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童月娟的電影作品
一見鍾情 (1958)
百鳥朝鳳 (1959)
百花公主 (1959)
碧水紅蓮(1960)
多情的野貓 (1960)
古墓俠侶(1961)
萬劫孤兒(1961)
鳳鳳 (1965)
浪淘沙 (1966)
挑女婿 (1967)
真假太太 (1971)
仙妻 (1971)
頭條好漢 (1971)
黑巷 (1972)
奪命拳王 (1972)
山東老大 (1973)
濟公活佛 (1975)
約會在早晨 (1976)
碧海情天 (1978)
龍威山莊 (1978)
心酸酸 (1980)
六合八法(1980)
我從山中來 (1980)
佳期鬧翻天 (1980)
摧花者死 (1983)
一脫求生 (1984) 海棠紅 (1955)
鬼新娘 (1972) 新桃花扇(1935)
紅羊豪俠傳(1935)
桃源春夢(1936)
青年進行曲(1937)
潘金蓮(1938)
離恨天(1938)
白蛇傳(1939)
琵琶記(1939)
雙珠鳳(上下集)(1940)
王老虎搶親(1940)
春風回夢記(上下集)(1941)
碧海青天(1941)
家(上下集)(1941)
博愛(1942)
霓裳恨(1943)
第二代(1943)
奮斗(1944)
月兒彎彎照九州(1952)
銀海千秋(1953)
海棠紅 (1955)
梁山伯與祝英台(1964) 黑手金剛 (1974)
約會在早晨 (1976)
碧海情天 (1978)
佳期鬧翻天 (1980)
荷葉蓮花藕 (1980)
2. 電視劇「孝庄皇太後」里的「辰妃」是誰扮演的
何賽飛,女,一級演員,浙江省岱山人,1963年4月出生。1982年考入浙江岱山越劇團,1983年調入浙江小百花越劇團。工青衣、閨門旦。師承張雲霞唱腔,韻味濃郁。她扮相秀麗,表演深情為影視導演所賞識。曾在《五女拜壽》、《雙珠鳳》、《漢宮怨》、《白頭吟》、《大觀園》、《唐伯虎落第》、《白蛇傳》、《紅樓夢》、《碧玉簪》等多部越劇舞台劇中擔任主角。獲浙江省優秀小百花獎、浙江省演員表演一等獎、浙江省藝術明星獎等;還曾在《五女拜壽》、《大紅燈籠高高掛》、《紅粉》、《風月》、《紅樓夢》等電影以及《墜子皇後喬清秀》、《喂,菲亞特》、《國際列車從這里經過》、《漢口往事》、《昨日留言》、《國脈春秋》、《花木蘭》、《儂本多情》、《走出凱旋門》、《寇老西兒》、《糊塗衙門》、《大風堂》、《女人三十》、《闖上海》、《東方欲曉》、《宋慈斷獄》、《大宅門》等電視劇中擔任主角。
曾獲得長春電影廠「優秀女主角獎」、第五屆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學會獎」和第十九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配角獎」。多次出訪西歐、日本和東南亞國家以及香港、台灣地區。為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會員、中國戲曲表演學會理事、浙江省文聯委員、浙江省電影家協會主席團成員、浙江省京昆聯誼會理事。中國民盟盟員、浙江省第八屆政協委員。
3. 雙珠鳳的介紹
《雙珠鳳》,中國章回體小說,二言目,總計十二卷八十回,無署名作者,公元1863年(清同治癸亥)海上一葉道人題序,凈雅書屋刊發。此書可在清朝丁日昌查禁小說書目中找到。與此書故事內容相同者,有佚名傳奇《雙珠鳳》,寶卷與溫州鼓詞也有《雙珠鳳》,或名為《王美緣》,京劇則有《選花樓會》與《堂樓伴夢》,地方戲有越劇、閩劇、廬劇、錫劇、淮劇、湖劇、五音戲《雙珠鳳》,高甲戲《珠鳳釵》等。上海電影製片廠曾在1963年將錫劇《雙珠鳳》拍攝為電影。
4. 電視劇漢口往事的劇情和演員情況誰知道
何賽飛
出生年月:1963年4月11日
專業職稱:國家一級演員
工作單位:浙江小百花越劇團
代表座: 李翠英,貂蟬,春草
愛 好: 收集茶具與香水.越劇.京劇
