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上海名媛拼單圈的事件真實存在嗎你怎麼看
上海名媛拼單事件我覺得真實存在並且正在發生。網上曝光的拼單事件有時間、有地點、有聊天截圖,我們不能否認他的存在,因為事實就擺在那,你不能當作看不見,但他的存在有哪方面的意義,我們就要好好論一下。
勸誡這些正在拼圈路上的小姐妹,證實真正的自己,找准位置和方向,努力吧,自己打拚出來的幸福生活會更香。
B. 上海名媛群曝光後,是不是揭露了人性的惡
熱搜榜就被“上海名媛群”給刷屏了。
關於“名媛”的意思,特意查閱了瀏覽器,什麼是名媛呢?一般是指那些出身名門、有才有貌、又經常出入時尚社交場所的美女。
在解釋之後,還特意注釋了“現代名媛”的概念時用到了“有錢人士”。
這才是真正的名媛聚會,在她們這里,“上海名媛群”里的那些人,連提鞋都不配。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有錢人反而成為了一些人眼中的獵物。
這些人不是去自我成長,靠自身努力去踏足這些圈子,反而用一些低劣的手段來達成自己的目的。
當然,她們也曾努力經營自己的人設和社交平台。
但是,假的真不了,謊言總有被人戳穿的一天。
活在夢里的人,可悲,可笑。
C. 求萱雪的《上海名媛》txt完整版
已上傳 滿意望採納~
D. 《上海名媛》最新txt全集下載
上海名媛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瞬息浮生(4)
她沒有生氣,只是慢慢反駁道,一字一句刺進他心裡。
「我也是挑的——最起碼,我不會選你這個偽君子。」
「那麼你為什麼接近戚爺——難道你認為他就是個君子?」
她側頭想了想,突然極詭異地笑起來。
「因為,我是要毀滅他的女人。」
終於甩掉冷玉卿回到坐席後,她發現戚默然不知去向,這時白日里在衡山公寓出現過的程達走了上來。
「戚爺有急事離席,請蘇小姐回衡山公寓。」
蘇繁錦支著下巴想了想,突然感到疲憊不堪。
走出威廉姆斯餐廳,便瞧見早已備好的乘騎正敞著車門等著自己。她看了眼夜色,轉身告訴程達自己獨自回去,便不顧阻攔踏著小步離開。
走到電車站才發現正好趕上末班車,緩慢的車體慢悠悠地停穩,又開動。
她如同無聲黑白電影般慢格地走了進去,每一步都是靜默的停頓,直到在一個靠窗的角落坐妥,車窗外不知何時傳來細細雨聲。
雨滴打在車窗的玻璃上,發出噼啪的微響,留下一個橢圓的水痕。不等這個水痕散開去,又有一個橢圓……
E. 舊上海名媛有那些
上海十大紅顏沉香之龔秋霞
在上海紅顏沉香里,龔秋霞獨以「梅花」驚艷上海灘。她十四歲加入「梅花歌舞團」,與張仙琳等因歌喉動人舞姿優美而被喻為「梅花五虎將」。舊上海的輿論界曾這樣贊揚過她:龔秋霞的歌則最宜於清晨聽,因為她的歌充滿著青春朝氣,抑揚頓挫,甜潤婉轉……。此絕妙之喻讓現在的歌迷身有同感。
上海十大紅顏沉香之秦怡
被譽為「東方維納斯」的秦怡,正如評劇表演藝術家新鳳霞所說:「因為她的性格和品質的美,她才能塑造那麼多美麗的人物,包括偉大的母親。」正是基於這種內心深處的美,秦怡成為上海紅顏沉香裡面最厚重、最醇香的一抹。
醇香的秦怡有著美麗質朴的內心支撐,但這亦無法阻擋其命運的多舛:在經歷了初次的婚姻失敗後,1947年,秦怡在25歲時與20世紀三十年代著名的「影帝」金焰結為夫婦,並成為備受人們關注的「銀壇雙翼」。但好景不長,夫妻間漸漸發生了情感錯位。金焰去世後,秦怡幾十年如一日悉心照顧自己的兒子,嘗盡生活艱辛。但在經過命運的歷練後,秦怡,這位「東方的維納斯」卻日益凝聚成一段讓人景仰的沉香,並一直延續到了今天。
