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全集 » 杏花村電影完整版
擴展閱讀
劉德華裝死一部電影 2025-05-23 21:54:58
陪孩子看10部電影 2025-05-23 21:40:40
野孩子歌曲出自什麼電影 2025-05-23 21:36:14

杏花村電影完整版

發布時間: 2022-04-11 05:04:29

1. 杏花村的相關介紹

山西杏花村村名起源及其古環境研究
摘要:根據歷代酒文化書籍的記載研究,古代汾酒釀造需要杏仁,唐代由於釀酒需要,汾州酒坊廣栽杏樹,所以杏花村名約定俗成。杏花村之名起源於唐宋時期,與古汾酒工藝有關,千百年來從未更易。杏花村地區的古代環境與今日大不相同.古杏花村位置在郭柵鎮北,其地理區位是符合釀酒衛生的。釀酒需要清潔的水源,古杏花村地區地勢北高南低,地處山前沖積扇地帶,地下水資源豐富。
山西汾陽杏花村村名起自何時,地方文獻缺少明確記載,近代也研究不夠。筆者數月來留心杏花村一名的起源和變遷,發現山西汾陽杏花村之名得來已久,並且從未更易。杏花村之名起源於唐宋時期,與古汾酒工藝有關。
一、汾陽杏花村名源於唐宋時期與汾酒工藝有關。
1922年,作家蕭湘在汾陽杏花村采風時,就已收集到當地百姓的口述史:「在唐朝的時候,杏花村這個地方萬樹杏花,叫杏花塢。」筆者認為唐宋時期山西杏花村名已約定俗成,與汾酒工藝有關。杏花村之所以「萬樹杏花」體現的是實用價值不是觀賞價值。
1、古汾酒工藝需要杏仁,因而杏花村地區廣栽杏樹
江地先生在《汾酒歷史初探》一文中指出,竹葉青酒在唐代已有,唐末宋初發展為羊羔酒。北宋張能臣《酒名記》則記載為汾州杏仁露。
宋代《北山酒經》記載竹葉青和羊羔酒的配方,並多次提到杏仁在釀酒中的作用,「杏仁曲,每面一百斤使杏仁十二兩,去皮尖,湯浸於砂盆內,研爛如乳酷相似。用冷熟水二斗四升浸杏仁為汁,分作五處拌面」。說明唐代釀酒很重視杏仁,書中特別提到南方用瓷盆,北方用砂盆,那麼杏仁曲主要指北方了。在明代高廉的釀酒著作中就進一步明確:汾州羊羔酒的配方,「曲十四兩,杏仁一斤」。這就意味著唐末宋初,汾州生產的幾種著名葯酒汾清酒、羊羔酒和杏仁露,離不開杏仁。酒坊附近自然會廣載杏樹,所以人們將酒坊村,漸漸呼為杏花村。杏花村一詞在唐末宋初成為酒村的代名詞可能就源於此。筆者認為北齊時汾州生產名酒汾清可能也是一種保健酒,所以「帝日飲二杯」,這種保健酒在唐末宋初演變為羊羔酒,杏仁露,所以中國最早的杏花村在汾州是有道理的。唐並汾故道汾州郭柵鎮北三里外就是汾州杏花塢酒坊,由於杏花村酒坊地勢較高,過往客商一眼盡望杏林匝匝,自然要一飲為快。唐末詩人中有四位詩人用到了杏花村一詞,這幾位詩人都與山西有關,有兩位就是地地道道汾陽人,即薛能和溫庭均(其祖父封為汾州西河郡公),雖然,有學者提出杏花村在唐末宋初逐漸演變為一種詩酒意向,但是, 「杏花村」一詞的酒文化意向當源於此。從詩歌的年代來看,唐詩《清明》「杏花村」則是這種意向的濫觴。
到了元代,政府便將羊羔酒以中國特產出口英、法等國,並在出口灑瓶上貼上杏花村商標,商標上尚有一副題聯:「金蹬馬踏芳草地;玉樓人醉杏花天。」這是中國灑第一次貼標出口。也印證了元代杏花村名的存在。
2、山西杏花村杏花開放恰在清明時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這首詩的背景究竟是什麼,今天的的人們頗為好奇,早先流行安徽說,又流行泛指說,很多學者都認為詩中杏花村指「杏花開放的村莊」,筆者還是堅持山西說。
從清明與杏花開的組合上來看,不可能在南方。至今汾州杏花始花時間仍是清明節那幾天,而江南杏花開放時間早在二月,所謂二月杏花八月桂,於清明相去甚遠。請看史志杏花統計資料:
《汾陽縣志》和《北京物候志》現代北方杏花始花時間統計表
