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電影 » 八佰電影經典

八佰電影經典

發布時間: 2022-07-02 14:09:07

① 電影八佰中有哪些經典台詞呢有人可以分享順帶賞析一下嗎

電影《八佰》經典台詞、語錄
1、國人如此,倭寇何敢

2、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3、丈夫許國,實為幸事。
4、「弟兄們,來生再見」
5、「等我死了,你替我」
6、「倉庫里有多少士兵」
7、山河破碎,男兒許國。
8、捨身取義,兒所願也。
9、「丈夫許國,實為幸事」
10、「等我死了,你替我!」
11、「戰爭的背後都是政治」
12、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13、因為有你們,上海還在!
14、「一個弟兄都不能留下」
15、「國民皆如此,倭寇何敢」
16、「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17、迅速布置護火力點,發射。
18、「若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19、待我成塵時,你將見我微笑。

20、這邊是天堂,那這邊便是地獄。
21、「我不想死,但總有人會死。」
22、待我成塵時,你將見我的微笑。
23、一腔熱血復民國,誓掃倭奴出山河
24、「前面的倒下了,後面的補上。」
25、「人各有命,軍人有軍人的命。」
26、「這些孩子,個個都是爹娘生的」
27、我們這些軍人,一步都沒有退守。
28、「誰都有老婆孩子,誰都有家。」
29、「我們是湖北保安團的臉面...」
30、明天我們將會承受更為猛烈的攻擊。
31、「寧願死,不退讓;寧願死,不投降」
32、「流盡最後一滴血,與敵人拼到底。」
33、他們正在撞樓體,必須盡快幹掉他們。
34、縱使戰至一人一彈,也絕不放棄抵抗。
35、「為了我家那小子,我怎麼死都成。」
36、「立好牌位,為國獻身是早晚的事兒。」
37、「一個人一個命,家裡牌位早就立好了」
38、這些民眾,也會作為種子去叫醒更多的人。
39、「家國破碎之際,以軍人之身報效先人。」
40、「七十萬國軍都沒有干成的事,你們能成?」
41、「你們抵抗三天了,再繼續下去,意義是什麼?」
42、外面有三十萬日軍,一旦交火我們萬無生存的可能。
43、我就是害怕,我怕我死掉了,死掉了什麼都沒有了。
44、軍人畏戰,人心渙散,沒人知道國家會變成這個樣子。
45、「我們這四百人讓民眾看到了,我們中國還有希望!」
46、打了三個月敗了三個月,國軍舉全國之力,最後全面崩潰。
47、東北淪陷了,華北淪陷了,但是現在,因為有你們,上海還在。
48、靠我們區區這四百來人是扛不住的,得靠身後這四萬萬人來抗。
49、我在老家讀過私塾,沒去過縣城,我就想看一下上海長什麼樣子。
50、我們不只是在這里抵抗日本人,我們是在給他們看,中國人還在。
51、「 我們不僅是在這里抵抗日本人 我們是在這里給他們看 中國人還在 」
52、諸子長大成人,仍以當軍人,為父報仇,為國盡忠為宜,讓我子孫後代,再不受此恥辱。
53、戰況至此,全上海的百姓都會看著我們,四行倉庫是我們最後的陣地,也就是我們的墳墓。
54、兄弟們掉隊了並非是情願,現在幫你們中央共軍,把補給都給送過來了,沒有功勞也算苦勞啊。

② 八佰電影簡介

該片取材自淞滬會戰期間,講述了史稱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

八百壯士奉命堅守上海四行倉庫,在明知毫無援軍的情況下堅守陣地,英勇作戰,以少敵多,和敵人血戰四天四夜,最終用鮮血譜寫出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戰歌。

