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電影 » 紅色革命電影的經典台詞
擴展閱讀
劉德華衛斯理電影 2025-10-08 09:47:39
新蜀山傳古天樂電影 2025-10-08 09:36:24
開飛機電影搞笑 2025-10-08 09:18:19

紅色革命電影的經典台詞

發布時間: 2025-10-08 08:05:26

㈠ 電影《八佰》經典台詞,八佰電影語錄名句

電影《八佰》是一部講述中國歷史的戰爭電影,該片取材於1937淞滬會戰末期,主要講述八百壯士留守四行倉庫,頑強抗戰四天四夜,堅守上海最後防線的故事。在這部電影中,每個演員都以自己最精湛的演技來呈現出精彩的作品,也能從這些演員的表演中看出了中華兒女團結一致,共同抗戰的堅定決心和不屈不撓、頑強奮戰的意志,下面名資網給大家分享的是電影《八佰》的經典台詞,八佰電影語錄名句,希望你能喜歡。
1.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2.捨身取義,兒所願也。
3.因為有你們,上海還在!
4.待我成塵時,你將見我微笑。
5.一腔熱血復民國,誓掃倭奴出山河
6.這邊是天堂,那這邊便是地獄。
7.我們這些軍人,一步都沒有退守。
8.一個人一個命,家裡牌位早就立好了
9.流盡最後一滴血,與敵人拼到底。
10.縱使戰至一人一彈,也絕不放棄抵抗。
11.家國破碎之際,以軍人之身報效先人。
12.為了我家那小子,我怎麼死都成。
13.我們這四百人讓民眾看到了,我們中國還有希望!
14.我就是害怕,我怕我死掉了,死掉了什麼都沒有了。
15.東北淪陷了,華北淪陷了,但是現在,因為有你們,上海還在。
16.軍人畏戰,人心渙散,沒人知道國家會變成這個樣子。
17.我們不只是在這里抵抗日本人,我們是在給他們看,中國人還在。
18.弟們掉隊了並非是情願,現在幫你們中央共軍,把補給都給送過來了,沒有功勞也算苦勞啊。
19.諸子長大成人,仍以當軍人,為父報仇,為國盡忠為宜,讓我子孫後代,再不受此恥辱。
20.這些民眾,也會作為種子去叫醒更多的人。
21.寧願死,不退讓;寧願死,不投降
22.戰況至此,全上海的百姓都會看著我們,四行倉庫是我們最後的陣地,也就是我們的墳墓。
23.靠我們區區這四百來人是扛不住的,得靠身後這四萬萬人來抗。
24.你們抵抗三天了,再繼續下去,意義是什麼
25.一個弟兄都不能留下
26.丈夫許國,實為幸事
27.山河破碎,男兒許國
28.我在老家讀過私塾,沒去過縣城,我就想看一下上海長什麼樣子。
29.打了三個月敗了三個月,國軍舉全國之力,最後全面崩潰。
30.七十萬國軍都沒有干成的事,你們能成
以上就是電影《八佰》的經典台詞,歷史不能遺忘,吸取和學習先輩們的經驗,不斷奮進,吾輩當自強。

㈡ 百團大戰電影中的經典台詞

經典台詞:天津沒守住我走了,北平沒守住我走了,華北沒守住我走了,今天我張自忠,不走了。

《百團大戰》是由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製片廠、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抗戰影片,由寧海強執導,董哲編劇,陶澤如、劉之冰、印小天、吳越、唐國強、王伍福等領銜出演,鄧超友情出演。

評價:

該片從戰略、戰役、戰斗三個層面,再造了司令部決策的真實,也再現了戰壕中戰斗的真實,描繪了一幅氣勢宏偉的戰爭全景。

不論將領還是戰士,老兵還是新兵,男性還是女性,人物魅力和神采皆來自活潑潑的真實感。彭德懷、左權等指揮將領睿智果敢,幾個富有人情味的小道具讓人物形象更立體、有溫度。戰爭片的類型元素讓電影《百團大戰》抵達「好看」的觀賞層面,這群充滿真實感的英雄群像則讓電影實現了「走心」的溝通功能。

老電影《南征北戰》經典台詞

《南征北戰》是由成蔭、湯曉丹聯合執導是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於1952年的新中國第一部軍事影片。該片取材於解放戰爭中華東戰場的一個戰例,表現毛澤東思想的正確性。下面我給大家介紹該經典電影中的台詞,歡迎大家欣賞!

