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全集 » 電影改寫人生完整版
擴展閱讀
兒童關進監獄學校的電影 2025-10-20 08:58:22
阿德里安布勞迪最新電影 2025-10-20 08:52:59

電影改寫人生完整版

發布時間: 2025-08-08 09:25:39

⑴ 為你寫詩電影講了什麼

 《為你寫詩》電影講述中年龍套演員陳詩傑穿越回到大學時代改寫人生遺憾的故事。

《為你寫詩》電歲侍虧影是由同名歌曲改編的,由吳克群執導,周依然、周鍵銘等人主演的奇幻愛情電影。講述了吳克群飾演的陳詩傑意外發現只要自己心跳加速到160,就能穿越回到大學時代,於是,他決定利用這個機會來改寫自己對過去的遺憾。

面對大學時代的女神黑小甄,陳詩傑鼓起勇氣追求,但每次表白能迎來乎神的是毫不留情的拒絕,劇中的陳詩傑為了追求女神做了很多啼笑皆非的事情,總能讓觀眾笑著笑著就流淚。

整部電影以時空穿梭為紐帶串聯整個故事脈絡,但是穿越元素與其他的穿越作品迥然不同。吳克群表示:《為你寫詩》是一個不一樣的穿越故事,看完電影會令人想到現在、過去和未來,會感知在漫漫長河裡,為你靜止的真正含義。

其實很多觀眾對於吳克群拍電影這件事都是持不看好的態度的,甚至有網友說:真是什麼人都能拍電影了。

對談旦於為什麼要拍這部電影,吳克群表示從音樂人轉行當導演,並非是心血來潮,他用了整整五年來籌備這部電影。

十年前吳克群創作了歌曲《為你寫詩》,十年後,他自導自演了電影《為你寫詩》,不過,電影和歌曲其實並沒有什麼太大的聯系,對於眾多網友的質疑,吳克群說:「我已經出了九張唱作專輯,都是我自己寫詞曲、創作故事,現在我希望用電影的方式,表達更多我想要講的故事。」

其實,我們沒必要認為跨界做導演的就一定是不好的,我們應該相信他能自導自演這部電影,自然也是用心良苦,他只是想通過不同的方式分享給觀眾他想表達的故事。

⑵ 《為你寫詩》|| 穿越不過的是時間,能夠靜止的叫回憶

看了名字就想看得電影。買票進場。從第一個鏡頭開始,以為是一場回憶。一個愛前備毀著,一個轉身。在現實與過去間穿梭,在正常與錯亂中回憶。

整部電影前面幾十分鍾看得很尷尬,中途有過那麼一瞬,想起身離場,並沒有期待這部電影有什麼打動人的地方,看得過程想了同名歌曲《為你寫詩》,等著那首熟悉的《為你寫詩》,遺憾的是,從頭到尾都沒有聽到慧備。

沒想到後面大反轉,由無厘頭變得深情。我被感動到了,少了演的痕跡,慢慢變得觸動人心。整部戲的亮點就在後面,從後面這小半段就可以看出吳克羣確實是用心在做這件事情,不像有些藝人天天搞噱頭,出緋聞,占流量!吳克羣踏踏實實做電影,即使做得確實有些差強人意,但我也願意支持他。因為電影,給了我不一樣的震撼與感悟。

故事裡抑鬱不得志的中年龍套演員陳詩傑在一次心臟病發後意外發現,只要心跳加速到160,就可以穿越,回到大學時代。陳詩傑決定利用這個機會來改寫人生的遺憾,追回如今已是國際影後的大學女神黑小甄。於是他不顧醫生叮囑,喝刺激性飲料、劇烈運動、挑戰高空跳水、高台滑雪......想盡辦法讓自己的心跳加速到160回到過去。可每每以為可以很牛逼的改變一切,卻總是更慫逼的一敗塗地。盡管遭受著黑小甄野蠻的蹂躪,情敵的摧殘,但來自未來的陳詩傑並沒有想要放棄!在一次次穿越的同時,問題也接踵而至,他發現心臟已經無法承受負荷。在瀕臨死亡的時刻,陳詩傑選擇拼盡最後的力氣為心愛的人再傻一次。

影片有笑料、有感動、有思考,我們都曾幻想過穿越回過去,改變人生的遺憾,重拾過往的美好,可如果不改變現在的自己,即使能讓時光倒流,回到過去、也不過是徒勞無功罷了,你還是原來那個你,事情不會有任何改變。