多年平均日期(陽歷) 最早日期 最遲日期 距平天數
汾陽杏花始花時間 4/6 4/3 4/10 7
北京杏花始花時間 4/4 3/25 4/13 18
《汾陽外貿志》則記述「我縣西部土石山區,多年來生長著家杏和野杏,解放前均有出口,解放後杏仁成為我縣主要出口商品」。以上資料證明「清明,杏花,村酒」的組合當來自北方,所以筆者認為,「杏花,春雨,江南」是另一回事,與酒是沒有多大聯系的。清末山西舉人在《申明亭記》里記載了酒工口述史,唐詩「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就是山西汾酒竹葉青產地。
直到明代羊羔酒都是汾州特產,明代揚州人編的《事物甘珠》一書中說,羊羔酒產自汾州等縣色白瑩。隨著汾酒工藝的演變,據說明末清初傅山對竹葉青的工藝作了改革,可能從那時起,羊羔酒就失傳了,杏仁不再是酒料了,對於貧苦農民來說杏樹也就變得多餘,於是漸漸的杏花村沒有了杏樹。
所以杜牧清明杏花村一詩也該指的是並汾唐汾州乾和酒產地杏花塢。具體詳述清參閱鄙作《杜牧清明詩中「杏花村」確切地點考——與郎永清先生商榷》一文。(2005,3中國方域)
二、明清時期的古杏花村名的沿革
1、明清時期杏花村地區里甲名的演化
《舊唐書》載唐代制度:「百戶為里,五里為鄉。縣之郭內分為坊,郊外為村。里正坊村皆有正,以司督察」。杏花村地區在唐代有著名的郭柵鎮,郭柵鎮地處要沖當設鄉長,位於今杏花村的東南方向二里處,古杏花村當屬之。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元代,到明代出現了盡善一名。
明代實行里甲制管理地方事務,以一百一十戶為一里,十戶為一甲,杏花村地區被劃為盡善北里和盡善南里,盡善北里轄11村,盡善南里轄3村。明清時期杏花村屬於盡善北里,里長可能就住在杏花村。
這就是說,明初盡善不是村名,只是里甲名號,當時因為人口稀少,自然村沒有行政村的概念,單戶可成獨村,三戶可稱小村,村落是很不穩定的,所以明清縣志多隻記里甲名。由於明初里名「盡善」的設置,漸漸的才有了個盡善村,萬曆《汾州府志》汾陽堡寨中已有盡善南,盡善北,盡善鎮。可見大約在萬曆年間有了盡善村的概念,並且取代了郭柵鎮的地位。
盡善里名的起因,是在明洪武年間,因「旌善亭」轉化而來。明史記載,申明亭是明太祖朱元璋於洪武五年(1372)創建的讀法﹑明理﹑彰善抑惡﹑剖決爭訟小事﹑輔弼刑治之所。設申明亭處,也必設旌善亭,縣治之有圖者,也多半標明二亭的所在。事實上汾陽除杏花村鎮外別的地方沒有關於申明亭的記載,旌善亭南名為盡善南里,旌善亭北為盡善北里,漸漸的演化出個盡善村。無獨有偶,著名的靈石縣王家大院靜升村,也是由旌善村演化而來。明清時期里與村完全是兩個概念,很多明清里名都已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盡管如此,我們從別的資料中還是能證明明代和清代山西杏花村地名依舊在使用。最好的史證是《山西實業志》光緒初年的義順魁酒坊和光緒三十四年的三盛魁酒坊都赫然標明產地是:杏花村。其他詩文證書就多了,其一,現杏花村留有明末清初傅山先生手筆,「得造花香」,古人寫字與今方向不同,所以應該念作「香花造得」,香花當指杏花。其二,清代《汾陽縣志》錄清人曹樹谷的《汾酒麴》詩:甘露堂荒釀法疏,空勞春鳥勸提壺。酒人好伴行春馬,曾到杏花深處無?「杏花深處」當指杏花村。其三《申明亭酒泉記》清·申季庄「汾酒之名甲天下,而以申明亭為最。唐詩雲;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皆為此也」。也強調杏花村。其四,古代民謠唱的「汾州府,汾陽城,離城三十杏花村」和「盡善盡美杏花村」,也都提到杏花村。
2、汾陽杏花村有別於明清南方園林