故事的背景是淞滬會戰中國民黨大部隊已潰敗,退出上海,民黨第88師262旅524團團副謝晉元率領殘余部隊據守四平倉庫。

影片中的軍人,以血肉之軀堅守陣地,打退敵人一次又一次的進攻,粉碎敵人妄圖3個小時拿下陣地的企圖。

關鍵時刻,一個個鐵血男兒,渾身綁滿了手榴彈,一個接一個喊著自己的籍貫和姓名,縱身躍入敵軍陣營,炸毀坦克,保住陣地。

這一幕幕,讓蘇州河對岸租界內的中外人士無不為之動容,也讓觀影者落淚。

③ 八佰這部電影究竟講了怎樣的劇情

《八佰》這部電影其實是非常值得我們一看的,裡面主要講的是淞滬會戰里的最後一戰:四行倉庫的那場戰爭。其實這個電影我們從頭到尾看完之後內心都會非常的難受,想通過什麼方式把它發泄出來卻不知怎麼做。淞滬會戰雖然是我們第一次全面的和日軍的交戰,但是我們真的輸得非常的慘,非常的憋屈。這場戰爭雖然失敗了,但是我們更多的人應該了解這場戰爭,這場戰爭中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其實這所謂的四行倉庫保衛戰沒有什麼非常大的意義,就是為了讓他們拖延時間好讓大部隊可以撤離,其次就是為了能夠讓英國等領事會的人看到我們的決心,讓國際方面給予我們援助,但是最後並沒有達到這樣的效果。這場戰爭註定是無法勝利的,但是最終他們八百壯士成功守了下來,最後安全撤退,其實他們做的已經很好了,我們應該敬佩他們,牢記歷史,發憤圖強。

④ 電影八佰多長時間

八佰片長2小時27分鍾。

《八佰》是由華誼兄弟電影有限公司和北京七印象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導演管虎執導,黃志忠、歐豪、王千源、姜武、張譯、杜淳、魏晨、李晨、俞灝明等主演的戰爭題材影片。

該片取材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講述了史稱「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

(4)八佰電影經典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中日雙方激戰已持續三個月,上海瀕臨淪陷。

第88師262旅524團團副謝晉元(杜淳飾)率420餘人,孤軍堅守最後的防線,留守上海四行倉庫,與租界一河之隔,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為壯聲勢,實際人數四百人而對外號稱八百人。

「八百壯士」奉命留守上海閘北,在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鏖戰四天,直至10月30日才獲令撤往英租界。

⑤ 八佰是不是紅色經典電影

不算,紅色電影是指描述關於紅軍、解放軍、八路軍的電影。八佰講的是國軍。

⑥ 八佰是紅色經典電影嗎

是的。

《八佰》是由華誼兄弟電影有限公司、北京七印象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管虎執導,黃志忠、歐豪、王千源、姜武、張譯、杜淳、魏晨、李晨、俞灝明等主演的戰爭題材影片。

該片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講述了被稱作「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該片於2020年8月2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影評

電影開篇用搖移的大全景方式勾勒了蘇州河北岸的「靜」,這是滿目瘡痍之地,沒有居民,只有殘破與荒涼。「靜」是《八佰》一面,由「靜」到「動」是更重要的一面,它既是戰爭的對抗與角力的「動態」,也是人物變化成長的弧光,更是主題精神的升騰的過程和姿態。

在槍火和刺刀帶來的慘烈聲響中,該片著力呈現了「八百壯士」阻擊日本侵略者進攻的幾個戰爭段落和側面,戰爭的殘酷性首先被傳達出來,與之交織的是帶有痛感的崇高性。

作為一部戰爭類型商業片,該片正視了戰爭的殘酷,與此同時,也不再採取以往戰爭片凸顯指揮軍官個體的智慧與英勇的策略,甚至淡化了謝晉元的領導,而是以群像的方式塑造出「有意味的普通個體」所組成的群體合力。

⑦ 《八佰》觀後感

《八佰》這部電影是2020年電影業復甦以來我第一次走進影院看的電影,非常震撼,也非常有感觸。為什麼說會選擇去看這樣一部電影呢,首先是它的演員陣容,確實是非常強大,演員演技實力也很優秀,張弛有度。

除了真實存在的由杜淳飾演的謝晉元將軍,魏晨飾演的朱勝忠,俞灝明飾演的助手上官志標,最讓我有感觸的其實是貫穿整個故事的線索型人物「端午」,歐豪飾演,在短短4天內從一個貪生怕死的雜牌軍成長為真正的戰士,最後壯烈犧牲,讓人為之動容。

