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全集 » 鄧稼先電影完整版
擴展閱讀
2012電影結局片段 2025-08-06 05:01:12
電影2012的經典語錄 2025-08-06 05:01:11
劉德華主演綁架電影大全 2025-08-06 05:01:10

鄧稼先電影完整版

發布時間: 2022-04-18 01:07:26

Ⅰ 電影鄧稼先的觀後感

「一代巨匠,譜寫中國強國之夢。兩彈元勛,照亮世界歷史天空。」在慶祝黨的89歲生日之際,集團公司黨委組織觀看了愛國主義史詩獻禮片《鄧稼先》,廣大黨員共同接受了一次心靈的滌盪。

影片藉助簡潔的場景、朴實的語言、入微的細節,真實還原出這位「中國原子彈之父」的至愛真情。他為中國「兩彈一星」事業貢獻了畢生精力,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從他身上集中體現出赤誠的愛國情感、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淡薄名利的無私奉獻和勇於創造的事業追求,實實在在打動了我們的心。

能夠成為大師,本身的經歷定是足以被稱之為「風雲」或者「傳奇」的,鄧稼先就是這樣的傳奇。心懷強國夢想的他,早已將個人的名利得失置之度外,甘願隱姓埋名於戈壁荒漠,一紮就是數十年,環境惡劣超出常人想像。但他為了神聖的事業,義無反顧選擇了堅忍。國家要「放一個大炮仗」,組織上嚴格要求他對外界甚至是自己至親的家人都不能透露半點風聲,他深知利害,忍了下來;原子彈爆炸成功,他不能照相留下終身遺憾,不能發表研究成果,更無法與親朋好友分享喜悅,他嚴守秘密,忍了下來;明明是為國家立了大功的人,卻因為這不能說的秘密被抄家以致連累妻子兒女,他心痛且疚,還是忍了下來;美籍華僑楊振寧教授回國探親,他被點名參加接待,面對大名鼎鼎的諾貝爾獎得主的熱情關切,他依然是恪守紀律,訥訥地推說「不知道」、「不方便」。昔日同窗好友,今日遭遇反差如此鮮明,旁人看著心酸,他仍舊可以淡然地搪塞過去。可是在「中國的原子彈聽說有兩個美國人的幫助」這樣的問題上也不得不含糊其辭,卻讓他悶悶不樂,「感到不舒服」,因為這嚴重傷及的是他最珍視的民族精神和中國氣節!幸好周恩來總理及時作出了明確指示,鄧稼先連夜寫信告訴楊振寧:「中國的原子彈氫彈全部都是由中國人自己研製成的,沒有一個外國人參加。」餞行晚宴上,楊振寧看到這封特快專遞來的信,激動得泣不成聲。那一刻,我們讀懂了「中國心」的涵義,更為無數像鄧稼先這樣「中國的脊樑」式知識分子而揚眉吐氣。

心有大事業,成就大目標。世人看見的多是壯麗輝煌的果實,又有幾個人能了解這過程的曲折艱辛。一個人如果沒有堅定的信仰,朝著既定目標堅持不懈的努力,歷經磨難終不改其志,無怨無悔奉獻畢生,又怎能成就這偉大神聖的事業呢?鄧稼先作為老一輩科技工作者的典範和楷模,雖然他經歷的時代已經過去,但他的精神永遠不會過時。大音希聲,大象無形。與他的寬廣無私相比,當前倍受職場白領追捧的「杜拉拉」們內心裡那點卑微的一己之私,恐怕是要自慚到塵埃里去的。浮華時代,我們更需要向鄧稼先學習,繼承發揚「兩彈一星」的精神財富,踏實做人,認真做事,頂得住壓力,耐得住寂寞,受得起委屈。縱然不能成就驚天偉業,也要無愧於一個大寫的人。

Ⅱ 電影《鄧稼先》劇情介紹

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的獻禮片《鄧稼先》於2009年5月上映。影片講述了「兩彈元勛」鄧稼先為實現原子彈和氫彈成功爆破而無私奉獻一生的事跡。

Ⅲ 鄧稼先電影觀後感

鄧稼先電影觀後感

看了《鄧稼先》這部電影,我深深的感到從事一項科學事業是多麼的神聖。用去自己畢生的心血,換回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尊嚴,那是何等的偉大。

這樣的一部電影,不僅充滿了無數的親情、愛情、友情、愛國熱情,更是充滿了一個科學家對待科學的信心和決心。他們敢於向科學挑戰,敢於向世界挑戰,不畏懼環境的艱難險阻,不畏懼隱姓埋名的艱難困苦。

看了這部電影,我們應該為選擇了物理這樣的一門學科而驕傲,因為我們有先鄧稼先等這樣名副其實的偉人作為我們的榜樣。他們向科學挑戰的事跡一步一步地激勵著我們要努力的學習知識,認真的去對待科學。

