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電影 » 劉三姐電影的片段
擴展閱讀
懷舊戰爭電影完整版100部 2025-07-05 15:53:43
兒童愛國電影排行榜 2025-07-05 14:35:03

劉三姐電影的片段

發布時間: 2022-06-30 02:42:10

⑴ 《唱山歌》是電影劉三姐的那一段

這是舞台劇的序曲,電影里沒有出現過。
《劉三姐》有59年的彩調劇,60年的舞台劇和60年的電影3個版本。

⑵ 劉三姐《山歌好比春江水》的片段、故事

今天我們學習了歌曲《山歌好比春江水》,領略我國廣西民歌的風格特點,領略到了我們中國音樂的民族風。希望同學們通過本課的學習更為深入了解到廣西民歌的風味,能夠傳承我國的民間音樂,發揚優秀文化。

⑶ 電影 劉三姐 的主要內容

劉三姐被財主迫害,到外婆家投親。財主莫懷仁的管家莫進財強奪獵戶李小牛的獵物,劉三姐打抱不平,迫使莫進財把獵物還給李小牛。

隨後,莫懷仁利誘劉三姐為妾不成,便以討租、強索田地來威脅劉三姐。劉三姐約財主對歌,財主請來三個酸秀才,劉三姐用山歌戰勝了他們。

莫懷仁勾結官府,禁唱山歌,陰謀迫害劉三姐,並要拿劉三姐問斬。劉三姐在鄉親們的掩護下,時隱時現,把莫懷仁愚弄得匍匐在迷魂陣中。後來,劉三姐和李小牛告別親人,轉到外地傳歌去了。


(3)劉三姐電影的片段擴展閱讀:

劉三姐的人物生平

關於劉三姐原型身世,說法頗多。據廣西縣志記載:劉三姐原來出生在天河縣下里的藍靛村(今羅城下里鄉藍靛村),那裡還有她故居的遺址,那村劉姓的族譜還有記載。

下里離羅城的縣城很近,劉三姐常到羅城去唱山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羅城城關的多吉寺的後殿正中供奉著歌仙劉三姐的神像,稱之為「三姐歌殿」遊人常在那裡對歌,(故有羅城四把好玩好耍一說),在國內是獨一無二的。

在1958年《劉三姐彩調劇》創作組經過深入民間采風,認定劉三姐是羅城人。

最早創作演唱彩調劇《劉三姐》的都是羅城人,那是在1936年,羅城的〈抗日救國文工團〉首次創作演出了 該劇,到1958年,廣西的文學藝術家(其中包括羅城的包玉堂)。

劉三姐的故鄉在廣西羅城仫佬族自治縣。 羅城有『三姐望鄉』和『秀才看榜』兩塊天然的大石,這足以證明劉三姐的故鄉在羅城。」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劉三姐