杜牧的《清明》詩由於具有極高的酒文化價值,從而引發了有關該詩創作時間和地點的諸多爭論,特別是關於「杏花村」的確切地點更是眾說紛紜,究竟指那裡爭議很大,全國出現了幾個杏花村。其實山西杏花村有別於其他地方的杏花村。
明清時期南方私家園林興盛,雖由人作,宛自天開,輔以古代文人詩詞的情調,如詩如畫。於是江南幾處稻香村,杏花村也十二景,大概都是借酒增加點美學效果而已。其實,清代《江南通志》也說得很明白,那是「因唐詩得名」。換句話說,就是借用唐詩起了個村名,造幾處園林美景,滿足幾位秀才的「村花村酒兩共幽」的自慰。從美學角度看,杏樹很少作園林主景特別是南方,偶爾點綴那麼一兩棵到是常有的。
汾陽古村杏花塢不是一處園林,只是一處酒坊。那裡杏林千畝不是為了觀賞而是為了釀酒。那裡沒有鮮花,因為杏花的花期很短,佝僂的杏樹也不值得一看,那裡只有酒工的辛勞和酒糟的余香。張藝謀導演拍過一部電影叫《紅高粱》,那種赤身露體,辛汗淋漓的場景,大概才是農業文明時期杏花村的本面。
山西杏花村不是一處園林,酒工自然也無暇去欣賞詩。考訂名分,附會風流,與民生無關,自然也就不關杏花村酒工的事。所以山西杏花村史料較少,民間故事較多。
三、民國時期汾陽杏花村名的歷史記載
1、關於村名的記載
見於報紙的記載是1922年作家蕭湘在大公報發表游記《詩人歌詠的杏花村》一文,文中寫道:「原來杏花村是山西汾陽的一個村鎮,距縣城約三十餘里」。作家也感慨地說:「我本想借著杏花村的酒意來消我這積久難消的塊壘,誰知這個數百年來嘖嘖於人口的杏花村,除了此地鄉老們傳說的一段神話外,竟找不到一點供人憑吊的資料,和歷史文化上公認參考的記載」。這則文獻說明民國時期杏花村在民間就指汾陽杏花村
見於史冊的記載,民國《山西造年鑒》記載「汾陽杏花村義泉泳釀造廠汾酒,1915年巴拿馬獲金獎」。 民國八年的《大中華山西省地理志》第六十八章汾陽縣物產介紹:「汾酒名揚天下,杏花村所釀尤佳」。而郭守謙先生從日本收集到的有關汾陽的民國典籍簡介也是:「汾陽釀酒首推杏花村義泉涌,該廠通銷全國,原料即從本縣杏花村取得,名聞世界」。民國年間鄉紳劉天成所寫的《汾陽遺事》記載,「杏花村,多酒坊」。這數則文獻說明民國年間杏花村在官方稱呼也是指山西汾陽杏花村。
可是在民國地圖上,乃至於解放以後比較早期出版的《山西地圖》上,在汾陽杏花村一帶標名「盡善村」,這是怎麼回事呢?有人根據民間故事解釋說,這是李闖王「倚馬立書,盡善盡美」後,杏花村更名「盡善村」的。其實以上看法是沒有搞清杏花村與盡善村關系引起的誤解。杏花村與盡善村本非一村,由於二者距離很近,又由於盡善是鄉府所在,所以民國時期的地圖有的標出盡善村。
那麼,民國時期盡善村與杏花村是什麼關系呢?下面的歷史資料可以說明兩者本非一村。
表2、民國25年《山西實業志》所列汾陽酒廠:
廠名 廠址 設立時間 組織 職工
義順魁 杏花村 清朝光緒初年 合資 14
德厚成 盡善村 清朝光緒三年 合資 15
義泉涌 盡善村 民國二十三年 合資 14
三盛魁 杏花村 民國三十四年
從上面這則史料來看,盡善是盡善,杏花是杏花。民國時期實行區鄉制度,杏花村一帶設盡善鄉,駐盡善村,管理著十多個自然村,其中之一就有杏花村。由於人口增長,盡善北的小村杏花村漸漸的與盡善連為一村,老百姓則將二者混稱,形成一村兩名的狀況。
闖王立書:「醇香汾酒獻英雄,萬民擁戴起義軍,闖王留得題辭在,盡善盡美杏花村」。史料顯示闖王進北京確曾途徑杏花村,而且也一定會喝酒,不過所謂「盡善盡美杏花村」是闖王將兩村村名聯在一起而已,盡善不是闖王的發明,杏花村也沒有為此更名。
2、民國古杏花村位置調查
《汾州滄桑》第二卷《杏花村西堡》一文對古杏花村的位置作了介紹:「地域內原有三個村其一名茂林庄,俗稱毛兒庄,大致范圍即今村北部。其二名杏花村,當地人訛稱綉花村。《汾陽遺事》記載,杏花村,多酒坊。其三名西南頭」。《杏花村東堡》:「《汾陽遺事》記載,杏花村在西北,前多酒坊,杏花村井水甜」。
