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請問香港演員胡慧中演過哪些電影有誰知道嗎
胡慧中
編輯本段人物簡介
姓名:胡慧中
生日:1958年5月4日
性別:女
原籍:江蘇,生於台灣。
1981年台灣大學(夜間部)歷史系畢業。在校期間被星探發現力邀主演影片《歡顏》而知名。片中胡慧中似天使般美麗、靈氣、率真的形象便深深印入每個年輕人的心中,時至今日,許多少男少女仍將她視作自己夢中的情人。憑此片胡慧中獲得台灣金馬獎最佳女主角提名和新加坡國際電影節最佳新人獎。後又主演《候鳥之愛》等影片。1984年任台 灣高仕影業公司監制,策劃拍攝影片《老莫的第二個春天》。後去香港,在《福星高照》影片中扮演女警角色。個人覺的她在福星高照中雖以打女視人可是到底還是一花瓶。福星高照和續集最佳福星兩部影片創造了香港票房神話,胡慧中理所當然的成功打進了香港娛樂圈,雖後她又演了《韋斯理傳奇》等影片,但都是花瓶。
1988年,成龍監制的影片《霸王花》,胡慧中成功的扮演了超級警花,精明干練,身手不凡,總之極為討好,此片票房相當成功,可以說紅透了正個東南亞,胡慧中也因《霸王花》成為內地人最喜歡的香港女打星。掂定了打女的形象後,胡慧中拍了很多影片,包括《小偷阿星》、《怒火威龍》、《火鳳凰》等,值得一提的是胡慧中因《獵魔群英》嚴重燒傷,差點退出影壇,最後到底還是戰勝自己,復出拍片,這件事在當時香港娛樂圈相當轟動,胡慧中也因禍得福,比燒傷前更加走紅。
成功原因:她不像別的打女如楊紫瓊有舞蹈基礎,而是由一竅不通苦練出來,雖不如人家打得精彩,至少也有板有眼。
失敗的原因;可能由於燒傷的原因,後面的影片胡慧中用的替身特別多,打起來也軟綿綿的,所以她也成為最不能打的打女。
編輯本段主要作品
《霸王卸甲》
《霸王花》系列電影全紀錄:
《霸王花》(1988)主演:胡慧中、羅芙洛、惠英紅、陳雅倫、柏安妮、吳君如、簡慧真、黎明詩、陳佩珊、馮淬帆、杜德偉、樓南光、周文健、成奎安、董標、許冠英
《神勇飛虎霸王花》(1989)主演:胡慧中、惠英紅、吳君如、簡慧真、陳佩珊、葉子楣、羅美薇、劉玉婷、梁韻蕊、馮淬帆、黃錦燊、樓南光、盧惠光、董標、許冠英
《皇家賭船》(1990)主演:吳君如、惠英紅、葉子楣、葉晨、馮淬帆、樓南光、成奎安、周文健、胡楓、[胡慧中](特別演出)
《92霸王花與霸王花》(1992)主演:吳君如、李賽風、楊麗青、梁韻儀、惠英紅、陳淑蘭、樓南光、胡楓、小柏林、[陳佩珊、葉晨](特別演出)[胡慧中、馮淬帆、柏安妮、葉子楣](圖像演出)
外傳系列:
《橫沖直撞霸王花》/港名:《橫沖直撞火鳳凰》(1990)主演:胡慧中、吳君如、吳鎮宇、吳家麗、方中信、萬梓良
《霸王花遇鬼》(年代不祥)/港名:《關人鬼事》主演:胡慧中、惠英紅、黃景珍、曹查理、楚原、狄威
《轟天霸王花》(年代不詳)/港名《轟天皇家將》主演:楊盼盼、惠英紅、吳家麗、西脅美智子、曾江、
《霹靂霸王花》(年代不詳)(台灣片)主演:胡慧中、伊能靜、裘海正、林小樓
編輯本段作品年表
1979:歡顏、尋夢的孩子、我歌我泣
1980:候鳥之愛、三角習題
1981:皇天後土、賭王斗千王、小葫蘆、熱血、終身大事、晚間新聞、為你跑天下、傳奇人物
1982:頑皮鬼、戒煙船、飄零的雨中花、鞦韆上的小精靈
1983:秋風暴雨女人、出外人、為愛拼生命
1984:雨,哪會下個不停、蠻牛的兒子、教頭發威、愛情麥芽糖、男女方程式、我愛羅蘭度(客串最後幾秒)
1985:福星高照、夏日福星
1986:男女方程式、原振俠與衛斯理、菩薩也瘋狂 、神探朱古力
1987:養鬼仔
1988:霸王花 、霸王花遇鬼/關人鬼事
1989:霸王花(續集:神勇飛虎霸王花)、小男人周記、獵魔群英
1990:橫沖直撞火鳳凰、皇家賭船、小心間諜、地頭龍、小偷阿星
1991:夢醒血未停、中華警花 、血戰毒梟(毒網)、衛斯理之霸王卸甲、賭後(表姐你玩嘢)、五福星撞鬼 、特警大亨(曝光人物)、火種 、越青 、魔唇劫 、驚天龍虎豹
1992:勝者為王、怒火威龍 、神偷家族 、龍貓燒須
1993:天使狂龍、方世玉、鬼狐
1994:拉開鐵幕、決戰天門
1996: 梁祝恨(梁山伯祝英台新傳)、功夫小子闖情關(太極拳)
1997: 旭日驚雷
其他的影片還有:獵豹專家、驚天龍虎鬥、皇天後土、霸道煞星、重慶談判、龍貓燒顏、越青、霸王卸甲、霸道縱橫、警察大亨、今夜不設防、天使狂龍、霸王花與飛虎隊、情人保鏢...
