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1979年10月16日11點30出生的女的命理是什麼,那位大師給算算
你好!
你問:1979年10月16日11點30出生的女的命理是什麼?
這是我一篇一直在用!但大多數都能接受的回答!
送給你也送給所有想算命運的人:
大多數的人往往都是在生活中!遇到不順或對自己的未來的人生好奇或疑惑時最喜歡算命!
所以…..建議如下:
諸如道家還有西洋星象學.......都有在幫人算命或算運!
假設:今有兩人幫你算星座十二生肖八字命運!一人解說你命好~運好~貴人多!命中煞中帶劫!須要改運!否則………..這時那你應該要來相信那位呢?
其實真正的八字演算法是很嚴謹及復雜!還必須從算者的周遭包括!父母!配偶!面相!手相..經度~緯度..............
因為同樣的出生八字!同樣的姓名!都存在不同的命運結果!
希望你明白我在說什麼?
人都是喜歡聽好聽的!
更耽心的是回答的人也不知道真懂假懂!這不是害人嗎?
所以把心結打開!別管它!個性合得來比星座八字合得來更為重要!
太過在意算命命理運勢所謂的暗示! 只會害自己陷入往後生活中思想上........好壞陰影包袱之中!
大多數的宗教大都勸善止惡!主要帶給人們的是心靈上的寄託!
但佛教佛法中講求靠的主要是自修重因果!不談怪力亂神!包括抽簽~解夢~算命或算運~改運!還有撞邪!避邪之說!
又假設:某人的小孩正在學校讀書!他希望他的小孩在班上讀書考試能名列前矛!於是准備豐盛供品到處求神拜佛!拜託神佛能保佑他的小孩考試能考第一名!你覺得這樣有效嗎?佛教佛法中的種種教法教導告訴我們!種什麼因得什麼果!他的小孩考試要考第一名!主要靠的還是只有他自己!別人是幫不了他的!父母能做的也只能是給他好一點的學習環境!
所以不管是從科學的角度或從宗教的角度來看待命運!
只要自己能常持善心~多行善事!
自己命運!~自己決定!
隨順因緣~把心放下!
就能活得自然!
過得自在!
但願能幫到你!
祝願你!
吉祥!如意!
南無法阿彌陀佛
ps:最後建議你~不管別人給你算得結果如何?希望你能理性看待!!
如果你覺得能接受也認同我以上的建議說法!還望請您及時給我採納滿意答案鼓勵!
讓我保持更好的動力!來幫助更多的人!謝謝! 祝福你!
B. 以前的電影有個情節是水杯上放一張紙,紙上放硬幣,兩人用煙頭燙,掉下去就輸了輸了200萬
真心英雄《真心英雄》是由杜琪峰執導,司徒錦源、游乃海編劇,劉青雲、黎明主演的一部動作劇情片。影片講述了亦敵亦友的兩個黑幫頭目Jack和秋,受到社團追迫,又喪失至愛,毅然向兩個違背道義的老大報仇的悲情故事。該片於1998年9月30日在香港上映。
C. 誰推薦幾個好看的殺手電筒影啊 最好是好萊塢的 要好看啊
我來推薦幾部:
《空軍一號》總統的專機被劫持,一群殺手圍著總統殺,結果卻被總統一個人全乾掉了。這總統曾經在CIA(中央情報局)供職,殺人很有手段。我的評分7.3
《殺手13》殺手13刺殺了總統,全美國的人都在追捕他,殺手組織也在為了毀滅證據而追殺他。可是到了影片的最後,他居然受到了新總統的嘉獎,想知道為什麼嗎?看了就知道了。我的評分7.5
《怒火攻心》一個黑社會的殺手,被人用毒葯謀殺了。到毒發身亡的時間還有1小時,他就用這一小時的時間,去找謀殺他的人,為自己報仇。這部電影非常火爆,絕對讓人在一個半小時的時間里保持高水平的腎上腺素分泌。我的評分7.9
《非常人販2》我只推薦「非常人販」系列的第二部,為什麼呢?呂克貝松導演(也就是《這個殺手不太冷》那個導演),什麼水平不用我細說了。我的評分8.4
《重重危機123》CIA訓練出來的特工,失去記憶之後,反過來和CIA做對,CIA派去「清除」他的人也是和他同一級別的特工,所以他每次都是非常危險的險勝。「重重危機」一共三部,都不錯,建議按順序看下來。
《颶風營救》男主角是退役的總統府保安人員,女兒去歐洲旅遊時被人販子拐賣了,男主角二話沒說,一個人沖入人販子的老窩,把人販集團一網打盡,然後再救出女兒。想知道一個人怎麼能做到這些?因為他比007還強。我的評分8.2
《刺客聯盟》刺客聯盟里最老牌,最強悍的殺手被一個叛變的刺客幹掉了,現在對方正在一個個地清除刺客聯盟里的人。為了對抗強敵,聯盟決定啟用新人,原最強殺手的兒子,被一步步訓練成更強的殺手,去和敵人進行一場巔峰對決。可是對決之後卻驚訝地發現,自己落入了一個天大的陰謀之中……這些刺客們用手槍的特殊技術,也是這部戲的一大看點。我的評分,8.6
《不可饒恕》經典西部片,兩項奧斯卡大獎。想看殺人的話你要有點耐心,因為男主角已經有11年沒殺過人了。他在妻子的影響下潛心向善,戒酒戒殺。這次因為生活所迫,所以去當賞金殺手,去殺兩個牛仔。影片最後,他和當地那個很鳥的警長對決的場面,絕對是經典中的經典。我還曾給這部電影寫過影評,題目叫《滿面愁容的殺手》。看這部片子的時候,注意男主角對酒的態度,和仔細看片頭和片尾的兩段字幕,相信你會很感動的。我的評分9.4
