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帝國的毀滅》高清,無字幕,完整版素材,做視頻用
鏈接:https://pan..com/s/1-ZrRyIJbD7zsZP2ZcYQgMg
《帝國的毀滅》(德語:DerUntergang,英語:Downfall)是德國導演奧利弗·西斯貝格執導的一部紀實性電影,2004年9月在德國上映。
影片講述了希特勒人生中最後的12天,其中包括蘇聯紅軍攻克柏林,希特勒同新婚妻子愛娃·布勞恩自殺於地下掩體的情景。半個多世紀以來,納粹頭目阿道夫·希特勒的形象一直都是一個歇斯底里的戰爭狂人,然而,這部影片卻打破了德國關於這個歷史人物的禁忌。
B. 帝國的毀滅完整版電影
鏈接:https://pan..com/s/1LFLL7JzX0Tz_KyLXOtsHBg
《帝國的毀滅》影片講述了希特勒人生中最後的12天,其中包括蘇聯紅軍攻克柏林,希特勒同新婚妻子愛娃·布勞恩自殺於地下掩體的情景。半個多世紀以來,納粹頭目阿道夫·希特勒的形象一直都是一個歇斯底里的戰爭狂人,然而,這部影片卻打破了德國關於這個歷史人物的禁忌。片中的希特勒不再是那個咆哮的煽動者,而被塑造成了輕聲細語的「做夢人」。
C. 最經典的德國二戰電影
大家精選了10部二戰題材的德語電影,以及5部其他語種經典電影!其中幾部電影獲得了包括奧斯卡獎在內的國際獎項,可謂部部驚心、發人深省。
10部德國電影
1. 偽鈔製造者 Die Fälscher
Proktionsland Deutschland, Österreich
國家 德國,奧地利
Originalsprache Deutsch
語言 德語
Erscheinungsjahr 2007
年份 2007
Länge 95 Minuten
時長 95分鍾
Regie Stefan Ruzowitzky
導演 斯戴芬·盧佐維茨基
電影記錄的是一個真實的歷史事件,發生在1936年。納粹分子命令集中營中的犯人大量偽造外國貨幣,妄圖以此來破壞英國的經濟。曾是歐洲最老奸巨猾的「偽造商」薩利在戰前過著聲色犬馬的生活,但是進入集中營後,死亡威脅卻激發起他強烈的求生意志。他以自己的特殊技藝做籌碼,三番五次跟德國軍官「談條件」,以挽救更多同胞的生命。
2. 浪潮 Die Welle
Proktionsland Deutschland
國家 德國
Originalsprache Deutsch
語言 德語
Erscheinungsjahr 2008
年份 2008
Länge 107 Minuten
時長 107分鍾
Regie Dennis Gansel
導演 丹尼斯·甘塞爾
中學教師文格爾在「獨裁政治」課上突發靈感,與學生做起模擬獨裁政治的實驗。他將這次活動命名為「浪潮」。在短短的幾天里,浪潮組織不斷壯大,一發不可收拾。終於,文格爾驚覺場面已經失控,召集所有學生,宣布課程就此結束。然而游戲戛然而止的一刻,令所有人感到的不僅僅是震驚,還有不寒而慄的恐懼……
3. 鐵十字勛章 Steiner - Das Eiserne Kreuz
Proktionsland Deutschland, Jugoslawien
國家 西德,南斯拉夫
Originalsprache Englisch
語言 英語
Erscheinungsjahr 1977
年份 1977
Länge 132 Minuten
時長 132分鍾
Regie Sam Peckinpah
導演 山姆·佩金法
該片從德軍的角度回顧了在1943年東部戰場的一段血腥經歷,圍繞著一個厭戰老兵和一個以謀取鐵十字勛章作為人生目標的貴族軍官展開。兩人的幾番較量,代表了當時德軍中的兩種心態,同時也揭示了戰爭的終極走向。
4. 布達佩斯之戀 Ein Lied von Liebe und Tod - Gloomy Sunday
Proktionsland Deutschland
國家 德國
Originalsprache Deutsch
語言 德語
Erscheinungsjahr 1999
年份 1999
Länge 108 Minuten
時長 108分鍾
Regie Rolf Schübel
導演 諾夫·舒貝爾