唱 腔: 輕力,委婉,多姿多彩
最喜歡的作品:電影《紅粉》 電視劇《漢口往事》
個人簡歷:
1980年浙江岱山縣越劇團從藝,師承袁雪芬、張
雲霞。
1981年浙江省現代戲劇調演中獲得「學員表演
獎」。
1982年浙江小百花越劇團(因演出越劇《終身大
事》而獲獎,並因此而進入浙江省小百花越劇
團,成為當紅的越劇演員,並獲浙江省戲劇匯演
「優秀小百花獎」)
1985年加入中國戲劇家協會;畢業於浙江藝術學
校戲曲表演專業;並因飾演影片《五女拜壽》中
翠雲,獲長影廠最佳女主角獎
1987年出演《大觀園》獲浙江省戲劇節「演員一
等獎」;在六集電影《紅樓夢》中飾演妙玉。從
此開始拍電影
1989年被群眾評選為「浙江省藝術明星」第一名
1990年參加拍攝的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獲威
尼斯電影節銀獎
1994年參加拍攝的電影《紅粉》獲柏林電影節銀
熊獎
1995年獲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獎
1996年因出演電影《敵後武工隊》獲第十九屆大
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配角獎。
2001年出演電視劇《大宅門》獲中央電視台美菱杯「觀
眾最喜愛的十佳女演員獎」。
《五女拜壽》中飾翠雲 《風月》中飾秀儀
《紅樓夢》中飾妙玉 《墜子皇後》
《大紅燈籠高高掛》中飾三姨太梅珊
《喂,菲亞特》中飾葉葉 《紅粉》中飾小萼
《花木蘭》中飾花木蘭 《敵後武工隊》中飾小紅雲
《天涯歌女》中飾小紅 《雙槍假面人》中飾賽雲霞
曾經在越劇全集《五女拜壽》翠雲,《漢宮怨》許平君,《三弟審兄》柳如煙,《唐伯虎落第》沈九娘,《大觀園》林黛玉,《雙珠鳳》霍定金,《白頭吟》卓文君,《漢武之戀》陳阿嬌,《白蛇傳》白蛇,《紅絲錯》章榴月,《終生大事》金梅兒,《沙漠王子》伊麗等經典名劇中擔任主要角色.
還有摺子戲〈送花樓會〉〈惜別離〉〈庵堂相會〉〈春草闖堂〉
5. 老演員舒適演的哪些老電影網上是可以觀看的
有一部分還是可以找到的!!
舒適(1916年4月19日——2015年6月26日),男,原名舒昌格,祖籍浙江慈溪,持志大學肄業。1938年後任青鳥劇社、上海大同攝影場、金星影片公司演員和編導。1952年後任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導演,中國影協第三、四屆理事。在《紅日》中飾演張靈甫家喻戶曉。演出影片
1938年:歌兒救母記桃色新聞
1939年:歌聲淚痕夜明珠紅花瓶李三娘新地獄董小宛
1940年:亂世英雄孟麗君蘇三艷史秦淮世家紅粉金戈
1941年:無花果孤島春秋花濺淚桃花湖紅淚影地老天荒
1942年:白衣天使風流世家博愛
1943年:夫婦之間芳草碧血逃婚生死劫
1944年:樂府煙雲霍元甲英雄美人
1945年:回頭是岸戀之火
1946年:長相思春之夢
1947年:浮生六記
1948年:弱者你的名字是女人清宮秘史怨偶情深
1949年:春風秋雨怒潮
1950年:火鳳凰
1951年:青春之歌
1954年:雞毛信三年斬斷魔爪
1955年:宋景詩
1956年:為了和平李時珍
1957年:情長誼深
1958年:林沖
1959年:水上春秋
1963年:紅日
1986年:最後的太陽
1987年:古幣風波
2.導演影片
1938年:地老天荒(兼編劇)
1943年:母親秋之歌
1944年:苦兒天堂(兼編劇)
1948年:蝴蝶夢(與黃漢合作)
1949年:怒潮
1951年:神·鬼·人(與顧而已、白沉合作)不知道的父親
1958年:林沖戰斗的山村
1963年:雙珠鳳(戲曲片)
1976年:江水滔滔(與趙洪斌合作)
1979年:綠海天涯
1982年:劍(舞劇)
1984年:龍女(戲曲片)
3.電影劇作
1938年-1950年:賣花的女兒、紅燈籠、八寶圖
6. 求所有「珠」字的電影
是說電影吧!