D. 哪吒的歌詞
歌曲:《哪吒》
作詞:戴荃
作曲:戴荃
演唱:戴荃
歌詞:
生來我就如此這般狂野,管它什麼神鬼我都不屑
什麼粉身碎骨都是浮雲,有膽就來放手一決
浪挑千丈,誰敢阻撓
橫行肆虐,決不輕饒
翻雲倒海,誰能奈何
心中的火熊熊燃燒,心中的火熊熊燃燒
休要將我心中的火點燃,斬妖殺鬼從來都不手軟
別把興風作浪當作要挾,從來我命由我不由天
浪挑千丈,誰敢阻撓
橫行肆虐,決不輕饒
翻雲倒海,誰能奈何
心中的火熊熊燃燒,心中的火熊熊燃燒
縱然叫我魂飛魄散,則來日重生
浪挑千丈,誰敢阻撓
橫行肆虐,決不輕饒
翻雲倒海,誰能奈何
心中火焰熊熊燃燒,心中火焰熊熊燃燒
嘵嘵風濤一人肩挑,浴火重生靈魂昭昭
取我熱血染盡蒼穹,看我迎風仰天長笑
(4)戒殺電影完整版擴展閱讀:
《哪吒》是由戴荃作詞、作曲並演唱的一首歌曲,發行於2016年05月08日,收錄於2016年05月15日發行的專輯《悟空》中。
對於這首《哪吒》是善是惡或正或邪,聽者自有感悟;或許我們需要看清本來面目,或許我們因為困惑需要英雄來拯救靈魂。一切都順其自然由心而生,若是刻意而為之,那便是最大的阻礙。
E. 電影《殺戒》中的那首詩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不要悲傷,不要心急!
憂郁的日子裡需要鎮靜,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
心兒永遠嚮往著未來;現在卻常是憂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將會過去;
而那過去了的,就會成為親切的懷戀。
是這個嗎?
F. 就是有一部韓國電影,好像是說在一個小島上有一個酒店,那裡可以供人釣魚,但人們釣了起來直接就把它的肉
魚也有神識,也愛惜生命,與人無異。釣魚無論如何算不上一種高雅的運動,充其量只是一種殺戮,把自己短暫的快樂建立在魚兒無窮的痛苦之上!
1.戒殺放生
2.戒邪淫
3.樂善好施
G. 適合擼的電影有那些,求!
邪淫指除了自己的妻子外,和其他人發生關系,意淫,手淫都是邪淫。見人色美,起心私之,人雖不現,神已早聞,削福剝祿!邪淫會使人運氣變衰,往往做什麼事都不順,平常生活中的細細節節都會很不順,運氣極差,人緣極差,往往求財不得,無故流走,心想事不成,更明顯的是削減功名,讀書人犯邪淫都會被剝削功名,就算你再怎麼努力也是在那個位置,有時考試也是要靠點運氣,天天犯邪淫的人會神不清,心顛倒,整天走神,反應遲鈍,別人講的話有時聽不見,或聽不清,這跟你犯邪淫的業力有關!有天眼通的人,一看你個人就可以看出,整天犯邪淫的人臉上一片陰沉,很枯很暗淡,一片邪氣,沒有光,顯不出貴氣,一看就知這人做諸事諸事不順,人緣極差!清凈的人,有神通的人一看他就可以看出,臉上頭額上顯貴氣,紅潤有光,可以肯定這人做諸事諸事順,人緣好,有福氣,自有貴人相助!有些人說不手淫會遺精,這就錯啦,你自己可以去證明一下,一個月不想邪淫,堅決不起淫心,可見你一個不遺精,為什麼呢?因為平時你想邪淫,會招來淫魔色鬼,他們會在夢中化成你不認識的對象或熟人來跟你…,讓你遺精,吸走你的元氣,不邪淫的人淫魔色鬼動不了你,這點你自己可以嘗試,有神通的人可以看見 它們,斷邪淫,神佛加持,添福增運,你會有些人命里註定有的功名福祿,在犯邪淫後將會減削,這可以找算命的人驗證,會算命的人都是有神通,你這一生的行程出生就可被算之,好壞跟你的前世有關,註定享福還是受苦還債,跟你的業力有關,但是通過念佛,布施做功德可以改變,例如有些人一算說能活到多少歲,短命,但是你多做好事,布施,做功德後再算你的命,就比之前的延長啦,這不是開玩笑,有緣的人自然明白這一點,有甚多人可證明,所以說多做布施,不但可以修福,延壽,還有諸多好處,現在社會上的人,以為到廟里拜神求財,就可以成你所願,你天天搶盜淫殺,叫神怎麼給福你啊?種什麼因,得什麼福,因果報應,私毫不爽,天天做好事,布施,就算你不去求,神佛也會給你,撫你。為什麼社會上有些人做同一生意,一些人投資極大,得到的是天天虧,諸事不順?到後來不得以敗收場,另一些人只以小小的投資,就貫通順達,巨盈回本,順順利利,發大福呢?這都得靠個人的運氣,也就是你的福德,有福的人做什麼事都順,這是他前生或今生修來的,沒福德的人也許是他享完了或做了什麼壞事削退啦!為什麼世上有貴賤之分,有些人一生貧窮低賤,有些人一出世就財足有福,種什麼因得什麼果,這都跟你的業力有關,福不夠的今生可以修,怎麼修?做布施,布施分很多種,戒殺,吃素,念佛,戒淫,放生,施捨,幫助別人,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隨緣幫助別人,捐助財物,做善事,沒錢可做人力布施!積陰德,那麼你的福將會降臨!消災解厄,面帶福氣,貴氣!時常念句阿彌陀佛,可以消業障,功德無量,要誠心念!