這部片子最讓人感到意外與感動的就是,打破了傳統穿越到過去,改變遺憾的完美結局,相反的,是穿越到過去,印證了現在的遺憾,用美好印證遺憾,真的太戳心了,或許就像男主說的 :「那有什麼穿越,穿越不過的是時間,能夠靜止的只有回憶……」

  01 

「只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沒能忘掉你容顏。」 大學校園里,陳世傑只看了黑小甄一眼,就再也忘不掉。

在愛情里,每個人都是傻子,我們願意為了對方付出,做出許多瘋狂甜蜜的事。這些事其實都是一首詩,一首為了愛而瘋狂的情詩。是愛情里滾嫌奮不顧身地去愛一個人的態度,「為你寫詩、為你靜止、為你做不可能的事、為你我學會彈琴寫詞、為你失去理智」 。

電影中,陳詩傑為了女神,一次次做傻事。

落魄的陳詩傑為了麻醉自己用各種辦法在夢里回到過去,嘗試跟情敵大表哥決斗迎娶夢中情人走上人生巔峰。但是任何努力換回來的都是她的GUN滾,和越推越遠。可一次又一次失敗和丟臉他也沒有放棄繼續,為了她做完任何瘋狂的事後,終於一步一步走進她的心裡。

「有的人註定是蝴蝶,而有的人註定只能是毛毛蟲,龍套永遠成不了大明星,所以我一直爭取當你生命中的主角,我不起眼,走的很慢,可是每一步都是走向你,時間從不為誰逗留,但你始終在我心底」

陳詩傑的表白,終於在黑小甄倒在舞台上,心臟病發作時迎來轉折。原來故事是假的,大表哥不是情敵,心臟病的是她。

陳詩傑為黑小甄做的最大的傻事,是愛。他為她編織了一個未來,未來的她,是影後。

黑小甄怕自己終要離開的時候身邊的人總會傷心,怕闖進心裡的他失去自己。害怕擁抱害怕親吻,病床上說:你編的故事都是用心臟病穿越回來,傻不傻。一邊用筆記本擋住哭的難以控制的自己。

梁祝的故事是悲劇,他們卻要演的不一樣。因為不知道哪一次是最後一次,所以每一次都要格外珍惜。

02 

原來不是不愛,而是愛不起。怕自己先一步離開會給對方帶來失望,以及無法癒合的傷害,所以寧可獨自默默喜歡,裝作不喜歡。

「你演的太爛了,你知道嗎?」

女神黑小甄大概就是蝴蝶,陳詩傑大概只是毛毛蟲?但是這個世界,沒有規定毛毛蟲就不能遇見蝴蝶。毛毛蟲的努力,想要被記住。毛毛蟲對蝴蝶的喜歡,終於是一次又一次被表白。這樣的傻里傻氣,真的很傻!但是看的時候,就會很自然得跟著哭和笑!

毛毛蟲怎麼了?毛毛蟲一步一步腳踏實地的走向終點。

我不起眼,也走得很慢,但每一步都走向你。

這一句是最美的詩。

我不是蝴蝶,只是一隻毛毛蟲,雖然爬得很慢,但卻一步一步靠向你。我費盡千辛萬苦走到你面前,只想說一句:「我喜歡你」

穿越不過的是時間,能夠靜止的叫時間。

來回穿越的過程里,包含了夢想、堅持,還有對愛情的瘋狂,像雨後朦朧的日光,虛幻而又溫暖。

  03 

在這些零碎的情節中,逐漸明白,原來真正得心臟病的是黑小甄。陳詩傑無數次地穿越回去,每次都以與黑小甄有關的方式進行穿越:喜歡喝的咖啡、白酒甚至起搏器。最後知道了,原來根本不是我們所謂的穿越劇,這一切都是陳詩傑為了自己愛的人書寫下的記憶;陳詩傑長處在於編劇不在於表演,黑小甄說讓別人記住的方式不止是表演一種,所以他記錄下來所有他們的一切,最終導演出一部電影。

最後,他一個人坐在電影院里,看著自己的回憶,握著錄音筆淚如雨下。

為你寫詩,為你記錄下一切,用一生的時間,用回憶讓時間靜止。

直到這時才明白所有的來龍去脈,前面的情節也完全覺得不零碎了,堪稱完美!

總有人義無反顧地陪你瘋、陪你笑、陪你哭,陪你做不可思議的事。

那個曾經肯為你 義無反顧做出任何荒唐的人還在你身邊嗎?