老電影《南征北戰》 經典台詞

1.不,軍座,不是我們無能,而是共軍太狡猾了!

2.張軍長,看在黨國的份上,拉兄弟一把吧。

3.同志:告訴你,仗是有的打的,而且會越打越大。

4.你告訴同志們,不要怕跑路,不要怕家裡的壇壇罐罐給敵人打爛,不要去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

5.今天我們放棄這些地方,那就是為了長久保持這個地方。

6.今天群眾受一些損失,吃一些苦頭,將來他們就會得到更多的利益,更大的幸福。

7.現在我們放下面前的敵人不打,那就是為了要徹底的殲滅這些敵人。

8.多年來蔣介石的算盤珠子都是由我們來撥動的。

9.又喝上家鄉的水了。

10.沒動靜就是快了。

11.同志,我也想今天晚上就打沖鋒,明天一早就把蔣介石的八百萬軍隊全部消滅。可是不12.行呀,同志,飯要一口一口地吃,仗要一個一個地打。

電影《南征北戰》劇情簡介

解放戰爭時期,華東野戰軍在山東地區與敵人經過多次激戰,徹底粉碎了蔣介石軍隊對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1947年冬,國民黨反動派集結優勢裝備和優勢兵力對華東解放區發動重點進攻,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部隊在粟裕將軍的指揮下,於蘇中七戰七捷。為了更有力的殲滅敵人,出於長遠的戰略考慮,實施了大踏步的後退。 對這一舉動,起初有些戰士一時想不通。某師一團一營高營長率領的部隊,轉移到山東沂蒙山區的桃村待命,當地百姓對人民軍隊的後撤也十分有意見。為了平撫安定戰士和老鄉們的情緒,高營長和村長趙玉敏分別將上級的作戰意圖進行傳達和解釋說明。

這時,情況突然有了新的變化,反動派軍隊以為我軍是在敗退,便集中了三十萬人馬,從三面向我軍合圍,企圖與我軍展開決戰。我軍在桃村前面的大沙河阻擊敵人,戰斗持續了六晝夜,然後向鳳凰山轉移,圍殲鳳凰山已經被我軍包圍的敵軍李軍長所屬的七個師。高營長奉命在摩天嶺阻擊前來增授的敵軍張軍長的部隊。 鳳凰山戰斗結束後,高營長又奉命擔任包殲援敵的前鋒,敵軍退守大沙河南岸負隅頑抗,高營長便抄小路偷渡大沙河,切斷敵軍退路,後敵人又想炸掉大沙河上游的水壩,用洪手阻止我軍過河。趙玉敏帶領游擊隊剪斷水壩上的炸葯導火線,保全了水壩,也保住了下遊人民的生命財產,使敵人的狠毒陰謀未能得逞。我軍渡過大沙河,殲滅了頑敵,敵方張軍長及其參謀長均束手就擒。

電影《南征北戰》影片評價

《南征北戰》是新中國銀幕史上不朽的戰爭史詩,大量的經典段落和台詞至今讓人津津樂道!影片取材於解放戰爭時期發生住山東、蘇北戰場的幾個真實戰例。在劇本創作過程中,曾得到當年指揮過這些戰役的高級將領陳毅、粟裕等的關懷和支持,陳毅還親自修改了幾段對白。

影片《南征北戰》以生動的藝術形象、豐富的戰斗生活內容,表現了人民解放軍在敵強我弱的形勢下,正確運用毛澤東運動戰的戰略思想,消滅敵人取得勝利的過程。

與同時期其他戰爭題材影片相比,《南征北戰》在戰爭場面的氣勢、戰役的規模、表現戰略決策和軍事思想等方面,都是空前的,堪稱新中國電影史上第一部具有戰爭史詩韻味的影片——其中,搶占摩天嶺、鳳凰山總攻兩場大戲,在當時技術條件很差的情況下,空間縱深鏡頭運用得相當成功,體現在畫面上的戰爭氣勢十分壯觀,是新中國電影表現戰爭大場面的經典段落。