H. 淫慾之心重當如何化解
常在心中默念:南無(音:那摩)觀世音菩薩 的名號。
詳看《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若有眾生多於淫慾,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若多嗔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嗔;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痴。
淫念起時,就專心默念(不出聲):南無(音:那摩)觀世音菩薩 的名號。淫慾會慢慢消解。最好每天抽出一定的時間來念,一小時左右吧,身心放鬆平靜下來,慢慢把心收回,專心默念(不出聲):
南無(音:那摩)觀世音菩薩
如果累了,思緒散亂了,就放鬆放鬆,調整調整,松靜自然了,再念下去。
久而久之,淫慾之心不再強烈,會逐漸斷掉邪淫。
念佛心要恭敬虔誠,從一句至十句,念得清楚,記得清楚,至十句已,又須從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隨念隨記,不可掐珠,唯憑心記。念佛名號,勿用觀心念法,當用攝心念法。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從一至十,從一至十,縱日念數萬,皆如是記。最能去妄,妄念無處著腳,故名凈念。凈念若能常常相繼,無有間斷,自可心歸一處,久當自得耳。大勢至菩薩謂 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此十念記數,行住坐卧皆無不宜。卧時只宜默念,不可出聲。若出聲,一則不恭,二則傷氣,切記切記。。——凈土宗念佛法門
建議加上學習持誦大悲咒,誦大悲咒可以出聲念。堅持誦大悲咒可以除一切病。
從網上搜 妙善居士的大悲咒 讀音版視頻,跟著學就行。
I. 有沒有關於殺手的影片
《空軍一號》總統的專機被劫持,一群殺手圍著總統殺,結果卻被總統一個人全乾掉了。這總統曾經在CIA(中央情報局)供職,殺人很有手段。我的評分7.3
《殺手13》殺手13刺殺了總統,全美國的人都在追捕他,殺手組織也在為了毀滅證據而追殺他。可是到了影片的最後,他居然受到了新總統的嘉獎,想知道為什麼嗎?看了就知道了。我的評分7.5
《怒火攻心》一個黑社會的殺手,被人用毒葯謀殺了。到毒發身亡的時間還有1小時,他就用這一小時的時間,去找謀殺他的人,為自己報仇。這部電影非常火爆,絕對讓人在一個半小時的時間里保持高水平的腎上腺素分泌。我的評分7.9
《非常人販2》我只推薦「非常人販」系列的第二部,為什麼呢?呂克貝松導演(也就是《這個殺手不太冷》那個導演),什麼水平不用我細說了。我的評分8.4
《重重危機123》CIA訓練出來的特工,失去記憶之後,反過來和CIA做對,CIA派去「清除」他的人也是和他同一級別的特工,所以他每次都是非常危險的險勝。「重重危機」一共三部,都不錯,建議按順序看下來。
《颶風營救》男主角是退役的總統府保安人員,女兒去歐洲旅遊時被人販子拐賣了,男主角二話沒說,一個人沖入人販子的老窩,把人販集團一網打盡,然後再救出女兒。想知道一個人怎麼能做到這些?因為他比007還強。我的評分8.2
《刺客聯盟》刺客聯盟里最老牌,最強悍的殺手被一個叛變的刺客幹掉了,現在對方正在一個個地清除刺客聯盟里的人。為了對抗強敵,聯盟決定啟用新人,原最強殺手的兒子,被一步步訓練成更強的殺手,去和敵人進行一場巔峰對決。可是對決之後卻驚訝地發現,自己落入了一個天大的陰謀之中……這些刺客們用手槍的特殊技術,也是這部戲的一大看點。我的評分,8.6
《不可饒恕》經典西部片,兩項奧斯卡大獎。想看殺人的話你要有點耐心,因為男主角已經有11年沒殺過人了。他在妻子的影響下潛心向善,戒酒戒殺。這次因為生活所迫,所以去當賞金殺手,去殺兩個牛仔。影片最後,他和當地那個很鳥的警長對決的場面,絕對是經典中的經典。我還曾給這部電影寫過影評,題目叫《滿面愁容的殺手》。看這部片子的時候,注意男主角對酒的態度,和仔細看片頭和片尾的兩段字幕,相信你會很感動的。我的評分9.4
J. 我想學佛
學佛課程編輯
戒淫