民國杏花村遺址在今杏花鎮北部,河東和河西各有神井一眼,東部還留有義泉涌舊址,大門門楣上有清末磚雕「杏花村」三字,牆上有巴拿馬賽會後的古碑。
四、古杏花村區位和規模的研究
杏花村地區地勢北高南低,地處山前沖積扇地帶,地下水資源豐富。唐代的郭柵鎮何明清的盡善里,地處交通要道,人口聚居較多,所以為了保證杏花村水源不受居民的污染,日久天長自然地就形成了人口向南聚居,杏花村酒坊北移的格局。自古杏花村是釀酒基地,這是杏花村地理位置靠北的原因。
唐代全國人口不過幾千萬,古杏花村的人口規模是很小的,唐詩「極目無人跡」正是歷史環境的寫照。酒坊是一個污染較重的地方,雖然里巷間時不時的漂來酒香,但是長期聞著酒味,也不是個事。酒坊的污染,一是對大氣的污染,二是酒糟的堆放,三是酒坊要排污水,今天汾酒廠的污水還是難以清除,更何況生產條件落後的古代。可以想像那時的財主和東家不會住在杏花村,酒宴也不會在酒坊排開,所以,我認為那時在杏花村周圍幾乎是沒有人居的,明清時期,隨著人口的增長,才逐漸的在郭柵鎮和杏花村之間形成了新居民點盡善村。這就是為什麼,明末傅山先生題字杏花村,而寫下了「飲酒盡善村,寄意在申明」的詩句。只有那些被稱為酒腿子的窮苦酒工才會長期住在杏花村,這是古杏花村小的原因之一。另外,封建時代農業生產水平有限,政府重農輕商,交通運輸方式又較為落後,酒坊再多,其生產規模是極其有限的。直到民國年間,資本主義發展了,汾酒銷往全國,那酒坊也不過大院大。這也是杏花村長期以來,村落嬌小的另一個原因。
今天,單汾陽杏花村人口已增長到數萬,兼並了周圍的幾個村莊,可是解放初全汾陽人口才12萬。杏花村的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難怪我們難尋古邑了。
杏花村是釀酒的地方,古代這里只有酒坊和酒香,決不會有什麼花香和花園,除了詩人們的酒後偶吟,就是酒工的汗水和貧困,據記載民國年間汾酒工人的月工資只有4元。所以作家蕭湘才會感嘆「這個數百年來嘖嘖與人口的杏花村,竟找不到一點供人憑吊的資料」其實也不是沒有,只是作家沒有找到罷了,古井亭當時已經存在。
五、結論
山西杏花村起源於唐朝,由於當時的汾州保健酒汾清、羊羔和杏仁露等需要杏仁,所以酒坊附近廣載杏樹,久而久之村名約定俗成。後來隨著汾酒工藝的改變,杏仁不再是釀酒原料,杏花村的杏樹失去保護逐漸消失,村名也漸漸訛傳為綉花村,並且被明清里名取代,杏花村名一直存在。解放後成立杏花村鎮,杏花村由村名變為鎮名。
本文寫作過程中,得到了山西師大王國梁教授的悉心指導,山西杏花村汾酒廠張志柳先生的熱情幫助,在此一並致謝。
參考資料
1、蕭湘,詩人歌詠的杏花村,杏花村文集[M]第一卷,北京出版社,1992
2、江地,汾酒歷史初探,文景明柳靜安編杏花村文集[M]第一卷,北京出版社,1992
3、張立新,杏花村西堡,王愷仁劉瑞祥編汾州滄桑[M]第二卷,北嶽文藝出版社,2003
4、李浴民,馬夏民點較,汾州府志[M],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
5、汾陽縣志辦,汾陽縣志[M],物候卷外貿卷,海潮出版社 1998
6、侯廷亮,試論開發靜升古鎮的可行性,文物世界[J],2007,1
7、郭雙威,汾酒的文化[M],山西出版社 2004
Origin of village-name abaut Shanxi Xinghua Village
LV Shi-hong
(The Institute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 Shanxi Teachers』Universty,Linfen,041004 China)
Abstract:Tim