《豬與珠》《碧海珠》《蛇珠》《秀珠》《雙龍吐珠》《珠聯璧合》《珠城之戀》《鋼珠飛車》《珠穆朗瑪峰:諸神的山嶺》《珠殺》《雙珠鳳》
還有張天愛,王大陸還沒上映的《鮫珠傳》
一下說這么多帶珠字的電影不容易啊,望採納!!!
7. 姚澄的相關報道
在江蘇省江陰東門外山觀鄉金童橋有個地方叫姚家埭,村上的人家都姓姚,這里是一個有山有水,山明水秀的好地方。村裡的人在閑暇時特別喜歡當地的灘簧戲,也就是現在錫劇的前身。上世紀三十年代一個夏天的晚上,村裡家家戶戶都端了竹椅小凳,或者用長凳擱起了門板,在場上乘涼。這時候一個中年人被村裡許多人圍著要求唱上幾段,而他也毫不推辭,拿出胡琴一拉,對著旁邊站著的女兒說:「阿玉,唱!」這個小女孩立刻跟著胡琴唱了起來。那甜美略帶稚嫩的唱腔立刻博得大家陣陣的喝彩聲。這位叫阿玉的女孩就是後來的著名錫劇表演藝術家姚澄,旁邊拉胡琴伴奏的是她的父親姚根寶。姚澄後來之所以能夠走上錫劇藝術的道路,與她的父親是分不開的,姚澄的啟蒙老師就是她的父親。
與許多舊社會的戲曲演員一樣,姚澄的家庭非常的窮困,迫於生計,為了讓女兒今後能夠有好的出路,父親把姚澄送進了無錫的顧家班學戲,從此便開始了姚澄的藝術生涯。但是起初,姚澄並不願意學戲,她認為父親唱戲被人看不起,既不能養家,連自己也顧不周全。在學戲前的一天晚上姚澄把想法告訴了疼愛她的奶奶,她巴望借祖母的力量能把自己留下來。姚澄回憶說:「我對奶奶說,奶奶,我不去學戲,爸爸學戲也不好,我去學戲也不會好的。又沒有錢還被人看不起。那時叫演員為灘簧婆,我說我不願意做灘簧婆!後來奶奶說不去怎麼行呢,比在家裡餓死要好。於是我就去學戲了。從此,姚澄走上了一條艱難、曲折,既有眼淚,又有歡笑,既是卑微,又是光榮,飽含著苦辣酸甜的從藝道路。
也許姚澄天生就是一塊當演員的料,也許命中註定她這一生將獻給錫劇藝術。由於姚澄的天資聰穎,在加上以前父親的指導,學戲的第二年姚澄就開始登台演出了。姚澄現在還清楚的記得她第一次登上舞台演出時的情景,姚澄說:「當時演的是《合同記》,我是老太太那裡的丫頭,小姐為了逃婚,躺在閨房裡裝病。我領了太太去樓上看小姐,我的唱詞是一看看下面黑壓壓的都是頭,我一緊張把詞忘了,一急又想起來了。但不是連著唱,我於是又重新唱「丫鬟領路前頭走,老太太接腳後面跟,將身來到高樓上,小姐房裡去探病。」我難為情極了,進場時我就用手絹打老太太的背,當時我很難為情。下面也不笑,知道我是小孩,扮演老太太的是我師叔,他說你怎麼打我呀,我是太太呀!這樣才解了我的窘境。」
錫劇行當中,正場花旦是大家羨慕的對象,然而,在某些特殊的情況下,正場花旦不能登台,或者不便登台,又給平時好學的藝徒,一個嶄露頭角的機會。一次在太倉演出,由於當時正場花旦是位常州人,唱和念都帶濃重的常州音,觀眾不喜歡。於是主角臨時換上了姚澄,當時演出的戲目是《昭君出塞》。演出很紅,結束後,觀眾請姚澄吃飯,還帶上了她的師傅和師母,那個時候姚澄才十四歲。《昭君出塞》這出戲使姚澄一下子唱紅了,從此,姚澄經常在《玉蜻蜓》、《劈山救母》《半夜夫妻》等戲中扮演主要角色,她也逐步登上了正場花旦的位置。
藝術是永遠攀登不盡的階梯
解放前由於家裡窮,姚澄上不起學。在演戲的過程當中,她逐步感到沒有文化是不行的,首先是劇本看不懂,很難理解和把握戲中人物。
讀劇本,她不會,急得直哭,別人問她,她說不識字怎麼排呀!他們說你學呀,一天學幾個字。幾個月學下來你就能夠看書了!她一天五個字,幾個月下來,真的能看書了!為此她少睡了很多覺。人家睡午覺時她就去學字!後來別人說這還不行,要學會寫呀!於是她從四九年開始學文化,寫日記,一直堅持到文化大革命開始!後來《紅樓夢》她能看了,並且把象《安娜卡拉妮娜》《巴黎聖母院》等書裡面的人物感情假借到戲裡面去。