當今的祖國繁榮昌盛,擁有更多可以讓我們去發展的平台,我們應該學習向鄧稼先這樣一代科學家對待科學的嚴謹的態度,對待科學持之以恆的精神,敢於向科學挑戰,向權威挑戰。我們作為當今祖國的青年,更是擔當起一份建設祖國的責任。

寫觀後感的要點

1、「感」是重點,不等於離開「觀」

有的人寫觀後感,只是在開頭提一下「觀了某部影片後,大有啟發」等字樣,以後就脫離了原片,說上一通自己的感想,牛頭不對馬嘴,無實際意義。要讓「觀」和「感」相吻合,使「感」發於「觀」、「觀」服務於「感」。

2、要聯系實際而「感」

要寫好觀後感,就該聯系實際,深入發揮,把自己的「感」寫深、寫透。這里的實際,不是單指自我實際,還包括他人實際,社會實際。

Ⅳ 有關於鄧稼先的電影或電視嗎

電影《鄧稼先》

Ⅳ 跪求《鄧稼先2009》百度雲無刪減完整版在線觀看,巫剛主演的

鏈接:

提取碼:f1ge

《鄧稼先》

導演:王冀邢

編劇:錢濱、錢道遠

主演:巫剛、劉蓓、湯鎮宗、徐敏

類型:傳記

製片國家/地區:中國大陸

語言: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2009

片長:105分鍾

公元1996年7月29日,中國在成功地進行了最後一次核試驗後向全世界宣告,從7月30日開始,中國將暫時停止核試驗。

消息傳到大洋彼岸時,著名美籍華裔物理學家楊振寧教授敏感地意識到,這是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為緬懷在十年前的這一天不幸逝世的「兩彈元勛」鄧稼先而精心選擇的特殊紀念日。作為鄧稼先的兩代世交和終身摯友,楊振寧不禁流下了熱淚。

1958年,留美歸國的鄧稼先博士接受了秘密研製原子彈的任務,從此開始隱姓埋名,擔任中國原子彈的理論設計工作。作為理論物理學家,鄧稼先帶領核武器研究院的理論設計部,在沒有任何理論借鑒和技術資料的困境下,經過艱苦奮戰,成功地實現了「零」的突破,為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誕生提供了理論設計,做出了重大貢獻。

公元1964年10月16日,中國在西部地區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國的軍事科技實力,改變了世界政治軍事力量對比,...

Ⅵ 《鄧稼先(2009)》百度雲無刪減完整版在線觀看,王冀邢導演的

鏈接: https://pan..com/s/10Ohp8_JRCrUrgOcCK5wf2Q

提取碼: 257p
導演: 王冀邢
編劇: 錢濱 / 錢道遠
主演: 巫剛 / 劉蓓 / 湯鎮宗 / 徐敏
類型: 傳記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 2009
片長: 105分鍾

公元1996年7月29日,中國在成功地進行了最後一次核試驗後向全世界宣告,從7月30日開始,中國將暫時停止核試驗。消息傳到大洋彼岸時,著名美籍華裔物理學家楊振寧教授敏感地意識到,這是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為緬懷在十年前的這一天不幸逝世的「兩彈元勛」鄧稼先而精心選擇的特殊紀念日。作為鄧稼先的兩代世交和終身摯友,楊振寧不禁流下了熱淚。

Ⅶ 電影《鄧稼先》主要講了什麼(越詳細越好)

1958年,鄧稼先受命擔任核武器研究院理論部主任,執行秘密研製原子彈的任務。從此以後,他從人們的視線中、從家庭生活中消失了。鄧稼先與先後調入研究院的王淦昌、彭桓武、郭永懷等科學家,在原蘇聯撤走專家、國內沒有任何理論借鑒和技術資料的困境下,經過反復計算和論證,完成了原子彈的總體設計方案和研製計劃。1964年10月16日,中國在西部地區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國的軍事科技實力。緊接著,鄧稼先又組織領導了氫彈的理論設計和試驗,於1967年6月17日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顆氫彈,再一次震驚了世界。1979年,一次意外事故,鄧稼先受到極其嚴重的核輻射傷害,此後他的身體狀況急轉直下。1986年7月29日,中國「兩彈元勛」鄧稼先在北京逝世,終年62歲

Ⅷ 電影《鄧稼先》哪裡可以看

鄧稼先在電影網有看

Ⅸ 《鄧稼先》電影,觀後感

黃沙漫天,飛沙走石,數不盡的戈壁灘接連成片,剎那間,天邊升起一團黑色的蘑菇雲,接著一束耀眼的火光突破黑煙的重圍,把天空染成一片深紅色。他興奮地跳了起來,又像是被原子彈擊中了似的,向後退幾步坐倒在沙灘上……