上海十大紅顏沉香之黎莉莉
黎明暉算是上海乃至中國最早的流行歌手了。黎明暉是中國早期流行歌曲搖籃明月歌舞團主持人黎錦暉的女兒,12歲就登台唱歌,她演唱的《毛毛雨》、《人面桃花》等歌曲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風行一時。
黎明暉於2003年去世,她以自己的歌聲為中國的現代流行音樂拉開了帷幕,她與她的歌聲一起成為了永不磨滅的經典記憶,而她成就的那段沉香,也成為了中國流行音樂最早的滋味。
上海十大紅顏沉香之上官雲珠
出生於江蘇的上官雲珠到了19歲才開始了她真正意義上的人生,這一年,她幾經輾轉來到上海,在蒲石路(今長樂路)慶福里236弄18號擁擠的弄堂房子里,上官雲珠開始了她上海灘十里洋場的美麗人生。
四十年代初,上官雲珠拍攝了她的電影處女作《玫瑰飄零》,開始在影壇上嶄露頭角。20世紀40年代後期。她在「左翼」文化運動領導的昆侖影業公司里所拍攝的許多進步影片,如《一江春水向東流》、《麗人行》、《早春二月》、《萬家燈火》、《烏鴉與麻雀》等,後來都成為中國著名經典名片,上官雲珠,這個舊上海十里洋場洇染下走出來的女子,終於脫胎換骨,凝成一段冰清玉潔的沉香。
但上官雲珠的潔身自愛並沒有讓她逃脫歷史的捉弄,在「文化大革命」期間,上官雲珠受到殘酷迫害,於1968年11月22日去世。
上海十大紅顏沉香之王人美
在舊上海繁華奢靡的浮光掠影中,一個模糊的形象漸漸清晰,她就是王人美,一個在當時以「野貓」之名而享譽影壇的明星。她主演的電影《漁光曲》堪稱百年中國電影的經典;她演唱的歌曲《鐵蹄下的歌女》七十多年傳唱不息;她和舊上海紅極一時的影帝金焰的婚戀至今撲逆迷離。而在晚年她總結自己一生的時候,卻把成名看成是一生的不幸。
上海十大紅顏沉香之潘玉良
潘玉良,可以說是舊上海最為傳奇的紅顏女子,她撲朔迷離的身世以及迷樣的際遇,都讓她的名字在她親手繪制的舊上海畫面上定格為一抹亮麗的色彩。
電視劇《畫魂》講述了潘玉良的那段傳奇人生:青樓出身的潘玉良十八歲後在兩位男人的幫助下走上了藝術之路,並在藝術之都巴黎登峰造極,成為享譽中西的大畫家,這絕對是一個異數,更准確地說是一段傳奇。與此同時,她終其一生也都掙扎在這兩位男人和另一位女人的情感漩渦中,無意依靠卻又難以割捨,最後一個人孤獨地離世。
上海十大紅顏沉香之周璇
如果說蝴蝶是舊上海膠片里的精靈,那麼周璇就是舊上海老唱片的最華美的音符。說到舊上海的紅顏沉香,周璇是一塊彌久真的香玉,就象她的名字子里有個寓意為玉石的「璇」一樣,她的一生,華麗而又沉重。
周璇兒時不幸,被幾經送養,七八歲時,被送進一個歌舞班,處次涉及文藝。1934年,上海《大晚報》舉辦「播音歌星競選」,周璇結果名列第二,電台稱譽她的嗓子「如金笛沁入人心」,獲得了「金嗓子」的稱號,從此唱紅上海灘。
周璇的情感生活坎坷,三次婚戀都以失敗而告終,正像她在歌曲里所唱的:天地蒼蒼,人海茫茫,知音的人兒在何方?叫人費思量…… 不瘋魔,不成活,在演藝圈無限風光的周璇卻被診斷有精神疾病, 1957年,她突發性腦炎被送進醫院,一代紅顏,就此離開了人世。但她的聲音,仍在今天生長不息。
上海十大紅顏沉香之蝴蝶
雖然在如今的上海輔慶里,這個長大後改名為「胡蝶」的女孩,已漸漸陌生,但循著那股深刻入骨的味道,我們可以在70多年前風雨飄搖的舊上海找到那抹沉香。那時候她的名字是這個城市的驕傲,也是這座城市的味道。舊上海傳奇女星蝴蝶先後主演了百餘部影片,成功地飾演了中國不同階層的各類女性形象,成為中國電影拓荒期和成長期的同步人和見證人。