其次一大亮點是電影中第一個鏡頭出現的「老鼠」以及貫穿整部電影的「白馬」,要知道管虎導演擅長用動物意象,它們的出現並不是湊時長,「老鼠」本能就是求生,是躲藏,一開始倉庫守軍們收攏上來的「雜牌軍」里有很多人根本不像打仗只想活著,顯然對應的是他們。

而「白馬」,它是希望,是未來,從始至終都圍繞著劇中「小七月」和「小湖北」,代表的應該就是希望少年擁有的未來是屬於少年的。

最後,作為一個觀影者,雖然說不能和這些英雄前輩們在戰場上感同身受,但是在這部電影里也算是身臨其境地體會到了當時歷史背景下的國人、戰士,有多麼頑強和愛國。就像電影中那句最經典的台詞「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這是我們該記住的歷史,慶幸自己生於和平年代,也應該好好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向軍人戰士們致敬,沒有他們的揮頭顱灑熱血,哪來今天的美好中國。

(7)八佰電影經典擴展閱讀:

《八佰》的歷史背景:

故事發生於淞滬會戰後期,1937年10月,「八百壯士」在上海四行倉庫英勇抵抗日軍整整4天後吸引了國際社會的注意。四行倉庫,一幢25米高的六層混凝土建築,位於蘇州河畔,屬閘北區,在上海租界的邊緣地帶。堅守四行倉庫表明蔣介石在國際視野面前展示中國的抗戰決心。

這是自盧溝橋事變以來,中日發生的第一次重大戰役中的一場特殊防禦戰。88師第524團第1營與日軍精銳第3師殊死戰斗,中國營只有四百多人,為什麼後來會被稱作四行倉庫「八百壯士」?

第88師由孫元良將軍指揮,孫元良向他的上級顧祝同提出抗議,這意味著88師會全軍覆沒,顧祝同最後經權衡,蔣介石同意第88師大部分人員撤退,只留524團第1營,謝晉元中校帶領524團第1營堅守四行倉庫。

一營官兵大多是來自湖北的新兵,當兵不到3個月,他們唯一的重型武器是4挺24式水冷馬克沁機槍。414名官兵奮力加固防禦工事,用沙袋堆起防彈牆,將鄰近的建築物燒毀,形成一個開放區域。

謝晉元當然知道自己兵力火力都嚴重不足,所以故意散布消息,將第1營標記為「第524團」,以迷惑日軍。10月27日中午,雙方發生交火,日軍從倉庫西側發起進攻,守軍打死日軍7名,守軍只有2名士兵犧牲。10月28日,上海所有的媒體頭條,都報道四行倉庫守軍的英雄事跡。

第二天上午巡查防禦工事時,發現一支日軍部隊在1000米外活動,謝晉元拿起槍擊斃了一名日本士兵。下午,日軍佔領了倉庫西側的交通銀行大樓,切斷了倉庫的水電線路。四行倉庫守軍的消息點燃了所有市民的愛國激情,上海商會和市民們送來了十幾卡車的物資,謝晉元還借機請美國軍隊幫助轉運出去了10名傷員。

當天晚上,上海商會派女童子軍楊惠敏送來一面國旗,楊惠敏希望記錄所有士兵的名字,謝晉元遂從524團的名單中列了800個名字給她。

「八百壯士」奉命留守上海閘北,在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鏖戰四天,直至10月30日才獲令撤往英租界。