阿難:雲何攝心,我名為戒?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淫,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淫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諸魔,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熾盛世間,廣行貪淫,為善知識,令諸眾生,落愛見坑,失菩提路。
四種清凈明誨中,第一種就是戒淫。其他經論,言及根本大戒,皆以不殺生居首,唯獨本經,旨在令人速離生死,得證菩提;而淫慾正是眾生,沉溺生死的主要原因,淫心不除,塵不可出,故佛第一先說淫戒。『清凈』,是遵守莫犯,終生嚴謹受持,令身心皆清凈;『明誨』,是十方古今諸佛,明明白白公布世人,令眾皆知的教誡與訓誨。
人因內心充滿貪嗔痴,策動於身口,故有殺盜淫妄種種不道德的罪惡行為,若能攝心一境,不起妄念,對順境不貪,逆境不嗔,一定可以身心不犯,所以佛教我們斷淫殺盜妄,先要從內心做起,若能身心俱斷,是名持戒清凈,所以說:『雲何攝心,我名為戒。』
『諸世界』,是約穢土而言,穢土眾多,因名諸世界。世有過去,現在,末來三世;界有東南西北四維上下十方。世代表時間,界代表空間,在十方三世無量時空之中,充滿無量的生命,而無量生命中,又有四聖六凡的分別。諸佛菩薩,與二乘聖人,已經斷煩惱,了生死,超越時空,不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唯有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等六道眾生,皆以淫慾而正性命,因此流轉六道,生死不斷。如果其心不淫,則苦因既斷,苦果不生,必然可以出離生死。
『三昧』譯名正定。『塵』指外界色等六塵,能染污人的身心;眾生不知六塵境界,無常苦空,幻妄不真,心起貪嗔,追求不舍,遂終日為六塵而奔波勞碌,身心不得安息;煩惱是塵勞因,能擾亂人心;生死是塵勞果,令人此死彼生,勞累不止,因名塵勞。修耳門圓通金剛三昧的人,目的是超出塵勞,解脫生死,今因淫心不除,不但塵不可出,反而墮落魔道。縱然有博學多智,善說諸法,或於世間禪定,能入善出,如不斷淫,皆是魔業,必然淪為魔眷。視其所修世間禪定境界的深淺,及福業的厚薄,『上品』,禪定勝於淫心墮為魔王;『中品』,禪定與淫心相等墮為魔民;『下品』,禪定劣於淫心墮為魔女。不管是魔王,魔民,或魔女,都自己說已經成無上菩提。此是我慢習氣使然,非果計果,大妄語成,福報享盡,必墮地獄。佛告阿難:我滅度後,在末法時期,此類魔鬼眷屬,充斥人間,以廣行淫慾,為善知識,使人生前受其蠱惑,死後墮為魔眷。
『落愛見坑』,愛指思惑,見是見惑,即被見思二惑纏縛,以廣行淫,為教化眾生的手段,不修學佛的正法,而失卻趣向佛果菩提的正路。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斷淫心,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一決定清凈明誨。
修三摩地,即修習耳門圓通,亦即修首楞嚴王大定。佛囑阿難轉教世間,修學大定的人,必須先斷淫心,不止身不行淫,心亦不起淫念。這樣才是:『如來先佛世尊,第一決定清凈明誨。』如來,指今佛,先佛,指古佛。無論古今,十方諸佛,教導眾生修習禪定,皆以先斷淫心,令身心清凈,為第一種明確的教誨。
是故阿難,若不斷淫,修禪定者,如蒸砂石,欲其成飯,經百千劫,只名熱砂。何以故?此非飯本,砂石成故。
佛借譬喻以明淫心,非菩提根本。蒸喻修禪定,沙石喻淫心,熱沙如煩惱,飯喻無上菩提。淫心不除,而修禪定,欲成菩提,猶如蒸沙成飯,縱經塵劫,終不可得。因為沙非飯本,因果不類,徒自疲勞,益增煩惱而已。必須先斷淫心,以不生不滅心為本修因,方可證入菩提涅槃,不生滅性。
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縱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輪轉三塗,必不能出;如來涅槃,何路修證。
此以法合喻。初二句合蒸沙石,次二句合經百千劫,只名熱沙;皆是淫根等四句,合此非飯本。因為淫心不除的人,八識田中,存有淫慾的種子,遇境逢緣,必引發淫行,因此名為『根本成淫』。由此惡業,必招三惡道的果報,不能出離惡道,然則人身尚不可得,何況修證佛的菩提涅槃?