1975年,胡蝶赴加拿大定居,化名為潘寶娟。1989年4月23日,翩舞人間近百年的胡蝶在溫哥華因病與世長辭。她臨終前的最後一句話是:「胡蝶要飛走了!」胡蝶最終蝶化而去,她那美麗的身影卻長留人間,一同留下的還有那剪不斷理還亂的前塵往事,胡蝶就這樣飛走了,在另一個世界裡繼續翩翩起舞,最終化成了花兒的靈魂,只留下那縷余香,仍執拗地鑽入我們的靈魂深處。
上海十大紅顏沉香之張愛玲
在舊上海的班駁沉香中,張愛玲永遠是那第一爐香,當我們在揭開舊上海那本如花相冊時,第一眼總是留給了張愛玲。泛黃的紙張,模糊的黑白印刷,一代奇女子卻身著一襲華麗的旗袍,倨傲的仰著頭……相信所有的人都會在那一刻迷戀上這個女子的傳奇、高貴以及驕傲。
上海十大紅顏沉香之阮玲玉
1926年,迫於生計的阮玲玉出任影片《掛名夫妻》女主角,一舉成名。1929年,阮玲玉主演影片《故都春夢》,扮演妓女燕燕獲得成功,奠定了她在影壇的地位。阮玲玉表演藝術的黃金時期是上世紀三十年代中期,她先後主演了《三個摩登女性》、《小玩意》、《城市之夜》、《神女》、《新女性》等很有影響的影片……阮玲玉演技具有豐富的激情又不失純真、強烈而又細膩熟練、樸素 而自然,絲毫沒有雕鑿的痕跡,於是,中國「葛麗泰·嘉寶」的美譽不脛而走。
然而纖弱、敏感的紅顏終歸薄命,這位站在中國女演員演技巔峰的女星,卻在情感道路上一路坎坷,於是,她在留下「人言可畏」的感慨後,自己結束了她精彩而又無奈的一生,一代紅顏香消玉隕。
F. 上海偽名媛曝光後,男版名媛也火了!男版名媛怎麼拼單的
有一位男子他自己爆出本來是想潛入上海的名媛群,想看一看名媛的生活是什麼樣子的,並且還可以順帶的幫自己獲取一些生意上面的資源。但沒有想到的是,他花費了500元錢進的群,既然比拼多多,還要可笑。
這些名媛都是在群裡面拼單,其中包括包包,一些高檔的酒店,還有奢侈品下午茶,竟然連絲襪都要一起拼單。很多網友在看到這一個文章的時候都表示非常的震驚,難道真正的名媛就是擠入不屬於自己的圈子嗎?上海名媛群被曝光之後,有男版名媛也被扒出來了,其實跟女版名媛是一樣的,有的男性專門在網上販賣一些比較高品質的照片。
其實真正的名媛生活就是自己能讓自己的生活得到充實,而不是用一些莫須有的手段把自己創造成一個虛假的人設。但是他們去偽造成名媛這種做法既不違法,也沒有危害到其他人的生活,我們沒有資格,也沒有必要去指責他們。每個人的生活方式,生活習慣都是不一樣的,但是強行的擠入不屬於自己的圈子,生活還是非常累的,所以腳踏實地的做自己。
G. 最近愈演愈烈的「上海名媛群」,是不是真實存在的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有錢人越來越多,或許是之前網路還沒有現在這么發達,現在我們只是看到了之前未被發現的而已。我們就一起來聊聊“上海名媛群”這件被爆出來的事情,匪夷所思的事情。
H. 名媛李霞卿做了一件什麼驚天動地的事情
李霞卿,一個在中國航空史上留下奪目光彩的名字的名媛。
李霞卿是廣東籍的名媛,出身廣東世家,童年時代便隨父漂洋過海,周遊歐洲,說得一口流暢的英、法語。對每一個名媛來講,精通外語幾乎是必需的。
童年已有環游世界的機會,為她日後的人生抹上了亮麗的底色。
回國後她又先後在香港上海求學生活,繼續接受都會西風的吹拂,同時又潛心學習唐詩宋詞元曲等傳統文化。
她的父親李應生和叔叔李沛基都是反清的革命黨人。一九二六年李應生與友人合組上海民新影片公司,可謂是中國電影事業的奠基人。這位開通洋化的名媛之父,不但支持女兒涉足當時屬十分容易令人輕視和誤解的水銀燈下生涯,還親自為她取了藝名李旦旦。於是,一九二八年上海影壇升起一顆新星——李旦旦。
她的自然真摯的表演和清麗的形象,迷倒了一眾上海人,一時成為二十年代末期家喻戶曉的明星。
