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韓劇孩子們(青蛙少年失蹤事件) 劇情解讀
事件經過
青蛙少年是指1991年5名小學生去抓青蛙時失蹤, 過了11年6個月的2002年9月才發現他們的遺體的事件。
1991年3月26日 ,因為地方議會的議員選舉30年來第一次舉行,全市放假一天 ,最後一個目擊證人說在卧龍山附近見過孩子們, 但到處都找不到他們。2002年失蹤少年的遺骨卻在卧龍山被發現, 死亡原因確定是他殺, 但目前為止並未抓到犯人。韓國殺人案的訴訟時效為15年, 也就是說2006年3月25日就到期, 即使抓到犯人也無法懲處。
尋人過程
當時孩子的父母為了找孩子走遍全國, 也有不少以青蛙少年為主題的電影和歌曲, 小學生們也展開了」尋找大邱青蛙少年」的活動。
當時的警方根據盧泰宇總統的特別指示, 搜查范圍擴大到全國各地, 動員的警力據說31萬8千之眾, 創單一事件動員警力最多之記錄。
社會團體發了7百多萬張的傳單, 企業界也在商品包裝上印刷了失蹤少年的照片, 懸賞達4200萬元。
曾經甚至還有人說外星人綁架以及北朝鮮間諜誘拐還有用於疑難雜證實驗品等等。
青蛙少年案的疑點
一 文化日報稱25日下午6時左右, 有一位40多歲男人打電話過來說大邱卧龍山埋有青蛙少年, 警察以打電話來的這一天正巧發現遺體, 而且地點准備等關鍵點為由正在追查這個男人。
二 警察發表死因為「迷路後凍死」, 而少年的家人講遺體發現處離村子只有不到500米的距離, 發現遺體的吳鵡根先生也說遺體上壓著大石頭, 屍體是互相壓著的, 能看出分明是他殺。
三 發現遺體現場的附近發現了多種子彈, 警察認為有可能是當時附近軍隊的射擊場上的子彈誤傷孩子, 但軍部極力反駁。
四 幾個孩子的衣服以獨特的形態被系住 ,專家們都說這種系法是見所未見的一種。
五 其中有四具屍體的頭部有類似槍傷的洞 ,附近也發現彈頭及彈皮 更加重他殺的可能性 但也有法醫不認同此觀點。
六 現場並沒有頭發令人疑惑 ,很多人猜測發現處並非死亡現場。
七 牙齒也少了很多,更加證實了遺體是被搬到此處的可能性。
韓國三大未解謎案
1991年的青蛙少年失蹤案(改編的電影《孩子們…》已於6月28日在首爾漢江露郊島正式開機拍攝)
1986~1991年華城連環殺人案(改編成電影《殺人回憶》)
1991年李炯浩被誘拐事件(改編成電影《那傢伙的聲音》)
㈡ 韓劇孩子們(青蛙少年失蹤事件) 劇情解讀
故事發生的地點是韓國大邱,上小學的五個孩子一起出門玩耍。由於當時是在韓國選舉的時期,家長們囑託了他們幾句要注意安全,就讓幾個孩子出門了。誰都想不到的是,這竟然成了孩子們與家長的最後一句話。
孩子們商量著去山上捉青蛙,就這樣五人上山了。天色漸漸變晚,家長們漸漸都發現孩子不見了。焦急萬分的幾個家長一起去警察局報案。警察們卻並沒有在意,他們覺得孩子們只是貪玩,所以才回家晚了。
四個月過去了,失蹤的五個孩子引起了警方的注意。警方派出了大量警力在大范圍內展開搜索。各個電視台和新聞節目也在播報此新聞。
然而,姜導演卻對這個新聞不以為意。負責這個案件的朴警官正在鍾浩家安裝電話,以便如果罪犯往家裡打電話,可以知道罪犯的信息。家長們此時也沒有放棄努力,他們一直在人多的地方分發尋人啟事。
轉眼間五年過去,孩子們的尋人啟事在牆上已經有些斑駁。導演的節目賺足了人們的眼淚,但是卻被發現有造假成分,上級派他去大邱工作反思。姜導演在大邱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到了一個湖邊看警方的搜尋結果,他發現這個案子過了這么久居然還沒有告破。
姜導演認為這種節目沒有什麼收視率,這令其他同事大為光火。姜導演來找到了一個教授,這個教授提出了一個匪人所思的說法。姜導演來到警局把這個假設告訴了朴警官,朴警官直截了當地回擊了這種說法。