時間不肯為誰逗留,但你始終在我心裡。

不管是愛情,友情,還是親情,大概還是要勇敢一點吧,傻一點吧!你也不知道結局是什麼,但是總要跨出那一步!也許很多時候,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⑶ 為幫哥哥還債,供弟弟讀書,農村姑娘進城當保姆:80年代老電影

《黃山來的姑娘》是一部於1984年上映的老國產電影,第一個鏡頭是一個農村姑娘拎著一塊肉,著急忙慌地從老式樓梯上跑下來,一路趕到賣肉的櫃台,懇切地說稱少了一兩肉,鏡頭一轉,是一臉精明的女主人,用手提稱錙銖必較地驗稱著菜的斤兩。

挺戲劇化的開頭,塑造了一個農村與城市、僱主與保姆的對立,有點臉譜化的老套,以為會是個有時代印記的「階層壓迫」的故事,但是整部電影看下來,卻很驚喜,從黃山去北京做保姆的玲玲, 代表了在初步開放的80年代中,鄉村對城市的試探與融入,在見證城市飛速發展的同時,還有鄉村經濟的蘇醒與崛起。

電影至始至終,都沒有農村的實景部分,導演的設計十分巧妙,以暗寫明的春秋手法,農村的一系列變化,通過保姆玲玲的家信、以及同鄉的攀談中逐層表現。作為電影主語的「黃山」,最終定格在玲玲與城市女孩星星共同歸鄉的展望上: 「到時候農村和城市都一樣了,到處是高樓大廈、電燈電話……」

電影有個鏡頭是一段節奏強烈的音樂傳來,一個穿牛仔褲、燙卷發的「時髦」青年載著女友,騎著摩托車親親熱熱的經過,背景是紅白色的無軌電車以及自行車,玲玲很新奇地駐足觀望,眼中閃著驚訝、新鮮、好笑又難以接受的光芒。

這份復雜的情緒表達非常細致真實,從保守的農村走入繁華的城市,局促不安的同時還有一份「本份」的自知,時代更迭,城市和鄉村依舊存在難以融合的落差,放在今天,一個農村姑娘初站在摩天大樓之下,也會有這種未見過世面的無所適從。

不過電影並非在製造這種對立,而是通過玲玲的幫工生活,走入城市最為真實的煙火氣里,呈現出復雜豐富的人性,有自私市儈的小市民,有熱心相助的街坊;有知識分子的認真自律,還有老幹部家庭的平等互愛。在立體的城市影像中,展現出玲玲的自尊自愛以及人與人間流動的溫情。

玲玲一共服務過三個家庭,這三個家庭也是八十年代北京市民階層的一個縮影。 第一家齊家,家庭成員是齊母、在國外出差的齊父、哥哥大力和妹妹小娟。這家人工作於國企,居住的是帶有電梯的高層。

第二家柳家,家庭成員是產婦紅榮、嬰兒以及未曾謀露面的丈夫。這是一個典型的工人家庭,居住的是熱鬧、逼世鋒仄的胡同大院;第三家周家,老爺子是退休老幹部,老太太知名書法家,還有個高中畢業醉心考歌舞團的孫女星星,住寬敞的四合院。

三個家庭非常具有代表性,是時代的一個切面。同時玲玲在三個家庭里的境況,亦是一個慢慢融入、感受到關愛的過程。

一、第一任僱主齊家,加深了玲玲對城市的隔閡

齊母與小娟對玲玲的態度,是高高在上傲慢。齊母總是懷疑玲玲手腳不幹凈,更談不上對她人格上的尊重。中午吃飯,大力將一顆雞蛋夾給玲玲,齊母迅速地截下,並把雞蛋送入女兒小娟的碗里,說:「玲玲不愛吃雞蛋,她在鄉下早吃膩了。」體面的外表下,卻對勞動者心存鄙夷,諷刺的是如齊母這樣的人,現在仍舊存在。

小娟對玲玲頤指氣使,在玲玲放過衣服的床上噴香水,要求玲玲幫她按摩,蘆脊同時還控訴歷任保姆的「劣跡」。玲玲試穿她的馬甲,小娟讓玲玲立刻將馬甲洗了,沒好氣地說: 「農村姑娘就要有農村姑娘的樣子,不要打扮。」

盡管僱主對玲玲百般刁難,但為了掙錢她消化了這份委屈。直到有一回小娟的毛衣「丟了」,齊母一口咬定是玲玲偷的,將她的行李翻了個底朝天。後來發現是落在單位了,齊母叮囑小娟不要告訴玲玲。