姚澄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對待每一場演出。一天,由她主演的《敗子回頭》在蘇南農村巡迴演出時,姚澄突然肚子痛,直痛得滿頭大汗,躺在床上,晚飯也不能夠吃,領導勸姚澄休息,但是她不肯。她出身農家,知道農民。農民那麼多路趕來,不容易。她要堅持演,上台時大家看不出她有病,在後台她又滾又吐,三個鍾頭的一台大戲她把它熬下來了。後來到小鎮上(醫院)去一查,醫生說是闌尾炎。不能吃葯,一吃葯到大醫院就查不出來了,趕快去開刀。結果到崑山醫院一查,醫生說怎麼這個時候才來,再過一個小時就會成腹膜炎了。於是趕快開刀,手術結束後天已經亮了。
1953年,在南京市成立了江蘇省錫劇團,這年春節,由姚澄主演的《梁山伯與祝英台》在南京跟廣大觀眾見面了,這也是南京觀眾第一次觀看錫劇,從此打開了錫劇在非吳語地區站住腳跟的局面。談到當時的情景,姚澄說:「 來南京成立省團後我的第一個戲是《梁山伯與祝英台》,那時南京人沒有看過錫劇,演出後,大家喜歡的不得了。第一次招待外賓也是這出戲。當時潭君卿演的是梁山伯,我演的是祝英台,演出很紅。後來我又排了《羅漢錢》。演出後觀眾來信說我既能演古裝戲又能演現代戲。後來《羅漢錢》招待了外賓好幾年。」
1954年,華東地區首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在上海舉行。姚澄主演的《走上新路》獲六個一等獎,姚澄由於成功的塑造了女主角李瑞珍而榮獲演員一等獎,在大會閉幕式上,姚澄作為三十五個劇種、一百五十八個劇目、千餘名演員的唯一代表講了話。這次演出的成功,奠定了姚澄在江蘇省錫劇團眾多演員中的擔綱地位。
走出寬廣的戲路
姚澄的戲路非常寬廣,在舞台上她不僅塑造了很多優秀的女性角色,而且她還成功的扮演了《雙珠鳳》中的男主角文必正,《紅樓夢》中的賈寶玉,其中《雙珠鳳》還被拍成了電影。但是姚澄當時並不喜歡這兩個小生的角色,她認為,演小生唱做不能有女態。碰到匯演時領導讓她演賈寶玉,她不肯,姚澄說我們又不是越劇,為什麼要有女小生。越劇都要改革女小生。後來省領導找她談話說***員要服從分配,她才答應演了。「
姚澄的成功,是吃了大苦,下了大力的。她沒有進過科班,沒有受用一生的童子功,也沒有遇到點石成金的名師,她無錢讀書,不能從書本上汲取營養。困境中迫使姚澄養成一種可貴的心理素質——好學!台下學,後台學,扯著翼幕學,跑丫鬟站在台邊學。向錫劇藝人學,向姐妹劇種學,向旦角學,向生行學。如飢似渴,勤學苦練,博採眾長,如蜂釀蜜。這里要提到的是姚澄之所以能夠在藝術上取得成就,創立錫劇藝術的姚派,這與她的愛人中國教育家葉聖陶先生之子、著名劇作家葉至誠的幫助是分不開的,兩人同風雨共患難,相濡以沫半個世紀。談到愛人葉至誠,姚澄回憶說:「他在文化上影響了我,他借名著給我看,就幫我提高了不少。他還是我的活字典,我寫信寫不出字來就空下來,然後就問他。我跟老頭子是四十年,我們夫妻沒有發生過任何爭吵,關系很好,我覺得很幸福。」
一位鄉下女子闖進了文學世家,就象一個半文盲,被保送到文學「院」,一場家庭的,枕邊的強化進修開始了,由識字而閱讀,由小讀而博覽,由古而今,由中而外,這不斷提高的文學素養,潛移默化,作用於她的表演,增添了文采,滌盪了匠氣,我們在欣賞姚澄優美的表演時,千萬不能忘記她幕後的一頁。
姚澄的表演,以擅於深刻細致地表現人物的內在活動見長;她的唱腔,吐子清晰、准確,嗓音甜糯柔美,運腔委婉多姿、華麗典雅,具有蘇南民間小調的特色。經過她數十年如一日地不懈努力,形成了獨樹一幟的姚派唱腔藝術,為豐富錫劇藝術的唱腔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她所創立的錫劇姚派藝術如今正在她的眾多學生中逐步傳承發展!
