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全集 » 硫磺島戰役電影完整版
擴展閱讀
趙鑫老師的電影 2025-08-29 21:05:59
九歌中文電影完整版 2025-08-29 21:03:41

硫磺島戰役電影完整版

發布時間: 2022-05-18 07:27:30

1. 有關硫磺島戰役的電影有那些

主要有三部:《燃燒的太平洋群島》(其中一部分)、《父輩的旗幟》、《硫磺島來信》。

PS:樓上所說的《細細的紅線》講述的是瓜島戰役,而非硫磺島。

2. 父輩的旗幟高清完整版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9WyTDSusSkhZgjh_Liaw

提取碼:g5es

《父輩的旗幟》是由美國夢工廠電影發行公司出品,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執導,斯蒂芬·斯皮爾伯格監制的戰爭電影,改編自詹姆斯·布拉得利和朗·鮑威斯撰寫的同名暢銷書。影片講述代表硫磺島戰役的知名攝影作品《美軍士兵在硫磺島豎起國旗》的背景始末。

1945年2月,硫磺島戰役,美國海軍第五師開始試圖佔領高地,膠著到第五天,美軍嚴重死傷,而日方也被迫撤退到島嶼的岩洞中。為了帶給士兵們希望,一天清晨,第五師收到了插旗指令。海軍士兵約翰·布拉德利(萊恩·菲利普飾)與戰友艾拉·海耶斯(亞當·比奇飾)、雷內·加儂(傑西·布拉德福德飾)以及另三位戰友共同沖上硫磺島的制高點蘇利班奇峰,並且六人合力將一面美國國旗插了上去。那一刻,美聯社戰地記者喬·羅森塔爾將六名士兵奮勇舉旗的場景拍攝下來,並將照片發回國內,18個小時後照片傳到紐約,大大鼓舞了美國士兵的士氣,最終為取得整個戰爭的勝利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從此,這六名士兵成為了舉國英雄。

3. 有關硫磺島戰役的電影。

《浴血硫磺島》and《硫磺島家書》。這兩部吧。
我還知道一個游戲來著,就叫硫磺島戰役。
望採納。

4. 關於硫磺島戰役的電影

1、硫磺島的來信

《硫磺島家書》由夢工廠出品的歷史戰爭片。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執導,渡邊謙、二宮和也、伊原剛志等人主演。該片講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尾聲,栗林忠道中將指揮日軍堅守在硫磺島與美軍進行一場沒有勝算的戰役。

戰役結束前,栗林寫下了他最後的家書。該片榮獲第64屆金球獎年最佳外語片獎、第7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音效獎等。

2、父輩的旗幟

《父輩的旗幟》是由美國夢工廠電影發行公司出品,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執導,斯蒂芬·斯皮爾伯格監制的戰爭電影,改編自詹姆斯·布拉得利和朗·鮑威斯撰寫的同名暢銷書。影片講述代表硫磺島戰役的知名攝影作品《美軍士兵在硫磺島豎起國旗》的背景始末。

3、風語戰士

風語者》是華裔導演吳宇森於2000年執導拍攝的一部動作戰爭電影,由美國演員尼古拉斯·凱奇等擔綱主演。影片講述了海軍軍官喬奉命保護納瓦霍族的密碼員亞當,不過在必要情況下(如果亞當被日本人活捉),為了保護密碼情報不被泄漏,那麼喬可以開槍打死亞當,在兩人的不斷碰撞中發展,由齟齬爭斗到生死與共。

4、細細的紅線

《細細的紅線》根據美國作家詹姆斯·瓊斯的同名小說改編,由泰倫斯·馬力克執導,西恩·潘、伊萊亞斯·科泰斯、詹姆斯·卡維澤、本·卓別林、尼克·諾特、艾德里安·布洛迪等主演的戰爭電影。

該片講述在1942年到1943年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期間一個名為「查理斯火炮連」的戰爭故事,於1999年1月15日在美國上映。

5、硫磺島浴血戰

1944年6月,聯軍在諾曼第成功登陸,成為聯軍戰勝的轉折點,美軍得以將戰力轉向太平洋,六月登陸塞班島,七月登陸關島,麥克阿瑟將軍隨即又第二度踏上菲律賓國土。

日本死守硫磺島,軍力約兩萬一千人,美軍共出動三個師團75000人,艦船495艘,其他尚有驅逐艦,航空母艦等155艘,全力攻擊硫磺島。本紀錄片為美軍第三司令部攝影隊冒死拍攝完成,為當今世上僅存,最忠實紀錄第二次世界大戰,「血戰硫磺島」之唯一史料!