身為名媛,所謂衣食足而知榮辱,進而會對精神世界有種更高的追求。上海人稱為「作」,北方人稱「折騰」。
名媛,特別會「作」。
在影壇獲得極大成功之後,李霞卿很快又開始尋求新的挑戰。一九三年,十八歲的她,突然從銀幕上消失了。
起因是她在法國旅遊時在巴黎觀看了一次飛行表演。當飛機呼嘯著直沖雲霄時,一種從未體驗過的興奮和極度的刺激令她十分亢奮。從此,她鐵了心要駕駛飛機。
這是在一九三年,當時女孩子騎自行車,都被視為十分前衛和異端。
她考入瑞士日內瓦某飛行學校,拿到瑞士的飛行執照後,她再去美國波音航空學校深造。該校的教官,多是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王牌飛行員,是美國很有名望的學校。她在那裡通過航線、戰斗、盲飛和特技等各科目的訓練,一九三五年學成回國,一心想喚起中國女子:女人一樣可以飛上藍天……
一九三六年春天的上海,颳起一股「李霞卿」龍卷風,大街小巷的報童報販,高舉著紅色號外吆喝著:
「號外號外,當年紅星振翅沖天!」
「請看今日神話——女媧補天!」
女人飛天,不可思議,但這位名媛做到了,她以搏擊藍天的真實行動,解脫了千萬上海女子的精神枷鎖——不要自輕自*、安於現狀,為她們在天空中升起第二顆太陽;女人不僅可以做女明星,還可以做女飛行員!
一九三六年三月,她駕著自己那架橙紅色的單翼輕型飛機,在上海上空翱翔。碧空中那亮麗如火的一點,驚動了上海市民傾巢而出,萬人空巷,在跑馬場大世界一帶更是水泄不通,上海人翹首仰望藍天,交頭接耳:
「是一個女人在開!」
「知道嗎?那個開飛機的是個女的。就是十年前的紅明星李旦旦!」
這位飛天仙女在上海上空飛了三圈,又在國際飯店上空做了一番特技表演,而後輕盈降落,人們蜂擁向她。她感到這樣的簇擁,遠遠不同她當明星時的那份鋒頭。
她不是為了個人的鋒頭,是為了喚醒同胞姐妹投入時代。
這也是一種做秀,但她的秀場是地震山河、上天落地的大手筆,正所謂氣貫長虹。
名媛做秀都是昂貴的:珠寶、名車名衫、豪華輝煌的場地和達官貴人的捧場客。
李霞卿的做秀更是價值連城,那是飛機和藍天及全城老百姓,當然身為名媛她有這樣的實力,但同時她還具備這樣的膽識和魄力。
那是早在一九三五年,差不多七十年之前!
我們的老朋友差利林在一九四五年玩飛機已屬十分摩登和前衛之舉,而這位上海名媛要早他十年,已開始挑戰藍天。
「八"一三」淞滬之戰爆發,這位挑戰藍天的上海名媛一改「時髦小姐」的形象,布衣素服,在炮火中投入救亡工作。她還親自駕駛著橙紅色的「新中國精神號」單翼輕型飛機開始環美「抗日救國,匹婦有責」的救亡募捐飛行。
有資料如是記載她在舊*向華僑的一次飛行募捐:
……藍天上,一架橙紅色飛機表演了各種飛行特技之後,一個小藍點從機艙爬向
機翼………「噢,上帝,那是一個女人!」人們驚叫著。
震耳欲聾的歡呼聲如雷鳴海嘯,萬頭攢動,望著從機艙里走出來的一位秀麗女子。
她穿著藍緞寬袖圓邊大襟衫,藍緞寬腳如意褲,一雙大紅閃光緞子綉花鞋,束起的發髻上斜插著一朵黃菊,完全是中國裝束。……
正牌上海名媛,果然與一眾概念上的只會追逐時尚,在社交圈上爭鋒頭的時髦小姐不同。
李霞卿這次環美飛行募捐,激勵了一眾華僑和美國人的捐款熱,並一度在全美掀起「李霞卿熱」,令她的救亡募捐獲得了極大的成功。她所到之處受到華僑及美國航空界人士的熱烈歡迎,鹽湖城還派出十五架飛機在離城市二十分鍾航程的上空迎接,儼如國賓。
一九四0年,在一次募捐飛行中,李霞卿失事遇難,一代名媛的生命,發出最後一道瑰麗奪目的光彩,火鳳凰隕落在她親愛的藍天中!她獲得永生——她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二十八歲!