⑧ 《八佰》電影好看嗎

對於一個只會看電影的人來說我覺得好看,我哭的稀里嘩啦。我們更應該從這部劇里看到歷史的影子,而不是單純的評價劇情怎麼樣,開頭日本軍隊用噴火槍(不知道專業名字)在向類似兩個集裝箱的金屬箱噴火,我感覺裡面押的應該是士兵,開頭已然很慘烈。
總的來說這是一部尊重歷史的電視劇,國民黨在抗日戰爭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這是不可磨滅的。抗日戰爭時期,蔣介石領導的國民革命軍是在大前方,而中產黨那時還不夠強大,是敵後根據地,所以抗日戰爭前期幾乎都是國民黨在發揮功勞。而且影片中每個士兵,不都是來自中國大江南北的中國人么!(共產黨是在解放戰爭時期軍力大增,因為積極發動群眾,走農民路線),所以我看有的說拍國民黨是反革命題材真的是無知,當今的國民黨是反革命,而抗日戰爭時期,是國共聯合抗日,國民黨雖有消極方面,但絕不可磨滅他的功勞,為的不是國民黨,而是中國大地上那些普普通通為國赴死的將士們)
我國需要這種題材電影,曾經有《集結號》,從那之後近代戰爭題材電影時至今日才出現《八佰》,我們國家在和平的歲月里需要這種回顧歷史的題材,銘記歷史才能更好的發展和強大。對於裡面人物的刻畫,我覺得裡面每個士兵都很重要,人民群眾創造歷史,像為國赴死的普通士兵同樣很重要,單獨刻畫他們才能讓大家更能振聾發聵,而不是單純單獨英雄人物的刻畫,小人物的英勇有時更能突出其偉大的愛國精神。脫離電影來看,我們不就是那些普普通通的小人物嗎?國家真正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能像片里的愛過民眾那樣表現嗎?如片中一個一個普通壯漢l為了送電話線而付命,誰都知道那是回不了頭的橋。
前階段才查了資料,國民黨雖有德械師,但打到後來那還有什麼德械師,都快被打光了,都是後來的其他兵不沖上來,國民黨的裝備被神劇吹爆了,當時國民黨的軍械裝備其實比日本差的太遠太遠了,從網上看來一句「這哪還是打仗,簡直就是屠殺」。國民黨的飛機飛一個少一個,而日本的飛機卻源源不斷的製造。這部電影很好的展現了國民黨真實的機械裝備,就是這樣,一發子彈一上膛,這功夫日軍的子彈都可以掃射多少,中國人是以命相博啊!軍事力量懸殊,使我們很難有贏的機會。
我認為這部電影不應該以該不該看,拍的怎麼樣來定奪,總之這是我在集結號之後看的最讓我振聾發聵的歷史題材電影了,這是一部紀念壯士的電影,我們應該從中感到的是裡面所體現出來的愛國情懷。小時候總覺得是共產黨打天下,長大了知道了歷史,因而對那些抗日神劇嗤之以鼻,現在看來真的是太不尊重歷史。而這部電影不管是國民黨士兵,還是民族資產階級,還是知識分子,還是小資產階級,還是外國人………最後都為這場戰役貢獻了自己的力量,犧牲或者捐贈。總之《八佰》看的是精神,曾經是為民族解放而戰斗,如今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

⑨ 電影《八佰》為什麼會直接在網路上爆紅

《八佰》票房突破8億元,單日上映破億,評分高達9.2分。除了影片本身確實好看之外,還有什麼因素推動影片成為了爆款呢?
影片取材自1937年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講述了史稱「八百壯士」的抗日戰士,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
抗日戰爭作為中華民族的共同記憶,對於每個中國人來說都具有強烈的感知力。家國情懷使得影片具有全民主流話題的屬性,結合當下,影片精準抓住了目標受眾的痛點,滿足了人們對家國情懷的認同,傳遞了整個中國社會認同的價值觀,觀眾著實被情感消費了一把。
要了解一部電影成功的背後,影片宣傳的歷史當然也要一並了解下。2018年4月《八佰》殺青2019年6月《八佰》定檔後撤檔2020年8月
《八佰》從2018年4月正式殺青,到2019年上海電影節定檔撤檔風波,再到如今,《八佰》上映之路委實曲折,給影片足足的話題熱點,也給了人們滿滿的心理期待。
10年籌備、4年製作、攝制歷時近1年、1∶1實景還原拍攝、3次重啟、40次改稿、18個月搭實景、1500名劇組人員、7個月演員軍事訓練、499天籌備、230天拍攝、國內首部IMAX全程拍攝……這些介紹反復強調著影片的品質,為接下來的口碑做鋪墊。
國內電影市場,口碑對於觀眾觀影決策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觀眾對優質內容的需求已成為市場剛需,對影片口碑的反應速度也越來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