純朴又倔強的玲玲花了快一個月工資買了件新毛衣給小娟,說自己洗的丟了她需要負責,但她毅然決定辭職,就在她出門的時候,聽到小娟腹痛難耐痛苦地在床上呻吟,這個善良的姑娘二話不說,背起小娟就往醫院趕去,幸虧送治及時,小娟才脫離了危險。

手術後的小娟滿心愧疚,坦白她的毛衣沒有丟,讓玲玲不要走,玲玲第一次體會到城裡人對她的真誠,還有工作帶給她的被需要感,但之前的誣賴觸碰到她的底線,她答應等小娟康復再走。

作為80年代從農村走入城市務工的保姆,在當時人口流動尚未解凍的背景下,不啻於是第一批出來闖盪的冒險者。城裡人與農村人其實都在相互的想像壁壘中,互相都給對方貼了標簽。

玲玲搜嘩晌這樣的人,正是將兩個不相交的對立面相互融合的存在。齊家母女印證了玲玲想像中城市人的不近人情,而她們亦先入為主地給玲玲貼上缺乏教養的標簽, 玲玲與第一個家庭的磨合,其實也是農村與城市的磨合,玲玲與小娟的和解,穿透的是城市第一層堅硬的外殼:偏見。

二、第二任僱主柳家,是玲玲對城市多面的認知

紅榮條件並不寬裕,住在胡同大院一個小間里,丈夫工作未歸,她咬牙請了玲玲來照顧月子。紅榮和丈夫都是工人,平時都喜歡文學,因志趣相投而結合。丈夫的文章被一家雜志社青睞,聘請他去工作。從車間工人到雜志編輯,紅榮很為丈夫自豪,和玲玲說起「柳大哥」,一臉幸福溢於言表。

為了省錢,整個月子里,紅榮就吃了一隻雞,還捨不得地說「等柳大哥回來一起吃」,玲玲實在看不下,將雞燉了「強硬」地讓她喝湯。

轉眼孩子滿月,丈夫仍未歸,還斷了生活費,捉襟見肘的紅榮已付不起玲玲的保姆費,心事重重地去找丈夫。深夜歸來,紅榮看玲玲和衣等睡著,替玲玲脫了鞋蓋上被子。她將細心珍藏的定情手帕燒了,伏在書桌上低聲啜泣。

玲玲明白了紅榮的處境,介紹她來工作的同鄉大媽給她另找了戶人家,正好玲玲家裡催促要錢,那戶人家出錢比紅榮高了近一倍,但善良的玲玲不願離開拮據困難的紅榮,情願在休息日再去做一份工賺錢。

紅榮知道了玲玲家裡缺錢,讓玲玲另找工作,她將自己的毛衣送給玲玲,感激她這段時間的照顧,兩個互相心疼的女人相擁而泣。 繁華摩登的北京城,有許多像紅榮一樣艱難生存的底層群體,城市並非遙不可及的盛氣凌人,它有落定到地面的煙火氣,有悲歡離合、有人生疾苦。

最令人感動的,是紅榮背著孩子上班後,本就缺錢的玲玲買下一隻雞燉好在爐子上才離去。紅榮下班看著那鍋雞湯,溫暖到淚流滿面。 紅榮的溫柔隱忍,玲玲的情深意重,有著那個年代的人特有的「傻氣」,胡同里街坊鄰居們的互助互愛,也讓人看到冰冷的城市表象下,沉澱在市井生活里的「中國式的溫情」。

三、第三任僱主周家,帶給玲玲精神層面的升華

周爺爺是離休老幹部,曾為祖國浴血奮戰過的那一代人。他與周奶奶都有著知識份子經歲月積淀的溫和內斂。對玲玲也像待晚輩一般疼愛。孫女星星是一個典型的追逐夢想的城市青年,對愛情、事業都有自己清晰的規劃與追求,與第一個家庭物質虛榮的小娟形成鮮明對比。

在周家,玲玲感受到家人般的平等關愛,周奶奶每日教玲玲寫毛筆字,對她嚴格要求。周爺爺從黃山 旅遊 回來,特地給玲玲帶來家鄉的零食。星星藝考前,一直要求爺爺利用關系幫她打通門路,可能一個電話就能改變孫女的命運,但這個有原則性的老人,反對一切走後門行為,教育星星要通過自己的能力贏取未來。

但因為別人走了關系,星星最終未能如願。家庭教育的熏陶養成了星星積極的心態,她很快調整情緒,答應居委會的聘請,成為國營飯店的經理,將生意經營的風生水起。 星星身上有80年代青年特有的朝氣與熱忱,有理想有情懷有拼勁。