⑷ 有誰知道電影《劉三姐》中劉三姐鬥地主時與秀才舉人們的那幾段歌詞拜託各位了 3Q

(獨白陶秀才:......一個乳秀未乾的丫頭,竟敢唐突莫公) 劉三姐: 好笑秀才酸氣多,快回書房讀子曰, 之乎也者學會了,才好搖頭晃腦殼。 (獨白莫懷仁:......莫某愛才心切,特來接你到我家去,以後也就有了長遠安身之處。) 劉三姐: 狐狸跑來修雞窩,惡狼搖身變外婆, 世上也有人一等,口吃人肉念彌陀。 (獨白莫懷:......眾鄉鄰們,千萬別聽人調唆) 眾鄉親: 如今世界荒唐多,水牛生蛋馬生角, 滿腔怒火壓不住,哪用旁人來調唆。 (獨白莫懷仁:......在我這地方,就不許你們唱這無法無天的反歌。) 劉三姐: 好笑多, 好笑田螺出了殼, 好笑田螺露了尾,你的彎彎人曉得。 (獨白莫懷仁:曉得就行,從此就不許你們再唱山歌。) 眾鄉親: 州官出門打大鑼,和尚燒香念彌陀, 皇帝上朝要唱禮,種田辛苦要唱歌。 (獨白管家:你頭頂著莫家的天,腳踩著莫家的地,莫老爺說什麼就是什麼, 不讓你採茶,怎麼樣?) 劉三姐: 眾人天, 眾人水來眾人山, 劈開荒山造茶林,哪有莫家一滴汗。 眾鄉親: 窮人造屋富人住,窮人織布富人穿, 哪要線是富人紡,哪塊磚是富人搬。 十擔香茶九抵稅,十籮稻米九當捐, 剩下一籮養兒女,財主又把飯碗端。 (獨白莫懷仁:.....只要你們不跟劉三姐唱這反歌,好話好說。) 劉三姐: 算你囂, 算你主意出得高, 一人能唱兩台戲,殺人會使兩面刀。 眾鄉親: 怕了老虎不養羊,怕了南蛇不過江, 憑他刀來有刀對,茶要采來歌要唱。 (註:在李老漢家) (獨白珠妹:姐姐,明天對歌你去不去?) 劉三姐: 山歌不唱憂愁多,大路不走草成窩, 鋼刀不磨生黃銹,胸膛不挺背要駝。 (註:在對歌場,攔秀才的船) (獨白陶秀才:今天莫老爺請來的都是當今名士,你們不可無禮。) 劉三姐: 隔山唱歌山答應,隔水唱歌水回聲, 今日歌場初會面,三位先生貴姓名。 陶秀才: 百花爭春我為先, 李秀才: 兄紅我白兩相連, 羅秀才: 旁人唱戲我挨打, 合: 名士風流天下傳。 劉三姐: 姓陶不見桃結果,姓李不見李花開, 姓羅不見鑼鼓響,蠢才也敢對歌來。 (獨白李秀才:這個俊巧的姑娘,到有幾分聰明,看我對她一首。) 李秀才: 赤膊雞仔你莫惡,你歌哪有我歌多, 不信你往船上看,船頭船尾都是歌。 劉三姐: 不懂唱歌你莫來,看你也是一蠢才, 山歌都是心中出,哪有船裝水載來。 (獨白莫懷仁:劉三姐,今天和你對歌的都是當今名士,你要是輸了,可另後悔啊。) 劉三姐: 沒後悔, 你會騰雲我會飛, 黃蜂歇在烏龜背, 你敢伸頭我敢錐。 (獨白莫懷仁:對過去。) (獨白李秀才:莫公不必介意,我來) 李秀才: 小小黃雀才出窩,諒你山歌有幾多, 那天我從橋上過,開口一唱歌成河。 劉三姐: 你歌那有我歌多,我有十萬八千籮, 只因那年漲大水,山歌塞斷九條河。 陶秀才: 不知羞, 井底青蛙想出頭? 見過幾多天和地, 見過幾多大水流。 劉三姐: 你住口, 我是江心大石頭, 見慣幾多風與浪, 撞破幾多大船頭。 羅秀才: 一個油桶斤十七,連油帶桶二斤一, 若是你能猜得中,我把香油送給你。 劉三姐: 你娘養你這樣乖,拿個空桶給我猜, 送你回家去裝酒,幾時想喝幾時篩。 (獨白羅秀才:等等,我還有) 羅秀才: 三百條狗交給你,一少三多四下分, 不要雙數要單數,看你怎樣分得均。 (獨白劉三姐:珠妹你來對) 珠妹: 九十九條圩上賣,九十九條臘起來, 九十九條趕羊走,剩下三條...... (獨白羅秀才:剩下三條怎麼樣啊?) 珠妹: 剩下三條財主請來當奴才。 (獨白李秀才:這個姑娘到挺俊巧) 李秀才: 見你打魚受奔波,常年四季打赤腳, 不如嫁到莫家去,穿金帶銀住樓閣。 劉三姐: 你愛莫家錢財多,穿金帶銀住樓閣, 何不勸你親妹子,嫁到莫家作小婆。 陶秀才: 你發狂, 開口敢罵讀書郎, 惹得聖人生了氣, 從此天下無文章。 劉三姐: 笑死人, 勸你莫進聖人門, 若還碰見孔夫子, 留神板子打手心。 李秀才: 真粗魯, 皆因不讀聖賢書, 不讀四書不知禮, 勸你先學人之初。 劉三姐: 莫要再提聖賢書,怕你越讀越糊塗, 五穀雜糧都不種,餓死你這人之初。 陶秀才: 你莫囂, 你是朽木不可雕, 常言萬般皆下品, 自古唯有讀書高。 劉三姐: 笑死人, 白面書生假斯文, 問你幾月是穀雨,問你幾月是春分。 眾鄉親: 富人只會吃白米,手腳幾曾沾過泥, 問你幾時撒谷種,問你幾時秧出齊, 四季節令你不懂,春種秋收你不知, 一塊大田交給你,怎樣耙來怎樣犁。 羅秀才: 聽我言, 家有千頃好良田, 耕田耙地我知道,牛走後來我走先。 (獨白羅秀才:我說錯了,是我走後來牛走先。) (獨白阿牛:不要罵你的奴才啦!聽我的吧!) 阿牛: 什麼生來頭戴冠,大紅錦袍身上穿, 什麼生來肚皮大,手腳不分背朝天。 李秀才: 中了狀元頭戴冠,大紅錦袍身上穿, 羅秀才: 莫公享福肚皮大,見了皇上背朝天。 (獨白莫懷仁:笑什麼?) (獨白莫家丫環:老爺,頭戴冠是大公雞,肚皮大是老母豬啊!) 劉三姐: 你發癲, 人家問地你答天, 天上為何有風雨,地上為何有山川。 (獨白陶秀才:劉三姐,誰跟你講天講地,我們要講眼前。) 劉三姐: 講眼前, 眼前眉毛幾多根, 問你臉皮有幾厚,問你鼻樑有幾斤。 眾鄉親: 唱歌莫給歌聲斷,吃酒莫給酒壺干, 酒壺幹了有錢買,歌聲斷了無人還。 (註:莫懷仁將歌書丟下河) 劉三姐: 這里是條清水河,你的歌書臭氣多, 莫把臭書丟下去,免得弄臟這條河。 陶秀才: 勸你休要惹禍災,莫家有勢又有財, 官家見他讓三分,閻王見他要下拜, 你若順了莫公意,莫公自有好安排, 在家讓你日不曬,出門三步有人抬。 劉三姐: 莫誇財主家豪富,財主心腸比蛇毒, 塘邊洗手魚也死,路過青山樹也枯。 (註:莫懷仁被氣得一腳踏空,掉下河去。) 眾鄉親: 好笑多, 好笑老牛跌下河, 若還老牛泡死了,拿起尖刀慢慢剝。 (註:在李老漢家門外,珠妹與三姐在修補魚網) 劉三姐: 上河漲水水推沙,下河魚兒搖尾巴, 打得魚來街前買,換得油鹽換得茶。 拿起鐮刀會割禾,拿起竹簽會織籮, 如今遇上漁家妹,手攀魚網學穿梭。 珠妹: 姐學織網妹學歌,姐妹二人梭對梭, 砍柴女兒漁家妹,患難結交情意和。 (註:三姐一邊綉綉球,一邊輕唱) 劉三姐: 花針引線線穿針,男兒不知女兒心, 鳥兒倒知魚在水,魚兒不知鳥在林, 看魚不見莫怪水,看鳥不見莫怪林, 不是鳥兒不亮翅,十個男兒九粗心。 (獨白三姐哥哥:......咱們窮人的命真苦啊!) 劉三姐: 不是命, 不是生來就貧寒, 不是生來就命苦, 財主有把鐵算盤。