這便是這部影片給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的鏡頭。當時的新中國成立不久,鄧稼先毅然承擔起祖國的重託,走上了研發核武器的道路。條件簡陋、環境惡劣,面對重重困難,他從未後悔、從未放棄,而是將自己的一切都奉獻給了祖國的核事業,直至生命的終結。

縱觀稼先的一生,堅持到底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他本可以光明正大,自豪地去研究。但為了生死機密,他不透露半點風聲,有苦說不出,含淚望國。他無怨無悔。昔日好友前來探望,本可以回憶往事,大抒心聲。但為了人民利益,他含糊其辭,不敢聲張,把苦往肚子里咽。

鄧稼先為科學事業奉獻了自己的畢生精力,從他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熾熱的愛國情感、堅忍不拔的的奮斗精神、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質。

在物慾橫流的今天,我們更需要向鄧稼先學習,腳踏實地,勤奮刻苦。相信終有一天,我們也可以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為祖國的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該片在歷史回溯與當代意義的交叉坐標系中確定敘事主題,不強制人們接受鄧稼先以及他所體現的人生態度,而是朴實地呈現他的生活和生命過程,讓當代觀眾自己去思考和分辨影片的主題意義。

在敘事時有意規避主旋律電影常有的宏大場面或者煽情場景,在最該渲染的時候,不表面化地宣洩激情。該片以大量篇幅表現了一個科學家的情感生活,鄧稼先與妻子兒女、同事朋友,特別是他與楊振寧的情感交流,構成了影片的主體場景,這也是影片最感人的地方。

Ⅹ 看電影《鄧稼先》寫一篇觀後感。500左右。

「一代巨匠,譜寫中國強國之夢。兩彈元勛,照亮世界歷史天空。」在慶祝黨的89歲生日之際,集團公司黨委組織觀看了愛國主義史詩獻禮片《鄧稼先》,廣大黨員共同接受了一次心靈的滌盪。

影片藉助簡潔的場景、朴實的語言、入微的細節,真實還原出這位「中國原子彈之父」的至愛真情。他為中國「兩彈一星」事業貢獻了畢生精力,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從他身上集中體現出赤誠的愛國情感、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淡薄名利的無私奉獻和勇於創造的事業追求,實實在在打動了我們的心。

能夠成為大師,本身的經歷定是足以被稱之為「風雲」或者「傳奇」的,鄧稼先就是這樣的傳奇。心懷強國夢想的他,早已將個人的名利得失置之度外,甘願隱姓埋名於戈壁荒漠,一紮就是數十年,環境惡劣超出常人想像。但他為了神聖的事業,義無反顧選擇了堅忍。國家要「放一個大炮仗」,組織上嚴格要求他對外界甚至是自己至親的家人都不能透露半點風聲,他深知利害,忍了下來;原子彈爆炸成功,他不能照相留下終身遺憾,不能發表研究成果,更無法與親朋好友分享喜悅,他嚴守秘密,忍了下來;明明是為國家立了大功的人,卻因為這不能說的秘密被抄家以致連累妻子兒女,他心痛且疚,還是忍了下來;美籍華僑楊振寧教授回國探親,他被點名參加接待,面對大名鼎鼎的諾貝爾獎得主的熱情關切,他依然是恪守紀律,訥訥地推說「不知道」、「不方便」。昔日同窗好友,今日遭遇反差如此鮮明,旁人看著心酸,他仍舊可以淡然地搪塞過去。可是在「中國的原子彈聽說有兩個美國人的幫助」這樣的問題上也不得不含糊其辭,卻讓他悶悶不樂,「感到不舒服」,因為這嚴重傷及的是他最珍視的民族精神和中國氣節!幸好周恩來總理及時作出了明確指示,鄧稼先連夜寫信告訴楊振寧:「中國的原子彈氫彈全部都是由中國人自己研製成的,沒有一個外國人參加。」餞行晚宴上,楊振寧看到這封特快專遞來的信,激動得泣不成聲。那一刻,我們讀懂了「中國心」的涵義,更為無數像鄧稼先這樣「中國的脊樑」式知識分子而揚眉吐氣。

心有大事業,成就大目標。世人看見的多是壯麗輝煌的果實,又有幾個人能了解這過程的曲折艱辛。一個人如果沒有堅定的信仰,朝著既定目標堅持不懈的努力,歷經磨難終不改其志,無怨無悔奉獻畢生,又怎能成就這偉大神聖的事業呢?鄧稼先作為老一輩科技工作者的典範和楷模,雖然他經歷的時代已經過去,但他的精神永遠不會過時。大音希聲,大象無形。與他的寬廣無私相比,當前倍受職場白領追捧的「杜拉拉」們內心裡那點卑微的一己之私,恐怕是要自慚到塵埃里去的。浮華時代,我們更需要向鄧稼先學習,繼承發揚「兩彈一星」的精神財富,踏實做人,認真做事,頂得住壓力,耐得住寂寞,的人受得起委屈。縱然不能成就驚天偉業,也要無愧於一個大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