魂系藍天往往用在雄鷹身上,而我們的上海名媛李霞卿,早在七十年前,已打破了這個由男人壟斷的極限,成為暢游藍天的一隻金鳳凰。
身出名門、學識貫通中西、才貌雙全且已在水銀燈下成名的李霞卿,本可以輕松悠然地創造一個美輪美奐、供小報和市民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名媛傳奇:如陸小曼,如趙四小姐,如郵票大王的千金周叔平……
她卻不然。她不甘平庸,斷然走出名媛的象牙塔,選擇了用生命來譜寫自己的傳奇。
這樣一位超群異類的名媛,她心目中的如意郎君應是怎樣的?
翻遍有關她的被記載下來的資料,竟找不到片言只語有關這位女飛天的愛情故事。是不及展開,一心魂系藍天,還是疏於記錄,或者是刻意保留?也可能,她自有暗戀之人深藏不露?是愛情沒有選擇她,還是她沒有選擇愛情?
十六歲成為電影紅星,又多次環游世界周遊列國,感情生活應該是多姿多彩的。只是身為名媛,已令一眾男人畏而卻步,更何況在一九三五年,她已飛上藍天。那時最現代的丈夫,對太太的要求也只是「入得廚房,出得廳堂」,而這樣一位熱戀藍天的美人,一如上海人講的「懸空八隻腳」,哪位男士有魄力征服她呢?
我相信她在感情上是寂寞和孤獨的,一如翱翔在無邊的藍天,雖然這是一個由一群生龍活虎的男人壟斷的陽剛世界,雖然她享有歡呼也有贊美,畢竟,高處不勝寒!
即使在上海繁華的三十年代,這樣一代名媛如李霞卿,在感情上相信仍是寂寞的。
她的追求者一定不在上海,而在瑞士在美國在海外華僑中,在手把手教她的飛行教官和並肩飛行的同僚中,或眾多觀看她飛行表演的華僑或洋人中!
女人要愛上一個情系藍天的男人,是需要勇氣的;男人要愛上一個魂系藍天的名媛,要需要實力和魄力再加魅力的!
這只絢爛的火鳳凰,就這樣在中華上空劃過一道飄逸的身影,短暫倉促卻又奪目,讓人來不及進一步追憶,就消失了:何人繪得飛天影,望斷青天一縷霞!
這位上海名媛的境界,遠遠在陸小曼、周叔平等一眾之上。可惜,她留下的故事太少了。
今日閑逛新天地和留戀在咖啡館的上海女孩,都應知道,早在七十年前,上海的時髦外婆,已開始挑戰藍天!
二
畢竟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在共和國五十來年的歷史畫卷中,我們依然可以找到至少兩位仍顯活躍的名媛——林徽因和章含之。
林徽因來自民國世家,才貌雙全,被徐志摩熱烈追求,又嫁給歷史名人之後,夫婦倆雙雙參加了共和國國徽設計。
這朵綻放在民國斜陽下的名花,一樣得到共和國朝陽雨露的滋潤,在新舊兩極權力的交替中,別有一種繼往開來的政治美。
見過她一張穿人民裝戴解放帽的照片,此時她已人到中年,在一片「男同志女同志」的性別被刻意淡化模糊的年月,仍充滿名媛華貴的神韻,散發著另類的幽香。
可惜她中年早逝,我們無法測度她以後的路。
要說中國最後一位正牌名媛,當非跨過厚厚的大紅門的章含之所屬不可也。
章含之,名傾朝野的鴻碩之士章士釗的千金,丈夫為共和國的外交俊才喬冠華。她擁有一個十分中國十分孔孟味道的名字,又成長和陶冶在極富中國社會主義特色的厚厚大紅門內,她持有中共黨員的身份卻又不見頭上閃耀著革命的光環。
她與林徽因或者正好是兩代面對鐮刀和錘子的光環,仍充滿名媛華貴的神韻的名媛,但章含之似乎更幸運一點。
她的《史記》私人教師是共和國的第一代國家主席毛澤東,她的英文課學生也是這位中國偉人。當全國人民將毛澤東置在神壇上禮拜時,她卻可以將之作為一位長輩面對面暢談,甚至還可以向他說「不」!