⑸ 劉三姐對歌經典片段有哪些

山頂有花山腳香,橋底有水橋面涼,心中有了不平事,山歌如火出胸膛,心中有了不平事,山歌如火出胸膛,山歌又像泉水流,深山老林處處有,若還有人來阻擋,沖破長堤泡九州,若還有人來阻擋,沖破長堤泡九州。

劉三姐對山歌賞析

劉三姐之魅力來自瑰麗多姿的對歌樂曲,主部的劉三姐曲調悠揚婉轉,副部的勞動人民的對唱配唱豪邁嘹亮,莫懷仁及酸秀才的唱腔陰陽怪氣,彼此交相輝映,形成一種錯落有致的層次感。

編導考慮到劉三姐是傑出的歌仙,壯族自古以來是一個以歌唱天才著稱的民族。歌圩是人們互相接觸、交流思想、傳播知識、增進友誼的良好場所,其內容不僅是愛情,且有歷史、生產、風俗、天文地理、生活常識等等。

本片的成功得益於音樂與貫串始終的歌聲,它廣泛採用民族民間的對歌形式,且與劇情相交融得極其貼切、自然。如果說,情節是骨骼的話,音樂就是它的血與肉。每首歌曲隨著影片不同情緒的轉換,不斷變化其感情色彩、風格樣式,且結構嚴謹,彼此關聯構成一個統一的整體。

⑹ 求電影<劉三姐>的賞析

風景如畫的桂林,壯族群眾劉二劉三姐兄妹,與老漁夫、阿牛、舟妹住在一起親如一家,過著勤勞幸福的生活。劉三姐和姑娘們喜歡在山上邊採茶邊唱歌。地主莫懷仁霸佔茶山禁止百姓採茶,但鄉親們在劉三姐的鼓舞下拔掉了禁止採茶的牌子。莫懷仁氣急敗壞,又想禁止百姓唱歌。劉三姐與莫懷仁打賭,只要他在對歌中取勝,就可以禁歌。莫懷仁請來秀才與劉三姐對歌。百姓紛紛前來觀看。劉三姐機敏過人,用山歌戰勝了對手,莫懷仁狼狽逃走。但他不甘失敗,又出毒計,把劉三姐搶到家中百般威脅,劉三姐堅貞不屈,阿牛勇敢地闖進莫家將劉三姐救走,莫懷仁帶領家奴乘船追趕,百姓幫助劉三姐逃走。劉三姐和阿牛用山歌表白了彼此心意。封建官府下令禁歌,劉三姐帶領鄉親們用歌聲進行反抗,但在封建黑暗勢力的壓迫下,劉三姐被迫離開。但她繼續在新的地方,用自己的歌聲鼓舞民眾,喚起大家與封建勢力做斗爭。主人公劉三姐是一位聰明、美麗的壯族姑娘,擅長用山歌來贊美勞動、贊美自然、贊美愛情,並用山歌揭露統治階級對勞動人民的殘酷剝削和壓迫,影片創作者為劉三姐設計的山歌,樸素生動,具有強烈生活氣息和濃郁地方色彩,符合人物性格,用歌而不是台詞表達了人物的內心世界。影片是新中國第一部音樂風光故事片,片中悅耳動聽的歌聲與美麗的桂林山水完美的融合在一起,為影片增添了獨特的藝術魅力。

⑺ 電影劉三姐對歌台詞

男聲:

什麼水面打跟斗,什麼水面起高樓,
什麼水面撐陽傘,什麼水面共白頭。

劉三姐:

鴨子水面打跟斗,大船水面起高樓,
荷葉水面撐陽傘,鴛鴦水面共白頭。

男聲:

什麼結果抱娘頸,什麼結果一條心,
什麼結果抱梳子,什麼結果披魚鱗。

劉三姐:

木瓜結果抱娘頸,香蕉結果一條心,
柚子結果抱梳子,菠蘿結果披魚鱗。

男聲:

什麼有咀不講話,什麼無嘴鬧喳喳,
什麼有腳不走路,什麼無腳走千家。

劉三姐:

菩薩有咀不講話,銅鑼無嘴鬧喳喳,
財主有腳不走路,銅錢無腳走千家。

(7)劉三姐電影的片段擴展閱讀:

1、劉三姐是民間傳說的壯族人物,古代民間傳說歌手,聰慧機敏,歌如泉涌,優美動人,有「歌仙」之譽。

2、廣西羅城縣志記載:劉三姐原來618年出生在天河縣(今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四把鎮)下里的藍靛村(今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四把鎮下里社區藍靛村),那裡還有她故居的遺址,那村劉姓的族譜中還有記載。

3、據傳劉三姐為唐代壯族農家女,年幼聰穎過人,被視為「神女」。十二歲能通經傳,指物索歌,開口立就。自編自唱,歌如泉涌,優美動人,不失音律,故有「歌仙」之譽。十五歲時聘於林氏,唐開元十年(722年),為抗拒林氏逼婚,與情人張偉望出奔,不知所終。

