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危城》觀後感及故事改編
《 危城 》 影評
不知道是導演力所不逮還是出於票房考慮,看完影片後總感覺如果好好拍這可以是一部好電影。
看了這么幾年的電影,中國的導演們拍出來的電影總是讓觀眾感到尷尬。人設改變得莫名其妙,劇情推進只是為了自圓其說。我覺得電影最起碼的是要講好一個故事,而講好一個故事就要讓這個故事自然而然的發生。電影世界裡的規則設定好之後你就不能因為自己是編劇或者導演而強行改變,好比設定是個科技世界你就不能讓電影人物飛來飛去,武俠世界你就不能讓豬腳毀天滅地死而復生,同一個人物不能讓他的武力值忽高忽低,武力值的改變要有合理的理由。電影人物的性格設定好之後,他們會講什麼話會做什麼動作,就要按這個設定來,不能因為自己講故事的技巧太愚蠢而強行讓一個壞人在聖母一陣嘴炮之後幡然醒悟,不能讓一個聰明絕頂心狠手辣的反派在捉到豬腳之後啰嗦半天被反殺。
編劇和導演不是在編故事,實在講故事。世界規則設定好,人物性格設定好之後,讓故事自然發生。
回到《危城》,如果讓我來講這個故事:
首先世界設定,這是個低武的科技世界,人可以騰躍但不能夠飛來飛去,武力值高的人可以以一敵五十,但打不過子彈。
背景設定,民國初年北洋軍閥混戰,大致分為南北兩派,北方以曹錕為首。
人物設定,豬腳我會選彭於晏飾演的馬鋒,少年鏢局學武,正直又顯莽撞,在一次護鏢活動中因看不慣所護送的官員搶人錢財淫人妻女,私自放走受害女又教訓了官員一頓,連累鏢局被官員報復,師父氣死,師兄弟流離失所。面對正義和強權,深感自己的脆弱,也為自己的行為感到十分愧疚,在被報復時幸得師兄張義掩護得以逃脫,從此浪跡天涯。
師兄張義,有責任心,在鏢局被報復之後憤慨好人沒有好報,發誓要得到權勢庇佑自己身邊的人,選擇加入曹錕軍閥集團以追求權勢,為虎作倀,但本質善良,心裡備受煎熬。
楊克難,正義感強,三代守護普城,熱愛這片土地希望守護它的和平,待人真誠,為人固執。
曹少帥,洞悉人心,幼年善良懦弱,為其父所不喜,在其父的高壓黑暗教育下成長,視人命如草芥,殘忍變態,好大喜功,但又極度厭惡自己,偶爾會恐懼害怕。
白玲,有職業操守的老師,正直善良,有點倔強。周素素,賢妻良母,俠女風范。
其餘的角色我又沒真准備寫劇本就懶得寫設定了。
故事開頭五分鍾:曹軍勢大,南下搶奪地盤,曹少帥率軍攻打石城,因石城百姓抵抗,下令屠城三日。曹少帥入城時路過學校不喜學生念書聲,向學校開槍打死一個學生(可以穿插其少時讀書,被其父毒打的回憶),下令衛隊殺光學校所有人,學校的校長一個老派知識分子願意用全副生家和自己的生命求其放走學生,張義想起了自己師父當年,有所感觸,謊稱大帥來電騙走曹少帥,私自放走了白玲和部分學生。這個時候鏡頭要把曹軍的殘忍全部拍出來。
白玲逃出城後,選擇先去不遠處的普城投靠自己表哥楊克難,然後再想辦法送學生們去省城投靠他們的親戚。在半路的酒店,白玲和學生已經一天沒吃東西,由於身上沒多少錢,一群人只叫了一碗面和幾個饅頭,大家你推我讓。白玲把自己的饅頭送去給了進門時看見的因衣衫襤褸而被店家當作難民不被接待的馬鋒。而後進來一群土匪過來打劫,一整混亂之後,白玲捨身護住學生眼看就要被侮辱,馬鋒出手相助,打跑土匪。白玲想要馬鋒護送她們去省城,馬鋒說天下可憐人太多他幫不過來也不願意幫。
鏡頭來到普城,要交代普城的安寧祥和,百姓的熱情好客(塑造美好事物,引起觀眾同理心)。
鏡頭一轉,土匪來襲,原本普城的駐軍調去打戰,楊克難率民團抵抗,大發神威擊敗土匪,這時城中楊大戶出現解釋是其新請來的護院。陸續有難民來到普城,第二天楊克難見到白玲一行人,聽其敘說曹軍暴行心裡十分擔心,安排白玲住下並稱過幾日派人護送白玲一行去省城。這時馬鋒也來到普城,楊克難懷疑馬鋒是曹軍探子,對其進行試探,兩人一番比試馬鋒被拿下,白玲也出來解釋楊克難不願相信。
曹少帥不準隨從跟隨,孤身一人來到普城,晚上投宿時被白玲認出。同時土匪在楊克難民團的飯食里下葯,原來是早就搭上曹少帥手下的線,想要拿下普城獻給曹軍做進身之階。土匪露出真面目,楊克難等人卻沒有被迷倒,原來馬鋒在酒店已經知曉土匪一行的目的(前情應在土匪酒店打劫言行中有所表露),早已將葯掉包,這時楊克難明白馬鋒是清白的,一陣混戰拿下土匪,馬鋒表示要走。曹少帥知道白玲認出自己,且以為土匪已經控制普城,拿出槍恐嚇客棧老闆讓其選擇殺掉學生還是老闆自己的小孩,老闆無奈選擇殺掉學生,白玲奮起反抗被曹少帥殺死,同時將老闆也開槍打死。這時楊克難馬鋒聞聲趕來,制服了曹少帥。
我不想寫了怎麼辦?