必使淫機,身心俱斷,斷性亦無,於佛菩提,斯可希冀。如我此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機』即動機,身行淫的動機,是由心而發,而心淫的動機,則基於邪念的習慣性。若然邪念的習氣不除,則身心淫機的因緣未了;必須斷除邪念的習慣性,然後可以斷除淫行淫念的動機,令身心清凈無染,最後,連能斷除此邪念習氣之念亦不可得。故言:『必使淫機,身心俱斷,斷性亦無。』
若身斷淫機,即得律儀戒;心斷淫機,得定共戒;斷性亦無,得道共戒。身心的淫機俱斷,是『此根初解,先得人空。』斷性亦無,是『空性圓明,成法解脫。』自此得入菩薩正位,繼續進修,於諸佛所證的菩提果位,始有希望。
梵語『波旬』,譯名極惡。是欲界天頂的天王,因貪戀五欲塵勞,障礙他人修行,能壞人善根,害人慧命,被稱魔王。特別是末法時期,佛魔難分;故佛以四種根本大戒,以辨別邪正真偽;令末法修學佛法的人,知所鑒別。
若果如釋尊所說:修三摩地,必須先斷淫心,便是佛說,便是正法,應當信受奉行;否則,若說行淫,不礙真修,或誘人作不道德的行為,而說是什麼雙修法,即是波旬魔王所說,不應輕信。佛教一向主張依法不依人,故凡是說:修習禪定,必須先斷淫機,連斷性亦無的人,雖然是凡夫,其所說亦等如佛說;反之,知名度很高的人,若說行淫不礙真修,即使自稱聖人,亦是魔鬼所說。所以是魔是佛,當聽其言,觀其行,是否身心斷淫,持戒清凈,作為判別的准則。
戒殺
阿難,又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殺,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殺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襌定現前,如不斷殺,必落神道。上品之人,為大力鬼;中品則為飛行夜叉,諸鬼帥等;下品當為地行羅剎。彼諸鬼神,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熾盛世間,自言食肉得菩提路。
戒是能防的善法,殺是所妨的惡法,能所並稱,名為戒殺。殺生亦是生死根本之一。殺生之人,必負命債,將隨惡業所牽,輪迥六道,不能出離生死。佛勸世人戒殺,不但身不殺生,心亦不起殺念,身心都不殺,苦因既斷,苦果不生,自可解脫輪回,不致生死相續不斷。
『三昧』,在修因時名止觀,在果位名定慧。止是定,能破散亂心;觀是慧,能除昏沉。修習三昧的人,定中有慧,慧中有定,定慧均等,即可斷煩惱,了生死;今因殺心不除,故『塵不可出』。縱然擁有世智辯聰,也能深入世間有漏禪定,但不戒殺,結果不免墮落神道。
『神』,是鬼道中有福德的一類,若然禪定與智力勝於殺業,神通福報俱大,則為大力鬼王,統領一切鬼神,宮殿樓閣,享用自在。若禪智與殺業相等,神通福報次於鬼王,則墮在飛行夜叉的一類,作為鬼神的統帥,勢力與享受,皆不及鬼王。若禪智劣於殺業,則報墮地行羅剎,或為魅魑魍魎,神通力薄,福報次於鬼帥,屬於鬼道兵卒之類,以眾生血肉為飲食,每用神通惑人,或顯靈作怪,令人傾心攝伏,殺生祭祀,以供享用。
據說:中國宋朝,有高僧名戒闍黎,是文殊菩薩的化身。當時有一五郎祠,時常顯靈,令當地居民,殺生祭祀。有一天知道文殊菩薩化身的戒闍黎,必經此地,便化一虎,阻檔去路。戒闍黎至,用手撥開老虎,而說偈言:『汝是一郎至五郎,妄興禍福宰牛羊;老僧為說無生法,免得冤家累世償。』之後,神祠無火自焚,居民不再受其干擾。
此等鬼神,亦各有徒眾,皆自言已經成無上道特別是佛滅度後,在末法時期,很多此類鬼神,出現人間,或托扶乩顯靈,或附人身說法,雖然行為怪異不一,但同言食肉不礙修行,亦得菩提之道。
阿難,我令比丘,食五凈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無命根。汝婆羅門,地多蒸濕,加以沙石,草菜不生;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大慈悲,假名為肉,汝得其味。奈何如來滅度之後,食肉眾生,名為釋子。
五凈肉是:一不見殺,二不聞殺,三不為我殺,四自死,五鳥殘。佛恐人問,既然食肉必墮神道,何以佛在世時,比丘乞食,亦食五凈肉?故佛言:『我令比丘食五凈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無命根。』或問:佛既可以用神力變化五凈肉,何以不變化蔬菜之類?佛解釋言:『汝婆羅門,地多蒸濕,加以沙石,草菜不生。』印度屬於沙漠地帶,天氣酷熱,蔬菜不易生長,且釋尊成佛之前,以婆羅門為國教,人皆以牧羊食肉為生;若然佛用神力,變化五穀蔬果,供給佛弟子專用,將違反世間現象,釋尊為了維持『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的原則,所以由大悲心,化五凈肉,令佛弟子們,暫得肉味,聊養色身,實則,是沒有生命的假肉;如現代素食,假魚假蝦,假雞假鴨之類。奈何末法眾生顛倒,不知食肉,傷害慈悲,更不知五凈肉,是釋尊慈悲的變化,竟然食肉,名為釋迦如來的弟子。
汝等當知,是食肉人,縱得心開,似三摩地,皆大羅剎;報終必沉生死苦海,非佛弟子。如是之人,相殺相吞,相食未已,雲何是人,得出三界?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斷殺生,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二決定清凈明誨。
『汝等當知』,是教誡諸修行人,應該知道,食肉必墮。即使修習禪定,暫得心開,亦不過是相似三摩地而已,非真三昧。梵言羅剎,譯名惡鬼,以其兇狠惡毒,食人血肉維持生命故。殺生食肉的人,生前類似羅剎,一期壽命報盡,終必沉淪生死苦海,永作鬼類,『非佛弟子』。學佛的人,志在提升自己,希望斷煩惱,出三界;今因殺生食肉,欠負命債,來生當被人殺,如是互相殺害,互相吞食,血債未了,怎可以出離三界?是以釋尊敕令阿難,轉教世間學佛修禪的人,欲想修習耳門圓通,深入首楞嚴王大定,必須先持淫戒,次斷殺生;因為淫能障礙禪定,殺生則損害慈悲,應該嚴持不犯。此是古今諸佛,教化眾生,第二種決定不移的明確訓誨。
是故阿難,若不斷殺,修禪定者;譬喻有人,自塞其耳,高聲大叫,求人不聞,此等名為欲隱彌露。
佛再引用譬喻,說明若不斷殺,終難解脫。『有人』,指不斷殺而修禪定的人。『自塞其耳』,喻修禪定;『高聲大叫』,喻殺生食肉;『求人不聞』,喻食肉以為無罪。欲想無罪,必須戒殺,今不斷殺,而欲無罪;猶如欲人不聞,反而高聲大叫,正是欲隱彌彰。修習禪定,希望解脫,如人『欲隱』;但殺生食肉,難出三界,譬如『彌露』。
清凈比丘,及諸菩薩,於岐路行,不蹋生草,況以手拔?雲何大悲,取諸眾生血肉充食?若諸比丘,不服東方絲綿絹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毳,乳酪醍醐;如是比丘,於世真脫,酬還宿債,不游三界。何以故?服其身分,皆為彼緣,如人食其地中百穀,足不離地。必使身心,於諸眾生,若身身份,身心二塗,不服不食,我說是人,真解脫者,如我此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我們受持不殺戒,不止要戒殺因,還要戒殺緣,方名清凈,始得解脫。『清凈比丘』,是小乘行者,『諸菩薩』』是修學大乘的人,無論是小乘或大乘,凡持戒清凈的人,皆應心懷慈悲,於岐路行,尚且不用腳踏,有生命的青草,何況用手去拔?更何況稱為大慈大悲的釋子,豈可殺害眾生,取其血肉任意食啖?