5. 硫磺島海戰

1945年1月25日,哈爾西海軍上將指揮的美國第三艦隊完成了支援麥克阿瑟的西南太平洋部隊攻入菲律賓主要島嶼之後,便回到尤里蒂環礁湖錨地,按照輪流指揮計劃,把艦隊交給斯普魯恩斯海軍上將。

第三艦隊回到尤里蒂之後,中太平洋和西南太平洋部隊的進軍路線又分開為兩路,麥克阿瑟計劃南進,攻打菲律賓群島的其餘部分和荷屬東印度;借給第七艦隊的大多數艦艇又重新歸尼米茲指揮。

新近提升為海軍五星上將的尼米茲把前進指揮部從珍珠港遷到關島,根據參謀長聯席會議的指示,准備佔領硫磺島和琉球群島中的沖繩。他統率的中太平洋部隊重新恢復美國第五艦隊的番號,仍由斯普魯恩斯海軍上將直接指揮。第五艦隊的主力——快速航空母艦突擊隊也恢復原來的番號為第五十八突擊隊,還歸馬克·米徹爾海軍中將指揮。此外,第五艦隊還統轄兩支兩棲作戰部隊以及太平洋海軍陸戰隊。

1945年2月16日,美國第五艦隊兵分兩路:斯普魯恩斯和米徹爾親自指揮第五十八快速航空艦突擊隊,開赴東京附近,派出飛機,對日本本土進行空襲。由於天氣不佳,兩天的轟炸收效不大,但卻把日本人的注意力從硫磺島吸引開了。第五艦隊的另一支支援部隊(6艘戰列艦和5艘巡洋艦和若干護衛航空母艦等),也在2月16日這一天開始轟擊硫磺島。

硫磺島是小笠原群島的中心島嶼,東西長約8公里,南北寬約4公里,經常噴出硫磺氣,地熱很高,洞穴里的溫度高達48℃。硫磺島的地形很利於防守:東北部是熔岩高地,南端有座海拔550英尺的死火山——摺缽山。日軍把炮位集中在該島兩邊的制高點上,居高臨下,控制著四面的海灘。此外,日軍還在高地上修築了四百多個地堡和火力點,有坑道貫通其間。硫磺島地處東京和塞班島之間,距兩地各為1200公里。島上有飛機場兩個(這時正在修建第三個),是日本與馬里亞納群島空中聯系的唯一中繼基地。盟軍一旦佔有硫磺島,陸基飛機即可直接襲擊日本本土。由於戰略地位重要,日軍竟派出23000人(其中海軍部隊7500人)防守該島。栗林中將利用長期構築的縱深坑道工事,准備作持久戰。

美國艦隊把事先偵察清楚的目標都在地圖上標明了,每摧毀一個就劃去一個,新發現的目標就加到控制圖上。美軍開始炮擊之後,日軍馬上還火,但重型海岸炮卻保持沉默,以免暴露目標。17日上午10時左右,當12艘步兵登陸炮艇掩護水下破壞小組進抵東海岸時,日軍以為登陸開始了,這時重型海岸炮開始射擊,打壞了9艘炮艇,打傷了3艘。於是美國戰列艦便對准新的目標猛烈射擊。艦基飛機在確定敵軍炮位和投擲凝固汽油彈燒毀障礙物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第五十八突擊隊在空襲東京之後,也加入了對硫磺島的炮擊。同時,地面攻擊部隊也來到了。2月19日,盟軍開始登陸。特納海軍中將親自指揮兩棲支援部隊。炮艦由慢射改為速射,以便把日軍趕入地下。第五十八突擊隊派出一百多架飛機在島上盤旋,發射火箭和進行機槍掃射,投擲普通炸彈和凝固汽油彈。一時間,塵土飛揚,煙雲蔽日。約近五百艘登陸艇把海軍陸戰隊第四和第五師的八個營的戰士運到海濱。上午8時30分,第一批登陸部隊乘坐68輛兩棲裝甲車,駛向海灘。海軍立即給予相應的炮火支援,同時,五十多艘步兵登陸炮艇也向前提供近距離的支援。但因海岸陡峭,美軍戰士逐級攀登,傷亡很大。2月19日這一天,有三萬名陸戰隊員上了岸,但傷亡2400多人。後來,陸戰隊第三師也上岸參戰。

美軍分左、中、右三路進軍。2月20日,中路陸戰隊員事下了第一號機場;右路戰士向東北高地推進;左路開始進攻摺缽山。2月23日早晨,美軍包圍了這座火山,巡邏隊沖上山頂,升起一幅美國國旗。到中午,他們又升起一幅更大的美國國旗,並由攝影記者喬·羅森塔爾拍下了照片。