B. 電影《梁祝恨》(國語版)濮存昕 胡慧 在哪裡可以下載到完整版
名字記錯了,是《梁山伯與祝英台新傳》,1994年電影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adiIqcw6Dk8/
C. 芳艷芬人物介紹
芳艷芬
芳艷芬,原名周仕東,女,恩平歇馬鄉(今東成鎮)南坑壟村人,出身於農民家庭,是香港著名粵劇演員。代表作品有《洛神》《竇娥冤》《梁祝恨史》《火網梵宮十四年》等。
2017年,芳艷芬獲得第3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終身成就獎。
中文名:芳艷芬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職業:粵劇演員
代表作品:《洛神》《竇娥冤》《梁祝恨史》《火網梵宮十四年》等
主要成就:獲授香港2003年銅紫荊星章
人物生平
芳艷芬3歲時,父親把她送給了同鄉梁簪姑撫養,易名梁燕芳。梁簪姑是梁元桂的孫女,梁元桂是清咸豐年間進士,朝廷副欽差大臣,以及台(灣)澎(湖)兵備道兼提督學政。她自幼學粵劇,10歲進國聲劇院,11歲與紅線女同時進勝壽年劇團,16歲升為省港大班的正印花旦,40年代在廣州大龍鳳劇團以演《白蛇傳》、唱《夜祭雷峰塔》一曲成名。1947年在香港組成艷海棠劇團,以後又組成金鳳屏劇團,新艷陽劇團等,與白玉堂、任劍輝等多位著名粵劇演員合作過。1953年在香港被觀眾選為「花旦王」,聲名大噪。以自創「芳腔」,用鼻顎發聲,腔調圓潤雅淡,感情豐滿,廣受歡迎。1959年婚後退休。1984年與李曾超群成立群芳慈善基金,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服務,並曾為籌募善款,於1987年和1991年分別在香港和廣州登台義演。主要劇目有《洛神》、《竇娥冤》、《梁祝恨史》,《火網梵宮十四年》等。
1925年,梁燕芳隨母移居廣州。簪姑喜愛粵劇,燕芳經常陪伴觀看,耳濡目染,久而之久也愛上了粵劇,喜歡唱唱跳跳。卻巧,鄰居是粵劇老師傅王九,見她聲音甜潤,舞姿不俗,頗為喜歡,就教她唱功,並帶她上舞台表演,初露藝術天賦。從此,她走上粵劇藝壇,取藝名為「芳艷芬」。
1932年,剛滿10歲的小芳,就進入當時著名的國聲劇院。不久,在壽勝年粵劇團與小燕紅(紅線女)一起從藝,被譽為該團一對美麗「小宮燈」。接著,她在花錦綉粵劇班隨馬師曾、衛少芳等名伶邊學邊演,這就為她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實踐機會,使她在藝術上有長足的進步,聲色藝俱全。她從16歲開始,便擔當了省港名班正印花旦,成為粵劇新秀。
抗戰期間,廣州淪陷,她所在劇團經常到珠江三角洲城鄉演出,曾多次回恩平為鄉親們獻藝。一次在江洲鎮與陳露薇合演,另一次在聖堂墟與羅家權演出,她在《木蘭從軍》飾演花木蘭,女扮男裝,子喉平喉,運腔自如,引吭高歌,正氣凜然,同仇敵愾,借木蘭之口抒發愛國豪情,令人振奮,激發了人們的愛國熱情。抗戰勝利後,她在廣州與梁醒波、白玉堂、薛覺先、新馬師曾等名伶同台演出《梁山伯與祝英台》等許多著名劇目,場場爆滿,盛況空前。在《白蛇傳》她唱「夜祭雷峰塔」一曲,以鼻顎發聲,圓潤淡雅,餘音裊裊,如珍珠落盤,水銀瀉地,創造了「芳腔」,形成了獨特流派,令聽者著迷,譽滿羊城。