『東方』,是在印度之東,即指中國,『絲綢絹帛』,是中國特產;絲由蠶出,因為養蠶的人,用沸水燙蠶取絲,亦屬殺生。『此土』指印度本土,『靴履』是用牛皮製造,『裘』是獸皮,『毳』是馬毛,皆與殺生有關。『乳酪醍醐』,出自牛身,雖非殺生,食之與牛結下不解之緣,將會障礙解脫。持戒比丘,不止不殺生食肉,亦不食不用與眾生身份有關之物,則於世間,得真解脫,無須為酬還宿債,再來三界受生。
『如人食其地中百穀,足不離地。』是引劫初之人為喻。佛經記載,世界初成,光音天人,下生人間,原可飛行自在,既善良,又美麗,後因食地中產品,致使足不能離地,而且品性質素與相貌,皆每況愈下。佛言;持戒之人,必須令身心清凈,於諸眾生,不起殺害之心,以及不起飲食服用之想。眾生血肉骨髓,是屬於身,裘毳乳酪等是屬於身分;求出三界的修行人,必須使自己身無殺業,心無殺念,對於一切眾生的身與身分,亦不食其肉,不用其皮,不負命債,不結惡緣,『身心二塗』,俱斷殺因與殺緣,如是三界生緣既斷,始得真解脫。
『如我此說』以下四句,是判決邪正。若如我佛所說:修三摩地,必須次斷殺生,則是佛所說的正法,否則,若說食肉,不礙真修,何止傷害慈悲,抑亦令人墮落惡道,不能超出生死,故同於魔說。[2]
1992年,王菲皈依佛門:「信佛以後,最大的改變,是整個人寧靜起來,不再像以前那麼浮躁。」
2008年4月23日,四川,王菲、那英兩位歌壇好姐妹到峨眉山萬年寺朝聖禮佛,受到萬年寺監院常性法師及僧眾的熱情接待。 [2]
2009年5月8日,王菲參加陝西法門寺合十舍利塔落成暨佛指舍利安奉大典大型晚會「法門」的排練,並獻唱歌曲《心經》。
戒偷
阿難,又復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偷,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偷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偷,必落邪道;上品精靈,中品妖魅,下品邪人。諸魅所著,彼等群邪,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熾盛世間,潛惹奸欺,稱善知識,各自謂己,得上人法,弦惑無識,恐令失心,所過之處,其家耗散。
世間物各有主,凡未經他人許可,私自盜取他人財物,或非法強求,都屬於偷;偷亦是生死根本之一,故應當戒除。佛言:若果六道眾生,其心不偷,則不致隨其業力所牽,生死相續不斷。否則,諸修行人,原本志在超出塵勞,今因偷心不除,何止塵不可出,反而墮落邪道;即使具有世智辯聰,又能修習有漏禪定,如不斷偷,亦難倖免墮落。
『上品』,指禪智勝於偷心的人,則墮落精靈一類;盜日月的精華,竊山川的靈氣,附山托水,惑人祭祀,如山精海怪等,為妖怪的領袖。『中品』,是禪功智力與偷心相等,則墮為妖魅,即魅魑魍魎,盜人物的津液,竊山川的潤氣,伺機作孽。『下品』,是偷心勝於禪定,則墮為邪人,個性邪僻,每為精靈所附,妖魅所迷,誑言欺世,詭異惑俗。
此等鬼怪,亦各有徒眾,邪知邪見,邪言邪語,欺世盜名,受人供養,各各自謂,己『得上人法』;上人之法即是菩薩法,以菩薩居聲聞之上故。尤其是佛滅度後,末法時期,此類鬼怪,或潛跡於都市人潮中,或藏匿於偏僻郊野之間,妖言妖行,稱善知識。或自言是佛菩薩再來,散播謠言,或言大水將至,應急避之;或言世界末日,大禍臨頭,要擇地搬遷,誘惑無知無識的人,令人恐怖,對現實環境,失去信心而求助於他,乘機騙取金錢,使遇上他的人,家財為之耗散。
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舍貪,成菩提道。諸比丘等,不自熟食,寄於殘生,旅泊三界,示一往還,去已無返。雲何賊人,假我衣服,稗販如來,造種種業,皆言佛法?卻非出傢具戒比丘,為小乘道,由是疑誤,無量眾生,墮無間獄。
