銀行與保險和食品製造);一所人文科學研究院(M.R.S.H.);一個沿海研究中心(C.R.E.C.);二所合同研究所(即材料與放射學研究所和教授培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