玲玲在周家耳濡目染,不僅在文化素養上有所進步,精進了廚藝,更開拓了思維與眼界,隨著哥哥戒賭經營養殖場盈利後,她在北京的工作不再成為家庭經濟的主要供給時,玲玲也開始思量自己的人生規劃……

安徽是八九十年代出了名的保姆之鄉,尤其是無為盛產保姆,這也和 歷史 原因不可分割。當時有很多如玲玲一樣的農村女孩融入城市,不乏有被僱主關照,重新獲得教育機會,徹底改寫人生的人。不過電影旨在表達玲玲的回歸,並非是消極層面的城鄉二元對立,而是通過新時代風貌的洗禮,重塑獨立人格,為建設鄉村經濟添磚加瓦,在理想與拼搏之下,城市與鄉村都是平等的。

相較電影的敘事脈絡,個人覺得更為珍貴的是富含時代特性的影像 ,將時間定格,讓我們得以看到三十多年前的北京所特有的城市和人文風貌。 老北京流動的街景,各個階層居住的建築特色,帶有時代印記的生活氣息,故宮、北海、長城,地鐵車站、公車立交、鍾樓大院……沒有經歷過八十年代的觀眾,也可以具像感受到那跨過時間縱度的熱氣騰騰、朝氣蓬勃。

個人對於八十年代的了解來自於文學作品,感覺那是個美好又理想的時代。方興未艾、百家爭鳴,是中國現代化進程中承前啟後的一個關鍵過渡。近現代比較有影響力的作家,大多崛起於八十年代,詩歌與文學甚至是屬於大眾的,而不是現在的曲高和寡。比如劇中紅榮的丈夫,就是一個因為熱愛文學而被雜志社發掘的工人, 感嘆80年代雖然物質並不豐富,但理想是有滾燙的去處和回應的。

電影純凈舒緩的節奏,鏡頭平實,並沒有什麼炫技的拍攝手法,但卻有打動人心的力量。身為保姆的玲玲,並不恥於自己的職業性質,而是自尊自愛,不卑不亢地對待工作。大媽對同鄉玲玲事無巨細的幫助與照顧,玲玲哥哥創業缺錢,同做保姆的小姐妹雖沒什麼錢卻慷慨解囊。

像大力、星星這樣的有志青年,有堅定的精神追求,律己律人,那種積極向上是心中有火、眼裡有光。胡同大院里的人共賞一盆菊花,紅榮熱心的鄰居們,主動幫她照顧孩子。老幹部周爺爺清廉守正,周奶奶這樣的老藝術家謙順平和。 知識備受尊重、人情高於利益,精神比物質充足,難怪這樣的80年代會被幾代經歷過的人集體懷念。

影片的結尾有些刻意的理想化,玲玲哥哥從沉迷賭博到踏實創業,也是從側面反映自改革開放後,農村青年在精神方面從混沌到覺醒的過程,亦是傳統農村 社會 結構與經濟結構奮進中的嬗變。鄉村經濟的發展,讓玲玲這樣走出去的農村人又走回來,鎮上開了第一家飯店,「見過世面」的玲玲被邀請回去做廚師。星星陪玲玲踏上歸鄉的火車,她將目光瞄準鄉村更便宜、綠色的菜蔬肉禽,准備與玲玲合作貨源。

星星與玲玲這兩個分別來自城市與農村的女孩,代表了年輕的女性群體,她們亦在時代的紅利中受益,自強自立,擁有屬於自己的人生追尋與價值實現。衡量一個 社會 的文明進步,就是自女性從經濟至精神上的完全獨立。從這一點來看,《黃山來的姑娘》是對時代的一曲誠摯謳歌。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對於未來的展望與想像,現在基本都實現了。星星提到以後農村人富裕了會到城裡 旅遊 ,甚至走出國門,中國最早的出境游是1983年,不過短短三十多載,理想早已照進現實。1984年,上海才有私人電話安裝,1988年第一條高速「滬嘉高速」始建成通行……

我們現在輕易擁有的一切,都歷經過過於宏大的驚心動魄,時代所經歷的,遠比我們所想像的更多。

突然想到狄更斯在《雙城記》里所寫的一句:「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當我們突然開始懷念逝去的年代時,就意味著我們已經在失去一些珍貴的東西,比如 《黃山來的姑娘》中,一個小保姆帶給我的質朴與 淳真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