佛制比丘乞食的原因,目的是令人舍棄貪心。因為貪心是根本煩惱之一,不除貪心,絕對不可能成就菩提。佛制比丘,不得自己烹飪熟食,必須循方行乞的意義有四:一福利眾生:因為三寶是世間最上福田,乞食能令施者種福故。二折伏憍慢:乞食可令貴族出家的人,折伏昔日驕慢的習氣故。三知身是苦:佛制乞食之法,次第行乞七家,若不得飲食,便應受飢餓,令知身是苦本,而精進辦道故。四除滯去執:小乘人執著,滯留深山,離群獨居;故佛制乞食,令深入社會,接近大眾,以便隨緣教化眾生故。因為比丘受供完畢,必須為齋主說法,以法施回報眾生的財施。
據說:佛在世時,有一位初出家的比丘,雖然沒有學問,但很用功,有一天,接受一對老年夫婦的供養。齋畢,夫婦倆敷設高座,請比丘登座說法;自己則跪在座下恭聽。初學比丘,既未多聞佛法,又缺乏口才,苦苦思索,不知如何說好,不覺脫口而出:『苦呀』夫婦倆聽了,覺得比丘說的很對,自己年老無子,又疾病纏身,實在太苦;於是叩頭禮謝,請師父繼續開示。可憐初出家的比丘,想了半天,仍然不知,應該說些什麼?但夫婦倆卻非常虔誠地等待著,不禁著急起來,大聲的說:『真實是苦呀』說罷離座,急急跑回精舍。豈料,年老的夫婦聽了,卻共同進入沉思的回憶中,想起貧窮困苦的童年,想起命運坎坷的少年,再想起艱難奮斗,辛酸勞累的壯年,又想起現在眾病煎逼,年老無依的晚年,啊.自己的一生,都是與苦結下不解之緣,想呀,想呀,終於給他們想透了人生真實是苦的真諦,結果,斷見惑,證初果。正當他們法喜充滿,舉頭謝師時,己經人去座空,唯有匆匆趕去精舍,當面禮謝法乳之恩。
正在一角靜坐的初學比丘,見他們趕來,雙雙拜倒在前,以為又是請求他開示佛法,心裡一急,突然靈光一閃,無漏智慧立即顯發,斷盡見思煩惱,證得阿羅漢果。竟然辯才無礙,滔滔不絕的為他們講解人生真理,令他們知集是苦因,慕滅修道;而夫婦倆也因聖人比丘的開示,激發善根,立刻舍俗出家,修學佛法,終成聖果。如果初學比丘,不實行佛制乞食,就失去度脫這對夫婦的機會,而自己的道業,也不會被逼速成,由此故事證明乞食,的確是可以隨緣教化眾生,利己利人。
還有乞食,一可以永除貪欲,令知止足故;二可以永斷諂曲,無希望故;三可以現離眾苦,無追求故;四可以所在安樂,無積聚故;五可以遠離恐怖,不畏盜故;六可以道業易成,無顧戀故。有如是種種因緣,故佛制比丘實行乞食,即使是日無供,也不應自己烹飪熟食。由於飢餓因緣,令知有身是苦,而此無常苦空的色身,只暫時寄居三界而已,終非故鄉;猶如旅泊之人,必須回家。在陸地投宿曰旅,在水上住宿曰泊,出家人寄居三界,等如旅客投宿旅泊,應該精進辦道,求一生成就,希望有朝一日,子縛既斷,果縛亦滅,即可超越三界,一去不還,豈可為此暫時寄居三界的殘軀,貪求名聞利養,愚惑眾生?
『雲何賊人』以下,是佛痛斥冒充弟子,形似出家,心不入道的人,假借僧服,以助其經營貨利,販賣如來,破壞佛教;或將佛法作人情,以套取他人的供養;或非法說法,法說非法,炫惑世人,卻說是真正的佛法。對於真正出家修行,具足比丘戒,三衣一缽,不積蓄金錢的佛弟子,反被誹謗,視為小乘;而身披袈娑,經營貨利,販賣如來的賊人,卻妄自稱為大乘菩薩。由於以假亂真,令無量眾生,真假莫辨,心生疑惑。或誤信邪說,或起邪行,結果,此等賊人,弟子與師,都要墮落無間地獄。
若我滅後,其有比丘,發決定心,修三摩提,能於如來形像之前,身燃一燈,燒一指節,及於身上,燃香一炷。我說是人,無始宿債,一時酬畢,長揖世間,永脫諸漏,雖未即明,無上覺道,是人於法,己決定心。若不為此捨身微因,縱成無為,必還生人,酬其宿債,如我馬麥,正等無異。
此是佛教比丘,捨身懺悔。佛滅度後,末法眾生,障深智淺,如有出家二眾,發大乘心,決定舍諸有為,欲想從耳根進修如幻三摩提者(即修習首楞嚴王大定的人)。能於如來聖像前,在自己身中,燃燈、燒指、或燃香一炷,以供養佛,必仗佛力加被,銷除宿業。
『無始宿債』,是指眾生自從無始時來,因貪心偷盜他人財物,所欠負積累的業債,『揖別』意即永辭,『世間』指三界,『諸漏』指見思二惑,憑此捨身懺悔的功德,即可酬還完畢無始業債,而能長期揖別有漏世間,永遠脫離見思二惑,不再漏落三界受生。雖然一時末能明了五十五位真菩提路,但對佛果菩提之法,已經有了進取的決心;終有一天,成等正覺。若然不燃燈燃香,捨身供佛懺悔,則宿債未清,雖得無漏,還要受報;如紫金光比丘尼,已證聖果,仍為阿闍世王污辱,即使己成佛道,也要來人間酬其宿債。