如今已近八十高齡的姚澄還在為錫劇藝術的發展培養著接班人,只要是學生排戲,姚澄總會到現場進行指導。今年二月,姚澄由於發心臟病住進了醫院,當時中央電視台要錄制她的兩位學生許美霞與袁菊芬的唱段,她不顧身體虛弱,把病房當成了排練場,現場指導著兩位學生排戲。她的學生們從這位德藝雙馨的老演員身上不僅學到了深邃的錫劇藝術,也學到了做人的真諦。
8. 錫劇 《雙珠鳳》的電影 我要電影格式的 有的話 請發我郵箱 [email protected]
先用QQ郵箱發一些全劇mp3,包括錫劇、越劇、楚劇、豫劇、黃梅戲全劇。
QQ郵箱中還有一個TXT文檔,給你發我網盤上的戲曲目錄,包括錫劇、越劇、楚劇、豫劇、黃梅戲全劇和選段。
由於郵箱容量有限、網友眾口難調,而且郵箱文件需要不斷更新上傳才能保證網友順利下載,所以不提倡通過郵箱接收我的戲曲。如要求不高,建議接收我郵箱中的近2G戲曲。
如需超多戲曲,建議注冊網盤,並加我為網盤好友,才能傳給你。我在115網盤上的名字叫第歐根尼,注冊網盤並加我為好友後,在網盤上給我發個消息,將你的網路提問鏈接復制到給我的網盤消息里,我就可以給你分享權,你接收文件只需一分鍾就能把我的戲曲變成你的。整出的打包的全劇mp3和選段近20G。
郵箱方式和網盤方式,希望大家只選一種,因為我郵箱中的文件都是我網盤上的,希望大家和我都不要做重復勞動。要求不高用郵箱,要求高用網盤。用網盤的就不要讓我再用郵箱發了。(如果發現你要的資料郵箱中沒有,你又非要不可,建議用網盤方式,一定在網盤上。)
請大家仔細閱讀,認真理解。由於工作量大,不希望總是回答一些無厘頭的追問。
衷心祝願大家聽戲愉快,天天開心,事事如意!
給115網盤號,要電影格式,只能通過這種方式。
9. 姚澄的介紹
姚澄 ,著名錫劇表演藝術家,姚派創始人, 江蘇江陰人,1926年出生,1938年學藝,1949年參加蘇南文協文工團。195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解放後為江蘇省錫劇團主要演員、副團長,曾任中國文聯第三、四屆委員、中國劇協第二至四屆理事、江蘇劇協副主席等職。其代表性劇目主要有:《羅漢錢》、《庵堂認母》、《拔蘭花》、《紅色的種子》等。1954年在《走上新路》中飾李瑞珍一角獲華東區戲曲會演演員一等獎;1957年在《紅樓夢》中飾賈寶玉一角獲江蘇省首屆戲曲會演演員一等獎。其主演的《庵堂認母》、《雙珠鳳》先後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搬上銀幕。
10. 錫劇雙珠鳳電影版里霍定金的配演者姚晨現在在干什麼
霍定金的扮演者是徐洪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