布達佩斯一個善良的猶太裔酒館經理和他聘請的憂郁青年作曲家共同愛著餐廳女助手,三人美好的生活在匈牙利淪陷後被外來的第四者——戰前的德國商人朋友、戰時的德國納粹軍官——所摧毀。穿插整個影片的著名的鋼琴曲《黑色星期天》,叩響復雜的人性和一個烏雲密布的時代
D. 推薦背景在二戰時期的電影
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
橋
倫敦上空的鷹
大不列顛戰役
斯大林格勒戰役
我的兒子傑克
細細的紅線
U571
柏林1948(冷戰時期電影)
十二金剛
兵臨城下
父輩們的旗幟
血戰英豪
帝國的毀滅
從海底出擊(我喜歡的潛艇戰影片)
偽鈔製造者(貨幣戰爭和集中營)
最後的橋
英國病人
沙漠之狐
帝國的毀滅
鋼琴家
最長的一天
光榮歲月(阿爾及利亞籍自由法國戰士的歷程)
E. 二戰史實電影
我對這個題材的也挺感興趣,下面的是我在網上找的二戰題材的電影里比較寫實的,出處已經不記得了。
《從海底出擊》(德國)
寫實:★★★★★
反思:★★★★★
經典:★★★★★
類型:單視角戰爭
備註:又名《潛艇風暴》。改編自真人真事;這部影片有三個版本,分別是公映版(2個半小時)、加長版(3個半小時)、完整版(5個小時),建議首次觀看的朋友先看刪節版的
《兄弟連》(美國)
寫實:★★★★★
反思:★★★★
經典:★★★★★
類型:兄弟連
備註:10集電視電影,平均每集1小時,中文版剪輯為14集;改編自真人真事
《帝國的毀滅(加長版)》(德國)
寫實:★★★★★
反思:★★★★
經典:★★★★
類型:多視角戰爭
《拯救大兵瑞恩》(美國)
寫實:★★★★★
反思:★★★
經典:★★★★
《巴頓將軍》(美國)
寫實:★★★★★
反思:★★
經典:★★★★★
類型:人物傳記
備註:男主演喬治•斯科特憑此片獲奧斯卡影帝,但他拒絕上台領獎
(美國拍攝的「政策片」,為政治服務的作品,雖說如此,本片並沒有像許多紅色經典那樣讓主人公淪為完美到缺乏人性的神魔,相反,故事中的巴頓將軍有血有肉、個性鮮明,他擅長指揮,但同時也很好戰,他有軍人的氣魄,但專橫霸道,他在軍事上頗有成就,但在私生活上被人們指指點點……總之,他是個很真實的人物,有優點也有缺點。在追求高度還原史實的同時,故事也適當地加入一些幽默,如那段描寫巴頓身邊那條狗的劇情很令人噴飯。本片的製作水平高於《麥克阿瑟傳》,尼克松很喜歡這部作品。)
《莫斯科保衛戰》(蘇聯)
寫實:★★★★★
反思:★★
經典:★★★★★
類型:全景式戰爭
備註:蘇聯「解放」三部曲之一;影片長達6小時
(本片動用了約5000名士兵、10000名群眾、250名演員、202名攝影師參加拍攝,其場面之壯觀可謂已成絕唱,即使今天讓俄國再來拍這樣的一部影片也很難辦到了。不過要注意的是,《莫斯科保衛戰》是一部「政策片」,其政治色彩非常嚴重,雖然當中絕大多數情節都有史依據,但也有不少地方有刻意安排的成分,顯得嬌柔做作。還有對於蘇聯一方的失利、以及領導人的錯誤甚至低級失誤等等,本片談起來也是扭扭捏捏,刻意迴避,基本上是報喜不報憂。觀看本片時,應該保持一股「盡信書不如無書」的精神,否則容易被誤導。)
《最長的一天》(美國)
寫實:★★★★★
反思:★★
經典:★★★★★
類型:全景式戰爭
備註:黑白片,後染成彩色
(好萊塢的經典巨作,內容可謂全面、豐富,場面真實、宏偉、壯觀。長達3小時的影片,並不像《拯救大兵瑞恩》那樣對戰爭作出反思,而意在講述「D日」——諾曼底登陸這一天的故事,和《大兵》大量虛構不同的是,本片不少支線劇情確有其事。在戰斗場面和軍人動作規范的程度上,本片則更勝一籌,當中對歷史事件考證得非常的嚴格。美、英、法等國為協助本片拍攝共動用了11000部飛機、4000艘船艦、23000名軍人,這個拍攝規模可謂是空前的,當時法國雖然正在致力於阿爾及利亞戰爭,但還是派出了1000名突擊隊員。要說本片有什麼缺陷的話,大概就是人物有些臉譜化,其中隆美爾的外貌與史實不符,不如《沙漠之狐》來得神似。)
《卡廷慘案》(波蘭)
寫實:★★★★★
反思:★★★
經典:★★★
類型:集中營
備註:影片沒有固定的主角,而是以事件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