關於這位末代名媛,她自己已著書多本,這里不多嘮叨。
總覺得這位末代名媛,如一位高超的雜技演員,在連接兩極截然不同的意識形態的鋼絲上,做出各種優美的藝術造型。看似輕松其實是相當艱辛,連帶她的愛情,都彌散著一片悲壯的革命色彩,如革命一樣的烈火燃燒,義無反顧。
即使被有心呵護在深深的大紅門內,然畢竟是一位名媛,她的人生仍是充滿遺憾,「……我從來沒有想到,有一天我會遭到厄運,我會被捲入政治的旋渦,險些葬身在別人玩弄的政治游戲之中……」
即如在社會主義中國,因為富有中國特色,相信恰巧就是她的在共和國已不可多得的名媛身份,令她一如作為「兩房合一女」的維多利亞女皇,早在八歲時就開始接受女皇的訓練,年輕章含之也早早就被預定要栽培成一位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名媛,成為東西方兩極齒輪交合的一道潤滑劑。
年輕時代的章含之,在不得不隨大溜的毛式裝束下,仍掩不住那滿載著遺傳基因的藍色血液(又稱為貴族之血)所呈現的,我們稱為氣質的神韻。這樣的神韻,遠遠壓過當時驕奢不可一世的第一夫人。
章含之的悲劇,與這是否也有一點關系?
失去喬冠華的她,受盡碧落黃泉永相隔的斷腸之苦,仍能再撰書立著,再攀外交事業高峰,真正煥發出名媛的內涵修養。
她雖已年逾花甲,然觀其照片,年少時的美貌,盛年時那種事業女性的干練鋒芒,都不及現時的成熟睿智的魅力,奇妙地糅合了硬朗的中國現代社會主義和十里洋場絲絲西風時尚和古典中華的雍容,比一眾當代女青年更顯灑麗倜儻,展現在眾人眼前的,仍是那一抹已離我們日感生疏和遠去的名媛風范。
今日,作為那位歷史名人的第三代,章含之的女兒妞妞,這位一代名媛之後,已成一個典型的無拘無束的、步履急促顧不得太多的回眸的、當代地球村青年。「名媛」一詞,已不足形容這一代新世紀女人。
或者,名媛一詞,再也不合適今日的新一代,猶如繁寫體的漢字,我們或許還會讀得懂它們,但已不再「生產」或「製造」它們,更不會「使用」它們了!
三
讀者讀到這里一定會發問,文中列舉的幾位名媛,似都不是上海人,卻又為什麼要歸入上海名媛之中?上海,還真不是一個正牌名媛的滋生地呢。
「名媛」這個專用名詞,不是所有的才貌雙全的女人都擔當得起的。一如也只有在榮國府與大觀園才出得了金陵十二釵名媛。
上海這樣一個開埠早、洋風熾熱的大都會,在晚清和民初,造就和催生了大批新興的資產階級和洋博士洋學者,惟獨不合名媛的出生地。上海是一個商業都會,從來不是政界要人和宮廷貴族的聚居之地,因此名媛這個名稱在上海,一個不小心,就會混淆為有錢人包起的明星、社交場上花蝴蝶樣的交際花或海上紅舞女。上海華洋交雜的土壤不夠純,滋潤不起一支青嫩的純種名媛萌芽。
名媛猶如純種犬,必有一本清白高貴的宗譜。這決定了中國名媛的發源地,必在皇城內。又或者因為天津離皇城較近,不少下野或在野官宦大將都會在天津又安一個別墅之類,上世紀初,中國津京,聚集著一眾名媛:趙家四小姐、陸小曼、林徽因……即如末代名媛章含之,她的大學時代和眾多社會活動,也都是在「皇城」北京進行。
名媛需要一個矚目的空間舞台供她們做秀,更需要合適的陽光土壤作為滋生萌發的營養。上海這樣一片在商言商只看結果不看過程的大都會,海派不羈,英雄不問出處只認眼前實力,那本羅羅嗦嗦的家譜族系請免了,擺出來也無人識,故而令一眾紅紅綠綠的交際花「出了外快」。