在硫磺島戰役中,海軍的支援艦艇發射炮彈近30萬發,約14000噸。艦基空軍的支援也有顯著的效果。雖然如此,島上許多防禦堅強的據點,還是由步兵在坦克的近距離支持下,一個一個地摧毀的。

美軍本來計劃五天拿下硫磺島,但結果整整打了一個月的硬仗。3月26日,美軍宣布佔領硫磺島,但在這前一天,即25日,隱藏的日軍還跑出洞穴進行最後一次進攻。結果,除200人被俘外,島上日軍全被擊斃。這次戰役中,進攻部隊的傷亡超過了守軍:美國陸海軍將士負傷19000人,陣亡約7000人。此外,巨型航空母艦薩拉托加號受重傷,護衛航空母艦俾士麥海號被擊沉。

6. 今年美國拍的一部關於硫磺島戰役的電影叫什麼

《父輩的旗幟》
這是根據一張真實的戰地照片引發的回憶錄改變而成的電影(照片地址如下:http://fun.china.com/zh_cn/movie/news/205/20060803/images/13513490_2006080311251991618200.jpg),當時美軍攻打硫黃島,代價慘重,當時一名記者拍下了這張照片,事實上插上國旗的時候美軍並未完全奪取硫黃島,而這張照片也並未引起人們的太大注意,並且這張照片中的好幾名士兵都在接下來的戰役中喪生。80年代的時候其中一人的兒子偶爾翻出了這張發黃的舊相片,於是由此開始采訪當時與父親一起參戰的老兵,並據此寫出回憶錄。
具體影片上映日期參考如下:

http://www.mov8.com/movie/show.asp?id=2351
片 名:父輩的旗幟 / 英文:Flags of Our Fathers
◆ 制 片:克林特·伊斯特伍德(Clint Eastwood)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Steven Spielberg)
◆ 導 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Clint Eastwood)
◆ 主 演:瑞安·菲利普(Ryan Phillippe) Adam Beach Jesse Bradford Jamie Bell Ben Walker
◆ 類 型:劇情(Drama) 戰爭(War)

◆ 國家地區:美國 ◆ 語 言:English
◆ 發行公司:夢工廠(DreamWorks) ◆ 首映日期:2006年10月20日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繼《神秘河》《百萬美元寶貝》之後再執導演筒,根據詹姆斯·柏若德里的回憶錄《父輩的旗幟:硫磺島戰役的英雄們》改編,講述二戰期間太平洋戰場上硫磺島戰役的故事。

7. 有一部電影是講美軍剛佔領日本時的情況的 是什麼題目

如果我沒猜錯的話,您想要的答案應該是硫磺島戰役。強烈推薦你去看一下,經典戰爭紀實影片。看完之後你會了解,並不是只有中國軍隊在二戰時期是那麼的勇猛,日本軍隊在這場戰爭中所表現的英勇斗爭也是本片的一大看點,希望你看完後可以得到啟示,了解真正的歷史。
硫磺島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中日本與美國間爆發的一場戰役,自1945年2月19日戰斗至3月26日。硫磺島戰役是太平洋戰爭中最激烈的戰斗之一,其間日本堅守硫磺島,但美軍最終還是將其攻破。戰役中美軍共犧牲6821人,而日本的23388名士兵之中除了1083人被俘之外,其餘全部陣亡。隨後美軍將該島建設為供戰斗機起飛的機場,為B-29超級堡壘轟炸機護航,大幅提升了對日本政治和工業核心的東京進行戰略轟炸之效率。
硫磺島,不僅使美軍獲得了轟炸日本本土的重要基地,還打開了直接攻擊日本本土的通道。
而美軍在硫磺島的慘重傷亡,也使美軍的高層意識到如果進攻日本本土,一定會遇到比在硫磺島更頑強的抵抗,美軍的傷亡將會更慘重,因此,日後美國對日本使用原子彈,很大程度上是出於擔心在日本本土登陸將會遭到硫磺島那樣的巨大傷亡。

8. 電影硫磺島的來信只有一個倖存者。真實的戰役詳情傷亡人數指揮官是誰

‍

硫磺島戰役



硫磺島戰役(1945年2月16日到3月26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軍和美軍為爭奪硫磺島 (Iwo Jima)進行的一次激戰,雙方傷亡慘重,其中23,000名固守硫磺島的日軍里,只有1083人生還。美軍則有6821人死亡,19,189人負傷。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太平洋戰場上最激烈的一場戰斗。美軍士兵在該島折缽山上插入國旗的照片在美國廣為印行,成為繪畫、雕塑和郵票的圖案。