『如我馬麥,正等無異』,是佛引自己作證。據傳記說:昔日舍衛國,毗蘭邑,阿耆達王,請佛與五百比丘,到王宮結夏安居,接受三個月的供養。國王非常恭敬,每日親自入廚,督促廚師設齋供佛及僧。至第七日,為魔所惑,在內宮耽戀五欲,竟然忘記供佛的事,宮人未奉王令,不敢擅自設供。當時有一馬夫,減半馬麥,供佛及僧,如是三月期滿,解夏回精舍時,王始記起,立即設齋供佛,求哀懺悔。
阿難問佛因緣,佛言:過去毗婆屍佛,受王供養,佛僧食畢,為病比丘,取一份供,途經梵志山,梵志聞香心生妒忌,惡口罵言:『此禿頭應食馬麥,何與其甘饌』;當時梵志所教的五百童子,亦隨其師口出惡言,唯獨其中有二人說:此等大德,誠應受人天供養。當時的梵志,就是釋尊的前身,五百童子,即今的五百阿羅漢,贊佛二人,是現在的舍利弗與目建連,彌勒菩薩,就是當時的病比丘。因宿世作此口業,今雖成佛,尚且不免受報,何況盜他人財物,或食眾生身分,豈可倖免,不受報應。所以修行人,非捨身燃燈燃香,供佛懺悔,仰仗諸佛威神之力,銷除宿業不可。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後斷偷盜,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三決定清凈明誨。
佛命阿難,轉教末法眾生,若想修習成佛的大定,應先斷淫,次斷殺,後斷偷。因為淫能障定,殺傷慈悲,偷者負債,都是障道因緣,非斷不可。無論古今諸佛,皆以斷偷,作為公開教誡眾生的清凈而又明確的訓導。
是故阿難,若不斷偷修禪定者,譬喻有人,水灌漏卮,欲求其滿,縱經塵劫,終無平復。
佛以譬喻,說明偷盜的過失。若不斷偷,以偷盜之心而修禪定的人,猶如有人用水灌入破漏的瓶中,欲想其滿,縱然經過塵沙劫數這么長的時間,終不可得。『卮』是承酒之器,漏喻偷心,水喻定慧,如不斷偷,而入三摩地,欲得成就定慧,猶如用水灌入漏卮,欲求其滿,縰經塵劫,終無平復。
若諸比丘,衣缽之餘,分寸不蓄,乞食余分,施餓眾生。於大集會,合掌禮眾;有人捶詈,同於稱贊;必使身心,二俱捐舍;身肉骨血,與眾生共。不將如來,不了義說,回作己解,以誤初學;佛印是人,得真三昧。如我所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釋尊勸導修定的人,應舍棄貪嗔痴慢及名利之心。因為殺盜淫的行為,皆導源於人心的貪嗔痴,特別是貪心。由於貪利者奪利,所以社會上處處都有損人利己的人;由於貪財者謀財,所以社會上關於明搶暗偷,謀財害命的新聞時有所聞;由於貪名者盜名,故社會上常有沽名釣譽,自贊毀他的事情發生;由於貪色者劫色,故社會上充滿非禮、強奸、輪奸種種罪惡行為;由於貪食者殺生食肉,盜取生物的性命,故社會殺風熾盛,殺家禽,殺走獸,殺海產,殺敵人,殺親人,甚至殺害自己;使社會充滿姦淫邪盜外,還要互相殘殺。因此,佛教修行人,要舍貪。一個持戒清凈的比丘,除了三衣一缽外,一分錢,一寸衣,亦不積蓄;即使次第行乞所得飲食,多餘的亦應布施給飢餓眾生,以斷除貪心。
『於大集會,合掌禮眾。』是教舍憍慢心,因為佛性平等,一切眾生,皆是未來諸佛,應該恭敬禮拜,不可輕慢。
『有人捶罵,同於稱贊。』是教舍嗔,雖然被人捶打怒罵,亦應視同贊嘆,歡喜接受,不生嗔恨。
『必使身心,二俱捐舍。』是教捨身,亦即舍痴。一般愚昧眾生,於自身執為實我,於身外之物,執為屬我所有,每為滿足個人的佔有欲而貪,貪不得就欺騙奸詐,強奪巧取,明搶暗偷,偷他人私有的財物,偷社團公有的物品,偷十方常住所有的僧物,如是窮年累月,多生多世,由偷心而欠負的業債,必須償還,三界尚且不可出,何況佛道?因此佛教人舍棄貪嗔痴,斷除我法二執,外財固然要舍,連自己身命的內財亦舍,視自己的『身體骨肉』,與眾生所共有,而能實行布施內外之財,廣作佛事,心捨身亦舍,身不偷心亦不偷,方可成就不偷之心。
告阿難,在三界六道之中,假設有人,雖然身心都『無殺盜淫,三行已圓』,但若犯大妄語戒,則於所修的三摩地,不得清凈;必須若身若心,都不誑不妄,言必真實,方名清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