⑻ 誰能提供劉三姐的電影的詳細劇情阿

《劉三姐》是根據廣西民間傳說改編的一出歌舞劇。相傳在唐中宗時代,有一個會唱山歌,聰明、美麗的壯族姑娘,常用山歌來贊美勞動、贊美自然、贊美愛情,還用山歌揭露統治階級對勞動人民的殘酷剝削和壓迫,表達勞動人民的願望和要求,深受人民群眾的愛戴,被尊稱為「歌仙」,她就是劉三姐。彩調劇《劉三姐》是同題材的文藝作品中在解放後最早成功的版本,1959年由柳州市彩調劇團編演,柳州《劉三姐》創作小組創編,廣西《劉三姐》會演大會改編。

以下是此劇分場簡介(原作載《劇本》):

序幕:清晨,江面上,須眉皓白的老漁翁,載著勤勞勇敢的壯族姑娘劉三姐和她的哥哥劉二。兄妹二人是因為愛到惡勢力的迫害不得不去投靠外婆的。三姐站在船上,放聲歌唱,歌聲表達了她反抗斗爭的精神和對美好自然的熱愛。老漁翁聽著美妙的歌聲,不禁連連誇獎。小船遇到急流,被沖擊得搖晃起來。三姐沒有絲毫畏懼,她唱道:「只要留得長流水,有朝沖倒九重山。」

第一場:投親。劉三姐外婆韋老奶所住村子的江邊碼頭上,惡霸地主莫海仁的狗腿子莫福,狗仗人勢要搶獵人射中的野免,卻被李小牛摔倒在地。老漁翁領著劉三姐和劉二來到人群中,笑看莫福的丑態。這時莫海仁的管家莫進財帶著家丁趕到,為莫福撐腰,要李小牛交出獵物。劉三姐走出來,怒斥莫家狗腿子:「大路不平眾人踩,情理不合眾人抬,橫梁不正刀斧砍,管你是斜還是歪。」眾人稱贊三姐的斗爭行為,說她是個又聰明又大膽的姑娘。當大家得知她就是會唱山歌的劉三姐時,都高興極了。三姐史妹見到了表妹蘭芬,從此就住在外婆家裡。

第二場:護山。一年以後的春天,村裡的姑娘們在山坡上採茶。自從三姐來到這里,她們都學會了好多山歌。茶山上充滿了歡樂的歌聲。李小牛對三姐說要把射到的一隻錦雞送給劉二,結果他愛三姐的心事卻被姑娘們說穿,鬧得小牛很不好意思。老漁翁拿著寫上「莫」字的牌子走來,說莫海仁將牌子插到茶山上了。眾人意識到莫海仁要霸佔茶山,決心一齊同他斗。莫進財帶著家丁上了茶山,並宣布了嚴禁採茶伐林,在山上修築莫家祖墳的命令。大家以劉三姐為首,斥責莫家的強盜行為,揭穿封山是為了霸山的陰謀。莫進財聽到三姐競敢罵莫海仁,說劉三姐是吃了豹子膽。劉三姐卻回答道:「有理敢把皇帝罵,管你老爺不老爺。」眾人一齊響應。莫進財見封山的陰謀被劉三姐帶頭破壞,便又一次威脅劉三姐。

第三場:詭計。地主莫海仁家。莫海仁是個兇狠的惡霸,窮人都叫他「謀害人」。莫進財回來,說劉三姐唆使刁民,不許莫家霸山林。莫海仁望著籠中學舌的鸚鵡,心生一計,要把劉三姐騙過來,讓三姐成為他的「籠中鳥」,再不能領著大夥兒和他斗。

第四場:拒婚。三姐正在為小牛綉箭袋,小牛來找三姐,兩人互相表白了至死不變的愛情:「連就連,我倆結交訂百年。哪個九十七歲死,奈何橋上等三年。」王媒婆奉命帶著莫家聘禮來劉家說親,勸三姐嫁給莫家。媒婆的花言巧語非但打動不了三姐的心,反而被三姐嘲諷了一頓。莫海仁親自來到劉家,見三姐堅決不同意,便以劉二去年治病借銀子沒還為由,要劉二馬上還清,否則就要送官治罪,除非三姐答應親事。三姐機智地提出要結親必先擺歌台,如果莫海仁叫別人替他對歌還唱不贏的話,不但從此不能提婚事,而且再不準霸佔茶山。莫海仁只好答應三姐的條件。