2戰前准備

硫磺島戰役中美軍作戰全過程示意圖

1944年10月初,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部的參謀人員就將進攻硫磺島的計劃制定出來,參加作戰的地面部隊為第5兩棲軍,下轄海軍陸戰隊第3、4、5師,共約6萬人,由霍蘭史密斯中將指揮;登陸編隊和支援編隊,由凱利特納中將指揮;米切爾中將指揮的第58特混編隊負責海空掩護;所有參戰登陸艦艇約500艘,軍艦約400艘,飛機約2000架,由第五艦隊司令斯普魯恩斯上將統一指揮。

由於參戰部隊中相當部分正在支援對呂宋島的登陸作戰,硫磺島戰役只得等呂宋島戰役結束後的1945年1月才能開始,又因為呂宋島戰役進展緩慢,結束的日期從計劃的1944年12月20日推遲到了1945年1月9日,尼米茲再將硫磺島的作戰推遲到1945年2月中旬。

在1944年前,日軍僅僅把硫磺島作為太平洋中部與南部的航空中繼基地,只部署了海軍守備部隊1500餘人和飛機20架。1944年馬里亞納群島失守後,硫磺島的重要性日趨明顯,日軍才開始大力加強其防禦力量,1944年3月下旬將4000餘陸軍部隊送上島;5月將硫磺島的陸軍部隊整編為第109師團,由栗林忠道中將任師團長,並在島上配備了120、155毫米岸炮、100毫米高射炮和雙聯裝25毫米高射炮;7月海軍第27航空戰隊也調至島上。截止1945年2月,日軍在島上陸軍約1.5萬餘人,海軍約7000餘人,共約2.3萬人,飛機30餘架,由栗林統一指揮。日軍在島上的中部高地和元山地區各建有一個機場,分別叫做千島機場和元山機場,也叫一號機場和二號機場,並在二號機場以北建造第三個機場。由於美軍迅速攻佔了馬里亞納群島,原計劃運往馬里亞納群島的人員、裝備和物資都被就近轉用於硫磺島,盡管美軍組織飛機、潛艇全力出擊,企圖切斷硫磺島的增援和補給,但日軍以父島為中轉站,採取小艇駁運的方式,因此美軍的封鎖效果並不理想。

硫磺島日軍總指揮官栗林忠道

由於日軍的海空軍主力在菲律賓戰役中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已無力為硫磺島提供海空支援,硫磺島的抗登陸作戰是要在幾乎沒有海空支援的情況下進行。栗林是出色的職業軍人,曾擔任過天皇警衛部隊的指揮官,他意識到面對美軍絕對海空優勢,灘頭作戰難以奏效,主張憑借折缽山和元山山地的有利地形,依託堅固的工事,實施縱深防禦。但海軍守備部隊仍堅持殲敵於灘頭,最後栗林做出了折衷的方案,以縱深防禦為主,灘頭防禦為輔,海軍守備部隊沿海灘構築永備發射點和堅固支撐點,進行前沿防禦;陸軍主力則集中在折缽山和元山地區,實施縱深防禦。

栗林忠道決心將硫磺島建成堅固的要塞,以折缽山為核心陣地,以兩個機場為主要防禦地帶,在適宜登陸的東西海灘則是以永備發射點和堅固支撐點為骨乾的防禦陣地,日軍的防禦工事多以地下坑道陣地為主,混凝土工事與天然岩洞有機結合,並有交通壕相互連接。炮兵陣地也大都建成半地下式,盡管犧牲了射界,卻大大提高了在猛烈轟擊下生存能力。火炮和通訊網路都受到良好保護,折缽山幾乎被掏空,築有的坑道達九層之多!針對美軍的作戰特點,栗林在海灘縱深埋設了大量地雷,機槍、迫擊炮、反坦克炮構成綿密火力網,所有武器的配置與射擊目標都進行過精確計算,既能隱蔽自己,又能最大限度殺傷敵軍。唯一不足的是,原計劃元山地區將修築的坑道工事有28公里長,由於時間不夠,當美軍發動進攻時只完成了70%,約18公里,而且折缽山與元山之間也沒有坑道連接。

一改日軍在戰爭初期的死拼戰術,規定了近距射擊、分兵機動防禦、誘伏等戰術,還嚴禁自殺沖鋒,號召每一個士兵至少要殺死十個美軍。栗林的這些苦心經營,確實給美軍造成了巨大的困難,使硫磺島之戰成為太平洋上最殘酷、艱巨的登陸戰役。