2. 黃新德老婆做什麼工作

黃新德,黃梅戲演員。
國家一級演員、全國政協委員、優秀專家。享受頒發的特殊津貼。曾榮獲&uot;梅花獎&uot;、&uot;白玉蘭獎&uot;、全國中青年演員黃梅戲廣播大獎賽&uot;優秀演員獎&uot;。曾在電影《龍女》中飾演姜文玉、《徽商情緣》中飾演陳之章;電視劇《遙指杏花村》中飾演白馬駒、《劈棺驚夢》中飾演莊周;舞台劇《天仙配》中飾演董永、《無事生非》中飾演白立荻、《紅樓夢》中飾演蔣玉菡、《梁祝》中飾演梁山伯、《紅絲錯》中飾演張秋仁。在98年黃梅戲創作劇目《風雨麗人行》擔任主角貴福。塑造了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

演出劇目《天仙配》、《無事生非》、《紅樓夢》、《梁祝》、《紅絲錯》、《風雨麗人行》、《龍女》、《徽商情緣》、《遙指杏花村》、《劈棺驚夢》等。
所獲獎項:第九屆中國戲劇梅花獎

3. 把杜牧的清明改成戲劇

」:「清明時節(時間),雨紛紛(背景),路上(地點),行人慾斷魂(人物神態),借問酒家何處有(對白)?牧童遙指(動作),杏花村(遠景)。」
更有甚者,後來還有人將詩改為電影劇本鏡頭:
[清明時節]
[雨紛紛]
[路上]
[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另一種編排為: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
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4. 求一部電影,是中央6台放過的愛情片。

《菊花香
【嘉賓介紹】

蘇有朋 飾 承宇

台灣影、視、歌三棲明星。

1987年加入「小虎隊」,成名曲《青蘋果樂園》、《愛》。1994年單飛後主要歌唱作品有《你快不快樂》、《珍惜》。1997年主演瓊瑤名著《還珠格格》。之後,相繼演出《還珠格格Ⅱ》、《情深深雨蒙蒙》、《老房有喜》、《倚天屠龍記》、《情定愛琴海》、《楊門虎將》、《魔術奇緣》、《刁蠻公主》等。

吳靜 飾 美姝

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演員。2001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

主要作品有:話劇《去年冬天》、《青春之歌》、《長恨歌》、《太太萬歲》、《金鎖記》、《求證》、《原罪》、《偷心》等;電視劇《2000年我們結婚》、《靜靜的葉兒羌河》、《虎嘯蒼穹》、《走進高一》、《豪門驚夢》等。

雷國華

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國家一級導演。美國舊金山州立大學國際文化交流中心中國文化專家。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上海戲劇家協會會員。曾在國內外執導過50多部戲劇、大型演出。

主要作品有話劇《尋找男子漢》、《自烹》、《原罪》、《奧賽羅》、《月祭》、《野種》、《小平,你好!》、《良辰美景》、《牛虻》;兒童劇《燕奴莎莎》、《把綠色帶回家》;越劇《歸長安》、《新梁山伯與祝英台》、《蛇戀》;淮劇《八女投江》、《西施與夫差》;黃梅戲《遙指杏花村》;京劇《生死界》;歌劇《女人心》等。

【劇情簡介】

清秀高挑的大學新生承宇在地鐵里遇到了一位隱隱散發出清新的菊花香的女孩,他的整顆心都被她帶走了,就象是一旦紮下根就決不會移動了的樹一樣。這個女孩就是美姝,年長承宇3歲,性情豪爽,讓人聯想到野菊花。

大學四年間,承宇一直圍著美姝,如影隨形,但美姝只是把承宇當作一個後輩來看待。畢業後,仍對美姝一往情深的承宇終於在美姝陷入絕望狀態的時候遇到了她,這次命中註定的相遇終於讓美姝接受了承宇。

婚後,美姝懷上了孩子,處於幸福巔峰的美姝同時接到地獄的禮物——癌症的死刑宣告。經過反復的思考後,為了把孩子生下來美姝決定向承宇隱瞞病情。

這時,承宇作為製作人的《午夜流行世界》開始收到講述凄慘故事的匿名信。一個被診斷患有癌症的女人不能把病情告訴她丈夫,只能焦慮地把對他的深切愛情和所剩不多的生命寫下來寄給《午夜流行世界》。最終,承宇還是了解了真相。承宇深知美姝這么做的原因所在,決心跟她一起並肩與命運作戰。