後來,姜導演的妻子為他生了一個孩子,姜導演第一次感受到了做父親的感覺。在一個冬天,鍾浩的爸爸得了絕症去世。一天山體發生了滑坡,幾個孩子的屍體也終於被找到。孩子們的屍骨就在山上,之前地毯式搜索的警方居然一直沒有發現。
心有愧疚的姜導演也來到了這里,並根據一個相關專家的說法,了解到了孩子們生前其實受到了虐待。姜導演找到朴警官,朴警官說自己其實可能發現了兇手,他也知道兇手的樣子和車牌號,但是自己沒有相關證據。
姜導演自己找到了兇手,原來兇手是一個殺牛的屠夫。姜導演在兇手門前睡著,因此也被兇手發現。就這樣,兇手抓走了姜導演,他擔心極了。屠夫在他面前殺了一頭牛,沾著血的臉咧著嘴沖著姜導演笑。姜導演很生氣,上去就要打這個屠夫,但他怎麼是屠夫的對手。
就這樣,他被屠夫打倒在地,在被屠夫卡住脖子時他似乎感覺到了當時五個孩子的絕望,他確認眼前這個人就是兇手。因為姜導演並沒有找到實際證據,所以屠夫最終松開了手。後來,姜導演見到了鍾浩的媽媽,原來鍾浩媽媽曾經接到的電話不是鍾浩打來的。
她不願意按下追蹤鍵,只是希望警方不要放棄尋找。十一年過去了,家長們終於不用再擔心,他們失蹤的孩子現在也已經塵埃落定了。他們聲嘶力竭地哭喊,他們難以接受這樣一個結局。
(2)韓國五少年失蹤電影完整版擴展閱讀
真實事件:
1991年3月26日,因為地方議會選舉,全市放假一天,5名小學生趁假日結伴去抓火蜥蜴(後被媒體誤報為青蛙),結果失蹤。有目擊者稱當日在卧龍山(距離孩子們居住小鎮約3.5公里,並非資料上所說的500米)附近見過他們,這也是他們最後一次有記載的行蹤。
孩子們的父母花了半年時間找遍了整個韓國,此事甚至驚動了總統,經過總統的特別指示,警方動用了包括軍隊在內的人力約32萬,並印發了約2億張傳單,在全國各地進行調查(主要調查地還是集中在大邱地區尤其是卧龍山附近)。另有香煙企業在自己的產品包裝上印製了失蹤少年的尋人啟事,同時賞金達到4200萬韓元。但是因為當時為秋季,大量落葉覆蓋地面,搜查毫無進展。
直至2002年9月25日,警方接到報案,稱在卧龍山發現了五個少年的屍骨,卻因年代久遠,線索不明確而無法破案。至2006年3月25日,此案的訴訟時效到期,案件暫停追查。
㈢ 孩子們劇情簡介
《孩子們》劇情簡介如下:
故事背景:影片基於1991年韓國大邱的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一起震驚社會的兒童失蹤案。
主要事件:五名小學生在外出抓青蛙時神秘失蹤,這一事件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和搜救行動。失蹤孩子們的父母在全國范圍內展開了搜救,韓國警方也動用了超過30萬名警力進行大規模搜查,但案件一直毫無線索。
社會反響:案件發生後,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在中小學生中,發起了一項名為「尋找大邱青蛙少年」的活動,社會各界紛紛投入,從傳單分發到商品包裝上的照片,甚至連當時的總統盧泰愚都表達了深切的關注。期間,社會上出現了外星人綁架和北朝鮮間諜誘拐等各種猜測。
案件結果:直至11年後的2002年,警方在卧龍山意外發現了孩子們的遺骸,並確認為他殺。然而,盡管案件有了這一突破性進展,但兇手始終未被揭示。由於訴訟時效的限制,2006年時這一事件的兇手仍然逍遙法外,成為韓國社會三大未解之謎之一。
影片視角:影片聚焦於這起事件的起始,由朴勇宇飾演的電視台製作人員作為主要調查線索,帶領觀眾深入了解這一悲劇的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