典型的有一位叫王吉,外號黑貓,又被多家小報稱為「亂世佳人」的。
黑貓沒有宗譜族史,曾在上海一家黑貓舞廳當過伴舞女郎。據言不僅善於一般社交舞,還會表演西班牙和吉卜賽獨舞。舞藝高超之外,還能講英、法、日三國語言,又從師名畫家符鐵年習畫,拜名師學京昆,還曾與梅蘭芳合演過《游園驚夢》……這些倒挺符合名媛的要求。
她後來嫁給一位局長級的官宦,繼而又離婚嫁給一個開賭場的漢奸,自己坐鎮老闆娘位置,親自打理。雖無家史也無宗歷,但因在上海社交界翻雲覆雨,與軍政要人黑白兩道都熟諳,上海人也就當她是「名件」了。
《一江春水向東流》的舒綉文就是最典型的海派名件了。雖然她也參加抗日救亡,只是蜻蜓點水似的做下秀,在大後方陪都重慶直至光復後的上海,她也只是一位軍政要人的客廳點綴、沙龍的女主人而已。這樣的上海名件,與我們前文提到的幾位正牌對社會公益確有貢獻,對女界確有推動的名媛,完全不同。至少,含金量不達標准。
或者,我們可以講,她們是海派名媛。
上海這樣一個物慾橫流的大都會,充斥著用鈔票堆砌出來的冒牌名媛,猶如今天襄陽路市場兜銷的假名牌。猛一看還充得過去,再細細一看,就喇叭腔了。
有專家教路,識別真假名牌只需看其細部配件,假名牌的細部配件如拉鏈、紐扣、夾里包括其嘜頭,必粗糙劣質。因細部的製作反而要求奇高,因而也最易顯真偽。
現在想起,上海人稱一眾鋒頭甚健的女人為「名件」,而無「名媛」這個詞,也是有道理的。精明乖巧的上海人當然明白一個「媛」字象形詞中所意味的,但海派的個性又令上海人不耐煩去內查外調一些細節,於是一句「名件」,廣而蓋之,兩面不得罪。
在人文閉塞,時尚絕跡的社會,名媛與交際花很容易被混為一談。
尼克松訪華重新打開中美大門,一股細細的西洋之風開始從門隙中吹入改革初期的上海,舊時望族之後,洞庭東山席家——上海席家花園的屋主——時已年逾七十的六小姐回滬省親。這位席小姐年輕時堪為海上一代名媛。席家是民國時代新興的洋務派。我母親陪她去南京路購物,一眾尚不開眼界的女售貨員看呆了:
「這位阿姨哪能介漂亮,從前啊是做交際花的?」
母親急忙解釋:「不要嚇講,人家是好人家的太太!」
豈知她們還不領門:
「一定做過交際花的,就像陳白露那樣的大牌交際花!」
這位海上昨日名媛當即沉下臉,拂袖而去。
平心而論,這幾位女售貨員是真心贊美她,只是想不出恰當的比喻。
話又得說回來,名件也好,名媛也好,沒有經過十里洋場上海的鍛打淬火,猶如
一尊未開過光的佛像,是不正宗的。
上海灘為中西文化百餘年的風雲際會,雖不及皇城多世家皇族,也不如嶺南多華僑巨商及為一代民國開國元老的故鄉故里,缺乏萌生孕育正牌名媛的族譜,但中國傳統士大夫的庭訓加上交融了的歐美文明,在一代名媛的藍色血液里注入一股奇異的神采,並且,提供了一個通往世界的大秀場,完成了作為名媛的最關鍵的一個環節,一場都會文明的洗禮。
而且,北方南方名媛一旦掠過上海往往會駐足甚至定居這里,戀戀忘返,甚至樂不思蜀。
上海不是孕育中國名媛的母體,但肯定是培訓名媛的一個大課堂。
名媛之花,清一色幾乎都是綻放在上海。……
(轉載程乃珊《 上海名媛》)
參考鏈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4332f0010009z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