他們離開首爾,來到「祥雲舊校」,在那裡,他們面對慢慢逼近過來的死亡和以同樣速度靠近的新生命誕生的瞬間交叉的那一刻,一天一天地堅持下來。

第二年春天,奇跡般地活下來了的美姝像春天鮮花綻放一樣平安地生下了孩子。生與死交錯之間,美姝懷抱著自己生下來的孩子,向這個世界做了最後的告別,而承宇,則把像菊花一樣芳香的美姝的愛情深深藏在心底……

5. 王大治背景超強大

王大治是陝西省戲曲研究院的秦腔藝術家之子。其父母是陝西眉戶劇團的老演員 。2004年,王大治的父親去世,王大治還有三個姐姐,都是陝西歌舞劇院的演員。

王大治,1977年1月31日出生於西安,演員、歌手。1995年參演了電影《太後吉祥》並由此進入演藝圈;1997年參演周曉文、劉京執導的電影《商鞅傳奇》;2001年王大治在由付靖生執導的電視劇《生活秀》中演出。

(5)杏花村電影完整版擴展閱讀

王大治演過很多經典影視如,比如《我的團長我的團》《士兵突擊》《相愛十年》等。

8歲時,王大治在學校《血淚仇》中奉獻了一版「校歷史上表演最好的」狗娃而聲名大噪。在校期間,和發小苗圃一起,參加了全國影視表演大賽,從陝西一路過關斬將沖進全國10強,最終榮獲全國男生組表演第一名的成績。

隨後出道後,又演過很多角色,偷槍的慣犯,也演過刑警「笑面猴「。06年被導演挖掘飾演《士兵突擊》許二多,看似一個不起眼的角色,可是人物性格卻很復雜。

一方面是游手好閑、不切實際的表面性格。另一方面,在家庭突變後,他又轉變戲路,演繹出一個作困獸之斗的男人形象。王大治的戲雖然不多,但是每次總能帶著問題去詮釋角色,最厲害的莫過於他有著過目不忘的記台詞功底。

6. 有一部老電影講的是弟弟結婚向哥借房

杏花村
八十年代初,一個春天的早晨,陝西某地的杏花村生產隊里,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生產隊長馮二強為新房的落成舉行慶祝儀式。這時,馮二強的哥哥馮大強卻在為兒子根田結婚沒有住房而發愁。大強認為除了厚著臉皮向二強借房以外別無他法。妻子文英堅決反對。大強又急又氣,最後還是不聽妻子的勸阻到二強家借房去了。結果,房沒借成,反遭弟媳玉琴一頓尖酸刻薄的辱罵,氣得原來住在二強家的老母馮大娘也含著淚水隨大強走了

7. "杏花村"在哪

杏花村
杏花村位於池州市城西,古時曾有「十里煙村一色紅,村酒村花兩共幽」的佳境記載,是全國唯一以村建志的村。曾任池州刺史的晚唐著名詩人杜牧春遊池州杏花村時,寫下了膾炙人口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杏花村也由此名揚千古。古時的杏花村,村內茅屋酒簾,亭台樓榭,十里杏花、燦若紅霞,是歷代仕宦文人賞花沽酒之地。
杏花村1987年被列為安徽省首批省級風景區。 杏花村古井文化園位於安徽省池州市西郊一公里處,交通便利,是在杏花村古井遺址基礎上建成的新的旅遊景點。園區佔地面積約13520平方米,主景區由黃公井院、釀酒坊、杏花亭、村志館、煥園等組成。園區風格樸素、典雅,園內廣植花草、杏樹成林、溪流縱橫,仿唐建築錯落有致,古戲台文藝演出、精彩紛呈,淡淡的酒香不時迎面撲來,是現代遊人憑吊懷古、休閑娛樂的好地方。

杏花村位於山西汾陽縣城北15公里。有古井一口,俗稱神井。古井上有一亭,名申明亭。據古碑文記載,井水「味如醴,甘馨清洌」,取水釀酒,馥郁芬芳,為汾酒和竹葉青酒的水源。

杏花村釀酒始於北魏,已有一千五百多年歷史。歷代文人墨客,題詩刻碑,盛贊佳釀.神化傳說中的「醉仙居」酒店,最為人樂道。有謂仙翁老道,衣著襤褸,三次飲酒,不付分文,巧吐芳香,清水成酒,變古井為神井。杏花村北依文水,南靠汾陽,自然環境好,交通很方便。改革以來,汾陽縣政府為擴大杏花村在國內外的知名度,為使名特酒(汾酒、竹葉青) 更具吸引力,下工夫致力於四業(服務業、餐飲業、娛樂業、旅遊業)建設,成效顯著。擁有全國唯一一座獨立的汾酒博物館,藏有中外各界名人的書畫作品3000餘幅,並興建了「酒都碑廊」。現在,酒鄉杏花村氣候宜人,環境舒適,正期盼客人的光臨。