第五場:對歌。莫海仁請來了陶、李、羅三個秀才。秀才裝滿了一船歌書,莫海仁以對歌准贏,心中十分得意。三個酸秀才來到河邊,卻不認識劉三姐,老漁翁假稱劉三姐是劉三妹。韋老奶也說對不過劉三妹就不要找劉三姐。三個秀才就和「劉三妹」對歌。三姐在對歌中處處佔先。等莫海仁帶人來了,三個秀才才知道「劉三妹」就是劉三姐。對歌重新開始。三個秀才輪番出題,都沒難倒三姐。越往下對,秀才們越慌亂,胡亂翻歌書,卻找不到一首能難到劉三姐的歌。莫海仁見勢不妙,耍花招說改日再分勝負,群眾卻不管應。輪到劉三姐出題,三個秀才答得驢唇不對馬嘴,引得大家鬨堂大笑。秀才手忙腳亂,莫海仁氣得說不出話來。

第六場:陰謀。對歌失敗後,莫海仁氣得生病。莫進財向他報告對歌勝利後窮人的歡樂情景,並說窮人晚上要趕歌圩,祝賀三姐對歌勝利,並請劉三姐傳歌。莫海仁定下陰謀,准備面呈官府,說窮人唱反歌,要官府下令禁唱。這一陰謀被家中丫環聽到。

第七場:布陣。趕歌圩的傍晚,到處是歡樂景象。四面八方的群眾紛紛來拜會劉三姐。莫府的丫環找來,講了莫海仁勾結官府今晚要禁歌的事。大家都勸三姐離開此地,劉三姐堅持要唱。最後得到大家一致支持。鄉親們和劉三姐四面擺下山歌陣,准備活活氣死「謀害人」。

第八場:抗禁。當晚,四面八方的歌手聚在歌圩。劉三姐、小牛、劉二等隱藏在人群中。當莫海仁假仁假義地說只要劉三姐不再唱歌,州官面前由他擔待時,三姐從人群中走出,揭穿了莫海仁的假面目。劉三姐和眾人的歌聲,把莫海仁和狗腿子們氣得發昏。小牛一箭射落了禁令,又一箭射落莫海仁的帽子。莫海仁被嚇呆了,而劉三姐已不知去向。群眾齊聲吹呼。

尾聲:傳歌。天空彩霞萬道,大江上金波滾滾。三姐、小牛坐著老漁翁的小船,與鄉親們告別,到五湖四海去傳歌````

⑼ 電影《劉三姐》故事,主角背後另有什麼高人

在上世紀六十年代,馬季曾有一個很好玩的相聲《打電話》,這段相聲短小精悍又非常有趣,諷刺辛辣又很接地氣。

有意思的是,有一種說法是,馬季寫這段相聲其實是為了打廣告,當然是自發自願的,其廣而告之的「廣告主」則是歌劇《劉三姐》。

影片末尾劉三姐和阿牛哥拋綉球的那顆大榕樹,現在已經成為當地一個著名景點,在景點附近有個製作和售賣綉球的杜老太,她也曾經是《劉三姐》劇組的群眾演員,還參加過合唱。

當年劇組拍攝這場戲時,劉三姐拋了好多次綉球都不成功,導演一急把她給罵哭了。後來等劇組走了,當年還是杜小妹的杜老太撿到了劇組落下的那個綉球,她回家後將綉球拆開研究,後來就學會了製作一模一樣的綉球,一開始只是做著玩送人用,再後來就成了自己的謀生手段。

電影《劉三姐》上映後迅速風靡全國,同時也在港澳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爆紅,據說在新加坡曾連續上映120天,在馬來西亞更是一票難求。香港的院線還為《劉三姐》做了大幅的廣告,廣告詞是:譽滿東南亞,風靡全港九,山歌片王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