有心情了再來填坑。
❷ 《危城》曹少璘原型是誰
曹少璘,實際上是曹鍈,這位1873年至1927年活躍的人物,字子鎮,是著名軍閥曹錕的七弟,他在天津武備學堂受過教育。他的職務包括薊榆鎮守使、第四混成旅旅長以及直軍第二十六師臘棚師長等,然而,他的知名度在那個時代更多歸功於他的兄長曹錕,曹錕曾參與甲午戰爭,以其英勇善戰為人所知。近期,電影《危城》成為了民國武俠片中的佳作,這部大片以其強大的製作實力、大投資、壯觀的動作場面和深刻的故事內容而備受矚目。
《危城》的劇情設定在一個虛構的民國軍閥時代背景,主角是一位江湖游俠,他途經普城時,目睹了軍閥少帥的暴行,無辜者遭殃。當地保一方堅守公正,決心揭露真相,軍閥則揚言若不交出少帥,將屠城,普城百姓面臨生死抉擇。在這一危機四伏的時刻,是選擇屈服保命,還是挺身而出捍衛公道與正義,影片中的每個人物都面臨著艱難的抉擇。
❸ 直奉大戰的電影內容介紹
1924年5月7日,馮將軍在南苑兵營舉行閱兵式,曹錕、吳佩孚等人坐在閱兵台上。馮玉祥命鹿鍾麟率部操練大刀,以發泄上司對本部剋扣糧餉的不滿,並以日軍為假設敵,提醒人們勿忘國恥。曹錕只好在馮玉祥遞過的請發槍械的呈文上蓋上大印。吳佩孚提醒曹錕,馮玉祥桀驁不馴,應多加防範。曹錕則認為安撫為上,並欲將小女許給喪偶的馮玉祥。馮玉祥用苛刻的條件回絕了曹錕,而後娶李德全為妻。孫中山派來特使徐謙與馮玉祥聯絡。徐謙走後,馮玉祥為了裝備部隊,只好忍痛向李彥青行賄10萬大洋才將槍械領回。吳佩孚聞訊,大罵李彥青不該為虎添翼,並令繼續對馮部剋扣糧餉。馮玉祥無奈,令士兵劫糧車。曹錕怕再起事端,只好將此事壓下。某夜,馮將軍攜夫人拜會了蘇聯新任駐華大使加拉罕。在大使的巧妙安排下,馮玉祥再次見到徐詳謙。徐謙轉交了孫中山親書的《建國大綱》。此後,馮玉祥與孫岳、胡景翼秘密結成反吳聯盟。10月,張作霖率部進攻山海關,第二次直奉大戰爆發,吳佩孚置山海關告急於不顧,欲置馮玉祥於死地。曹錕看戰事吃緊,命馮部出師古北口,但拒撥糧餉。吳佩孚屯兵京師卻嚴令馮部出戰,馮玉祥對此早有警惕。這時張作霖派人游說馮玉祥。馮玉祥以奉軍不入關為條件,答應與張作霖聯合反吳。馮部後撤,張作霖向山海關進擊,吳佩孚被迫離京北上。時機成熟,馮玉祥命鹿鍾麟火速進京,活捉曹錕。當了一年大總統的曹錕下台了。馮玉祥被孫岳迎入北京,並馬上電請孫中山北上主政。吳佩孚節節敗退,當他得知曹錕下野的消息後,准備與馮玉祥決一死戰,段祺瑞這時也來函促其下野,吳佩孚只好乘外輪南遁。為鏟除復辟的根子,馮玉祥逐溥儀出宮。曹錕、吳佩孚下台後,張作霖背棄奉軍不入關的諾言,率兵入關,親赴津門勸段祺瑞出山主政。老謀深算的皖系頭目段祺瑞卻故作姿態,聲稱待馮玉祥來津後再議。為了救國,馮玉祥不顧部屬反對,決定親赴天津。馮玉祥指責張霖違背諾言,張作霖揚言還要佔領全中國,並想借打獵之機,暗算馮玉祥。馮玉祥脫險離津,火車上,馮玉祥親擬電文再次敦請孫中山北上親政。11月21日,孫中山浮海北上。此時,段祺瑞扯下偽裝,匆忙就任臨時執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