麻城市岐亭鎮杏花村
據專家學者考證,即晚唐詩人杜牧《清明》詩中所寫的杏花村。

這是一座文化名村,風景幽美,楊柳依依,小橋流水,樵歌牧唱,分外誘人。隨著歷代文人的吟詠,早已聞名遐邇。北宋蘇軾貶謫黃州路經此處,意外地見到了隱居於此的友人陳季常。從此,他三次來杏花村飲灑賦詩,尤其是他撰寫的《方山子傳》,將此處記入其中,膾炙人口,流傳千古。明清詩人也多有詩賦。清乾隆皇帝曾御賜巨匾「杏花古剎」於村廟。

杏花村處在106國道和京廣—京九漢麻聯絡線旁,民風淳樸,好客多禮,村民住房仍保持著古代建築的風格。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晚唐著名詩人枚特寫的七絕《清明》,膾炙人口,歷來受人稱道。但詩中的「杏花村」卻眾說紛紜,或雲在山西的汾陽,或雲在安徽的貴池。其實,這「杏花村」卻是在齊安(湖北黃州)的麻城縣古鎮歧亭之旁。

歧亭處於洛陽至黃州的要道上,是南朝以來的古城,據光緒三年編輯的《麻城縣志》載,這里於宋文帝元熹中置赤亭縣,梁置歧亭縣(為十八蠻縣之一),「古赤這後為歧亭,在光黃之交,為守淮重鎮。」還載《唐書地理志》雲:「麻城屬黃州齊安州。」又《讀史方輿紀要》雲:「歧亭在縣西七十里,齊梁間為歧亭縣,變是蠻縣之一,今為歧亭鎮。明嘉靖中初高郡丞於此。」《黃州府志》載:「武德三年,以縣置亭州。又析置陽城縣。八年州廢,歸陽城縣。元和三年(按:應是建中三年,即公元783年)歸入黃岡。建中三年(按:應是元和三年,即公元809年)復置。宋因之。元屬黃州路。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折姜家畈地置黃安縣治。」由此可見,古鎮歧亭歷來是政治、經濟、文化比較集中的地方。現在,仍扼守漢麻公路,處於麻城、新洲(原屬黃岡)、黃陂、紅安四縣交界處。《黃州府志》還載:「杏花村在歧亭鎮北五里處,因是交通要道,杜牧過此賦詩,是很自然的事情。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晚唐著名詩人杜牧寫的七絕《清明》,膾炙人口,歷來受人稱道。但詩中的「杏花村」卻眾說紛紜,或雲在山西的汾陽,或雲在安徽的貴池。其實,這「杏花村」卻是在齊安(湖北黃州)的麻城古鎮歧亭旁。
歧亭處於洛陽至黃州的要道上,是南朝以來的古城,據光緒三年編輯的《麻城縣志》載,這里於宋文帝元熹中置亦亭縣,梁畦歧亭縣作(為十分蠻縣之一),「古亦亭後為歧亭,在光黃之交,為守淮重鎮。」《黃州府志》載:「武德三年,以縣置亭州。又析置陽城陽縣。八年州廢,歸陽城縣。元和三年(按:應是建中三年,即公元783年),歸入黃岡。建中三年(按:應是元和三年,即公元809年)復置。宋因之。元屬黃州路。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折姜家畈地置黃安縣治。」由此可見,古歧亭歷來是政治、經濟、文化比較集中的地方。現在,仍扼守漢麻公路,處於麻城、新洲(原屬黃岡)、黃坡、紅安四縣交界處,《黃州府志》還載:「杏花村在歧亭,有杏林、杏泉,陳季常隱居處。」杏花村在歧亭鎮北五里處,因是交通要道,杜牧為此賦詩,是很自然的事情。

杜牧是否到過這里呢?有詩有證。請看《題木蘭廟》:「彎弓片戰作男兒,夢里曾強與畫眉。幾度思歸還把酒,指雲堆上祝明妃。」這是杜牧任黃州刺史時登木蘭山(當時屬齊安郡,今為武漢黃陂縣)為木蘭廟所題的詩。杜牧從黃州到木蘭山,必定此過杏花會。杜牧清明而遇雨,想借酒消憂解乏,正是這里,宋代蘇軾謫遷黃州,也曾路過這里,與隱居在杏花村的舊友陳季常邂逅。