一段時間,隨著電影興起,粵劇藝術也搬上銀幕。為適應觀眾需求,她接受香港電影公司邀請,任該公司第一女主角。她與林家聲、鄧碧雲等拍演了粵劇藝術片150多部,使她的演藝事業達到顛峰。她的影片頗為暢銷,直到今天,香港兩家主要電視台幾乎每天都播放有關節目,她的唱片和錄音帶,在港澳市場也十分搶手。1990年,她花了大量心血將歷年來積累的首本曲目,灌錄成一套激光唱片——《芳腔新唱》,完成了一項藝術工程,受到粵劇界和觀眾普遍好評,她對粵劇藝術的傳承和創造作出不少貢獻。
20世紀50年代末,她與香港名醫楊景煌結為伉麗,退出藝壇。但她仍然依戀藝術,從未有停止活動,把藝術投向社會慈善事業。1984年,她與粵劇愛好者曾超群女士合作,成立「群芳慈善基金會」及「群芳藝苑」等團體,研究藝術,灌錄唱片義賣,用作經費。1987年10月間,她親自登台舉行慈善演唱會,這次共籌款1260多萬港元,分別贊助給港島10個慈善機構。到1988年,她為「群芳慈善基金會」籌得基金達4170萬港元,資助一批學校、慈善單位和醫院的建設,受到社會稱贊。她的慈善活動,由香港而至美國。早在1985年,群芳慈善基金會美國紐約分會特設加州路德大學、紐約丕士大學的「群芳東亞研究所」及「群芳獎學金」等機構,經常邀請著名學者來演講,或舉辦學習班,宣傳東亞文化,獎勵成績優異的東亞學生。功成名就,情系桑梓。她離開家鄉半個多世紀了,然而愛鄉之心誠切。開放改革後,她出資修建南坑壟村祖屋的同時,也幫助鄉親建造新居,鄉親們甚為感激。1998年6月華東地區遭受特大洪澇災害。當時她剛從美返港,立即參與在快活谷馬場舉行的大匯演,並與蕭芳芳、鍾楚紅等紅伶影星合唱《滔滔千里心》一曲,還將精心繪制的《富貴蝶來》畫幅,以及錄制卡式錄音帶2000盒獻給大會,當場拍賣,所得款全部賑濟華東災區。同年8月,廣州市文聯和文化局藝術委員會,借酬報她捐贈之機,在廣州友誼劇院舉行「芳艷芬藝術欣賞會」,她與紅線女等同台演出,堪稱省港粵劇界一大盛事。省人大、省政府、新華社香港分社領導在會上發表講話和觀看演出,各大報分別作了報道和發表評論文章,大加稱贊,恩平人民特為她送上了大花籃,表示祝賀。「花旦王」芳艷芬,憑著熱心推廣粵劇藝術,並鼎力支持慈善事業,獲授香港2003年銅紫荊星章。
相關作品
《洛神》
一個古典愛情與權謀爭斗相交織的故事,揭示了歷史和人性的深度。曹操最看重的政治繼承人曹沖不幸夭折,一場長達十餘年的立嗣之爭在曹丕和曹植之間展開。各自的勢力也暗潮洶涌,連番引起激變的天下大勢。曹操雖然智力超群,但也陷入迷惘的兩難境地。與此同時,身為曹丕之妻的甄宓,卻令曹操最難釋懷,而甄必最愛的是詩才飄逸、性情激盪的曹植面對曹氏家族正堂的明爭暗鬥,後室的爭風吃醋,身入漩渦的甄宓脫身不能,該怎樣才能浮出水面,完美發揮她生命所能承受的極至?
《竇娥冤》
宋朝熙寧年間,商州大旱。竇娥一家人在逃難途中,弟弟失散,母親病故,被迫賣到山陽縣蔡家做媳婦。蔡昌宗與竇娥情投意合,互相傾慕,成親後夫妻恩愛。蔡為了趕考期,於新婚第三日便告別老母、妻子上京赴試。蔡家東鄰山陽縣巨族張驢,因垂涎竇娥美色,買通木工金駝破壞橋梁,暗害蔡昌宗。蔡上京路過木橋時,突然橋斷墮入水中。張驢進而迫債,企圖迫使竇娥改嫁。無奈竇娥堅貞守節,甘與蔡母相依為命。張驢一計不成,又心生毒計。暗在羊肚湯里下毒,謀害蔡母。豈料害人反害己。驢母貪饞誤喝毒湯身亡。張驢乘機誣陷蔡母,賄賂山陽縣令要殺蔡母償命。竇娥不忍婆婆受罪,自擔罪名,挺身受罰。行刑之時,忽然狂風雷動,大雪紛飛,彷彿天怒人怨。炎炎盛夏,竟然漫天風雪,確是古今奇跡!
獲獎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