3

日軍傷亡

硫磺島戰役,日軍守備部隊陣亡22305人,被俘1083人,共計23388人。日軍其他損失為飛機90餘架,潛艇三艘。

美軍傷亡

美軍從1945年2月19日至1945年3月26日,陣亡6821人(其中陸戰隊陣亡5324人),傷21865人,傷亡共計28686人。

傷亡對比

美日雙方傷亡比為1.23:1。

傷亡分析

美軍登陸部隊傷亡人數占總人數的30%,陸戰三師的戰斗部隊傷亡60%,而陸戰四師、五師戰斗部隊的傷亡更是高達75%,第五兩棲軍幾乎失去了戰鬥力。此次戰役中,海軍陸戰隊的傷亡之高也是其在太平洋戰爭中絕無僅有的,戰後,尼米茲對參加過硫磺島戰役的陸戰隊員給予了高度的贊揚:「在硫磺島作戰的美國人,非凡的勇敢是他們共同的特點!」

美軍還有一艘護航航母被擊沉,航母、登陸兵運輸艦、快速運輸艦、中型登陸艦、掃雷艦、運輸船各一艘、坦克登陸艦兩艘被擊傷。

美軍為攻佔硫磺島所付出的人員傷亡比日軍還多,這是太平洋戰爭中,登陸一方的傷亡超過抗登陸方的唯一戰例,日軍在失去海空支援,又沒有增援補給的情況下,以地面部隊憑借堅固而隱蔽的工事,採取正確的戰術,進行了頑強的抵抗,使美軍原計劃五天攻佔的彈丸小島,足足打了三十六天,並付出了慘重的人員傷亡。美軍在此次作戰中唯一閃光之處就是艦炮支援比較得力,共發射各種口徑炮彈30餘萬,計1.4萬噸,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有力支援了登陸部隊的作戰。

但美軍的巨大代價很快就得到回報,當美軍登陸後,工兵部隊就上島搶修擴建機場,至1945年4月20日,上島的工兵部隊已有7600人,將一號機場跑道擴建為3000米,二號機場的跑道擴建為2100米,不僅進駐了戰斗機部隊,還成為美軍B-29轟炸機的應急備降機場。美軍戰斗機部隊進駐硫磺島後,其作戰半徑就覆蓋了日本本土,能有效掩護轟炸機對日本本土的戰略轟炸,使對日轟炸愈加頻繁和激烈,並將轟炸效果提高了一倍以上,大大加速了日本的崩潰。硫磺島上應急備降場至戰爭結束,累計共有2.4萬架次受傷或耗盡燃料的B—29在此緊急降落,從而挽救了這些飛機上2.7萬名空勤人員。

http://ke..com/link?url=

‍

9. 反映二戰硫磺島戰役美國太平洋海戰的電影有哪些

硫磺島的來信 Letters from Iwo Jima (2006)
導演: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主演: 渡邊謙 / 二宮和也 / 加瀨亮 / 中村獅童 / 伊原剛志
類型: 劇情 / 歷史 / 戰爭
語言: 英語 / 日語
上映日期: 2006-12-09

父輩的旗幟 Flags of Our Fathers (2006)
主演: 瑞恩·菲利普 / 傑西·布拉德福特 / 亞當·比奇 / 巴里·佩珀 / 傑米·貝爾

類型: 劇情 / 動作 / 歷史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2006-10-20

10. 《硫磺島家書》一部日本戰爭片電影,看完為啥內心悲涼無法痛恨

有寫,日軍士兵普遍有個好習慣,就是寫日記。 結果這些東西在戰斗中被美軍繳獲後,不但可以獲取很多軍事機密,還成為戰後追溯戰爭罪行的鐵證。家書也一樣,很多日本兵寫,其實戰爭前期和中期,這些家書還能按期送回國內,但後期美軍封鎖了海上和空中,這些家書大部分都只能留在戰地上,被戰火焚毀了。

硫磺島家書是反戰電影,只是告訴你,戰爭中的士兵,多數都是普通平民,真正的罪犯不是他們。脫下軍服,他們和我們是差不多的。
至於凄涼和勇敢,看你站在誰的立場上看了。如果你是中國人和美國人,日軍越勇敢,越凄涼,你的同胞就死得越多。 就是站在幾十年後,用第三者的眼光去看,那也只是電影的文藝效果。因為你要是看美國的二戰電影,同樣也會覺得美國士兵很英勇,很豪氣,很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