杏花村是有「酒家」的,這里流傳的民諺雲:「三里桃花店,四里杏花村,村頭有美酒,店裡有美人。」據《麻城縣志前編》(卷之三)載,這里的酒是與眾不同的「水酒」(又名「黃酒」)「純以糯米釀者,其曲內無血肉品,故酒味最醇。漉凈余滓,入瓷瓮固封貯之,經年色黃,味尤美。」這種醇酒方法流傳至今,是麻城特有美酒。據《復齋漫錄》記載,就在杜牧到杏花村之後的二三年左右,宋代詞人謝無逸也路過里,並於杏花村驛避上題《江城子》一首:「杏花村裡酒旗風,煙重重,水溶溶,野渡舟橫,楊柳陰濃……」這與「牧童遙指杏花村」的景色,是何其相似啊!

電影名:杏花村
導 演:王志傑
編 劇:母致 南懷容 楊淑琴
主 演:李瑞芳 吳德 解冰 焦瑞霞 賀林
上 映:1983年
地 區:中國大陸
顏 色:彩色
類 型:戲曲片
杏花村 (1983)故事梗概
眉碗腔

八十年代初,一個春天的早晨,陝西某地的杏花村生產隊里,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生產隊長馮二強為新房的落成舉行慶祝儀式。這時,馮二強的哥哥馮大強卻在為兒子根田結婚沒有住房而發愁。大強認為除了厚著臉皮向二強借房以外別無他法。妻子文英堅決反對。大強又急又氣,最後還是不聽妻子的勸阻到二強家借房去了。結果,房沒借成,反遭弟媳玉琴一頓尖酸刻薄的辱罵,氣得原來住在二強家的老母馮大娘也含著淚水隨大強走了。當時的杏花村,因為生產隊長馮二強拒不實行生產責任制,整個生產隊還是在吃大鍋飯,而且越吃越窮。得到只是少數"靈蟲蟲"。為此,原縣委書記、曾在杏花村蹲過點的韓雲亭特來找二強商議解決的方法。韓雲亭是二強的大舅,知道家中因借房而引起了風波,批評了二強。最後,二強不得不同意將新房中的一小間借給了根田、杏花辦喜事。婚後第二天,玉琴借故當眾大鬧了一場,辱罵了杏花。杏花一氣之下,跑回了娘家桃嶺村。由此,根田、文英都責怪大強,說不該去低三下四地借房。大強抱怨自己沒本事,拖累了孩子和家人。杏花經過思考,返回杏花村。正好韓雲亭來宣布杏花村實行生產責任制的決定。大家滿懷希望,干勁倍增,但二強等人卻不肯善罷甘休。正當大強和鄉親們喜慶豐收,吃開園瓜的時候,牛鈴奉二強指令宣布"全部農作物收歸集體拉平分配",又引起一場"瓜田風波"。二強在風波中丟了隊長的職務。群眾推舉文英當隊長,文英挑起了這副擔子。韓雲亭又以自身的經歷,做二強的思想工作,使二強的思想發生了轉變。文英不計前嫌,誠懇幫助二強,使二強一家人認識了錯誤,決心痛改前非。馮大娘一家人團聚了,杏花村的面貌改變了,人們高聲歡唱黨的富民政策,大家沿著黨指引的道路繼續前進。

8. 杏花村裡開杏花,兒女正當好年華

①表述明顯錯誤,精神力量和物質力量是相互區別的,不能混為一談,①排除;
②表述錯誤,民族精神是優秀傳統文化的結晶,②排除;
③④正確且符合題意,「唱起它,會催人奮進,讓人精神倍增」,反映了文化對人有塑造作用,③正確;說明優秀文化能夠增強人的精神力量,④正確.
故選:D.

9. 馬蘭演過哪些黃梅戲

馬蘭、黃新德黃梅戲《夫妻觀燈》
黃梅戲> 海灘別(馬蘭/黃新德)>
無事生非-馬蘭黃新德-
黃梅戲《劈棺驚夢》電影版觀看地址、[馬蘭、黃新德飾演]_

風塵女畫家》-馬蘭、黃新德》
好像沒有了,就是馬蘭自己的
此後又主演了《風流杏花村》、《風塵女畫家》、《無事生非》、《紅樓夢》、《戲牡丹》等劇;錄制播出黃梅戲廣播劇《春城飛花》、《花家村傳奇》等。與此同時,她還拍攝了電影黃梅戲藝 術片《龍女》,黃梅戲電視連續劇《嚴鳳英》、《劈棺驚夢》、《西廂記》、《西遊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